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CN109827972A】一种用于核燃料棒表面检测的装置及其检测方法【专利】

【CN109827972A】一种用于核燃料棒表面检测的装置及其检测方法【专利】

【CN109827972A】一种用于核燃料棒表面检测的装置及其检测方法【专利】
【CN109827972A】一种用于核燃料棒表面检测的装置及其检测方法【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245025.0

(22)申请日 2019.03.28

(71)申请人 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

地址 644000 四川省宜宾市马鸣溪

申请人 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张多军 肖鸣波 谢强 冯卫兵 

马海涛 叶齐 刘新凯 龙鑫云 

陈浩 戚翔尔 朱江兵 牛广升 

金鳞 徐小武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代理人 胡彬

(51)Int.Cl.

G01N 21/952(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用于核燃料棒表面检测的装置及其检

测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核燃料棒表面检测

的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属于自动化设备技术领

域。本发明所提供的用于核燃料棒表面检测的装

置包括第二机架、卡盘机构、光谱检测机构、激光

线性扫描机构和控制装置,通过设置卡盘机构能

够夹持棒料并驱动棒料旋转,且通过设置光谱检

测机构和激光线性扫描机构能够同时对棒料表

面的微小缺陷和端部焊缝的微小缺陷进行360°

检测,相较于现有技术中棒料进行的逐项检测,

在极大程度上降低了检测所需的时间。该用于核

燃料棒表面检测的装置不仅自动化程度高,集成

化高,检测效率高,

且能够对棒料表面的微小缺陷和焊缝端部的微小缺陷进行自动检测,有利于

提高检测精度,

保证棒料的使用安全性。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12页 附图12页CN 109827972 A 2019.05.31

C N 109827972

A

权 利 要 求 书1/2页CN 109827972 A

1.一种用于核燃料棒表面检测的装置,包括第二机架(9),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卡盘机构(11),所述卡盘机构(11)设置在所述第二机架(9)上,用于夹持棒料并驱动所述棒料旋转;

光谱检测机构(13),所述光谱检测机构(13)设置在所述第二机架(9)上,并位于所述卡盘机构(11)的一侧,用于检测所述棒料端部焊缝表面的缺陷;

激光线性扫描机构(14),所述激光线性扫描机构(14)设置在所述第二机架(9)上,用于检测所述棒料表面的缺陷;

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卡盘机构(11)、所述光谱检测机构(13)和所述激光线性扫描机构(14)通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核燃料棒表面检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核燃料棒表面检测的装置(300)还包括:

吹扫机构(10),所述吹扫机构(10)设置在所述第二机架(9)上,并位于所述棒料的传输路径上,所述吹扫机构(10)包括吹扫风发生器(1001)和吹扫管(1002),所述吹扫风发生器(1001)的出气口与所述吹扫管(1002)的进气口连通,所述吹扫管(1002)上设置有吹扫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核燃料棒表面检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吹扫风发生器(1001)为离子风发生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核燃料棒表面检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盘机构(11)包括沿所述棒料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卡盘组件(1101)和第二卡盘组件(1102),所述第一卡盘组件(1101)和所述第二卡盘组件(1102)上设置有允许所述棒料通过的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核燃料棒表面检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卡盘组件(1101)包括第一卡盘(11011)和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卡盘(11011)设置在所述第二机架(9)上,所述第一卡盘(11011)上设置有第一卡接座(11014),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第一卡接座(11014)上,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一卡接座(11014)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卡接座(11014)转动;

所述第二卡盘组件(1102)包括第二卡盘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卡盘设置在所述第二机架(9)上,所述第二卡盘上设置有第二卡接座,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第二卡接座上,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二卡接座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卡接座转动;

所述第一卡接座(11014)和所述第二卡接座沿所述通孔的周向均设置有夹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核燃料棒表面检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核燃料棒表面检测的装置(300)还包括:

导向机构(15),所述导向机构(15)设置在所述第二机架(9)上,并位于所述第一卡盘组件(1101)和所述第二卡盘组件(1102)之间,所述导向机构(15)上设置有允许所述棒料穿过的导向孔(150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核燃料棒表面检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核燃料棒表面检测的装置(300)还包括:

测字符识别机构(12),所述测字符识别机构(12)设置在所述第二机架(9)上,用于对所述棒料上的标识进行识别。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核燃料棒表面检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2

某机场电气防火及消防设施检测方案(经典)

检 测 工 程 方 案 二OO九年三月二十日

检测仪器设备表 序号机械或设备名称 型号 规格 数量国别产地 使用 状况 备 注 1 红外热电视DL-500E 2台浙江大立科技有限公司良好 2 红外热像仪DL-700A 2台浙江大立科技有限公司良好 3 红外测温仪ST80 6台美国良好 4 超声波侦测器PCU700-AT 2台美国福禄克公司良好 5 接地电阻测试仪C.A.6412 2台法国CHAUVIN ARNOUX 良好 6 谐波分析仪41B 2台美国福禄克公司良好 7 数字式交、直流钳形表DM6056 12台台湾良好 8 真有效值钳形电流表F318 2台美国福禄克公司良好 9 接地电阻摇测仪EC2P13 2台杭州良好 10 漏电保护器测试仪M900 4台杭州良好 11 可燃气体检测仪SP-112 2台北京科力恒良好 12 数码摄像机DCR-TRVDE 2台日本索尼良好 13 数码照像机S602Z 6台日本富士良好 14 照度计LX-101 2台台湾路昌电子公司良好 15 电子温湿度表DWS508C10 2台北京市严光仪器有限公司良好 16 风速仪AM-4201 2台台湾路昌电子公司良好 17 微压机DP1000-111B 2台上海贵谷仪表设备有限公司良好 18 火灾模拟发生装置 加烟测试仪 CAY-03 5台 北京国安火灾探测器专业 清洗厂 良好 19 火灾模拟发生装置 加温测试仪 CAY-04 3台 北京国安火灾探测器专业 清洗厂 良好 20 消火栓系统试水检测 装置 SSG-1 4个 天津安科电器消防安全检测 有限公司 良好 21 对讲机VX-160U 15台株式会社威泰克斯良好 组织机构框图

