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课程改革研究思路
- 格式:pdf
- 大小:92.35 KB
- 文档页数:3
二、研究内容: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和重要观点1、研究思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是:强力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这是历史赋予基础教育的神圣使命。
新课改是推动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而语文新课标则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它提倡一种内涵的课程文化”。
让学生从阅读中体会到文化的深度和厚度,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语文的最大兴趣,提高语文的综合素质。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提出“阅读教学方法的研究”,并对它进行尝试。
这对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求知欲,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研究目标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充分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老师同步认识、深入理解作品,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给学生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和舞台,让他们遨游在文学的海洋里汲取养分,茁壮成长。
3、研究内容本课题以语文课堂为载体,试图通过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将语文课堂的大部分时间还给学生。
让学生带着兴趣去阅读,体会语文作品的底蕴,拓展我们学科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益。
本课题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研究:(1)如何提高学生认识,进而明确阅读的价值,激发阅读的兴趣。
(2)鼓励学生精选读物,提出质疑,优化阅读环境。
(3)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4、研究方法本课题内容覆盖面广,综合性和实践性强,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法、调查法、比较法、行动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等。
5、重要观点:本课题研究拟形成以下主要观点:①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②鼓励学生精选读物,提出质疑,优化阅读环境;③提高学生认识,进而明确阅读的价值,激发阅读的兴趣。
三、研究价值:本课题研究创新程度、理论意义及应用价值1、创新程度本课题是针对当前语文教学现状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能够紧扣语文课程改革步伐,对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2、理论意义及应用价值本课题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对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运用能力的提高都有极大的帮助,对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有着极大的实践意义。
二、研究内容: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和重要观点1、研究思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是:强力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这是历史赋予基础教育的神圣使命。
新课改是推动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而语文新课标则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它提倡一种内涵的课程文化”。
让学生从阅读中体会到文化的深度和厚度,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语文的最大兴趣,提高语文的综合素质。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提出“阅读教学方法的研究”,并对它进行尝试。
这对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求知欲,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研究目标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充分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老师同步认识、深入理解作品,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给学生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和舞台,让他们遨游在文学的海洋里汲取养分,茁壮成长。
3、研究内容本课题以语文课堂为载体,试图通过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将语文课堂的大部分时间还给学生。
让学生带着兴趣去阅读,体会语文作品的底蕴,拓展我们学科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益。
本课题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研究:(1)如何提高学生认识,进而明确阅读的价值,激发阅读的兴趣。
(2)鼓励学生精选读物,提出质疑,优化阅读环境。
(3)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4、研究方法本课题内容覆盖面广,综合性和实践性强,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法、调查法、比较法、行动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等。
5、重要观点:本课题研究拟形成以下主要观点:①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②鼓励学生精选读物,提出质疑,优化阅读环境;③提高学生认识,进而明确阅读的价值,激发阅读的兴趣。
三、研究价值:本课题研究创新程度、理论意义及应用价值1、创新程度本课题是针对当前语文教学现状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能够紧扣语文课程改革步伐,对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2、理论意义及应用价值本课题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对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运用能力的提高都有极大的帮助,对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有着极大的实践意义。
