超薄磨耗层工艺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472.51 KB
- 文档页数:10
超薄磨耗层工艺报告石家庄鑫通公路养护有限公司超薄磨耗层施工工艺介绍一、超薄磨耗层施工顺序施工前准备→配合比设计→设备标定→交通导改→路面清扫→摊铺混合料→碾压→开放交通二、超薄磨耗层施工工艺1.超薄磨耗层系统是一种针对交通负载大、路面性能要求高的高等级公路、城市道路的路面养护的专有技术。
主要应用于高等级沥青或水泥路面的预防性养护和轻微病害的矫正性养护,也可以作为新建道路表面磨耗层,是一种超长耐久的表面层,具有抗滑、抗车辙、抗磨耗的优良性能。
2.本工程超薄磨耗层是将厚2cm厚的间断级配改性热沥青混合料摊铺在一层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粘层上。
使用专用设备进行施工。
特种改性乳化沥青粘结层喷洒与改性热沥青混合料摊铺同时进行,经压路机压实以后一次成型。
3.本工程采用超薄磨耗层施工,路宽7-12米,采用班服施工的交通方法。
为了缩短工期,不影响征程的行车,采用流水作业施工的方式。
在刨铣1公里左右时便开始摊铺。
路面刨铣时严格控制刨铣厚度,铺筑2cm 厚超薄磨耗层,刨铣后的路面采用清水清洗,保证路面完全干燥并晾晒至少24小时后施工下道工序;或采用鼓风机清除路面及缝隙内的灰尘和杂物;刨铣后的路面必须彻底清理,达到路面没有任何杂物、灰尘、松散和不稳定颗粒。
对于粘附在路面上不易清除的粉尘应用钢刷彻底清除,对行车带来的垃圾也要随时清除。
4.施工材料的选择及性能要求:(一)集料级配要求:表1-集料级配要求(二)粗集料(大于4.75mm):超薄磨耗层作为表层,直接承受交通荷载,因此首先要满足耐磨的要求,所以粗集料要应为典型高等级公路路面使用集料,破碎砾石、玄武岩、白云石,沙石和燧石,或其他材料均可作为沥青混合料的粗集料。
本工程采用玄武岩作为粗集料。
(三)细集料的技术要求直径小于4.75mm以下的细集料,必须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与沥青有良好的粘结能力。
细集料技术要求及测试结果如下表:表2-细集料技术要求(四)填料沥青混合料的填料必须采用石灰岩或岩浆中的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原石料中的泥土杂质应除净。
市政道路路面超薄磨耗层施工工法市政道路路面超薄磨耗层施工工法一、前言市政道路是城市交通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路面的平整度和耐久性对行车安全和交通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而市政道路路面超薄磨耗层施工工法作为一种新型的道路维护和改造技术,具有施工工艺简单、工期短、成本低等优点,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
二、工法特点市政道路路面超薄磨耗层施工工法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 施工工艺简单:该工法采用悬挂式铣刨机进行磨耗层铣刨,然后采用捣固机进行捣固,施工工艺简单,操作便捷。
2. 工期短:相比传统的道路改造工法,市政道路路面超薄磨耗层施工工法施工周期短,可以快速完成道路维护和改造工作。
3. 成本低:该工法所需机具设备相对较少,施工过程中对道路材料的消耗量也较低,成本相对较低。
4. 耐久性好:超薄磨耗层通过对路面进行局部修复和平整处理,保护了路面的基层结构,提高了路面的耐久性和抗久化能力。
三、适应范围市政道路路面超薄磨耗层施工工法主要适用于城市道路的维护和改造,尤其是对老化、龟裂、剥落等问题比较严重的路面进行修复和加固。
四、工艺原理市政道路路面超薄磨耗层施工工法通过铣刨和捣固的工艺,对路面进行修复和平整处理,具体步骤如下:1. 路面清理:清除路面上的杂物和封路标志。
2. 铣刨:采用悬挂式铣刨机对路面进行铣刨,去除路面上的变形、老化和破损层。
