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发表时间:2013-09-17T15:40:46.873Z 来源:《少年智力开发报》2013学年49期供稿作者:王忠党

[导读] 动机指激励人们活动的内在动因和力量,而需要和内驱力是激发动机的主要因素。

河南省漯河市第五高级中学王忠党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仅是为了传授数学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数学思想、方法,体会数学理性精神,认识数学的价值,倡导终身教育已成为现代社会的基本理念。数学的正课时间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缩水,学生的课余练习时间少了,面对这一问题,每一名数学教师要努力探索课堂教学的新途径,优化课堂教学模式。简言之,在新教材的实施过程中,给我最大的感受是相辅相承的两个改变,即:教师的角色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了,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也改变了。

一、探究性学习概述

新教材增加了很多探究性的题型,新知识的学习都必须通过主体的积极参与,才能将新知识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在新知识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并通过点拨、启发、引导,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让他们自主发现探究并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使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培养他们善于发现的问题意识。教师要始终鼓励学生自主地操作、尝试、交流、讨论、质疑、解惑、获取,把问的权利交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做的过程放给学生,尽可能多给予学生自主地、创造地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形成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通过组织小组学习,充分发挥生与生之间的互补作用,将个人独立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全组、全班共有的认知成果,达到知识共享,从而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及合作能力。在合作交流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异见、宽容学生的误见、鼓励学生的创见,发扬学生的主见,要重视学生在相互交往中表现出的尊重、沟通、包容、成果分享、互补、竞争的氛围。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运用多种评价策略,并以自己的神态、动作、语言激励学生,使学生保持探究热情,激发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情感,促其积极自动地参与到探究数学知识的活动之中。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挖掘学生最大潜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二、怎样发掘学生探究能力

1.建立猜想,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动机

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发现的动机是树立学生主体意识的前提。动机指激励人们活动的内在动因和力量,而需要和内驱力是激发动机的主要因素。教学中可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营造“猜想”的思维氛围,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发现的动机。通过建立猜想,形成悬念,激发学生产生求证“猜想”的迫切需要。

2.动手操作,提供学生主动探索发现的机会

通过操作过程,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把抽象的数学知识的物化出理学实验证明:思维往往是以动作开始的,切断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关键是依靠来,再内化为自己的数学思维方法,把学生真正推到数学思维方法,把学生真正推到学习的主体地位上。

3.鼓励讨论,提高学生主动探索发现的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名抒已见,展开讨论,有利于师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便于形成民主、平等、宽松的教学扭转,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团结协作的精神;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并及时调控数学;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判断、分析、推理和概括能力。

4.提供成功机会,让学生主动归纳总结

(1)让学生有话会讲。在数学教学中,不少结论的得出,是运用归纳推理的方法,教学时,应有意识地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示范如何正确地进行归纳推理。

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向学生显示“怎样思考”的信息,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接受“怎样正确思维”的训练,这种信息储存到一定程度就会转化为意识(这就是“示范”所起的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为语言提供了内容,学生自然就有话会讲。

(2)让学生有话可讲。在中小学教学中,教师往往积注重具体的公式推导或计算法则的得出,而忽略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的点拨。事实上,学生在归纳总结时遇到的困难就是不知从何说起,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①点拨思路。②研究提出这个解决问题的思路是否可行。③进一步排除按此思路解决问题时,可能遇到的障碍。结合教学内容不断这样点拨,引导学生重视重视考虑解决问题的思路,学生渐渐知道应该怎样进行思考,从而懂得归纳总结,经点拨,茅塞顿开,学生必然有话可讲。

(3)让学生把话讲好。训练学生有条理,有根据,较完善地归纳总结的能力,对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把他们真正推到学习的主体地位有着重大作用。这种训练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有计划地进行,学生通过相互交流、启发、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经过持之以恒的训练,学生就一定能把话讲好。

三、探究性学习需要与之适应的教学方式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合作不仅是数学探究和学习的需要,也是师生社会交往,个性发展,人生概念和价值展现的需要。合作中,教师通过启发引导、点拨设疑、强化肯定,释疑解惑的合作方式,参与讨论、指导讨论、推进讨论,使合作沿着健康有效的轨道运行。在新课改前提下的教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教学中,我注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和各种教学情境,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练习。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权利,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久而久之,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对数学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觉得数学不再是那些枯燥、乏味的公式、计算、数字。

四、及时处理学生反馈信息,促进探究性学习持续发展

教师在组织探索活动中,对学生的自主探索活动实施有效的科学调控,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改变传统教学中,只注重形式逻辑思维培养的弊端,让学生在亲历知识的过程中获得和发现快乐,并在反复的成功创新体验中建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同时,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及时肯定学生的探究成果,激励学生积极地不断地思维,实施这种激励性的评价,促进学生个体特长的发展,使学习效果呈现多样性。若依然采用统一,死板的评价效果手段,必然会扼杀学生的创造热情。

