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腔镜手术配合
- 格式:ppt
- 大小:10.97 MB
- 文档页数:19
经口腔前庭全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摘要】随着患者对手术效果,微创性和美容要求的日益提高,腔镜甲状腺手术已逐步取代传统甲状腺手术,而近年来兴起的经口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实现了手术精密化、切口微小化、创伤最小化、美容效果最大化的目标,备受外科医生和患者青睐【1】。
【关键词】甲状腺;经口腔镜;手术配合从2013年12月至2016年11月,本院手术室配合实施经口腔前庭全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共62例。
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62例,男4例,女58例;年轮22~55岁,平均39岁;其中3例病理结果为滤泡癌,其余病理结果均为乳头状癌。
1.2 手术方法予口插管全身麻醉后,患者取颈仰卧位,肩下垫枕,头部后仰,常规消毒铺巾后,口腔内予碘伏再次消毒。
于预定手术区皮下注入含肾上腺素生理盐水100毫升,在口内距下切牙约1cm处经下唇做10mm切口,用钝性剥离棒多次穿刺,分离皮下组织,建立置管通道及部分操作空间,置入套管。
在距第一切口外缘约3cm处分别各切5mm切口,注入CO2气体,压力6mmHg,置入腔镜镜头、无损伤抓钳和超声刀,在腔镜直视下用超声刀紧贴颈前筋膜浅层分离皮下疏松组织。
沿深面切开,进入颈部区域,沿颈阔肌深面继续分离颈前区,向下至胸骨柄上缘,两侧至胸锁乳突肌前缘,完成手术空间制作,超声刀切开颈白线,钝性分离颈前肌群,用体外悬吊线牵开舌下肌肉下层,显露甲状腺。
用神经监测仪监测记录V1,R1信号,切除甲状腺,并行VI区淋巴结清扫,记录V2,R2信号,对比V2,V1和R2,R1信号无明显降低。
彻底冲洗,术中显露并保护喉返神经。
3-0强生倒刺线缝合舌骨下肌群和颈白线。
于气管前放置引流管1根从颈部引出体外,接负压引流瓶,缝合口内各切口。
1.3 例手术均顺利,时间2.5~3.5h,术中出血20~30ml。
术后安返病房。
2 手术配合2.1 术前配合2.1.1 术前访视经口腔镜下甲状腺手术是近年来开展的新技术,患者对此类手术方式、手术效果缺乏一定的了解,加上对甲状腺癌的认识不够全面,多数患者会对甲癌手术的预后存有顾虑,因此巡回护士术前1天须访视患者,向患者解释经口腔镜手术的优点及安全性、先进性,用通俗的语言告知其进入手术室后的一些注意事项,从而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腔镜甲状腺手术
一、物品准备:
1、仪器:腹腔镜机组一套、二氧化碳气、超声刀、电刀、吸引器。
2、器械:腔镜包、腹腔镜特殊器械包、钝性分离棒、超声刀头。
3、敷料及一次性物品:普外敷料包、大孔单、手术衣、大纱布、小纱布、一次性吸引器管、、1#、丝线、11#刀片、6×6美敷、电镜套、手套。
二、体位:甲状腺体位,双上肢外展60°。
三、麻醉方式:气管插管全麻。
四、手术步骤配合:
1、常规消毒、铺巾。
2、手术入路:胸骨前入路
采用三孔法:先在双乳头连线中点切一约7mm的切口,建立置管通道及部分空间,此孔为观察孔;置入直径5mm的30o腔镜,注入CO2气体,压力维持在6mmHg;肿瘤侧乳晕上缘切一5mm切口为辅助操作孔,对侧乳晕上缘切一5cm切口,为主操作孔。
3、显露甲状腺:超声刀分离至甲状腺上缘平面,切开颈白线和病变侧颈前肌层,再切开甲状腺外层被膜。
4、切除甲状腺肿块:用抓钳提起肿瘤下极,用超声刀
切开甲状腺包膜自下而上进行钝、锐性分离,将瘤体及周围部分腺体组织完全游离,完整切除肿块,保存标本。
5、清点物品,逐层缝合切口。
腔镜下如何进行甲状腺手术甲状腺疾病是外科的常见疾病,在腔镜下开展甲状腺手术,能够使得颈部无瘢痕,与普通甲状腺结手术相比更具优势,能够满足人们追求美的心理。
同时腔镜下甲状腺手术十分精准,且恰到好处,能够精细化处理甲状腺旁的神经血管,腔镜可放大7~10倍的视野,在充足的空间下,视角更为灵活,在高清影像系统的支持下,能够让医生有效处理病变组织。
但在腔镜下开展甲状腺手术,既考验医生的技术,也考验手术室内的配合,而医生在操作过程中无法触摸病变,组织缺乏必要的质感,而双手在操控机械时,二氧化碳气体会扩大视野范围,只能感受到操纵杆的感觉。
因此,在腔镜下开展甲状腺手术时,要注意操作方式,选择专科医生主刀,避免影响手术效果。
一、甲状腺的相关知识甲状腺主要有两个侧叶以及连接两个侧叶的峡部位置组成,位于甲状软骨的下方,气管的两旁,一般成人甲状腺重量大约在30克左右。
甲状腺外科被膜将甲状腺固定在甲状腺骨上,可形成甲状腺悬韧带,在吞咽过程中,甲状腺会随着动作上下移动。
甲状腺能够增加全身组织细胞有氧效能并产生热量,同时也能够促进蛋白质、脂肪以及碳水化合物的分解,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
常见的甲状腺疾病包括甲状腺机能亢进/减退、甲状腺炎、结节性甲状腺、甲状腺腺瘤、甲状腺癌。
二、腔镜下甲状腺手术入路问题甲状腺疾病主要以年轻女性为主,外科手术会留下难看的疤痕,在腔镜下开展甲状腺手术能够放大手术视野,使得手术操作更加精细,手术切口小,隐藏效果好,可达到无瘢痕的效果。
