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训练监控生理生化指标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6
生化指标在游泳训练中可以提供有关运动员身体状况、代谢状态和恢复能力的重要信息。
以下是生化指标在游泳训练中的一些常见应用:
血乳酸浓度(Blood Lactate Concentration):血乳酸浓度是评估运动员乳酸代谢和耐力能力的重要指标。
通过监测游泳训练过程中的血乳酸浓度变化,可以评估运动员的乳酸阈值、耐力水平和训练负荷。
这有助于优化训练强度和设计个性化的训练计划。
血清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血清肌酸激酶是一种常用的肌肉损伤指标。
在剧烈的游泳训练后,肌肉组织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导致血清肌酸激酶水平升高。
监测CK水平可以评估运动员的肌肉疲劳和康复状况,有助于控制训练强度和调整恢复策略。
血清肌酸酐(Creatinine):血清肌酸酐是评估肾脏功能的指标。
剧烈的游泳训练可能对肾脏造成一定负担,导致肌酸酐水平的变化。
监测肌酸酐水平可以帮助评估运动员的肾功能状态,确保他们的身体健康和适应训练负荷。
血清电解质浓度(Electrolyte Concentrations):游泳训练会引起大量的水和电解质的流失,特别是在高强度和长时间的训练中。
监测血清电解质浓度,如钠、钾和镁等,可以评估运动员的水电解质平衡状况,及时调整补充液和饮食策略,维持体内的正常功能。
第五章〓人体机能评定及运动训练的生理生化监控科学的训练监控和身体机能评定,是科学化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别是在运动成绩愈来愈高、国际竞赛日益激烈的情况下,训练方法的有效性、针对性和创新性,是提高运动能力、充分挖掘机体潜能的首要前提。
同时,为了避免造成过度训练和运动损伤,对运动训练进行科学的监控和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状态进行科学地检测和评定,是提高运动训练水平和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状态进行科学地检测和评定,是提高运动训练水平和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保证。
第一节〓人体机能评定的常用指标一、身体形态学指标身体形态学指标主要有身高、体重、坐高、胸、腰和臀等部位相关围度及皮褶厚度等。
通过测定身体的形态学指标可以了解身体的一般情况。
二、生理学评定指标人体运动机能评定所采用生理指标分别在运动、循环、呼吸和中枢神经等系统。
(一)运动系统运动系统的生理学指标主要有肌肉力量、肌电图和关节伸展度等。
1肌力肌力评定主要包括最大肌力、爆发力和肌肉耐力等,有等长力量、等张力量和等动力量三种形式。
等长力量又叫静止力量,常采用测力计完成,在测试过程中肌肉或肌群做等长收缩,无关节活动。
此方式主要了解在某一固定关节角度时肌肉或肌群所能克服的最大阻力负荷(最大肌力)或克服最大阻力的70%的最长时间(肌肉耐力)。
等张力量又叫动态力量,常用测力计、杠铃、哑铃及力量练习器械来测定。
其最大肌力的测定是以受试者能克服一次最大阻力值来表示(1RM),在克服所给予阻力后,休息2-3分钟后再克服新的阻力值,通常每次增重不超过2-4公斤,直到最高阻力值。
其等张耐力的测定通常以能持续克服最大等张力量70%负荷的次数作为评定指标,通常一般人可连续完成12-15次,而运动员则可完成20-25次。
等动力量的测试需要利用专门的等动测力计完成,它与等长力量和等张力量的区别在于:等长力量只能测出某一关节角度的最大肌力,等张力量只能测出肌肉收缩过程中关节处于最不利收缩角度时的最大肌力,在其他收缩角度时所测出的肌力都小于最大肌力;而在等动力量的测试过程中,由于运动阻力是随关节活动而不断变化并自动调节的,因而只要肌肉进行最大收缩,就可准确测出肌肉或肌群在整个运动范围的最大肌力。
简述运动训练中常用周检测生理生化指标在运动训练中,监测生理生化指标可以帮助医生和训练师评估运动员的身体状况,帮助制定更有效的训练计划和饮食计划。
以下是常用的周检测生理生化指标及其含义和用途。
1. 体温(Heart Rate and Temp.)体温是监测身体温度的一种指标。
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时体温会升高,这是正常的生理反应。
但在某些情况下,体温升高可能会导致不适或运动员的表现下降。
因此,医生和训练师可以使用体温计来监测运动员的体温变化,以确定是否需要采取额外的医疗措施。
2. 心率(Heart Rate)心率是衡量心脏收缩和舒张能力的一种指标。
