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长江大桥又名石板坡长江大桥
- 格式:docx
- 大小:28.63 KB
- 文档页数:1
石板坡长江大桥复线桥大节段钢箱梁吊装、合拢技术敬阳【摘要】Reinforced concrete bridges of continuous steel structure are numerous in Chongqing, whose span is usually within 300m. To tackle the prob-lem that the single span of the multiple tracked bridge of the Yangtze River in Shibanpo reaches 330m, the combination technology of reinforced con-crete girder and steel box girder is applied and the problem of bridge's self-weight is resolved, thus, the successful construction of the bridge is ensured. Many mature technologies are applied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many specific problems are settled. It offers some references for future situation.%钢筋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在重庆已很多,跨径一般在300m以内,为解决石板坡长江大桥复线桥单跨达330m问题,采用了钢筋混凝土梁和钢箱梁相结合的技术,有效减少了桥梁梁体的自重问题,保证了石板坡长江大桥复线桥顺利实施,具体实施过程中运用了许多成熟技术,解决了诸多具体问题,为以后超大跨径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实施提供了许多可供参考的依据。
【期刊名称】《重庆建筑》【年(卷),期】2014(000)003【总页数】3页(P53-55)【关键词】钢筋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大节段钢箱梁;吊装;合拢;技术【作者】敬阳【作者单位】重庆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重庆 4000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45.4重庆石板坡长江大桥加宽改造工程是并列于旧桥的新建桥梁工程,是重庆主城区连接两江三区大通道上面的拓宽改造关键工程。
重庆主城各大桥重庆嘉陵江大桥(渝中区菜园坝、牛角沱往江北区华新街、观音桥)跨嘉陵江重庆嘉陵江大桥位于渝中区上清寺和江北区之间,名为牛角沱嘉陵江大桥,是重庆主城首座城市大桥,1958年12月开工,1966年1月竣工。
总长600.56米,宽21.5米。
桥型结构主桥为铆合钢桁架双悬臂桥,引桥为钢筋混凝土T型梁。
三分之二的桥身为钢材,三分之一的桥身为钢筋混凝土。
牛角沱嘉陵江大桥的建成通车前后历经8年时间.重庆人克服了苏联专家撤走,克服了三年自然灾害等各方面的艰难困苦,才建成了这座大桥。
2002年1月,重庆与澳门的友谊之桥“渝澳大桥”建成通车,距牛角沱嘉陵江大桥约200米左右,被称为“姊妹桥”。
同时,牛角沱嘉陵江大桥改为单向通行,仅供渝中区往江北区;从江北区往渝中区,则走渝澳大桥。
渝澳大桥(江北区观音桥、华新街往渝中区牛角沱、菜园坝、两路口)跨嘉陵江渝澳大桥位于重庆市渝中区与江北区之间的嘉陵江上;是重庆与澳门的友谊之桥。
为迎接澳门回归,于1999年12月16日奠基,一期工程于2001年年底建成通车。
复线桥由主桥、主引桥、左、右引桥、牛角沱匝道桥、北引道五部分组成。
重庆渝澳大桥南起渝中区牛角沱,北接江北区董家溪,位于嘉陵江牛角沱大桥上游200米,与嘉陵江牛角沱大桥组成单向过江桥梁。