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主要入路包括:乳晕乳沟入路、腋窝入路、颈前小切口腔镜辅助、锁骨下途径、腋窝乳晕入路以及颈部入路。
颈前小切口腔镜辅助主要与开放性手术相近,手术操作更容易掌握,但手术显露效果不佳,术后颈前会出现2cm的疤痕。
颈部入路主要是在颈部开展腔镜手术,手术空间过于狭小,操作较为困难,不具备应用价值。
锁骨下途径需要从病变一侧的锁骨下进入,分离空间过小,但具有一定的美容效果,颈部瘢痕可转移至锁骨下方,但是部分患者并不满意。
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的配合目的:总结经乳晕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护理配合。
方法:对78例甲状腺疾病病人行经乳晕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同时加强护理配合。
结果:2例病人中转改行开放手术,1例术后发生颈部皮下气肿,其余均顺利手术。
结论:加强经乳晕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标签: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甲状腺疾病;护理配合传统经颈部行甲状腺肿瘤切除术由于在颈部留下瘢痕影响美观,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手术作为一种具有美容效果在颈部不留疤痕,越来越受患者青睐,该途径手术具有美容、手术安全等优点[1]。
但是甲状腺周围没有自然腔隙,血供丰富,毗邻气管、食管、神经和血管。
解剖结构精细,操作复杂,难度较高,是目前正处于早期发展阶段的一种全新的甲状腺手术方式[2]。
我院于2009年10月~2014年6月共完成92例经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肿瘤切除术,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手术配合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74例女,4例男。
年龄17~49岁,(30.9±9.8)岁。
病灶直径1.2~4.7cm,平均3.2 cm。
均为单侧,左侧32例,右侧46例。
腔镜下甲状腺肿瘤切除术病例选择标准:触诊肿块直径<5 cm,质地较软,彩超检查肿瘤边界清楚,临床上为良性肿瘤可能性大。
1.2 手术方法双侧颈丛阻滞或全身麻醉。
患者取“人”字位,仰卧,头部正中、肩部略垫高。
术者位于患者两腿之间,可坐位或立位,一助医师坐于患者右侧扶镜头,二助医师可选择坐于患者身体两侧。
在胸骨前两乳晕连线中点旁2cm 作10 mm 纵切口,达深筋膜浅层,用特制针在拟作Trocar 隧道皮下注射肾上腺素溶液50 ~100 ml(0.9 % 氯化钠溶液500 ml +肾上腺素1 mg),分离棒潜行分离胸前皮下间隙,放置10 mm Trocar 。
注入CO2 气体,维持压力为6mm Hg,置入30°腔镜。
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的手术配合摘要】目的探讨10例经口腔前庭入路完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术中护理配合经验。
方法对我院开展的10例经口腔前庭入路完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手术护理配合进行分析。
结果 10例手术患者,全部顺利完成,术后恢复良好;患者对美容效果满意。
结论经口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手术安全性高,疗效好,美容效果佳,是甲状腺手术的重要发展趋势。
提高对该手术的护理配合是该手术顺利开展的有力保证。
【关键词】甲状腺切除手术;经口前庭;腔镜;护理手术是甲状腺肿瘤最重要、最有效的治疗手段[1]。
传统的甲状腺Kocher切口会在颈部留下一自杀样瘢痕,影响美观。
Hscher 等[2]率先报道腔镜辅助甲状腺手术,开创了腔镜甲状腺手术的先河。
近年来随着腔镜技术及设备的日益进步,腔镜甲状腺手术也开展了多种入路,其中经口腔前庭甲状腺切除术为目前公认的美容效果最佳的手术入路[3]。
我院头颈外科从2019年1月—2019年12月成功开展经口腔前庭甲状腺切除术1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汇报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手术10例,其中男性1例,女性9例,年龄19-35岁,平均年龄27岁;手术时间126±32min,术中出血15±8ml。
术后病理:甲状腺癌8 例;甲状腺瘤2例,肿瘤直径0.6-3.5cm,平均1.3cm。
其中行甲状腺腺叶+峡叶切除术8例,甲状腺部分切除术2例。
2 手术护理方法 2.1 术前准备 2.1.1 术前访视因经口庭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是一项比较新的技术,手术室护士术前一日去病房访视患者,与患者充分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的向患者介绍该手术的特点、手术医生技术等,增强对手术成功的信心;还应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以及常规检查结果,有无手术禁忌症,是否进行口腔清洁漱口等。