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时心率通常会增加。
医生和训练师可以使用心电图来监测运动员的心率变化,以确定是否有心脏问题或其他健康问题。
3. 血氧水平(Oxygenation Level)血氧水平是指血液中氧气的含量。
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时需要大量的氧气来支持他们的身体活动。
医生和训练师可以使用呼吸机等设备来监测运动员的血氧水平,以确定是否需要采取额外的医疗措施。
4. 血糖(GLUT-1 and GLUT-3)血糖是指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
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时需要大量的能量来支持他们的身体活动。
医生和训练师可以使用血糖仪来监测运动员的血糖水平,以确定是否需要采取额外的医疗措施。
5. 胆固醇(HDL and LDL)胆固醇是指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
高密度脂蛋白是一种有益的胆固醇,可以帮助降低胆固醇水平。
低密度脂蛋白是一种有害的胆固醇,会增加患心脏病的风险。
医生和训练师可以使用胆固醇水平测试来监测运动员的胆固醇水平,以确定是否需要采取额外的医疗措施。
6. 蛋白质水平(蛋白质摄入量 and Nitrogen积积)蛋白质是维持肌肉生长和修复的关键营养素。
医生和训练师可以使用测量运动员蛋白质摄入量和Nitrogen积积的指标来监测他们的蛋白质摄入是否足够,以确定是否需要采取额外的饮食调整。
训练监控的常用生理生化指标⏹机体通过不同的代谢途径会在体液中产生相应的代谢产物,而测定不同训练前,中,后的某些生理指标和血液,尿液等体液的某些生化成分,可以间接地揭示人体运动时对机体的刺激程度和运动时物质能量代谢的特点和规律,反映机体对训练的适应状况,为实现科学的训练监控提供可能.⏹运动训练的生理生化训练监控主要包括对训练负荷的监控和对训练方法的监控,而对训练负荷的监控又分为对负荷强度的监控和对负荷量度的监控.训练负荷强度和训⏹练负荷量是运动训练中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有一定的量就有一定的强度,反之,有一定强度的练习就有一定的量,有机体能够承载较小强度的较大的量,也能够承载较大强度的较小的量,量的增加能为强度的提高打好基础,强度的提高又可为量的增加创造有利条件,量和强度这两个因素是互相制约,互相影响,但又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因此,所有在训练监控中使用的生理生化指标都难免受到训练负荷量和训练负荷强度的共同影响,难以把这两者的影响完全割裂开来分别分析,之所以能够把这些指标分为反映训练负荷强度和反映训练负荷量的指标,也是根据两者对人体产生的刺激不同而引起人体出现的反应不同,科研人员经过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将能够最大限度体现这⏹种不同的指标筛选出来,尽量真实而独立地量化训练负荷量与训练负荷强度对人体的刺激程度.而有些指标,如血红蛋白,尿蛋白等受到训练负荷强度和训练负荷量两个因素的影响都较大,因此,在训练监控实践中,只能根据训练实际完成情况来区分哪个因素影响更为主要,在实际应用中,这样的指标不能单独作为评价训练负荷强度和训练负荷量的有效指标,而是要进行多项指标的综合测试与综合分析.目前常用训练监控的生理生化指标用“心率”指标进行训练监控时需要注意哪些基本问题⏹心率(Heart Rate, HR)是反映心脏承受负荷大小的常用指标.运动开始后,在一定的范围内,心率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而升高,并且心率与运动强度之间呈良好的线性相关,因此,心率是监控训练强度的有效指标.例如,在举重训练中,抓举,挺举重量与心率变化呈正相关.随着杠铃重量的增加,心率加快,杠铃重量在最大重量的35%~45%时,心率达到140~150b/min(次/分),在练习重量增加到60%~85%最大重量时,心率增加缓慢,在160b/min左右,当练习重量增加到85%以上时,心率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在极限重量时,心率达到峰值(表).另外,当杠铃重量相同时,练习次数增加,心率加快;练习组数增加,心率则基本保持不变.⏹虽然心率是随着运动强度变化而变化的,但是当以同样的强度持续运动超过2~10分钟后,心率就处在一个稳定状态,且在短暂的强度改变后不会有明显的变化,这是由人体的一种生理惰性现象造成的.⏹最高心率出现在放松调整后20秒左右,最高心率持续时间一般为15~25秒,这就是心率的惰性现象.⏹因此,评定运动强度时往往需要根据项目和运动强度的特点,尽可能测定到最高的心率.⏹常用的心率指标有:晨脉,安静心率,运动心率(运动后即刻值),最大心率,恢复心率(运动后在一定时间内心率的恢复值)及心率储备等指标.⏹运动后心率会急速下降而造成较大的误差,所以运动后心率最好用10次计数法,即在运动员运动后即刻用秒表计数10次心率的耗时.血红蛋白指标开展训练监控时应注意哪些基本问题血红蛋白是血液中携带氧和运输二氧化碳的蛋白质,这个指标过去主要用于诊断运动员贫血,而很少被用作强度评价指标。
