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禅城区梁园及周边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 格式:wps
- 大小:614.50 KB
- 文档页数:4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老城改造的关系——以梁园历史文化街区规划为例佛山,中国明清时期的四大名镇以及四大聚之一,1994年1月被公布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梁园历史文化街区位于佛山老城的西北端,东临松风路,南连莲花路祖庙路,西接红路直街,北起高基街,规划用地面积7.6098HM2,总规控面积25.15 HM2。
街区内有广东清代四大名园之一的佛山梁园,佛山传统民居建筑群―—培德里和适安里等。
2003年12月,佛山市委,佛山市人民政府制订和颁布了《佛山老城历史文化核心保护区通告》、《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名城的决定》和《佛山市建设文化名城规划纲要(2003-2010年)》等文件,正式启动梁园历史文化街区的规划。
1梁园历史文化街区及其周边环境状况东面:松风路-莲花路路-福禄路-永安路-高基街,以近代建筑为主,街道狭小,是佛山旧城商业中心。
大型商业有:升平商场、高基街灯光夜市、福升广场、华景购物城、松风路仿古商业街、东方广场、莲花广场。
学校有市十八小学、二十四小学。
其它还有市青少年宫、工人文化宫、电影院等。
南面:莲花路-福贤路-建新路-祖庙路街区,是佛山历史文物遗存较多民间信仰活动和商业地段,其中祖庙路一带有华侨大厦、旋宫大酒店、珠江酒店、祖庙、民间艺术研究社、仁寿寺、图书馆、中医院、兴华商场、玫瑰商场、百花广场等。
祖庙路东面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有嫁娶屋、简照南别墅等,西面以现代建筑为主。
学校有市第八中学、市第十二中学、市第二十五小等。
公共文体设施有佛山图书馆、运动场等。
其还有祖庙汽车站等。
西面:红路直街-亲仁路-汾江中路-高基街,以近代建筑居多。
有第五小学、第四中学、市中医院、市电信公司、省第六建筑公司。
新建大型楼盘较少,有红棉苑等。
北面:高基街-南堤路,以近代建筑居多。
有佛山汽车站、太平洋电脑城、鸿运电脑城。
新建大型楼盘较少,有岭南雅居、兴运大厦、湖畔明珠等。
2.梁园历史文化街区及其周边的历史文化资源梁园历史文化街区及其周边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资源。
禅城最新朝东拆迁规划方案概述禅城区作为佛山市的中心城区,人口众多,土地资源有限,迎来了快速城市化的发展。
为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禅城区政府制定了最新的朝东拆迁规划方案,旨在优化城市功能布局,提升城市品质,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
规划范围禅城最新的朝东拆迁规划方案涵盖了禅城区的东部地区,包括望江路沿线、禅城区政府所在地周边以及商业区等重要区域。
规划目标朝东拆迁规划的目标是通过重新规划土地利用,合理配置城市资源,建设现代化、宜居宜业的城区。
具体目标包括:1. 提高城市道路网络的通行能力和交通效率,缓解交通拥堵;2. 优化城市功能布局,提升城市形象,增加市区绿地和公共空间的供给;3. 提供多样化的商业和服务设施,满足居民和企业的需求;4. 改善居住环境,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5. 注重文化传承,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
具体规划内容道路与交通规划根据拆迁规划方案,朝东地区将进行道路拓宽和交通设施升级的工作。
拆除部分老旧建筑物,扩建道路,加宽人行道,改善交通流线,提升道路通行能力。
同时,规划还包括新建地下车库和停车场,提供便利的停车条件。
城市功能布局调整朝东拆迁规划方案将重点优化城市功能布局,打造独具特色的商业区、居住区和文化娱乐区。
拆迁后的土地将用于建设现代化的购物中心、办公楼和高品质住宅。
规划还包括建设公园和绿地,增加居民休闲娱乐的空间。
商业与服务设施建设朝东拆迁规划方案将引进多样化的商业和服务设施,满足居民和企业的需求。