小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研究结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儿童大多患有“问题意识缺乏症”,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多,学历层次的增高,“问题”会越来越少,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从来不提问题,二是不愿或不敢提出问题,三是不会或不善于提出问题。 创新精神是人类最宝贵的素质和个性之一,也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动力。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根本宗旨是提高国民素质,其重点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精神、创新学习意识、创新学习思维、创新学习的方法和技巧。使学生由“学会”转向“会学”,再到“创造地学”,由教师“教”转向学生“学”与“创”。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没有问题就不会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认识。从一定意义上说,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与发展、发明与创新

的逻辑起点和推动力量,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没有“问题”也就没有创新。从一定意义上说,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为起点的“问题教育”。现代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总之,问题意识是学生进行学习,特别是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的心理要素。 二、实践意义 时代性:当今社会正步入创新时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教育的主旋律。问题意识是创新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应该从培养问题意识开始。 现实性:问题意识的培养与学习活动胶结在一起,贯穿于活动的经纬,每位学生都会体验到问题的存在,拥有自主提问和探究的

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摘) 问题意识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智力因素包括知识因素、思维因素;非智力因素包括好奇心、独立性、勇气等因素。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作为一个核心问题被摆到重要位置。众所周知,自主创新源于问题,爱因斯坦曾强调,对问题的发现可能要比解答问题更为重要。然而,各类学校学生缺乏问题意识的现象仍然没有较大改观。这里,我们试图对“问题意识是什么、与哪些因素相关及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进行探讨。 何为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不仅是创造力培养的基础,而且在思维和认识活动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问题意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第一是质疑的思维品质,体现了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同时反映了个体思维具有质疑特色的独立性和创造性。第二是认知的不平衡状态,也就是说,学生个体在认知活动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所产生的困惑、探索的状态。第三是元认知控制、调整与评估认知活动的能力,具体体现在个体的反思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中国历代教育家都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孔子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既高度评价问题意识在思维和学习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又重视学、思结合。孟子认为,“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强调和倡导个体的怀疑精神。南宋哲学家陆九渊认为,“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进一步对问题意识在学习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刻而又辩证的阐述。在国外,杜威“做中学”教育思想非常强调设置问题情境、在情境中提出问题,从而形成了具有影响力的“探究—发现”式学习方法。布鲁纳在批判继承杜威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提出“发现学习”模式和理论,他主张让学生个体主动发现,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总之,问题意识的培养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探究发现问题的欲望,着眼于发展学生的心智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哪些因素与问题意识相关 问题意识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智力因素包括知识因素、思维因素;非智力因素包括好奇心、独立性、勇气等因素。 知识因素为问题意识提供了可能性,问题意识是一种能力,要使个体这种能力充分发挥出来,需要有丰富的知识信息为问题意识提供背景材料,背景材料越丰富,就越有提出问题的可能性。知识因素的丰富与提高促使知识范围增大,随着个体认知水平的进一步发展,也提高了个体认知结构不平衡状态的频率,客观上为形成问题意识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创造了条件。因此,积累知识、建构认知结构、完善知识体系,是形成问题意识的基础,有了这个基础才能避免提出的问题在较低水平上重复,从而有所创新。 思维因素为知识转化为问题意识创造了必然条件,问题意识建立于严谨的思维基础之上,思维分为聚合思维、发散思维和批判性思维三种类型。依据吉尔福特的界定,聚合思维等同于传统智力,它和知识对问题意识形成的影响一样;而发散思维不仅是创造力的基础,

浅谈小学生主动参与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主动参与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江西省上饶市河北小学王俊 主动参与教育是指教师采取各种措施,在其引导下,注重学生的主动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开发潜能,使学生的各项素质得到全面发展的教育。在唯物辩证法中,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展的依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起作用。学生素质的提高离不开外部条件,但是同时也必须通过自身的主动实践过程才能求得发展。因此,学生学习效果如何,教学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能力。在大体相同的教育条件下,学生发展水平往往出现不同,其原因就在于此。所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小学生主动参与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1、课堂上还学生主动权,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当中。 1、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和改进教学方法。广大教师应积极投身到新课改中来,彻底抛弃满堂灌的做法,要把思考的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主动参与、思考、实践、总结。改变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教学方法,应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2、创设优美的外部环境和融洽和谐的心理环境,这是学生主动参与的基础。优美的外部环境和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身心愉悦,便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融洽的心理环境包括良好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可以使学生乐于主动交流并参与合作学习。 3、激发兴趣是主动参与的前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切实改变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方法,发展硬操作技术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即:要广泛应用电化教学手段、计算机辅助教学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多样化。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从而超越最近发展区达到下一个发展阶段的水平。 4、给学生展示的平台,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兴趣。从而促使他们更乐于主动参与,意识和能力得到更好的提高。也可以培养老师小帮手,发挥其榜样作用。以点带面,使大家乐于参与到班级管理和建设中来,人人争当小主人翁。可以让小帮手们轮流带读、领读、检查卫生和作业等,从而激励学生主动参与,继而提高其能力。 二、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 家长应摒弃“促进学生学习是学校的责任”这一传统观念,而教师也应摒弃“重教轻学” 的观念。要知道家庭教育的质量影响和制约着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和发展。 1、家长给予正确的期望和要求。每个儿童的心理素质、学习能力是不同的,家长对 儿童的期望和要求要与之相符合。过高的话,儿童会在一次次达不到家长的要求下,失去信心,对自己的能力也产生怀疑。过低的话,儿童会骄傲自大,同时也会缺乏学习的动力。 2、家长应联系生活实际和学习内容,激发孩子的主动性。一般的家长只会采取说教的形式教育孩子,对于这些老调重弹,孩子会习以为常。所以家长可以利用一些联系生活的学习内容,提高孩子的兴趣,也可以鼓励孩子主动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打扫卫生、洗碗等,并给予鼓励下的语言,让孩子得到精神奖励,儿童的认同感上升,同时积极性、主动性也能有所提高。