篮球运动员训练负荷及训练疲劳生化指标监控1训练比赛中的负荷监控指标1.1血乳酸乳酸是人体供能体系中的一个重要中间产物,既是糖酵解的产物,又是有氧代谢氧化的底物,还可以经糖异生途径转变成糖。
运动时乳酸主要在骨骼肌中生成,然后透过细胞膜进入血液。
篮球运动是一项对抗性很强的运动,最激烈的对抗常常出现在比赛中,因而测试队员在训练中的血乳酸值,对平时训练强度的安排和掌握具有指导意义。
训练中运动员血乳酸升高到一定程度后技术稳定性下降,成功率下降,表现在投篮命中率上尤其明显。
1.2血尿素运动员安静时血尿素浓度偏高,为5.5-7mmol/L,原因是受训练的影响,体内蛋白质代谢旺盛。
运动中血尿素浓度升高一般出现在运动后30分钟,绝大多数出现在40-60分钟左右。
在以周划分的小周期训练中,小周期中或结束后晨血尿素出现明显升高,休息日后恢复到前一周的正常水平或略有升高,即为训练负荷合理;小周期中晨血尿素保持在正常水平或只是略有升高,即为训练负荷不足;休息日后出现周一晨的血尿素没有恢复,甚至升高,提示负荷可能过大,这周的训练安排就要多加注意;如下一周的血尿素仍出现这种异常,就需慎重对待,调整训练计划。
在篮球训练应用中,训练后血尿素值增幅较小、恢复也快的运动员,能承受大负荷量的训练;而增幅大且不易恢复的运动员难以承受大负荷量的训练。
1.3血红蛋白血红蛋白(Hb)俗称血色素,是红细胞的主要成分,其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又有维持血液酸碱平衡和恒定pH 值的作用,故直接影响人体的身体机能和运动能力,尤其对耐力素质更为重要。
根据训练中和比赛前测定的Hb浓度,了解运动员的机能状态,并调整训练计划,防止过度训练和运动性血红蛋白低下的发生。
如果运动员血红蛋白值持续下降超过10%以上,就应调整训练负荷或采取其他针对性措施。
当运动员机能状态较好、身体对运动负荷适应时,血红蛋白值较高,训练和比赛可出现较好的运动成绩。
2训练比赛后的负荷监控指标2.1脉搏脉搏多用于测定机体对运动负荷的反应情况。
运动训练的生理生化监控运动训练生理生化监控的概念运动训练的生理生化监控就是综合运用生理、生化分析的手段有效地指导运动训练。
运动训练生理生化监控是训练监控的一个部分,它通过对一些代谢和或激素参数的监测来反映运动员机体内在的适应性变化,从而为运动训练的完成提供信息。
1.血尿素尿素是蛋白质和氨基酸分子内氨基的代谢终产物,在肝细胞内经鸟氨酸循环合成后释放入血,称为血尿素。
血尿素经血液循环到肾脏随尿液排出体外。
血尿素水平的高低受肝脏尿素合成、肾脏排泄功能等的影响。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尿素的生成和排泄处于平衡状态,故保持相对恒定。
研究表明,训练使运动员体内蛋白质代谢保持较高的水平,运动还会影响肝脏、肾脏的功能,因此,运动员血尿素安静值常常处于正常范围的偏高水平。
我国优秀运动员晨起血尿素值应在4-7mmol 。
运动引起血尿素水平升高的原因(1)随着运动时间的延长,肌肉中氨基酸氧化分解供能加强,脱下的氨基酸数增多,使氨基在肝脏中代谢产生的尿素增多;(2)受运动的影响,机体的结构蛋白和功能蛋白(肌肉、酶)分解加剧,使分解代谢终产物尿素的生成增多;(3)在长时间运动的疲劳发生过程中,肌肉能量平衡被破坏,ATP不能迅速合成时,生成的AMP在肌肉中易脱氨基生成IMP(次黄嚓吟核苷酸),进一步代谢转变为尿素;(4)长时间大强度运动时,肾脏血流供应减少,造成肾功能下降,使尿素的清除能力下降;(5)运动中大量排汗使血液浓缩,这也是运动的血尿素浓度升高的一个原因。
血尿素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经过适应性训练的运动员,机能状态得到提高,代谢上表现为护氮作用增强,使晨起血尿素值降低,并在进行相同运动负荷后,血尿素值增幅下降或血尿素水平恢复加快。
在高原训练开始时,最初7天期间晨起血尿素值较高,但在14天后机体产生适应,血尿素值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较长时间的疲劳积累性训练导致过度训练时,晨起血尿素值升高,但也有研究报道,其变化不明显。
血尿素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研究运动后血尿素升高的幅度及其恢复情况,可作为评定一次训练课运动量和监督训练期过度训练的依据。
