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知识点:《山行》赏析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3
杜牧《山行》古诗赏析古诗原文:山行杜牧(唐)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译文:深秋时节,我沿山上蜿蜒的山路而行.云雾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几户人家。
我不由自主地停船靠岸,是因为这傍晚枫林的美景着实吸引了我,那被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的花儿还要红。
简析: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小诗。
首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由下而上,写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
“寒”字点明深秋季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照应句首的“远”字,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
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车游山。
次句“白云生处有人家”,描写诗人山行时所看到的远处风光。
一个“生”字,形象地表现了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
“有人家”三字会使人联想到炊烟袅袅,鸡鸣犬吠,从而感到深山充满生气,没有一点儿死寂的恐怖。
“有人家”三字还照应了上句中的“石径”,因为这“石径”便是山里居民的通道。
第三句“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字解释为“因为”。
因为夕照枫林的晚景实在太迷人了,所以诗人特地停车观赏。
这句中的“晚”字用得无比精妙,它蕴含多层意思:(1)点明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则是傍晚之景。
(2)因为傍晚才有夕照,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枫林才格外美丽。
(3)诗人流连忘返,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足见他对红叶喜爱之极。
(4)因为停车甚久,观察入微,才能悟出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样富有理趣的警句。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
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这些景物不是并列的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主有从,有的处于画面的中心,有的则处于陪衬地位。
简单来说,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起铺垫和烘托作用的。
“远上寒山石径斜”,写山,写山路。
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蜓伸向山头。
“远”字写出了山路的绵长,“斜”字与“上”字呼应,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
《山行》赏析1. 你说《山行》这首诗吧,就好像一幅慢慢展开的水墨画,一层层的山峦、绵延的小路,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安静的秋日山间。
杜牧写的“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简直就是一幅“仙境寻常见”的场景,远远的山路蜿蜒而上,好像一条软绵绵的飘带,在山间自由地舒展。
2. 这“远上寒山”,多像一位登山者缓慢而坚定地前行啊,仿佛人生也是如此,沿着崎岖的小径,一步步向前,虽然前路不明,但只要坚持,总会有风景出现。
寒山中的那条石径,仿佛也在暗示我们生活中的坎坷,总要有勇气去面对。
3. 还有那“白云生处有人家”,你想象一下,那是一片宁静、悠远的景象,白云飘飘,好像给整个山间披上一层轻纱,而在那白云深处,居然藏着一户人家!多像那种遥远的梦想,虽然若隐若现,但始终在那里,等待有心人去发现。
4. 再看那“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句真的特别有感觉,好像一位旅人被晚霞中的枫林深深打动,不由得停下脚步。
你可以想象到夕阳西下,枫林在夕阳的余晖下显得那么鲜红,像燃烧的火焰,比起二月的花朵还要耀眼动人。
那种红叶的美,不是青春的娇嫩,而是成熟的热烈和厚重。
5. 枫林晚景多像人生的秋季啊,经历了春的萌发,夏的繁盛,到了秋天,反而是一种沉静的、内敛的美。
杜牧在这里,不仅仅是在写自然之美,更像是在告诉我们,生命的每个阶段都有它独特的光彩,不必急于求成,停下来,欣赏身边的美好,这才是生活的真谛。
