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管理经济学考试大纲

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管理经济学考试大纲

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管理经济学考试大纲
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管理经济学考试大纲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会计学”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考试说明

一、考试性质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是为高等学校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其中,“会计学”是为会计学专业(代码120201)的考生而设置的专业课程考试科目,属招生学校自行命题的性质。它的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优秀本科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坚实的会计学基本理论知识和较好的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招生学校在专业上择优选拔。

考试对象为参加200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的在职人员。

二、考试的学科范围

应考范围为财务会计,包括财务会计基本理论、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企业特殊交易的会计处理、财务报告及分析、会计调整等等。具体考查要点见本大纲第二部分。

财务会计部分的考试指定参考教材:

1.《中级财务会计学》(上),葛家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三版)2007.9

2.《中级财务会计学》(下),葛家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三版)2007.11

三、评价标准

会计学考试的目标在于考察考生对会计学基本理论的掌握以及运用会计学基本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生应达到如下要求:

1.熟悉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

2.掌握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及基本方法;

3.能够运用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从定性与定量方面分析解决实际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问题。

四、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答题方式:闭卷,笔试;试卷中所有题目全部为必答题;

2.答题时间:180分钟;

3.试卷分数:满分为150分;

4.试卷结构及考查比例:基本概念题(约25分),理论分析与论述题(约35分),会计业务分析题(约90分)。

第二部分考查要点

1.财务会计概述

重点内容:

1)财务会计的本质与特征

2)财务会计慨念框架

3)企业财务会计准则

2. 资产

重点内容:

1) 货币资金

2)应收款项

3)金融工具与金融资产

4)存货

5)长期股权投资

6)固定资产

7)无形资产及商誉

3. 负债与所有者权益

重点内容:

1) 流动负债与或有负债

2)长期负债与借款费用资产负债表3)债务重组

4)所有者权益

4. 收入、费用与利润

重点内容:

1) 收入

2)费用

3)利润的确定及全面收益

5. 企业特殊交易

重点内容:

1)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2)租赁

3)衍生工具与套期保值

4)关联方披露

6. 财务报告及分析

重点内容:

1) 资产负债表

2)损益表与全面收益表

3)现金流量表

4)中期财务报告

5)分部报告

6)财务报表附注和企业其他报告

7)财务报表分析

7. 会计调整

重点内容:

1)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2)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考试大纲

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3012 科目名称:人机工程学 适用专业:机械工程 参考书目:《人机工程学》丁玉兰编著,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考试时间:3小时 考试方式:笔试 总分:100分 考试范围: 一、人机工程学概述: 人机工程学的命名及定义、起源与发展、研究内容与方法、体系及应用。二、人体测量与数据应用: 人体测量的基本知识、主要统计函数,常用的人体测量数据及人体测量数据的应用。 三、人体感知与信息处理: 人在系统中的功能,视觉机能及其特征,听觉机能及其特征,其他感觉机能及其特征,神经系统机能及其特征,人的信息处理系统 四、人的心理与行为特征: 心理现象与行为构成,感觉与知觉特征,注意与记忆特征,想象与思维特征,创造性心理特征。 五、人体生物力学与施力特征: 人体运动与骨杠杆,人体生物力学模型,人体的施力特征,合理施力的设计思路。 六、人机的信息界面设计: 人机信息界面的形成,视觉信息显示设计,听觉信息传示设计,操纵装置设计,操纵与显示相合性。 七、工作台椅与工具设计: 控制台设计,办公台设计,工作座椅设计主要依据,工作座椅设计,手握式工具设计。 八、作业岗位与空间设计:

作业岗位的选择,手工作业岗位设计,视觉信息作业岗位设计,作业空间的人体尺度,作业空间的布置。 九、人与环境的界面设计: 人体对环境的适应程度,人与热环境,人与光环境,人与声环境,人与振动环境,人与毒物环境。 十、人的可靠性与安全设计: 人的可靠性,人的失误,人的失误事故模型,安全装置设计,防护装置设计,安全信息设计。 十一、人机系统总体设计: 总体设计的目标,总体设计的原则,总体设计的程序,总体设计的要点,总体设计的评价。 十二、人机工程发展新趋势: 非物质化人机工程,网络化人机工程,虚拟化人机工程,数字化人机工程,智能化人机系统。

管理经济学复习内容1

经济学热身内容 1. 什么时候用到经济学? 我们的世界:资源是稀缺的,需求是无限的。这就有了经济问题。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就是经济学的事。 2.(简答)经济学:研究如何管理稀缺资源及做出最佳资源配置决策的科学。 3. 管理经济学:研究如何配置资源以最有效率地实现预期管理目标的科学。 4.(企业行为约束)(简答) 基本约束:(1)需求约束:指一定条件下,企业的产品可以得到的有支付能力的最大需求量. (2) 资源约束:是企业生产投入端所拥有的现实物质条件. (3) 预算约束:指企业为购买各种投入而进行资金偿付的最大能力. 5.外部效应(选择):是指个体行为给他人带来的无需补偿的某种后果。 6.企业社会生产单位的性质(简答): 第一,企业是产品市场上的供给者或卖者。 第二,企业是将生产要素结合并转变成产品的资源转换者。 第三,企业是相关各方利益的分配者。 7. 企业存在的理由 交易成本问题:(1)交易成本(2)政府干预(由企业来替代市场)

