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素测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328.50 KB
- 文档页数:5
专题 4 常见的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 1 讲氯、溴、碘及其化合物一、单项选择题 (此题包括 6 个小题,每题3 分,共 18 分)1.常温下氯酸钾与浓盐酸反响放出氯气,现按以下图进行卤素的性质实验。
玻璃管内装有分别滴有不同溶液的白色棉球,反响一段时间后,对图中指定部位颜色描述正确的选项是()①②③④A黄绿色橙色蓝色白色B无色橙色紫色白色C黄绿色橙色蓝色无色D黄绿色无色紫色白色2.氯气可损害人体全身器官和系统,大剂量氯气可以在两分钟内致人缺氧并发生急速中毒死亡。
近两年来我国发生了多起液氯泄漏事故,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作为救援消防干警在氯气泄漏现场的以下处理方法和过程较合理的是()①及时转移疏散人群,同时向有关部门如实报告事故有关情况;②被转移人群应戴上用浓NaOH 处理过的口罩;③用高压水枪向空中喷洒含碱性物质的水溶液;④被转移人群可戴上用Na2CO3处理过的口罩 (湿润 );⑤将人群转移到地势较低的地方,即可不必走太远;⑥及时清理现场,检查水源和食物是否被污染;⑦常温下氯气能溶于水,所以只要向空气中喷洒水就可以解毒。
A .②③④⑤B.①③④⑥C.①②⑤⑥D.①③⑤⑦3.自来水常用氯气进行消毒。
如果在实验室用自来水配制以下物质的溶液,不会产生明显药品变质问题的是(A .FeCl2B.Na2SO3C.NaOH ) D.AlCl34.以下对有关化学反响过程或实验现象的解释正确的选项是A .Cl2的水溶液可以导电,说明Cl 2是电解质()B.在高温条件下, C 能置换出 SiO2中的 Si,说明 C 的氧化性强于SiC.向淀粉 -碘化钾的溶液中参加氯水,溶液变为蓝色,说明 Cl2的氧化性强于 I2D.在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参加BaCl2溶液后,溶液褪色,说明 BaCl2溶液有酸性5.将2缓缓通入含2SO3和 0.02molHBr 的混合溶液中,在此过程溶液的c(H+)与 Cl2用量的关系示意图是 (溶液的体积视为不变 )()6.ClO2是一种广谱型的消毒剂,根据世界环保联盟的要求,ClO2将逐渐取代 Cl 2成为生产自来水的消毒剂。
《卤素》检测题(总分:12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列对氯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液氯和氯水是一种物质B.标准状况下氯气的密度是3.17g/LC.氯气与过量的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D.铜与氯气反应生成蓝色的氯化铜2.不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色的物质是()A.氯化钾B.溴水C.碘酒D.氯气3.在空气中能稳定存在的是()A.氯水B.漂白粉C.生石灰D.食盐4.下列物质中能导电的是()A.酒精B.氯化氢C.液溴D.硫酸钾溶液5.在如下顺序的排列中:MgCl2KClO、HClO2、NaClO3、Cl2O7物质中的()A.Ca(ClO) 2B.Cl2O3 C.Cl2D.CCl46.20gA物质和14.6gB物质完全反应,生成8.8gC物质、3.6gD物质和0.2molE物质,则E物质的摩尔质量为()A.100g/mol B.111g/mol C.23g/mol D.106g/mol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氯气有强氧化性,它能漂白有色物质B.虽然次氯酸盐较次氯酸稳定,但也不能露置于空气中C.某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溶液中必含Cl―D.将蓝色石蕊试纸放入新制氯水中,发生的现象是试纸变红8.现有四种黑色粉末,已知它们分别是氧化铜、铁粉、二氧化锰和碳粉,可以将他们区分的试剂是()A.稀H2SO4 B.稀盐酸C.浓盐酸D.氯酸钾9.下列物质中,在光照下不发生化学反应的是()A.氟化氢B.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C.溴化银D.氯水10.向盛有碘化钾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氯水和四氯化碳后,充分振荡,可观察到()A.上层为紫色,下层为无色B.上层液体无色,下层液体紫色C.上层液体无色,下层液体棕黄色D.上层液体黄绿色,下层液体紫色11.下列关于卤素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卤素单质与水反应,均生成氢卤酸和次卤酸B.卤代氢都极易溶于水,水溶液都是强酸C.卤离子的还原性:I― > Br― > Cl― > F―D.F2可以从NaCl溶液中置换出Cl212. 海带中含碘元素,从海带中提取碘有如下步骤:①通入足量Cl 2;②将海带熔烧成灰后加水搅拌;③加CCl 4振荡;④过滤,合理的操作顺序是( )A .①②③④B .②①③④C .①③②④D .②④①③13. 自来水用氯气消毒沿用已久,现在正研究采用二氧化氯(ClO 2)消毒自来水,消毒后的还原产物是Cl ―。