常见消防器材的介绍容易出现的问题和检查维护的方法

常见消防器材的介绍,容易出现的问题和检查维护的方法 自动报警系统 系统简介 火灾早期报警至为重要。现代建筑安装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它是建筑物的神经系统,感受、接收着发生火灾的信号并及时报警,发出警报。它是一个称职的更夫,给居住、工作在建筑中的人们以极大的安全感。 自动报警系统是现代建筑中最重要的消防设施之一,,根据火灾报警器(探头)的不同,分为烟感、温感、光感、复合等多种形式,适应不同场所。火灾报警信号确定后,将自动或通知值班人员手动启动其他灭火设施和疏散设施,确保建筑和人员安全。 常见问题 1、火灾探测器(探头)超期服役,国产探头寿命一般在三万小时左右,(三年半),世界名牌火灾探测器的使用寿命最高可达六万小时(七年)。但现在有的建筑报警系统一经十几年了,对探头仍不更换、不维修、不清洗,探测器的灵敏度根本满足不了工作需要,所得到的火灾信息也不可能准确,这就可能贻误报警时机,造成灾难,这种情况属于重大火灾隐患。 2、自动报警系统年检失当。有的单位不能坚持年检,有的测试方法不规范,测试结果缺乏可靠性。(这种责任检测单位应当承担)一些单位对法定年检敷衍了事。 3、有的单位对建筑消防设施管理松懈,平时对自动报警系统疏于维护,出现问题不能及时维修,带病运行; 4、有的自动报警系统与灭火系统和其他消防设施系统的不能联动,消防设施系统功能存在缺陷,这种现象在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的建筑中很普遍。 5、有的单位消防控制室平时值班人员不足,往往一人一天,超过12小时的值班;不足两人在岗。不认真填写值班记录。 6、消防电源存在问题,不能保证自动报警系统在停电的情况下自动切换继续工作。 7、建筑消防设施更新换代,或增加配置,更新设备时,设计不合理,与原设备其他系统无法联动。 8、自动报警系统放弃使用,不申请不报告,自消自灭。这种情况比例不小,属于重大火灾隐患。 9、自动报警系统没建立完整的操作规程,并且不按照操作规程去运行,有的单位消防控制室未保证24小时监控,甚至上班开机,下班关机。

组织诊断工具表单-Hina海纳人事

组织诊断工具表单(附件) 目录 一、附1:资料清单 (1) 二、附2:问卷设计 (6) 三、附3:诊断重点或要点 (15) 四、附4:病因、表现形式、医治的药方 (15) 五、附5:案例分析 (23)

一、附1:资料清单 1.企业经营组织结构图; 2.职位说明书; 3.职员考核表; 4.企业系统图; 5.企业有关经营组织的会议记录; 6.职员履历。 要对企业进行组织管理的诊断,就必须首先对企业的管理状况进行详细而周密的了解,这其中,最主要的资料主要是企业管理体制现状的调查和分析,以下是具体的情况: 1.企业内部状况资料调查 调查主要内容如下: 1)企业概况 调查企业概况是最简洁地了解企业,其内容包括:本企业全名称,企业所从事的行业和主要产品,资本总额和产权结构,隶属关系,本部所在地;总资产,总销售额,利润水平,员工人数,在行业地位;企业发展沿革和主要特点;主要领导人的主要经历等。 2)企业组织结构和职责 组织结构,可用其现行组织结构图表示。组织结构图绘制的时候,应分别将投资者、经营者和执行者之间的领导关系表示出来;一般从上到下绘制,有领导关系的岗位或部门之间,用线段连接起来,没有领导关系的不用连线,注意区分业务部门和参谋部门。 对上述各个机构(或部门或公司)的目标责任和主要工作内容,按表一要求填写。表中“目标责任”指本

部门最终对组织所承担的义务;“主要工作内容”指本部门目前所做的主要工作内容;“运行评价”指本部门目前实际是否按此规定运行的。其评价可分为:“A”——较好按此运行,“B”——基本按此运行,“C”——基本未按此运行三类。 表一:部门职责调查表 调查者:年月日 3)产权结构、核算关系和地理位置分布 对于具有子公司和分公司的企业,在进行管理组织设计时,需要了解其所属部门(或公司)的隶属关系、产权特性、法律地位、核算中心、总资产、控股比例、员工总数、总资产、地理位置等情况。其调查表格参见表二。表中:“部门名称”包括本公司和本公司所属的各个业务部门(或公司);“隶属上级”指直接领导本部门的上级单位;“产权特性”包括上市股份公司,独资子公司,分公司,控股子公司,参股子公司,上级非独立的业务部门等;“法律地位”包括对立法人单位,非独立的委托法人单位,非独立的委托法人单位,非独立法人单位;“核算中心”指投资中心,利润中心,成本中心,费用中心;“控股比%”指在本部门的总资产里其上级所占比例;“地理位置”指以本公司为圆心的距离,并指明行政区域名称。本调查表的内容可根据企业特点作适当增减。 表二:

消防设施检查方法、标准

消防设施检查方法/标准 一、水泵房 1、检查频率:每天9次,白天3次晚上6次; 2、检查内容:水泵及组件外观、水泵电源、水池水位、管道阀门、压力、点动; 3、检查方法/标准: a、水泵房保持干燥、整洁,水泵、控制柜和管道外观无损坏; b、控制箱电源指示灯和停止指示灯亮,转换开关指向自动位置; c、水池水位在水位器正常位置,老水池溢水口不冒水,新水池水位监视模块不报警, 高水位和低水位指示灯无闪烁; d、水泵主管蝶阀和泄水阀应该在“开”的位置,回水阀应该在“关”的位置; e、老喷淋泵和消防泵压力保持在0.5-0.7mpa之间,仓库喷淋泵压力保持在0.6-1mpa 之间; f、每周至少点动一次,如压力低于上述值,查明原因后补压。 二、稳压泵 1、检查频率:每天9次,白天3次晚上6次; 2、检查内容:水泵及组件外观、气压罐、水泵电源、水箱水位、管道阀门、压力; 3、检查方法/标准: a、稳压水泵、气压罐、控制柜和管道外观无损坏; b、控制箱电源指示灯亮,控制开关指向自动位置,选择开关指向1#泵或2#泵; c、水箱保持满水,溢水口不冒水; d、稳压泵水管蝶阀全部在“开”的位置; e、稳压泵压力指针应该在压力表的起泵指针和停泵指针之间,即不低于0.1mpa,不 高于0.25mpa,气压罐压力应与水泵压力表压力相当,如压力低于起泵下限不起泵或 停泵上限不起泵,应上报维修。 三、消防栓 1、检查频率:每月1次,间隔时间要均衡,要求在上半月内完成; 2、检查内容:外观、消防栓阀门、水枪、水带、起泵按钮、灭火器; 3、检查方法/标准: a、消防栓外观和内部卫生整洁、无锈蚀,配件齐全,消防栓前无堵塞物; b、消防栓接头牢固,阀门无渗漏,水枪、水带和接头完好无破损; c、起泵按钮外观完好,安装牢固,指示灯无异常亮灯;

消防设施检测法规

消防设施检测内容有七大项: 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2、消防供水系统; 3、室内消火栓系统; 4、自动喷水(雾)灭火系统; 5、防排烟及通风空调系统; 6、防火门、防火卷帘和挡烟垂壁; 7、气体灭火系统 消防电气检测内容有六大项: 1、变压器室; 2、高(低)压配电装置; 3、低压配电箱(盘); 4、低压配电线路敷设; 5、电气照明装置; 6、开关、插座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已于2009年5月1日起实施。新《消防法》对消防检测工作作了更加明确的规定: 一、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要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配置消防设施、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完好有效;对建筑消防设施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确保完好有效,检测记录应当完整准确,存档备查;电器产品、燃气用具的安装、使用及其线路、管路的设计、敷设、维护保养、检测,必须符合消防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 二、消防产品质量认证、消防设施检测、消防安全监测等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和执业人员,应当依法获得相应的资质、资格;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执业准则,接受委托提供消防技术服务,并对服务质量负责。 三、工程建设单位申请消防验收和备案抽查时要提供消防设施、电气防火技术检测合格证明文件和施工、工程监理、检测单位的合法身份证明和资质等级证明文件。 四、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公安派出所对单位履行法定消防安全职责情况的监督抽查,要检查单位建筑消防设施是否定期进行全面检测,消防设施、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是否定期组织检验、维修,是否完好有效;检查电器线路、燃气管路是否定期维护保养、检测。 消防检测法规条文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 第十二条依法设立的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服务的中介机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执业准则,接受生产经营单位的委托为其安全生产工作提供技术服务。 第二十九条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和报废,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对安全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并定期检测,保证正常运转。维护、保养、检测应当作好记录,并由有关人员签字。 第三十条生产经营单位使用的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以及危险物品的容器、运输工具,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由专业生产单位生产,并经取得专业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检测、检验合格,取得安全使用证或者安全标志,方可投入使用。检测、检验机构对检测、检验结果负责。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的目录由国务院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 第六十二条承担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的机构应当具备国家规定的资质条件,并对其作出的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的结果负责。 第八十三条生产经营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止建设或者停产停业整顿,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六)未对安全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和定期检测的; (八)特种设备以及危险物品的容器、运输工具未经取得专业资质的机构检测、检验合格,取得安全使用证或者安全标志,投入使用的;

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方案

建筑消防设施 检 测 方 案 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方案 1 范围 本标准建筑消防设施是指:建筑物、构筑物中设置的用于火灾报警、灭火、人员疏散、防火分隔、灭火救援行动等设施的总称。 本标准规定了建筑消防设施安装质量的检验要求及方法、检验类别和判定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消防设施安装质量的检验评定。 本标准不适用于生产和贮存火药、炸药、火工品等有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消防设施的质量检验评定。 本标准同样适用委托检验和定期检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4715—2005 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 GB4716—2005 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 GB4717—2005 火灾报警控制器 GB5135.1—2003~GB5135.13—2006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GB14561—2003 消火栓箱 GB14102—2005 防火卷帘 GB14287—2005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GB15322—2003 可燃气体探测器 GB16806—2006 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GB17429—1998 火灾显示盘 GB179459—2000 消防应急灯具 GB19880—2005 手动火灾报警按钮 GB50016—200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2005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84—2001(2005版)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098—98(2001版)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50116—98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40—2005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51—92(2001版)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166—9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93—93(1999版)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196—93(2002版)高倍数、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219—95 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261—2005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3—2007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81—2006 泡沫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338—2003 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370—2005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JGJ/T16—92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GA30.1—2002~GA30.3—2002 固定消防给水设备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GA61—2002 固定灭火系统驱动、控制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GA386—2002 防火卷帘控制器 GA400—2002 气体灭火系统及零部件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消防设施检测内容及程序详解