桥型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
全桥长1458.312米,主跨160米,主桥跨径组合:96米+160米+96米,引桥为斜腹板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长1106.312米。
主桥宽17.5米。
车行道16米,检修道2×0.75米,北主引桥宽17.5至25.75米,左右引桥宽13米。
桥下通航净高28米,桥面标高220.39米。
总投资10亿元人民币。
1999年12月16日开工,2002年1月11日竣工。
菜园坝长江大桥(南岸区与渝中区)跨长江我国在重庆建设一座世界级大桥---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位于重庆两路口到南坪之间大江之上。
2003年2月5日正式开工。
重庆白沙沱长江铁路大桥重庆白沙沱长江大桥位于靠近重庆西南郊的白沙沱和江津区珞璜镇之间,是一座双线铁路桥,是继武汉长江大桥后的第二座长江大桥又名小南海大桥。
北接成渝铁路,南接川黔铁路,全长820.3m。
由中铁大桥局承建。
大桥共16孔,主跨为4孔80m一联下承铆接连续钢桁梁,北3孔、南9孔均为40m上承式钢板梁。
修建双线桥(先单线架梁),1978年增设双线。
原设计载重为中-22级,施工中下部结构同时按中-26级设计。
由中铁大桥局设计施工。
重庆白沙沱长江大桥位于靠近重庆的白沙沱和江津珞璜镇之间,北接成渝铁路,南接川黔铁路,是一座双线铁路桥,修建双线桥(先单线架梁),1978年增设双线。
钢桁架梁桥,全长820米,最大跨径仅80米。
该桥于1958年9月10日开始施工,1959年12月10日建成通车。
位于大渡口区跳磴镇南端长江之上的白沙沱长江铁路桥,当年是仅次于武汉长江大桥的跨江桥,也是重庆市首座横跨长江的钢铁长虹。
修建大桥刻不容缓1952年7月1日,由一零一厂提供全部钢轨的新中国首条钢铁大动脉成渝铁路建成全线通车,邓小平同志在西南局一次会议上说:“成渝路修好了,我们还应当修一座大桥把成渝铁路和川黔铁路连接起来,让四川一一重庆这段长江‘天堑’也变通途!”从1953年开始,在重庆市境内寻找修建长江大桥桥址的工作和勘查设计等前期准备工作就开始了,最终选址在巴县小南海白沙沱和南岸江津县珞璜镇长江之间。
此时长江北岸沿江的成渝铁路和从贵州南来的川黔线赶水段已修建,但由于长江“天堑”的阻隔,火车到了江边,只好望江兴叹。
重庆、四川的大批物资要运往贵州、云南、广西等地,只能到铜罐驿火车站,再由人工搬运到冬笋坝长江北岸装上轮渡,横过长江,至南岸猫儿沱港务局码头,又用人力或绞车拖上岸,再转运上川黔线赶水段的火车。
同样,从南方各省运至重庆、四川的大宗货物,也要在猫儿沱港口下货,用船运过长江,在冬笋坝码头转至铜罐驿火车站的货车上。
认知五大桥重庆李家沱长江大桥双塔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位于重庆市九龙坡区和巴南区之间,大桥南岸为李家沱工业区(巴南区),北岸为九龙坡区。
主孔全长1288m,跨径组合为:过渡孔(53m)+主孔(169m+444m+169m)+过渡孔(53m)+南引桥(8x50m),桥面宽度为4车道(中间设置分隔带),宽24m。
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拉索设在上部结构两侧形成两个对称索面(又叫双索面)的斜拉桥。
该桥结构体系为双塔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塔、墩固结。
主梁为纵向悬浮体系,塔梁交叉处设置横向限位装置,在过渡孔于北台及南引桥结合处设置大位移量伸缩缝。
主梁采用扁平的实心双主梁断面,主梁肋高2.5m,宽1.7m。
横梁间距为4.5m,设置横向预应力钢束。
主梁在中跨的中间部分及边跨的部分区段设置有纵向预应力钢束,采用OVM锚具及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
主塔呈花瓶形,塔全高141.5m,塔身为矩形空心断面。
拉索采用扇形双索面布置,梁上索距为9m,在塔上采用不等距排列,索距1.5~1.6m。
每个索面中有24对斜拉索。
锚具采用LM7型冷铸锚锚具。
