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航站楼暖通设计
- 格式:pdf
- 大小:553.39 KB
- 文档页数:6
探究机场航站楼暖通空调设计发展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为了满足人们出行以及货运的要求,机场建设和改造工程将会增加。
考虑到机场航站楼是整个机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建设和改造机场的过程中需要重视航站楼设计和施工工作,保证航站楼暖通空调设计更加合理,使旅客得到更好的体验感。
基于此,本文针对机场航站楼暖通空调设计发展进行研究,文章阐述了机场航站楼暖通空调设计的难点,并且详细说明了机场航站楼暖通空调设计的技术发展,通过研究为优化机场航站楼暖通空调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机场航站楼;暖通空调设计;发展航站楼承担着重要的职责和使命,在整个机场建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从航站楼的职责和功能来看,其运行和维护的成本非常高,每天需要的能源也比较多,而暖通空调系统是航站楼能耗的主要因素,如果可以通过设计优化实现提升服务性能、降低能耗的效果对于机场来说意义重大。
考虑到如今机场的规模和性能设计要求不断提升,航站楼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方面也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会给机场建设和整修工作带来困难。
为此,设计人员需要根据各方面的要求和实际情况确定暖通空调设计方案,确保航站楼暖通空调设计可以满足要求。
一、机场航站楼暖通空调设计的难点通常情况下,机场航站楼设计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气候状况、工艺流程、空间特征、人员行为模式等,因此开展航站楼设计工作时需要注意很多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航站楼设计合理性和科学性[1]。
从实际情况来看,机场航站楼需要考虑美观造型因素,因此比起一般的建筑机场航站楼设计方案更加复杂,需要考虑的因素也更多。
加之,航站楼一层大厅需要高大空间,而候机厅却并不需要高度特别高,因此设计时需要考虑这一点,综合各方面因素做好分区工作。
从外观来看,航站楼的外围需要轻型结构,通常情况下会有大面积的玻璃设计,因此必须要做好暖通空调设计工作。
例如,一些机场航站楼的空调房是在地下,设计空调房时需要考虑过渡季全新风运行,而且即使空调房在地下也需要兼顾排风补风和火灾排烟补风的需求。
中小型航站楼的暖通设计研究[摘要] 中小型航站楼采用暖通设计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极大满足了航站楼的使用功能要求,本文通过解析中小型航站楼的工程概况与设备使用要求,具体分析了航站楼暖通设计的主要内容,其中包括空调送风设计、空调冷热源、空调送风设计、能量自动控制、空调水系统、系统等,以供参考之用。
[关键词] 暖通设计航站楼节能措施前言中小型航站楼主要包括航站主楼、连接廊以及登机廊等,不仅要满足机场工作人员、旅客等舒适性与使用功能性能的需要,并且要维持系统配套的功能性设施正常运行。
布置出租性质的商业摊位、娱乐餐饮以及快捷客房,集多种功能于一体,还具备现代游览参观价值。
对此,航站楼暖通设计对其运行使用产生了重要影响,设计人员应结合多种因素进行科学研究。
一、空调送风设计1. 公用区域的空调送风设计由于航站楼的公用区域的空间较大,因此一般选择立式、卧式空调箱组合布置。
空调箱具有过滤段、换热器等功能段,其送风设计如下。
(1)在航站主楼行李提取大厅,布置卧式空调箱顶回顶送。
因为行李提取大厅的建筑标高通常均要高于8m,为控制气流发生短路,设计人员可选择旋流式风口来加大送风距离。
(2)设计人员在航站主楼出发大厅布置立式空调箱侧回侧送,在办公区域、办票区域、商业区域等进行侧面设置。
采用了大量大的球体来调整远程喷口,从而确保送风平稳性、均匀性。
(3)在航站主楼内通常布置组合式空调箱,并控制送风设计范围。
在航站楼的机房内,集中布置所有的空气理机组,统一选择立式空调箱进行侧回侧送。
对公共通道内的VIP 房、公务员舱等特殊房间,则选择顶回顶送方式。
通过散流器进行送风,在顶棚布置条缝型回风方式来满足装修的送风要求。
2. 其他区域送风设计在航站楼主楼以及长廊均布置一定数量的办公区域,这些办公区域一般选择新风系统与风机盘管组合的送风方式,风机盘管一般需要配备温控装置与风速开关。
对具有特殊功能要求的区域,如行李控制系统机房、弱电机房等,一般布置具有独立控制的空调机组。