3. 捣固:采用捣固机对铣刨后的路面进行捣固,使其更加坚固和稳定。
4. 补修:针对路面上局部的坑洞和凹陷进行修复,使路面平整。
5. 清扫:清除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碎料和杂物。
五、施工工艺市政道路路面超薄磨耗层施工工艺具体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施工准备:确定施工区域范围,清理路面杂物,设置封路标志。
2. 铣刨施工:使用悬挂式铣刨机对路面进行铣刨,去除老化、龟裂和破损的路面层。
3. 捣固施工:采用捣固机对铣刨后的路面进行捣固,使路面更加坚固和平整。
4. 补修施工:根据需要对路面上的坑洞和凹陷进行修复,保证路面平整。
混凝土桥面超薄沥青磨耗层同步进程面施工工法混凝土桥面超薄沥青磨耗层同步进程面施工工法一、前言混凝土桥面超薄沥青磨耗层同步进程面施工工法是一种在混凝土桥面中施工超薄沥青磨耗层的先进工艺。
它采用了一系列创新的技术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
二、工法特点该工法的特点包括:1. 采用同步进程面施工工艺,有效缩短施工周期。
2. 引入了超薄沥青磨耗层技术,提高了桥面的耐久性和抗磨性。
3. 施工方便快捷,无需拆除旧桥面,减少了对桥梁的影响。
4. 可以在不同气候条件下施工,适应性强。
三、适应范围该工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混凝土桥面修复和新建工程,特别适用于需要快速施工和修复的项目。
四、工艺原理该工法的施工工艺基于以下原理:1. 磨耗层的主要作用是在桥面上形成一个密实、平整且均匀的沥青表面,提高桥面的耐久性和抗磨性。
2. 采用同步进程面施工工艺,可在同一施工过程中完成混凝土桥面的修复和磨耗层的施工,减少施工时间和资源消耗。
3. 通过合理的施工工艺和技术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五、施工工艺施工工艺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桥梁准备阶段:包括清理、检查和修复混凝土桥面,确保桥梁符合施工要求。
2. 混凝土基层施工:在清理完成后,铺设混凝土基层,确保基层的平整度和强度。
3. 超薄沥青磨耗层施工:采用喷洒法或涂覆法施工超薄沥青磨耗层,保证磨耗层的均匀性和密实性。
4. 磨碾处理:使用机械设备对磨耗层进行碾压、振动等处理,进一步提高其密实性和平整度。
5. 桥梁保护:对施工完成的桥梁进行保护,包括防水、防腐等处理,以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
六、劳动组织根据工程的规模和施工要求,确定施工团队的组织结构和人员分工,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七、机具设备该工法所需的机具设备包括清理设备、混凝土搅拌机、喷洒机、碾压机等。
这些设备具有高效、安全的特点,能够满足施工的需求。
八、质量控制为了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质量控制措施,包括对材料、设备和工艺进行严格的检验和监控,以及进行施工现场的质量检查和评估。
市政道路超薄沥青磨耗层铺装施工工法市政道路超薄沥青磨耗层铺装施工工法一、前言市政道路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超薄沥青磨耗层铺装施工工法是指一种薄层道路铺装技术。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工法的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以及工程实例。
二、工法特点超薄沥青磨耗层铺装施工工法具有以下特点:1. 施工厚度较薄:通常在3-5 mm之间,能够有效减少材料消耗,提高施工效率。