西安邮电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管理办法教育教学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手段,为保障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工作顺利进行,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管理,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办法。
一、立项原则(一)申请立项项目应符合高等教育教学发展规律,对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应有明确的研究目标、研究思路、方案设计、经费预算,并具有较强的学术价值和推广价值。
(二)结合本科阶段人才培养的要求,凡拟在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系列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改进、考试考核方法改革、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教学评估、教学管理现代化等方面进行研究探索与实践的课题,可提出立项申请。
(三)学校结合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公布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指南,供申报参考。
(四)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分为A、B两类。
其中,A类为学校层面教学改革项目,B类为学院自立教学改革项目。
(五) 每两年组织一次立项申报。
二、申报要求项目负责人原则上应具备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同一负责人不能同时申报两个项目。
在研项目负责人原则上不得再申报新的项目。
三、立项程序(一)A类项目由教务处负责组织立项评审;B类由学院负责组织立项评审。
(二)项目评审结果均由教务处汇总后报学校教学委员会审议,主管校长审批。
(三)教务处下达项目建设任务和经费。
四、项目中期检查学院负责B类项目的检查工作;教务处负责A类项目检查工作,随机抽查B类项目。
五、项目结题(一)A类项目由教务处组织结题;B类项目由学院组织结题,结果报教务处备案,教务处组织专家随机抽查B类结题项目。
(二)A类教改项目结题时至少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一篇或者在公开期刊上发表两篇与本项目相关的教改论文,项目研究成果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产生了良好的效果,有相关部门的应用证明;B类教改项目结题时至少公开发表一篇与本项目相关的教改论文,研究成果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产生了较好的效果。
(三)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研究期限为两年。
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的原则与方法一、本文概述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项目化教学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和学者的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的原则与方法,以期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策略和实践指导,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合作探究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
文章首先介绍项目化教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阐述其在当前教育环境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接着,详细分析项目化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学生中心、真实性、整合性和可持续性等,确保教学设计能够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本文还将重点讨论项目化教学的具体方法和实施步骤,包括项目选题、团队组建、任务分配、过程监控和成果评估等,为教师提供一套系统的项目化教学实施框架。
结合实际案例,展示项目化教学在不同学科和年级的应用效果,以及可能遇到的挑战和解决策略。
通过本文的阐述,期望能够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项目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二、项目化教学设计的原则系统性原则:教学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由多个子系统组成,包括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分析、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教学环境的创设以及教学评估与反馈等。
这些子系统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
最优化原则:在项目化教学设计中,应追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这意味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发展。
可接受性原则:教学设计应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需求。
教学内容的难度和呈现方式应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风格相匹配,以确保学生能够有效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多样化原则:在项目化教学设计中,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风格。
例如,可以结合课堂讲授、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形式,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以学生为主体原则:项目化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
基于“项目+竞赛”驱动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课程改革研究———以广州城市理工学院车辆工程专业为例李长玉,李细霞(广州城市理工学院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800)为了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提出并推动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成为当前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改革的重要研究领域,各大院校针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进行了改革。
例如,曾旗等改革了基于互联网的创新创人才培养模式,张臣等对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搭建模式进行改革,易红等构建了整体化的实验教学与整体创新实践平台。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车辆工程专业为了在培养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自2016年起专门开设创新创业实践课程。