管理成本问题:(1)组织成本(2)管理者有限理性(由市场来替代企业) 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相等是企业边界 8.利润(Profit)的类型 (1)、工商利润:销售收入-会计成本 (2)、经济利润: 销售收入-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 某种经济资源因用于某特定用途而放弃了该经济资源在其它用途使用中可能获得的最高收益。 9.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它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10.(无差异曲线)一条无差异曲线代表能带给一个人相同程度满足的所有消费束的集合。 无差异曲线的特征:无差异曲线反映的是消费者的偏好,偏好越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目录 I 考查目标 (2) II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2) III 考查内容 (2) IV. 题型示例及参考答案 (3)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生态学考试大纲 I 考查目标 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生态学专业硕士所必须的基本素质、一般能力和培养潜能,以利用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法制观念和国际视野、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生态学专业人才。考试要求是测试考生有关生态学概念、试验技能的掌握情况及利用生态学原理分析问题的能力。 具体来说。要求考生: 1.掌握生态学的有关概念。 2.掌握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 3.掌握室内外生态调查方法。 4.具有运用生态学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II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与题型结构 生态学150分,有以下三种题型: 概念题7题,每小题5分,共35分 问答题5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 论述题1题,每小题40分,共40分 III 考查内容 1 环境的概念及类型 2 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 3 最小因子定律和耐性定律 4 主要生态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5 种群的概念及种群增长模型 6 种群自动调节学说 7 种群的繁殖策略和性选择 8 他感作用 9 种间竞争模型 10 群落概念及群落基本特征 11 群落结构及季相 12 干扰理论

13 岛屿生态 14 群落演替类型及演替顶级学说 15 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 16生态系统的组成及结构 17 食物链和食物网 18 营养级及生态金字塔 19 生态效率及林达曼定律 20 初级生产及次级生产及其生产量的测定 21 生态系统内不同层次上的能量流动 22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及其传递 23 生态系统的能流模型 24 生态系统中的水循环、、气体型循环、沉积型循环和有毒物质循环。 25 全球变化 26 生物多样性 27 可持续发展 28生态风险评估及生态规划 IV. 题型示例及参考答案 一概念题(35分) 1 生态因子和生存因子 2 r-对策者和K-对策者 3 生态型和生活型 4 捕食食物链和碎屑食物链 5 中度干扰假说 6 种间协同进化 7 可持续发展 二问答题(75分,每题15分) 1 种群年龄结构定义、类型及各结构类型种群的动态特点。 2 何谓生态金字塔?生态金字塔的基本类型及研究生态金字塔的意义。 3 简述生态系统的层次结构划分及其特点。 4 简述碳循环的主要途径及碳循环产生的环境问题。 5 何谓生态平衡和生态失调?试述生态系统维持平衡的自我调节机制,并举例说明。 三论述题(40分) 粮食安全问题是我国面临的一个严重的现实问题,关系到社会、经济和政治各个领域。试依据林德曼“十分之一定律”,分析合理的人类膳食结构调整和畜牧业结构调整对确保我

管理经济学复习内容.doc

管理经济学复习内容 1?经济学所研究的问题有哪些:管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企业的经营决策问题(用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决策理论与技术),研究企业应该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以及如何生产等问题。 2.经济学研究使用的方法:a实证分析方法与规范分析方法,(实证分析冋答是什么,用事实说话,规范分析回答应该是什么,带有价值判断色彩)。B均衡分析方法,这是一种静态分析方法。均衡分析方法可分为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局部均衡分析:假定,我们进行均衡分析的市场与其它市场间不存在着相互影响。一般均衡分析:是指对整个经济体系均衡状态的分析,是研究所有的市场、所有商品的供求达到均衡的条件以及均衡的变化。C静态分析方法、比较静态分析方法与动态分析方法 静态分析法:抽象掉时间因素和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分析经济现象的均衡状态及其形成条件。比较静态分析法:是指对两个均衡状态的比较分析。它并不论及怎样从原有的均衡状态过渡到新的均衡状态的变化过程。 动态分析法:是指在经济研究中纳入时间因索,分析从一个均衡状态进入另一个均衡状态的变化过程。D边际分析法 3.管理经济学的含义:管理经济学是把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企业经济决策的一门应用经济学科。 等产量曲线(Isoquant Curve):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的所有数量组合。 &等产量曲线给出了企业进行生产决策的可行性空间——生产特定的产量,可以使用不同的要素组合。

&等产量曲线与效用论中的无差异曲线非常相似。 4.市场的含义以及市场屮从事的活动:买卖双方进行自愿交换场所。 5.机会成本的含义:一定量的资源用在某一特定用途上的机会成本是它被用于其他用途而能得到的最大收益 6.经济学屮各种利润的含义及其关系。 &正常利润就是经济成本超过会计成本的部分。如果忽略其他因素不考虑,正常利润主要就是通常所说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其数值大小等于企业家人才的机会成木。因此,正常利润包括在经济成本中,是经济成本的一部分。 歹当企业的会计利润恰好等于正常利润时,其经济利润就等于零,我们说企业不亏不盈。当企业的会计利润超过止常利润,此时企业有超额利润;当企业的会计利润低于止常利润时,企业就是亏损的。 7.序数效用论是如何分析消费者均衡的。 8.影响需求的因素有哪些:商品本身的价格、相关商品的价格(替代品和互补品)、消费者收入水平、消费者预期、消费者偏好、促销宣传。 9.需求量和需求的不同之处是什么。需求:消费者在某一时间内的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对某种商品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数量。需求条件1、购买欲望。2、购买能力 需求量:消费者在某一时间内的某一特定价格水平上对某种商品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数量。条件:1、购买欲望2、购买能力3、实践单位 10.弹性的含义:自变量变动一个百分比所引起的因变量的变动的百分比。它是一个比值,与变量之间的度量无关。