运动训练的生理生化监控作者:胡倩来源:《新课程·小学》2017年第07期田麦久指出: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
由此可见,运动训练是构建于训练对象和优秀运动员之间的一座桥梁,能否培养出优秀的运动员,运动训练这一过程是极其重要的。
一、运动训练生理生化监控的概念运动训练的生理生化监控这一概念是近些年才走进人们的视野中,从目前的文献来看,现在国内对这一概念探讨得比较少,同时对其也没有一致的、统一的研究。
我国学者冯连世认为:运动训练的生理生化监控是训练监控研究范畴的一个分支,它通过测定运动训练中运动员的一些生理和生物化学指标的改变,反映运动员机体对运动训练的适应性和(或)不适应性变化,从而帮助教练员了解训练效果,正确评价和调整训练负荷、训练方法与训练手段。
运动训练生理生化监控是训练监控的一个部分,它通过对一些代谢和(或)激素参数的监测来反映运动员机体内在的适应性变化,从而为运动训练的完成提供信息。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我国在体育科研方面投入的增加,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对运动员生理生化的研究会更加深入。
二、运动训练生理生化监控的必要性那么,我们如何才能保证我们对“好苗子”所进行的运动训练是合适的、正确的和科学的呢?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对运动训练的整个过程实施细致的、系统的以及科学的监控。
系统论的观点认为运动训练的过程更是一个系统,在这个大系统中,其中某一因素的改变都会造成其最终结果的变化,这也给了我们一定提示,通过修正、改变其中不符合我们期望的,即“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使之为我所用,朝着我们所期望的方向变化、发展,直至达到我们的期望。
我们的前辈们也为此进行过讨论,冯连世指出在机体运动的过程中会产生各种不同的代谢产物,肌肉活检技术会提供很有价值的数据,但是,考虑到实际情况,诸如:心理因素、技术条件问题以及对健康的影响这些因素,就很难实施。
游泳训练的生理生化监控在游泳训练中,常见的生理生化监控指标包括心率、血氧饱和度、体温、尿蛋白等。
心率是指每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它是衡量运动员负荷强度和心肺功能的重要指标。
通过监测运动员在训练中心率的变化,可以了解他们的运动强度和疲劳程度,从而调整训练计划。
血氧饱和度是指血液中氧气的含量,它反映了运动员的呼吸功能和身体对氧气的利用能力。
在游泳训练中,由于水中的压力和游泳动作的影响,运动员的呼吸会受到影响,因此监测血氧饱和度可以及时发现运动员的呼吸问题,避免运动损伤。
体温是衡量运动员身体温度的重要指标,在游泳训练中,由于运动和水的温度影响,运动员的体温会发生波动。
如果体温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导致身体疲劳和运动损伤。
因此,监测体温可以帮助教练和运动员了解运动员的身体状况,及时调整训练计划。
尿蛋白是反映运动员身体负荷和肌肉损伤的重要指标。
在游泳训练中,由于高强度的运动,肌肉会产生大量乳酸和代谢产物,这些物质会随尿液排出,形成尿蛋白。
监测尿蛋白可以帮助教练和运动员了解运动员的身体负荷情况,避免运动损伤。
在游泳训练中,监控方法包括运动前、运动中和运动后的监控。
运动前监控主要包括身体检查、饮食和睡眠等;运动中监控主要包括心电监测、血氧饱和度监测和水质监测等;运动后监控主要包括体重、肌肉力量和疲劳程度等。
不同监控方法的使用场景和注意事项也不尽相同。
通过监控指标的数据分析,可以反映游泳训练的效果和潜在问题。
例如,通过比较运动员在不同训练计划下的心率变化,可以评估哪种训练计划更有利于提高运动员的心肺功能;通过分析尿蛋白的变化趋势,可以了解运动员的身体负荷情况,及时调整训练计划。
除了监控指标外,身体评估也是游泳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
身体评估主要包括身体指标如体重、身高、腰围等,以及健康指标如血压、血糖、尿酸等。
通过身体评估,可以了解运动员的身体状况和健康状况,为制定训练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在制定游泳训练计划时,要根据监控指标和身体评估结果来制定。
运动训练的生理生化监控运动训练生理生化监控的概念运动训练的生理生化监控就是综合运用生理、生化分析的手段有效地指导运动训练。
运动训练生理生化监控是训练监控的一个部分,它通过对一些代谢和或激素参数的监测来反映运动员机体内在的适应性变化,从而为运动训练的完成提供信息。
