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现行有效标准规范一览表.doc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现行有效标准规范一览表.doc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现行有效标准规范一览表.doc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现行有效标准规范一览表.doc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现行有效标准规范一览表

钢结构、无损检测

标准名称标准编号实施日期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 102: 2002 2003/3/1 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范CECS 24: 90 1990/9/10 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范DL/T 5154 - 2002 2002/9/1 钢熔化焊 T 形接头角焊缝超声波检验方法和质量分级DL/T 542 - 1994 1994/12/1 输变电钢管结构制造技术条件DL/T 646 - 2006 2006/10/1 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GB 11345 - 89 1990/1/1 钢结构防火涂料GB 14907- 2002 2002/8/1 钢筋砼用钢第二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 1499·2- 2007 2008/3/1 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 2003 2003/12/1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 50018- 2002 2003/1/1 高耸结构设计规范GB 50135- 2006 2007/5/1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 2001 2002/3/1 《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 8923-88 1989/3/1 热轧 H 型钢和剖分 T 型钢GB/T 11263 - 2005 2005/10/1 《建筑用轻钢龙骨》GB/T 11981-2008 2008/8/1 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固技术条件GB/T 1231 - 2006 2006/11/1 彩色涂层钢板及钢带GB/T 12754 - 2006 2006/8/1 螺纹紧固件应力截面积和承载面积GB/T - 1997(基础卷)1997/12/1 钢网架螺栓球节点用高强螺栓GB/T 16939 - 1997 1998/4/1 高速公路交通工程钢构件防腐技术条件GB/T 18226 - 2000 2001/7/1 一般用途钢丝绳GB/T 20118 - 2006 2006/9/1 平衡用扁钢丝绳GB/T 20119 - 2006 2006/9/1 金属洛氏硬度试验方法GB/T 230·1- 2004 2004/10/1 《连续热镀锌钢板及钢带》GB/T 2518-2008 2009/5/1

输电线路铁塔制造技术条件GB/T 2694 - 2003 2003/12/1 金属材料线材缠绕试验方法GB/T 2976 - 2004 2004/7/1 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 3091 - 2008 2008/11/1 (基础卷)紧固件机械性能GB/T - 2000、 / - 2000 2001/2/1 紧固件机械性能自钻自攻螺钉GB/T 3098·11- 2002 2003/6/1 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GB/T 3632 - 2008 2008/7/1 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第三部分 : 一般要求GB/T -2006 2007/2/1 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第三部分 : 尺寸偏差GB/T -2006 2007/2/1 金属维氏硬度试验第 1 部分:试验方法GB/T 4340·1- 1999 2000/5/1

GB/T 5237·1- 5237·5

铝合金建筑型材2005/3/1

- 2004

《无缝钢管超声波探伤检验方法》GB/T 5777-2008 2009/4/1 结构用无缝钢管GB/T 8162 - 2008 2009/4/1 《不锈钢复合钢板和钢带》GB/T 8165-2008 2009/5/1 钢丝绳GB/T 8918 - 2006 2006/9/1 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表面清洁度的目视评定第 2部分GB/T 8923·2- 2008 2008/9/1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JB 4730 - 2005 2005/11/1 无损检测焊缝磁粉检测JB/T 6061 - 2007 2008/1/1 钢网架螺栓球节点JG10-1999 1999/6/4 钢网架检验及验收标准JG12-1999 1999/6/4 钢结构超声波探伤及质量分级法JG/T 203 - 2007 2007/11/1 《不锈钢建筑型材》JG/T 73-1999 2000/3/1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 107 - 2003 2003/7/1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 - 2001 2001/6/1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 - 2003 2003/5/1 网壳结构技术规程JGJ 61 - 2003 2003/8/1

网架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JGJ 7 -91 1992/4/1 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 81 - 2002 2003/1/1 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JGJ 82 - 91 1992/11/1 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范JGJ 88 - 92 1993/8/1 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 99 - 98 1998/12/1 镀锌电焊网QB/T 3897 - 1999 1999/4/21 钢管防腐层厚度的无损检测方法SY/T 0066 - 1999 1999/12/1 钢结构检测评定及加固技术规程YB 9257 - 96 1997/7/1 钢铁工业建(构)筑可靠性鉴定规程YBJ 219 - 89 1990/1/1 微波接力通讯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YD 2012 - 94 1980/10/ 结构加固修复用碳纤维片材GB/T20490-2008 1980/10/1

砌体结构、现场检测

《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 02:2005 2005/12/1 《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 03- 2007 2008/1/1 《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CECS 21- 2000 2001/1/1 《砖混结构房屋加层技术规范》CECS 78: 96 1996/5/30 蒸压加气砼砌块GB 11968- 2006 2006/12/1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 2001 2002/3/1 砼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 50152 - 92 1992/7/1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3- 2002 2002/4/1 普通砼小型空心砌块GB 8239- 1997 1997/11/1 蒸压加气混凝土性能试验方法GB/T 11969 - 2008 2009/3/1 轻集料砼小型空心砌块GB/T 15229 - 2002 2002/12/1 建筑石膏GB/T - 1999 1999/8/1 钻芯检测离心高强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方法GB/T 19496 - 2004 2004/12/1 砼小型空心砌块试验方法GB/T 4111 - 1997 1997/11/1

《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15 - 2000 2000/10/1 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15 - 2000 2000/10/1 纸面石膏板GB/T 9775 - 2008 2009/4/1 砌体基本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J 129 - 90 1991/1/1 粉煤灰砌块JC 238 - 91( 96)1991/12/1 装饰石膏板JC/T 799 - 2007 2007/10/1 建筑隔墙用轻质条板JG/T 169 - 2005 2005/6/1

JGJ 98 -

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2001/4/1

2000 J65 - 2000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 23 - 2001 2001/10/1 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准JGJ/T 70 - 2009 2009/6/1

金属材料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

《冷轧带肋钢筋》GB13788-2008

《冷轧扭钢筋》JG190-2006

《碳素结构钢》GB/T700-2006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GB/T5223-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228-2002

《金属材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232-1999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

《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T27-2001

《焊接接头弯曲试验方法》GB/T2653-2008

《焊接接头拉伸试验方法》GB/T2651-2008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

《金属材料线材反复弯曲试验方法》GB/T238-2002

《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技术规程》JGJ108-96

《钢筋锥螺纹接头技术规程》JGJ109-96

建筑砂石

《建筑用砂》GB/T14684-2001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

《建筑用卵石、碎石》GB/T14685-2001

混凝土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02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

《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试验方法》GBJ82-85

《混凝土强度评定方法标准》GBJ107-87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04 J407-2005 2005/3/1

建筑砂浆

《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98-2000

《建筑砂浆基本力学性能试验方法》JGJ/T70-2009

《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136-2001

水泥

《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

《石灰石硅酸盐水泥》JC 600-2002

《砌筑水泥》GB/T3183-2003

《道路硅酸盐水泥》GB13693-2005

《白色硅酸盐水泥》GB/T2015-2005

中热硅酸盐水泥、低热硅酸盐水泥、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GB 200-2003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1346-2001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 法)》GB/T17671-1999 《水泥细度检验方法筛析法》GB/T1345-2005 《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GB/T2419-2005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 )》GB/T8074-2008 《水泥密度测定方法》GB/T208-94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2005 《用于水泥中的粒化高炉矿渣》GB/T203-2008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2008

砖及砌块

《烧结普通砖》GB5101-2003 《烧结多孔砖》GB13544-2000 《烧结空心砖》GB13545-2003 《粉煤灰砖》JC239-2001 《粉煤灰砌块》JC238-1996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GB/T11968-2006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GB/T8239-1997 《砌墙砖试验方法》GB/T2542-2003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试验方法》GB/T4111-1997 《蒸压加气混凝土性能试验方法》GB/T11969-2008 《非烧结垃圾尾矿砖》JC/T 422-2007 《轻集料混凝土空心砌块》GB/T15229- 2002 《混凝土多孔砖》JC/T 943 - 2004