培养探究意识 提高探究能力

培养探究意识提高探究能力 发表时间:2013-04-02T09:15:29.95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3年4月总第131期供稿作者:李宗明张征[导读]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李宗明张征湖北省房县上龛乡九年一贯制学校442100 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这就意味着应试教育将逐步离我们远去,取而代之的将是探究性学习。探究既是学习的目标,又是学习的方式。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是当前我们数学教师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 学生在小学阶段以形象思维为主,数学教师必须开放小教室,把生活大情境引入数学课堂,为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创造条件。例如在教学年月日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某同学从出生到现在只过了5个生日,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他是哪年哪月哪日出生的?今年(2012年)他能否过生日?”学生对此展开了讨论,我则适当予以提示。学生很快找到了答案:这个同学是1996年2月29日出生的,因为只有闰年才有2月29日,所以除了1996年以外,只有2000年、2004年、2008和2012年才能过生日。今年2012年是闰年,因此他今年能过生日。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所以,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努力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这样既有利于教师组织教学,也有利于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享受成功的乐趣。 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数学教材本是枯燥无味的,教师必须善于将抽象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将枯燥内容生动化、有趣化,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如教学质数与合数时,分别让座位号是质数与合数的同学站起来,这虽是一站一坐的简单动作,却是对学生理解新知识程度的一种无声检验。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教师必须转变观念,要充分相信学生有潜在的尝试能力,对学生的探究活动要充满信心,循循善诱,努力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二、倡导质疑,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应该引导儿童进行探索,自己推论,给他们讲的应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质疑问难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探究意识的重要途径。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倡导利用数学本身的规律和诱人的奥秘质疑问难,帮助学生构建认知结构,培养自主探究意识。课堂上无论学生提出的问题正确与否,教师都应该从正面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呵护学生的自尊心,培养他们的自信心。那么,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我认为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提问习惯,使每一位学生都有“站起来提问”的机会。尤其要关注“差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中的闪光点,不断训练和提高他们的质疑能力。其次要把握时机,可以放在新授结束后的巩固,也可以在课堂预习时进行。通过学生质疑,教师就能多方面地捕获到反馈信息,据此调控、优化教学过程,诱导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采用不同表达形式提出不同问题。最后还要控制范围。学生质疑会离题太远,“放出去”后“收不回”,就达不到教学目的,完不成教学任务。这就需要教师围绕教学目的要求,根据教材特点,实行有效的范围控制,使学生明确质疑方向,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我在讲“小数除法的计算”时,出了29.9÷2.7这样一道题,学生在确定余数时出现了不同的意见,一部分学生认为商是11余数是2,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余数是0.2。这时有个学生就提出了质疑:这个除法算式的商是11,余数为什么不是2?我并没有马上回答学生的问题,而是组织学生自己去思考、发现、验证。通过讨论,同学们终于达成了共识,确定余数应该是0.2,并说明了理由:根据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并没有说余数不变,余数2在十分位,所以表示0.2。又如,在上《比的意义》一节时,学习完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后,有的学生就问:“为什么比较‘比与除法的关系’时只说‘相当于’而不说‘是’呢?”“比的后项能不能为0?”……针对这些问题,我大加赞扬,并鼓励学生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这样通过倡导学生质疑、释疑,既深化了知识,又引导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激活了学生的探究性思维。 三、鼓励提问,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要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就要打破传统,鼓励学生多发问。一旦学生提问,无论质量如何、正确与否,教师都要从积极的方面加以鼓励。例如,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这节时,有个学生这样提问:“在商场,哪里有买a千克苹果、b千克大米的呢?为什么要用字母表示数呢?”对于这样意外的提问,我并没有批评,而是说:“你敢于发表意见是非常好的,说明你肯动脑筋。”然后及时加以引导,并组织学生讨论,一起用充分的理由说明“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这样就变错误为正确,变失败为成功,没有挫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对于学生提问,教师给予充分肯定,并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就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在数学课堂上,不仅要鼓励学生勇于提问,更要教会学生善于提问,让学生拥有更多独立观察与思考的机会,从而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新课改的实施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探究性教学与其他新事物一样,它的发展与完善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要我们加强学习,积极实践,善于反思,勇于创新,创设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意识的教学情境,通过各种方式鼓励学生敢于提问、质疑,探究性教学就会达到一个高度,就会培养出具有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的人才。