消防设施检测内容 消防设施检测内容有七大项 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2、消防供水系统; 3、室内消火栓系统; 4、自动喷水(雾)灭火系统; 5、防排烟及通风空调系统; 6、防火门、防火卷帘和挡烟垂壁; 7、气体灭火系统消防电气检测内容有六大项:1、变压器室;2、高(低)压配电装置;3、低压配电箱(盘);4、低压配电线路敷设;5、电气照明装置;6、开关、插座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已于2009年5月1日起实施。新《消防法》对消防检测工作作了更加明确的规定:一、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要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配置消防设施、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完好有效;对建筑消防设施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确保完好有效,检测记录应当完整准确,存档备查;电器产品、燃气用具的安装、使用及其线路、管路的设计、敷设、维护保养、检测,必须符合消防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二、消防产品质量认证、消防设施检测、消防安全监测等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和执业人员,

应当依法获得相应的资质、资格;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执业准则,接受委托提供消防技术服务,并对服务质量负责。三、工程建设单位申请消防验收和备案抽查时要提供消防设施、电气防火技术检测合格证明文件和施工、工程监理、检测单位的合法身份证明和资质等级证明文件。四、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公安派出所对单位履行法定消防安全职责情况的监督抽查,要检查单位建筑消防设施是否定期进行全面检测,消防设施、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是否定期组织检验、维修,是否完好有效;检查电器线路、燃气管路是否定期维护保养、检测。 消防检测法规条文: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和报废,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对安全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并定期检测,保证正常运转。维护、保养、检测应当作好记录,并由有关人员签字。生产经营单位使用的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以及危险物品的容器、运输工具,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由专业生产单位生产,并经取得专业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检测、检验合格,取得安全使用证或者安全标志,方可投入使用。检测、检验机构对检测、检验结果负责。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的目录由国务院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 承担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的机构应当具备国家规定的资质条件,并对其作出的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的结果负责。

组织诊断工具复习进程

组织诊断工具

4种组织诊断工具 组织诊断对HRBP来说,一直是一个挑战,今天我们就来分享几个组织诊断的实用工具。 一、麦肯锡的7S模型 7S模型能够用于分析各种情境下的组织,帮助管理者从提高组织的整体表现、分析组织未来变革可能会造成的影响、在实施并购后更好地融合相关部门和高效地实施目标战略几方面提升组织有效性。 两位斯坦福大学的管理硕士、长期服务于麦肯锡管理顾问公司的学者,Thoma's J.Peter(托马斯·J·彼得斯)和Robert H.Waterman(小罗伯特·H·沃特曼),访问了美国最优秀的62家公司,又以获利能力和成长速度为准则,挑出了43家杰出的模范公司,包括IBM、德州仪器、惠普、麦当劳、杜邦等各行业的翘楚,总结了这些优秀公司的共同点,形成了企业组织七要素的模型框架,也就是麦肯锡的7S模型(Mckinsey 7S Model),简称7s模型。 7S模型指出了企业必须全面地考虑各方面的情况,包括结构(Structure)、制度(System)、风格(Style)、员工(Staff)、技能(Skill)、战略(Strategy)、共同价值观(Shared Value)。 在模型中,战略、结构和制度被认为是企业成功的“硬件”。 战略:建立、保持、加强组织竞争优势的整体规划。

结构:企业是如何组织的,人员是如何分工与管理的。 制度:日常的活动和各项流程,以及员工参与工作的方式。 风格、人员、技能和共同价值观被认为是企业成功经营的“软件”。 共同价值观:模型的“崇高目标”,是贯彻在组织文化和日常工作中的核心价值观。 风格:管理者的管理方式。 人员:组织内的员工及他们的综合能力。 技能:组织工作中所需要的实际技能和能力。 7S模型的基本原理是,组织要想达到成功,组织内的七大要素必须要协同匹配。 7S模型可以用来帮助我们更好地融合相关部门,提高组织的整体表现,分析组织未来变革可能会造成的影响,高效地实施目标战略。 7S模型是个优秀的发现问题的工具,为了帮助管理者更清晰地识别问题,7S模型有明晰的问题清单和要素矩阵。 管理者可以运用7S模型分析组织的现状以及未来希望达到的水平,并发现其中的差距和不协调之处。 7s 评估问题清单–共享价值观 如果业务/组织运作得非常完美,哪些关键的事情将会发生? –如果我是隐形的,当我在组织内走来走去时,我会看到哪些促使公司成功的行为和现象? –如果我是隐形的,当我坐在一系列公司高管和他们的下属的对话现场,我将听到哪些主题? 如果组织非常成功,10年后我们将在哪里? –如果你考虑出售这个成功的业务/组织,你会怎样向可能的买主描述它?