博士入学个人简介

博士入学个人简介 博士生们,还在为入学的个人简介烦恼吗,来看看下面的范文,或许会对你有启发的,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博士入学个人简介,希望对你有用! 博士入学个人简介一 大家上午好: 我叫方**经济学院10级政治经济专业的博士新生。首先非常感谢你们的辛勤工作,我是为你们的工作热情和敬业精神所吸引,来参加面试,也衷心希望能成为你们当中的一员。 有句经典古训叫“少不入川、老不入广”,这恰恰是我的基本经历。我在安徽长大和读完大学,但是在广东读研究生和接受成长锻炼,今年我又参加了三所大学的博士入学考试,我最终选择了四川大学,或者说是四川大学接纳了我,是四川大学“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校训和基本精神把我吸纳和包容到这里来,让我达到了人生的一个顶峰.我想在未来三年内从身心、学习、科研、教学、社交和财务六个方面进行规划和重点努力,达到人生的理想状态,迎接人生的下一个颠峰状态。我的导师是天津人,我会首先全面准确地领会导师的学术思想的追求目标,可以说是我将完整地经历中国的东部,南方、西部和北方,届时我可以自豪地说:“我将成为一名标准的中国人”。 我这次报名首选的是学术部,其次是博士部。我想选择来四川大学读博士的大都有扎扎实实做学问的学术理想,要想顺利地从四川大

学博士毕业也有在CSSCI公开发表三篇论文的基本要求。搞好学术是博士生的共同任务,在这方面我的自信还要稍微多一点,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亲眼目睹了我的两位研究生同学公开发表文章超过 50篇,我同样不敢置信的是我的一位大学同学已经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经管类顶尖刊物上发表文章。我在来四川大学之前还专门对他们进行了一次告别旅行和访问,向他们承诺此次我来四川大学读博士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要重现他们的学术辉煌。当然我非常清楚以我现在的基础,这个过程将会是相当的艰辛和曲折,现在只是万里长征才迈出了第一步。要实现目标,除了勤奋,恐怕需要更多地讲究方法、技巧和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这个过程越是艰辛我越是感觉到有必要参加到研究生会学术部中来,以自己宏大的学术目标、明确的前进方向再加上脚踏实地的努力在研究生群体中形成一种发奋投 身于学术的氛围。我也会在努力服务大家的同时广泛汲取大家的智慧,从而让自己更加有力量、行动得更快。对于读博士的同学来说都不是很年轻了,博士对社会的贡献首要在于学术,博士同学们的学以致用、务实和尽力解决现实问题同样可贵,沿着这条主线可以更快的让学术造福生活和服务社会,让理想融进现实。自我介绍 我的个性是人如其名,心平气和,心态很好,很容易和别人打交道,和我相处也没有什么压力,群众基础非常牢靠。但我这两年做辅导员更多的收获是遇到了一位优秀的搭档,他曾经被评选为广东省优秀辅导员,我向他学习了很多举办会议、活动策划、干部培养、组织协调、演讲写作和宣传联络方面的经验,所以我现在做事非常有计划、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名称:单考数学考试科目代码:[701]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以下结构供参考) 函数、极限、连续20% 一元函数微积分学60% 二元函数微积分学10% 无穷级数5% 常微分方程5% 四、试卷题型结构(以下结构供参考) 单选题6小题,每题5分,共30分 填空题6小题,每题5分,共30分 解答题(包括证明题) 7小题,共90分 五、考试内容 (一)函数、极限、连续 考试内容 函数的概念及表示法;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复合函数、反函数、分段函数和隐函数;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初等函数;函数关系的建立。数列极限与函数极限的定义及其性质;函数的左极限和右极限;无穷小量和无穷大量的概念及其关系;无穷小量的性质及无穷小量的比较;极限的四则运算;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单调有界准则和夹逼准则;两个重要极限。 函数连续的概念;函数间断点的类型;初等函数的连续性;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考试要求 1.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函数的表示法,会建立应用问题的函数关系。 2.了解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 3.理解复合函数及分段函数的概念,了解反函数及隐函数的概念。 4.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了解初等函数的概念。 5.理解极限的概念,理解函数左极限与右极限的概念以及函数极限存在与左、右极限之间的关系。