防水材料

《沥青针入度测定法》GB/T4509-1998 《沥青延度测定法》GB/T4508-1999 《沥青软化点测定法(环球法)》GB/T4507-1999

《聚氯乙烯防水卷材》GB12952-2003

《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GB12953-2003

《塑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GB18243-2008 2009/9/1 《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GB18242-2008 2009/9/1 《高分子防水卷材第一部分(片材)》

《沥青防水卷材试验方法》GB/、10、11、14、18-2007

《玻纤胎沥青瓦》GB/T 20474-2006

陶瓷砖

干压陶瓷砖第1、2、3、4 部分GB/T 4100-2006

陶瓷砖试验方法抽样和接收条件GB/T

尺寸和表面质量的检验GB/T

吸水率、显气孔率、表观相对密度和容重的测定GB/T

断裂模数和破坏强度的测定GB/T

无釉砖耐磨深度的测定GB/T

有釉砖表面耐磨性的测定GB/T

《建筑工程饰面砖粘接强度检验标准》JGJ110-2008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标准规范

地基

标准名称标准编号实施日期基坑土钉支护技术规程CECS 96: 97 1997/12/16 成都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 51/T 5026-2001 2001/8/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 - 2002 2002/4/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 2001 2002/3/1 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 2007 2008/5/1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 50086- 2001 2001/10/1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 20022002/5/1

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 50218 - 94 1995/7/1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 50286 - 98 1998/10/15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 2002 2002/8/1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 - 2003 2003/7/1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 - 99 1999/9/1 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JGJ 123 - 2000 2000/6/1 载体桩设计规程JGJ 135 - 2007 2007/10/1 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JGJ 6 - 99 1999/11/1 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 72 - 2004 2004/10/1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 - 2002 2003/1/1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 8 - 2007 2008/3/1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 - 2008 2008/10/1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 - 1999 1999/10/1 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检测标准规范

室内环境污染

标准名称标准编号实施时间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壁纸中有害物质限量GB 18585- 2001 2002/1/1 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 6566- 2001 2001/1/1 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GB/T 17220 - 1998 1998/10/1 化学试剂 pH 值测定通则GB/T 9724-2007 2008/4/1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 - 2002 2003/3/1 砼外加剂中释放氨的限量GB 18588- 2001 2002/1/1 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验方法GB/T ~ - 2000 2001/1/1 色漆和清漆、密度的测定GB/T 6750-2007 2008/4/1 环境空气中氡的标准测量方法GB/T 14582-93 1994/4/1 空气质量、氨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GB/T 14669 - 93 1994/5/1

空气质量甲醛的测定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GB/T 15516-1995 1995/8/1

色漆和清漆和塑料不挥发物含量的测定GB/T 1725 - 2007 2008/4/1 人造板及饰面人造板理化性能试验方法GB/T 17657 - 1999 1999/8/1

GB 50325 -2001 (2006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2002/1/1

年版)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聚氯乙烯卷材地板中有害物质限量GB 18586- 2001 2002/1/1 居住区大气中苯、甲苯和二甲苯卫生检验标准方法:气相色谱法GB/T 11737-1989 1990/7/1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木家具中有害物质限量GB 18584- 2001 2002/1/1

气相色谱法测定氨基甲酸酯预聚物和涂料溶液中未反应的甲苯二

GB/T 18446 - 2001 2002/1/1 异氰酸酯( TDI)单体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胶粘剂中有害物质限量GB 18583- 2001 2002/1/1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GB 18580- 2001 2002/1/1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地毯、地毯衬垫及地毯胶粘剂有害物质释放限

GB 18587- 2001 2002/1/1 量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GB 18582- 2008 2008/10/1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溶剂型木器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GB 18581- 2001 2002/1/1

建筑节能检测标准规范

建筑节能

标准名称标准编号实施日期城镇供热系统安全运行技术规程CJJ/T 88 -2000 2000/10/1 红外热像法检测建筑外墙饰面层粘结缺陷技术规程CECS 204:2006 2006/11/1 热量表CJ 128 - 2007 2008/4/1 供热管道保温结构散热损失测试与保温效果评定方法CJ/T 140 -2001 2001/12/1 水泥基复合膨胀玻化微珠建筑保温系统技术规程DB 51/T 5061 - 2008 2008/12/15 四川省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51/ 5027 - 2008 2008/10/1

居住建筑节能保温隔热工程质量验收规程DB51/ 5033 - 2005 2006/1/1 外墙外保温用聚合物砂浆质量检验标准DBJ 01 - 63- 2002 2002/9/1 冷水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 19577 - 2004 2005/3/1 声级计的电、声性能及测试方法GB 3785 - 83 1984/3/1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034 - 2004 2004/12/1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 - 2006 2006/6/1 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 50073 - 2001 2002/1/1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 50185 - 93 1994/8/1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2 - 2002 2002/4/1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3 - 2002 2002/4/1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GB 50264 - 97 1997/10/1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 - 2008 2009/5/1 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75 - 98 1998/12/1 硬泡聚氨酯保温防水工程技术规范GB 50404 - 2007 2007/9/1 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防护热板法和热流计法GB 10294~10295 -2008 2009/4/1 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防护热板法和热流计法GB 10294- 2008 2009/4/1 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热流计法GB 10295- 2008 2009/4/1 保温材料憎水性试验方法GB 10299 - 88 1989/10/1 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 12021·3- 2004 2005/3/1 漆膜、腻子膜干燥时间测定法GB 1728- 79 1980/1/1 腻子膜柔韧性测定法GB 1748- 79 1980/1/1 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 2008 2008/10/1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 2003 2003/9/1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 2003 2004/4/1 锅炉房设计规范GB 50041- 2008 2008/8/1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 - 93 2001/10/1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10- 2001 2002/3/1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366- 2005 2006/1/1 声学声压法测定噪声源声功率级消声室和半消声室精密法GB 6882- 2008 2009/2/1 硬质泡沫塑料吸水率试验方法GB 8810- 2005 2006/5/1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备噪声声功率级的测定工程法GB 9068- 88 1989/1/1 太阳热水系统设计、安全及工程验收技术规范GB/T 18713 - 2002 2002/11/1 容积式和离心式冷水(热泵)机组性能试验方法GB/T 10870 - 2001 2001/10/1 太阳能热利用术语GB/T 12936 - 2007 2007/10/1 风机机组与管网系统节能监测方法GB/T 15913 - 1995 1996/8/1 泵类及液体输送系统节能监测方法GB/T 16666 - 1996 1997/7/1 单元式空气调节机GB/T 17758 - 1999 1999/12/1 离心泵、混流泵和轴流泵水力性能试验规范精密级GB/T 18149 - 2000 2000/12/1 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

GB/T 18 430·2- 2008 2009/2/1 第 2 部分户用和类似用途的冷水(热泵)机组

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GB/T 18837 - 2002 2003/4/1 风机盘管机组GB/T 19232 - 2003 2003/12/1 水源热泵机组GB/T 19409 - 2003 2004/6/1 玻璃纤维网布耐碱性试验方法氢氧化钠溶液浸泡法GB/T 20102 - 2006 2006/9/1 建筑保温砂浆GB/T 20473 - 2006 2007/2/1 太阳能集热器热性能试验方法GB/T 4271 - 2007 2008/6/1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T 50189 - 2005 2005/7/1 住宅建筑规范GB/T 50368 - 2005 2006/3/1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T 50411 - 2007 2007/10/1 房间空气调节器GB/T 7725 - 2004 2005/3/1 工业通风机现场性能试验GB/T 10178 - 2006 2007/7/1

