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蒙特梭利小班教学教案

蒙特梭利小班教学教案

蒙特梭利小班教学教案
蒙特梭利小班教学教案

小班上学期课程

第一课时:

活动名称:工作毯的使用

活动准备:工作毯

教育目的:直接:会使用工作毯。

间接:培养专注力。

活动过程:

1走线

(1)配班教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带领小朋友们走线。

(2)如果是初次接触蒙氏线的小朋友,教师要介绍其名称,并简单展示。

方法:五指并拢指向蒙氏线,“这是蒙氏线。”并站在线上,开始慢

慢地走,走得时候前脚跟挨着后脚尖,注意不要掉到线下面。

(3)站在线上双手叉腰,用温和的语气介绍工作规则:听到音乐的时候开始走,不能掉到线下,掉到线下的小朋友要从原地站到线上重新

开始走。

(4)配班教师辅导,随着音乐慢慢减弱停止,走线也停止,老师请幼儿取自己的小垫子坐在线上。

2教师展示

(1)问好,并互相认识,进行自我介绍。

(2)“今天老师带小朋友们做一个工作。”教师引领小朋友们走到工作毯架前介绍:这是工作毯。我们从这里拿工作毯,还要放回到这里。

(3)示范工作毯的拿法:双手的四指并拢,和拇指分开,左手在下,右手在上抓握工作毯的中间部分,竖着拿起,与身体隔一拳的距离。

将毯竖直拿出,垂直放入地毯架,不要使地毯散开。

(4)请小朋友们坐到蒙氏线上,教师轻轻地取一块工作毯,走到蒙氏线前停下,跪姿,将毯放倒,一只手压住工作毯的一边,另一只手灵

活的将毯打开。介绍说“我们很多工作要在工作毯上进行。”

(5)指出地板上的红色标记,把工作毯的一角与之对齐。从上到下将工作毯抚平。

(6)卷工作毯。将工作毯顺时针转过来,使短边对着自己,慢慢把工作毯卷好。邀请小朋友把工作毯放回毯架。

(7)请小朋友们尝试。

错误订正:工作毯不散开。

3 自由工作

请小朋友们轻轻地取一块工作毯,找个小标记,对齐放好工作毯。

请小朋友们在教具架前自由选择喜欢的教具,轻轻放到工作毯上。

小朋友们自由工作,教师做个性化指导,并做好观察记录。主要观察小

朋友的专注情况及原因。

请小朋友把教具归位,并收好工作毯。

第二课时

活动名称:与别人打招呼

活动准备:工作毯、小兔、小鸭、小猫的手偶

教育目的:直接:学习礼貌用语,会和别人打招呼“你好!”、

“再见!”、“你早,你到哪里去?”。

间接:体会上幼儿园的快乐。

活动过程:

1走线

(1)配班教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带领小朋友们走线。

(2)请小朋友们站在线上。随固定音乐走线。

(3)主班老师可根据小朋友的进步变换姿势,如,手位变换。

(4)走线结束后,请小朋友们取小垫子坐在线上。

2 教师展示

(1)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三个新朋友,小朋友来猜一猜谁来了。”

教师用双手挡住嘴,发出“喵喵喵”的声音,请小朋友猜,同时出示

猫的手偶。“你们喜欢小花猫吗?见到它高兴吗?高兴的话就和小猫

打招呼。”“小花猫也很喜欢你们,很高兴成为你们的朋友,看,它和

我们打招呼呢”

教师拿手偶点点头:“你好!”

小猫要走了,说“再见!”

(2)同样方法,通过小鸭、小兔,练习“你好!”,“再见!”

(3)小结:两个拇指相对,微屈手指,“你早,你到哪里去?”,另一只拇指微屈拇指,"点头"回应。

3 自由工作

(1)请小朋友们轻轻地取一块工作毯,找个小标记,对齐放好.

(2)请小朋友在教具架前自由选择喜欢的教具,轻轻放到工作毯上。

(3)小朋友们自由工作,教师做个性化指导,并做好观察记录。在上次课

程的基础上,着重指导教具的名称与归位对应。

(4)请小朋友把教具归位,并收好工作毯。

第三课时:

]活动名称:插座圆柱体粗细组的嵌入

活动准备:工作毯(教师用)、插座圆柱体粗细组、椅子(数量和人数相等)教育目的:直接:初步完成插座圆柱体的嵌入工作。

间接:培养专注力和观察能力。

活动过程:

1 走线

(1)配班教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带领小朋友们走线。

(2)请小朋友们站在线上。随固定音乐走线。

(3)主班老师可根据小朋友的进步变换姿势,如,手位变换(要和上个课时保持一致)。

(4)走线结束后,请小朋友们坐在线上。

2 教师展示

(1)导入:

“今天老师带小朋友们做一个新工作。”

教师请一位小朋友帮助老师取一块工作毯。(配班老师适当指导)

教师接过来,要说“谢谢。”

(2)展示流程及要点;

把准备好的插座圆柱体放在工作毯上,介绍:“这是插座圆柱体。”

示范拿法:双手五指并拢,扶座体两端的凹槽处。轻轻放下。

抽出圆柱体:

手势展示

方法:教师伸出惯用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不用的手指要藏起来),

伸直胳膊,从左到右,缓慢移动,使每个小朋友都能看到。

缓慢合手指,捏住圆柄,垂直向上抽出圆柱体。放在与圆穴对应的位置。

从左到右,依次全部抽出。抽到两或三个的时候,邀请小朋友来试一试。

嵌入圆柱体:

触摸圆穴,触摸圆柱体的底,点点头,再通过视觉的对比,即把圆柱体

底面和圆穴放在一起,然后再垂直放入。双手的食指和中指并拢缓慢触

摸圆柱体和对应圆穴的边缘。

请小朋友来尝试。全部放入的时候,按照嵌入的顺序,依次触摸圆柱体

和对应圆穴的边缘。

归位:请小朋友观察插座圆柱体在教具架上的位置。它一共有四组。

3 自由工作

请小朋友们每人取一块工作毯,铺好。

到教具架前自由选择工作材料。

教师指导。重点是嵌入练习。教师注意做好观察记录。

归位。

注意:在指导的过程中适时进行工作礼仪教育,如需要教师帮助的时候,不要大声喊,先举手等。也可引导小朋友们合作,方法:想和小朋友操作同一件教具,可以说:“我可以和你一起工作吗?”那位小朋友最好能站起来,拉伙伴的手,一起坐下,欢迎他(她)的加入。

第四课时

活动名称:洗手

活动准备:清水一盆,肥皂,指甲刷,干毛巾,清水桶,脏水桶

活动目的: 1、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知道在饭前、点心前及大小便后要洗手。

2、形成有秩序的生活习惯。

活动过程:

1. 走线

(1)配班教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带领小朋友们走线。

(2)请小朋友们站在线上。随固定音乐走线。

(3)主班老师可根据小朋友的进步变换姿势,如,手位变换(要和上个课时保持一致)。

(4)走线结束后,请小朋友们坐在小椅子上,围坐在老师周围。

2.教师展示

(1)选择在矮桌上进行此项工作。

(2)介绍工作名称,请幼儿观察老师是怎么做的。

(3)双手手背朝上放进清水盆中,翻转手心手背,使两面都沾湿,将手上的多余的水甩下。取肥皂从左手开始两面打肥皂,将肥皂放回。

(4)两手相互摩擦,将肥皂打开成泡沫,然后从左手开始一根一根的清洗手指。最后用指甲刷清理指甲。

(5)将指甲刷放在水中洗干净,然后放回。将手上泡沫清洗干净,将手上的水甩掉。将脏水倒入脏水桶。

(6)将清水桶中的水倒入盆中,用清水将手涮干净,水倒入脏水桶。用毛巾将手擦干。将毛巾放回。

3.自由工作

请小朋友们每人取一个小盆,在小桌子上或洗手间的地板上或楼道上进行练习。结束后将小盆归位。

第5课时

活动名称:大把抓玻璃珠

活动准备:托盘内装两个同样的素色碗,其中一个碗内装玻璃珠

活动目的: 直接:练习五指的灵活性,发展手眼协调能力。

间接:培养专注力和独立性。

活动过程:

1. 走线

(1)配班教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带领小朋友们走线。

(2)请小朋友们站在线上。随固定音乐走线。

(3)主班老师可根据小朋友的进步变换姿势,如,手位变换(要和上个课时保持一致),本次课程要注意小朋友的形体气质练习。

(4)走线结束后,请小朋友们坐在线上。

2. 教师展示

(1)教师跪姿,手自然放在腿上。请一位小朋友去帮老师取工作毯。

介绍“今天老师展示的新工作是大把抓。”

(2)先拿出左边的盛珠子的碗,放在工作毯上,再拿出右边的空碗,放在刚才碗的右边,把托盘放在工作毯的右下方。恢复跪姿。

(3)左手扶碗,伸开右手五指,向幼儿展示五指抓的动作,在空中抓握后慢慢移向左碗中,五指合拢,将手中的珠子抓起,平移到右碗上方,

手指张开,将珠子放入碗中,请幼儿观察手指张开的状态。

(4)几次后邀请幼儿尝试。教师进行再示范,直到将左碗中豆子全部移到右碗中,再换手从右碗抓到左碗中。

(5)练习完毕后,请幼儿协助整理将教具归位。并在教具架前再次强调教具的位置。

3. 自由工作

(1)请小朋友们每人取一块工作毯,铺好。

(2)到教具架前自由选择工作材料。

(3)教师指导并做观察记录。过程中可交换工作材料也可更换工作材料。

这个时期的小朋友喜欢重复操作,不要阻止小朋友选择以前的材料。对于选择不同材料的大把抓的小朋友进行鼓励指导,激发幼儿完成工作的兴趣。但是要注意给幼儿安静的工作环境。

第6课时

活动名称:倒豆子

活动准备:托盘内装两个同样的素色不透明杯子,其中一个内装豆子

活动目的: 直接:练习倒的动作,发展手眼协调能力,促进运动的调整,积累动作经验。

间接:更好的集中注意力,增强学习和做事能力。

活动过程:

1. 走线

(1)配班教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带领小朋友们走线。

(2)请小朋友们站在线上。随固定音乐走线。

(3)主班老师可根据小朋友的进步变换姿势,如,手位变换(要和上个课时保持一致),本次课程要注意小朋友的形体气质练习。

(4)走线结束后,请小朋友们坐在线上。

2. 教师展示

请小朋友去取工作毯。

教师跪姿,把倒固体的工作放在工作毯上,还原跪姿,亲切地介绍:“今天展示的工作是倒固体。”

握住装固体的把手,轻轻地拿起来,暂时停住不动。

靠近左侧的杯子,把杯沿对着另一杯口中央,在距离5-8cm的上方开始倒。

杯身慢慢倾斜到能倒下最后一粒。

把空杯子放回托盘中,左手拿起装满豆子的杯子,按前面的方法再倒回空杯子中。

邀请小朋友来尝试。

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再示范。

请小朋友把教具和工作毯归位。

3. 自由工作

(1)请小朋友们每人取一块工作毯,铺好。

(2)到教具架前自由选择工作材料。

(3)教师指导并做观察记录。过程中可交换工作材料也可更换工作材料。

用完后归位。

这个时期的小朋友喜欢重复操作,不要阻止小朋友选择以前的材料。但是要注意给幼儿安静的工作环境。

第7课时

活动名称:插座圆柱体粗细组名称练习

活动准备:插座圆柱体粗细组、工作毯

活动目的: 直接:认识高矮。

间接:锻炼幼儿三指捏的能力,感知物体粗细的序列顺序。

活动过程:

1. 走线

(1)配班教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带领小朋友们走线。

(2)请小朋友们站在线上。随固定音乐走线。

(3)可根据小朋友的进步变换姿势,走线结束后,请小朋友们坐在线上。

2. 教师展示

(1)请小朋友去取工作毯。

(2)教师跪姿,把插座圆柱体放在工作毯上,还原跪姿,亲切地介绍:“今天的工作是插座圆柱体粗细组。”