6.掌握极限的性质及四则运算法则。 7.掌握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并会利用它们求极限,掌握利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的方法。 8.理解无穷小量、无穷大量的概念,掌握无穷小量的比较方法,会用等价无穷小量求极限。 9.理解函数连续性的概念(含左连续与右连续),会判别函数间断点的类型。 10.了解连续函数的性质和初等函数的连续性,理解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有界性、最大值和最小值定理、介值定理),并会应用这些性质。 (二)一元函数微分学 考试内容 导数和微分的概念;导数的几何意义和物理意义;函数的可导性与连续性之间的关系;平面曲线的切线和法线;导数和微分的四则运算;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复合函数、反函数、隐函数以及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的微分法;高阶导数;一阶微分形式的不变性;微分中值定理;洛必达(L’Hospital)法则;函数单调性的判别;函数的极值;函数图形的凹凸性、拐点及渐近线;函数图形的描绘;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考试要求 1.理解导数的概念,函数左导数与右导数的概念以及函数导数存在与左、右导数之间的关系;理解函数的可导性与连续性之间的关系。 理解微分的概念,理解导数与微分的关系。 2.掌握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和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了解微分的四则运算法则和一阶微分形式的不变性,会求函数的微分。 3.了解高阶导数的概念,会求简单函数的高阶导数.。 4.会求分段函数的导数,会求隐函数和由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以及反函数的导数。 5.理解并会用罗尔(Rolle)定理、拉格朗日(Lagrange)中值定理和柯西(Cauchy)中值,了解并会用泰勒(Taylor)公式。 6.掌握用洛必达法则求未定式极限的方法。 7.理解函数的极值概念,掌握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和求函数极值的方法,掌握函数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求法及其应用。 8.会用导数判断函数图形的凹凸性,会求函数图形的拐点以及水平、铅直和斜渐近线,会描绘函数的图形。 (三)一元函数积分学 考试内容 原函数和不定积分的概念;不定积分的基本性质;基本积分公式;定积分的概念和基本

管理经济学考试

1. 为什么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厂商不需要做广告,而垄断竞争厂商需要? 完全竞争厂商很多,而且产品差异不大,广告不能增加收益与利润,充其量只会提高成本;。所以没有必要做广告增加自己的成本。完全垄断厂商该厂商生产的商品没有任何接近的替代品,垄断厂商可以控制和操纵市场价格,消费者只能接受。而垄断竞争厂商则不同,他们需要通过产品差异来垄断市场,形成定价能力,通过广告,可以增加偏好,扩大需求,增加利润回报。 2. 某航空公司某个航班的机票价格是500元(500元的票价是成本加合理利润制定的)。飞机快要起飞时,机上尚余一个空位。这时,有一个乘客赶到机场说,愿意花300元家坐这起班机。300元低于每张机票的平均成本。航空公司该不该让这名乘客上飞机? 应该让这个人坐飞机。因为这300元虽然低于本次航班每个座位的平均成本,但飞机为这名最后的乘客额外增加的成本只是一顿快餐。航空公司却可以因此而多收入300元。在经济学上,这是一个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比较的概念:一盒快餐是边际成本,300元是边际收益。只要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企业就应该选择多提供产品或服务。 3. 论述为什么边际成本(MC)曲线交平均成本(AC)曲线于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成本函数c(q),边际成本MC=c'(q),平均成本AC=c(q)/q,q是产量 平均成本最低点有导数AC'=0,化简得到[c'(q)q-c(q)]/q^2=0,所以c'(q)=c(q)/q,既在最低点MC=AC 4.用拐折需求曲线模型说明,为什么寡头论断市场的价格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跟跌不跟涨,在斯威奇模型中,厂商认为价格上涨将导致失去市场或者失去部分市场。厂商A下调价格,若其他厂商不跟跌,那么将丧失部分市场,所以跟跌不跟涨。由于寡头厂商会意识到相互依赖的关系,因此,当一个寡头厂商提价时,其竞争对手并不提价,以保持市场份额;但是当一个寡头厂商降价时,其竞争对手也降价,以避免市场份额减少,由此形成有特点的需求曲线——折弯的需求曲线。 5. 规模经济与学习曲线的区别是什么? 规模经济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或劳务的绝对量增加时,其单位成本趋于下降。学习曲线,又称经验曲线,是指当某一产品累计生产量增加时,由于经验和专有技术的积累所带来的产品单位成本的下降。规模经济与学习曲线往往交叉地影响产品成本的下降水平。规模经济使得当经济活动处于一个比较大的规模时,能够以较低的单位成本进行生产;而学习经济是由于积累经验而导致的单位成本的减少。 6.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如何? 第一,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都是先向右上方倾斜,而后向右 下方倾斜,即先上升而后分别下降. 第二,总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的关系:当边际产量大于零时,总产量是递增的;当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达到最大;当边际产量为负时,总产量开始递减. 第三,边际产量曲线和平均产量曲线的关系:边际产量曲线和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相交前,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MP> AP),平均产量曲线是上升的;相交后,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MP< AP)平均产量曲线是下降的;相交时,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MP= AP). 7. 某商场某件商品的需求曲线为Q=200-20P,供给曲线为Q=-100+10P,则消费者剩余为多少? 消费者剩余等于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及横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 消费者剩余是需求曲线以下和代表市场价格的线段以上的区域。也就是需求曲线和P/Q轴所成三角形的面积。 由题意可知:均衡价格P=10 当P=0时,Q=200 求点P(10,0)和点Q(0,200)与P、Q轴所成三角形面积=1/2*10*200=1000