高中化学卤素测试题及答案高中化学卤素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或2个答案)1.生活中常用到一些化学知识,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医疗上可用硫酸钡作x射线透视肠胃的内服药,是因为硫酸钡不溶于水B.某雨水样品放置一段时间后pH由4.68变为4.28,是因为水中溶解的CO2增多C.氯气可用作消毒剂和漂白剂,是因为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D.加碘食盐中添加碘酸钾而不用碘化钾,是因为碘酸钾能溶于水而碘化钾不溶于水2.一定条件下,碘单质与砹单质以等物质的量进行反应,可得AtI。
它与Zn、NH3都能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分别如下:2AtI+2Zn==ZnI2+ZnAt2 AtI+2NH3(1)===NH4I+At NH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ZnI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B.ZnAt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C.AtI与液氨反应,AtI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AtI与液氨的反应中,得失电子数相等3.在Fe2(SO)3和AlCl3的混合溶液中,先加入过量的KI 溶液,再加入足量的Na2S溶液,所得沉淀为( )。
A. Al2S3和I2B. FeS、Al(OH)3、SC. Fe2S3和I2D. Al(OH)3、Fe(OH)34.取相同体积的KI、Na2S和FeBr2溶液分别通入足量的Cl2,当反应恰好完成时,消耗Cl2的体积相同(同温同压下),则KI、Na2S、FeBr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A.1︰1︰2B.2︰1︰3C.6︰3︰2D.3︰2︰15.已知在酸性条件下有以下反应关系:①KBrO3能将I-氧化成KIO3,本身被还原为Br2;②Br2能将I-氧化为I2;③KIO3能将I-氧化为I2,也能将Br-氧化为Br2,本身被还原为I2。
向KBrO3溶液中滴加少量KI的硫酸溶液后,所得产物除水外还有( )。
A.Br-、I2B.Br2、Br-、I2C.Br2、I2、IO3-D.Br2、IO3-6. 50 g含有1.17 g氯化钠和0.84 g氟化钠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搅拌、静止、过滤、洗涤、干燥得到2.87 g固体,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2008届高考化学复习卤素1.我国政府规定,国内销售的食盐必须加碘。
关于加碘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加碘食盐开袋后,不宜长期放置后再食用B.加碘食盐中不能同时加入碘化钾和碘酸钾C.加碘食盐中加入的是单质碘D.加碘食盐中加入是碘酸钾2.海带中含碘元素,有人设计如下步骤来提取碘:①通足量氯气②将海带烧成灰,向灰中加水搅拌③加入CCl4振荡④过滤⑤用分液漏斗分液。
合理的操作顺序为( )A.②一④一①一③一⑤B.②一①一③一④一⑤C.①一③一⑤一②一④D.③一①一②一⑤一④3.将NaCl和NaBr的混合物m g溶于足量水中,配制成500mL溶液A,再向A中通入足量氯气,充分反应后,蒸发溶液至干得晶体(m-2)g。
则A溶液中Na+、C1-、Br-的物质的量之比肯定不正确的是( )A.3:2:1 B.3:1:2 C.4:3:1 D.3:1:44.通过分析周期中各族元素性质的变化趋势,下列关于砹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由KAt的水溶液制备砹的化学方程式为:2KAt+Cl2==2KCl+At2B.AgAt是一种可溶于水的砹化物C.相同条件下,HAt比HI更稳定D.将浓硫酸滴加固体KAt上,能产生单质At25.剧毒物氰化钠(NaCN)存在如下反应为:2NaCN+O2+2NaOH+2H2O→2Na2CO3+2NH3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氧气是氧化剂B.水是还原剂C.氨是氧化产物D.碳酸钠是氧化产物6.(2003年高考化学测试题)将下列各组气体分别通入水中,其中一种气体消失,另一种气体体积增大的是( )A.CO2和HCl B.O2和F2 C.SO2和Cl2D.NO2和O27.向NaBr、NM、Na2SO3混合液中,通入一定量氯气后,将溶液蒸干并充分灼烧,得到固体剩余物质的组成可能是( )A.NaCl Na2SO4B.NaCl NaBr NaaSO4C.NaCl Na2SO4I2D.NaCl NaI Na2SO4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漂白粉的成分是Ca(ClO)2B.氟化氢在空气中呈现白雾C.碘化钾的水溶液遇淀粉变蓝色D.氟气通人氯化钠溶液有氧气生成9.有KCl和KBr的混合物3.87g溶于水配成溶液。