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现代社会,各个生活领域、各个层面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学生之间也不例外。当前绝绝大部分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其十分溺爱,有求必应,很多孩子更是惟我独尊,目中无人,养成了自私、孤僻的性格。所以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错误地认为竞争与合作是水火不容的关系,从而忽视了与同学之间的合作,这种理解要引起教师的注意,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而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最佳途径便是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作为学校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载体,被誉为“当代最伟大的教育改革之一”。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人际交往的过程,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的伙伴,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提供锻炼的机会。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小组合作学习的条件和机会,为学生合作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 在引导学生实行合作学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分组,分组是个难题。一般来讲,教师往往都是把附近的几个学生分为一组,其结果就是优等生与优等生一组,后进生与后进生一组,组与组之间没有可比性,课堂还是那些优等生的舞台,所谓的合作学习也就有其名而无其实。这种做法是非常错误的。教师应把握“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来对学生实行分组,使组与组之间有可比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诱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根据各自的特长学习新知,这样既能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有利于组内成员取长补短,共同提升,又便于展开组间竞争,发挥小组群体智慧,从而大面积提升教学质量。第二,选择适当的学习内容。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时期的学习策略,适用于任何学习任务和内容。但要想提升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教师还要依据课堂标准选择适合合作的学习内容。内容不能过于简单,这样合作学习就没起到应有的作用,可也不能太难,学生通过合作,得不出答案,会降低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第三,培养合作技巧。在提升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后,最关键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技巧,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合作,善于合作。 合作学习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合作的快乐。合作水平是一种重要的水平,越来越成为现代人必不可少的一种重要素质,所以教师应努力培养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水平,让他们从小就学会合作、交流和沟通。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实验课题研究报告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研究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1.在知识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学习型”社会成为时代的需要,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就在于教会学生学习。新课程的实施关键是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教、学生学,教师把知识嚼烂了喂学生,告诉学生现成答案,而在于指点方向,开阔思路,化解难点,提供典范。 2.新课程教学中,问题是教师与学生传递思想、情感的纽带,是沟通师生认知活动的桥梁。问题能将教师的意图传达给学生,又能及时地将学生的情况反馈给教师。学生能否在教学过程中真正主动参与,能否成为交互的、和谐的、高效的、完整的学习过程,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随着新课程的实施,需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观察中学习数学,在情景中体验数学,培养学生初步形成探求的理念,培养学生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这是一项每位教师都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本课题“以学生发展为本”,通过问题意识培养,开启学生的思维之窗,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能不断形成问题,不断产生这样一种心态:这个问题我没注意,这个问题我没发现,这个问题我还不懂……,逐步在数学学习中产生过程性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发现,不断探索,让学生要学习,要发现,要探索,为学生将来成为创造性人才奠定基础。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杜威的教育理论 就哲学而言,哲学强调由对外部世界的探索向对人的内部世界的探索以及对人自身命运和价值的思考。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描绘了他的教育观点,他认为学校应该是大社会的一个缩影,而在这一社会中,课堂教学应该是真实生活的问题解决的实验室。他鼓励教师把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中,并帮助他们探索重要的社会的和智力的问题。杜威的门徒克伯屈认为学校学习中应该把儿童分成小组,并让他们去进行他们自己感兴趣的设计和选择。主体教育论要求把教学活动看成是一种培养学生主体性的创造活动,然而一切创造“始于问题”,这就很明显地看出杜威的教育哲学和现代教

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 韦庄中心学校崔刘成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已被当今教育界广泛关注。在我国,学生的问题意识比较薄弱,善于质疑问难的学生太少。他们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上课时能独立主动提出问题的潜在意识,远比不上解决问题的意识强。学生在这种只学答不学问的氛围中学习,怎能发挥其学习的主体性,培养其创新精神呢所以,怎样培养孩子的问题意识,让孩子们敢于提问在教学中又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也做了不少的尝试。现列举一二。 一、激发学生的质疑兴趣,培养问题意识 在现代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之一。课堂上要使学生乐于提问,教师要善于创设疑惑情景,培养学生质疑的兴趣。 创设疑惑情景,目的在于诱导学生积极提问,将学生的认知结构与教学目标(学生问题)充分暴露于课堂,以利于通过讨论解决问题。例如,在引入新课时,出示课件新“龟兔赛跑”:森林中在开运动会,乌龟和兔子正在争夺冠军,乌龟跑的是边长40米的正方形跑道,兔子跑的是直径40米的圆形跑道,它们俩同时从A点经B点跑了一圈,又同时回到A点,这下可难住了老虎裁判。学生听到这里疑问顿生:“谁是冠军怎样评判乌龟所跑的路程是正方形,怎样求正方形的周长兔子所跑的路程是圆形,怎样求圆形的周长”学生由自言自语很快过渡到“问”声不绝。这样,激发了学生的质疑兴趣,为下一步进行自主学习创造了良好的开端。 另外,还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使他们自觉地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比如在讲“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出几个任意多位