主桥两个主墩基础根据地形及地质条件并结合施工难易程度作了不同的处理。
#2墩采用Φ2.6~3.2m的变截面挖孔桩基础,#3墩采用沉井基础。
该桥于1991年11月开始基础施工。
预计1995年底建成。
已于1997年建成。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院设计,重庆市桥梁工程公司施工。
重庆峨公岩大桥(双斜拉悬索桥):重庆长江鹅公岩大桥位于重庆市九龙坡区长江九龙滩,与从菜园坝出来的九龙铁路车站和九龙港相邻。
于1997年12月开工,总投资概算为14.1亿元人民币。
该大桥全长7.27公里,其中正桥长1420米,主桥长1020米,主跨600米。
该桥桥型为门型双塔柱悬索桥,主塔高163.9米。
高耸的门型双塔成为重庆市的又一大景观。
2000年建成通车。
2000年12月,鹅公岩大桥作为主城的首座双斜拉悬索桥竣工通车,大桥悬索漆上了漂亮的朱红色,被市民誉为“主城最美大桥”。
香港青马大桥桥型:悬索桥跨径:1377米香港在1997年7月1日回归中国之前几个月,即于1997年4月建成了青马大桥,该桥通往大屿山新机场,主跨1377m,为世界最大跨度的公铁两用桥,较长的边跨(359米)为悬吊结构,较短的边跨(长300米)为非悬吊结构,两主缆直径1100mm,加劲梁为钢桁与钢箱梁混合结构,横截面尺寸为41.0mx7.3m,为世界最宽的悬索桥。
上层桥面设有6条公路行车道,下层钢箱梁内通行铁路交通,另外,下层还设有2条台风时的应急车道。
通航净空高为79米香港汀九桥桥型:斜拉索桥跨径:1177米汀九桥位于香港,是全球最长的三塔式斜拉索桥,1998年5月6日建成通车。
大桥主跨长1177米,连引道全长为1875米。
大桥属于3号干线,跨越蓝巴勒海峡,将汀九和青衣连接起来。
桥面为三线双程分隔快速公路。
车速限制每小时80公里。
汀九桥使来自新界西北部的车辆,能方便和快速地到达青屿干线的青马大桥及汲水门大桥,通往大屿山和香港国际机场。
值得一提,香港的出租车(的士)司机们大多都叫该桥为“新汀九桥”,以免跟屯门公路汀九一段的高架桥混淆。
支撑著汀九桥的三支单柱桥塔,分别坐落于蓝巴勒海峡中的人工岛、汀九岬及青衣岛西北岸,分别高194米、167米及162米。
重量方面,结构钢重量8900公吨,混凝土重量则为29000立方米。
大桥的设计,可承受每秒达95米的风速。
主跨:448米+ 475米总长:1177米最高桥塔高度:195米净高桥底通航:60米设计及建造期:44个月桥身设计和一般的斜拉桥有很大的分别桥塔采用单支柱形式,而不是典型的A或H字的形状因单支柱桥塔稳定性较低,所以设计师在桥塔上多加了一对横梁,再用拉索把桥塔顶部及下面部份连起来,以加强其稳定性。
拉索桥身由384条拉索承托拉索由钢束组成,数目由17条至58条不等,每根钢束直径为15.7毫米,由7条镀锌钢丝结合而成。
基本上,拉索的斜度愈大,钢束的数目就愈多。
万里长江57座大桥集锦长江(Changjiang River),亚洲第一长河,全长6397千米。
它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的主峰各拉丹冬雪山。
长江是世界第三长河,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水量也是世界第三。
总面积1808500平方公里(不包括淮河流域),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5,和黄河一起并称为“母亲河”。
目前,长江从上海至宜宾已建成57座长江大桥(包括在建),按自下而上游的顺序排列如下。
1.江苏苏通长江大桥2.江苏江阴长江大桥3.江苏扬中长江大桥(未跨长江南北)4.江苏润扬长江大桥5.江苏南京长江二桥6.江苏南京长江大桥(公路铁路两用桥)7.江苏南京长江三桥8.江苏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铁路桥)9.安徽芜湖长江大桥(公路铁路两用桥)10.安徽铜陵长江大桥11.安徽安庆长江大桥12.江西九江长江大桥(公路铁路两用桥)13.湖北黄石长江大桥14.湖北鄂黄长江大桥15.湖北黄冈长江大桥(在建)16.湖北武汉长江二桥17.湖北武汉长江大桥(公路铁路两用桥)18.湖北武汉白沙洲长江大桥19.湖北武汉军山长江大桥20.