《卤素》单元检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或2个答案)1.生活中常用到一些化学知识,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医疗上可用硫酸钡作x射线透视肠胃的内服药,是因为硫酸钡不溶于水B.某雨水样品放置一段时间后pH由变为,是因为水中溶解的CO2增多C.氯气可用作消毒剂和漂白剂,是因为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D.加碘食盐中添加碘酸钾而不用碘化钾,是因为碘酸钾能溶于水而碘化钾不溶于水2.一定条件下,碘单质与砹单质以等物质的量进行反应,可得AtI。
它与Zn、NH3都能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分别如下:2AtI+2Zn==ZnI2+ZnAt2 AtI+2NH3(1)===NH4I+At NH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ZnI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B.ZnAt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C.AtI与液氨反应,AtI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AtI与液氨的反应中,得失电子数相等3.在Fe2(SO)3和AlCl3的混合溶液中,先加入过量的KI溶液,再加入足量的Na2S溶液,所得沉淀为A. Al2S3和I2B. FeS、Al(OH)3、SC. Fe2S3和I2D. Al(OH)3、Fe(OH)34.取相同体积的KI、Na2S和FeBr2溶液分别通入足量的Cl2,当反应恰好完成时,消耗Cl2的体积相同(同温同压下),则KI、Na2S、FeBr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A.1︰1︰2 B.2︰1︰3 C.6︰3︰2 D.3︰2︰15.已知在酸性条件下有以下反应关系:①KBrO3能将I-氧化成KIO3,本身被还原为Br2;②Br2能将I-氧化为I2;③KIO3能将I-氧化为I2,也能将Br-氧化为Br2,本身被还原为I2。
向KBrO3溶液中滴加少量..KI 的硫酸溶液后,所得产物除水外还有-、I2、Br -、I2、I2、IO3-、IO3-含有氯化钠和氟化钠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搅拌、静止、过滤、洗涤、干燥得到固体,由此得出的结论是A.氯离子只有一部分参加反应 B.氟离子只有一部分参加反应C.氟化银难溶于水 D.氟化钠和硝酸银在溶液中无沉淀生成7.对经常出现的客观现象进行归纳可以形成相应规律,但客观事物有时也会有违背普遍规律的现象,寻找例外现象出现的原因正是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第四章《卤素》单元测试题班别姓名号数相对原子质量: H―1O―16Na―23K―39Cl―35.5Br―80I―127Ag―108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48分)1. 向2瓶石蕊溶液中,分别加入足量Na2O2或通入足量Cl2,溶液颜色变化分别为A.先变蓝色后褪色;先变红色后褪色B. 先变红色后褪色;先变蓝色后褪色C.变为蓝色不会褪色;变为红色不会褪色D. 变为红色不会褪色;变为蓝色不会褪色2. 用自来水养鱼之前,应先将自来水在阳光下暴晒一段时间,其主要目的是A.利用紫外线消毒、杀菌B.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C.除去水中的氯气和次氯酸D.提高水的温度3. 用氯水作为漂白剂时,实际上起漂白作用的是A.次氯酸B.氯气C.水D.盐酸4. 下列物质不能由氯气直接反应得到的是A.Ca(ClO)2B.NaClC. HClD.FeCl25. 除去氯气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气体,最好选用A.水B.饱和食盐水C.纯碱溶液D.烧碱溶液6. 下列微粒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正确的是A.F>Cl>Br>IB.F->Cl->Br->I-C.I->Br->Cl->F-D.Cl->Br->I->F-7.