2. 施工周期短:相较于传统的道路铺装工艺,超薄沥青磨耗层施工时间较短,可以快速实现道路的通行。
3. 节约成本:施工厚度薄、施工周期短,可以有效地减少工程造价。
4. 耐久性较好:超薄沥青磨耗层具有良好的抗水损伤和耐久性,延长道路使用寿命。
5. 环保性好: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材料环保,并对环境污染较小。
三、适应范围超薄沥青磨耗层铺装适用于城市主干道、次干道、城市道路及停车场等道路的铺装。
四、工艺原理超薄沥青磨耗层铺装施工工法的工艺原理是通过精确控制沥青砂浆的配合比、施工温度、滚压工艺等参数,使其达到预定的物理性能和厚度。
采用合适的技术措施,将沥青砂浆均匀地铺装在道路上,并经过滚压以提高其致密度和平整度。
五、施工工艺超薄沥青磨耗层铺装施工的各个阶段包括:1. 路面准备:包括清理、修补路面等工作。
2. 沥青砂浆制备:根据设计要求,精确搅拌沥青、矿料和添加剂等材料。
3. 铺装施工:采用机械化设备将沥青砂浆均匀铺装在路面上。
4.滚压处理:利用专用滚压设备对沥青砂浆进行滚压,提高其密实性。
5. 道路养护:在施工完成后进行路面养护,确保道路质量。
六、劳动组织超薄沥青磨耗层铺装施工需要严格组织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合理安排劳动力,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七、机具设备超薄沥青磨耗层铺装施工所需的机具设备包括:沥青砂浆搅拌设备、沥青铺装机、滚压设备等。
这些设备具有高效、精确的性能,能够满足施工的需求。
八、质量控制超薄沥青磨耗层铺装施工需要严格进行质量控制,包括对沥青砂浆的配合比和温度的控制、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等,以确保道路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连霍高速洛三灵段旧路路面改造快速同步改性沥青超薄磨耗层施工工艺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连霍高速洛三灵段旧路路面改造快速同步改性沥青超薄磨耗层施工工艺一、超薄磨耗层特点快速同步施工型改性沥青超薄磨耗层是一种针对交通负载大、路面性能要求高的高等级路面解决方案。
其主要应用于高等级沥青路面或者水泥路面的预防性养护和轻微病害的矫正性养护,特别是对基层较为稳定的老路面平整度和外观改善效果极为突出,也可以作为新建道路的表面磨耗层。
超薄磨耗层是将15—25mm厚的断级配改性热沥青混合料摊铺在一层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粘层膜上,使用专用的同步摊铺设备进行施工,即粘结层特种改性乳化沥青喷洒与改性热沥青混合料摊铺同时进行,经压路机压实后一次成型,具有抗滑、抗磨耗、防水雾、降噪音的特点。
二、超薄磨耗层设备及优势NovaChip系统是一种通过专用摊铺设备将NovaBond(乳化沥青防水粘结层)和NovaBinder(断级配混合料)同步成型的高效快速养护方案,其厚度只有1.5~2cm。
NovaChip系统采用专用设备NovaPaver 进行施工。
NovaPaver必须包含受料斗、传送带、乳化沥青储罐、NovaBond喷洒和计量系统、宽度可调节的振动熨平板等部分。
设备能够一次性完成NovaBond喷洒、热沥青混合料摊铺及熨平。
可在NovaBond喷洒后5分钟内进行热沥青混合料摊铺。
在热沥青混合料摊铺之前,NovaPaver履带或其它部位不能接触喷洒在路面上的NovaBond。
NovaPaver摊铺宽度可以调节,从而达到理想的路面效果。
NovaChip系统优势NovaChip系统施工过程中现场气温不得低于10℃,路面不能有积水。
三、材料要求1、粗集料所选粗集料应为典型高等级公路路面使用集料,满足我国关于抗滑表层的使用质量要求标准或在高等级路面表面层有成功应用的先例。
直径大于4.75mm的粗集料必须满足表1的各项指标。