1.血尿素尿素是蛋白质和氨基酸分子内氨基的代谢终产物,在肝细胞内经鸟氨酸循环合成后释放入血,称为血尿素。
血尿素经血液循环到肾脏随尿液排出体外。
血尿素水平的高低受肝脏尿素合成、肾脏排泄功能等的影响。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尿素的生成和排泄处于平衡状态,故保持相对恒定。
研究表明,训练使运动员体内蛋白质代谢保持较高的水平,运动还会影响肝脏、肾脏的功能,因此,运动员血尿素安静值常常处于正常范围的偏高水平。
我国优秀运动员晨起血尿素值应在4-7mmol 。
运动引起血尿素水平升高的原因随着运动时间的延长,肌肉中氨基酸氧化分解供能加强,脱下的氨基酸数增多,使氨基在肝脏中代谢产生的尿素增多;受运动的影响,机体的结构蛋白和功能蛋白(肌肉、酶分解加剧,使分解代谢终产物尿素的生成增多;在长时间运动的疲劳发生过程中,肌肉能量平衡被破坏,ATP不能迅速合成时,生成的AMP在肌肉中易脱氨基生成IMP(次黄嚓吟核苷酸,进一步代谢转变为尿素;长时间大强度运动时,肾脏血流供应减少,造成肾功能下降,使尿素的清除能力下降;运动中大量排汗使血液浓缩,这也是运动的血尿素浓度升高的一个原因。
血尿素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经过适应性训练的运动员,机能状态得到提高,代谢上表现为护氮作用增强,使晨起血尿素值降低,并在进行相同运动负荷后,血尿素值增幅下降或血尿素水平恢复加快。
在高原训练开始时,最初7天期间晨起血尿素值较高,但在14天后机体产生适应,血尿素值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较长时间的疲劳积累性训练导致过度训练时,晨起血尿素值升高,但也有研究报道,其变化不明显。
血尿素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研究运动后血尿素升高的幅度及其恢复情况,可作为评定一次训练课运动量和监督训练期过度训练的依据。
生理生化指标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一、概述近年来,运动科学领域的研究日益深入,人们对运动训练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
生理生化指标作为评价运动训练效果的重要依据,在运动科学研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生理生化指标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为实践工作者和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二、生理生化指标的意义1. 生理生化指标是对人体生理状态和代谢情况的客观反映,可以帮助评估人体机能的变化。
2. 在运动训练中,生理生化指标可以指导调整训练计划,提高训练效果,预防运动损伤。
3. 通过监测生理生化指标,可以及时发现运动员的潜在健康问题,保障运动员身体健康和训练安全。
三、常见的生理生化指标1. 心率心率是指心脏跳动的频率,通常用每分钟跳动次数来表示。
在运动训练中,心率可以反映运动员的心肺功能状况和运动强度。
2. 血压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的压力,通常表示为舒张压和收缩压两个数值。
通过监测血压变化,可以了解运动员的心血管适应能力。
3. 血乳酸浓度血乳酸浓度是一种反映机体无氧代谢增加的生化指标,可以帮助判断运动员的运动耐力和疲劳程度。
4. 血糖水平血糖水平是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对运动员的运动能量供给和恢复情况起着重要的影响。
5. 肌酸激酶肌酸激酶是一种肌肉损伤的标志物,可以用来评估运动员的肌肉损伤程度。
四、生理生化指标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1. 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通过监测运动员的生理生化指标,教练员可以制定符合每位运动员实际情况的个性化训练计划,合理安排运动强度和训练量,确保训练效果最大化。
2. 预防运动损伤通过定期监测生理生化指标,可以及时发现运动员的过度训练和潜在健康问题,及早调整训练方案,降低运动损伤风险。
3. 评估训练效果运动训练结束后,通过对比运动前后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可以客观评估训练效果,为下一阶段的训练提供依据和参考。
五、生理生化指标的监测方法1. 临床检测通过体检机构或医疗机构进行血液、尿液等生化指标的检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