规划包括建设大型超市、餐饮娱乐场所、教育培训机构和医疗卫生服务中心等,提供便利的生活服务和就业机会。
居住环境改善朝东拆迁规划方案将改善居住环境,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新建的高品质住宅将提供现代化的居住设施和便利的社区配套设施,改善居民居住条件。
同时,规划还注重建设休闲广场、健身设施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提供丰富多样的社区公共服务。
历史文化保护与发展朝东拆迁规划方案注重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
《佛山市禅城区湖涌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04A-30地块、05A-24地块规划调整批后公布项目名称:《佛山市禅城区湖涌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04A-30地块、05A-24地块规划调整一、概况调规地块位于禅城区南庄镇东北侧,属于禅西新城水岸都心区。
地块西部邻近绿岛湖、东部邻近东平河。
拟调规地块现有《佛山市禅城区湖涌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以下简称《湖涌片区控规》)所覆盖,地块编码分别为04A-30、05A-22和05A-24。
规划用地面积为8.22公顷。
2014年11月,《湖涌片区控规》经佛山市人民政府审批实施。
调规地块均位于禅港路东侧,地块用地红线形状较规整,现状均为未开发的建设用地。
调规地块的现状土地权属为国有用地,属禅经区管委会。
二、规划调整原因(1)注重现实发展需求,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依据《湖涌片区控规》,05A-24地块位于新城水岸都心的核心区,地块位于绿岛湖和东平河之间,是湖涌片区新岭南体验廊道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原规划考虑佛山市城市轨道4号线和7号线沿地块西侧敷设,因此拟结合轨道站点开发规划为商业商务设施用地。
目前,4号线的路线基本确定,在规划地块周边设置了绿岛湖中站和绿岛湖北站。
其中绿岛湖中站是4号线和7号线的换乘站,4号线是近期建设线路,7号线为远期建设线路。
05A-24地块调整为体育用地后,距离绿岛湖中站仅450米,公共交通可达性高,有利于提高体育用地对周边地块的服务辐射范围。
规划调整后,按照体育用地的建设情况,05A-24地块属于低强度开发地块,有利于拓展绿道湖与东平河之间的开敞空间,形成较好的视觉通廊,有利于提升城市景观。
按照禅西新城的城市设计方案,05A-24地块处于新岭南体验廊。
地块性质调整后,将禅西新城的岭南体验廊延伸至东平河,塑造片区岭南水乡特色,也为岭南体验廊注入体育活动内容。
04A-30地块周边用地均规划为二类居住用地,04A-30地块距离城市轨道交通4号线的绿岛湖北站约450米,属于轨道影响区范围,地块开发为商业商务用地符合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用地开发建设的要求。
禅城规划方案最新1.引言禅城区作为佛山市的中心区域,一直以来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而伴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禅城区也需要不断调整规划方案,以适应时代变化和市民需求。
本文将介绍禅城区规划方案的最新情况。
2.规划背景随着佛山市的快速发展,禅城区作为市中心区域,不断承担更多的社会职能。
为了适应时代的变化和市民的需求,禅城区自2018年开始,就启动了新一轮的规划工作。
3.规划目标禅城区的规划目标旨在打造成受欢迎的生态居住区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心城市。
所以规划团队制定了以下几个目标:•培育多元化的经济增长点,增强城市竞争力;•提升城市公共设施建设,打造更具宜居性的城市空间;•推动城市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加强城市交通体系建设,提高城市通行效率。