数,然后由教师很快判断它是否能被3整除,当师生共同验证老师的判断无误后,学生就会主动地向老师提出问题:您是用什么方法这么快就能断定一个多位数能否被3整除的可见,学生提出这个问题来,缘于教师的激趣和创设的良好发问情境。 二、创设轻松氛围,使学生敢于提问 由于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小学生往往不敢问、不爱问、不会问,或问得压抑、犹豫、缺乏自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办法让课堂形成一种轻松、自由、热烈的气氛,帮助学生克服不敢提问的心理障碍,增强其勇气和自信心,逐步形成敢于提问的习惯。 比如,对于在课堂上提问由于情绪紧张而说不清楚的学生,可以让其在课外继续补问;对于不敢在广众场合提问的学生,可以让其个别提问;对于口头表达能力差的学生,可以让其把问题写成文字后再提问。 其次,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通过教学中各个环节的诱导,启发学生提出问题。例如,教学《年、月、日》一课,教师与学生谈话引出×年×月×日,通过学生找出表示时间单位的词来揭题(板书课题),针对课题引导学生质疑:“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想了解有关年、月、日的哪些知识”将提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思考后,会提出许多问题,如:“一年为什么是十二个月”、“年、月、日之间有什么关系”、“有比年还大的单位吗”等等。虽然有些问题本节课无法解决,但这些问题是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提出的,思维处于最佳状态,渴望将这些知识弄明白。学生积极质疑课题,不仅能培养学生提问的勇气和能力,养成爱提问、善提问的良好习惯,而且学生提的一个个问题还有利于教师制定教学目标,有利于激活学生求知的内驱力,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也培养了他们提问的能力。还可以课前布置学生预习教学内容,让学生在预习中认真去发现问题,为课堂上提问作好充分准备。另外,

小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

小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 教师:何群慧 纵观现今的小学生,他们娇生惯养、自我为中心,往往不会与人交流与合作,这有悖于时代对人的素质所提出的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说,合作是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能力,因此,从小学起在教学中就应十分重视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气氛,加强合作技能与方法的指导,并提供一些让学生合作交流的机会,使他们积极地参与,主动的探究。在语文课程教学中不乏“合作学习”的身影,它是孩子们交流与表达的一种情境、一个平台,是语感形成的肥沃土壤。怎样优化合作学习过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互补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 1、利用游戏情境,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做游戏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之一,他们的合作意识的萌动,往往就是从一个游戏开始的,因此,教师应适时抓住学生的这个心理特点,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知识经验精心编写教案,联系实际设计出一些具有启发性、开放性和可合作性的生动有趣的游戏,并营造一定的课堂氛围,一定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感受到合作学习的乐趣与收获。 2、在活动中保持合作兴趣。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之间通过交流、争论、意见综合等,建构起新的、深层的理解,同时,可以更好地对自己的理解和思维过程进行监控。因此,积极有趣的合作活动是让学生保持合作兴趣的最佳措施。 3、在成功中增强合作观念。合作学习的优点在于,在合作学习中,各成员之间相互沟通、相互支持、共同负责,从而往往能达成学生个人难以达成的目标,使学生的认识从“要我合作”进步到“我要合作”。 二、加强方法指导,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学生的个人表现欲极强,而合作意识相对较弱,针对这个特点,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性的进行合作方法上的指导,不断的进行技能上的训练,从而逐步形成一个团结合作、相互尊重、互帮互助的良好风气。 1、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机的组合。 学生个体的差异表现在性格、能力、爱好等方面。他们有的活泼;有的内向;有的能说会道;有的动手能力强……合作学习往往是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在分组时教师要综合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特长、性别等因素,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把学生编成小组。 2、分工要明确。 每个小组的学生轮流当小组长,小组长主持小组活动,按小组学习要求,组织大家交流、讨论、争辩、朗读。每次学生的合作学习由小组选出一名代表,作为本组“代言人”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代言人”不断变化,每个学生都有可能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和自己的特长成为小组“代言人”,也就使每个人都有机会获得一种成就感。这样在活动中有利于生生之间的配合,起到相互带动、相互促进的作用。 3、指点要巧妙。 学生分组讨论时,教师必须及时了解情况,予以辅导,引导学生确定采用的讨论方法。为提高讨论的效益,使讨论由浅入深,教师在巡回中应就如何清楚明白地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 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背景: 新课程改革以来,课堂教学一直要求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如何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通过问题去探索去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知识,并学会学习,而在实际教学中,尤其在团场学校,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师生问、学生问的互动与交流,缺乏通过学生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主动获取知识的机会,也很少有学生能真正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与意见,更谈不上对现实情景提出自己的问题了。更有教师把学生视为知识的容器,只一味地灌输教材、教案,偶有学生提问,甚至视其为捣乱课堂秩序;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为了应试,学生在“书山题海”中苦战,无暇也无力深入思考问题。另外现在初中学生已经习惯于教师设计问题、提问题,学生被动回答教师的问题,缺少了主动参与、主动探索,合理交流,师生互动等情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十分重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它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也是各学科都在探究的话题,它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很值得我们去实践中去研究。 二、课题研究意义: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教育的主旋律。问题意识是创新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础。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人的智慧,促进人的发展。学生智慧的增长、个性的发展,需要教师的积