杭州机场暖通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述杭州机场作为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其暖通工程对于保证机场的正常运行和旅客的舒适度具有重要意义。
本工程主要包括航站楼、候机楼、机库、停车场等区域的暖通系统施工。
暖通系统包括供暖、通风、空调三个部分,供暖系统采用热水锅炉作为热源,通风系统包括机械排风和自然通风,空调系统采用冷水机组和风冷热泵机组。
二、施工准备1. 技术准备:在施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图纸会审,了解设计意图,掌握施工图纸及相关规范。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熟悉施工工艺和质量要求。
2. 材料准备:根据施工图纸和工程量清单,提前做好材料计划,确保材料及时供应。
材料主要包括供暖管道、通风管道、空调设备、阀门等。
3. 施工机具准备:根据施工需要,配备足够的施工机具,如电钻、电焊机、切割机、弯管机等。
4. 施工现场准备:确保施工现场清洁、平整,满足施工要求。
对施工现场进行测量和放线,标明管道的走向和高程。
三、施工流程1. 供暖系统施工:首先安装热水锅炉,然后进行供暖管道的铺设,包括主管道和分支管道。
供暖管道安装完毕后,进行管道系统的试压和冲洗,确保管道系统无泄漏和清洁。
最后进行供暖设备的调试和验收。
2. 通风系统施工:首先安装排风设备,然后进行通风管道的铺设,包括排风管道和送风管道。
通风管道安装完毕后,进行管道系统的风压测试,确保管道系统无泄漏和风量满足要求。
最后进行通风设备的调试和验收。
3. 空调系统施工:首先安装冷水机组和风冷热泵机组,然后进行空调管道的铺设,包括冷热水管道和氟利昂管道。
空调管道安装完毕后,进行管道系统的试压和冲洗,确保管道系统无泄漏和清洁。
最后进行空调设备的调试和验收。
四、质量控制1. 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2. 加强过程控制,对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 做好施工记录,为工程验收提供依据。
五、安全施工1. 制定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责任和要求。
节能与环保机场航站楼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运行分析邓广楠(合肥新桥国际机场机电信息部,安徽 合肥 231609)摘 要:航站楼是机场的重要地标,也是机场的主要能耗单位。
全年能耗高,运营成本高。
减少航站楼HVAC系统的能耗对于节省机场能源和建设环境友好型机场至关重要。
合理的设计方案在降低系统的能耗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基于此,本文简要介绍了机场航站楼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运行分析,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机场航站楼;暖通空调;节能运行1、前言我国大多数机场建筑采用钢结构和玻璃幕墙结构,合肥机场航站楼也是如此,其具有明显的深度大、空间大的特点,大大增加了空调系统的能耗。
有关统计表明,机场航站楼空调系统的能耗约为普通公共建筑的三倍。
因此,在机场航站楼建设时,设计人员需要合理改善空调系统。
通过采用节能设计并确保机场航站楼的便利性,减少系统能耗。
2、机场航站楼空调节能设计要点2.1科学设置气候参数在机场航站楼中设计空调系统时,设计人员必须确保空间环境的温度、湿度和新鲜空气量满足空间环境的舒适性要求。
由于不同地区机场航站楼的局部结构和空间环境的差异,设计人员需要结合机场航站楼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建立设计参数,以确保空调性能符合规范[1]。
科学设置气候参数是降低能耗的关键所在。
2.2引入高级空调系统在适当设置气候参数的同时,设计人员需要采用先进的空调来改善空调的结构和性能,并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
在当前的技术水平下,有许多类型的新型空调系统。
设计人员可以根据机场航站楼的实际情况和气候条件选择最佳的空调,以实现节能目标。
2.3选择合适空调在机场航站楼中设计节能空调系统时,设计人员必须意识到使用高性能设备来减少空调系统的运行能耗。
特别是,设计人员必须基于以下考虑的空调系统的一个合适的选择。
设计人员必须选择具有较高COP值的空调,选择适当数量的空调。
应该注意的是,当机场航站楼中的空调系统的冷却负荷比较大时,设计人员必须选择在高压下启动的离心机[2]。