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审视座右铭:网民留言=领导批示 南方都市报■虚拟@现实之黎明专栏 7月17日出现一个史无前例的正式机构,全称为“中共郑州市委、郑州市政府媒体网络事项督办中心(ZZIC)”;揭牌仪式上,两位网友应邀为该机构揭开了红盖头。 随后出现一句原创性很强的“座右铭”,在揭牌仪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河南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连维良称“网民留言=领导批示”即“ZZIC”的座右铭,要“把网民留言、群众诉求、人民呼声同领导批示一样对待,而且要按高于领导批示来对待”。 以“信息渠道”或“沟通媒介”为据,建立具有某种“定向性”的机构,是否可行?郑州方面介绍称,这种网络事项办理机制效果明显,试运行一年间,网民在网上反映后“ZZIC”督办解决了一万多个问题。显然,拿出宝贵的编制定额“转正”该机构,即郑州高层肯定机构、机制有效的证明,也是正式组建该机构之必要性、可行性的某种证明。 在“网民留言”和“领导批示”之间画一个“=”号,“政治正确”,在理念上没什么问题。网络和电脑对公众不设限的情况下,任何非网民的“群众”都能于瞬间转化为网民,“网民留言”其实就是“群众呼声”。至于“网民留言高于领导批示”之语,当属“执政为民”的高调宣示,虽则言辞和表达是新鲜的,但“内核”仍是老版本。

不过,研讨此“等号”,可以发现在技术上还是存在一些讲究的。主要的讲究,即区分“网民留言”和领导批示的内容与种类。 可把网民留言大致分为“事实信息”与“观点信息”,机构应对与处臵的多为“事实信息”,对观点信息、政策建议或行政建言等网声,则是另一种处臵方式。而在上达的“事实信息”中,突发事件、紧急危情、公权侵害等,又是重中之重,“高于领导批示”理所当然。如果没有领导批示就对此无动于衷,按理则应该追究失职、渎职的责任。 上网表达诉求的网民,都是些抱着希望的人。引起领导注意,获得“领导批示”,通常就是他们的预定目标和理想效果。诚然,正如连维良先生所说,“如果什么样的问题都要通过领导批示才能解决,就不是一种有效的机制,不是一种科学的机制,不是一种长效的机制”,但是,也应该承认,正是由于存在这样一种不好的机制,群众才希冀那一纸领导批示的降临。 高官可以对下属说,“你们直接听群众的话就行了!”而实际上呢,下属还是该咋办就咋办,这是被体制和机制所规定的。网民留言=领导批示,并不意味着“照网民说的办”,在高调宣示重视网声民意时,对这一点也不必回避。 “领导批示”,本有多种多样的内容,否定与拒斥,肯定与褒奖,催办或缓办,消极或积极,还有中性的、模棱两可

《管理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管理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 管理经济学(Managerial Economics) 二、学时与学分 学时:40 学分:2.5 三、授课对象 工商管理专业、会计学专业 四、先修课程 高等数学 五、教学目的 管理经济学课程是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位课,它是一门把微观经济学原理和分析方法用于企业经济管理决策的学科。其教学目的,一是为企业的管理决策实践提供经济理论和经济分析的思想框架;二是使学员了解企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地位,使企业的决策能够更好地适应于市场体系。 六、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 在教学计划中,管理经济学是一门业务理论基础课。它一方面是为各门专业管理课打下业务理论基础; 另一方面又对各门专业管理课起综合作用, 说明它们如何配合才能实现企业的目标。 1、绪论(第一章) 1)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与管理经济学的关系; 2)管理经济学和经济体制; 3)机会成本的概念与计算; 4)管理经济学研究方法:抽象分析法、均衡分析法、边际分析法、数量经济模型。 基本要求: (1)管理经济学。管理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把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和经济分析方法用于企业管理决策实践的学科,是一门应用科学。 (2)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如果一项资源既能用于甲用途,又能用于乙用途,那么资源用于甲用途的机会成本,就是资源用于次好的,被放弃的其他用途本来可以得到的净收入。 (3)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

会计利润=销售收入-会计成本 经济利润=销售收入-机会成本 =销售收入-机会成本-正常利润 (4)边际分析法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达到一定水平后,消费者消费某一商品的边际效用随着数量的增加而减少。 学习建议: 自主学习和视频课堂3学时,练习1学时。 作业: 1、一台设备可用来生产A产品,也可用来生产B产品,但是若生产其中一种,就必须放弃另一种。与两种产品生产有关的一个计划期的数据如下。 (1)生产A、B两种产品的会计利润为多少? (2)生产A、B两种产品的经济利润为多少? 2、某企业今年计划使用钢材10万吨,仓库里面有前年购入的钢材3万吨,单价为1200元/吨;有去年购入的钢材5万吨,单价为1500元/吨;还有今年购入的钢材5万吨,单价为1600元/吨。 (1)该企业若按会计的先进先出法则,今年钢材成本应该是多少? (2)若按后进先出法则,钢材成本又是多少? (3)钢材的机会成本是多少? 2、需求与供给(第二章) 1)需求量及其影响因素; 2)供给量及其影响因素; 3)供求法则; 4)需求—供给分析; 基本要求: (1)需求与需求函数:需求指消费者在一定价格下愿意并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影响需

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试题(新闻传播学)