下列试剂能鉴别NaCl、NaBr、NaI三瓶无色溶液的是①AgNO3和HNO3溶液②CaCl2溶液③氯水和CCl4 ④盐酸A.①②B.①④C.①③D.①②③④8. 将充满氯气的集气瓶倒放在盛有水的水槽内,经日光照射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的现象是A.气体黄绿色逐渐变浅,瓶内水面无变化B.气体黄绿色逐渐变浅,瓶内水面逐渐上升C. 气体黄绿色逐渐变浅,瓶内水面先逐渐上升、后又逐渐下降D. 气体黄绿色逐渐变浅,瓶内水面先逐渐下降、后又逐渐上升9. 根据下列反应①2Fe3++2I-=2Fe2++I2②Br2+2Fe2+=2Fe3++2Br-可判断离子的还原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A. Br-、Fe2+、I-B. I-、Fe2+、Br-C. Br-、I-、Fe2+D.Fe2+、I-、Br-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把氟气通入到氯化钠溶液中可以置换出氯气B.可以用酒精从碘水中萃取出碘C.可以用棕色玻璃瓶盛装氢氟酸D.碘化银可以用作人工降雨11.不能使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的是A.KI溶液B. 氯水C. 溴水D. 碘水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试管上沾有碘单质可以用热的NaOH溶液除去。
卤族元素测试题1.氯化碘(ICl)的化学性质跟氯气相似,预计它跟水反应的最初生成物是()A.HI和HClO B.HCl和HIO C.HClO3和HIO D.HClO和HIO2.为实现中国2000年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卫生部规定食盐必须加碘, 其中的碘以碘酸钾(KIO3)形式存在。
已知在溶液中IO3-可和I-发生反应:IO3- + 5I-+6H+= 3I2+ 3H2O,根据此反应,可用试纸和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进行实验, 证明在食盐中存在IO3-。
可供选用的物质有:①自来水,②蓝色石蕊试纸,③碘化钾淀粉试纸,④淀粉,⑤食糖,⑥食醋,⑦白酒。
进行上述实验时必须使用的物质是 ( )A.①③B.③⑥C.②④⑥D.①②④⑤⑦3.氰气分子式为(CN)2, 结构式为N≡C-C≡N, 性质与卤素相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一定条件下可与烯烃加成B.分子中的碳一氮键的键长大于碳一碳键的键长C.不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D.氰化钠、氰化银都易溶于水、4.冰箱制冷剂氟氯甲烷在高空中受紫外线辐射产生Cl原子,并进行下列反应:Cl+O3→ClO+O2,ClO+O→Cl+O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后将O3转变为O2B.Cl原子是总反应的催化剂C.氟氯甲烷是总反应的催化剂D.Cl原子反复起分解O3的作用5.有①②③三瓶体积相等,浓度都是1 mol· L-1的HCl溶液,将①加热蒸发至体积减少一半,在②中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加入后溶液仍显强酸性),③不作改变,然后以酚酞作指示剂,用NaOH溶液滴定上述三种溶液,所消耗的NaOH溶液体积是()A.①=③﹥②B.③﹥②﹥①C.③=②﹥①D.①=②=③6. g二氧化锰与100mL12mol/L的盐酸反应可制得氯气()A.B.C.D.无法确定7.某温度下,将Cl2通入NaOH溶液中,反应得到NaCl、NaClO、NaClO3的混合液,经测定ClO-与ClO3-的浓度之比为1︰3,则Cl2与NaOH溶液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原子与被氧化的氯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21︰5 B.11︰3 C.3︰1 D.4︰18.将KCl 和KBr 的混和物 g 溶于水配成500 mL 溶液,通入过量Cl 2,反应后将溶液蒸干,得固体 g ,则原所配溶液中K +、Cl -、Br -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A .3∶2∶1 B .1∶2∶3 C .1∶3∶2 D .2∶1∶39.(CN)2、(SCN)2、(OCN)2称为“类卤素”,其化学性质与卤素单质相似,而其阴离子的性质也与X -相似。