机场改扩建工程暖通空调设计方案为了满足机场改扩建工程的暖通空调需求,需要制定一份全面的设计方案。
以下是一个超过1200字的样板方案:一、设计背景随着航空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机场改扩建工程已成为必然的趋势。
在这一背景下,暖通空调设计方案的制定至关重要。
这个方案旨在确保机场舒适度和室内空气质量,同时也要考虑能源效率和环境可持续性。
二、设计目标1.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保持室内温度在舒适范围内,控制湿度,提供良好的空气质量。
2.提高能源效率: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减少能源消耗,降低运营成本。
3.环境可持续性: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使用和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推动绿色建筑发展。
4.安全性和可靠性:确保系统稳定运行,减少故障和维护需求。
三、系统设计1.起重系统:考虑到机场的走廊和大厅,设计带有起重装置的通风口,以确保空气循环和分布的均匀性。
2.空气处理系统:采用集中供暖和制冷系统,通过空气循环和过滤来提供清新的空气。
冷热交换系统可以实现热能的回收和能源的节约。
3.湿度控制:安装湿度传感器和加湿系统,根据需要控制室内湿度。
4.通风系统:在航站楼和候机厅等密闭空间中安装适当数量的通风口和排气扇,以确保新鲜空气的循环和排放污浊空气。
5.空调系统:根据机场的负荷要求和建筑特点,选择适当的中央空调系统和分布式空调系统,以提供合适的温度和湿度。
6.室内空气质量管理:安装空气质量监测仪器和CO2传感器,根据监测结果调整通风和空气处理系统的工作模式。
7.高效过滤器:安装高效过滤器以去除空气中的颗粒物和有害物质,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8.能源管理系统:采用智能化能源管理系统,通过监控和调节空调系统、照明系统等设备,实现能源的有效利用。
四、节能措施1.高效设备的选择:采用能源效率高的空调设备、风机和水泵等设备,以降低能源消耗。
2.定时控制和自动调节:根据航班时刻表和人员流量,设置定时控制和自动调节功能,避免能源的浪费。
3.空气循环利用:利用回风系统将室内排出的空气重新利用,减少新风的处理需求和能源消耗。
某机场二期航站楼暖通空调设计作者:刘鹏飞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9年第11期摘要:本文介绍了某航站楼的暖通空调设计,主要包括冷热源系统、供暖系统、空调系统、通风与防排烟系统及节能自控的设计。
设计过程中结合该航站楼建筑空间高、进深大的特点,确定了围护结构体系传热系数,高大空间区域采用多种气流组织相结合的送风形式,在满足室内人员的热舒适性的同时实现了能源节约的要求。
该航站楼从竣工交付到现在已正常运行四年。
关键词:航站楼冷热源空调通风防排烟自动化中图分类号:TU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9)04(c)-0044-021 项目概述本工程项目位于江苏省无锡市,二期航站楼改扩建目标年为2020年,设计旅客年吞吐量为1000万人次,年起降架次约为79937架次,高峰小时旅客吞吐量3460人次,高峰小时起降架次28架次,货邮吞吐量30万t,站坪机位数27个。
新建航站楼主要用于国内普通和贵宾旅客使用,地上两层,地下一层。
一层为到达层,包括迎客大厅、行李提取厅、远机位候机厅;二层为出发层,包括值机办票大厅、安检大厅及候机厅等;局部地下层为交通衔接通道及设备用房等。
二期新建航站楼功能性总建筑面积为63430m2,建筑高度为39.200m。
集中冷热源站房于二期航站楼外独立设置。
2 围护结构参数航站楼主楼屋盖结构采用梭形桁架肋曲面网架结构,外维护结构为玻璃幕墙体系。
玻璃幕墙及金属屋面的热工性能直接影响了整个建筑围护结构能耗。
根据《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及《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围护结构热工参数设计如下。
外墙传热系数K=0.72W/(m2.K);外窗(含透明幕墙)传热系数K=2.3W/(m2.K),综合遮阳系数SC=0.17/0.22/0.18/0.24(东/南/西/北)。
金属屋面(非透明部分)传热系数K=0.20W/(m2.K);玻璃屋面(含天窗)傳热系数K=2.3W/(m2.K),综合遮阳系数SC=0.30。