消防设施检测方法、标准详解

消防设施检测方法/标准 一、探测器 1、测试频率:烟感、温感探头每年1次,手报按钮每季度1次; 2、测试内容:探测器报警能力,探测器地址,探测器物理位置; 3、测试方法/标准: a、烟感探头采用加烟测试,温感探头采用加温测试,手报按钮采用现场报警进 行测试; b、各种探头测试时应该有红色报警指示灯亮,消控主机能接收来自该探测器的 火警信息; c、消控主机接收到的火警信息应和现场探测器的信息一致,包括地址码和物理 地址; d、如不能正常报警应进行维修,如报警信息不一致应对主机或探测器进行修改。 二、消防栓按钮 1、测试频率:至少每半年进行1次; 2、测试内容:消防栓按钮报警能力,消防栓按钮地址码和物理位置以及起泵能力; 3、测试方法/标准: a、消防栓按钮采用现场报警进行测试; b、测试时应该有红色报警指示灯亮,起泵后绿色反馈指示灯亮,消控主机能接 收来自该探测器的火警信息; c、消控主机接收到的消防栓报警信息应和现场消防栓按钮的信息一致,包括地 址码和物理地址; d、如不能正常报警应进行维修,如报警信息不一致应对主机或探测器属性进行 修改。 三、排烟阀、送风阀、防火阀 1、测试频率:至少每季度进行1次; 2、测试内容:各种风阀地址码和物理位置,远程启动,反馈信息,复位能力; 3、测试方法/标准: a、排烟、送风阀采用消控主机远程启动进行测试; b、测试时控制模块应该有红色启动指示灯亮,风阀打开后有红色反馈指示灯亮, 消控主机能接收来自该风阀的反馈信息,停止后能正常复位; c、消控主机远程启动的风阀和现场动作的风阀地址信息应该一致;

d、如不能正常启动风阀(控制模块有或无启动信号)应进行维修,如反馈信息 和现场不一致应对主机或风阀属性进行修改; e、防火阀采用现场关闭方式进行测试,测试时防火阀监视模块应该有红色报警 指示灯亮,消防报警主机能接收到该防火阀的火警信息,且地址码和物理地 址应和现场一致,如不能接收报警信息或反馈的设备信息和现场不一致应进 行维修。 四、电源强切 1、测试频率:每月进行1次; 2、测试内容:非消防用电,门禁控制用电,地址信息,远程断电,主机反馈信息; 3、测试方法/标准: a、采用消防报警主机远程启动断电; b、启动强切控制模块时启动指示灯亮,断电后反馈指示灯亮,消控主机能接受 来自该强切控制模块动作的反馈信息; c、如不能正常断电应进行维修,如消控主机接收到的设备信息和现场不一致, 应对设备属性进行修改。 五、防火卷帘 1、测试频率:每月进行1次; 2、测试内容:远程迫降,卷帘迫降情况,设备地址信息,主机反馈信息; 3、测试方法/标准: a、采用消防报警主机远程迫降; b、启动卷帘控制模块时,启动指示灯亮,迫降到底后反馈指示灯亮,消控主机 能接受来自该卷帘控制模块动作的反馈信息; c、卷帘能迫降到底部正常位置,无卡槽现象; d、如不能正常迫降、迫降停止位置异常或卡槽应进行维修,如消控主机接收到 的设备信息和现场不一致,应对设备属性进行修改。 六、常开式防火门 1、测试频率:每月进行1次; 2、测试内容:远程关门,闭门器或脱扣器关门情况,设备地址信息,主机反馈信息; 3、测试方法/标准: a、采用消防报警主机远程关门; b、启动防火门控制模块时,启动指示灯亮,电动闭门器或脱扣器动作后反馈指

组织诊断工具

4种组织诊断工具 组织诊断对HRBP来说,一直是一个挑战,今天我们就来分享几个组织诊断的实用工具。 一、麦肯锡的7S模型 7S模型能够用于分析各种情境下的组织,帮助管理者从提高组织的整体表现、分析组织未来变革可能会造成的影响、在实施并购后更好地融合相关部门和高效地实施目标战略几方面提升组织有效性。 两位斯坦福大学的管理硕士、长期服务于麦肯锡管理顾问公司的学者,Thoma's J.Peter(托马斯·J·彼得斯)和Robert H.Waterman(小罗伯特·H·沃特曼),访问了美国最优秀的62家公司,又以获利能力和成长速度为准则,挑出了43家杰出的模范公司,包括IBM、德州仪器、惠普、麦当劳、杜邦等各行业的翘楚,总结了这些优秀公司的共同点,形成了企业组织七要素的模型框架,也就是麦肯锡的7S模型(Mckinsey 7S Model),简称7s模型。 7S模型指出了企业必须全面地考虑各方面的情况,包括结构(Structure)、制度(System)、风格(Style)、员工(Staff)、技能(Skill)、战略(Strategy)、共同价值观(Shared Value)。 在模型中,战略、结构和制度被认为是企业成功的“硬件”。 战略:建立、保持、加强组织竞争优势的整体规划。

结构:企业是如何组织的,人员是如何分工与管理的。 制度:日常的活动和各项流程,以及员工参与工作的方式。 风格、人员、技能和共同价值观被认为是企业成功经营的“软件”。 共同价值观:模型的“崇高目标”,是贯彻在组织文化和日常工作中的核心价值观。 风格:管理者的管理方式。 人员:组织内的员工及他们的综合能力。 技能:组织工作中所需要的实际技能和能力。 7S模型的基本原理是,组织要想达到成功,组织内的七大要素必须要协同匹配。 7S模型可以用来帮助我们更好地融合相关部门,提高组织的整体表现,分析组织未来变革可能会造成的影响,高效地实施目标战略。 7S模型是个优秀的发现问题的工具,为了帮助管理者更清晰地识别问题,7S模型有明晰的问题清单和要素矩阵。 管理者可以运用7S模型分析组织的现状以及未来希望达到的水平,并发现其中的差距和不协调之处。 7s 评估问题清单–共享价值观 如果业务/组织运作得非常完美,哪些关键的事情将会发生? –如果我是隐形的,当我在组织内走来走去时,我会看到哪些促使公司成功的行为和现象? –如果我是隐形的,当我坐在一系列公司高管和他们的下属的对话现场,我将听到哪些主题? 如果组织非常成功,10年后我们将在哪里? –如果你考虑出售这个成功的业务/组织,你会怎样向可能的买主描述它?