(3)复习:按原来的展示方法,先强调插座圆柱体的拿法,然后把圆柱体依次抽取出来,摆放在对应的圆穴后。

(4)取其中最高的和最矮的放在最前面。左手捏住圆柄把圆柱体横放在胸前,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并拢对圆柱体的粗细和截面2个维度进行触摸

感知。放下的时候命名:“粗的”、“细的”,。请幼儿传着摸一遍。

(5)用三阶段教学法巩固名称。

(6)把其他的圆柱体都散放在工作毯上,老师示范选择任意两个圆柱体比较粗细。请幼儿说出差距较小的两个圆柱体的粗细。

(7)教师按以前的操作方法重现圆柱体的嵌入。

请小朋友用正确的拿法把教具归位,然后再把工作毯整理、归位。

注意:尽量使每个小朋友都有实践的机会,可以把归位等环节安排给更多的小朋友去完成。

3. 自由工作

(1)请小朋友们每人取一块工作毯,铺好。

(2)到教具架前自由选择工作材料。

(3)教师指导并做观察记录。过程中可交换工作材料也可更换工作材料。

注意给幼儿安静的工作环境。

(4)归位。

第8课时

课程名称:色板I

活动准备:色板I、托盘、工作毯、颜色宝宝的家(贴红色、黄色、蓝色标记的小筐各一个内装写有红、黄、蓝的三色卡片若干)

活动目的: 直接:认识红、黄、蓝三种颜色。

间接:增强视觉辨别能力。

活动过程:

1. 走线

(1)配班教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带领小朋友们走线。

(2)请小朋友们站在线上。随固定音乐走线。

(3)主班老师可根据小朋友的进步变换姿势,如双手放肩上、背手等。

(4)走线结束后,请小朋友们坐在线上。

2. 教师展示

(1)请小朋友去取工作毯。

(2)教师跪姿,把色板Ⅰ从托盘中拿出来放在工作毯上,还原跪姿,亲切地介绍:“今天我们的工作是色板Ⅰ。”

打开盒盖,把盒盖正面朝上,放在盒子的左边。

把色板拿出红黄蓝三块,散放在工作毯上,把盒子盖好,放于工作毯右下角。

(3)示范色板的拿法,同时用三阶段教学法进行名称教学:

惯用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色板木质两端(避免碰触色板的胶片)展示:教师伸平手臂,缓慢从左到右移动色板,(照顾每个幼儿)同时说本块色板的颜色。

“谁想来试一试?”请宝宝来到教师的左侧。“请你指一指红色的色板”,

“请把黄色的色板拿起来请大家看一看”。

“谁还想来试一试?” “请你把×色的色板拿起来。”(巩固拿法)

教师拿起色板,请大家一起说出它的颜色。

(4)教师拿出其余三块色板,散放在工作毯上,拿起红色的色板进行配对,教师示范一个,邀请小朋友实践。

(5)归位。教师把盒子拿到工作毯的中间,打开盖子,正面朝上放在盒子左侧,教师拿色板,说名称,左手扶住盒内已有色板的木质端,右手放

进色板。盖好盖子。双手拿起,“学具不用了,要归位。”放进教具柜。

指标签和教具,说“色板”。

提示幼儿以后可以自己来取放色板。

观察记录:教师要注意多观察宝宝行为背后的原因,进行三阶段教学时第二阶段反复进行,第三阶段要观察宝宝是不是真的已经掌握,创造一对一的教学机会。

3.自由工作

(1)请小朋友们每人取一块工作毯,铺好。

(2)到教具架前自由选择工作材料。

(3)教师指导并做观察记录。过程中可交换工作材料也可更换工作材料。注意给幼儿安静的工作环境。

(4)归位。

第9课时

课程名称:穿珠

活动目的:直接:掌握二指捏、穿珠的技巧;

间接:增强手指灵活度,培养耐心和认真做事的态度。

活动过程:

1. 走线

(1)配班教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带领小朋友们走线。

(2)请小朋友们站在线上。随固定音乐走线。

(3)根据小朋友的进步添加材料,如,背手走、持物(小沙袋等)走。(4)走线结束后,请小朋友们坐在线上。

2. 教师展示

请小朋友帮老师取工作毯,并铺工作毯。

教师拿穿珠的工作放在工作毯上。介绍:“今天我们的工作是穿珠。”

左手捏起一颗的珠子,右手捏住绳子的一端,留出约2厘米,从珠子的孔中穿过去,在珠子另一端露出大于1厘米绳子的时候,把线拉过去,整理珠子到线的底端。

同样方法,进行再次示范。

邀请小朋友来选喜欢的珠子,并穿上去。尽量让小朋友都尝试一下。

展示穿在一起的珠子。

把珠子一粒粒取下来,放在盘中,把线平整地放入托盘。

工作材料归位。

3. 自由工作

(1)请小朋友们每人取一块工作毯,铺好。

(2)到教具架前自由选择工作材料。

(3)教师指导并做观察记录。过程中可交换工作材料也可更换工作材料。注意给幼儿安静的工作环境。多准备些穿珠类型的材料。

(4)归位。

第10课时

课程名称:颜色分类

活动准备:圆圆板,底部贴有颜色控制圆片的透明容器(玻璃杯等)

活动目的:直接:分辨颜色,掌握简单的颜色分类。

间接:增强辨别能力,为数学分类打基础。

活动过程:

1. 走线

(1)配班教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带领小朋友们走线。

(2)请小朋友们站在线上。随固定音乐走线。

(3)根据小朋友的进步添加材料,如,背手走、持物(小沙袋等)走等。

(4)走线结束后,请小朋友们坐在线上。

2. 教师展示

请小朋友取工作毯,并铺好。

教师展示圆圆板,介绍名称。请幼儿观察杯子底部的颜色控制部分,示范将不同颜色的圆圆板放入相应的杯子里。

邀请小朋友进行工作。

3. 自由工作

(1)请小朋友们每人取一块工作毯,铺好。

(2)到教具架前自由选择工作材料。

(3)教师指导并做观察记录。过程中可交换工作材料也可更换工作材料。注意给幼儿安静的工作环境。

(4)归位。

注意多多复习,观察小朋友对工作材料的操作情况和提高程度,进行个性化指导。

第11课时:

课程名称:插座圆柱体大小组名称练习

活动准备:插座圆柱体大小组、工作毯

活动目的:直接:拓展思维,增强动手能力,增加幼儿对事物特征的感知觉体验。

间接:培养耐心,能够克服困难,增强自信心和责任感。

活动过程:

1. 走线

(1)配班教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带领小朋友们走线。

(2)请小朋友们站在线上。换另外一首曲子走线。

(3)根据小朋友的进步添加材料,如,背手走、持物(小沙袋等)走等。

(4)走线结束后,请小朋友们坐在线上。

2. 教师展示

(1)请小朋友去取工作毯。

(2)教师跪姿,把插座圆柱体放在工作毯上,还原跪姿,亲切地介绍:“今天的工作是插座圆柱体大小组。”

(3)复习:按原来的展示方法,先强调插座圆柱体的拿法,然后把圆柱体依次抽取出来,摆放在对应的圆穴后。

(4)取其中最高的和最矮的放在最前面。左手捏住圆柄把圆柱体横放在胸前,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并拢对圆柱体的高度进行触摸感知。放下的时

候介绍:“高的”、“矮的”。

(5)用三阶段名称教学进行巩固练习。

“哪个是高的?”请小朋友们指一指。“哪个是矮的呢?”邀请小朋友来挑

选高的或者矮的展示给大家。

“这个是?”教师拿起其中一个圆柱体,请小朋友们一起回答。

“请小朋友们闭上小眼睛。”教师把另外一个圆柱体藏起来后请小朋友们睁开,“看一看哪个不见了?”

(6)把其他的圆柱体都散放在工作毯上,老师示范选择任意两个圆柱体比较大小。请幼儿说出差距较小的两个圆柱体的大小。

(7)教师按以前的操作方法重现圆柱体的嵌入。

(8)请小朋友用正确的拿法把教具归位,然后再把工作毯整理归位。

注意:尽量使每个小朋友都有实践的机会可以把归位等环节安排给更多的小朋友去完成

3. 自由工作

(1)请小朋友们每人取一块工作毯,铺好。

(2)到教具架前自由选择工作材料。

(3)教师指导并做观察记录。过程中可交换工作材料也可更换工作材料。

(4)归位。

注意多多练习,重点为观察,激励,保障孩子自由工作时间可以自己多多动手。可以给程度好的幼儿建议插座圆柱体某几组首尾相接,围成正方形,请幼儿把圆柱体抽出来放在正方形内,请小朋友把圆柱体归位。

第12课时

课程名称:舀珠子

活动准备:托盘内装两个同样的素色碗,其中一个为空碗,另外一个内装玻璃珠、小勺一个)、工作毯

活动目的:直接:学习舀的动作,培养小手肌肉的控制力,增强手眼协调能力;间接:感知动作的顺序性,感受物体的正确移倒法。

活动过程:

1 走线

(1)配班教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带领小朋友们走线。

(2)请小朋友们站在线上。适应新曲子走线。

(3)根据小朋友的进步添加材料,如,背手走、持物(小沙袋等)走等。

(4)走线结束后,请小朋友们坐在线上。

2. 教师展示

请小朋友拿取、铺放工作毯。

请一位小朋友去取今天展示的工作。配班老师指导配合。

教师请小朋友像平时老师做的一样,端托盘走,控制托盘内物体不晃动,到工作毯前,先蹲下,再调整为跪姿,把托盘轻轻放在工作毯上,并说:“请用。”教师带领大家致谢。(注意,这对本阶段的小朋友有难度,但教师要多给小朋友实践操作的机会。最初,可降低难度,教师接过小朋友手中的工作材料,先致谢,再带领小朋友们致谢。)

教师介绍展示工作的名称:舀珠子

示范方法:左手捏勺柄的根部,轻轻拿起,右手的拇指、食指、中指慢慢张开准备好,左手将勺柄放在右手三指上,右手握住勺柄的中间偏上部分。左手控制(轻扶)碗,右手用勺将珠子舀起,保持角度不变,轻轻地提起来,在空碗的中央上方时,再把匙里的珠子倾倒下去。

舀到后面会越来越难,这时用左手托住容器,把容器稍微倾斜比较好舀。

邀请小朋友体验。暂不工作的时候,要把勺子放下。

请小朋友把教具归位,并认识教具在活动室的位置。

3. 自由工作

(1)请小朋友们每人取一块工作毯,铺好。

(2)到教具架前自由选择工作材料。

(3)教师指导并做观察记录。过程中可交换工作材料也可更换工作材料。注意给幼儿安静的工作环境。可指导小朋友们合作。

(4)归位。

注意多多练习,重点为观察,激励,保障孩子自由工作时间可以自己多多动手。根据小朋友的实际情况调整课程计划和程度

第13课时:

活动名称:插座圆柱体高矮组名称练习

活动准备:插座圆柱体高矮组、工作毯

活动目的: 直接:认识高矮。

间接:感知顺序。

活动过程:

1. 走线

(1)配班教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带领小朋友们走线。

(2)请小朋友们站在线上。随固定音乐走线。

(3)可根据小朋友的进步变换姿势,走线结束后,请小朋友们坐在线上。

2. 教师展示

(1)请小朋友去取工作毯。

(2)教师跪姿,把插座圆柱体放在工作毯上,还原跪姿,亲切地介绍:“今天的工作是插座圆柱体高矮组。”

(3)复习:按原来的展示方法,先强调插座圆柱体的拿法,然后把圆柱体依次抽取出来,摆放在对应的圆穴后。

(4)取其中最高的和最矮的放在最前面。左手捏住圆柄把圆柱体横放在胸前,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并拢对圆柱体的高度进行触摸感知。放下的时

候介绍:“高的”、“矮的”。

(5)用三阶段名称教学进行巩固练习。

“哪个是高的?”请小朋友们指一指。“哪个是矮的呢?”邀请小朋友来挑

选高的或者矮的展示给大家。

“这个是?”教师拿起其中一个圆柱体,请小朋友们一起回答。

“请小朋友们闭上小眼睛。”教师把另外一个圆柱体藏起来后请小朋友们睁开,“看一看哪个不见了?”