2.1.2 手术间及器械仪器的准备术前准备并检查腔镜器械、一次性用物及特殊器械是否到位、完整;检查超声刀机组、腔镜、气腹机处于正常状态。
胸部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手术配合标签:甲状腺切除术;腔镜;手术配合随着微创外科的迅速发展,腔镜手术已不再局限于腹腔、胸腔这样真实空隙间的手术,而是可以在组织间“制造间隙”进行手术[1]。
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术式, 手术切口选择在胸部乳沟及乳晕上缘处, 远离颈部暴露部位, 位置隐蔽, 切口较小, 有良好的美容效果。
本院自2005年7月开始将腔镜技术应用于甲状腺手术,现将24例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24例中,男2例,女22例;年龄20~62岁,平均41岁。
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6例,原发甲亢2 例, 甲状腺腺瘤16例。
分别行腔镜下甲状腺病灶局部切除、甲状腺单叶全切或次全切及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1.2 手术方法气管插管全麻。
采用胸部入路,建立手术空间后,打开颈白线分离病灶侧带状肌与甲状腺之间的疏松间隙,用超声刀和尖嘴分离钳离断甲状腺中静脉、甲状腺下动脉,显露喉返神经。
离甲状腺上级,分离甲状腺上血管,将甲状腺腺叶充分游离。
峡部用超声刀离断,取出标本[2]。
2 手术配合2.1 术前准备2.1.1 患者准备由于腔镜下甲状腺手术是近年来开展的新技术,患者对手术方法、手术疗效缺乏了解,存有疑虑,尤其是女性患者,担心手术采用乳晕入路会损伤乳房而留下疤痕或影响乳房以后的美观。
针对这些疑虑术前1d须到病房查阅病历,了解病情及各项化验结果,询问术前的准备情况。
访视患者时应向其介绍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特点、手术过程及该手术的先进性和安全性,同时介绍手术室的一般情况,耐心解释患者提出的各种疑问,以减轻其心理负担,使患者以最佳的心态积极主动配合手术。
2.1.2 器械准备电子腔镜1套, 超声刀,镜头防雾油,腔镜操作器械,肾上腺素生理盐水(肾上腺素1mg+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硅胶管,中转器械包。
术中使用的不能高温灭菌的精密器械采用环氧乙烷低温灭菌,或2% 戊二醛浸泡灭菌,术前1d常规检查各种仪器设备性能,以确保性能良好。
腹腔镜微创术治疗甲状腺肿瘤的手术配合目的:总结腹腔镜微创术治疗甲状腺肿瘤的应用以及手术配合经验。
方法:在进行手术前一定要做好特殊仪器和物品检查,同时做好患者的思想准备;在手术中,要正确摆放患者体位,按照手术步骤进行,并主动配合手术环节。
结果:顺利完成所有患者手术,无一例转为开放手术。
结论:做好腹腔镜微创术治疗甲状腺肿瘤必须认真做好术前准备,在术中要按照规程密切配合,这些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标签:腹腔镜;微创手术;甲状腺肿瘤腹腔镜微创术治疗甲状腺肿瘤是近年开展的一项新技术,腔镜下的甲状腺瘤切除术选择的创口位置比较隐蔽,术后乳晕处的瘢痕不明显,更不会使祼露在外的颈部留下颜痕。
同时术中应用超声刀止血,出血问题得到很好解决,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得到了保证。
专家认为这一手术是目前美容效果最佳的腔镜手术,还具有安全性高、并发症少、损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节省费用等特点。
自2008年1月以来,本院开展微创治疗甲状腺肿瘤手术50例,都获得成功,受到了患者的欢迎。
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50例患者,其中,男10例,女40例,年龄21~58岁,平均35岁。
其中,甲状腺瘤34例,甲状腺肿16例,术后病理诊断甲状腺癌2例。
19例行单侧甲状腺次全切除,27例行单侧甲状腺部分切除,4例行甲状腺全切除。
住院时间为7~12 d,平均9 d。
1.2 护理方法1.2.1术前护理术前1 d护士与麻醉医师到病房询问了解患者一般情况,对患者病情有个基本了解,及时向患者介绍治疗方案和术后的情况,消除患者顾虑。
必须确定手术的体位要求和配合事项,告知患者头后仰睡眠注意事项,利于术后早期适应。
对于情绪紧张患者,必要时,术前考虑给予适量安眠药,做好术前禁饮、禁食解释,使患者以良好心态接受手术治疗。
此外,还要做好器械准备,包括摄像监视系统、腹腔镜操作器械、超声刀、气腹机、冷光源、弯分离钳、电凝勾、二氧化碳、胶管、30°观察镜1个、0.9%NaCl溶液、肾上腺素、尖刀、5-0丝线、穿刺器(5 mm、10 mm)各2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