膨胀珍珠岩绝热制品GB/T 10303 - 2001 2001/10/1

绝热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GB/T - 2002 2002/9/1

绝热用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XPS)GB/T 10801·2- 2002 2002/9/1

中空玻璃GB/T 11944 - 2002 2002/10/1

蒸压加气混凝土性能试验方法GB/T 11969 - 2008 2009/3/1

通风机系统电能平衡测试与计算方法GB/T 13467 - 92 1992/10/1

建筑构件稳态热传递性质的测定标定和防护热箱法GB/T 13475 - 2008 2009/4/1

采暖散热器散热量测定方法GB/T 13754 - 2008 2009/6/1

组合式空调机组GB/T 14294 - 2008 2009/6/1

轻集料砼小型空心砌块GB/T 15229 - 2002 2002/12/1

硅酸盐复合绝热涂料GB/T 17371 - 2008 2009/4/1

太阳能在地面不同接收条件下的太阳光谱辐照度标准第 1

GB/T 17683·1- 1999 1999/11/1 部分

柔性泡沫橡塑绝热制品GB/T 17794 - 2008 2009/4/1

公共场所空气温度测定方法GB/T 18204·13- 2000 2001 - 1- 1.

公共场所空气温度测定方法GB/T 18204·14- 2000 2001 - 1- 1.

公共场所空气温度测定方法GB/T 18204·15- 2000 2001 - 1- 1.

公共场所空气温度测定方法GB/T 18204·16- 2000 2001 - 1- 1.

公共场所空气温度测定方法GB/T 18204·21- 2000 2001 - 1- 1.

公共场所空气温度测定方法GB/T 18204·22- 2000 2001 - 1- 1.

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GB/T 18362 - 2008 2009/5/1

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第一部分GB/T 18430·1- 2007 2008/2/1

蒸汽和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GB/T 18431 - 2001 2002/4/1

家用太阳热水系统热性能试验方法GB/T 18708 - 2002 2002/10/1

风管送风式空调(热泵)机组GB/T 18836 - 2002 2003/4/1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 - 2002 2003/3/1

蓄冷空调系统的测试和评价方法

洁净手术室用空气调节机组

玻璃纤维增强水泥轻质多孔隔墙条板

太阳热水系统性能评定规范

用安装在圆形截面管道中的差压装置测量满管流体流量第四部分:文丘里管

用安装在圆形截面管道中的差压装置测量满管流体流量用安装在圆形截面管道中的差压装置测量满管流体流量用安装在圆形截面管道中的差压装置测量满管流体流量用安装在圆形截面管道中的差压装置测量满管流体流量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回转动力泵水力性能验收试验 1 级和 2 级绝热材料及相关术语

设备及管道绝热技术通则

无机硬质绝热制品试验方法

照明测量方法

容积式制冷剂压缩机性能试验方法

泡沫塑料和橡胶表观(体积)密度的测定

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增强材料机织物试验方法

设备及管道绝热设计导则

建筑外门窗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硬质泡沫塑料尺寸稳定性试验方法

增强制品试验方法

变风量末端装置试验方法

GB/T 19412 - 2003 2004/6/1

GB/T 19569 - 2004 2004/12/1

GB/T 19631 - 2005 2005/8/1

GB/T 20095 - 2006 2006/9/1

GB/T - 2006 2007/7/1 第 1部分GB/T 2624·1- 2006 2007/7/1 第 2部分GB/T 2 624·2- 2006 2007/7/1 第 3部分GB/T 2624·3- 2006 2007/7/1 第 4部分GB/T 2624·4- 2006 2007/7/1

GB/T 2918 - 1998 1999/4/1

GB/T 3216 - 2005 2006/4/1

GB/T 4132 - 1996 1997/4/1

GB/T 4272 - 2008 2009/1/1

GB/T 5486 - 2008 2008/11/1

GB/T 5700 - 2008 2009/1/1

GB/T 5773 - 2004 2004/12/1

GB/T 6343 - 1995 1996/4/1

GB/T 7106 - 2008 2009/3/1

GB/T 7689·1~7689·5

2001/12/1

- 2001

GB/T 8175 - 2008 2009/1/1

GB/T 8484 - 2008 2009/3/1

GB/T 8811 - 2008 2008/9/1

GB/T ~ - 2001 2001/12/1

JB/T 5148 - 91 1992/7/1

空调通风用空气—空气热回收装置型式与基本参数JB/T 5151 - 91 1992/7/1 制冷和空调设备噪声的测定JB/T 4330 - 1999 2000/1/1 立柱式风机盘管机组JB/T 6415 - 92 1993/1/1 屋顶式风冷空调(热泵)机组JB/T 8702 - 1998 1998/7/1 柜式风机盘管机组JB/T 9066 - 1999 2000/1/1 膨胀珍珠岩JC 209 - 92( 96)1993/1/1 粉煤灰砌块JC 238 - 91( 96)1991/12/1 膨胀蛭石及其制品JC 441~442 - 91(96)1992/7/1 钢丝网架水泥聚苯乙烯夹芯板JC 623-1996 1997/2/1 金属面聚苯乙烯夹心板JC 689 - 1998 1998/11/1 膨胀玻化微珠JC/T 1042 - 2007 2007/11/1 陶瓷墙地砖胶粘剂JC/T 547-2005 2005/7/1 装饰石膏板JC/T 799 - 2007 2007/10/1 耐碱纤维网格布JC/T 841 - 2007 2007/10/1 膨胀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糸统JG 149 - 2003 2003/7/1 胶粉聚苯颗粒外墙外保温糸统JG 158 - 2004 2004/12/1 工业灰渣砼空心隔墙条板JG 3063-1999 1999/12/1 建筑外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现场检测方法JG/T 211 - 2007 2008/1/1 外墙用腻子JG/T 157 - 2004 2004/6/1 建筑隔墙用轻质条板JG/T 169 - 2005 2005/6/1 空气分布器性能试验方法JG/T 20 - 1999 1999/6/4 合成树脂乳液砂壁状建筑涂料JG/T 24 - 2000 2000/12/1 地面辐射技术规程JGJ 142 - 2004 2004/10/1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75 - 2003 2003/10/1 建筑工程饰面砖粘结强度检验标准JGJ 110 - 2008 2008/8/1 外墙饰面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JGJ 126 - 2000, J23 -2000/8/1

2000

既有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JGJ 129 - 2000 2001/1/1

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检验标准JGJ 132 - 2001 2001/6/1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134 - 2001 2001/10/1 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 144 - 2004 2005/3/1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26 - 95 1996/7/1

轻骨料砼技术规程JGJ 51 - 2002 2003-01-01 。速度式流量计JJG 198 - 1994 1994/12/1 建筑物隔热用硬质聚氨脂泡沫塑料QB/T 3806-1999 1990/1/1

硬质泡沫塑料压缩性能的测定GB/T8813-2008

建筑室内用腻子JG/T3049-1998

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标识技术导则2008/6/1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试卷完整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 1 2、重要程度及监督监督控制要求不同的质量控制点,按照检查监督的力度不同我们可以分为见证点W 点和停止点H 点。 3、施工时所用的砌块产品龄期不应小于28 d。 4、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和见证取样与送检的比例不得低于有关标准规定取样数量的30 %。 5、所有分项工程施工,施工单位应在自检后,填写分项工程报检申请表,并附上分项工程评定表。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主体结构应由(D)组织进行验收。 A、项目经理 B、施工单位质量负责人 C、专业监理工程师 D、总监理工程师 2、根据《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单位工程竣工验收应由(B)组织。 A、施工单位 B、建设单位 C、设计单位 D、监理单位 3、当大体积混凝土平面尺寸过大时,可以适当设置(C),以减小外应力和温度应力;同时也有利于散热,降低混凝土的内部温度。 A、沉降缝 B、温度缝 C、变形缝 D、后浇缝