摘要:概述了浦东国际机场一期航站楼的建筑概况和功能要求,对其暖通空调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空调冷热源、空调方式、空调水系统、消防防排烟系统及BA系统等作了介绍。
关键词:航站楼; 高大空间; 热交换站; 四管制水系统; 节能 中图分类号: TU8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6-8449(2003)02-0027-06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航站楼(一期)暖通工程设计左 鑫(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200002)1引言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一期航站楼总体占地面积约11万m2,总高度约40m,总建筑面积28万m2。
航站楼主要由三部分组成:航站楼主楼、登机长廊、连接廊(参见图1)。
航站楼主楼南北长约400m,东西宽120m,占地4.8万m2,建筑总面积约为13.1万m2。
地上为两层,地下一层。
地下层为各种设备用房和货运通道;地面首层高至9.2m,一部分为到达大厅,供乘客和接客提取行李 ;另一部分为行李处理机房。
上层标高12.8m,为乘客出 图1 航站区一期工程总体平面 1-主楼 2-候机长廊 3-连接廊发大厅,是登机前办理各种手序的层面;屋面为造形别致的弧形钢结构;位于9.2m和12.8m之间的技术夹层放置了大多数主楼的机电设备 ;两个弧线型的屋面间有两层楼面,12.8~16.1m间为航站楼办公用房,16.1m至平屋面为设备用房(参见图2)。
图2 航站区主要剖面图 1-出发大厅 2-到达等候大厅 3-机电设备夹层 4-行李提取大厅 5-机电设备层 6-行李处理大厅 7-商业区 8-侯机大厅 9-管线地沟 10-机电设备层 11-登机 / 离机层 12-地下机电设备层登机长廊南北长1370m,东西宽37m,占地约5.5万m2,分三层。
首层中高0.00~6m主要为各种设备用房和办公用房;6~12m为公共大厅,来自各航班的下客人流和登机的人流在此层混合,因此,该层与28座登机桥相连;12m的高层为侯机层,供乘客在此侯机,并由此层下至6m层登机。
目录一、工程概述 (2)1.1 编制依据 (2)1.2 工程概况 (2)1.3通风与空调工程范围及界面 (2)1.3.1 空调负荷 (2)1.3.2 空调冷热源形式 (3)1.3.3 空调水系统 (3)1.3.4 空调风系统 (4)1.3.5 自控系统 (6)1.3.6 消防专篇 (7)1.3.7 绝热保温材料 (10)二、通风空调工程施工方案 (11)2.1 风系统制作与安装 (11)2.1.1 风管制作 (11)2.2.2 风管安装 (20)2.2.3 通风部件安装 (22)2.2.4 风管试验 (26)2.2 空调水系统安装 (29)2.2.1 管道支架预制安装 (29)2.2.2 管道安装 (32)2.2.3 阀门及附件安装 (40)2.3 空调设备安装 (41)2.3.1 空调机组安装 (41)2.3.2 通风机安装 (43)2.3.3 风机盘管安装 (45)2.4 绝热工程施工 (46)2.4.1 风管保温 (46)2.4.2 水管保温 (48)2.5 系统试压冲洗及清洗镀膜 (50)三、施工质量管理 (51)3.1质量总体目标 (51)3.2质量控制流程 (51)3.3 质量保障措施 (53)3.3.1 质量保证体系 (53)四、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57)4.1 安全施工管理 (57)4.1.1安全目标 (57)4.1.2安全保证措施 (57)4.2 文明施工管理 (68)4.2.1文明施工目标 (68)4.2.2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68)一、工程概述1。
1 编制依据1、xxyy机场航站区改扩建工程/T2航站楼/地下车库施工图纸;2、xxyy机场航站区改扩建工程/T2航站楼/地下车库机电专业工程合同文件及技术规程;3、我国现行的施工验收规范和操作规程:(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2)《建筑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3)《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规范》(GB50738-2011)(4)《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5)项目工程设计要求选用的施工图集4、我国现行的有关材料标准和施工工艺要求;1.2 工程概况xxyy机场T2航站楼位于xx国际机场航站区范围内,总建筑功能面积30200㎡,建筑高度27。