(6)把其他的圆柱体都散放在工作毯上,老师示范选择任意两个圆柱体比较大小。请幼儿说出差距较小的两个圆柱体的大小。

(7)教师按以前的操作方法重现圆柱体的嵌入。

请小朋友用正确的拿法把教具归位,然后再把工作毯整理、归位。

注意:尽量使每个小朋友都有实践的机会,可以把归位等环节安排给更多的小朋友去完成。

3. 自由工作

(1)请小朋友们每人取一块工作毯,铺好。

(2)到教具架前自由选择工作材料。

(3)教师指导并做观察记录。过程中可交换工作材料也可更换工作材料。

注意给幼儿安静的工作环境。

(4)归位。

第14课时

课程名称:二指捏木钮

活动准备:二指捏木钮,立体四子棋

活动目的:直接:训练手指活动,增强其灵活度和精确性。

间接:为握笔做准备。

活动过程:

1. 走线

(1)配班教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带领小朋友们走线。

(2)请小朋友们站在线上。适应新曲子走线。

(3)根据小朋友的进步添加材料,如,背手走、持物(小沙袋等)走等。(4)走线结束后,和小朋友们一起坐在线上。

2. 教师展示

请一位小朋友拿工作毯,并铺放。

取教具,放在工作毯中间,介绍教具名称。伸出惯用手的拇指、食指,伸平手臂,从左到右慢慢平移,并和小朋友目光交流。

用这两个手指慢慢张开、合上两次,做捏的动作,用这样的方法捏起木纽,放在教具的右边,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把木纽全部捏取完毕。

邀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按顺序把圆柄归位,一一对应。可由教师示范两次,然后请小朋友和老师轮流。

归位。

小结:小朋友们可以用这些方法去拿较小的物体。整理归位。

3. 自由工作

(1)请小朋友们每人取一块工作毯,铺好。

(2)到教具架前自由选择工作材料。

(3)教师指导并做观察记录。过程中可交换工作材料也可更换工作材料。

注意给幼儿安静的工作环境。可指导小朋友们合作。

(4)归位。

注意小朋友的动手练习,教师的重点任务为观察,激励,保障孩子这时可以自己动手,小朋友们询问的时候可提供指导帮助。根据小朋友的实际情况调整课程计划和程度。

第15课时

课程名称:倒水

活动准备:透明、带嘴带把的杯子两个、海绵、托盘、桌、

活动目的:直接:提高倒水动作的精确性;

间接:练习双手配合,提高手眼协调能力。

活动过程:

1. 走线

(1)配班老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站在线上,邀请小朋友站在线上进行走线。

(2)在走线过程中一直要按前脚跟挨后脚尖的方法进行,教师可缓慢变化上肢动作:手放肩上、手叉腰等。

(3)走线快结束时,主班教师请幼儿取自己的小椅子坐下,准备下个环节。

2. 教师展示

(1)教师摆放小桌子,并介绍今天的工作是倒水;

(2)杯子不拿出来,直接在托盘中进行操作。教师示范拿杯子的方法:左手托底,右手握柄;

(3)教师用正确的方法拿起有水的杯子,把杯子嘴对准空杯子,倾斜杯子,使水流出,落在空杯子中;

(4)用海绵把洒落在桌子和托盘里的水擦干,请幼儿尝试操作,教师进行有针对性地再示范;

(5)收回工作.

教师寄语:这个阶段的幼儿手的控制能力不强,把洒落的水擦干即可,教师要有耐心。

3. 自由工作

(1)请幼儿按顺序拿工作毯,并铺放整齐。

(2)邀请幼儿来到教具架前自由选择工作。

(3)工作期间教师做观察记录。

(4)幼儿询问的时候进行指导,指导幼儿更换工作等工作礼仪。

(5)指导幼儿对工作材料进行归位。

第16课时

课程名称:擦桌子

活动准备:清水一盆,抹布一块,脏水桶

活动目的: 1、学习擦桌子的方法,培养按秩序做事的良好行为。。

2、形成讲卫生的生活习惯。

活动过程:

1. 走线

(1)配班教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带领小朋友们走线。

(2)请小朋友们站在线上。随固定音乐走线。

(3)主班老师可根据小朋友的进步变换姿势,如,手位变换(要和上个课时保持一致)。

(4)走线结束后,请小朋友们坐在小椅子上,围坐在老师周围。

2.教师展示

(1)教师选择在地上进行此项工作。将需要擦的桌子搬到自己面前,将清水盆,脏水桶放在桌子一侧,抹布放在桌子上。

(2)介绍工作名称。请幼儿观察老师是怎么做的。

(3)将抹布放进清水盆中浸湿,将多余的水拧出来。将抹布放在桌面上打开,折成方块,放在桌子的左上角。提示“我们要把桌子擦干净。”

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将桌面擦一遍。将抹布放进清水盆中涮洗一下,

再重复擦桌子一遍。将抹布放在右下角。

(4)将水倒入脏水桶。

(5)宣布工作结束。收起各种用具。

3.自由工作

请小朋友们每人取一块抹布,擦自己的小椅子,或共同擦桌子。

结束后将用具归位。

第17课时:

课程名称:粉红塔(名称练习与垂直积高)

活动准备:粉红塔、工作毯、相关作业纸

活动目的:直接:分辨大小,培养专注力。

间接:发展幼儿动作、视觉、触觉的协调。

活动过程:

1 走线

(1)配班教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带领小朋友们走线。

(2)请小朋友们站在线上。适应新曲子走线。

(3)根据小朋友的进步添加材料,如,背手走、持物(小沙袋等)走等。

(4)走线结束后,和小朋友们一起站在线上排队。

2. 教师展示

(1)请一位小朋友取工作毯,并铺放。

(2)介绍今天的工作是粉红塔。并引领小朋友们到教具柜前,教师用手势指粉红塔再次强调名称和位置。

(3)示范拿法,最小的用二指捏,然后用三指抓,大的先用左手托底,右手扶上面。一块一块地拿,请小朋友参与一起拿粉红塔,放到工作

毯上。

(4)从散放的粉红塔中拿最大最小的差异较明显的放于工作毯中间。教师拿起其中大的一块,右手轻轻触摸表面,放回,手势指并介绍:“大

的”,同样指小的介绍:“小的”,接着用“请指一指大的”、“请拿起小

的”、“老师手中的是?”、“工作毯上剩下的是?”等方式进行辨别、发

音练习,达到巩固。

(5)教师请小朋友来选择最大的一块给老师,请另外的小朋友选剩下的粉红塔中最大的一块给老师,老师用粉红塔小心地垂直造塔,中心对

齐,垂直叠高。

(6)教师双手从下到上再从上到下轻轻抚过塔身来做订正,鼓励小朋友们尝试。

(7)将教具归位。

教师寄语:注意最初展示给孩子介绍粉红塔要是垂直塔状的。

3. 自由工作

(1)请小朋友们每人取一块工作毯,铺好。

(2)到教具架前自由选择工作材料。

(3)教师指导并做观察记录。过程中可交换工作材料也可更换工作材料。

注意给幼儿安静的工作环境。可指导小朋友们合作。

(4)归位。

注意小朋友的动手练习,教师的重点任务为观察,激励,小朋友们询问的时候再提供指导帮助。并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调整课程计划和程度。

第18课时

课程名称:树嵌板

活动准备:树嵌板、树叶嵌板、工作毯、三步卡

活动目标:直接:认识树的构成,练习镶嵌动作,初步理解其中关系。

间接:培养对植物的热爱,获取粗浅的科学经验。

活动过程:

1 走线

(1)配班教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带领小朋友们走线。

(2)请小朋友们站在线上。适应新曲子走线。

(3)根据小朋友的进步添加材料,如,背手走、持物(小沙袋等)走等。

(4)走线结束后,和小朋友们一起坐在线上。

2. 教师展示

请小朋友取工作毯并铺好。

教师双手拿树嵌板,平放在工作毯上,介绍今天的工作。

从嵌板上取出树冠,放在嵌板左边,并介绍“这是树冠”。用三步卡与之对应。

逐一取出树叶、树枝、树干、树根。从上而下排列。

注意:树叶和树枝不只一个,要并排放,对应的三步卡放在相应板块的左边,并一边对齐。

三阶段学习和练习树的各部分名称。

可参考的提示语:“这是…”、“请指出哪个是…”、“老师拿起的是…?”等。

注意反复练习。

归位。按照从上而下的顺序。同名称的多个板块要按从左到右的顺序。

3. 自由工作

(1)请小朋友们每人取一块工作毯,铺好。

(2)到教具架前自由选择工作材料。

(3)教师指导并做观察记录。过程中可交换工作材料也可更换工作材料。注意给幼儿安静的工作环境。可指导小朋友们合作。

(4)归位。

教师根据小朋友的兴趣组织集体活动:在作业纸上装饰汉字。发放工作材料。指导用笔和绘画。完成后帮助小朋友写上自己的名字。鼓励小朋友们以后尝试主题绘画工作,描画可爱的大自然。

第19课时

课程名称:长棒(名称)

活动准备:长棒

活动目的:直接:培养幼儿视觉的分辨力,通过触觉比较、感知长度的差异。

间接:发展手眼与肌肉的协调性,为数学教育做准备。

活动过程:

1 走线

(1)配班教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带领小朋友们走线。

(2)请小朋友们站在线上。适应新曲子走线。

(3)副班老师添加材料,在小朋友们路过的时候递上添加的材料如,小沙袋,主班老师在前示范,增加小朋友的专注程度。

(4)走线结束后,带领小朋友们坐在线上。

2 教师展示

(1)请一位幼儿取来工作毯,铺好。

(2)教师介绍新工作,取长棒,方法:两手握住棒的两端,轻放在毯上,请幼儿来尝试下一根,教师示范长过肩宽的长棒竖着拿,请幼儿尝试。

每次拿一根。散放在工作毯上。

(3)教师从中拿出最长的和最短的两根,一端对齐,借助视觉用三阶段教学法进行长短认识教学:指相应的长棒,进行“长的”、“短的”的名称

教学。

(4)邀请幼儿辨别、挑选,邀请幼儿触摸感知,进行比较,说出感受:“长的、短的”。缩小长短的差异,进行细微的长短感知。

(5)教师示范比对方法:左手控制,右手二指从左到右触摸棒体,通过触觉感知长度,一端对齐,同法感知。

(6)反复练习后将教具一根一根的从长到短放回。

2自由工作

(1)请小朋友们排队逐次取自己的工作毯并铺放整齐。回到教具架前,自由选择工作材料,轻轻放到工作毯上。

(2)教师指导并做观察记录。过程中可交换工作材料也可更换工作材料。

注意给幼儿安静的工作环境。可指导小朋友们合作。

(3)归位。

第20课时

课程名称:拿托盘

活动准备:托盘内放一杯水

活动目的: 1、学习拿取物品的方法,培养按秩序做事的良好行为。。

2、锻炼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感。

1. 走线

(1)配班教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带领小朋友们走线。

(2)请小朋友们站在线上。随固定音乐走线。

(3)主班老师可根据小朋友的进步变换姿势,如,手位变换(要和上个课时保持一致)。

(4)走线结束后,请小朋友们坐在小椅子上,围坐在线上。

2.教师展示

(1)教师选择在地上进行此项工作。介绍工作名称是“拿托盘”。

(2)教师展示:从教具柜上将托盘轻轻取出,双臂平衡,眼睛看着托盘内的物品,用眼角的余光注意周围的事物。将托盘放在教室另一侧的一

张桌子上。水杯没有晃动,也没有水溢出。

(3)请幼儿尝试将托盘拿回来或传给其他幼儿,练习取放托盘的技巧。

(4)宣布工作结束。收起各种用具。

3.自由工作

请小朋友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工作,教师做观察指导。

结束后将用具归位。

小班下学期课程

第1课时:

课程名称:蓝色圆柱体的序列

活动准备:蓝色圆柱体

活动目的:直接:培养视觉辨别能力,观察顺序。

间接:培养观察力,为数学学习做准备。

活动过程:

1. 走线

(1) 配班老师控制音乐,邀请小朋友站在线上进行走线。

(2) 在走线过程中一直要按前脚跟挨后脚尖的方法进行,教师可缓慢变

化上肢动作:手放肩上、手叉腰等。

(3)走线快结束时,主班教师慢慢坐下,手轻轻放腿上。准备下个环节。

2 教师展示

(1)请小朋友取放工作毯,教师带领大家致谢。

(2)教师介绍新工作,展示教具。把蓝色盒子拿到毯中间,打开盖子,把盖子放在盒子的左边,把圆柱一一取出,散放在工作毯上,盒

子盖好,放在右下角。

(3)“比一比哪个是最高的?”把最高的摆出来,再找剩下的圆柱中最高的,依次从左到右摆好。

(4)与幼儿一起进行巩固练习,打乱序列重新排列,或者拿走其中一个进行归位练习。

(5)观察幼儿操作,如有不当之处,教师应有针对性的再示范。

(6)归位。

3. 自由工作

(1)请幼儿按顺序拿工作毯,并铺放整齐。

(2)邀请幼儿来到教具架前自由选择工作。

(3)工作期间教师做观察记录。

(4)幼儿询问的时候进行指导,指导幼儿更换工作等工作礼仪。

(5)指导幼儿对工作材料进行归位

第2课时

课程名称:拼插方块

活动准备:立体方块或一公分方块组、托盘、工作毯

活动目的:直接:练习拼插的动作,增强动作协调和控制能力;

间接:锻炼双手协调力。

活动过程:

1. 走线

(1)配班老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站在线上,邀请小朋友站在线上进行走线。(2)在走线过程中一直要按前脚跟挨后脚尖的方法进行,教师可缓慢变化上肢动作:手放肩上、手叉腰等。

(3)走线快结束时,主班教师慢慢坐下,手轻轻放腿上。准备下个环节。

2. 教师展示

(1)请幼儿拿取工作毯,铺放在教师面前,大家致谢;

(7)教师介绍今天的工作,并出示教具,介绍教具名称,“这是一公分方块组(立体方块)”;

(8)把方块平放在胸前,用惯用手的食指触摸指出凹槽处,放在工作毯中间;取另外一块平放在胸前,用惯用手的食指触摸指出突起处,放在刚

才的方块旁边;

(9)教师双手同时拿起两块,把突起处对准凹槽处,双手同时向中间用力,把两块方块拼插在一起;

(10)教师请幼儿从托盘中找出不同的两块方块进行拼插,教师观察指导;(11)教师进行再示范,和幼儿一起拼插一个长长的串;

(12)请幼儿自由讲述,这像什么;

(13)收回工作:逐个把方块拉出来放在托盘内,并把托盘放在教具架上。3. 自由工作

(1)请幼儿按顺序拿工作毯,并铺放整齐。

(2)邀请幼儿来到教具架前自由选择工作。

(3)工作期间教师做观察记录。

(4)幼儿询问的时候进行指导,指导幼儿更换工作等工作礼仪。

(5)指导幼儿对工作材料进行归位。

第3课时

课程名称:安静游戏

活动准备:计时器或钟表

活动目的:直接:安静倾听周围的声音;

间接:培养听觉专注力

活动过程:

1. 走线

(1)配班老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站在线上,邀请小朋友站在线上进行走线。

(2)在走线过程中一直要按前脚跟挨后脚尖的方法进行,教师可缓慢变化上肢动作:手放肩上、手叉腰等。

(3)走线快结束时,主班教师慢慢坐下,手轻轻放腿上。准备下个环节。2. 教师展示

(1)教师带领小朋友轻轻(没有声音)地站起来,双手叉腰闭上眼睛;

(2)教师带领幼儿做深呼吸,让身体渐渐放松;

(3)教师出示并介绍计时器,说明规则:一会儿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不发出声音,当听到计时器的声音时把眼睛睁开;

(4)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并给定时器设定时间,一般为2-3分钟;

(5)铃声响起后,小朋友睁开眼睛,教师提问:刚才闭上眼睛后,都听到什么声音了?

(6)请幼儿表达听到的声音;

(7)重复一两次。

教师寄语:开始如果有小朋友睁眼,提示不破坏安静环境即可。

3. 自由工作

(1)请幼儿按顺序拿工作毯,并铺放整齐。

(2)邀请幼儿来到教具架前自由选择工作。

(3)工作期间教师做观察记录。

(4)幼儿询问的时候进行指导,指导幼儿更换工作等工作礼仪。

(5)指导幼儿对工作材料进行归位。

第4课时

课程名称:系粘扣

活动准备:系粘扣的衣饰框

活动目的:直接:使幼儿学会系粘扣,锻炼小手指肌肉的灵活性。

间接: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活动过程:

1. 走线

(1)配班老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站在线上,邀请小朋友站在线上进行走线。

(2)幼儿可按照自己舒服的步幅走线。

(3)走线快结束时,教师请幼儿取自己的小垫子坐下,老师准备下个环节。

2. 教师展示

(1)教师铺好工作毯,从衣饰架上取来系粘扣的教具,介绍今天的工作。(2)教师师范:将衣饰框放在工作毯的中部,请幼儿注意老师的操作方法。

左手固定衣饰框的上杠中部,右手两指从上到下从粘扣上抚过,表示完

全闭合。然后左手两指压住下襟,右手大拇指和食指用力将粘扣分开,

两手同时下移,直到将粘扣全部打开。依次将两襟向外打开。两手轻抚

木框四周,表示完全打开。再依次合起来放好。左手固定,右手用力将

按扣压紧。重复开始时的操作,从上到下抚摩粘扣处,表示系好了。(3)将教具归位。

3. 自由工作

(1)请幼儿按顺序拿工作毯,并铺放整齐。

(2)邀请幼儿来到教具架前自由选择工作。

(3)工作期间教师做观察记录。

(4)幼儿询问的时候进行指导,指导幼儿更换工作等工作礼仪。

(5)指导幼儿对工作材料进行归位。

第5课时

课程名称:按长短排序

活动准备:吸管、排序板、作业纸、书写工具、铅笔、毛线、布条、纸条、塑料管

活动目的:直接:认识和区分长短,并能按一定规则排序;

间接:形成初步的空间概念,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活动过程:

1. 走线

(1)配班老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站在线上,邀请小朋友站在线上进行走线。

(2)在走线过程中一直要按前脚跟挨后脚尖的方法进行,教师可缓慢变化上肢动作:手放肩上、手叉腰等。

(3)走线快结束时,主班教师慢慢坐下,手轻轻放腿上。准备下个环节。2. 教师展示

(1)幼儿拿取工作毯,大家致谢;

(2)教师介绍今天的工作是区分长短,并展示介绍今天的工作材料;

(3)教师把吸管按从长到短的顺序排列摆放在排序板上,并请幼儿观察,教师语言提示长和短;

(4)教师任意拿出两根吸管,请幼儿比较长短,及时归位;

(5)教师增加一根吸管,请幼儿添加到合适的位置;

(6)教师小结:教师出示物品,如笔和毛线,请幼儿观察比较长短;

(7)收回工作。

3. 自由工作

(1)请幼儿按顺序拿工作毯,并铺放整齐。

(2)邀请幼儿来到教具架前自由选择工作。

(3)工作期间教师做观察记录。

(4)幼儿询问的时候进行指导,指导幼儿更换工作等工作礼仪。

(5)指导幼儿对工作材料进行归位。

自由工作之后,教师可根据幼儿兴趣组织集体活动《比较线段》.教师展示作业纸,请幼儿观察辨别长和短的线;或者请幼儿在作业纸上添加一条最长、最短和比较长的线条;

教师寄语:教师可在本集体活动中分组,一部分幼儿进行作业纸练习;另一部分幼儿进行操作练习,注意为进行操作练习的幼儿准备充足的材料,如:铅笔、毛线、布条、纸条、塑料管等实际材料,请幼儿操作排序。

第6课时

课程名称:敲门

活动准备:学开锁板、房子的图片、工作毯

活动目的:直接:学习敲门的行为规范;

间接:认识各种各样的门。

活动过程:

1. 走线

(1)配班老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站在线上,邀请小朋友站在线上进行走线。

(2)在走线过程中一直要按前脚跟挨后脚尖的方法进行,教师可缓慢变化上肢动作:手放肩上、手叉腰等。

(3)走线快结束时,主班教师慢慢坐下,手轻轻放腿上。准备下个环节。2. 教师展示

(1)幼儿拿取工作毯,大家致谢;

(2)出示图片,请幼儿说出那是什么;

(3)“怎么进入这么漂亮的房子呢?”(开门)“进入别人的房间应该怎么办?”(敲门)。主班教师请幼儿观看怎么敲门:请配班教师双手交

叉,手心对外,扮演“门”,主班教师惯用手握拳,突出中指,轻轻有

节奏地敲,没人回答的时候再敲下一次;

(4)教师请幼儿两两尝试,教师做观察指导。

3. 自由工作

(1)请幼儿按顺序拿工作毯,并铺放整齐。

(2)邀请幼儿来到教具架前自由选择工作。

(3)工作期间教师做观察记录。

(4)幼儿询问的时候进行指导,指导幼儿更换工作等工作礼仪。

(5)指导幼儿对工作材料进行归位。

第7课时

课程名称:绿色圆柱体(序列)

活动准备:绿色圆柱体

活动目的:直接:培养视觉辨别能力,观察顺序。

间接:培养观察力,为数学学习做准备。

活动过程:

1. 走线

(1) 配班老师控制音乐,邀请小朋友站在线上进行走线。

(2) 在走线过程中一直要按前脚跟挨后脚尖的方法进行,教师可缓慢变

化上肢动作:手放肩上、手叉腰等。

(3)走线快结束时,主班教师慢慢坐下,手轻轻放腿上。准备下个环节。

2 教师展示

(1)请小朋友取放工作毯,教师带领大家致谢。

(2)教师介绍新工作,展示教具。把绿色盒子拿到毯中间,打开盖子,把盖子放在盒子的左边,把圆柱一一取出,散放在工作毯上,盒

子盖好,放在右下角。

(3)“比一比哪个是最粗的?”把最粗的摆出来,再找剩下的圆柱中最粗的,依次从左到右摆好。

(4)与幼儿一起进行巩固练习,打乱序列重新排列,或者拿走其中一个进行归位练习。

(5)再按照高矮进行一边排序,邀请幼儿操作,如有不当之处,教师应有针对性的再示范。

(6)归位。

3. 自由工作

(1)请幼儿按顺序拿工作毯,并铺放整齐。

(2)邀请幼儿来到教具架前自由选择工作。

(3)工作期间教师做观察记录。

(4)幼儿询问的时候进行指导,指导幼儿更换工作等工作礼仪。

(5)指导幼儿对工作材料进行归位

第8课时

课程名称:按数取物(1-3)

活动准备:数字卡1---3、神秘袋内装有玻璃珠若干、工作毯、

活动目的:直接:能手口一致地点数3以内物体的数量并说出总数;学习按数取物,根据3以内的指定数量取出相等数量的物体。

间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活动过程:

1. 走线

(1)配班老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站在线上,邀请小朋友站在线上进行走线。

(2)在走线过程中一直要按前脚跟挨后脚尖的方法进行,教师可缓慢变化上肢动作:手放肩上、手叉腰等。

(3)走线快结束时,主班教师慢慢坐下,手轻轻放腿上。准备下个环节。2. 教师展示

(1)教师请幼儿铺放工作毯,大家致谢;