沥青路面超薄磨耗层罩面施工工法一、前言沥青路面超薄磨耗层罩面施工工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公路、城市道路等沥青路面维修和养护的工法。
通过施工过程中的特殊处理和材料选择,能够有效提高路面的平整度和耐久性,延长路面使用寿命,提升行车安全性能。
本篇文章将详细介绍该工法的工法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以及工程实例。
二、工法特点沥青路面超薄磨耗层罩面施工工法的特点主要包括施工快速、材料节约、环保绿色、施工成本低、施工质量稳定等。
在施工过程中,采用特殊的施工技术和材料,能够大大缩短工期,节约材料用量,减少环境污染,并且降低了工程的总体成本。
三、适应范围沥青路面超薄磨耗层罩面施工工法适用于不同种类和规模的沥青路面维修和养护工程,包括城市道路、高速公路、乡村公路等。
无论是新建路面的平整度提升,还是老旧路面的磨平修补,都可以应用该工法进行施工。
四、工艺原理沥青路面超薄磨耗层罩面施工工法的基本原理是采用特殊的材料,喷涂在路面表面,形成一层超薄的保护层。
这层保护层能够填平路面的细微裂缝,提升路面的平整度;同时能够保护路面不受日晒雨淋、车辆碾压等外界因素的损害,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施工工法与实际工程之间的联系在于选择合适的材料、采取适当的施工技术和处理方法,以达到工程要求和设计要求。
五、施工工艺沥青路面超薄磨耗层罩面施工工法的施工工艺包括路面准备、基层修复、材料喷涂和表面处理等步骤。
首先,需要对路面进行清理和修复,将裂缝、坑洞等缺陷进行修补;然后,采用专用喷涂设备将超薄磨耗层材料均匀喷涂在路面上;最后,对喷涂后的路面进行平整和表面处理,确保施工质量和效果。
六、劳动组织沥青路面超薄磨耗层罩面施工工法的劳动组织包括人员配备、施工班组和工作安排等。
根据工程规模和施工周期,合理安排工作人员的数量和职责,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的可控性。
同时,要建立良好的施工班组,加强沟通和配合,提高工种操作技能和施工效率。
高韧超薄沥青磨耗层技术高韧超薄沥青磨耗层技术是一种在道路建设中广泛应用的新型路面材料,具有出色的性能和优异的耐久性。
本文将从技术原理、施工方法、优势特点和应用前景等方面对高韧超薄沥青磨耗层技术进行全面介绍。
一、技术原理高韧超薄沥青磨耗层技术是在传统沥青磨耗层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而来的。
它采用了新型改性剂和材料,使沥青磨耗层具有更高的韧性和耐久性。
在施工过程中,通过控制沥青磨耗层的厚度和配合比例,使其能够在不影响路面整体结构的情况下提高路面的整体性能。
二、施工方法高韧超薄沥青磨耗层技术的施工方法相对简单,具体步骤如下:1. 路面清洁:首先要对路面进行清洁,清除杂物和灰尘,确保施工质量。
2. 沥青磨耗层施工:将改性剂和沥青混合均匀后,通过喷洒或刮涂的方式施工在路面上,形成一层均匀的沥青磨耗层。
3. 紧实处理:采用压路机进行紧实处理,使沥青磨耗层与基层牢固结合。
三、优势特点高韧超薄沥青磨耗层技术相比传统沥青磨耗层具有以下优势特点:1. 高韧性:采用新型改性剂和材料,使沥青磨耗层具有更高的韧性,能够有效吸收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和振动,减少路面的噪音和破损。
2. 耐久性强:通过控制沥青磨耗层的厚度和配合比例,使其具有较好的耐久性,能够承受车辆的长时间使用和各种气候条件的影响。
3. 施工简便:相比传统沥青磨耗层,高韧超薄沥青磨耗层的施工方法更为简便,能够节省施工时间和成本。
4. 维护方便:由于沥青磨耗层具有良好的韧性和耐久性,因此在维护过程中需要的修补次数较少,维护成本相对较低。
四、应用前景高韧超薄沥青磨耗层技术在道路建设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它可以应用于各种类型的道路,包括高速公路、普通道路、城市道路等。