消防验收标准

消防验收标准 目次 前言………………………………………………………………一……………II 1、围 (1) 2、规性引用文件 (1) 3、项目类别的确定及要求 (1) 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2) 5、水灭火系统 (13) 6、气体灭火系统 (32) 7、防排烟装置 (49) 8、火灾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 (52) 9、消防电源及其配电 (54) 10、防火卷帘、防火门 (55) 11、资料 (61) 12、检验规则 (62) 13、检测结果处理 (63)

前言 本标准共分13章,适用于7类建筑消防设施的检测,即: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水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防排烟装置、火灾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消防电梯及其配电、防火卷帘及防火门等。 本标准中如有与现行国家行业标准、规、规定不符之处,按现行国家行业标准、规、规定执行。 本标准由省公安厅消防局提出。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省公安厅消防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星旭东、火花、芳、董国才、丁曼、高琳、高先伟、玉平。 本标准从2002年03月01日起实施。 建筑消防设施技术检验规程

1 围 本标准规定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水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防排烟装置、火灾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消防电源及其配电、防火卷帘及防火门七类建筑消防设施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和检验规程等。 本标准适用于省围工业和民用建筑消防设施施工安装后的竣工检验、质量评比检验及系统的定期检验、特殊检验。不适用于生产和贮存火药、弹药、火工品等有爆炸危险场所设置的消防设施评定验收。 2 规性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中的条文,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标准,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50219—95 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 5DJ8—79 电力设备接地设计技术规 GBJ16—87 建筑设计防火规 GB50045—95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 GB50235—97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 GBJ52—83 工业及民用供电系统设计规 GB50116—98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 3 项目类别的确定及要求 3.1 系统单位产品及项目,按质量特性的重要程度分为:A类(关键项)、B

消防设施维保方案(标准月检)

消防设施维保方案 编制单位:四川信安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2014年1月20日

为保证维护保养区域内的消防设施正常运行,确保人身和财产安全,特制定本维 保工程消防设施的维修、保养服务方案如下: 一、消防设施维护、维修范围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消火栓系统; □防排烟系统; □气体灭火系统; 二、人员组织机构 项目经理: 技术负责人: 三、维修依据及标准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98 (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2005 (4)《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 (5)《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82 四、月检维修保养方案 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a、每月对火灾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及联动设备进行模拟火警、故障及联运试验; b、每月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控制线路及联动线路的故障进行检修; c、每月采用专用检测仪器分期分批试验探测器的动作及确认灯显示。 2、自动喷淋系统: a、每月对水源控制阀、报警阀组进行检查,保证系统各种阀门处于工作状态; b、每月对喷淋水泵进行启动运转试验一次,动作失常时马上通知贵单位及时更换; c、每月对喷头进行外观检查,发现有不正常的喷头及时更换,当喷头上有异物时及时清除。 3、消火栓系统: a、每月对消防泵进行启动运转试验,并对消防泵进行消火栓按钮联动启泵试验; b、每月对系统上所有的控制阀门进行检查,保证控制阀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c、每月对消火栓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防排烟系统: a、每月检查送风、排烟机房工作环境; b、每月检查风机电源控制柜、送风阀、排烟阀等是否处于正常完好状态。 5、气体灭火系统 每月对气体灭火系统装置的喷嘴外观、储存容器、选择阀、高压软管、集流管、阀驱动装置、管网与喷嘴等系统部件外观和控制设备是否处于运行状态进行一次检查与维护。 6、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 a、每月检查电源切换和充电功能。 b、每月检查标识正确性。 五、季检维修保养方案 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a、每季对火灾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及联动设备进行模拟火警、故障及联运试验; b、每季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控制线路及联动线路的故障进行检修; c、每季采用专用检测仪器分期分批试验探测器的动作及确认灯显示; d、每季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消防通讯线路、消防主机电源检查及消防主机接地线路的故障的检查及维修。 2、自动喷淋系统: a、每季对水源控制阀、报警阀组进行检查,保证系统各种阀门处于工作状态; b、每季对喷淋水泵进行启动运转试验一次,动作失常时马上通知贵单位及时更换; c、每季对喷头进行外观检查,发现有不正常的喷头及时更换,当喷头上有异物时及时清除; d、每季年利用末端试水装置对水流指示器进行试验。 3、消火栓系统: a、每季对消防泵进行启动运转试验,并对消防泵进行消火栓按钮联动启泵试验; b、每季对系统上所有的控制阀门进行检查,保证控制阀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c、每季对消火栓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d、每季度对最不利点消火栓进行静压压力试验。 4、防排烟系统:

【组织诊断】5工具+7模式组织诊断实践技能)