(2)教师出示神秘袋,数字卡;将数字卡放在工作毯的右下部。

(3)取任意数字卡,读出数名,按照数名在神秘袋中取出相应的珠子。重复示范,请幼儿尝试按数取物。

3. 自由工作

(1)请幼儿按顺序拿工作毯,并铺放整齐。

(2)邀请幼儿来到教具架前自由选择工作。

(3)工作期间教师做观察记录。

幼儿园小班教学活动教案

小雨点(语言) 活动目标 1.感受儿歌的韵律美,体验下雨的乐趣。 2.理解儿歌内容,能吐字清楚地朗诵儿歌。 3.尝试用简单的词句仿编儿歌。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对下雨的现象有初步认知。 2.物质材料准备:课件,挂图。 活动过程 一、声音导入,引出主题 1.教师播放下雨的声音音频(可使课件),请幼儿一听,猜猜是什么声音。教师:这是什么声音?小雨点从天上落下来,发出什么样的声音? 2.提问:下雨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说说你看到过的雨中景象吧!(鼓励幼儿回顾已验,大胆发言) 二、欣赏儿歌,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1.教师:老师知道一首儿歌,说的就是下雨的情景,你们想听吗? 2.教师有感情地朗诵儿歌《小雨点》。 3.提问:儿歌的名称是什么?小雨点落下来,我们会听到什么声音?它们落到哪里了? 4.教师再次朗读儿歌,幼儿带着问题再次聆听儿歌,然后回答问题。 三、观察图片,理解儿歌 1.出示挂图,教师朗诵儿歌,讷幼儿一边听一边观察挂图。

2.教师提问:小雨点落在哪儿了?花园里有谁?花儿怎样了?(理解词汇:张嘴巴)小雨点还落在哪儿了?谁在池塘里?鱼儿怎样了?(理解词汇:摇尾巴)小雨点还落在哪儿了?苗儿在哪里?它怎样了?(理解词汇:笑哈哈) 四、多种形式,学念儿歌 1.引导幼儿完整跟念儿歌,提醒幼儿吐字清楚、有感情地朗诵。 2.请幼儿分别以个别、小组、集体的形式朗诵儿歌。 五、激发想象,仿编儿歌 1.提问激发幼儿想象:小雨点除了会落在花园、池塘和田野里,它还会落在哪里? 2.教师出示图片(可使用课件),示范仿编儿秋:小雨点,沙沙沙,落在小伞上,伞儿乐得唱起歌。 3.继续出示各种雨中情景的图片,请幼儿尝试仿编,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仿编。活动延伸请幼儿回家后把儿歌朗诵给家人听,并和家长一起仿照儿歌的句式继续创编儿歌。 儿歌《小雨点》小雨点小雨点,沙沙沙,落到花园里,花儿乐得张嘴巴小雨点,沙沙沙,落到池塘里,鱼儿乐得摇尾 六、活动延伸: 家长带领幼儿复习儿歌《小雨点》

蒙台梭利教学法

蒙台梭利教学法 一、蒙台梭利其人:教育史上一位杰出的幼儿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意大利人。学前教育之父:福禄倍尔,创办幼稚园。 学前教育之母:蒙台梭利,1907年创办儿童之家。 二、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尊重儿童,尊重儿童的需要。“一切从儿童出发”的教育理念,这是蒙氏教育和我园现行教育相一致的地方。“一切从观察儿童和研究儿童及家庭环境”入手,同时“以儿童和家长的忠实朋友”身份出现在孩子面前,热爱他们,关心他们。一切以儿童的生活实际需要和兴趣出发,设计出适合孩子的环境,根据有效的科学程序,配合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发明了实用有效并且闻名遐迩的教育材料——蒙氏教具。并采用合理的方法和教育技巧,培养儿童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及儿童的意志品质和独立自主的精神。如:她强调教育过程中幼儿的主体性,这也是我园现正实行的“瑞吉欧”教育理念相一致的。她的教育目的是:“尊重儿童自我需要和价值,促进儿童个性和谐发展,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和充分发展。”三、以“体、智、德、美、劳”为核心的教育内容。蒙氏的教育内容与现行幼儿教育内容虽然在内容的划分上略有不同,但其内容却是紧紧围绕体、智、德、美、劳这几个方面的。相对来说,蒙氏教育活动的内容更加生活化,更深入地考虑到儿童的需要。比如区域的设置,蒙氏和传统活动区域都有语言、科学文化、计算、美工、阅读等区域。但蒙氏最有特点的是生活和感官区域。生活区的材料全部取之于日常生活,教学内容也全部是生活能力的培养。如:抓、舀、插、倒、吸、捞、夹、剪、切、开锁、筛、穿孔、编织等生活中所有用到的手的动作,都在蒙氏生活区找到相应的教具。蒙氏说,生活、感官是学习的基础,是进入学习的基础阶段,是提高生活能力的手段。记得在我园学期初的计划中,张园长就提到让幼儿自理自立,并提出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三个阶段,我想,这也是同蒙氏的教育理念相结合的。蒙氏教具最有特点的是感官教育和数学教育,感官教育内容包括视、听、尝、嗅、触、辨别实体、音乐训练等。数学内容包括理解1-10的量与数,认识数量和数字,10以内加减,十进位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等。四、教学形式:蒙氏的教学形式以“工作”的形式表现,同时和我们的教学形式一样,有团体、小组、和个人的独立活动。蒙氏还有一种特有的教育形式在我园也存在,那就是混龄教学。五、蒙氏教育法怎样与我园的“瑞吉欧”教育法相结合。虽然我现在没有组织过方案教学(北京叫做项目工程),但从日常听到老师们讨论的和观看一些观摩教学活动中,以及张园长发放的资料中,多多少少也了解一些。我曾问过一些老师,在方案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什么问题是最难解决的。我想,最难解决的是孩子有兴趣的课题(内容),老师怎样延伸到各个领域,用什么样的方法激发孩子在活动中保持孩子的兴趣。这在蒙氏教学活动中有很多方法可以运用。如:“花”的活动。蒙氏教学是这样渗透的:1、寻找花的共性。花有花托、花叶、花瓣、花蕊等。2、蒙氏教具中有“花”的镶嵌板。3、花的三段卡。(如:花的名称)4、花的个性:花的种类(大小、颜色、花瓣的多少、形状等)、生长环境(山、水、沙漠、室内)、温度(阳生、阴生等)5、做有关花的小书。(可根据花的共性与个性,孩子的兴趣)在蒙氏区域中是这样渗透的:生活区:插花、种植、护理、绣花、编织等。感官区:闻花的香味、触摸花瓣、赏花、尝花等。数学区:颜色的分类、花的大小、花瓣的多少以及单双数的学习、排序(从大到小)等。美工区:制作干花、画、剪、手工制作(用各种各样的纸)等。语言:儿歌、故事等。艺术:唱歌、跳舞等。体能:跳起来摘花等。这就是蒙氏教育的精髓所在,目的所在,孩子的兴趣第一。可能会有老师说,这不是以前的主题活动吗?我想,任何活动,只要是孩子感兴趣的,不管以什么活动形式出现,都应该是可以的。六、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怎样渗透在教学活动中。蒙氏教育思想的重点之一是发展和延伸。只要你领会了她的教育思想,掌握了蒙氏教学方法,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你的思维就会放开,思路开阔,教学方法也就会源源不断。(简述)1、活动内容来源于实际生活,来自于幼儿本身

小班教学活动优秀教案

小班教学活动优秀教案 【篇一:小班集中教育活动教案】 小班集中教育活动教案 教师:把蕊 活动名称:健康活动 活动内容:踩气球 活动目标:1.训练幼儿四散追捉跑,发展幼儿动作的灵敏性。 2.在活动中培养幼儿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 活动准备:1。每个人四个气球 2。磁带、录音机 3。垃圾袋活动 过程: 1.准备活动,和气球一起舞蹈,放音乐,教师带领幼儿以小鸟飞 的动作入场。 师:“今天我们和气球一起作游戏,小朋友们高兴么?”“你们准备好 了么?那我们出发吧!”随音乐教师带领幼儿做准备活动。(小鸟飞 ——转手——转身——点步——抬腿) 2.踩气球游戏。 (1)。幼儿做准备,教师示范动作。 师:“我们要和气球作游戏,现在请小朋友把气球从手腕上取下来套 到脚上,看看老师怎么做的!”教师师范 (2)。幼儿练习四散跑,教师从旁指导。 师:“听!谁的声音?原来气球说想和小朋友一起跑一跑,动一动。” “今天我们还请来了一位好朋友,你们看看是谁?”

“你们好,今天我也和你们一起参和活动,请你们听一听我的指令,响一声,表示小朋友可以开始活动,四散跑开,在跑的时候要注意安全,不要 和小朋友相撞,如果听到铃鼓一起在响,就要求小朋友要全部来到老师的身边!” (3)。练习踩的动作 师:“今天我们要玩个游戏,叫做踩气球,我们先来练习练习,用脚踩气球,小朋友们先四散跑开,老师把气球扔出去,请小朋友用脚把落在地上的气球用力踩破,好吗?” (4)。教师示范游戏。 师:“我们练习了踩气球,也带气球跑了跑,现在我们就要开始踩气球的游戏了!小朋友四散跑开,老师来追小朋友,被老师追到的要站住,老师把气球踩破。你们准备好了么?” (5)。请幼儿踩气球。 师:“这次老师请小朋友来踩气球,看看谁最勇敢?” (6)。互相踩气球。 师:“刚才小朋友真勇敢,现在请小朋友互相踩气球,小朋友要保护好自己的气球,再去踩别人的气球。” (7)。请客人老师游戏。 师:“客人老师看的太高兴了,我们请他们一起来玩!” 3.放松活动 师:“我们玩的太开心了。一起来放松放松。” 4.收拾场地。 师:“请小朋友把气球捡起来扔到垃圾桶里。”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大全200篇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大全200篇 提供最新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大全200篇,供各位教师参考学习,我们会定期更新增加小班数学活动教案文章,欢迎收藏!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1和许多》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图形娃娃找家》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挂灯笼》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4以内的数量》 小班下学期数学活动教案《大公鸡的生日》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区别1和许多》3篇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学习数字5》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变魔术》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连连看看》 小班下学期数学活动教案《谁掉了》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图形朋友》 小班数学游戏活动教案《图形宝宝坐火车》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小鸡找虫》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详案《比较大、中、小》小班数学活动教案《比较多、少》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各种形状》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小猪洗澡》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三角形》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学习1:5的按量排序》小班下学期数学活动教案《对应》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红黄绿、分一分》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鞋子配对》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小兔拔萝卜》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变魔术》 小班下学期数学活动教案《开心花园》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晾衣服》

小班数学游戏活动教案《看图连线》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小猫咪咪》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白天和黑夜》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垃圾归类》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小兔分萝卜》 幼儿园小班计算活动教案《小猪的花园》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树叶分类》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数花坛里的花》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小猫抓鱼》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颜色》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小帮手》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对应排列相关联的物体》小班数学活动教案《下面应该排什么》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有和没有》

蒙台梭利教学法

《蒙台梭利教学法》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515022) 一、课程基本情况 (一)课程名称:(中文)蒙台梭利教学法 (英文)Montessori Teaching Method (二)课程类别:专业任选课程 (三)课程性质:独立设课 (四)学时、学分 1.课程总学时与学分:16学时,1学分 2.实验学时与学分:16学时,1学分 (五)适用专业:学前教育 (六)大纲执笔:石美萍 (七)大纲审批: (八)制定(修订)时间:2011年10月21日 二、实验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通过该课程使学生了解蒙台梭利的数学教育、语言教育、日常生活教育、科学文化教育和感官教育这五大教育内容的教育理念,在熟悉相应教具名称、特点等的基础上能够熟练操作,并掌握科学指导幼儿操作教具的方法。 三、实验内容与基本要求 (一)实验项目一览 (二)实验内容及要求 实验一日常生活练习 内容: 1.教具操作的基础 2. 基本动作