该课程在实施的几年里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课程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对广州城市理工学院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车辆工程专业创新创业实践课程改革案例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可为同类院校和专业创新创业实践课程改革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课程改革内容针对车辆工程专业的创新创业实践课程,以“项目+竞赛”为驱动进行课程改革。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贯穿整个培养计划的课程学制的改革现有的课程设置会导致学生前期的知识储备和所选择的项目不够契合的问题出现,学生需要根据项目方向调整所学知识范围,各个环节时间较紧、难度较大,导致部分学生跟不上项目进度。
所以对课程学制进行了改革,在大学一年级至大学二年级的过渡阶段,进行创新创业项目的选题工作,让学生尽早接触到项目研究所需具备的专业知识。
改革后《创新创业实践》项目进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大二打基础,大三完成项目,大四完成项目报告、总结推广项目成果。
(二)“项目+竞赛”驱动的课程组织实施方式改革目前创新创业实践课程均由各指导老师根据自身专长和在研的科研项目提出学生研究课题,组成学生研究团队,完成学生创新能力训练计划。
主要是以项目驱动,涉及学科竞赛较少。
12.重庆文理学院教研教改项目管理办法(教学部)教学改革是高等学校各项改革的核心,为了积极推进学校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进一步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成果,提升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的质量,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培养符合学校定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高素质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学校决定每年开展教学改革、教学研究项目(简称教研教改项目)的立项工作。
为加强对教研教改项目管理,根据教育部和重庆市教委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在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宏观背景下,围绕高校教学、科研、学生工作、后勤保障以及教学管理等主要活动中的重点、热点,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从宏观、中观、微观不同层面展开研究,突出教学改革的整体性、综合化,突出研究的科学性、创新性、实效性、应用性、前瞻性和特色性。
二、立项要求(一)符合高等教育教学发展规律,对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能为人才培养和学校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论证。
(二)结合校情和各教学单位实际,有利于应用型、技能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预期能取得明显的改革成果,并有使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三)项目立意新颖,论证充分,研究目标明确,计划切实可行,实施方法科学,经费预算合理,具备完成项目任务的基本条件。
(四)对目标明确,内容新颖,改革力度大,综合性强,实践性强,受益面广,预期成果具有较高推广价值的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予以积极扶植,重点资助。
三、项目类别教研教改项目根据项目内容和性质分为三大类,即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
四、立项程序(一)学校公布《立项指南》并下发立项申报通知。
(二)各单位和个人申报,填报《重庆文理学院教学研究项目立项申报表》。
(三)申请人所在单位对申请书进行审核,并对申请人的业务水平、工作基础、研究条件等提出初审意见。
(四)将申报材料报送教学部。
(五)教学部组织匿名评审,确定立项项目。
(六)报主管校长审批后公布。
项目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业主管理BIM的实施诉求与设计、施工单位的BIM技术应用存在本质的区别,本文从业主管理的角度出发,探索基于BIM的大型机场项目业主协同管理方法。
针对白云机场T2航站楼项目的建设管理需求,本文基于BIM技术的可视化、参数化、多方协同等特性,研发BIM协同管理平台,用于项目的设计BIM 协同、现场人员管理、进度管理、质量安全管理以及变更管理等,为业主和各参建单位的协同管理提供信息化工具。
相较于传统管控方法,项目管理的效率以及各参建单位之间的协同得到了明显提升。
近年来,BIM技术在建筑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应用,其在工程建设管理中的作用逐步体现,特别是在一些大型工程项目的建设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大型机场作为一种特殊的大型工程项目,在国民经济建设发展及国防安全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与其它基础工程项目相比,大型机场工程项目的建设管理具有施工规模大、施工工期长、建设与管理技术含量高、涉及人员专业多、建设施工质量要求高等特点[1]。
早期机场项目建设管理的方式主要依靠纸质表单进行信息的传递与存档,实际中还存在着口头传递信息的原始方式。
这种方式容易造成建设项目中信息的丢失、遗漏、混乱,给大型机场项目的建设管理带来极大的障碍。
这种方式的直接后果就是管理粗放、效率低下、质量无法保证。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信息化管理平台应运而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述问题。
国内已有较多的信息化工程管理平台,且在多个工程项目上已有广泛应用[2],并有研究将BIM与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平台相结合,基于BIM技术开展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工作[3]。
但多数信息化平台是设计、施工、咨询等参建单位的内部平台,而不是业主的项目管理平台,没有考虑业主的管理诉求,无法满足业主对大型机场项目建设管理需要[4]。
本文以广州白云机场T2航站楼工程项目为研究对象,针对项目参建方多、管理环节多,管理业务复杂等问题,从业主管理的角度,研究基于BIM的工程项目多方协同管理方法,研发基于BIM的大型机场项目协同管理平台,阐明BIM技术在大型机场项目多方协同管理中的价值。