6. 说到底,《山行》这首诗的意境就像是一场随性的秋日旅行,没有刻意的目的地,只是一路欣赏风景,一路感悟人生。
杜牧的诗风在这里展现得淋漓尽致,既有画面感,又有深意,让人不禁想放下手头的忙碌,去山中走一走,看看那白云深处的人家,闻闻那满山的枫香。
7. 你看这“寒山石径斜”,像不像我们在生活中面对的那些曲折的小路?石径虽然斜,但并不是不可攀爬的。
就像我们在人生中的种种困难,有时虽然看起来棘手,但只要有毅力,就一定能走过去。
8. 而那“霜叶红于二月花”,其实也在告诉我们,生命的每个阶段都有属于它的美丽。
山行杜牧原文赏析山行杜牧原文赏析《山行》是唐代诗人杜牧所写。
诗歌通过诗人的感情倾向,以枫林为主景,绘出了一幅色彩热烈、艳丽的山林秋色图。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搜集和整理的山行杜牧原文赏析,希望大家喜欢!山行朝代:唐代作者: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注释1、山行:在山中行走。
2、寒山:指深秋时候的山。
3、径:小路。
4、斜:此字读xiá,为倾斜的意思。
5、深:另有版本作“生”。
6、坐:因为。
7、霜叶:枫树的叶子经深秋寒霜之后变成了红色。
8、远上:登上远处的。
9、山:高山。
10、车:轿子。
11、枫林晚:傍晚时的枫树林。
12、红于:比……更红,本文指霜叶红于二月花。
13、晚:晚上,通常指夕阳落下的傍晚。
译文深秋时节,我沿山上蜿蜒的山路而行。
云雾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几户人家。
我不由自主地停车靠边,是因为这傍晚枫林的美景着实吸引了我,那被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的花儿还要红。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绝句。
第一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由下而上,写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
“寒”字点明深深秋时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照应句首的“远”字,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
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车游山。
第二句:“白云深处有人家”,描写诗人山行时所看到的远处风光。
“有人家”三字会使人联想到炊烟袅袅,鸡鸣犬吠,从而感到深山充满生气,没有一点儿死寂的恐怖。
“有人家”三字还照应了上句中的“石径”,因为这“石径”便是山里居民的通道。
第三句:“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字解释为“因为”。
因为夕照枫林的晚景实在太迷人了,所以诗人特地停车观赏。
这句中的“晚”字用得无比精妙,它蕴含多层意思:(1)点明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则是傍晚之景。
(2)因为傍晚才有夕照,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枫林才格外美丽。
(3)诗人流连忘返,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足见他对红叶喜爱之极。
小学语文(新课标)古诗赏析《山行(杜牧)》山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注释]1. 山行:在山里走。
2. 寒山:深秋时节的山。
3. 径:小路。
4. 坐:因为、由于。
5. 于:比。
[简析]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小诗。
首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由下而上,写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
“寒”字点明深秋季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照应句首的“远”字,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
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车游山。
次句“白云生处有人家”,描写诗人山行时所看到的远处风光。
一个“生”字,形象地表现了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
“有人家”三字会使人联想到炊烟袅袅,鸡鸣犬吠,从而感到深山充满生气,没有一点儿死寂的恐怖。
“有人家”三字还照应了上句中的“石径”,因为这“石径”便是山里居民的通道。
第三句“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字解释为“因为”。
因为夕照枫林的晚景实在太迷人了,所以诗人特地停车观赏。
这句中的“晚”字用得无比精妙,它蕴含多层意思:(1)点明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则是傍晚之景。