5工具+7模式组织诊断实践技能当下组织呈现了强有力的竞争力。组织的力量源于诸多方面,例如组织文化,组织架构、组织流程等。有效组织诊断,才能够帮助组织选择正确发展方式,支持业务全面提升,推动企业可持续长期健康发展。因此,对于认清组织,识别组织能力成为一个复杂的过程,如何全面理解组织战略、经营策略、组织结构和形态、组织管理流程?对于组织发展实践者而言,如何掌握OD必备的诊断能力,如何将调查分析的结果转化成具体且可执行的方法?白睿老师提出以下模块建议: 模块一、破解组织诊断与组织评估 案例:衡量事物的指标——生活和企业9种诊断方式 一、组织诊断的本质 1、组织变革问题 2、组织效能问题 3、组织发展问题 4、组织设计问题 二、写在诊断前 三、诊断前四项分析 模块二:组织诊断流行工具 一、方法:组织能力杨三角 1、组织能力诊断方法论 2、组织能力诊断维度 3、组织能力诊断报告展示 4、实操:行动计划关键型问题诊断 5、实操:组织能力提炼 6、实操:制定行动计划 二、方法:六个盒子 1、Box1:目标&目的实操测试 2、Box2:组织&结构实操测试 3、Box3:关系&流程—部门间协作地图

4、Box4:报酬&激励—奖酬策略分析 5、Box5:支持&帮助—公司资源评估 6、Box6:领导&管理—领导特质和类型评估 三、方法:7S模型 1、7S框架—战略 2、7S框架—技能 3、7S框架—价值观 4、7S框架—系统 5、7S框架—风格 6、7S框架—结构 7、7S框架—人员 8、实操:7S问卷调研 四、方法:组织健康问卷 1、第一步:组织访谈方法与技巧 2、第二步:调查问卷的设计 3、第三步: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4、第四步:调查报告撰写 5、实操:设计一套组织健康问卷 五、方法:BLM模型 1、差距分析诊断核心点 2、市场洞察诊断核心点 3、战略意图诊断核心点 4、创新焦点诊断核心点 5、业务设计诊断核心点 6、关键任务诊断核心点 7、正式组织诊断核心点 8、核心人才诊断核心点 9、氛围文化诊断核心点 10、市场结果诊断核心点 11、实操:应用BLM梳理企业差距与明晰企业战略意图

组织诊断工具解析

组织诊断工具解析 在常规建模诊断之外,很多管理者、学者以及实践者创造了大量的组织诊断工具,省却了很多OD在建模时所浪费的时间。 一、组织能力的杨三角 世界杰出华人管理大师之一杨国安认为,打造组织能力需要三根支柱:员工能力、员工思维和员工治理,即组织能力的杨三角。杨三角中的三根支柱是有顺序的,第一根必须是员工能力,即员工必须具备相关能力或潜在技能,在找到具备所要求的能力的员工后,就需要第二根支柱——员工思维发挥作用了。当员工有能力并且也愿意做时,接下来就是搭平台。在这个环节中,第三根支柱——员工治理将发挥作用,企业必须考虑如何设计组织架构、如何授权以充分整合资源、流程及系统等。即会不会、愿不愿意、允不允许三个方向。 图2-4 组织能力的杨三角 1.员工能力 员工能力表示的是员工能否胜任这份工作,如果员工不能胜任,人力资源工作者就需要通过培训、传帮带、领导力等工作让员工能胜任。 ●需要怎样的人才?需要具备什么能力和特质?——胜任力模型; ●公司目前是否有这样的人才储备?主要差距在哪里?——人才盘点; ●如何引进、培养、保留、借用合适的人才和淘汰不合适的人才?——5B模型(Build、Buy、Bounce、Bind、Borrow)。 员工能力培养的工具有领导/员工能力模型、人才盘点、人员调动、培训课程、网络学习、观摩学习、测评中心等。 2.员工思维

员工思维模式和价值观,表示的是一种群体思维,是员工真正关心、追求、重视的事情。可设计调研问卷及访谈,去了解员工是否愿意为这份工作付出,解决的是员工愿不愿意的问题。 ●什么是主管/员工需具备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真正关心的、追求的、重视的事情; ●如何建立和落实这些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工具。 员工思维培养的工具有高阶主管行为、决策、要求;平衡计分卡;KPI设定;新绩效标准;客户满意度调查;变动性工资;激励计划/季奖金;股票选择权;末位淘汰等。这也是在考察员工的思维跟公司是不是在一个频道上,员工究竟愿不愿意付出:当员工对年终奖金等不满意时,就说明员工思维出现问题了。这些现象能反映员工内在思维的一些变化,能够得到一些真实的答案。 3.员工治理 员工治理表示的是这份工作允不允许的事情,如企业的很多规章制度、集权分权、权责、业务流程等。员工治理主要考察的是组织硬性层面的东西: ●支持战略的组织架构; ●集权和分权以整合资源; ●关键业务流程的标准化和简洁化; ●建立支持战略的信息系统和沟通交流渠道。 员工治理的工具有流程再造、跨部门合作、项目管理、重要客户管理、组织重组、组织扁平化、授权、学习型组织、客户导向组织、矩阵式管理等。 可以从上述三个层面的工具中挑选一个到两个为自己的企业组成一个组织诊断模型,比如员工能力选择胜任力模型、员工思维选择平衡计分卡、员工治理选择流程再造,那么这三个工具就代表组织诊断模型了,可以用来实践。 二、麦肯锡7S模型 麦肯锡管理咨询公司所采用的7S组织模型则定义了7个要素,包括战略、共同价值观、技能、员工、风格、结构和系统。 1.战略:科学性道德保障、统合综效、全面维护 即以在竞争中赢得可维持优势为目标的一整套的一致行动方案。 2.共同价值观:正确的动机 即在组织中具有代表性并为组织中大多数成员所共有的、正确的和理想的想法。 3.技能:正确的方法 即组织所拥有的、作为一个整体区别于个体所具备的能力。 4.员工:有力的系统经济单元 即组织的员工应依据公司的整体战略思想来行事。