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试题(新闻传播学) 一、名词解释(6分/个,共30分) 1、个案研究方法 2、熵 3、赖利夫妇模式 4、社会责任理论 5、英尼斯 二、简答(20分/个,共40分) 1、简述芝加哥学派对传播学的贡献。 2、简述罗伯特?帕克在大众传播研究方面提出的主要命题。 三、论述(1题20分,2、3题各30分,共80分) 1、比较中国和西方的媒介产业制度,请结合现实论述媒介控制对社会的影响。 2、在文化日益多样化,大众传播向“小众传播”发展的趋势下,一些像世界杯、奥运会这样的媒介事件仍能引起大量受众广泛关注,请谈谈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3、用说服理论分析下面国台办副主任王在希在批“台独”分子“公投制宪”义正严词的讲话中运用了哪些说服技巧。 “‘公投制宪’是一项极其危险的举动。陈水扁为了谋求自己连任,不惜将台湾的利益作为竞选工具,把广大台湾人民作为赌注,把台湾同胞推到与祖国大陆冲突的边缘,这是极不道德的,是在破坏台海和平。其所作所为,是要把台湾同胞多年来的艰辛成果毁于一旦。” “台独”是一条底线。我们一再表示,我们希望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因为台湾同胞是我们的骨肉兄弟,我们不愿看到兵戎相见。但最终能否实现和平统一的目标,并不是完全取决于祖国大陆方面。如果台湾的当权者,与社会上“台独”分裂势力相互勾结一起公开搞“台独”,公然向祖国大陆挑衅,那武力恐怕就难以避免。“台独”就是战争,也就是这个道理。 李登辉为了给“台独”分裂势力壮胆,为了消除中间选民对他们搞“台独”的忧虑,一再误导舆论,甚至说什么“中共是纸老虎”,宣传什么如果大陆对台动武,美国会保护台湾。这是很危险的,是极不负责任的说法。

管理经济学复习资料考试试卷教学内容

管理经济学复习资料 一、单选题 1. 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指(D) A.企业利润最大化B.企业全部资产价值最大化C.企业净资产价值最大化D企业未来预期利润的现值之和最大化 2. 如果商品A和商品B是替代的,则A的价格下降将造成( D ) 如果AB是替代品,则A价格与B的需求是同方向变化。 A.A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B.A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C.B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D.B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3. 若x和y两产品的交叉弹性是-2.3,则 ( D ) 第二章课件P44 A.x和y是替代品 B.x和y是正常商品 C.x和y是劣质品 D.x和y是互补品 4.某企业短期平均变动成本4元/件,平均固定成本3元/件,则企业可接受的最低价格为 (A ) C=△TR-△TC PQ-TVC,(P-AVC)Q>0 A.大于4元/件 B.大于3元/件 C.大于7元/件 D.大于3.5元/件 5.如果边际收入大于边际成本,那么减少产量就会使 ( A ) A.总利润减少 B.总利润增加C.对利润无影响 D.使单位利润减少 6. 哪种情况下平均产量(AP)呈上升趋势: (A) 第三章课件P7 A.当边际产量大于AP时 B.当边际产量小于AP时 C.当边际产量等于AP时 D.边际产量和AP不相关 7. 如果一个企业经历规模报酬不变阶段,则LAC曲线是( D ) A上升的 B下降的 C垂直的 D水平的 第四章课件P34:当LAC处于下降阶段, LMC小于LAC, Ec小于1,规模报酬递增 当LAC处于上升阶段, LMC大于LAC, Ec大于1,规模报酬递减 当LAC最小处,和LMC曲线相交, LAC 等于LMC, Ec等于1,规模报酬不变 8. 得到MC是由 ( D )第四章课件P22 A、TFC曲线的斜率 B、TVC曲线的斜率但不是TC曲线的斜率 C、TC曲线的斜率但不是TVC曲线的斜率 D、既是TVC又是TC曲线的斜率 9. 如果一家完全竞争企业的总成本为:TC=10+2Q+Q2,产品价格P=10元,从短期看,利润最大化产量为 ( 4 ) 10. 等成本曲线围绕着它与纵轴的交点逆时针移动表明 ( C )。 A生产要素y的价格上升了 B生产要素x的价格上升了 C生产要素x的价格下降了 D生产要素y的价格下降了等成本曲线围绕着它与纵轴的交点顺时针移动表明: 等成本曲线围绕着它与纵轴的交点平行移动表明: 二、简答题 1.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有何区别?(第一章 P22 ) 答:第一,需求与需求量是2个概念 需求—在某一个特定的时期内,对应于某种商品的价格,人们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它永远是有限的。 需求量---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消费者愿意并能够买得起的某种产品或服务的数量。 第二:前提条件不一样。 需求的变动--由于非价格因素的变化而引起的需求曲线的平行位移。 需求量的变动--非价格因素不变,价格发生变化时,需求量发生的变化。 第三:表现形式不一样。 需求的变化--价格不变,价格以外的因素发生变化,导致需求量(销售量)变化,形成整个需求曲线的位置移动。 需求量的变动--非价格因素不变,某种商品价格上升导致需求量(销售量)下降,形成沿着需求曲线的移动。 2、需求量受哪些因素影响(第一章P14)哪些因素是同方向变化,哪些因素是反方向变化。 答;影响需求量的因素:(在分析某一因素对Q的影响时,假定其他因素不变) 1、产品价格(p ) P↑ Q↓ 2、消费者收入(I) I↑ Q↑ 3 、相关产品价格(Pr) :PS替代品substitutes价格 PS↓ Q↓ PC互补品complements价格 PC ↑ Q↓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一)考试大纲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一)考试大纲 (非英语专业)(2017年版) I. 考试性质 英语(一)考试是为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对英语语言的运用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非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一定的英语水平,并有利于各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在专业上择优选拔。 II.考查目标 考生应掌握下列语言知识和技能: (一)语言知识 1.语法知识 考生应能熟练地运用基本的语法知识。 (1)名词、代词的数和格的构成及其用法; (2)动词时态、语态的构成及其用法; (3)形容词与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的构成及其用法; (4)常用连接词的词义及其用法; (5)非谓语动词(不定式、动名词、分词)的构成及其用法; (6)虚拟语气的构成及其用法; (7)各类从句(定语从句、主语从句、表语从句等)及强调句型的结构及其用法; (8)倒装句、插入语的结构及其用法。 2. 词汇 考生应能较熟练地掌握5 500个左右常用英语词汇以及相关常用词组(详见附录相关部分)。