通过使用高韧超薄沥青磨耗层技术,可以提高道路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减少道路维护和修复的次数,降低交通噪音和车辆磨损,提高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
高韧超薄沥青磨耗层技术是一种具有出色性能和优异耐久性的路面材料。
通过控制施工方法和配合比例,可以实现路面的高韧性和耐久性要求。
超薄沥青磨耗层技术超薄沥青磨耗层技术在道路建设领域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有助于提高道路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以下是一份关于超薄沥青磨耗层技术的2000字文章:超薄沥青磨耗层技术在道路建设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交通基础建设的不断推进,对于道路的质量和耐久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超薄沥青磨耗层技术作为一种提高路面抗压性能和抗水损耗性能的新型技术,正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青睐。
本文将就超薄沥青磨耗层技术进行详细介绍,探讨其在道路建设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一、超薄沥青磨耗层技术概述超薄沥青磨耗层技术是指在基层路面上覆盖一层薄型的沥青砂浆,其厚度通常在10mm 以下。
相比于传统的厚沥青路面,超薄沥青磨耗层技术具有砂浆配比精准、施工周期短、造价低廉、施工工艺简单等优势。
超薄沥青磨耗层还具有优异的抗水损性能和高强度抗压能力,能够有效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并提高路面的耐久性。
二、超薄沥青磨耗层技术在道路建设中的应用1. 提高道路耐久性超薄沥青磨耗层技术在道路建设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路面的抗压性能和抗水损性能,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这对于缓解城市道路交通拥堵、减少交通事故、提高通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2. 降低道路维护成本由于超薄沥青磨耗层技术具有优异的耐久性和抗水损性能,可以有效减少道路的维修和养护成本。
与传统的路面维护方式相比,超薄沥青磨耗层技术可以为城市道路维护带来更为经济高效的方案。
3. 促进施工效率提升超薄沥青磨耗层技术施工周期短,施工工艺简单,且具有绿色环保的特点,有利于提升道路建设的施工效率,缓解了传统路面施工周期长、成本高、影响交通的问题。
三、超薄沥青磨耗层技术的发展趋势1. 技术不断创新超薄沥青磨耗层技术正处于不断创新和发展的阶段,新型砂浆材料的研发和应用、施工工艺的改进和优化等,将进一步提高超薄沥青磨耗层技术的性能和稳定性。
2. 规范和标准化随着超薄沥青磨耗层技术在道路建设中的应用越来越普及,规范和标准化的工作将逐渐成为发展的重点。
公路养护中温拌超薄磨耗层施工工艺分析摘要:超薄磨耗层技术主要应用于车流量大的路面养护工作中,目前公路在养护中普遍使用温拌超薄磨耗层施工技术,但这一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仍存在问题,所以我们需要分析这种工艺在施工物料特点和不足。
另外要对相关施工、检测、配比、粘结层一体化以及摊铺等技术进行探讨,对这些技术进行深入分析,使其更好地服务对公路的养护,来促进公路养护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公路养护;温拌超薄磨耗层;施工工艺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公路的使用率不断增加,对公路的质量要求不断提升,这就推动了我国公路养护工作的发展。