4.规划实施方案为了实现规划目标,禅城区规划实施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4.1 经济发展禅城区将在经济发展方面继续注重制造业和服务业转型升级,并聚焦数字经济、文化创意、健康养老、现代物流等新兴产业的发展。
同时,探索金融创新,加强对外贸易,打造区域性经济增长极。
4.2 宜居城市建设禅城区将在市民的生活方面注重,实现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构建宜居生态社区和优质的公共服务设施。
例如,规划中提出建设自然公园、生态休闲度假区以及打造活力商业街等,更好地提供人性化、方便快捷的公共服务。
4.3 城市文化建设禅城区驻足于广府文化之地,打造中外文化融合的创意花园,以广府文化为核心,在体育、艺术、旅游等方面富有创意地开展系列文化旅游产品,助力禅城区文旅产业发展。
例如,在规划中提出了创建中国广东省文化产业艺术小镇等,将文化与经济紧密结合起来。
4.4 交通建设交通在城市发展中始终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禅城区将侧重于公共交通系统的构建和交通拥堵解决方案。
例如,规划中提到的禅城区域没有地铁线路,因此会重点推进地铁及轻轨等大型公共交通设施的建设,同时还要加快推进禅城的快速通道项目。
《佛山市环市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同济东路局部调
整技术修正公示文件
一、规划调整简介
同济东路(南海大道—桂澜路段)位于禅桂交界处,规划为城市次干道,红线宽度40米,双向6车道,全长1.09km ,其中拟调整线路路段为西起大基涌,东至桂澜路,长度约476m 。
线位跨越禅城和南海两区,其中禅城段属于市政府批准实施的《佛山市禅城区环市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下同)的覆盖范围。
原《控规》的同济东路线位在南海段与两侧出让地块存在用地冲突、且需穿越现状建筑,实施难度较大。
因此,需对原规划线位进行调整,以加快道路的建设进程,并在同济东路线位调整的基础上对《控南
海
大
道季华七路
佛山涌
同济东路拟调整路段
大基
涌
二、规划调整前后对比。
佛山梁园提升改造项目土地与房屋征收补偿安置方案按照市、区城市升级三年行动计划的工作部署,为加快城市升级步伐,顺利实施佛山梁园提升改造项目土地与房屋征收补偿安置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等法律法规及省、市、区有关规定,经公开征求各方意见和建议,结合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征收范围详见佛山梁园提升改造项目土地与房屋征收范围图。
二、征收工作的组织实施佛山梁园提升改造项目的土地与房屋征收部门为禅城区国土城建和水务局;征收实施单位为禅城区祖庙街道办事处,负责做好征收工作的宣传发动、与被征收人签订征收补偿安置协议、支付征收补偿款及负责安置工作。
三、征收补偿方式根据被征收房屋的使用功能分为住宅与非住宅两大类进行补偿。
(一)住宅类房屋征收补偿实行货币补偿、房屋产权调换、货币补偿与房屋产权调换相结合三种方式,被征收人自行选择一种方式进行补偿。
1.选择货币补偿的,以房屋合法的建筑面积计算。
2.选择房屋产权调换的住宅,以房屋合法的套内建筑面积在征收部门提供的安置住房内调换同等套内建筑面积的安置住房。
(二)商业用房、办公用房征收补偿实行货币补偿、房屋产权等值调换、货币补偿与房屋产权等值调换相结合三种方式,被征收人自行选择一种方式进行补偿;其他非住宅的用房按照《佛山市土地储备实施办法》(佛府〔2004〕322号)执行。
四、房屋面积及用途核定办法(一)有土地使用权证、房屋产权证的,以权属证书记载的面积及用途为准。
(二)有经房管部门备案的房屋买卖合同或商品房购买合同,但未办理土地使用证、房屋产权证的,以原房屋产权证或《商品房过户证明书》记载的面积及用途为准。
(三)其他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应予补偿的其他情形,以相关规定核定的面积及用途为准。
五、征收补偿安置协议的签约期限:自征收决定公告之日起60日内。
《佛山市禅城区张槎中心区东片控制性详细规划》“三旧”改造项目局部规划调整(ZE-04-27、ZE-04-28、ZE-04-32地块)公
示文件
一、项目区位
目标地块位于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轻工二路北侧、东鄱路西侧,规划范围用地面积共约7公顷,分为两个地块,其中西侧地块约2.62公顷,东侧地块约4.41公顷。