高三化学《卤素》测试题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1.下列物质加入溴水,经振荡,因发生化学反应而使溴水褪色的是()①Na2S ②NaOH ③乙酸④镁粉⑤裂化汽油⑥甲苯A.①②③⑤B.②④⑤⑥C.①②④⑤D.②③④⑥2.某些物质光照会发生化学反应,如硝酸银、硝酸等,下列物质光照不会发生化学反应的是()A.氯气和氢气的混合物B.氯水C.次氯酸D.碳酸氢钠3.在一定条件下,RO3n—和氟气发生如下反应:RO3n—+F2+2OH—RO4—+2F—+H2O,从而可知在RO3n—中,元素R的化合价是()A.+4 B.+5 C.+6 D.+74.下列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电子为8电子结构的是()A.CCl4B.BF3C.H2O D.PCl55.自来水用适量氯气杀菌消毒。
不法商贩用自来水冒充纯净水谋取暴利,可用化学试剂辨别真伪,该试剂可以是()A.酚酞试液B.氯化钡溶液C.氢氧化钠溶液D.硝酸银溶液6.下列各离子化合物中,阳离子与阴离子的半径之比最小的是()A.KCl B.NaBr C.LiI D.KF7.下列关于卤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单质的颜色随核电荷数的增加逐渐加深B.氢化物的稳定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逐渐增强C.单质与水反应均可表示为X2+H2O=HX+HXOD.随核电荷数的增加X-的半径递增,还原性递减8.化合物甲是由氟元素和氧元素形成的一种不稳定的物质,10mL甲气体可分解成15mL O2和10mL F2(气体都在同温同压下测定)。
下列关于化合物甲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O2F2B.其电子式可表示为F:O:O:O:FC .甲具有很强的氧化性D .甲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二、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有1—2个答案符合题意)9.氯磺酸(ClSO 3H )是一元强酸,它能与甲酸发生反应:HCOOH+ClSO 3H→CO+HCl+H 2SO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后溶液的酸性增强B .ClSO 3H 被还原C .HCOOH 是还原剂D .该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10.有下列实验方法:①用萃取分液的方法将溴从水中分离出来 ②用升华法分离碘和沙子的混合物 ③用结晶法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物 ④用分液法分离水和溴乙烷的混合物 ⑤用分馏法分离CCl 4(沸点76.75℃)和甲苯(沸点110.6℃)的混合物,这些方法中 ( ) A .只有①不正确 B .只有④⑤不正确 C .只有①③⑤不正确D .全部正确11.三氟化氮(3NF )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它是氨和氟(2F )在一定条件下直接反应得到:F 3NH NF 3F 4NH 4323+=+,下列有关3NF 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3NF 是共价化合物 B .3NF 的还原性比3NH 强 C .3NF 的氧化性比2F 强D .3NF 中的N 呈+3价12.我国政府规定,国内销售的食盐必须加碘.关于碘盐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食用加碘盐,以确保人体对碘的摄入量 B .加碘盐中加入的是碘酸钾 C .加碘盐中不能同时加入碘酸钾和碘化钾 D .加碘盐中加入的是单质碘13.能与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一种有毒气体是 ( )A .氯气B .氮气C .一氧化碳D .甲烷 14.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足量的氯气:2Fe 2++Cl 2=2Fe 3++2Cl -B .氨水中加入明矾溶液:3OH -+Al 3+=Al(OH)3↓C .铝片投入氢氧化钠溶液:2Al+2OH -+2H 2O=2AlO 2-+3H 2↑D .氯气溶于水:Cl 2+H 2O=2H ++Cl -+ClO -15.化学“家庭小实验”是利用家庭日常生活用品进行化学学习和探究的活动,下列实验能利用家庭日常生活用品进行的实验是 ( )①证明马铃薯中含有淀粉 ②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③检验自来水是否为硬水 ④淀粉溶液具有丁达尔现象A .①②③④B .①③④C .①②③D .①②④16.ClO 2是一种广谱型的消毒剂,根据世界环保联盟的要求ClO 2将逐渐取代Cl 2成为生产自来水的消毒剂。