进行公路养护工作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汽车的增多,公路使用率增加;另一方面是为了提高公路的使用寿命,需要对公路进行养护来提高公路的耐用性。
这同时也在推动我国公路养护技术的不断发展,并且在公路养护中形成了许多新型施工技术,温拌超薄磨耗层施工技术对公路的养护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公路养护中温拌超薄磨耗层施工工艺进行分析。
一、公路养护以及温拌超薄磨耗层(一)公路路面养护当公路进行路面养护时,做好养护期间路面检查方面的工作就是公路路面养护。
真正做好这项工作,需要严格的监控路面,尤其是路面破损、裂缝等问题,另外还需分析路面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这种方式有许多益处,有助于提高对路面保护和养护的质量,有利于避免路面情况更加严重,并且可以有助于减少路面对车辆的损害,保证行车安全。
公路路面养护都有一定的流程,要多许多因素进行探析,例如:公路路面的耐久性以及防滑性、路面维护费用、行驶舒适性等等。
通过对种种因素的分析,可以帮助工作人员选择合适的养护技术,确保路面养护工作的顺利进行,保证路面能够恢复其使用性能[1]。
(二)温拌超薄磨耗层施工的优缺点1.施工的优点。
温拌沥青混合料具有许多优秀性质,其颗粒小、构造深度大、可以有效减小车辆行驶中的噪音,甚至可以降低气体和粉尘的排放量,在欧洲部分国家得到应用。
超薄磨耗层工艺报告
石家庄鑫通公路养护有限公司
超薄磨耗层施工工艺介绍
一、超薄磨耗层施工顺序
施工前准备→配合比设计→设备标定→交通导改→路面清扫→摊铺混合料→碾压→开放交通
二、超薄磨耗层施工工艺
1.超薄磨耗层系统是一种针对交通负载大、路面性能要求高的高等级公
路、城市道路的路面养护的专有技术。
主要应用于高等级沥青或水泥路面的预防性养护和轻微病害的矫正性养护,也可以作为新建道路表面磨耗层,是一种超长耐久的表面层,具有抗滑、抗车辙、抗磨耗的优良性能。
2.本工程超薄磨耗层是将厚2cm厚的间断级配改性热沥青混合料摊铺在
一层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粘层上。
使用专用设备进行施工。
特种改性乳化沥青粘结层喷洒与改性热沥青混合料摊铺同时进行,经压路机压实以后一次成型。
3.本工程采用超薄磨耗层施工,路宽7-12米,采用班服施工的交通方法。
为了缩短工期,不影响征程的行车,采用流水作业施工的方式。
在刨铣1公里左右时便开始摊铺。
路面刨铣时严格控制刨铣厚度,铺筑2cm 厚超薄磨耗层,刨铣后的路面采用清水清洗,保证路面完全干燥并晾晒至少24小时后施工下道工序;或采用鼓风机清除路面及缝隙内的灰尘和杂物;刨铣后的路面必须彻底清理,达到路面没有任何杂物、灰尘、松散和不稳定颗粒。
对于粘附在路面上不易清除的粉尘应用钢刷彻底清除,对行车带来的垃圾也要随时清除。
4.施工材料的选择及性能要求:
(一)集料级配要求:
表1-集料级配要求
(二)粗集料(大于4.75mm):
超薄磨耗层作为表层,直接承受交通荷载,因此首先要满足耐磨的要求,所以粗集料要应为典型高等级公路路面使用集料,破碎砾石、玄武岩、白云石,沙石和燧石,或其他材料均可作为沥青混合料的粗集料。
本工程采用玄武岩作为粗集料。
(三)细集料的技术要求
直径小于4.75mm以下的细集料,必须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与沥青有良好的粘结能力。
细集料技术要求及测试结果如下表:
表2-细集料技术要求
(四)填料
沥青混合料的填料必须采用石灰岩或岩浆中的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原石料中的泥土杂质应除净。
矿粉应干燥、洁净,其质量应符合表3的技术要求。
表3-沥青混合料用矿粉质量要求
(五)改性沥青
高性能改性沥青粘层,破乳速度快,可提供超薄磨耗层与原路面的粘结力,同时还起到防水作用,一般情况下,改性乳化沥青粘层的喷洒量在0.8-1.0k g∕㎡,改性沥青采用SBS改性剂,满足下表的主要技术要求。