2.2坐、站 2.3拿(持)、搬(运)、放(置) 2.4移(使用五指) 2.5折、剪、切 2.6三指动作练习 2.7手腕的活动 3.照顾自己 3.1物品的整理 3.2清洁练习 3.3穿与脱的练习 3.4衣饰框 4.照顾环境 4.1清扫 4.2擦洗 4.3用餐相关的练习 4.4庭院工作 4.5照顾动物 5.社交礼仪 5.1基本的社交礼仪 5.2动作礼仪 5.3团体游戏 6.走线和肃静练习 6.1“走线”活动 6.2“肃静”游戏 要求:了解日常生活教育对儿童良好习惯和性格养成的重要性;日常生活教具的构成和搭配;日常生活教具的操作方法(如五指抓、衣饰框、穿线板、筛米等基础操作)、日常生活延伸教具的制作和搭配等等 仪器: 二指抓、地毯、衣饰及衣饰架、串线板、交通路标及平面图、地毯架、学开锁板、倒水量杯组、教具整理盘(大、中、小)、洗手组、舀物组、植物生长组、扫地组 实验二感官教育 内容: 1.操作的内容及注意事项 1.1操作内容 1.2注意事项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白天和黑夜教案

小班数学活动课程计划:日夜课程计划 小班数学活动日夜教学计划主要包括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建议等内容,了解日夜的意义,能正确使用昼夜时间和词汇,适合幼儿园教师参加小班数学活动课来看看日夜课程计划。活动目标: 1.了解白天和黑夜的含义。 2.可以正确使用昼夜时间词汇。 3.养成定期工作和休息的好习惯。 4.培养孩子的学习精神,培养孩子思维的敏捷性和逻辑性。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白昼黑夜》挂图,《白昼黑夜》游戏卡(见教具盒)。 ◎《白昼黑夜》操作表(参见儿童操作套件)。 活动程序: 感知反过来显示《白昼黑夜》中的太阳,月亮和星际游戏卡,使孩子告诉标记图的时间。 老师:太阳挂在天空,是白色还是黑暗? 月亮和星星什么时候悬在天空? 讨论

1.与孩子们讨论幼儿园白色小伙伴的情况,并将白鹳分为上午,早晨,中午和下午。 老师:小伙伴什么时候去幼儿园? 小伙伴在幼儿园做了什么? 这些事情什么时候发生在白天? 2.首先讨论夜间活动现场,然后显示《白昼黑夜(一)》挂图。 老师:你在黑暗中做什么?最后? 关掉灯,你敢独自在一个小房间里睡觉吗? 你看到了什么影子? 一点 1.出示《白昼黑夜(二)》挂图并要求孩子观察和区分。 老师:画的是白色还是漆黑的夜晚?你怎么看的? 2.呈现《白昼黑夜》操作指令,引导孩子区分和颜色。 老师:白天或晚上,以下四张照片做了什么? 老师:它发生在白天,太阳被涂成红色;它发生在夜晚,月亮被涂成黄色。 3.老师说活动的内容,请让孩子回答日夜的差异。 活动建议: 《白昼和黑夜》是关于知道时间的数学活动。这项活动指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进一步感知白天和黑夜,并正确区分和表达。

蒙台梭利教育法之“适宜的环境”

蒙台梭利教育法之“适宜的环境” ——对家庭环境的创设的启示 【摘要】:被誉为“儿童世纪代表”的意大利女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认为,旧的教育有两个要素:教师和儿童。【1】在新的教育体系中,除了教师和儿童发生关系外,教师、儿童都要和环境发生关系。环境成为新教育的一个新要素。只有给儿童准备一个适宜的环境,才能开创一个教育的新纪元,因此,她指出“我们的教育体系最根本的特征是对环境的强调”可以说。环境,是贯穿蒙氏科学教育方法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也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挖掘的亮点。 【关键字】:教育体系蒙台梭利环境适宜环境 一、对蒙台梭利“适宜的环境”的阐释 在蒙台梭利有关环境的论述中,一直反复强调“适宜的环境”。因此,这无疑可视为蒙台梭利对环境创设的最高要求,也是衡量环境优劣的以一项最高标准。在《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中,蒙台梭利对”适宜的环境”作了阐术:“正在实体化的儿童是一个精神的胚胎,他需要自己特殊的环境。正如一个肉体的胚胎需要母亲的子宫,并在那里得以发育一样,精神的胚胎也需要外界环境的保护;这种环境充满着爱的温暖,有着丰富的营养,在这种环境中所有的东西都倾向于欢迎它,而不会对它有害。”“环境一定是适宜的,不适合于孩子的环境,他的潜能也就不能得到发展。”【2】 阅读蒙台梭利关于环境的论述,我们可以得出,在蒙台梭利“适宜的环境”中,包含以下几个要点: (一)“适宜的环境”的核心是促进儿童心理正常的发展。 蒙台梭利十分注重环境对儿童精神即心理发展的作用,她曾以伊塔教育“阿维龙野孩”的事例说明,“我们若在一个远离人烟、与世隔绝的地方将孩子养大成人,只给他们物质食粮,别的什么也不给,那么孩子的身体发育会是正常的,而大脑的发育却受到严重损伤。”蒙台梭利主张利用环境予儿童大脑神经丰富的、适合与其年龄特点的刺激。虽然环境有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之分,蒙台梭利却并不赞成将这两种环境隔离,开来,而是主张将人文的、精神环境的成分,溶入于物质环境之中,从而形成能真正内化与儿童心灵、促进其心理正常发展的养分。 (二)“适宜的环境”需要成人用爱心为儿童提供心理上的温暖、安全和自由。 蒙台梭利的“适宜的环境”,是一个用爱营造的充满安全、温暖和自由地精神氛围。因而,她所提倡的“适宜的环境”,绝非仅仅指单纯的静态的物质环境,而是一种赋予了精神成分的富有活力的动态的复合型环境。这种环境不是纯硬件的物,而是附加了成人情感、智慧等对儿童心理变化起到直接作用的要素。在这种环境的氛围中,儿童心态平和,能够得到安全、温暖、自由等愉快的精神体验,从而实现身心和谐的发展。 (三)儿童的发展需要在“适宜的环境”下,通过儿童自身活动获得儿童心里的发展,需要适宜的环境。适宜的环境充满丰富的刺激,能够引起儿童强烈的活动动机,成为儿童打开主动性大门的钥匙,为儿童的发展提供了条件。然而,只有儿童的自身活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环境的作用才能内化于儿童的心灵。真正实现儿童心理的发展。这种观点和当代心理学的观点是一致的,即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相互作用依赖的是获得。

小班科学教学活动教案

小班科学教学活动教案 小班科学教学活动教案 活动目标: 1、对探究物体软硬产生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体验运用各种感官感知物体软硬的乐趣。 2、通过感官感知物体的软硬,掌握感知物体软硬的方法,并且能把自己的感受正确的表达出来。 3、初步掌握软硬的概念,并且能按物体的软硬分类。 二、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掌握感知的方法。 2、活动难点:能按物体的软硬进行分类。 三、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 (1)两个神秘袋、一个大筐两个小筐; (2)软的物品:棉花糖、面包、娃娃、枕头、毛衣、毛巾、衣服、泡沫板、气球、面巾纸、洗碗布若干; (3)硬的物品:硬糖、铁片、木头、硬纸盒、茶杯、勺子、积木、石头、玻璃瓶等。 四、活动过程: (一)摸一摸,猜一猜,感知物体的软硬

1、教师出示神秘袋(一个装软软的物品,一个装硬硬的物品),先请一名幼儿到前面摸一摸,捏一捏,说一说感觉怎么样?猜一猜 里面是什么? (教师把东西从神秘袋里拿出来) 2、所有的小朋友都摸一摸,捏一捏该物品,验证这名幼儿说的 感觉,让所有幼儿都感受到物体的软硬,并且能说出“感觉软软的/ 硬硬的”。 (二)分一分,用不同的感官感知各种材料并试着进行分类。 1、把软硬材料混在一起,分成若干份。 2、要求:摸一摸,捏一捏,压一压,尝一尝,敲一敲,摔一摔。 3、幼儿分组实验,把软软的和硬硬的物品分成两组,教师做适 当指导。 4、操作完成后,交换分组进行检验。 5、教师引导幼儿互相讨论实际操作和检验别人操作成果的感受,交流感知的方法,进一步加深对物体软硬特性的认识。 小结:通过手,牙齿,皮肤,耳朵等感官摸一摸,捏一捏,咬一咬,敲一敲都可以感知物体软硬。 (三)巩固:游戏“送玩具宝宝回家”,学习按物体的软硬分类。 游戏规则:天黑了,软宝宝玩具,硬宝宝玩具都要回家了,我们一起把软宝宝和硬宝宝送回家吧。 (教师将幼儿刚刚分组操作的物品再次混合在一起,幼儿和教师一起分类,幼儿说感知方法,教师演示)。 五、活动延伸: 让幼儿寻找并感知身边的物体哪些是软的哪些是硬的`,让幼儿 进一步感知分类物体的软硬。 反思:

(完整版)蒙台梭利教育理念

充满智慧的情趣环境教育 蒙台梭利(Montessori)教学法是由意大利教育家玛莉亚?蒙特梭利博士倾其毕生经历所创造的。其教学法的精髓在于培养幼儿自觉主动的学习和探索精神。在蒙氏教室里,有丰富多彩的教具,它们都是根据儿童成长发展敏感期所创立的适宜儿童成长的“玩具”。蒙台梭利教学内容包括日常生活教育、感官教育、数学教育、语言教育、科学文化教育等内容。孩子通过自我重复操作蒙氏教具创新建构完善的人格,在自由操作中得到了多方面的能力训练。 蒙台梭利教育理念可概括如下: 1、使人成为人 蒙台梭利教育是使人成为人。第一个人是刚刚出生的生物性的人;第二个人是为人,为人就是受过教育,具备了教养、具备了人格的人。这就是蒙台梭利教育的意义,也就是人格形成才能成为真正的人。 2、自发性的智能 人之所以有学习的欲望,就是受到与生俱来的智能所驱使,也就是孩子内在有一种执著追求知识和求发展的冲动。如果这种内在冲动不通过教育去启动他,将会使幼儿本身存在着的巨大能量迟滞、消磨。 3、人的创造性 其实,这可以说是人类的一种自然性,对人类而言,创造是自然而生的。蒙台梭利认为手的活动及语言在不断地保持调和,最后才能培养出孩子自己的人格,而人格在成长过程中发挥各种创造能力。 4、协助孩子自我发展 传统的教育则是成人在那里不断地教导儿童怎样怎样去做,儿童就遵命式地去服从。那么,蒙台梭利教育就是让儿童发挥他自身的生命潜能,通过自身的实际的这种活动来发展自己各个方面,这是教育的真谛。 5、有准备的环境 蒙台梭利认为环境是有生命的,是成人对儿童的使命清楚了解所准备的,这个环境包含儿童成长所需的一切事物的积极意义,同时也要将所有不利于儿童成长的事物加以排除。 靡世界,极具其特性—— 1.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要素 以前,人们认为教育的要素是教师与儿童。教师教,儿童学。蒙台梭利认为孩子会自己学,因此环境的提供成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的要素,孩子要从环境中学习。因此蒙台梭利对环境的创设有基本的原则。成人要根据孩子发展的敏感期,为儿童创设适应其发展的环境。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数字1,2,3教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数字1,2,3教案(附教学反思) 小班数学活动认识数字1,2,3教案(附教学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设计背景,活动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让幼儿感知并认识数字1、2、3,幼儿学会用手指表示数字1、2、3,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数学活动课,快来看看认识数字1,2,3教案吧。 活动设计背景 生活中常听到小班幼儿会随口说出1、2、3、4、5…,但让幼儿实际来数一数某个东西的时候,却是口里数的和实际东西数量不相符,为了让小班的幼儿感知并认识数字1、2、3,设计了本次活动,旨在培养幼儿对数的感知力、想象能力和同伴合作的意识,锻炼幼儿的小手灵活性。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知并认识数字1、 2、3。 2、幼儿学会用手指表示数字1、2、3。 3、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感知并认识数字1、2、3。 活动准备 1、卡通数字1、 2、3。 2、数字1、2、3的大卡片以及相应图片。 3、魔术口袋,各色数量的塑料小胶棒、三角形、圆形、正方形。