湖北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21.湖北荆州长江大桥22.湖北枝城长江大桥(公路铁路两用桥)23.湖北宜昌长江大桥24.湖北宜昌葛洲坝三江长江大桥25.湖北宜昌夷陵长江大桥26.湖北宜昌西陵长江大桥27.湖北恩施巴东县长江大桥28.重庆巫山长江大桥(又名重庆巫峡长江大桥)29.重庆奉节长江大桥30.重庆云阳长江大桥31.重庆万州长江二桥32.重庆万州长江大桥(铁路桥)33.重庆万州长江大桥34.重庆忠县长江大桥35.重庆丰都长江大桥36.重庆涪陵韩家沱长江大桥(铁路桥,在建)37.重庆涪陵长江大桥38.重庆涪陵李渡长江大桥39.重庆长寿长江大桥(公路桥)40.重庆长寿长江大桥(铁路桥)41.重庆大佛寺长江大桥42.重庆朝天门长江大桥43.重庆长江大桥(又名石板坡长江大桥)44.重庆长江大桥复线桥45.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原名重庆珊瑚长江大桥)46.重庆鹅公岩长江大桥47.重庆李家沱长江大桥48.重庆马桑溪长江大桥。
重庆桥史飞跃两江的时空印记2005年,茅以升桥梁委员会认定:重庆是中国唯一的“桥都”。
这份荣誉当然让我们骄傲,但“桥都”之名因何而定,重庆桥史又有多深厚,重庆什么时候开始有了第一座现代桥……这些疑问却没有多少人能回答得上来。
事实上,这座城市早在北宋就有了第一座石拱古桥,发展至今,桥梁总数达到了上万座,而这个数字还在持续增加。
只有当我们认真地将重庆桥史翻阅一遍后,才会发现足以让我们骄傲的不仅仅是“桥都”这样一个称谓,还有这座城市与桥的世代情缘。
因山水而生的桥群世界上的桥梁可归纳为四大类:梁桥、拱桥、斜拉侨和索桥,这几大种类在重庆都能见到踪影。
重庆主城区的跨江大桥数量和密度远超其他城市,究其原因,山水格局无疑是造就这一盛况的重要因素。
重庆位于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长江从西南向东北横贯境内,左岸有嘉陵江、小江、大宁河,右岸有乌江、綦江、磨刀溪等较大的一级支流及上百条中小河流汇入。
且处于两江交汇处的重庆主城区还坐落于中梁山和铜锣山之间的丘陵地带,整个城市格局里山丘纵横、河流密布,正所谓“城在山中,山在城中;城在水中伫,水在城中流”。
在不断的变迁与发展中,长江和嘉陵江哺育着重庆人,同时,重庆人又长期为被两江所围。
其实早在现代化大桥出现前,勤劳的山城人民便在山水之间架起了一座座各式各样的古桥。
乌江上游、渝东南地区以廊桥著称,渝东北则多见索桥。
因重庆地区V形河谷较多,石料丰富且强度高,所以这些古桥中,最为常见的要数石拱桥的身影。
较为经典的如建于北宋年间的荣昌施济桥,迄今1000多年,清代时就被称为“川东保障”,自1929年起已成为成渝公路的必经之桥;丰都奈何桥,距今500余年,以其主张断恶行善而声名远扬;建于20世纪20年代的万州万安桥,是全国跨径最大的砖拱桥……这也是有史料记载的重庆出现桥梁的第一个阶段。
到新中国成立前,近代重庆的桥梁分布广、跨径小,桥型仍以石拱桥为主。
比如位于北区干道的一号桥,是当时重庆城市桥梁中开工最早、规模最大的桥梁,它于1927年开工,但因技术有限,修了25年才完工。
重庆主城区所有跨长江、嘉陵江大桥大统计(截至2017年8月)麻柳嘴长江大桥(待建)(普通公路桥)(连接渝北-巴南)五宝长江大桥(待建)(普通公路桥)(连接江北-巴南)木洞长江大桥(待建)(普通公路桥)(连接江北-巴南)明月峡长江特大桥(待建)(普通铁路桥)(连接江北-南岸)(市郊铁路环线)果园长江大桥(待建)(普通公路桥)(连接江北-南岸)鱼嘴两江大桥(已建)(高速公路桥)(连接江北-南岸)广阳岛长江大桥(已建)(普通公路桥)(连接南岸-南岸)郭家沱长江大桥(待建)(公轨两用桥)(连接江北-南岸)(8号线)黄桷沱长江大桥(待建)(普通公路桥)(连接江北-南岸)寸滩长江大桥(在建)(普通公路桥)(连接江北-南岸)大佛寺长江大桥(已建)(快速公路桥)(连接江北-南岸)朝天门长江大桥(已建)(普通公路桥)(连接江北-南岸)东水门长江大桥(已建)(公轨两用桥)(连接渝中-南岸)(6号线)南纪门轨道交通专用桥(在建)(轨道专用桥)(连接渝中-南岸)(10号线)重庆长江大桥(已建)(普通公路桥)(连接渝中-南岸)(又名石板坡长江大桥)重庆长江大桥复