4、工程开工前应由(D)向有关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A、项目经理 B、项目专职安全管理员 C、项目经理部的安全工程师 D、项目经理部的技术负责人 5、凡涉及安全、功能的有关产品,应按各专业工程质量验收规范规定复验,并经(B)检查认可。 A、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 B、设计单位 C、建设单位技术负责人 D、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技术负责人) 6、隐蔽工程在隐蔽之前,应由(D)通知有关单位进行验收,并形成验收文件。 A、建设单位 B、监理单位 C、业主 D、施工单位 7、观察验槽的重点应选择在(C) A、基坑中心点 B、基坑边角处 C、受力较大的部位 D、最后开挖的部位 8、暗龙骨吊顶工程下列项不需防腐处理的是(C) A、金属吊杆 B、木龙骨 C、石膏板 D、金属龙骨 9、C30表示混凝土的(C)应大于或等于30MPa,且小于35MPa。 A、立方体抗压强度 B、轴心抗压强度 C、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D、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 10、只能用于室内不能用于室外的陶瓷面砖品种是(B)。 A、多孔砖 B、有釉陶瓷砖 C、空心砖 D、无釉陶质砖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目录 关于发布国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的通知 (2) 前言 (3) 1 总则 (4) 2 术语 (5) 3 基本规定 (7) 4 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的划分 (9) 5 建筑工程质量验收 (10) 6 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程序和组织 (14) 本标准用词说明 (32)

关于发布国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的通知 建标[2001]157号 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各省、自治区建设厅,直辖市建委,计划单列市建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有关协: 根据我部《关于印发一九九八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建标[1998]244号)的要求,由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经有关部门会审,批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300-2001,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基中,3.03、5.04、5.07、6.0.3、6.0.4、6.0.7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GBJ300-88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建设部负责管理,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解释工作,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2001年7月20日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我部《关于印发一九九八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建标[1998]244号)的通知,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中国建筑业协会工程建设质量监督分会等有关单位共同编制完成的。 本标准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总结了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实践经验,坚持了“验评分离、强化验收、完善手段、过程控制”的指导思想,并广泛征求了有关单位的意见,由我部于2000年10月进行审查定稿。 本标准的修订是将有关建筑工程的施工及验收规范和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合并,组成新年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体系,以统一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方法、质量标准和程序。本标准规定了建筑工程各专业工程施工验收规范编制的统一准则和单位工程验收质量标准、内容和程序等;增加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要求;提出了检验批质量检验的抽样方案要求;规定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中子单位和子分部工程的划分、涉及建筑工程安全和主要使用功能的见证取样及抽样检测。建筑工程各专业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必须与本标准配合使用。 本标准将来可能需要进行局部修订,有关局部修订的信息和条文内容将刊登在《工程建设标准化》杂志上。 本标准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为了提高标准质量,请各单位在执行本标准过程中,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交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0号邮政编码100013),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参加单位:中国建筑业协会工程建设质量监督分会 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北京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总结 北京市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天津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总站 上海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 深圳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验总站 四川省华西集团总公司 陕西省建筑工程总公司 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质量监督总站 主要起草人:吴松勤高小旺何星华白生翔徐有邻葛恒岳刘国琦王惠明 朱明德杨南方李子新张鸿勋刘俭 建设部

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考核办法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管理考核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市场秩序,建立健全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管理考核体系,提高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检测水平和服务质量,建立优胜劣汰的市场监管机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和国务院、国家住建部、省住建厅关于建立企业市场信用制度的有关要求,结合本市实际制定。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取得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资质证书,在青岛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活动的检测机构(以下简称检测机构)。 本办法所称检测人员,是指通过公共知识、专业知识、操作技能等培训,在检测机构从事检测工作的试验员、授权签字人、质量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 第三条管理考核应遵循“科学公正、量化评价、标准统一、动态监管”的原则。 第四条市城乡建设委建管局依照本办法对全市建设工程检测机构考核进行统一管理。各级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具体负责本区域内建设工程检测机构的日常考核和考核结果的汇总上报。 第二章考核内容和依据 第五条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市场行为、检测能力、日常管 1

理、综合实力、业内评价等五个方面。 (一)市场行为。机构资质管理和使用,业务承揽状况,检测报告和数据的符合性和真实性,检测合同备案情况,机构自律意识和行为。 (二)检测能力。人员配备是否满足资质、标准和相关规定要求,办公和检测环境达标情况,检测仪器、设备状况,检测比对和能力验证结果。 (三)管理水平。各项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检测人员、合同、样品、数据和检测报告管理,执行相关检测标准情况,上报检测数据信息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机构内部管理。 (四)综合实力。资金投入、资质增项,业务扩展、技术研发、设备仪器更新改造,管理手段创新,各级主管部门表彰、奖励情况。 (五)业内评价。质量检测业务委托单位、工程项目施工单位对出具检测报告的检测机构在服务质量、执业行为、职业道德等方面进行评价;各检测机构之间在行业自律行为等方面进行互评,按照委托方、施工方、行业内互评各占权重50%、30%、20%进行加权平均,得出各检测机构综合评分。 (六)其他需要考核的内容。 第六条管理考核实行量化计分方式,基本分数为100分,在此基础上根据检测机构日常市场行为和业绩情况进行分数加减。 第七条管理考核实行日常动态计分、年度考核制度。根据企业的市场行为和业绩情况即时进行分数加减,每年初统一公布上一年度考核结果。考核结果分为A、B、C、D四个等级,100 2

专业建设质量标准和课程质量认证标准

专业建设质量标准和课程质量认证标准

专业建设质量标准及评价体系 质量环节标准及评价指标 一 级 二级优秀合格 专业建设思路 专业 建设 发展 规划 专业建设发展规 划科学、完善, 定位准确,建设 思路清晰,建设 目标清楚,措施 有针对性、可行 性 有专业建设发展 规划,定位恰当 建设,目标明确 培养 方案 培养方案科学、 可行,符合培养 目标要求;执行 情况好 培养方案基本符 合培养目标要 求;执行情况尚 可 课程 设置 课程设置合理, 满足使培养对像 具备合理的知识 结构和能力结 构、良好的心理 素质与高尚的职 课程设置基本合 理,基本保证使 培养对象具备合 理的知识结构和 能力结构、良好 的心理素质与高

业道德等要求,体现德、智、体全面发展,有利于人文素养、科学素质提高以及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的培养尚的职业道德等要求,基本体现德、智、体全面发展,基本符合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要求 师资状况教师 整体 结构 状态 与发 展趋 势 结构合理,发 展趋势良好 结构基本合理 高级教师的比 例不低于35% 不低于30% 具有研究生学位 的教师比例不低 于50% 不低于30% 青年教师中有研 究生学位的比例 不低于60% 不低于40% 符合岗位任职资 格的主讲教师不 低于95% 85%-90% 高职教师开不低于95%

课率100% 师德修养和敬业精神严谨治学,从严 执教,教书育人, 教学质量 能从严执教,教 书育人,注意提 高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保障教学 规章 制度 执行 情况 严格执行教学规 章制度 认真执行教学规 章制度 教学 评价 与检 查 形成了教学质量 保证与监体系, 积极开展学生评 教、教师评教和 教师评学活动 初步形成了教学 质量保证与监控 体系 毕业 生质 量调 查 有毕业生质量跟 踪调查制度,每 4年进行一次调 研,有统计、分 析资料和相应的 改进措 能进行毕业生质 最的调研、分析 工作