第四章测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I C—12 O—16 Mg—24 S—32 Cl—35.5 Cu—64 Zn—65Ba—137一.选择题(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1.医生建议患甲状腺肿大的病人多食海带,这是由于海带中含有较丰富的()A..氯元素B.溴元素C.碘元素D.铁元素2.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加热使碘升华B.氯水久置颜色变浅C.氯水使红纸褪色D.次氯酸杀菌3.19.7gKCl和KClO3的混合物中含氯元素7.1g,则其中氯酸钾的质量是()A.12.6B.12.25C.4.8D.无法计算4.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F>Cl>Br>IB.热稳定性:HF>HCl>HBr>HIC.还原性:F‾>Cl‾>Br‾>I‾D.氧化性:F2>Cl2>Br2>I25.下列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Ca²+ ,Cl¯,Na+ ,CO3²¯B.Ag+ ,K+,NO3¯,Cl¯C.Ca²+, Na+ , Cl¯,ClO¯D.Cu²+ ,Mg²+ ,SO4²¯,OH¯6. 区别溴水和碘水应选用的试剂是()A.KI---淀粉溶液B. 淀粉溶液C.NaOH溶液D.四氯化碳7.下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A.0.1mol/L的物质的量B.0.1mol/L的盐酸溶液C. 含0.1molKCl,0.2molMgCl2的溶液200mlD.标准状况下,4.48LHCl容于水形成50ml溶液8. 用30.1g卤化钾跟足量的AgNO3溶液反应,生成42.6g的沉淀,则该卤化钾的化学式是()A.KClB.KFC.KBrD.KI9. a,b,c,d四只无标签的集气瓶中,分别盛有氢气,氯气,氯化氢溴化氢四种气体。
a和c 两瓶相混合时,瓶壁上出现红棕色液滴;a,d相混合时,光照发生爆炸。
则d瓶内是()A.氢气B.氯气 C 氯化氢 D 溴化氢10. 鉴别Cl¯,Br¯,I¯可以选用的试剂是()A.碘水,淀粉溶液B.氯水,四氯化碳C.溴水,汽油D.硝酸银溶液,稀硝酸11. 除去KCl溶液中少量K2SO4,加入的试剂和顺序均正确的是()A.BaCl2----HCl溶液B.过量Ba(NO3)2溶液----过量K2CO3溶液----HCl溶液C.过量BaCl2溶液----过量K2CO3溶液----HCl溶液D.过量Ba(NO3)溶液---过量Na2CO3溶液---HCl溶液12. 铝.铁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若生成的气体在相同条件下体积相同,则铝与铁关系正确的是()A. 质量之比为9:28B.物质的量之比为2:3C. 质量之比28:9D. 物质的量之比为3:213. I2跟Br2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IBr3,性质类似于卤素单质。
如:4Zn+2IBr=ZnI2+3ZnBr2,IBr3+2H2O=HIO2+3HBr.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Zn与IBr3的反应中,ZnI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B.在Zn与IBr3的反应中,ZnBr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C.在H2O跟IBr3的反应中,IBr3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在H2O跟IBr3的反应中,IBr3是氧化剂,H2O是还原剂14. 在100ml0.1mol/L的AgNO3溶液中加入100ml溶有2.08g BaCl2的溶液,再加入100ml 溶有2.5gCuSO4·5H2O的溶液,充分反应。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最终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B. 最终得到的白色沉淀是等物质的量的两种化合物的混合物C. 在最终得到的溶液中,n(Cl)=0.02molD. 在最终得到的溶液中,n(Cu)=0.01mol/L15.下列氯化物中能直接用金属和盐酸反应得到的是()A.CuCl2B.FeCl2.C.FeCl3D. AgCl16.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小苏打与烧碱反应:H CO3¯+OH¯=CO2+HO2+O²¯B.金属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2OH+H2|C.苏打与稀硫酸反应:CO³¯+2H+=CO2+H2O二.填空题:17.有F-、Cl-、I-、Br2、I2五种粒子,其中氧化性最强的是,还原性最强的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这两种粒子间所发生的反应。
18.一定量的空气中混有少量的氯化氢、氯气和水蒸汽。