线桥(已建)(普通公路桥)(连接渝中-南岸)(又名石板坡长江大桥复线桥)菜园坝长江大桥(已建)(公轨两用桥)(连接渝中-南岸)(3号线)(又名珊瑚长江大桥)鹅公岩长江大桥(已建)(普通公路桥)(连接九龙坡-南岸)鹅公岩轨道交通专用桥(在建)(轨道专用桥)(连接九龙坡-南岸)黄桷坪长江大桥(待建)(普通公路桥)(连接九龙坡-南岸)(又名二塘长江大桥)九渡口长江大桥(待建)(轨道专用桥)(连接九龙坡-巴南)(5号线支线)李家沱长江大桥复线桥(待建)(普通公路桥)(连接九龙坡-巴南)李家沱长江大桥(已建)(普通公路桥)(连接九龙坡-巴南)马桑溪长江大桥复线桥(待建)(公轨两用桥)(连接大渡口-巴南)(5号线支线)马桑溪长江大桥(已建)(快速公路桥)(连接大渡口-巴南)白居寺长江大桥(在建)(公轨两用桥)(连接大渡口-巴南)(12号线)鱼洞长江大桥(已建)(公轨两用桥)(连接大渡口-巴南)(2号线)白沙沱长江大桥(已建)(普通铁路桥)(连接大渡口-江津)(又名小南海长江大桥)(待拆除)新白沙沱长江特大桥(已建)(普通铁路桥)(连接大渡口-江津)小南海长江大桥(待建)(普通公路桥)(连接大渡口-江津)地维长江大桥(已建)(普通公路桥)(连接大渡口-江津)铜罐驿长江大桥(待建)(普通公路桥)(连接九龙坡-江津)西彭长江大桥(待建)(普通公路桥)(连接九龙坡-江津)(又名支坪长江大桥)观音岩长江大桥(已建)(高速公路桥)(连接九龙坡-江津)迎宾长江大桥(已建)(普通公路桥)(连接九龙坡-江津)合计:35座,其中已建17座、在建4座、待建14座。
重庆市石板坡长江大桥、牛角沱嘉陵江大桥、石门嘉陵江大桥管理办法正文:---------------------------------------------------------------------------------------------------------------------------------------------------- 重庆市人民政府令(第86号)《重庆市石板坡长江大桥、牛角沱嘉陵江大桥、石门大桥管理办法》已经2000年6月28日市人民政府第6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0年7月1日起施行。
市长包叙定2000年6月30日重庆市石板坡长江大桥、牛角沱嘉陵江大桥、石门嘉陵江大桥管理办法第一条为确保重庆市石板坡长江大桥、牛角沱嘉陵江大桥和嘉陵江石门大桥的安全、交通畅通和正常营运,根据国务院《城市道路管理条例》和《重庆市市政工程设施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重庆市石板坡长江大桥、牛角沱嘉陵江大桥和石门嘉陵江大桥(以下简称:三桥)及其附属设施和安全保护的管理。
本办法所称三侨附属设施包括:大桥引道、大桥收费监控设施、测量设施、安全消防设施、照明设施等。
第三条市市政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三桥及其附属设施和安全保护区的监督管理。
三桥在授权经营期限内,由三桥经营单位按照授予的权限负责三桥的养护维修、管理、设施安全管理和过桥收费管理工作,并接受市市政行政主管部门的行业指导和监督。
公安、交通、港航监督等部门,应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共同搞好三桥的管理工作。
第四条机动车辆通过三桥应依法缴纳通行费。
但警车、工程抢险车、环卫专用车、设有固定标志的邮政车、持有残疾证的残疾人代步车在大桥经营管理单位办理有关手续后,免缴通行费;军车免费通过三桥。
核定调整通行费收费标准,由市市政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意见,经市物价部门审核并报市政府同意后予以公示。
第五条机动车辆在三桥上行驶,应当服从公安交警的指挥和大桥经营管理单位的管理。