4、各色数字1、2、3小卡片幼儿人手一套。 5、数字儿歌磁带。 6、自制数字箱三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主题,认识数字1、2、3 1、听数字儿歌,引出数字1、 2、3 儿歌: 1像铅笔能写字,2像小鸭水上游,3像耳朵听声音,4像小旗迎风扬,5像秤钩秤东西,6像口哨嘟嘟响,7像镰刀来割草,8像葫芦爬上房,9像勺子能盛饭,10像筷子加鸡蛋。 今天我们请来了数字宝宝1、2、3,我们看看他们像歌曲里唱的那样,像铅笔、小鸭和耳朵吗?(分别出示卡通数字1、2、3,让小朋友观察数字形状) 2、让小朋友大胆想像数字1、2、3还像什么,感知字形。(对大胆想象,积极回答的幼儿给予掌声鼓励) 3、感知数字1、2、3 分别请出大数字宝宝1、2、3(出示数字大卡片),将数字和卡通图片相对应,让幼儿看看数字是否像歌曲中唱的一样,加深幼儿对数字的理解和记忆。教师随意出示大数字卡,让幼儿念出卡片上相应的数字。 4、用手指表示数字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伸出你灵巧的小手,告诉我你的小手都有那些本领?(幼儿自由回答)那么你会用小手表示1、2、3吗?教师出示不同个数的实物,让幼儿点数,并用手指比划1、2、3来表示物体的个数,同时纠正幼儿的错误手势。 教师说出数字,幼儿用手指来表示。同时也可以选择幼儿担任小老师。

蒙台梭利教学法基本内涵及思考

蒙台梭利教学法基本内涵及思考 周小钧 摘要:1907年,蒙台梭利在意大利创办了“儿童之家”,在之后的百年时间里,蒙台梭利教学法历经沉浮,近些年来再次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个热潮,但是,在借鉴的同时,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盲目跟风,教条式的照搬蒙台梭利教学法的行为。所以,正确认识和合理运用蒙台梭利教学法是我们现在应该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蒙台梭利教学法;热潮;盲目跟风;合理运用 在当今世界幼儿教育的思潮中,蒙台梭利教学法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的幼教模式。蒙台梭利教学法主要由教育理念以及教育目标内容方法两大部分组成。蒙台梭利教学法自诞生以来,一直处于争议之中。我们应该深入研究蒙台梭利教学法,了解其真正内涵,而不是 一、蒙台梭利教育模式的核心理念 蒙台梭利从医学、生物学、哲学、实验心理学、教育人类学等多学科角度来研究儿童,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了自己的理论和方法。 (一)儿童观 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是与其儿童发展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一方面,蒙台梭利主张儿童心理发展是天赋能力的自然表现,认为儿童是个“精神的胚胎”,存在着与生俱来的“内在生命力”,具有“吸收性的心智”,儿童的心理发展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其生命活动不仅通过自发活动呈现和发展,还表现为不同阶段的心理发展“敏感期”;另一方面,蒙台梭利也相信环境对儿童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强调要为儿童创造“有准备的环境”来保障儿童的自我活动。 (二)教师观 蒙台梭利把“儿童之家”的教师称为“导师”(Direcetress),她认为儿童的发展是教不来的,教育不是教师“给于什么”,而是教师要“跟随幼儿”。在蒙台梭利的教育方案中,教师要具备多种角色:环境的提供者、示范者、观察者、支持者和资源者。教师的工作就是观察儿童的内心需要,为他们准备和创设环境,示范教具操作,根据儿童的特点在必要时给予启发、引导和帮助。 (三)教学观 1.有准备的环境。“有准备的环境”是蒙台梭利教育的核心。它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物质环境;二是人文环境。物质环境主要是指蒙台梭利教具、各种符合儿童尺寸的室内设施以及教师自制的各种教学材料;人文环境则主要是指 各种有价值的人类文化遗产。环境的设置必须提供适合儿童自由操作的各种活动材料,这些活动材料是真实、可操作的,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5以内的点数教案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5以内的点数教案(附 教学反思) 小班数学活动5以内的点数教案(附教学反思)主要 包含了活动设计背景,活动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让幼儿手口一致的点数5以内的实物,并说出总数,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能力,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数学活动课,快来看看5以内的点数教案吧。活动设计背景 活动背景创设:(超市小游戏)小星星从超市请来了许多水果朋友和蔬菜朋友,请小朋友把他们分开,并把相同的蔬菜和水果放在一起,然后回答老师的问题,南瓜有几个、蘑菇有几个、苹果有几个、香蕉有几个 ……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手口一致的点数5以内的实物,并说出总数。 2. 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能力。 3. 乐意大声回答问题,并能快乐的参加活动。 4. 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5. 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孩子学会主动地去发现去学习,而不是被动的接受。 活动准备 1. 教具准备:红黄蓝小星星、红3颗、黄4颗、蓝、 5颗、西瓜1个、苹果2个。 2. 学具准备:南瓜1个、蘑菇2个、萝卜4个、白菜3颗、茄子5个 活动过程 环境创设:今天我们班来了许多新朋友要跟我们一起上这堂课,小朋友猜猜它是谁,听它来了〖音乐导入〗一闪一闪干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挂在天空放光明,好像许多小眼睛 师:小朋友这是谁来了!(小星星) 师:把小星星放在黑板上,请小朋友观察有什么不同(有红色、黄色、蓝色) 师:有这么多的新朋友跟我们一起上课,我们跟他们打声招呼吧!请小朋友看老师怎么做的,老师边拍手边念儿歌,小星星,小星星你们好!然后把食指伸出来给每颗小星星问好,点数123总共有几颗小星星,依次请小朋友跟下面不同颜色的小星星打招呼,并说出它们的总数。 师:今天小星星还给小朋友带来了好吃的水果,请小朋友看看都有谁吧!老师出示大西瓜、大苹果,小朋友点数并说出总数。

蒙氏五大领域的内容及目的

蒙台梭利教育内容 一、感官教育 蒙台梭利的感觉教育包括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和味觉等感官的训练。 视觉训练帮助幼儿提高度量的视知觉,鉴别大小、高低、粗细、长短、形状、颜色及不同的几何形体。例如:插座圆柱体培养视觉对粗细、高低、大小的辨别能力;色板来认识颜色及辨别颜色的明暗差异;几何图形嵌板、几何学立体组等认识各种几何形体。触觉练习则是帮助幼儿辨别物体是光滑还是粗糙,辨别温度的冷热,辨别物体的轻重、大小、厚薄。例如:触觉板、温觉板重量板。听觉训练是要使幼儿习惯于区分声音的差别,使他们在听声的训练中不仅能够分辨音色、音高,还能培养初步的审美和鉴赏能力。例如:音筒、音感钟等。嗅觉和味觉的训练则是注重提高幼儿嗅觉和味觉的灵敏度。例如:嗅觉瓶和味觉瓶。蒙台梭利希望通过这一系列的感官训练,使幼儿成为更加敏锐的观察者,促进和发展他们一般感受的能力,并且使他们的各种感受处于更令人满意的准备状态,以完成诸如阅读、书写等复杂的动作,也为将来进行数学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数学教育 蒙台梭利数学教育的方法是提供幼儿如何学数、练习思考、归纳结果的极佳途径。蒙台梭利为了构建幼儿在数学教育的秩序与精确性。她将数学思考模式的内容分为:一、数学前准备。二、1—10的认识。三、十进制的计算与记忆。四、连续数。五、四则运算。六、分数。蒙台梭利主张数学教育应从感官教育训练着手,养成观察、分析的能力及专心和秩序的习性后,再借着数学教具和教学活动并运用GPS(序列、配对、分类)的教学方法,自然循序的将抽象的符号,透过教具重复操作,让幼儿获得数和量的概念,再进入四则运算中,培养其逻辑思维的意识。 蒙氏数学教育从连续量的认识开始(借助数棒进行,它可以让孩子直观的比较数量的大小,感知每一个量都代表一个集合),然后才进行分离量的认识。蒙氏数学教育的内容有所扩展,涉及到0的概念,进位系统练习。借助砂数字板、纺锤棒与箱、零的游戏等充分了解1-10或0-10的数量、数字与数词三者之间的关系;借助塞根板、100板、100和1000串珠链等认识连续的数;借助乘除板进行100以内的乘除计算;借助加龙减龙游戏进行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计算;借助金色串珠系统和邮票系统;进行万以内加减乘除及进位、退位练习,引入了分数、平方、立方的概念等。 三、语言教育 蒙台梭利认为,语言的学习应顺应自然发展的原则,孩子在语言交往的过程中就能自然的习得母语。蒙台梭利语言教育主要是通过创设某些适宜的语言环境,来逐步培养幼儿听、说、写、读的能力和习惯,而不是简单的识字课程。通过安静游戏、猜猜我是谁、指令接龙、声音与图片的配对等活动来练习听觉;通过练习发音、朗读古诗、看图说话、续编故事等练习口语;通过描摹砂字母板、打洞粘贴字母、描摹姓名、记录菜单等练习书写;通过阅读与绘画、名称三步卡的配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比较多少教案

比较多少教案 小班数学活动比较多少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和一样多,鼓励幼儿在活动中用语言表达多少和一样多的数量关系,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数学活动课,快来看看比较多少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和一样多。 2、鼓励幼儿在活动中用语言表达多少和一样多的数量关系。 3、培养幼儿对计算活动的兴趣。 4、培养幼儿的初步分析、比较能力。 5、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活动准备: 1、一条围裙,小兔、小狗、青菜、肉骨头图片; 2、矿泉水瓶、茶杯、书、盘子、小桌子;胡萝卜、鸡蛋。 3、音乐 活动过程: 1、妈妈、小兔、小狗的出现,引起幼儿参与活动兴趣。 (1)、看看,我变成谁啦?(师穿围裙)妈妈穿上围裙要做事情啦! (2)、(出示小兔)咱们家养了小兔子,妈妈要给小兔喂青菜,一只兔子一棵青菜,一只兔子一棵青菜,咱们家有几只小兔子?(两只)妈妈喂了几棵青菜?(两棵)让我数一数,看宝宝数的对不对。 (3)、听听,谁在叫(播放小狗叫的音乐)是谁呀?(出示小狗)小狗也饿了,它们也想吃东西了,宝宝们,小狗

爱吃什么呀?(肉骨头)那妈妈要准备几根肉骨头呀?请一个宝宝来说一说为什么?为什么要准备三根?那妈妈要准备几根肉骨头才能让每只小狗都有一根肉骨头呢?(三根)你们都叫我准备三根(出示肉骨头),那好,那请你们帮我数一数啊!正好这里有三根肉骨头,那我们来看一看是不是每只小狗都能得到,一只小狗一根肉骨头。 (4)、老师小结:小兔和青菜一样多,小狗和肉骨头一样多。 2、和桌子上的物品作比较。 它们还和什么一样多呢?(矿泉水瓶、茶杯、书、盘子) (1)、随幼儿的回答,两个物品之间作比较。 (2)、师幼小结:小兔子、青菜、矿泉水瓶、盘子和书一样多都是两个;茶杯和小狗、肉骨头一样多,它们都是三个。 3、幼儿游戏活动:捡鸡蛋和拔胡萝卜,感受一一对应的方法。 小兔和小狗都喂好了,可妈妈还有好多事情要做,你们愿意帮妈妈的忙吗?宝宝听好啊! 捡鸡蛋: (1)、老母鸡在鸡窝里下了很多的蛋,妈妈想知道鸡蛋和宝宝是不是一样多。 要求:宝宝听着音乐走过去,音乐一停,每个宝宝就拿1个鸡蛋。 幼儿开始捡鸡蛋游戏。播放音乐,宝宝捡鸡蛋开始。音乐一停,拿到鸡蛋的宝宝坐到位置上给妈妈看看,宝宝们把鸡蛋轻轻拿好。 (2)、互相看一看,你们是不是都有啊,都是1个。赶快告诉我。鸡蛋和宝宝怎么样啊?(一样多) (3)、是的,老母鸡下的蛋和宝宝一样多,太好了。妈妈(拿起篮子)来收了。 老母鸡生了好多的蛋都给你们吃,是不是啊? 拔胡萝卜:

小班蒙氏语言教案

小班蒙氏语言教案 【篇一:蒙氏语言教案《分果果》】 活动名称:《分果果》 活动目标: 1、喜欢阅读绕口令,感受绕口令的趣味性。 2、懂得与人相处的方法,知道谦让是一种美德。 3、能熟练地朗诵绕口令,发音清晰,认识“多、哥、己、分”等汉字。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1)吃点心前让幼儿说说这水果叫什么名字,什么味道,你喜欢吃吗?可以选择两个, 送一个给自己的好朋友。 (2)比较事物大小,可结合图片进行,让幼儿先说出他们的名称, 再进行比较。 2、物质准备: 儿歌挂图、字卡(“多、哥、己、分”)、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导入热身 持物走线:每人一只小盘,里面放一个水果,注意保持身体平衡, 拿稳盘子。线上活动:围圆圈坐好,将自己盘子里的水果送给右边 的朋友,并对送水果给自己的小朋友说“谢谢”。 师:你最喜欢吃什么水果?愿意和别人分享吗? 2、经验迁移 谈话引出课题:有个小朋友叫“多多”(出示字卡“多”),他也在分 果果,我们看看他是怎么做的。 出示挂图,请幼儿观察后回答:图片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图片内容,教师适当指导。 3、伴随阅读 教师边慢速朗诵绕口令边出示 相应的字卡。 发放图书,让幼儿找出字卡上的字,并练习正确发音。 看书,跟教师指读绕口令 鼓励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朗诵绕口令,提醒幼儿朗诵的速度不要快,但要口齿清楚。

1、体验分享 讨论:你会和多多一样,把大的,好的让给别人吗? 你还有什么好东西愿意和别人一起分享吗? 5、幼儿有序收拾图书,摆放整齐。 【篇二:0 小班蒙氏教案准备说明】 小班蒙氏教案准备说明 小1—小7每班按顺序准备两个蒙氏展示页: 【篇三:小班第六周语言组教案】 小班第六周蒙氏数学教案时间:2014年 4月日整理人:李晓梅授课人: 小班第六周蒙氏数学教案时间:2014年 4月日整理人:李晓梅授课人: 时间:2014年 4 月日整理人:李晓梅授课人: 时间:2014年4月日整理人:李晓梅授课人: 小班第六周蒙氏教案 时间:2014年 3月日整理人: 李晓梅授课人:

蒙特梭利教学法

蒙特梭利教学法 我听到了,但随后就忘了; 我看到了,也就记住了; 我做了,也就理解了。 一、蒙特梭利教学法蒙台梭利教育法是风行欧美最先进、最科学、最完善的学前教育方式之一,是由意大利教育家玛莉亚·蒙台梭利博士倾其毕生精力所创造的。她的独特魅力源于对儿童的充分研究与了解,遵循儿童成长的自然法则,蒙台梭利以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两方面的素养,配合孩子各阶段的成长,设计了各种教材、教具。让儿童在预备好的环境中自由学习,丰富儿童的生活经验,激发儿童潜能,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建构独立、自信、专注和创造等能力,为将来孩子的成长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蒙台梭利教学法经百年的研究和推广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理论不断的完善和发展,教具不断的丰富,得到世界各地幼教界的普遍推崇和认同。玛利亚•蒙特梭利(1870──1952):玛利亚蒙台梭利博士1870年诞生于意大利。 1896年,成为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土。1907在罗马的圣罗伦斯区设立第一所儿童之家,是幼儿教育之母。她倾其毕生精力观察研究幼儿,著有大量著作。蒙氏之重要著作有:教育人类学(Pedagogical Anthropology)蒙特梭利教学法(The Montessori Method)蒙特梭利手册(Dr.Montessori`s Own Handbook)高级蒙特梭利教学法(The Advanced Montessori Method)童年之秘(The Secret Of Childhood)新世界的教育(Education For a New World )发现儿童(The Discovery Of Child )吸收性心智(The Absorbent Mind )教育之重建(Reconstruction In education)家庭中的儿童(The Child In family) 二、蒙特梭利十大教学特点 1 、以儿童为中心 反对以成人为本位的教学特点,视儿童为与成人有别的独立个体,有如毛毛虫和蝴蝶在形态上不一样 2 、不教的教育 六岁前的幼儿还没有认识、辨异的能力,不适合说教的教育。因此蒙氏反对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教学,主张由日常训练着手,在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教具,让儿童自发性的主动学习,自我教育。 3 、把握儿童的敏感期 零到六岁的幼儿随着成长,会出现特定的喜好倾向,称为“ 敏感期” 若在此敏感期学习该特性,让儿童顺着敏感期掌握最佳的学习良机。 4 、教师扮演协助、启导的角色 教师的工作是观察儿童的内心需要,为他们设计环境,并示范教具的操作,在依儿童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提供适时的引导。这种不教的教育能使师生关系和谐,儿童自然能愉快学习。 5 、着重智慧的品格的养成 幼儿教育的本质与意义是在帮助幼儿的生命完美成长。因此,蒙氏极力主张幼儿教育的目的不是为入小学准备,而是为他们的一生奠定智慧和品德的基础,培养他们终生学习的习惯。 6 、尊重儿童的成长步调 蒙氏科学幼教没有课表,不划分上下课时间,让儿童寻着内心的需求,自由的专心工作。蒙特梭利认为,孩子的专心时刻如果被打段,会养成孩子虎头蛇尾的习性。反之,这种经重复练习而延长工作的时间,则能培养孩子重要的良好习性——专心和耐力。 7 、混龄教学 不同年龄儿童会彼此模仿、互相学习,并可养成儿童兄友弟恭、乐于助人的良好社会行为。 8 、丰富的教材与教具 这些教具并非是教师用来教学的“ 教” 具,而是儿童工作的材料,主旨在诱发儿童由浅入深的自我重复操作发展到自我教育。 9 、摒除奖惩制度 蒙特梭利经长期的观察发现儿童对奖惩并不在乎,传统的奖惩制度是成人主控儿童的一种手段,蒙氏教学则尊重儿童的选择,让儿童有自动自发的学习意愿与需求。 10 、教学成果常以爆发的方式呈现出来 基本能力(养成和塑造基本品格):专注、独立、秩序、坚持、合作、宽容、创造、毅力 基本内容:观察、判断、鉴别、识别、归纳、推理、逻辑分析 蒙氏科学幼教以循序渐进的自我教育方式训练儿童,因此在短期内不易察觉学习成果,但确常以爆发的力量突然显现内在心智的成长。 三、蒙台梭利教育的中心内容: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大全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大全 【篇一: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大全】 文章 来源 活动目标: 1、知道10以内数的名称和顺序。 2、培养幼儿的数数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数学挂图《数一数》 活动过程: 一、观察挂图《数一数》 1、看一看,画面上有哪些动物,分别说出动物的名称。 2、数一数,图中每种动物的数量各有几个。 3、说一说,引导幼儿按动物数量的多少说出每种动物的名字。 4、幼儿有节奏地朗诵儿歌《数一数》,引导幼儿掌握数词和量词。 二、观察画册《数一数》 1、引导幼儿观看画册,指读儿歌。 2、鼓励幼儿和同伴一起讲述小动物的。 三、手指“十个手指头” 1、教师说儿歌《十个手指头》,幼儿跟读。 2、教师启发幼儿一边说儿歌一边创编动作。 3、幼儿自由表演儿歌。 日常生活教育及投放材料: 1、引导幼儿观察《看猴山》 1)、说出猴山上有多少只猴子。 2)、数一数,树上有几只猴子,荡秋千的小猴有几只,梯子上的小猴有几只等。 3)、说一说,山上的猴子多还是山下的猴子多。 4)、找一找,与照片上相同的小猴子是哪只,体验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在区,引导幼儿根据数字卡片取出物品数量,学习物品与数字的对应。 家园共育:

儿歌有明快的节奏,念起来顺口,容易记住,可以提高学习数数的兴趣。在教学习口头数数时,可以用一些简短的数数儿歌,如《数字歌》等。 附: 数一数 一头象,两只虎, 三只熊猫四只鹿, 五匹马,六只鸭, 七只小侯八只兔, 九条金鱼十只鼠, 大家都来数一数。 十个手指头 一二三,爬上山; 四五六,翻跟头; 七八九,拍皮球; 伸出两只手,十个手指头。 数字歌 一一一,一只小鸡叽叽叽; 二二二,二只小狗汪汪汪; 三三三,三只绵羊咩咩咩; 四四四,四只老鼠吱吱吱; 五五五,五只布谷咕咕咕; 六六六,六只小鸭嘎嘎嘎; 七七七,七只蟋蟀唧唧唧; 八八八,八只青蛙呱呱呱; 九九九,九只斑鸠啾啾啾; 十十十,十只蜜蜂嗡嗡嗡。 文章 来源 上一篇幼教:下一篇幼教: 【篇二: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大全】 文章来源 课件 w w 1:比较大小 活动目标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 数数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数数 活动目标: 1.乐意参与集体活动,在游戏中本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2.学会手口一致有序地点数5以内的数量物,并说出总数。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幼儿认识了数字1—5,幼儿有初步的点数经验。 2.物质材料:小老鼠头饰,大篮子6个,小篮子30个,蛋宝宝(熟的鸭蛋、鸡蛋);一排或两排的蛋盘每人一个,绘有不同数量蛋的卡片30张,“仓库”3座,大黑板一块,1—5的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1.“捡蛋”——学习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的数量物。 (1)自由捡蛋。要求:捡一个数一个;捡的蛋应和篮子上的数字一致。 (2)提问:你捡了几个蛋?(检验幼儿捡的蛋是否和数字对应。)(3)再次捡蛋。要求:声音响亮,边捡边数,并把蛋盘的每个洞洞都填满。 2.“数蛋” ——学习有序点数5以内的数量物。 (1)集中点数:盘里的蛋有几个,一边点一边数。 (2)引导思考:我也捡了很多蛋蛋,可是我数来数去,怎么也数不清,谁来帮帮我? (3)师幼交流:发现一排蛋盘点数的顺序——从最前面的开始数。 (4)引导思考:我发现有的蛋盘和我的不一样。这种两排的蛋盘、圆形的蛋盘该怎么数呢? (5)师幼讨论、交流,发现两排蛋盘的点数顺序——一排一排地数;圆形蛋盘的点数顺序—一顺时针方向数,不重复数。

(6)小结:不管蛋怎么排,有序地数数可以避免数错。 3.游戏:《小老鼠偷蛋》——进一步巩固5以内数的点数。 (1)教师介绍玩法、规则:当听到“睡着了”时,小朋友要闭上眼睛。 (2)师幼共同玩游戏“小老鼠偷蛋”,启发幼儿数数自己的蛋是否被老鼠偷吃了,进一步巩固手口一致的点数方法。 4.游戏:《帮鸡妈妈数蛋》——进一步学习点数排列方式不一的数量物。 (1)送蛋:请幼儿将蛋盘里的蛋数一数,并送到相应数字的仓库里。 (2)幼儿点数卡片上的蛋:鸡妈妈生了多少蛋?请你们帮助它数数好吗?数好了也将它放在相应的仓库里。 (3)小结:不管蛋怎么排——紧紧地挨在一起,或是间隔的,或是躲在后面的,或者装在不一样形状的盘子里的,小朋友都能将它们有序地数清楚,并放在相应的仓库里。鸡妈妈很开心,谢谢小朋友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