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课堂PPT)
- 格式:ppt
- 大小:3.64 MB
- 文档页数:66
《将进酒》一等奖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将深入探讨我国古典诗词之精华,以李白的名篇《将进酒》为教学内容。
选自教材《中国古代文学》第三章第四节,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对诗歌的逐句解读、背景分析、意境鉴赏及艺术特色探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深入理解《将进酒》的文学内涵和艺术魅力,体会作者豪放洒脱的人生态度。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他们对古典诗词的兴趣和爱好。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将进酒》中的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和记忆;对诗歌意境的把握。
教学重点:诗歌的背景分析、逐句解读、艺术特色探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李白的纪录片,让学生了解李白的生平事迹,为学习《将进酒》做好铺垫。
2. 新课导入:展示《将进酒》全文,引导学生朗读,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 逐句解读:教师带领学生逐句解读诗歌,分析生僻字、词,理解诗句的含义。
4. 背景分析:讲解诗歌的背景,让学生了解创作背景对理解诗歌的重要性。
5. 意境鉴赏:引导学生从诗句中提炼出意境,分析作者的情感表达。
7.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8.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将进酒》的鉴赏题,讲解答题技巧。
9.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关于《将进酒》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
六、板书设计1. 《将进酒》2. 诗歌全文3. 生僻字、词解释4. 背景分析5. 意境提炼6. 艺术特色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将进酒》中的修辞手法,并举例说明。
2. 答案: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方法的调整和改进。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李白的其他诗作,进一步了解李白的诗歌艺术。
组织一次关于李白的诗歌朗诵比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李白《将进酒》优秀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五单元第一课时,诗歌《将进酒》。
本诗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豪放派诗歌,表达了诗人畅饮酒、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以及对英雄短暂一生的感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主题,体会李白的豪放风格。
2. 分析诗中的意象、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能够熟读并背诵这首诗歌。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分析诗中的意象、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理解诗人的情感。
2. 重点:熟读并背诵这首诗歌,提高朗读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个问题引入:“你们知道李白吗?你们对他的印象是什么?”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引发对李白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大意,体会诗人的情感。
3. 课堂讲解:a. 解析诗歌的结构,分析每句诗句的意义,解释生僻词语。
b. 分析诗中的意象、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抽刀断水水更流”等。
c. 讲解诗人的生平背景,理解诗歌创作的背景。
4. 互动环节: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讨论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5. 朗读与背诵: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诗歌,要求学生能够背诵。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诗歌的《将进酒》2. 分段板书诗歌的结构3. 用关键词标注诗中的意象、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根据对本诗的理解,写一段话描述诗人的情感。
答案:诗人李白在《将进酒》中表达了畅饮酒、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同时对英雄短暂一生的感慨也透露出他对人生的无奈和惋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诗歌的意境、修辞手法,引导学生理解诗人的情感,达到了教学目标。
但在课堂互动环节,可以更加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课下研究李白的其他诗歌,比较其不同诗歌的风格的异同,提高他们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将进酒》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将进酒》这首古诗,该诗选自教材第三章《唐诗鉴赏》第二节。
详细内容包括对诗句的理解、背景的介绍、诗歌意境的解读以及艺术特色的分析。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背诵《将进酒》全文,掌握诗句的基本意义。
2. 了解李白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深入领会诗歌所表达的豪放情感。
3. 学会运用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分析《将进酒》的艺术特色。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诗句意境的深入理解和艺术特色的准确把握。
教学重点:诗句意义的解读、诗歌背景的介绍以及艺术特色的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播放歌曲《将进酒》,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豪放情感。
2. 背景介绍:讲解李白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诗歌的历史文化背景。
3. 诗句解读:逐句讲解诗句,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基本意义。
4. 例题讲解:分析诗句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如比喻、对仗等。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诗句的艺术特色。
6. 意境解读:引导学生深入领会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的豪放情怀。
六、板书设计1. 《将进酒》2. 内容:李白诗句解读艺术特色意境解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背诵《将进酒》全文。
分析诗句中的修辞手法,举例说明。
写一篇关于《将进酒》意境解读的短文。
作业答案:1. 背诵《将进酒》全文。
2. 修辞手法分析:比喻: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对仗: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3. 意境解读短文示例:(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和艺术特色的分析较为顺利,但对意境的领会仍有不足,今后需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推荐阅读李白的其他诗作,如《庐山谣》、《夜泊牛渚怀古》等,进一步了解李白的诗歌风格。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诗句解读的深度和广度。
2. 艺术特色分析的具体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