2022年6月第39卷 第3期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Jun. 2022Vol. 39 No. 3略论三线建设对西南地区城市基础设施的促进作用李 晗 崔一楠(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四川绵阳 621010)【摘要】三线建设时期,国家在西南地区开展了一系列建设,一大批国防、能源、交通等项目迅速铺开,这些项目推动了西南地区包括铁路建设、公路桥梁、航运事业、通讯基础设施、电力事业等在内的一大批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
与此同时,三线建设还为西南地区城市提供了智力支撑和文化基因,高校的迁移和中高职业学校的建立都为推动西南地区的整体发展提供了不可忽视的动力。
【关键词】三线建设;西南地区;城市基础设施;城市发展【中图分类号】K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860(2022)03-0018–07收稿日期:2021-10-15 修返日期:2022-03-15作者简介:李 晗(1997-),女,汉族,内蒙古呼伦贝尔人,硕士在读。
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崔一楠(1983-),男,汉族,辽宁锦州人,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感谢匿名审稿人对本文的建议,作者文责自负。
西南地区是全国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云南、贵州和四川(含重庆)三省作为西南三线建设的中坚,受到区域位置、地形地貌、经济发展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各省基础设施建设长期投入不足,建设速度较为缓慢。
遵循三线建设“靠山、分散、隐蔽”的基本原则,诸多三线项目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相继完善,这对其所在或临近的市镇产生多种促进作用。
三线建设项目启动后,一大批三线建设项目布局西南地区,西南地区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与大规模工业建设需要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
为此,国家、西南三省在推进三线建设过程中,加大了对交通、通讯、能源、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给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重庆石板坡长江大桥重庆石板坡长江大桥复线桥,于2003年12月正式动工,2006年8月28日竣工通车,全长1103.5米,宽19米,为单向四车道,设计日通行能力8万辆。
重庆石板坡长江大桥复线桥耗资4.28亿元,,采用连续刚构连续梁混合梁结构。
其中,5号和7号桥墩的跨度达到了330米,成为了当时世界第一跨径梁桥。
重庆长江大桥复线桥与重庆长江大桥相距仅5米,由于两桥相距很近,出于美观考虑,新桥的总体造型与老桥一致,均为连续钢构。
新老二桥并排而立,复线桥也设计为7个桥墩。
后经过航道专家的论证,考虑到三峡的通航能力,万吨级船舶难以通过,会产生“巷道效应”,不得不将主跨之间的6号桥墩去掉。
这样一来,5号和7号桥墩的跨度就达到330米,在同类结构桥梁中,如此跨度还是首次。
由于重庆长江大桥复线桥与重庆长江大桥相距“亲密”,构成了双桥过江的奇特景色,两座桥梁也被亲切地称为“姊妹桥”。
对于任何修建在这一地区跨越长江的桥梁而言,施工上都必须考虑的问题便是应对丰水期长江高水位的问题。
长江的丰水期通常从每年的3月至7月,水位差可达38m。
桥梁基础适合于枯水期施工。
因此,在丰水期到来之前将下部结构施工至洪水位之上是十分重要的,这样就不会导致丰水期时工期中断。
假如下部结构不能如期完工,工期便会延误约1年时间。
石板坡复线桥总共有80根直径2.0m或2.5m的混凝土桩。
这些全部都是人工挖孔桩。
可能这有些令人难以置信,但实际上由于人工挖孔可以同时开挖所有的桩基,它的速度要比机械钻孔快得多。
在重庆,劳动力相对较便宜,人工挖孔不仅效率高而且非常经济。
除了南岸20.35m、北岸17.55m的梁段以及第4跨跨中45m长梁段采用临时支架施工外,其余混凝土梁采用挂篮悬浇法施工。