建设工程质量检查要点

建设工程质量检查要点 一、质量行为 1、建设(开发)单位 开发单位资质;开工前建设单位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施工许可(开工报告)以及有重大变更施工图设计文件的重新报审手续,与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签定的承包合同及相关责任主体的资质等级,组织图纸会审、设计交底情况。 2、勘察、设计单位 勘察、设计单位资质和人员资格,按照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和有关规定进行勘察、设计,责任人及注册师签字,参加地基验槽、单位工程质量验收;设计单位根据勘察文件进行设计,签发设计修改变更、技术洽商记录,基础、主体结构及有关重要部位工程质量验收,进行设计交底、参与建设工程质量事故分析、处理等。 3、施工单位 施工企业资质、项目经理部管理人员的资格与配备;分包单位资质与对分包单位的管理;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审批及执行;施工现场施工操作技术规程及有关技术标准的配备;质量检验制度及执行;对建筑材料、构配件、设备及预拌混凝土的进场检验,试块、试件及有关材料的现场取样、送检;按工程技术标准及经审查批准的施工图设计文件施工等。 4、监理单位 监理单位资质、项目监理机构的人员资格与配备;监理规划、监理细则、旁站监理方案的编制及执行,对施工质量实施的监理;对施工企业

的资质、项目经理部人员资格、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查,对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的审批;对材料、构配件、设备检验等。 二、勘察、设计文件质量 1、勘察方案或勘察纲要、原始记录、勘察报告。依据的技术标准,地基设计等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的评价;勘探孔的类型设置、数量、深度、间距;钻探工艺;取土(岩)设备、取样数量、质量;室内及原位测试数量、质量、测试手段;各种原位测试数据、图表的可靠性和完整性;对场地地形、地貌、地层构造、岩土性质及其均匀性描述和分析;各项岩土性质指标,岩土的强度参数、变形参数、地基承载力、桩基设计参数建议值的取值依据、准确性和合理性;对地基基础方案、基坑工程、降水工程、桩基工程等提出的分析建议以及所需设计参数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地下水埋藏情况、类型、水位、变化规律以及土和水对建筑材料腐蚀性的分析评价;建筑抗震地段的划分、场地土类别、场地类型、液化性评价与计算;对特殊性岩土的勘察、取样和测试;对不良地质条件的调查和勘探。 2、设计文件满足强制性标准和《辽宁省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结构专业审查要点》的要求。荷载取值,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地震分组,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建筑节能设计;地基基础方案,室内地坪标高与绝对标高的关系,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基础持力层的确定,桩基础桩型的确定,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基础埋深,地基及基础的计算,沉降变形验算及软弱下卧层的验算,地基与边坡的稳定验算;结构型式的选择,建筑物高度、高宽比,结构伸缩缝、沉降缝、抗震缝的设置;结构的构造,混凝土的强度等级;结构构件的保护层厚度,构件裂缝宽度及挠度的验算,构件的配筋率,柱的轴压比,抗震墙的轴压比,边缘构件的设

建筑工程质量检查报告

勘察单位项目负责人:(签名) 勘察单位法人章或验收专用章:(盖章)时间:

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签名) 设计单位法人章或验收专用章:(盖章)时间:

西湖明珠阳光宅16#楼地基与基础工程验收会议纪要 会议时间:2011年6月2日上午 会议地点:西湖明珠阳光宅15#楼项目部办公室 会议议题:基础验收 参加单位及人员:见基础验收签到表 会议主持人:汪高 会议议程及内容:成立以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潘江山为组长,各参建单位项目负责人和有关专家参加的验收组,对地基与基础工程按照程序进行验收。 施工单位:经我单位对该工程地基与基础工程现场实体质量进行检查,已完成设计审查图纸和合同约定的工作量,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已处理完毕,工程施工文件齐全,工程检验、检测结果合格,观感质量好,我单位对地基与基础工程质量自评为合格。 监理单位:在施工单位自评的基础上经我单位对该工程地基与基础现场实体质量进行检查,已完成设计审查图纸和合同约定的工作量。贯彻执行新标准,落实验收制度,材料检验,注重薄弱环节检查。对止水拉杆进行防锈处理,后浇带模板不得拆除。高层建筑安全尤为重要,塔吊要定期检查钢丝绳、滑轮、吊钩。对地基与基础工程质量评估合格,同意基础验收。 勘察单位:勘察文件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和合同约定的质量要求,实际地质情况与勘察报告一致,验收合格。 设计单位:该工程实体与设计相符,工程实体质量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设计文件要求。后浇带施工严格按图施工,沉降观测要及时跟踪,如有差距,及时反馈设计院。该基础工程验收合格。 质监站:对整个观感来说没有严重缺陷,砼梁柱有个别蜂窝、麻面,对钢材检验结果进行换算要及时,钢筋保护层、楼板厚度、抽测符合设计要求,施工日志要详细反映每天的日常工作。同意验收合格。 建设单位:以上各位专家所提内容认真落实,希望项目部施工精益求精,做到精工细作,满足业主要求。根据各参见方的综合意见,同意验收合格。 参建各方对会议纪要内容进行确认签字和技术部门盖章。 建设单位(盖章)代表人签字: 勘察单位(盖章)代表人签字: 设计单位(盖章)代表人签字: 监理单位(盖章)代表人签字: 施工单位(盖章)代表人签字:

GB50300-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目录 0、关于发布国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的通知----------0 0、前言-------------------------------------------------------0 1、总则-------------------------------------------------------0 2、术语-------------------------------------------------------0 3、基本规定----------------------------------------------------0 4、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的划分--------------------------------------0 5、建筑工程质量验收--------------------------------------------0 6、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程序和组织----------------------------------0 7、附录A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0 8、附表B 建筑工程分部(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划分-------------0 9、附录C 室外工程划分-----------------------------------------0 10、附录D 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0 11、附录E 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0 12、附录F 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0 13、附录G 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0 14、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0 15、单位(子单位)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核查及主要功能抽查记录-----0 16、单位(子单位)工程观感质量检查记录-------------------------0 17、本标准用词说明---------------------------------------------0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方案草稿

1、检测标准 2、检测组织机构设置 成立检测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由组长和组员组成。领导小组人员组成如下 组长: 组员: 3、检测仪器设备 4、现场取样制度 建立现场取样制度,授权取样检测人员,委派检测人员配合施工单位取样员及监理单位见证员对施工现场使用的建筑原材料、设备、构配件一句相关规范标准进行取样,填写委托单,由施工单位取样人,检测单位取样人及监理单位见证人共同签字,此过程需全程录像并妥善保存影响资料,实施检测的人员禁制与取样人员为同一人。检测单位对试件取样的的规范性、真实性、有效性和检验批抽样的代表性负责,对出具的检测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 5、主要检测项目及内容 原材料检测 (1)水泥检测 水泥取样标准应符合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中规定要求取样。 取样频次: 连续进料的同种水泥,散装不超过500t,袋装不超过200t为一批,不足此量亦按一批计。 取样方法:随机取样,可连续取,亦可从20个以上不同部位取等量样品组成混合样。取样数量:数量不少于12kg。 水泥检验项目:细度、凝结时间、安定性和强度,比表面(有需要时) (2)建筑用砂