考生应能根据具体语境、句子结构或上下文理解一些非常用词的词义。 (二)语言技能 1. 阅读 考生应能读懂不同题材和体裁的文字材料。题材包括经济、管理、社会、文化、科普等,体裁包括说明文、议论文和记叙文等。 根据阅读材料,考生应能: (1)理解主旨要义; (2)理解文中的具体信息; (3)理解语篇的结构和上下文的逻辑关系; (4)根据上下文推断重要生词或词组的含义; (5)进行一定的判断和推理; (6)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或态度。 2. 写作 考生应能根据所给的提纲、情景或要求完成相应的短文写作。短文应中心思想明确、切中题意、结构清晰、条理清楚、用词恰当、无明显语言错误。 III. 考试形式、考试内容与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满分为100分。 试卷包括试题册和1张答题卡。考生应将英语知识运用和阅读理解部分的答案按要求涂写在答题卡相应题号的选项上,将英译汉和写作部分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的边框区域内。 (二)考试内容 试题分四部分,共48题,包括英语知识运用、阅读理解、英译汉和写作。

《管理经济学》教学大纲

Outlines of Managerial Economics 1.The objective of the course Managerial Economic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re courses for MBA students. This course serves to integrate various analytical and conceptual tools learned in the business curriculum into the framework of economic thinking. Heavy reliance is placed on the ability to crystallize students academic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into a coherent method of reasoning which can be applied to abstract thought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2. Course requirements 1). Homework Assignments. At least 5 homework assignments will be given. Homework is optional, but if it is turned in it will be graded and counted. Homework will be assigned one week before due date, and will usually consist of problems from the end of chapters. Homework is important in terms of final grades, and as a preparation for exams. Collaboration with fellow students is allowed, though answers should not be identical. 2). Working Papers At least one paper is required during the course period. The subjects of paper can be chosen from the given options. The paper should be turned in before the final exam. 3). Exams There is a final exam at the end of the course. The exam will consist of short answer essay questions and problems. 3. Textbook and reference materials 1) S. Charles Maurice & Christopher R. Thomas, Managerial Economics (Sixth edition), McGraw-Hill Company, Inc.1999. 2) Robert S. Pindyck & Daniel L. Rubinfeld, Microeconomics (Third Edition) 3) Various academic journals in economics field and references from internet. 4.Course Outline I. Introduction Define managerial economics Theory of the Firm objective and value of the firm profits and the function of profit Demand-supply analysis and market mechanism Optimization Techniques Economic Relationships: Total, Average and margin. Optimization and constrained optimization with really basic calculus Profit Maximization with calculus

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工程数学》考试大纲

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工程数学》考试大纲本《工程数学》考试大纲仅适用于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流体机械及工程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工程数学”是工科及相近专业的重要应用基础课程,涵盖了求解工程问题所需要的主要数学理论。要求考生掌握线性代数和积分变换的基本知识,能够进行基本的工程数学计算,为求解流体与结构物相互作用过程中涉及到的数学问题奠定基础。 一、考试基本要求 1.掌握线性代数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能够熟练运用矩阵知识 求解方程组; 2.掌握两类积分变换的基本内容及其某些应用; 二、考试方式与时间 博士研究生入学《工程数学》考试为笔试,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三、考试主要内容和要求 (一)线性代数 1、考试内容 (1)行列式;(2)矩阵及其运算;(3)矩阵的初等变换与线性方程组;(4)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5)相似矩阵及二次型?;(6)线性空间与线性变换。