1981年修建的老桥也是采用挂篮悬浇法施工,这项技术在中国非常成熟。
由于靠近5、6号墩处的节段非常重,节段长度从2.75m到5.5m不等,以充分利用挂篮的承载能力。
在这样的分块安排下,最重的节段重量为380t。
重庆长江大桥重庆长江大桥,又名石板坡长江大桥,位于重庆渝中区石板坡和南岸区黄葛渡立交之间,属于T型刚构桥,是横跨长江的第一座公路大桥,也是重庆主城区在长江上的第一座桥梁,带动了重庆市的经济同步发展,已成为重庆的著名景点之一。
新建成的重庆长江大桥复线桥,为提高重庆长江大桥的通行能力和改善重庆长江大桥通行压力以及作为改善重庆市环线交通的重要路桥项目,朝天门长江大桥建成后,将实现与重庆近郊交通主干道的顺畅连接,联网互动,扩展重庆的经济动脉,带动重庆整体经济的同步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
重庆长江大桥全长1120m,最大跨度174m,桥宽21m,四车道,两边各有2米人行道。
建设历程重庆长江大桥于1977年11月26日动工兴建,1980年7月1日建成通车,比计划提前6个月完工。
它跨越长江,北连南区干道,直通重庆火车站和朝天门港区;南接川黔公路。
全长1120米(包括桥台架空部分),北引道长496米,南引道长1725米,其中南桥头设有双孔隧道一座,2003年隧道拆除,并新建了南桥头立交。
南引道末端和北引道路交叉口均采用半立交,正桥7墩2台,共8孔长311米。
主跨度174米,属于T型刚构桥。
该桥由上海市政设计院设计、重庆市桥梁工程公司施工。
2003年12月在原重庆长江大桥的基础上。
新建了重庆长江大桥复线桥,为了提高重庆长江大桥的通行能力和改善重庆长江大桥通行压力。
于2006年09月25日复线桥正式建成通车。
建筑类型重庆长江大桥是一座三跨连续梁桥,在大桥建设过程中,需要简支梁、悬臂梁、连续梁、斜拉体系、有推力拱、无推力拱几乎涵盖了所有桥梁的施工方式,其复杂和频繁的体系转换充满了风险和挑战,这在国内非常罕见。
据二航局项目部总工程师汪存书介绍,建大跨度的钢拱桥,最大的难度是拱桥无外来支撑力、承载力,全靠钢拱自身的力学设计精度。
552米跨度钢桁系杆拱桥上部钢桁结构的安装,是朝天门长江大桥最有特点和最具技术难度的关键施工工序。
重庆,被称为山城。
山城步道通常是只能步行的城市小道。
与多数城市的小街巷不同,山城步道有很多的上下坡的台阶,也就是本地人说的“梯坎”。
来到重庆,要感受这座着与众不同的城市,就一定要到最具特色的山城步道去“爬坡上坎”。
那里有最原汁原味的市井生活,有即将被遗忘的城市记忆,有独特的山城风景。
走山城步道是重庆独特的出行方式,更是山城重庆特有的文化。
本攻略所提供的线路是从山城步道中兴路-观音岩段(第三步道)完整的全程。
第三步道简介山城第三步道,从观音岩经石板坡到中兴路。
沿途串起了抗建堂、菩提金刚塔、第一水厂塔、古城墙、仁爱堂、厚庐石库门、山城巷等独具老重庆风味的历史景点。
其中在石板坡段,还在崖壁上修建了一条可观江景的悬空栈道。
山城第三步道的起点,是在中山一路的中山医院(现人民医院)门口,终点在中兴路。
由于在中山医院附近步道与公路交织,往石板坡片区又正在进行旧城改造,不熟悉的路况的人不太容易找路。
而在中兴路的步道口有明显的石门入口和“山城步道”标识,所以多数人都把这里当做入口。
在我以前的徒步山城游记中所走的第三步道,就是从观音岩往中兴路走。
本攻略则顺应大多数,把中兴路步道口做为步道起点。
并为此多次从中兴路入口徒步体验。
目前最长最美最值得走的就是山城第三步道。
它也是由几条老步道连接而成,其中的悬空栈道,是10多年前修建的。
本攻略所介绍的线路,都是亲身体验。
我每月都会走几次第三步道,如有新变化会随时更新。
徒步路线中兴路第三步道入口 -- 山城巷 -- 仁爱堂 -- 悬空栈道 -- 鱼鳅石 -- 兴隆街 -- 地铁站路口 -- 菩提金刚塔 -- 抗建堂 -- 观音岩中山医院山城第三步道 by 见道红线是本攻略介绍的第三步道全程路线(中途紫色为可选路线,可忽略)。
整个线路可分为4个部分:1.山城巷,2.悬空栈道,3.山地公园,4.城市公路。
游客可只走前两部分,即走完悬空步道即可。
蓝色是从山城巷至通远门,难度较小,也适合一般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