在《佛山市禅城区张槎中心区东片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地块编号分别为ZE-04-27、ZE-04-28、ZE-04-32。
图1. 规划地块区位图
图2. ZE-04-27、ZE-04-28、ZE-04-32地块在《东片控规》中的位置
二、地块调整前后对比
地块规划调整后,轻工路线位依照最新改造方案向北偏移;地块建筑高度按新机场限高控制;ZE-04-27地块容积率维持原控规 5.0不变,ZE-04-28A与ZE-04-32地块容积率由原控规的2.5调整至2.7。
图3.调整前规划图
图4.调整后规划图。
《佛山市中心组团新城区北片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深村东片区调整一、项目概况1、调整背景为贯彻佛山市委、市政府关于“三旧”改造的方针政策,根据禅城区委、区政府关于建设精品禅城、提升中心城区综合竞争力的工作部署,禅城区计划于近期对石湾镇街道深村东片区实施旧城改造。
为进一步增强整体改造的可操作性,由佛山市禅城区石湾镇街道办事处向佛山市禅城区人民政府提出规划调整申请。
2、调整范围此次控规调整的范围位于《佛山市中心组团新城区北片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下文简称《北片控规》)的编制范围之内。
用地北至绿景路、东至文华中路、西至岭南大道、南至深宁路,总面积约58公顷。
二、调整目标和原则贯彻佛山市、禅城区政府关于“三旧”改造的工作计划,传承深村历史文化特色,将深村东片区整体改造成为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城市精品片区,同时实现物质形态景观与集体经济收入的双重提升,使深村东片区成为禅城区都市产业发展的良好承载空间之一,并将其打造成为禅城区三旧改造工作的又一亮点。
调整原则:合法、合乎规范原则、延续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文脉传承原则三、具体调整内容1、规划结构调整本次调整将深村东片区视作一个相对完整的社区对待,规划结构方面,总体呈现出一心、两轴、六组团的形态。
两轴:深村大道发展轴、港口路中央文化绿轴延续深村大道作为片区发展轴的功能,两侧利用底层商业设施承载主要的配套服务功能,并且向西与深村西片区进行衔接。
根据《北片控规》,港口路是连通文华公园与东平河的一条生活休闲的林荫大道,本次调整继续控制港口路作为片区的中央绿轴,结合现状祠堂以及具有景观价值的历史民居的迁建,向其中注入丰富的文化元素。
将片区内的港口路打造成融绿化景观与民俗文化于一体的特色景观轴线。
一心:公共服务中心深村大道发展轴与港口路中央文化绿轴的交汇处,结合现状的自然山体,规划设置片区的公共服务中心。
六组团:一个公共建筑组团,五个居住组团商业文化办公用地主要继续沿岭南大道设置,形成片区的公共建筑组团,少量沿绿景路设置。
佛山市禅城区梁园及周边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规划背景与范围
梁园历史文化街区是佛山老城6个历史文化街区之一。
这一街区以梁园为核心,充分展现了佛山的古典园林文化与传统生活。
随着近年的城市建设,该片区的历史格局和肌理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在本次规划中,需对周边历史环境保护予以重视,探讨针对历史遗产的合理利用方法,将历史文化遗存与合理的展示利用需求有机结合。
本次编制的规划范围北至高基街、东至松风路、南至莲花路、西至规划路,包括梁园及周边片区,具体范围如下图所示,总计14.4公顷。
图1 规划范围
功能定位与发展策略
以岭南园林文化、民居民俗文化为主题,以梁园复建扩建为契机,激发历史老城片区活力,把梁园及周边地区建设成为融园林展示、民居民俗观光、创意文化体验等为一体的佛山人文地标。
规划人口
规划人口为3000人,片区的人口密度约为208人/hm2,较现状有较大改善。
规划结构
围绕梁园功能片区,形成一核心,六片区的总体功能格局:
一核:以梁园园林景观区为核心,包括梁园本体及拓展新建部分,及旅游接待、服务等功能;
六片:结合现状历史文化景观资源,逐步打造文化展示区、创意文化区、民俗商旅区、传统商业区、两片综合商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