2、考试要求 掌握行列式的定义和性质;掌握矩阵的性质及初等变换;熟练应用求解线性方程组,掌握齐次和非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基础解系和通解的求法,熟练运用初等行变换求解线性方程组;熟练判断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熟练运用施密特正交化过程正交规范化向量组,掌握相似矩阵的判断,熟练掌握二次型化为标准型和正定二次型的方法;掌握线性空间的基的定义,熟练运用两个基的坐标变换,了解线性变换的矩阵表示。 (二)积分变换 1、考试内容 (1)傅里叶变换;(2)拉普拉斯变换。 2、考试要求 掌握傅里叶变换的概念和性质、多重傅里叶变换的概念,能够运用傅里叶变换方法求解微分、积分和偏微分方程;掌握拉普拉斯变换的概念和性质,能够运用傅里叶变换方法求解微分、积分和偏微分方程。 四、试卷题型及比例 试题包括基本概念题、证明题、计算题和分析题。 题型(大约比例):选择填空题占20%、证明题占20%、计算题占40%、分析题占20%。 五、参考教材 《线性代数》(第五版),同济大学数学教研室,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积分变换》(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名称:检测技术与控制工程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一、考试要求: 本考试内容分为检测技术部分和控制工程两部分,各占50%。 (一)检测技术部分(50分) 1.了解检测、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掌握检测仪表的主要性能指标,并能通过对性能指标的分析,对仪表做出正确评价和选择; 2. 了解传感器、变送器的基本概念,掌握变送器的输入/输出信号变换关系、量程/零点调整方法和接线方式。 3. 掌握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温度、压力、物位、流量等四大参数的检测仪表与检测系统的原理与组成、信号转换与处理,熟悉各类仪表的特点、适用场合及典型工程应用。 4. 掌握检测仪表的正确选择、安装、使用,掌握检测仪表的一般检定要求以及压力、温度、物位、流量等仪表的检定方法。 (二)控制工程部分(50分) 考生在过程控制工程和运动控制考试内容中,任选其中之一。 1.过程控制工程 要求学生在学习自动控制原理、测量及调节仪表、计算机控制及工艺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的工业生产过程,能进行简单控制系统、复杂控制系统、以及解耦、史密斯预估控制器的设计与分析,针对具体设备或过程进行常规控制方案的设计、整定与投用办法。典型设备控制。要求学生重点掌握本课程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 2.运动控制 重点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需要熟练掌握和运用重要公式及定理、定义。试题要求有简答题、作图题及分析题,试题覆盖面要求广泛。直流调速部分约20分,交流调速部分约20分,其他占10分。 二、考试内容: (一)检测技术部分(50分)

1.检测技术基础 (1)检测基本概念、检测仪表一般构成 (2)测量误差 (3)检测仪表的性能指标 (4)掌握变送器的输入/输出信号变换关系、量程/零点调整方法和接线方式。2.压力测量 (1)压力的基本概念及不同表示方式 (2)就地指示式压力测量仪表:弹簧管压力表 (3)远传式压力测量仪表:应变电阻式、电容式、压电式 要求掌握应变电阻测量电路(单臂、半桥、全桥) (4)压力测量仪表的选择、校验和安装 3. 物位测量 (1)浮力式物位计 (2)静压式物位计(差压变送器的测量范围、零点迁移的确定与实现) (3)电容式物位计 (4)非接触式物位计:辐射式、超声、雷达 4. 流量测量 (1)流量的基本概念及不同表示方式 (2)速度式流量计:节流式、动压式、浮子式、电磁式、涡街、超声式 (3)容积式:椭圆齿轮、腰轮、刮板 (4)质量流量计:科里奥利式 (5)各种流量计的测量原理、特点和应用场合,流量计的选择与标定。 5. 温度测量 (1)温度的基本概念及不同表示方式 (2)就地指示式温度测量仪表:膨胀式温度计 (3)远传式温度测量仪表:热电阻、热电偶 掌握热电偶、热电阻的测温原理、特点,热电偶测温时的补偿导线、冷端温度补偿的作

管理经济学课程标准

《管理经济学》课程标准 系(部):经济与管理系 教研室:工商企业管理教研室 日期:2010年9月1日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管理经济学》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管理经济学 代码:0511098 总学时数:54学时(理论课学时数:54) 适用专业:工商企业管理专业 1课程概述 1.1课程的性质 1.1.1必修课 1.1.2专业基础课 1.2课程定位 《管理经济学》是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管理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并能用管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理解企业经营决策中所依据的经济学原理,树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决策制定过程的经济思维框架,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社会经济现象与问题,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水平,并为学习其它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1.3课程设计思路 根据高职院校的办学特点,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以能力为目标,着重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操作技术、技巧,使学生不仅掌握本学科的知识,而且能够掌握更多的相关知识,面向专业岗位,适应岗位工作的需要。考虑到本课程是工商企业管

理专业专科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对于《管理经济学》学习的需求非常明确:为专业服务,学习《管理经济学》的目的是利用经济学原理为企业管理服务。对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学习本课程不仅是要了解经济学理论,更重要的是了解经济学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能够利用经济学理论指导企业管理活动,达到为专业服务的目的。 为实现以上目标,特制定本课程的标准。本标准涉及课程主要内容及教学实施建议等。本课程的设计总体要求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技能为主线,以单元课程内容为主题,尽可能形成模块化课程体系。按照初学者的认知规律,以“导论——经济学理论——管理决策——市场结构与决策——政府政策分析”等设计教学单元,依据学生学习专业后续课程的需要,同时兼顾学生就业和生活的实际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 2课程基本目标 2.1知识目标 1、掌握管理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 2、能理解相关的经济学基本原理,能通过这些原理解释一些企业决策的行为选择。 3、掌握企业管理决策的知识与方法。 4、熟悉市场理论,对各种结构的市场中企业的决策有一个比较深地认识。 5、了解市场失灵及其产生的原因,以及政府的政策对策。 2.2职业技能目标 1、通过课程的教学和学习,了解管理经济学的基本发展历程和趋势,使学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