将此混合气体依次通过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灼热的铜网后,最后收集到的气体为19.等质量的氯气、分别与金属钠、镁、铝、铁在适宜的条件下反应时,消耗金属质量由少到多的排列顺序是。
20.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实验现象:(1)用自来水配制硝酸银溶液时,出现浑浊;(2)来水配制碘化钾溶液时,溶液呈黄色;(3)氟单质通人氯化钠溶液中,有气体逸出;漂白粉久置在潮湿空气中,会变质甚至失效;21.现将KI NaOH CuCl AgNO 、、、23四种溶液分别盛于A 、B 、C 、D 四支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1)A 、B 混合产生蓝色沉淀;(2)将A 、D 混合产生白色沉淀;(3)将C 、D 混合产生黄色沉淀。
根据以上现象判断:(1)写出有关化学式:A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 (18分)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制取纯净、干燥的Cl 2,并进行检验Cl 2性质实验的装置。
其中E 瓶中放有干燥红色布条;F 中为铜网,F 右端出气管口附近放在脱脂棉。
试回答:(1)A 中所放试剂为__________________,B 中所放试剂为_______________,二者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反应的氧化剂是____________(2)C 中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 中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E 中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 中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 管中脱脂棉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H 中试剂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5)整套装置中有两处用酒精灯加热,两处酒精灯点燃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计算题(本题共13分。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 23. (6分)某盐酸的密度为1053./g cm ,HCl 的质量分数为10.0%,试计算: (1)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2)200mL 该盐酸跟过量的锌粒充分反应,生成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下)是多少?生成ZnCl 2的物质的量是多少?24. (7分)现有25mL 盐酸和硫酸混合溶液,加入1mol/L 的NaOH 溶液25mL 恰好中和,在中和后的溶液中加过量的Ba OH ()2溶液所得沉淀质量为17475.g 。
求混合溶液中盐酸和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各是多少?参考答案:一.1.C 2。
A 3.B 4. B 5.C 6.BD 7.D 8.D 9.C 10.CD 11.C 12.AB 13.A 14.B 15.B 16.BC二.17. 16. (10分)(1)A :CuCl 2B :NaOH C :KI D :AgNO 3(每空1分)():::(每空分)22222222233233A B CuCl NaOH Cu OH NaCl A D CuCl AgNO AgCl Cu NO C D KI AgNO AgI KNO ++=↓+++=↓+++=↓+⎫⎬⎪⎭⎪()()21. (18分)(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 (1)浓盐酸;M n O 2;MnO HCl MnCl Cl H O 222242++↑+(浓);∆MnO 2(2)水或饱和NaCl 溶液;除去Cl 2中的HCl ; 浓H 2SO 4;除去Cl 2中的H O 2(气)(3)黄绿色气体充满试剂瓶,红布不褪色;产生大量棕色烟; Cu Cl CuCl +22∆;防止CuCl 2颗粒堵塞导管(4)NaOH 溶液;Cl NaOH NaCl NaClO H O 222+=++(5)先点燃B 处酒精灯,待黄绿色气体充满F 后,再点燃F 处酒精灯。
三. 计算题(13分)22. 288./mol L ;6.45L ;0.288mol 23. 0400003000././mol L mol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