(2)因为傍晚才有夕照,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枫林才格外美丽。
(3)诗人流连忘返,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足见他对红叶喜爱之极。
(4)因为停车甚久,观察入微,才能悟出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样富有理趣的警句。
“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全诗的中心句。
前三句的描写都是在为这句铺垫和烘托。
诗人为什么用“红于”而不用“红如”?因为“红如”不过和春花一样,无非是装点自然美景而已;而“红于”则是春花所不能比拟的,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
这首小诗不只是即兴咏景,而且进而咏物言志,是诗人内在精神世界的表露,志趣的寄托,因而能给读者启迪和鼓舞。
[作者简介]杜牧(803-852)唐代诗人。
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诗文都写得很好,诗以七绝最为出色。
杜牧《山行》的意思及赏析杜牧《山行》的意思及赏析山行杜牧远上寒山①石径斜②,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③一爱一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①寒山:指深秋时候的山。
②径:小路;斜(xiá):弯弯曲曲。
③坐:因为、由于。
沿着弯弯曲曲的石子小路往山上走了很远,没有想到在白云缭绕的深处,居然还有人家。
停下马车,是因为我太喜一爱一这深秋的枫林晚景了,被霜冻过的枫叶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红艳。
【霜叶之美】试想在一个深秋的早晨,出门看见的尽是打了霜的落叶,铺满了小路。
天气的凉意让人忍不住一搓一手跺脚,这时去远足,看一看深山的景色。
原本没有做什么打算,没想到看到了火红的霜叶,简直比春天的花更热烈,这样的美景怎能不令人惊叹:“停车坐一爱一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赏析】杜牧的《山行》像一个亮剑的侠客,原本彬彬有礼,突然寒光一闪亮出宝剑,让人惊诧。
山行所见本来最有趣的是枫叶,但他留在了最后,前面做漫不经心的描写,后来提到枫林,“红于二月花”是高一潮,也是结尾处。
就像海顿的《惊愕一交一响曲》一样,让人印象深刻。
我们写作文的时候,先藏好自己要说的东西,在平淡之中一转话锋,在高一潮的时候戛然而止。
不过这种手法比较适合记事的文章。
【启示】寒霜是深秋的利器,会将很多娇一弱的草木折损,但是枫叶却不害怕风霜,越是在寒冷的时候,它红得越鲜艳。
有人称赞菊花“不是花中偏一爱一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这实在是因为它们不畏严寒的品格让人敬佩。
司马迁为李陵辩护,岳飞坚持抗金,这样的英雄也正是拥有菊花和霜叶一样高贵的品质,才让后人铭记。
杜牧山行赏析《杜牧<山行>赏析》“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的这首《山行》那可真是绝了。
咱就说这第一句“远上寒山石径斜”,你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啊,在那远远的山上,有一条弯弯曲曲的石头小路。
这小路啊,就像是一条蜿蜒的小蛇,慢慢悠悠地往山上爬呢。
寒字用得特别妙,一下子就让人感觉到那种秋意凉凉的氛围,就好像风一吹,都能打个寒颤似的。
再看“白云生处有人家”,哇塞,那在白云冒出来的地方居然还有人家。
那是一种多么空灵、多么清幽的画面啊。
感觉住在那里的人就像是住在仙境里一样,每天和白云作伴,和鸟儿聊天。
我都特别好奇,他们过的是啥样的生活呢,是不是每天早上一推开窗户,就能摸到软软的白云呢?“停车坐爱枫林晚”,这杜牧啊,走着走着就停下来了。
为啥呢?就因为他太喜欢这傍晚的枫林了。
你想啊,在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洒在枫林里,那枫叶就像是被点燃了一样,红得耀眼。
他肯定是被这美景迷得走不动道儿了,就像咱们看到特别美的东西,眼睛都舍不得挪开一样。
最最厉害的就是最后一句“霜叶红于二月花”。
一般人都觉得春天的花朵最鲜艳最美丽了,可是杜牧偏不这么想。
他觉得这经了霜的枫叶比二月的花还要红呢。
这可不仅仅是在说枫叶的颜色,这里面有一种对秋天的热爱,对这种经过风霜洗礼后的美的赞叹。
这枫叶啊,就像是经历了生活磨难的人,反而更加坚韧,更加有魅力。
它的红不是那种娇嫩的红,而是一种带着力量,带着岁月痕迹的红。
每次读这首诗,我都感觉自己好像跟着杜牧一起走进了那片山林。
看到那弯弯曲曲的小路,那白云缭绕中的人家,那美得不像话的枫林。
这诗啊,就像是一幅会动的画,在我眼前展开。
杜牧真不愧是大诗人,他能把秋天的美写得这么生动,这么让人着迷,让咱读着诗就像亲身经历了一样,这感觉可太美妙啦。
二年级语文山行最新知识点(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职场文书、合同协议、总结报告、演讲致辞、规章制度、自我鉴定、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self-assessment,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二年级语文山行最新知识点二年级语文山行最新知识点整理杜牧的《山行》是一首明丽、充满生气的秋景诗。