表4-改性沥青技术性能指标要求
(六)超薄磨耗层施工:
(1)施工准备:
1)底层病害按设计处理完毕,恢复横纵坡和保证足够的平整度。
2)路面清扫:可采用清水清洗路面,保证路面完全干燥并晾晒至少24小时后施工下道工序;或采用压风机清扫路面及缝隙
内的灰尘和杂物。
3)施工设备:超薄磨耗层摊铺机1台、10-12T双钢轮压路机2台、小型压路机2台,8T以上水车4台、路面除尘设备1台、
小型切割机1台、铣刨机1台、乳化沥青运输车4台。
(2)超薄磨耗层混合料生产
1)拌和机标定和调整:
施工前必须对拌和机的计量系统进行校准,保证计量的准确;对
机械传动和传送部分进行检修和润滑,保证生产的稳定和连续;
对除尘设备进行检修及对需要更换的耗件进行更换;跟进生产计
划及生产的混合料类型对热料仓上的筛网调整及更换,但必须保
证具有2.5-3.0mm、5-6mm、和10-11mm各一片。
2)施工配合比调整:
①首先在冷料仓取料进行筛分试验(水筛法),根据筛分结果以
目标级配为基准调整冷料上料比例,同时根据使用拌和机的
实际情况确定冷料上料器的转速、振幅及料门角度;
②分别从热料仓取料,进行筛分试验(水筛法),根据筛分结果
以目标及配为目标调整热料仓下料比例;
③使用旋转压实仪压实100次确定施工配合比下的体积性质和
最佳用油量。
3)超薄磨耗层混合料生产
①石料加热温度180℃-190℃
②沥青加热温度165℃-175℃
③拌合温度170℃-180
④拌合时间30s-45s
4)超薄磨耗层混合料运输
采用大于15t的自卸汽车运输,车厢底板和侧板必须涂抹防粘剂,
而且车厢必须遮盖,防止温度降低过快。
5)摊铺
①必须使用专业的摊铺机NovaChip进行摊铺;
②开始摊铺前必须预热烫平板,受料斗、螺旋送料器必须涂防
粘剂;
③对改性乳化沥青喷洒量进行标定,约定1.00L∕㎡,与摊铺速
度一致;
④热沥青混合料摊铺温度150℃-170℃,摊铺在改性乳化沥青喷
后的表面上,并由电加热的振动平板进行烫平;
⑤摊铺速度10m∕min与夯锤速度匹配;
⑥气温低于10℃不得摊铺,路面不能有积水,雨后24小时内不
准施工。
⑦在摊铺时要注意导热油温度;
⑧施工中遇到摊铺不到的两侧由人工找平,局部摊铺过厚或过
薄的地方由人工及时处理保证表面平整;
⑨横向接缝时人工修补,保证接缝平整,不跳车;
⑩在摊铺时使用平衡梁有效地保证路面的平整度。
完工时把乳液抽出,把喷洒嘴拆除清理。
6)碾压
①必须在NovaChip摊铺厚立刻进行压实,至少需要1台
10t-12t的双钢轮压路机碾压1-2遍;
②压路机装备有皂液水添加系统和刮板,防止新摊铺热沥青
混合料粘在碾压辊上;
③采用静压法碾压,不可振动,也不能使用胶轮压路机;
④碾压不是保证压实度,而是石料摆正实现稳定嵌挤;
7)开放交通
①施工后可在冷却到50℃以下开放交通
②在环境温度25℃条件下,20-40min可开放交通
8)NovaChip质量控制:
(1)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
1)拌合后的沥青混合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无粗细料分离和结团成块现象。
2)摊铺时严格控制摊铺厚,避免离析,注意控制摊铺和碾压温度。
3)纵向接缝严格控制搭接工艺,应紧密、平顺。
4)混合料体积性质:现场摊铺机螺旋输送器处取料,采用旋转压实仪成型,成型温度155℃-160℃,压实100次,空
隙率控制在施工配合比设施空隙率±1%。
(2)质量验收标准:
1)沥青含量:每天混合料生产稳定后运料车上取样,采用焚烧法检测沥青含量,实际沥青含量与施工配合比确定的最佳沥青用量相差满足±2%之内。
2)混合料级配:设计级配范围内
3)压实厚度:厚度应满足2.0±3.0cm,采用现场测量方法。
4)宽度:原路宽
5)现场构造深度:铺砂法检测,必须在>1mm
6)摩擦系数:摆式仪检测,BPN>45
7)平整度:标准差1.2mm IRI2.0m∕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