执行标准:《普通缓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JGJ52。 取样频次:同产地、同规格,每400m3或600t为一批,不足此数也按一批计。 取样方法:分别在砂堆上铲除表层后在8个不同部位取大致等量试样,混匀,再按四分法缩分提取。 取样数量:数量不少于15kg。 砂料的检验项目包括:细度模数、含泥量、泥块含量、表观密度、堆积密度、云母含量、颗粒级配。 (3)建筑用石 执行标准:《普通缓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JGJ52。 取样频次:同产地、同规格,每400ml或600t为一批,不足此数也按一批计。 取样方法:分别在石堆上铲除表层后在16个不同部位取大致等量试样,混匀,再按四分法缩分提取。 取样数量:常规检验取样数量不少于40kg,对于有压碎指标的颗粒检测应增加15kg。石子的检验项目包括:颗粒级配、压碎指标、表观密度、堆积密度、针片状颗粒含量、含泥量、泥块含量。 (4)钢筋检测 钢筋取样标准应符合《钢筋混凝土用钢》GB1499.1、GB1499.2、《冷轧带肋钢筋》GB13788中规定要求取样。 取样频次:热带肋、光圆钢筋:同一牌号、同炉罐号、同规格,每60t为一批,不足此数也按一批计:盘条、冷轧带肋钢筋:同一牌号、同一炉罐号、同一规格、外形,同一生产工艺和同一交货状态,每60t为一批,不足此数也按一批计。 取样方法: 去掉端头50cm后截取试样。 取样数量:力学试验:4支、

建设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2018

建设: 建设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jiàn shè。释义为1. 建立、设置。 2. 陈设布置。 3. 是指创立新事业;增加新设施;充实新精神。 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专业主要负责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的教学与管理。主要培养掌握工程力学、土力学、测量学、房屋建筑学和结构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是根据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关于启动编制工作的通知》中建科字[2002]389号,由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质量管理部门会同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等单位共同编制完成。 本标准是根据我部《关于印发一九九八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建标[1998]244 号)的通知,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会同中国建筑业协会工程建设质量监督分会等有关单位共同编制完成的。 本标准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总结了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实践经验,坚持了“验评分离、强化验收、完善手段、过程控制”的指导思想,并广泛征求了有关单位的意见,由我部于2000 年10 进行审查定稿。 本标准的修订是将有关建筑工程的施工及验收规范和工程质量

检验评定标准合并,组成新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体系,以统一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方法、质量标准和程序。本标准规定了建筑工程各专业工程施工验收规范编制的统一准则和单位工程验收质量标准、内容和程序等;增加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要求;提出了检验批质量的抽样方案要求;规定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中子单位和子分部工程的划分、涉及建筑工程安全和主要使用功能的见证取样及抽样检测。建筑工程各专业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必须与本标准配合使用。 本标准将来可能需要进行局部修订,有关局部修订的信息和条文内容将刊登在《工程建设标准化》杂志上。本标准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为了提高标准质量,请各单位在执行本标准过程中,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交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现行国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规范是一个技术标准体系,但该体系对工程质量的验收只规定了合格等级,对工程质量的实际水平缺少进一步的评价尺度和评价方法,无法区分“合格”工程中实际存在的质量差异。虽然现行规范较原规范的标准有所提高,但合格标准实际上仍然只是工程施工质量的最低标准。作为施工企业,不能仅仅以国家的最低标准要求自己,而必须以企业施工质量控制标准对工程的实际施工质量水平作出评价,从而促使企业的施工质量、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在更高标准的要求下,得到不断地提高和发展。同时,国家标准

工程质量检查报告(样板)

新疆德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金域蓝湾小区(104团职工住宅)15#楼 工程质量检查报告 本工程于2007年8月完成全套施工图设计。经再次审核,设计文件符合国家现行规范、规定及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有关要求。建筑功能及各专业体系布置合理,技术参数正确,满足工程设计及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基本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的要求。规划、公安消防、环保等部门出具的认可文件(或准许使用文件内容齐全)。设计文件经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要求,审查合格,取得施工图审查批准书(批准文件编号-- )。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通知书经严格审核,均满足有关规定、规范的要求,设计质量责任制落实到位。图纸签章手续齐全,设计人员依法取得相应的执业资格证书,符合国家和本设计院技术质量管理的各项规定,技术质量考核为合格。 本院于2008年5月20日参加基础结构工程验收,2008年7月2日参加主体结构工程验收,2008年10月7日竣工验收。工程质量符合设计及变更要求,使用功能均满足设计(含变更)的要求,同意验收意见,工程质量为合格。 设计项目负责人: 设计单位负责人: -------------------------------------------------- -------精品文档

(单位公章): 2008年10月11日 新疆德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金域蓝湾小区(104团职工住宅)16#楼 工程质量检查报告 本工程于2007年8月完成全套施工图设计。经再次审核,设计文件符合国家现行规范、规定及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有关要求。建筑功能及各专业体系布置合理,技术参数正确,满足工程设计及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基本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的要求。规划、公安消防、环保等部门出具的认可文件(或准许使用文件内容齐全)。设计文件经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要求,审查合格,取得施工图审查批准书(批准文件编号-- )。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通知书经严格审核,均满足有关规定、规范的要求,设计质量责任制落实到位。图纸签章手续齐全,设计人员依法取得相应的执业资格证书,符合国家和本设计院技术质量管理的各项规定,技术质量考核为合格。 本院于2008年5月20日参加基础结构工程验收,2008年7月2日参加主体结构工程验收,2008年10月7日竣工验收。工程质量符合设计及变更要求,使用功能均满足设计(含变更)的要求,同意验收意见,工程质量为合格。 设计项目负责人: -------------------------------------------------- -------精品文档

专业建设质量标准.doc

专业建设工作质量标准 (一)目录 (二)正文 1.专业建设管理 1.1专业(群)开发与调整 1.1.1每三年组织专业(群)开发与调整的专题调查研究,掌握地方政府产业发展定位,区域产业发展的实然现状与趋势,兄弟院校同类专业的发展动态,厘清产业发展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准确认识专业(群)发展的外部环境。 1.1.2分析近三年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就业率、对口率、薪资水平等),专业(群)发展的现实能力(教学与科研团队、实训与实习条件、课程及

其资源、专业特色等),准确把握专业(群)发展的内部基础。 1.1.3撰写专业(群)发展SWOT报告,剖析专业(群)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明确专业(群)发展的目标、思路和策略,经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论证后,递交学院学术委员会审定。 1.2 专业建设规划与专业建设计划 1.2.1依据学院专业发展整体规划,制定系部《专业(群)建设规划》,确立专业发展目标(人才培养方案创新、课程建设、教学及评价改革、团队建设、实训中心与实习基地建设、学生能力与素质发展、“双证书”获取、学生对专业建设工作“满意度”、用人单位对学生“满意度”、就业质量);制定实现目标的思路、举措和保障措施。经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审议,系部党政联席会议审定后,报院长办公会议核准。 1.2.2依据系部《专业(群)建设规划》,计划专业建设年度工作,确立目标,明确任务,落实主体,规定时间节点,经系部党政联席会议(或扩大会议)审定后报学院备案。专业建设与系部其它工作一同计划。 1.2.3组织专业建设年度计划实施情况总结,发现计划执行中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经党政联席会议审定后报学院备案。 1.2.4组织系部《专业(群)建设规划》执行情况总结,总结分析规划目标的达成情况、存在问题及其成因,提出改进问题的设想。总结报学院备案。 1.3 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 建立由学院高级职称教师,行业协(学)会、企(事)业单位专家和技术骨干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制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章程》和工作制度,谋划和推动专业发展论证、人才培养模式与方案创新,课程开发、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技术服务、员工培训、人才质量评价等工作。 1.4 专业文化建设 结合专业(群)特色,根据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建设与企(行)业文化相融合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创新文化、职业文化和技能文化,通过相应的载体和活动等方式,发挥专业文化在价值导向、精神陶冶、规范约束、群体凝聚、调动激励、教育塑造、强技精艺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作用。 1.5过程与绩效分析改进 研究学院行政职能部门提出的专业建设中“过程问题”,及时组织人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定义: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是指依据国家有关建筑法律、法规、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和设计文件,对建设工程的材料、构配件、设备,以及工程实体质量、使用功能等进行测试确定其质量特性的活动。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的基本要求有哪些呢? 根据《中国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分析报告前瞻》分析,检测机构资质的要求包括以下3点: 一、专项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和见证取样检测机构应满足下列基本条件: (一)专项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的注册资本不少于100万元人民币,见证取样检测机构不少于80万元人民币; (二)所申请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对应的项目应通过计量认证;(三)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机构有质量检测、施工、监理或设计经历,并接受了相关检测技术培训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10人;边远的县(区)的专业技术人员可不少于6人; (四)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机构有符合开展检测工作所需的仪器、设备和工作场所;其中,使用属于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要经过计量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五)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机构有健全的技术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 二、专项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除应满足基本条件外,还需满足下列