极开启和学生的能动思索。教学活动中这种开启与思索多以问题为起点,通过问题的提出与解决来实现。问题意识的培养和形成则成为促进人发展的重要前提。本课题的研究,以课堂教学活动为阵地,探寻在基础知识学习、基本技能掌握过程中,有目的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形成正确价值观,促进学生主动持续地发展。 三、课题研究目标: 我们把本课题研究的目标确定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问题为主线,变学生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学习。促进每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使每个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改变数学课堂上学生不认真听讲,不善于思考交流、不会提问题的现状,使学生敢问、会问、善问,让数学课堂“活”起来,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也促进了教师素质的提高。 四、课题研究内容: 1、使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学会质疑。 2、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3、指导学生如何结合数学学习内容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4、解决学生提问题质量不高,问题范围过大或过小的现状,使 学生不但敢问,还要善问。 五、课题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收集、整理、归纳有关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 的理论、案例,为课题研究准备充分的专业知识、基础。

浅谈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浅谈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质疑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工作谈几点体会: 一、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敢问 学生思想活跃、求知欲旺盛,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就是问题意识的种子。然而,这颗种子能否萌芽,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气氛。在现实课堂教学中,许多学生还是习惯于让教师提出一个个问题,丝毫不敢越雷池一步,即使有疑也不敢向教师提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教师没有真正转变教育观念,对问题的培养意识重视不够,于是课堂上便只剩下教师的声音了。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要破除这种“习惯”和“成效”,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敢想、敢说、敢问。不论学生问题质量如何都要给予鼓励,让同学树立自信心。只有这样,才为问题意识这颗种子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阳光、水分、适宜的土壤,利于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二、创设丰富、有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想问 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还依赖于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师必须通过各种手段呈现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诱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确实感到有问题要问。 在学习“乘数是一位数乘法”时,我改变了以往例题的呈现形式,创设了这样的一个教学情景:小熊猫的“小小百货商店”开始营业了,陈列着一些商品及价格:(有实物的用实物,没有实物的用图片,花花绿绿得很漂亮,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圆珠笔每支2元、小鹿玩具每个10元、一双运动鞋200元、《十万个为什么》每套40元、滑板车213元笔记本4元、足球每个12元、学生背包106元、《英语磁带》每盒14元…… 请每位同学到商店里买奖品,要求是购买4件相同的商品,(每小组有四位同学)。每位同学算一算自己需要用多少钱?

培养学生的生活探究意识

培养学生的生活探究意识 【摘要】培养具有“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是《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之一。从中我们知道,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是生活探究活动的进行者。教学中,教师要如何引导学生经历和体验生活探究的过程是关键;如何培养学生的生活探究意识是重点。这也是本文阐述的重点所在。 【关键词】生活探究兴趣体验实践 小学品德教学担负着培养儿童的思想道德启蒙教育的重任,它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生活行为为宗旨的课程,以引导学生“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为目的的学科。那么如何让学生真正地学到这些知识,领悟并升华这些知识,达到这些学习目的呢?新的《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为我们的教学,为学生的学习指明了方向——培养具有“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是《标准》的总目标之一。可见,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历和体验生活探究的过程,这样不但有利于学生对生活知识的掌握,行为习惯的养成,更有利于学生好的生活探究意识的萌生与增强。在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对生活探究的意识: 一、突出一个“趣”字——创设探究情境 1.巧设悬念,激发探究兴趣。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教师也必须善于设疑置难,引导学生求解求知,使学生对某种知识产生急于了解的心理,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如:讲《孝敬父母》这一课,我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同学们都很爱自己的父母,你们知道父母是怎样关心、爱护你们的吗?”同学们发言热烈,说出许多事例。我进一步诱导:“既然你们的父母都很关心、爱护你们,那么你们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父母呢?”同学们七嘴八舌地畅所欲言,兴趣很浓,虽然只是简单的两个问题,可问到学生的心中,问到点子上,从而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 2.营造氛围,激发探究兴趣。成功的教育信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信任和尊重的师生关系,信赖于一种和谐的课堂气氛。这样就能为学生构建一个民主、体验、合作、交往的学习平台,让学生成为课程动态生成的实践主体。如:在《有秩序地生活》这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让学生走出课堂活动,针对我校课间学生冲跑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同时提供建设性意见,并比一比谁的意见有创意。学生兴趣浓厚地认真地参与,在调查中发现产生问题的原因是多方方面的。有的同学认为要重新设计醒目的、具有动感的提示牌并把他们布置到相应的位置;有的同学认为要对学校所有的空地重新规划;有的……实践证明,课堂气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探究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学中,教师在班级里营造了一种活跃、民主、和谐的探究氛围,就能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引导学生大胆地去探究。 二、突出一个“探”字——转变学习方式

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2)