某机场暖通设计一.设计说明1.项目概况与设计内容1.1项目概况本项目位于某市,总建筑面积为116788m2(含地下附属工程建筑面积16823m2),建筑物地下一层、地上共三层(局部有夹层),各层主要建筑功能如下:地下一层为与枢纽连接的换乘通道、地下机房及管线共同沟;一层为迎客厅、行李提取厅、行李机房、远机位候机、VVIP及站坪用房;二层为到达通道、中转、端头候机区、办公、TOC区;三层为办票厅、安检区、候机区、头等舱候机、办公;局部夹层为VIP候机区。
1.2设计内容设计范围为本项目内空调系统、通风系统及消防防排烟系统。
2.设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9年版)《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 50736-201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浙江省)DB33/1036-2007《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GB50264-97《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GB50316-2000《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年版《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暖通空调·动力》2009年版《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第二版)《某市YQ机场新建航站楼项目消防设计专家评审会会议纪要》2012年12月20日3.设计内容3.1设计参数3.1.1室外空调设计参数夏季:夏季空调干球温度33.8℃湿球温度28.3℃夏季通风温度31.5℃风速2.0m/s 风向 C ESE冬季:冬季空调干球温度1.4℃相对湿度76% 冬季通风温度8℃风速2.9m/s 风向 C NW3.1.2主要房间室内空调设计参数及相关指标注:上述参数为设计计算参数3.2空调冷热源及水系统3.2.1 空调冷、热负荷除需设置独立空调系统的区域(如移动机房、电信机房、高低压配电室、UPS机房、消防及BA控制室、TOC区域、安检信息机房、VVIP区域等)外,经计算夏季空调设计冷负荷为17528kW,单位建筑面积冷负荷指标为152.1W/m2;冬季空调设计冷负荷为8453kW,单位建筑面积热负荷指标为73.3W/m23.2.2空调冷热源形式a. 本项目空调冷热源设置在陆侧能源中心(非本项目范围)。
杭州机场暖通工程施工方案1. 项目背景作为杭州市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国际门户,杭州机场的航班运营量逐年增加,旅客流量也持续攀升。
为了提供更加舒适的航空服务,杭州机场决定进行暖通工程的施工,以确保机场内部的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符合舒适和安全的要求。
2. 工程目标本暖通工程的目标是提供适宜的室内温度和湿度,改善机场航站楼内空气质量,为旅客和机场员工创造一个舒适、健康的工作和旅行环境。
3. 设计方案3.1 供暖系统为了实现室内温度控制的要求,本工程将采用集中供暖系统。
这个系统将由一台燃气锅炉和一套供暖管道网络组成。
燃气锅炉将通过燃烧天然气提供热水,然后通过管道网络将热水传输到航站楼内的供暖装置。
这种集中供暖系统具有节能、稳定性好等优点,可以满足航站楼室内温度的需求。
3.2 空调系统除了供暖系统外,本工程还将安装空调系统以控制室内的温度和湿度。
空调系统将由多个分体式空调组成,由中央控制系统统一管理。
这种分体式空调系统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强的特点,能够根据航站楼不同区域的需求,灵活调整温度和湿度。
同时,空调系统还将安装空气净化器,以保证室内空气的质量。
3.3 通风系统为了保证室内空气的流动和质量,本工程将安装集中通风系统。
这个系统将由空气处理机组和风管网络组成。
空气处理机组具有过滤、加热、制冷和除湿等功能,可以处理进入航站楼的外部空气,提供洁净、适宜的空气。
然后,通过风管网络将处理后的空气送往各个区域,实现空气流通和空气质量的控制。
4. 施工计划本工程的施工计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4.1 设计阶段在设计阶段,我们将根据机场航站楼的结构和功能要求,绘制供暖、空调和通风系统的详细设计图纸。
设计阶段还包括对系统所需设备和材料的选型和采购。
4.2 施工准备阶段在施工准备阶段,我们将安排人员和设备准备施工所需的工具和材料。