《山行》原文注释及赏析诗人没有像一般封建文人那样,在秋季到来的时候,哀伤叹息,他歌颂的是大自然的秋色美,体现出了豪爽向上的精神,有一种英爽俊拔之气拂拂笔端,表现了诗人的才气,也表现了诗人的见地。
这是一首秋色的赞歌。
第四句是全诗的中心,是诗人浓墨重彩、凝聚笔力写出来的。
不仅前两句疏淡的景致成了这艳丽秋色的衬托,即使“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看似抒情叙事,实际上也起着写景衬托的作用:那停车而望、陶然而醉的诗人,也成了景色的一部分,有了这种景象,才更显出秋色的迷人。
而一笔重写之后,戛然便止,又显得情韵悠扬,余味无穷。
《山行》全诗构思新颖,布局精巧,于萧瑟秋风中摄取绚丽秋色,与春光争胜,令人赏心悦目,精神发越。
兼之语言明畅,音韵和谐。
《山行》原文、翻译及赏析篇三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译文山中的景色沐浴着春天的阳光,不要因为只是微微的阴天就打算回家。
天气晴朗并无下雨的可能,走到山中云雾深处也会打湿你的衣服。
注释⑴山行:一作“山中”。
⑵春晖:春光。
⑶便拟归:就打算回去。
⑷纵使:纵然,即使。
⑸云:指雾气、烟霭。
山中留客/山行留客鉴赏这首诗紧扣诗题中的“留”字,借留客于春山之中,描绘了一幅意境清幽的山水画。
诗的大意是:在春天的明媚光色中,群山也焕发了容光,众物也在春天展示出自己多姿多彩的方面,这一切都构成了春天的光彩。
在这种美景艳阳天中,些许天气的阴晴变化不算什么。
那空山幽谷,云烟缥缈,水汽蒙蒙,露浓花叶,即使是晴天也会沾湿衣服,来客不必因为天色微阴怕雨就罢游而归。
首句“山光物态弄春辉”,写出了留客的前提条件——山中万物都在春天的阳光下争奇斗艳,呈现着一派醉人的美景。
一个“弄”字出神入化,给山中景物赋予了人的性格,描绘了万物朝气蓬勃的盎然生机。
次句“莫为轻阴便拟归”,是诗人对客人的劝留之辞,恰值游兴正浓之际,天空中忽然浮过一片“轻阴”,大有大雨将至之势,这是令客人游兴顿减的惟一客观原因,暗示了客人主观上并非不恋山景的心灵信息。
杜牧《山行》赏析及译文杜牧《山行》赏析及译文杜牧《山行》《山行》是诗人杜牧的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绝句。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杜牧《山行》赏析及译文,欢迎阅读。
杜牧《山行》原文山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注释山行:在山中行走。
远上:登上远处的。
寒山:深秋季节的山。
石径:石子的小路。
斜:此字读xiá ,为倾斜的意思。
深:另有版本作“生”。
(“深”可理解为在云雾缭绕的的深处; “生”可理解为在形成白云的地方)车:轿子。
坐:因为。
霜叶:枫树的叶子经深秋寒霜之后变成了红色。
枫林晚:傍晚时的枫树林。
红于:比……更红,本文指霜叶红于二月花。
译文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深处,居然还有人家。
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枫林晚景。
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
杜牧《山行》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秋日行经山麓时所见的景色。
诗人一下笔就用了“远上”二字,描写屈曲蜿蜒,渐远渐高的山路,由路以见出山的高大深远,进而让人体味山里环境的空静,以及诗人一路行来的消兴和幽致。
“石径斜”的“斜”字,又把山的陡峭给刻画了出来。
“远”、“斜”二字前后呼应,从不同角度写出整个山岭的气势。
“寒山”二字,既点明时令季节,同时为烘托枫叶耐寒的特质,埋下了伏笔。
这一句刻画秋岭,没有摄入一件实物,用墨极少,但由于用语精当,组合巧妙,同样给人以气势非凡之感。
诗人顺着山路石径向上望去,惊奇地发现“白云深处有人家”。
山岭之巅,白云缭绕,几间屋舍忽隐忽现,形成一幅别致的峻岭秋景图。
作者故意把“人家”置于高山之顶,白云之中,这就造成一种虚实相生的意境,渲染出生意盎然的气氛,从而给读者留下了联想的余地。
第三句写车行至半山,突然下一“停”字,悬念顿起,牵人思绪。
原来,那里有一片鲜红的枫树,显得格外美丽,诗人再也无心仰望那绚烂明丽的高山之顶,无意寻访那令人神往的白云深处的人家,而在不畏秋寒的枫树面前留连忘返。
山行课文讲解知识点
《山行》是现代诗人舒婷所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下面是对这首诗进行课文讲解的知识点:
1. 诗歌形式:《山行》是一首五言律诗,全诗共有四十个字,每句五字,通过押韵和节奏形成了一种优美的韵律。
2. 内容主题:诗人通过登山的经历表达了对生命和人生的思考。
诗中的山象征着困难和挑战,诗人用登山的比喻方式,表达了面对人生中困难和挑战时保持坚持与奋斗的态度和信念。
3. 感情与情感:诗歌中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和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人通过“风雨