条件: (一)建设工程质量地基基础工程检测类 专业技术人员中从事工程桩检测工作3年以上并具有高级或者中级职称的不得少于4名,其中1人应当具备注册岩土工程师资格。 (二)建设工程质量主体结构工程检测类 专业技术人员中从事结构工程检测工作3年以上并具有高级或者中级职称的不得少于4名,其中1人应当具备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资格。(三)建设工程质量建筑幕墙工程检测类 专业技术人员中从事建筑幕墙检测工作3年以上并具有高级或者中级职称的不得少于4名。 (四)建设工程质量钢结构工程检测类 专业技术人员中从事钢结构机械连接检测、钢网架结构变形检测工作3年以上并具有高级或者中级职称的不得少于4名,其中1人应当具备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资格。 三、见证取样检测机构除应满足基本条件外,专业技术人员中从事检测工作3年以上并具有高级或者中级职称的不得少于3名;边远的县(区)可不少于2人。

专业建设标准、质量与特色研究方案

“专业建设标准、质量与特色研究” 课题研究方案 恩施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课题组 一、指导思想 本课题研究以科学发展观和国家、省、州、市有关职业教育的法规、决定为指导,认真贯彻第三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根据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的需要,以“办最合适专业,求提高专业水平,以特色获取更广阔市场”为直接目标,贴近学生需要,贴近市场需要,努力探索中职学校专业建设和专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形成严密的科学评估方案,为指导中职专业建设服务,为教育决策服务,为学生顺利就业、有效创业服务。 二、研究目标 本课题旨在通过对中职专业建设标准、质量与特色的研究,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探索我市中职学校专业设臵及课程开发的模式、策略与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促进就业,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且具有较高社会声誉。具体研究目标是:(一)研究的总体目标 专业建设的标准、质量及特色研究将以学前教育、计算机应用、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汽车运用与维修等4个重点专业和土家族苗族民俗文化导游特色项目为主体建设目标。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每个专业搞好1—2种核心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完善内部管理与质量监控评价机制。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聘请行业能工巧匠,使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达到85%以上;各专业选派教师到合作企业学习、实践,培养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建立校企间长期战略伙伴关系,每个专业与企业深度合作,共建1--2个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建立实践教学环境建设制度;建立和完善订单培养

机制,实现学生订单培养率达到50%以上,顶岗实习结束后企业录用订单培养生的比例已达98%以上的目标。 (二)研究的具体目标 1.人才培养模式与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1)学前教育专业拟探索试行“2.5+0.5”的工学结合模式;建设好3门核心课程;完善2门校本讲义;与湖北省学前教育专业中心教研组合作,编写4门教材;专业核心课程实施案例教学、场景教学。 (2)计算机应用专业分3个发展方向,与1家企业深度合作,深化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实训课教学,学生上机实训课时达到总课时的1/3;每个方向建设好2门核心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实施案例教学、模拟教学。 (3)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将进一步明确专业发展方向,逐步建立以家用电器原理与维修、电气设备及线路的安装、焊接技术为主的专业群。与1家企业深度合作,完善订单培养机制;建设好2门核心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实施岗位教学、项目教学。 (4)改革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与3家企业合作,完善订单培养机制,使订单培养生的比例达到98%;加强实训,真正做到教、学、做的统一;完成主干课程和2门核心课程建设;专业核心课程实施情境教学、模拟教学法。 (5)土家族苗族民俗文化导游特色项目建设将联合相关行业、企业以及其它职业学校,进一步完善集团化办学机制;与3家企业合作开发与建设2--3门地方特色课程,自主开发2—3门校本教材和资源,制作《恩施州实景导游教学软件系统》;开展场景教学,促进校本教研和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发掘和传承。 2.教师队伍建设 (1)加强教师的培养,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职业能力,全面提高教师素质;优化教师结构,灵活设臵岗位,促进教师合理流动。(2)制定《专业教师培训方案》,鼓励教师参加培养、进修,参加各种教学实践活动。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试题

山东省建设执法考试试题库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 一.单选题 1.检测机构是具有独立法人资质的( A )。 A.中介机构 B.社会团体 C.事业单位 D.国营企业 2.检测机构资质按照其承担的检测业务内容分为( B )机构资质和()机构资质。 A.见证取样检测现场取样检测 B.专项检测现场取样检测 B.专项检测见证取样检测 D.见证取样检测专项检测 3.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主管部门受理资质申请后,应当对于申报材料进行审查,自受理之日起(B)内审批完毕并作出书面决定。 A.15个工作日 B.20个工作日 C.一个月 D.一个星期 4.检测机构资质证书有效期为( C )。 A.6年 B.1年 C.3年 D.9年 5.资质证书有效期满需要延期的,检测机构应当在资质证书有效期满( D )前盛情办理延期手续。 A.15个工作日 B.60个工作日 C.18个工作日 D.30个工作日 6.检测机构变更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技术负责人,应当在( D )内到原审批机关办理手续。 A.6个月 B.30天 C.1年 D.3个月 7.检测报告经建设单位或工程监理单位确认后,由( A )归档。 A.施工单位 B.建设单位 C.检测机构 D.设计单位 8.( C )不得明示或暗示检测机构出具虚假检测报告,不得篡改或者伪造检测报告。 A.施工单位 B.建设单位和 C.任何单位和个人 D.工程监理单位 9.检测机构违反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给他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 D )。 A.经济损失 B.刑事处罚 C.行政责任 D.赔偿责任 10.检测机构应当将检测过程中发现的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违反

专业建设质量标准

专业建设质量标准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专业建设工作质量标准 (一)目录 (二)正文 1.专业建设管理 专业(群)开发与调整 1.1.1每三年组织专业(群)开发与调整的专题调查研究,掌握地方政府产业发展定位,区域产业发展的实然现状与趋势,兄弟院校同类专业的发展动态,厘清产业发展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准确认识专业(群)发展的外部环境。