同时,我们还将进行现场勘测和安全评估,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4.3 施工阶段在施工阶段,我们将按照设计图纸进行管道和风管的布置,安装供暖、空调和通风系统所需的设备。
机场暖通施工方案设计1. 引言本文档旨在设计机场的暖通施工方案。
机场是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为了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和保障正常运行,暖通系统的设计和施工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机场暖通系统的设计流程、关键要素以及所需考虑的问题。
2. 设计流程机场暖通施工方案设计包括以下主要步骤:2.1. 建筑物调研在设计施工方案之前,需要对机场建筑物进行调研。
调研包括:- 建筑物结构:了解建筑物的材料、墙壁、天花板等结构情况; - 建筑物布局:了解机场的功能分区,包括航站楼、候机厅、办公区等; - 建筑物用途:了解各个区域的使用用途,如办公、商业、停车等。
2.2. 确定热负荷根据建筑物调研结果,确定机场的热负荷。
热负荷是指建筑物所需供暖和制冷的能量。
热负荷的确定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 室内外温差; - 人员流动和活动; - 窗户、门、天花板等区域的隔热性能; - 设备的热负荷等。
2.3. 设计暖通系统基于热负荷的确定,进行暖通系统的设计。
设计包括以下内容: - 供暖系统:选择合适的供暖设备,如锅炉、地暖等; - 制冷系统:选择合适的制冷设备,如空调机组、冷却塔等; - 通风系统:确定通风设备和系统的布局,如风机、风管等;- 管道布局:设计供暖和供水管道的走向和布局。
2.4. 施工方案制定根据暖通系统的设计结果,制定具体的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包括以下内容: - 工期安排:确定各个施工阶段的时间安排; - 施工人员:确定施工人员的需要和分工; - 材料采购:确定所需的施工材料和设备,并制定采购计划; - 施工安全:考虑施工期间的安全措施。
3. 关键要素机场暖通施工方案设计的关键要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能耗效率机场作为大型建筑物,能耗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在设计暖通系统时,应选用节能环保的供暖、制冷设备,并合理利用余热、太阳能等资源,提高能耗效率。
3.2. 空气质量机场是一个人员密集的场所,室内空气质量对人们的健康和舒适感起到重要影响。
机场供暖改造工程方案背景近年来,气候变化的影响导致冬季温度偏低,机场在保证航班正常运营的前提下,需对城市供暖进行调整,以保证航站楼、候机楼等各类机场设施的正常使用。
工程概述本工程旨在对机场航站楼、候机楼等设施进行供暖改造,以改善供暖效果,优化室内温度,满足机场航班正常运营需要。
工程规划设计方案本工程主要采用地暖和风暖两种方式进行供暖,具体如下:1.地暖方案:通过在地面上敷设暖管,利用地面传导热量的方式进行供暖,具有较高的舒适度和节能效果。
主要适用于在地面上进行长时间活动的区域,如候机厅、商业街等。
2.风暖方案:通过设置空气加热器,将热风直接向室内吹送,以提供暖气。
主要适用于短时间停留的场所,如手提行李检查区等。
3.综合方案:针对不同场所的供暖需求,组合使用地暖和风暖两种方式,以达到最佳的供暖效果。
投资预算本工程的投资预算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设计和规划费用:包括方案设计和规划费用,预计投资金额为100万人民币。
2.建设费用:包括机器设备采购、施工费用、材料费用等,预计投资金额为500万人民币。
3.运营与维护费用:包括使用费用、固定资产折旧费、维护费用等,预计年度投资金额为200万人民币。
总投资额约为800万人民币。
工程实施工程进度本工程预计在2021年11月1日开始,共计耗时6个月,计划于2022年4月30日完成。
工程管理为保证工程高效顺利进行,将组建专业的工程管理团队,负责监督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工程安全等方面的工作。
工程验收本工程完成后,将进行全面验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标准,达到预期效果。
验收标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设备设施符合标准规范。
2.暖气管道、加热器等设施安全牢固,无泄漏、故障等问题。
3.室内温度稳定,满足航站楼、候机楼等建筑物的供暖需求。
总结本工程旨在提高机场设施的供暖效果,为航班正常运营提供保障。