课程项目化,构建全方位育人体系的研究与实践开题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研究依据1、课题提出背景2014年6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统筹各学科,充分发挥人文学科独特的育人优势,进一步提升数学、科学、技术等课程的育人价值,同时加强学科间的相互配合,发挥综合育人功能,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为指导,贯彻课程三级管理制度,发展学生兴趣,形成学生特长的基本途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明确指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课程方案规定:“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为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程,为学生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保障。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上述精神,加快规范课程管理的步伐,弘扬学校文化,发展学校特色,更好地服务学生,根据学校实际而确定提出该课题。
课程作为育人的载体,在素质教育的实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着眼于学校教师整体队伍与学生发展的特点,明确目标,分出层次,在学生发展的各个方面对课程进行开发研究,使之项目化。
我们结合学校办学理念和校训,在校本课程开发和研究领域,将在不影响国家课程的前提下做出新的探索,以此来探索出学校课程的活动类型和开发模式,指导学校进行学校课程的实验,推出一批有生命力的项目课程。
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欧美发达国家早在上世纪就开始了课程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并就开发的思想、过程、程序和环节,以及对教学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规律性的探讨,随后我国大陆和台湾的学者也对课程开发的理论内涵、实例以及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全面探讨,形成了一些可操作的范式。
近年来,课程多样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快,正在进行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按照教育目标规划课程计划制定必修课的课程标准,把选修课的决策权交给地方和学校,并颁发了与之相配套的《地方和学校课程开发指南》,旨在建立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管理政策。
XX职业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我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以下简称“教改项目”)管理,确保立项项目顺利实施和研究成果的应用推广,根XX 文件精神及有关规定,结合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实施与管理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XX职业学院教改项目是指由学校组织审核并批准立项的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教改项目的立项、实施及管理,旨在鼓励学校广大教育工作者,围绕职业教育教学面临的热点、重点和难点问题,开展研究或改革实践。
第三条教改项目立项的主要范围包括中职生教育、高职生教育、高等继续教育以及教学管理等有关学校发展的各个方面,具体为:职业学校的办学思想与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实验、实习、实训和社会实践,教学资源共享、教学管理信息化、教学质量保障、教学特色培育,学生素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的改革研究与实践。
第四条教改项目按研究选题价值和质量分为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
(一)重点项目是指对解决当前职业教育教学中重点、难点或热点问题、对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有较大影响,能取得实质性成果,并有较高应用价值的研究项目。
(二)一般项目是指根据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局部需要而进行的研究,实践周期短,受益面相对较小的研究项目。
第五条开展教改项目立项,旨在促进学校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管理,加大教学投入,培育高水平的教学成果,不断提升职业教育质量。
经过评审确定立项的教改项目,将作为评选优秀教学成果的主要参考依据之一。
第二章项目申报与立项第六条校级教改项目在项目组申请后,按单位申报、专家审核、择优立项、重点支持的原则,每两年申报一次。
第七条申报教改项目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一)项目选题要围绕职业教育发展尤其是教学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重点、难点和热点,或重大、迫切的实际问题,对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具有一定理论指导意义和应用推广价值。
(二)拟推荐项目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在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学管理和人才培养工作改革等方面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科技信息习习惯化的正确理念。
(2)提高煤矿行业工资、福利待遇水平,加强煤矿机电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
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物质上、精神上对员工进行关爱,稳定专业人才队伍,防止人才流失。
(3)完善煤矿专业、安全培训手段和内容,改进培训方式,提高师资水平。
提高煤矿企业员工参加、接受培训的积极性、实用性。
(4)改变原有的招工模式,对新招聘进入煤矿工作的机电专业工人进行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系统强化培训,经过一年左右的培训后,进行严格的考核。
考核通过后方能取得煤矿机电专业的从业资格。
(四)为避免发生触电事故,应做到:对低压电网,不准带电作业;电缆不准有“鸡爪子、羊尾巴”和明接头接线;电气设备安装使用要合理,绝缘水平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380V、660V供电系统必须坚持使用检漏继电器,严禁甩掉不用;接地网必须完整。
对高压电网,不准带电作业;电气设备的检查、维护、修理和调整工作,必须由专职的电气维修工进行,并要有工作票和施工措施;停、送电的操作,要根据书面申请或其他可靠的联系方式,由专职电工执行;高压电气设备和高压电缆,必须分划编号、标明用途,并有停、送电标志;在矿井变电所的高压馈电线上应装设有选择性的检漏保护装置,在移动变电站的高压馈电线上,必须装设有选择性的检漏保护装置。
参考文献[1]王林祥.煤矿建设完善六大系统标准化技术规范.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0.[2]袁维义.电机及电气控制[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3]王建明.如何减少煤矿生产中机电事故的发生.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一、我国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现状我国历来十分重视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工作,制订了《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各省市科技管理部门还依据当地实际,制定了专门的对项目实施过程的管理办法,为实施对科技计划项目的监理制提供了可操作的规章制度。