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学社会。既要有竞争,又要有合作,任何创造发明都离不开群体合作。培养个人对集体的责任感和互相协作的精神也是我们教育的目标。教学中实施竞争与合作相结合,应该成为我国教育改革中的一项任务。为此,我学科组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提出“合作教学”模式。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与实践,能够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水平。一.营造合作学习的学习氛围,唤醒合作学习的学习意识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很短,如果没有强烈的求知欲,就不会产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意识。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认真探究学生的心理,创设恰当的情境,使学生在学习的起始阶段就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悬念导入、故事引入是教师经常采用的方式。而其中,活动设计也是新形成的方式,实践活动是知识内容的再现,特别是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动机大都取决于对学习内容是否有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口,在寓教于乐的环境中学习。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其他人的协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引导激励每一个学生积极参加学习活动,做学习的主人;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集体学习的优势,展开合作学习。并通过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来营造学习的氛围,促动学生知识的建构。 在实行教学时,让小组内成员发挥群体优势,团结协作。小组成员会充分理解每个人的重要性,知道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因为学习成效的大小同个人是否尽责直接联系在一起。每个人都承担一定的特定任务,谁也不是旁观者,谁也不能偷懒。在一个利益一致、互相依赖的学习小组中,每个人不但把协助、鼓励小组同伴当成是不可推卸的责任,也看作是自己的义务。因为他们理解到每个同学都能为小组学习活动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只有每个成员都认真思考、充分合作。才能使自己小组在班级中成为优秀的学习团体。他们不但是在学习知识,而且也是实行一种社会交往活动。相互之间协作、配合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实验的效果。 二、大胆放手、明确规则、有序合作,引导学生在合作中学会自主学习。 究其原因,是因为传统的课堂教学的交流形式单一,给学生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如果教学过程中建立了合作学习的机制,营造自由轻松的氛围,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主动发展的时间和空间,那么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这过程中,他们的主体地位也得到了尊重,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变为自主探索,合作探索。 在实行教学让学生分组讨论,分组学习时,常常发现一组学生你说你的思路,我说我的见解,谁也不听谁的。结果是合作学习成了形式,没有实际的效果。在实行合作学习时我教育学生要遵循合作学习的规则,有序合作。每个同学要学会倾听、学会有礼。一个成员发言时,其他成员要注意倾听他人讲话,不要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我们提倡适度争论,但争论要有礼貌,有礼貌的打断别人的讲话,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研究》结题报告14417结题报告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研究》结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儿童大多患有“问题意识缺乏症”,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多,学历层次的增高,“问题”会越来越少,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从来不提问题,二是不愿或不敢提出问题,三是不会或不善于提出问题。 创新精神是人类最宝贵的素质和个性之一,也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动力。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根本宗旨是提高国民素质,其重点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精神、创新学习意识、创新学习思维、创新学习的方法和技巧。使学生由“学会”转向“会学”,再到“创造地学”,由教师“教”转向学生“学”与“创”。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没有问题就不会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认识。从一定意义上说,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与发展、发明与创新的逻辑起点和推动力量,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没有“问题”也就没有创新。从一定意义上说,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为起点的“问题教育”。现代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总之,问题意识是学生进行学习,特别是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的心理要素。 二、实践意义 时代性:当今社会正步入创新时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教育的主旋律。问题意识是创新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应该从培养问题意识开始。 现实性:问题意识的培养与学习活动胶结在一起,贯穿于活动的经纬,每位学生都会体验到问题的存在,拥有自主提问和探究的时空,感悟问题的意义,都可能具有“问题的头脑”和“问题的眼光”。 发展性: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人的智慧,促进人的发展。学生智慧的增长、个性的发展,需要教师的积极开启和学生的能动思索。教学活动中这种开启与思索多以问题为起点,通过问题的提出与解决来实现。问题意识的培养和形成则成为促进人发展的重要前提。

浅谈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浅谈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兰西五小王少英 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创新的基石,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因此,在现代教学方法中,启发式教学独领风骚。笔者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这种教学方法运用得成功与否,完全取决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强弱。所以又有人称启发式教学为问题式教学。由此可见,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在教学中显得非常重要。那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第一、精心设置问题情境,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提供科学的教育方法。 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及培养,不仅有赖于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以及适宜的环境和氛围,而且还要依靠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有人认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只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就能达到目的。于是在短暂的时间里给学生提很多问题。这实质上仍然是“填鸭式”的满堂灌,毫无意义。只有科学地设置问题情景,适时、适量、适度的处理好问题材料,使学生进入适宜的教学状态,才能有利于问题意识的培养。要做到这一点,应考虑到问题设置的“五度”、“五要”原则。 第二、创造优良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提供适宜的环境。 学生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能否得以表露和发展,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氛围。学生天性好奇心重,求知欲旺盛,这正是问

题意识的表现。教学活动应顺应这一个规律,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师生之间要保持平等、和谐、民主的人际关系,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焦虑感,让他们充分披露灵性,发展个性。 “五度”指:难度,问题的设置应有一定的难度,要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积极的思维活动,要使他们通过努力达到“最近发展区,”可以“跳一跳、摘桃子”;跨度,问题的设置应有主次、轻重之分。紧扣教学内容和中心环节,注意问题的内在联系以及知识的前后衔接;坡度,问题的设置要由易到难,由简入繁,由小到大,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密度问题的设置应疏有间,有一定的停顿时间,以适应学生的思维规律和心理特点。一节课不能提问不断;广度问题的设置,既要有一定难度,同时还应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智力水平,应面向全体学生。因此教师在进行学生主体实践活动设计的时候,需要对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进行深入的了解,并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做出准确的判断。 总之,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根据设计好的情节,游戏情景,把学生思维带入新的情景中,使学生在现实情景中产生问题,提出问题,久而久之,学生就会逐渐养成敢于提问的良好习惯。