如晦”的形象描述了登山过程中的艰辛和困苦,而通过“鸟宿汉水边”的描写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平静。
4. 修辞手法:《山行》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来表达诗人的情感。
包括比喻、夸张、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
如“危峰”、“舞榭”的比喻手法,与“其峰”、“惟余腾腾”等夸张手法,以及“色若积雪”与“树木荫翳”的排比手法等等。
5. 语言运用:《山行》运用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用少量文字刻画出许多景象和情感。
如“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等等。
这些
诗句通过极简的表达,使读者在心灵上感受到了诗歌的意蕴。
6. 诗歌结构:《山行》整首诗分为四个句子,每句描述了登山
过程中的不同场景或感受。
整首诗言简意赅,结构紧凑,通过四个句子的组合,勾勒出了一幅气势磅礴的登山画面,并传递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以上是对《山行》课文讲解的一些常见知识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诗歌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可以通过多维度的解读体验其中的美妙和情感。
二年级语文知识点:《山行》赏析_二年级语
文知识点_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作者简介
杜牧(803~852)唐代诗人。
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诗文都写得很好,诗以七绝最为出色。
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注释
1、山行:在山里走。
2、寒山:深秋时节的山。
3、径:小路。
4、坐:因为、由于。
5、于:比。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小诗:
1、首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由下而上,写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
“寒”字点明深秋季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照应句首的
“远”字,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
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车游山。
2、次句“白云生处有人家”,描写诗人在山中行走时所看到的远处风光。
一个“生”字,形象地表现了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
“有人家”三字会使人联想到炊烟袅袅,鸡鸣犬吠,从而感到深山充满生气,没有一点儿死寂的恐怖。
“有人家”三字还照应了上句中的“石径”,因为这“石径”便是山里人家的通道。
3、第三句“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字解释为“因为”.因为夕照枫林的晚景实在太迷人了,所以诗人特地停车观赏。
这句中的“晚”字用得无比精妙,它蕴含多层意思:
⑴ 点明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则是傍晚之景。
⑵ 因为傍晚才有夕照,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枫林才格外美丽。
⑶ 诗人流连忘返,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足见他对红叶喜爱之极。
⑷ 因为停车甚久,观察入微,才能悟出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样富有理趣的警句。
4、“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全诗的中心句。
前三句的描写都是在为这句铺垫和烘托。
诗人为什么用“红于”而不用“红如”?因为“红如”不过和春花一样,无非是装点自然美景而已;而“红于”则是春花所不能比拟的,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
这首小诗不只是即兴咏景,而且进而咏物言志,是诗人内在精神世界的表露,志趣的寄托,因而能给读者启迪和鼓舞。
总结:以上便是为小朋友整理的二年级语文知识点的相关内容,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取得好的成绩。
二年级语文知识点:《春晓》原文及赏析
二年级语文知识点:《村居》原文及赏析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二年级 gt; 语文 gt; 二年级语文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