(一)我国科技计划项目管理运行机制。
目前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1)行政监控机制。
xx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落实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规划,有保证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的正常开展和教改成果的质量,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管理办法所指的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主要是指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以下简称“教改项目”)。
第三条教改项目按来源分有如下几方面:
(一)国家教育部及国家级专业学会下达的项目;
(二)省教育厅及省一级的专业学会下达的项目;
(三)学校立项的项目及学校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间合作的立项项目。
第四条教改项目的完成情况,是参与人员绩效考核、职称评定、晋级增薪的重要依据。
第二章组织管理
第五条教务处负责各级各类教改项目的组织和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项目管理课程改革研究思路
当前,国内各大院校相继开设了项目管理课程。
这门课程的特点是综合性强,理论和实践紧密相关、相辅相成。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效果不太理想。
结合自身的教学工作实际,在项目管理课程教学的手段和方法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和收获。
1提倡案例教学
很多学校的项目管理课程教学都只局限于讲述基本的理论知识,教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
授课方式基本上是教师单向地传递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
而项目管理作为一门实践性和灵活性很强的课程,教学中不能仅仅依靠课本进行照本宣科式的介绍,更应该基于学生自己的体验、理解,结合较多的项目管理案例,通过必要的教学手段表达出来。
项目管理案例可以来源于教师自身的工作实践,也可以从网上或其它渠道收集。
例如项目管理者联盟网提供了许多非常好的项目管理案例和学习资料。
教师通常对收集到的案例素材都要进行整理和提炼,把案例情况介绍控制在一页A4纸的篇幅,做到内容完整、简明扼要,并针对案例内容和相关知识点精心设计若干问题,以便在课堂上让学生展开讨论。
一个好的案例,可以组织一场别开生面的讨论,学生在寓教于乐的融洽气氛中,既领会到了项目管理的理论知识要点,又能联系实际,加深理解。
例如,在讲到项目团队建设的问题时,可以举一个优秀的项目团队———唐僧师徒为案例,以众所周知的西天取经为背景,概述项目团队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分析师徒四人的性格类型和各自的优缺点,及其对项目成败的影响,并就一些映射到现实中的问题展开深入讨论,等等。
从教学实践来看,这样的案例分析及课堂讨论,学生是非常欢迎的,也能积极地参与其中。
2大胆尝试情景教学
项目管理的许多内容都是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东西,本身并没有深奥的理论,但又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例如项目沟通管理。
项目管理实践中非常重视沟通管理,项目经理的一项重要软技能就是沟通能力。
项目的沟通是全方位、多层次的,贯穿项目始终。
良好而有效的沟通甚至能决定项目的成败。
学习项目管理,要充分认识到沟通的重要性。
但如何让学生理解和体会沟通在项目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如何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培养项目沟通技能,就不是仅凭教师的讲解就能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
情景教学法是针对高校实践性、操作性强的
专业课程而创造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它以真实案例为背景,以角色扮演为手段,在特定的情景下模拟操作或表演,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
将情景教学法应用到课程教学中,是一项有意义的尝试。
笔者在项目管理的课程教学中,借助一些优秀案例,精心设计了若干场景,让学生在其中扮演各种角色,通过角色在特定场景的演绎和互动,在生动活泼、高潮迭起的课堂氛围中,达到了传统教学方式难以获得的良好效果。
3积极倡导合作学习模式
合作学习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
它的特点是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为目标。
将合作学习引入课程教学当中,对改善教学效果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就是让项目管理学习者亲自去演习,把自己置身于一个项目团队中,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大家共同完成一个项目的策划、计划、分析和模拟实施。
我的做法是,在每学期的第一次课堂上就让学生随机分组,每个小组就是一个项目团队,由学生推选“项目经理”。
由各团队自主选择一个模拟项目,围绕项目管理的九大知识领域和五个过程组,以课程教学内容为主线,有序推进模拟项目的全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穿插许多项目管理的实战演练,例如制订项目计划和项目章程,召开项目启动大会,创建项目工作分解结构,绘制项目网络图并制订项目进度计划,制订项目成本管理计划,等等。
在每周的课堂上,安排一个环节,让各个“项目经理”进行小结和汇报,以便及时了解和协调各模拟项目的进展情况,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交流学习心得和体会。
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让学生逐渐喜欢自主学习,提高了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同时也给他们提供了很好的锻炼机会,鼓励他们在大庭广众之下展示自己,锻炼了口才和胆量。
同时,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由过去占总评成绩的30%提高到60%-70%。
平时成绩占比增加,考核方式也可以灵活多样。
项目管理课程的平时成绩,可以围绕课堂综合表现、平时作业、小组讨论、小组成绩及个人贡献、以及考勤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分,评分标准及各项权重应该事先公布。
课程考核方式的转变,客观上也调动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更注重平时成绩和综合表现,当然也就强化了课程的学习效果,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4结语
从实际教学效果特别是学生反馈情况来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取得了较
好的成效。
一方面笔者通过教改提升了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另一方面学生也通过教改激发了学习热忱,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锻炼了表达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