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主持人:熊妹教学频道·交流 E-mail:280545335@https://www.doczj.com/doc/858199537.html, 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文︳张翠蓉 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培养学生的阅读探究能力。 一、设问,培养探究能力的重要手段 “设问”是探究式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师必须在设问的内容和形式上下功夫,使问题的难度刚好在学生能“跳起来摘桃子”的水平。 1.求异式提问。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六单元是战争单元。对《小英雄雨来》和《夜莺之歌》这两篇课文做对比教学时,我把切入点定位为小雨来与小夜莺的换位:如果小雨来面对这一对德国兵他会怎样?如果小夜莺被鬼子抓住,会不会也像雨来那样成功脱险?这两个问题引起了学生对文本深入探究的兴趣,学习热情很高涨。 2.迁移式提问。即通过提问将课文的学习迁移引申到广阔的生活或其他学习对象上,使学生产生共鸣、感悟、联想,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思辨能力和探究能力。在教学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六册《说声对不起》之后,我提问“学了本文,我们对作者及其同学的做法都有了自己的理解。那么,你在生活中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是怎样处理的?”,将学生置于与课文内容相似的场景中,既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也为单元习作奠定了基础,学生写出了《消失的三八线》《鸡犬不宁》《远亲不如近邻》《都是小纸团惹的祸》等精彩习作。 3.想象式提问。它不仅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教学李绅《悯农》诗中“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时,我这样提问:“请结合作者的生活处境,想象一下,功成名就的李绅在当地官员的陪同下一路走来,当他看到‘秋收万颗子’的丰收场景和路边饿死的农夫,会有什么样的表情、言行和心理活动呢?”这是一种相似联想、再造性联想,在某种程度上填补了诗歌艺术的空白。通过前后鲜明的对比,学生深切理解了诗歌主题“是谁制造了这人间的悲剧”,体会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三、课外延伸,扩大探究面 语文教学涉及的知识面广,教师应善于抓住上至国家大事,下至身边小事,将之导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心灵互相撞击,迸发出灿烂火花。 如2016年10月我国成功发射“神州十一号”载人飞船,我在教学《飞向月球》时结合这件举国欢庆的大事设置了“你对我国或世界的航天事业了解多少?”“你对宇宙知多少?”等相关问题,要大家收集自己感兴趣的资料,在课堂上交流。学生积极性很高,畅所欲言,在交流中了解到了许多航天知识,培养了爱国情感。课后,我还设置了《未来的……》这样一个半命题作文,要求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用书面作文的形式把自己的想象表达出来。 又如,教学《东施效颦》一文,我这样引导:“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西施的美在哪儿,东施又为何不美呢?生活中有东施效颦的例子吗?”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很快就明白了“自然之美”的道理。随后,我又拓展到《邯郸学步》,学生很快就明白了“不能盲目模仿,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这一道理。(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赵镇第一小学) 2019·2B·53

浅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浅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现代社会,单靠个人能力做出事业上的重大突破的可能性已经越来越小,更多的创新成果要依靠集体智慧。因此,个体在具备必要的自身能力之外还必须具备与他人合作的协作能力。对此,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放在重要的位置。 1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的紧迫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之间的接触和联系日益增多,合作的范围越来越广,这就要求人们具备善于与别人合作的良好品质和能力。合作既是社会交往中的必备技巧,也是现代社会人才素质的重要内容,更是高中政治课的重要目的之一。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面对未来教育的挑战,提出教育必须围绕“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四种基本能力来培养新一代。其中“学会共同生活”便是指要培养孩子在人际活动中能与人共处与合作,这是当前重要的教育目标之一。而且,今天的学生,将是未来的主人,为了他们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必须学会合作。我们的教育必须面向未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合作氛围,使他们学会合作,分享成果。 2 学生缺乏合作意识和能力的原因分析 2.1 家庭因素 现在大多数家庭的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了,不少学生渐渐成为家庭的“中心”。尤其是独生子女,缺乏合作的机会与对象,更容易形成“人人为我,我为自我”的个人中心主义者,不明与人为善的重要性。严重的是除了自己,谁也不爱,谁也不管。个体意识增强,而群体意识减弱。再加上家长在这方面缺乏对孩子的正确引导,忽视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容易使学生养成心胸狭窄、性格孤僻、自私自利,产生猜疑、妒忌和仇视他人的心理,养成极端个人主义,缺乏合作精神,阻碍学生的健康成长。 2.2 学校因素 受片面追求升学率和考分功能绝对化的影响以及家长的施压,学校一般在开设课程的时候,只是把要考试的科目作为重点。现在仍然出现主科、副科的词语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尤其是对学生的合作能力有巨大培养作用的艺体类课程,在很多学校更是成了摆设。没有正规的场地,没有正规的教师,甚至有些学校根本就不开设该类课程。所以,单纯依靠文化课程的学习是很难达到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目的的。同时,现在很多的学校在政府的压力下,过分的强调安全的因素,学生的课外活动基本不开展,学生又更是失去了一块锻炼的领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