1.1.2分析近三年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就业率、对口率、薪资水平等),专业(群)发展的现实能力(教学与科研团队、实训与实习条件、课程及其资源、专业特色等),准确把握专业(群)发展的内部基础。 1.1.3撰写专业(群)发展SWOT报告,剖析专业(群)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明确专业(群)发展的目标、思路和策略,经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论证后,递交学院学术委员会审定。 专业建设规划与专业建设计划 1.2.1依据学院专业发展整体规划,制定系部《专业(群)建设规划》,确立专业发展目标(人才培养方案创新、课程建设、教学及评价改革、团队建设、实训中心与实习基地建设、学生能力与素质发展、“双证书”获取、学生对专业建设工作“满意度”、用人单位对学生“满意度”、就业质量);制定实现目标的思路、举措和保障措施。经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审议,系部党政联席会议审定后,报院长办公会议核准。 1.2.2依据系部《专业(群)建设规划》,计划专业建设年度工作,确立目标,明确任务,落实主体,规定时间节点,经系部党政联席会议(或扩大会议)审定后报学院备案。专业建设与系部其它工作一同计划。 1.2.3组织专业建设年度计划实施情况总结,发现计划执行中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经党政联席会议审定后报学院备案。 1.2.4组织系部《专业(群)建设规划》执行情况总结,总结分析规划目标的达成情况、存在问题及其成因,提出改进问题的设想。总结报学院备案。 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 建立由学院高级职称教师,行业协(学)会、企(事)业单位专家和技术骨干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制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章程》和工作制度,谋划和推动专业发展论证、人才培养模式与方案创新,课程开发、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技术服务、员工培训、人才质量评价等工作。 专业文化建设 结合专业(群)特色,根据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建设与企(行)业文化相融合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创新文化、职业文化和技能文化,通过相应的载体和活动等方式,发挥专业文化在价值导向、精神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项目一览表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建筑工程检测项目一览表 水泥 1、砂 2、石 3、粉煤灰 4、泵送剂 5、防水剂 6、防冻剂 7、膨胀剂 8、砂浆增塑剂 9、混凝土、砂浆参数类(含配合比设计和试块性能试验) 10、钢材、焊接及机械连接 12. 墙体材料(含各种砖和砌块) 13. 混凝土路面砖 14. 轻质隔墙板 15. 保温材料类(珍珠岩、外墙保温系统用原材料) 16. 建筑涂料(内外墙乳胶漆) 17. 防水材料(各类沥青防水卷材、高分子材料等) 18. 瓷砖、瓦类(各种陶瓷砖、烧结瓦和混凝土瓦) 19. 回填材料(回填砂、石、土) 20. 市政道路类(基层面层原材料及配比)

21. 塑料管材管件类 22. 电气类(电线、开关、插座、配电箱、断路器、套管和桥架等) 23. 建筑幕墙 24. 建筑外窗 25. 水暖类 26. 地基基础类 27. 钢结构 28. 室内环境 29. 外墙保温三项性能现场检测(保温层构造、抗冲击、粘结强度) 30. 饰面砖粘结强度 31. 综合布线 32. 混凝土回弹 33. 砂浆强度 34. 钢筋保护层 35. 钢筋位置 36. 混凝土缺陷 37. 混凝土碳化深度 38. 混凝土后锚固

一、通用硅酸盐水泥 1 、通用硅酸盐水泥定义:以硅酸盐水泥熟料和适量的石膏、及规定的混合材料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该标准将旧标准GB175-1999、GB1344-1999、GB12958-1999三个标准整合为一项标准,在技术要求、混合材品种和掺量、合格判定等方面都做了较大的变动,特别是在水泥品种划分、混合材种类限定、取消P·O32.5(原来市场上最常见的普硅32.5级水泥),现在市场上最常见的是P·C 32.5级(即复合水泥32.5级)和P·O42.5(即普硅42.5级水泥)等。 强度等级硅酸盐水泥的强度等级分为42.5、42.5R、52.5、52.5R、62.5、62.5R六个等级。 普通硅酸盐水泥的强度等级分为42.5、42.5R、52.5、52.5R四个等级。复合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的强度等级分为32.5、32.5R、42.5、42.5R、52.5、52.5R 六个等级。 2 检测项目 3 取样方法和数量 3.1同一水泥厂、同品种、同等级、同批号、同一进场数量的水泥,或者可以按照以200吨为一验收批,不足200吨亦按一验收批计。 3.2取样要有代表性,一般从20袋(袋装水泥)或20个以上不同部位(散装水泥)取等量样品,总数不少于12kg,拌匀后分成2份,1份6kg用水泥桶装后送实验室进行检验,1份密封包存以备校验(本中心

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等级标准

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等级标准 (征求意见稿)2014-05-23 一、总则 (一)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分为综合类和专项类。 【综合类是指具备常规材料、常见结构型式等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中普遍要求的检测能力的检测机构。专项类是指综合检测机构以外的具备某些专项能力的检测机构。】 (二)综合类资质按机构人员、环境、成立年限、检测能力及可承担的风险等条件分为甲、乙、丙三个等级。 (三)专项类资质按机构人员、环境及检测能力等条件分为地基基础工程、钢结构工程、主体结构工程、桥梁隧道工程等4个专项类别。专项类资质不分等级。 【对于建筑防火、建筑施工机具、建筑电梯等由于有其它专门的规定,此标准不再涉及。】 二、资质等级标准 (一)综合甲级机构必须满足表1-1的基本要求、表1-2的必备检测能力以及表1-3中的至少5大类检测能力。 (二)综合乙级机构必须满足表1-1的基本要求、表1-2的必备检测能力以及表1-3中的至少3大类检测能力。

(三)综合丙级机构必须满足表1-1的基本要求和表1-2的必备检测能力。 (四)专项类检测机构必须满足2-1的基本要求和表2-2的必备检测能力。 (五)有关检测能力需配备的主要仪器设备参见附件1。 三、审核程序 (一)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审批。 (二)新成立的综合类检测机构需从丙级开始申请。 (三)申请检测资质的机构应当提交下列申请材料: (1)《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申请表》一式三份; (2)检测机构法律地位的证明文件; (3)组织机构图; (4)机构平面图; (5)与所申请检测资质范围相对应的计量认证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6)主要检测仪器、设备清单; (7)技术人员的职称证、身份证、社会保险证明及劳动合同的原件及复印件;执业资格及专门要求的技术人员的执业资格证书及专项培训合格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8)检测用房产权证明或租赁协议; (9)近5年参编国家、行业、地方标准或参加省、部级科研项目的证

如何做好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工作

如何做好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工作 作为建筑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工程质量检测工作同 样面临着很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挑战和机遇并存。也就是说,检测市场的潜力非常大,同时市场竞争也将异常激烈。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日益深化,对整个建筑业将产生强大的冲击波。国外先进的检测机构必将大量进入国内,对于长期处于保护状态的国内检测单位带来的也是前所未有的冲击。 一、检测行业现状 检测行业从形成到今天规模由小变大,工作类型由单一到综合,检测市场化概念从无到有,从暗到明。作为建筑行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工程质量检测随着全民质量意识的提高而不断被人重视。检测行业从开始出现发展到今天,都是作为建筑行业的附属部分出现:一种是建筑施工企业的内部试验室;一种是科研院校内部的教学科研性质的试验室;一种是各级质量监督管理部门设立的带有政府色彩 的监督检测室。三种形式的检测单位一直以来按照各自的工作领域开展检测工作,并且一直按照附属于母体的部门形式进行运作,还没有形成独立企业

运作的理念。但是随着日益深入的市场化经济的冲击,检测机构根据国际通用要求必. 须成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机构,也就是第三方独立的服务中介机构。由于定位的逐步明确,各类检测单位都开始着手进行转变。 二、转变职能 职能性质的转变尤为重要,主要是隶属于行政管理部门的检测机构。它往往以附属部门或科室形式运作,没有形成一套独立运作发展的管理模式,在检测工作管理方面缺少科学的系统的内部管理 体系和经验。对设备场地等硬件和技术培养等硬件的投入较少,以至于长期停滞在低水平重复发展的态势。在业务上受行政管理部门直接指挥,在其执法的工程中再接受社会委托,则“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由于它的特殊地位,往往容易受到行政干预而影响公正性。执法单位里的技术服务必须与执法分离才可以更好地发挥工程质量检测工作 在保证和促进工程质量中的作用,并使工程质量检测机构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使其逐步向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法制化方向发展。 三、科学管理 实行网络化、建立质量手册。采用信息化技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