工程方案结合地暖和风暖两种方式进行供暖,实现了对不同场所的灵活应对。
预算合理、实施进度合理,可确保工程顺利完成。
机场航站楼暖通空调设计探讨发表时间:2018-12-29T09:30:10.47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7期作者:张为[导读] 本文研究的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中温带与寒温带,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温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东北分公司 110043摘要:在机场中,航站楼即候机楼,是航站区域一个非常重要的建筑物,是机坪在地面交通中重要的纽带。
近些年来,随着航空业的快速发展,修建的候机楼越来越现代化,其具备建筑面积大,设备复杂以及使用功能多,人流量大的特征,并且航站楼暖通空调设计有很强的专业性、设计难度比较大。
因此做好机场航站楼暖通空调设计是非常关键的。
基于此,本文以东北地区为例,对机场航站楼暖通空调设计进行分析。
关键词:民用机场;航站楼;暖通空调设计一、东北地区地域性特征本文研究的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中温带与寒温带,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温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自东南而西北,年降水量自1000mm降至300mm以下,从湿润区、半湿润区过渡到半干旱区。
二、东北地区机场航站楼暖通空调设计通常机场航站楼都有2层,局部还有地下,一般地下室为设备、电气用房,一层为离港大厅、安检以及行李分拣厅等,二楼为候机大厅、贵宾室等。
1、冷热源设计空调冷源由地下一层冷冻站内的两台制冷量1231kW的螺杆式冷水机组提供,供回水温度9~14℃,空调水系统采用一次泵变流量系统;热源来自机场院内自建燃煤锅炉房,供回水温度75~50℃,在地下一层设置换热机房,换热机房内设置空调热水换热系统和地板辐射供暖热水换热系统。
经过换热机房换热的二次空调热水温度为60~50℃,地板辐射供暖的热水温度为45~35℃。
换热系统循环泵均采用变频控制,系统定压均采用变频泵定压,地暖系统设置气候补偿器。
2、空调系统设计航站楼入口大厅、二层候机厅等高大空间区域采用一次回风的全空气空调系统,新风采用定新风比25%。
大型航站楼暖通空调系统设计节能措施研究摘要:航站楼是机场的重要地标,也是机场的主要能源消耗单位。
航站楼全年能耗高,运营成本高,能源成本约占机场运营总成本的25%。
暖通空调系统的能耗是终端建筑能耗的重要组成部分。
降低候机楼暖通空调系统的能耗,对机场节能和建设绿色环保机场具有重要意义。
合理的暖通设计方案对降低暖通系统的能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实际案例对航站楼暖通空调系统设计的节能相关内容进行了简单的探讨,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航站楼;暖通空调设计;节能1工程概况某国际机场位于长江口沿海地区,是中国最大的国际机场之一。
机场空调采用区域供冷采暖的形式,此大型的暖通空调系统在我国的公共建筑中并不多见。
该机场的能源消耗十分巨大,两个终端建筑的年用电量为数亿千瓦时,其中,暖通空调能耗约占建筑总能耗的58%。
因此,如何利用空调系统的节能措施以达到合理的用能显得十分重要。
2航站楼暖通空调系统概况机场的主要建筑包括T1和T2两个航站楼,一个综合区。
其中T1航站楼由主楼和候机长廊两大部分组成,均为三层结构,由两条通道连接,面积达28万m2。
T1航站楼的候机楼内的商业餐饮设施和其他出租服务设施面积达6万m2。
T1航站楼的(±0m)处的底层为到达大厅,下层(6m)为旅客到达区,上层(12m)为旅客出发;长廊的北侧为国内航班区,南侧为国际航班区。
T2航站楼采用多层式结构,由主楼(办票)、连接廊(联检)、长廊(候机和登机)三部分组成,总建筑面积为48万m2。
该机场的空调系统采用区域供冷供热的形式,分别设立了T1和T2两个能源中心。
T1能源中心负责T1航站楼和综合区的供能,供冷供热半径为2.6km。
其中T1航站楼的冷负荷为50MW,热负荷为40MW;综合区的总面积为31万m2,冷负荷为32.8MW,热负荷为20.8MW。
T1能源中心采用以电制冷为主体、部分汽、电、热泵联供的方式,配置了4台14MW,2台4.2MW的离心式水冷冷水机组和4台蒸汽双效吸收式冷水机组,1台4MW的燃气轮机发电机,3台30t/h和1台20t/h的火管蒸汽锅炉,1台11t/h余热锅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