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标准与方法

建筑消防设施安装质量检 验评定规程

陕西贵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建筑消防设施安装质量检验评定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建筑消防设施是指:建筑物、构筑物中设置的用于火灾报警、灭火、人员疏散、防火分隔、灭火救援行动等设施的总称。 本标准规定了建筑消防设施安装质量的检验要求及方法、检验类别和判定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消防设施安装质量的检验评定。 本标准不适用于生产和贮存火药、炸药、火工品等有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消防设施的质量检验评定。 本标准同样适用委托检验和定期检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4715—2005 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 GB4716—2005 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 GB4717—2005 火灾报警控制器 GB5135.1—2003~GB5135.13—2006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GB14561—2003 消火栓箱 GB14102—2005 防火卷帘 GB14287—2005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GB15322—2003 可燃气体探测器 GB16806—2006 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GB17429—1998 火灾显示盘 GB179459—2000 消防应急灯具 GB19880—2005 手动火灾报警按钮 GB50016—200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2005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84—2001(2005版)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098—98(2001版)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50116—98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40—2005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51—92(2001版)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166—9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93—93(1999版)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196—93(2002版)高倍数、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219—95 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261—2005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3—2007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81—2006 泡沫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338—2003 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370—2005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JGJ/T16—92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GA30.1—2002~GA30.3—2002 固定消防给水设备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GA61—2002 固定灭火系统驱动、控制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GA386—2002 防火卷帘控制器 GA400—2002 气体灭火系统及零部件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GA503—2004 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技术规程 GA533—2005 挡烟垂壁 DB37/T386—2004 吸气式感烟火灾报警系统设计、施工、验收规范 3 检验性质及项目分类 3.1 检验性质 3.1.1 初次检验:建筑消防设施竣工验收前,对建筑消防设施安装质量所进行的第一次检验。 3.1.2 补充检验:对经初次检验不合格的建筑消防设施安装质量所进行的加倍检验。 3.2 不合格项目分类 本标准不合格检验项目的分类是根据被检验项目在整个消防设施中,对消防设施运行所起作用的重要程度确定的。 A类不合格项:指直接关系到消防设施运行功能和可能对人身安全造成危害的项目。 B类不合格项:指对消防设施的工程质量有重要影响,可能间接影响消防设施运行可靠性的项目。

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标准及方法模板

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标准及方法

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 建筑消防设施安装质量检验评定规程 陕西贵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建筑消防设施安装质量检验评定规程1 范围

本标准建筑消防设施是指: 建筑物、构筑物中设置的用于火灾报警、灭火、人员疏散、防火分隔、灭火救援行动等设施的总称。 本标准规定了建筑消防设施安装质量的检验要求及方法、检验类别和判定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消防设施安装质量的检验评定。 本标准不适用于生产和贮存火药、炸药、火工品等有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消防设施的质量检验评定。 本标准同样适用委托检验和定期检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经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4715 —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 GB4716 —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 GB4717 —火灾报警控制器 GB5135.1 —?GB5135.13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GB14561 —消火栓箱 GB14102 —防火卷帘 GB14287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GB15322 —可燃气体探测器 GB16806 —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GB17429 —1998火灾显示盘 GB179459 —消防应急灯具 GB19880 —手动火灾报警按钮 GB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 —95(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84 —(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098 —98(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50116 —9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40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51 —92( )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166 —9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 规范 GB50193 —93( 1999 版)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196 —93( )高倍数、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 计规范 GB50219 —95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261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3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81 —泡沫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消防设施检测内容及程序

消防设施检测容 消防设施检测容有七大项 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2、消防供水系统; 3、室消火栓系统; 4、自动喷水(雾)灭火系统; 5、防排烟及通风空调系统; 6、防火门、防火卷帘和挡烟垂壁; 7、气体灭火系统消防电气检测容有六大项:1、变压器室;2、高(低)压配电装置;3、低压配电箱(盘);4、低压配电线路敷设;5、电气照明装置;6、开关、插座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国消防法》已于2009年5月1日起实施。新《消防法》对消防检测工作作了更加明确的规定:一、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要按照标准、行业标准配置消防设施、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完好有效;对建筑消防设施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确保完好有效,检测记录应当完整准确,存档备查;电器产品、燃气用具的安装、使用及其线路、管路的设计、敷设、维护保养、检测,必须符合消防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二、消防产品质量认证、消防设施检测、消防安全监测等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和执业人员,应当依法获

得相应的资质、资格;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标准、行业标准和执业准则,接受委托提供消防技术服务,并对服务质量负责。三、工程建设单位申请消防验收和备案抽查时要提供消防设施、电气防火技术检测合格证明文件和施工、工程监理、检测单位的合法身份证明和资质等级证明文件。四、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公安派出所对单位履行法定消防安全职责情况的监督抽查,要检查单位建筑消防设施是否定期进行全面检测,消防设施、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是否定期组织检验、维修,是否完好有效;检查电器线路、燃气管路是否定期维护保养、检测。 消防检测法规条文: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和报废,应当符合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对安全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并定期检测,保证正常运转。维护、保养、检测应当作好记录,并由有关人员签字。生产经营单位使用的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以及危险物品的容器、运输工具,必须按照有关规定,由专业生产单位生产,并经取得专业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检测、检验合格,取得安全使用证或者安全标志,可投入使用。检测、检验机构对检测、检验结果负责。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的目录由国务院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 承担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的机构应当具备规定的资质条件,并对其作出的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的结果负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