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六校2020-2021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含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613.00 KB
- 文档页数:15
开封五县2020~2021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地理2021.4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工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毎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第Ⅱ卷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丹霞梧桐是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广东省狮子岩一阳元山景区是我国丹霞梧桐的主要分布区,受生存环境与种间竞争等因素的影响,丹霞梧桐在丹霞山顶和山麓地带极少分布,反而在丹霞崖壁上成群散布较多。
下图示意狮子岩一阳元山景区丹霞梧桐分布位置。
据此完成1~3题。
1.图中甲地与狮子岩的最大高差是A.99米B.109米C.119米D.129米2.丹霞梧桐在图中椭圆区域分布多于周边地区的主要原因是A.土壤较肥沃B.水分较充足C.人为干扰少D.光照时间长3.推测丹霞梧桐的特征A.叶片呈现滴水叶尖状B.根系发达,垂直埋藏深C.叶片坚硬,有蜡质层D.枝条丛生,无明显主干2020年5月27日11时我国登山队员在珠穆朗玛峰(以下简称珠峰)登顶成功。
这是我国在1975年推算出珠峰高程为8848.13米和2005年珠峰峰顶岩石面海拔高程88443米后又一次对珠峰高程的重新测定。
12月8日,我国与尼泊尔双方共同宣布珠峰的最新高程为8848.86米。
据此完成4~5题。
4.珠峰高程需要不断测定修正的背景是A.外力及全球变暖会影响珠峰冰层厚度B.板块张裂引起珠峰岩层高度不断上升C.板块碰撞导致珠峰岩层高度不断下降D.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导致珠峰岩层变化5.珠峰登顶多选择5月份,主要是因为此时A.降水多,空气清新B.风力强,气候凉爽C.多晴天,风力较小D.风雪少,物资充足读北半球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6~7题。
河南省重点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调研联考一地理试题一、单选题我国被誉为“基建狂魔”,隧道等交通建设技术世界领先。
读我国某山地隧道内部和外部1月和7月平均气温日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表示7月隧道内气温日变化的曲线是()A.①B.①C.①D.①2.据图可知,此隧道()A.内外温差白天大于夜晚B.内部温差大于外部C.冬暖夏凉D.北京时间12时气温最高3.隧道可能位于()A.大兴安岭B.秦岭C.南岭D.天山【答案】1.B2.C3.B【解析】1.夏季隧道内外温度都比冬季高,因此①①表示7月份隧道外、隧道内气温日变化。
白天隧道外部直接接受太阳辐射,温度高,则①表示7月份隧道内气温日变化。
故选B。
2.白天隧道外部直接接受太阳辐射,温度高,因此①①分别表示7月份和1月份隧道外气温日变化,①①分别表示7月份和1月份隧道内气温日变化。
据图分析可知,无论是1月还是7月,隧道内温差都小于外部,隧道内1月份偏温暖,7月份偏凉爽,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C正确,B错误;1月隧道内外温差白天明显低于夜晚,A错误;图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北京时间15时左右,D错误。
故选C。
3.图示信息显示,隧道外最冷月气温在0①附近,应靠近秦岭一准河一线。
故选B。
下图为亚洲某海域某时刻6000米高空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O点位于赤道上空。
完成下面小题。
4.该时刻O点对应的近地面风向为()A.①B.①C.①D.①5.沿甲-乙对应的近地面作等压面示意图,下列四幅图符合的是()A.B.C.D.【答案】4.A5.B【解析】4.据图可知,西侧气压高,东侧气压低,因该图表示的是6000米高空等压线分布,可以得知,在近地面地区,西侧气压低,东侧气压高,所以水平气压梯度力由东指向西。
因为赤道上没有地转偏向力,所以风向不偏转,因此该时刻O点对应的近地面风向为东风,即①正确,所以本题选A。
5.据图可知甲气压高,乙气压低,所以对应的近地面为甲处气压低,乙处气压高,根据“高高低低”,可知,甲处近地面等压面较低,乙处近地面等压面较高,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
河南省2020版高二下学期地理期末联考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列出 (共9题;共40分)1. (4分)(2017·自贡模拟) 目前,我国国内的棉花价格约比国际市场高1/3,为保护棉农利益,我国控制国际棉花进口;我国纺织行业工人工资一般为美国的1/4,是Y国的3倍。
我国一些纺织企业为利用国际市场棉花,在国外建纺纱厂,并将产品(纱线)运回国内加工。
2014年,Y国曾因国际关系纠纷使我国多家纺织企业的Y国工厂生产设施遭到破坏。
在我国同行企业纷纷到Y国建厂的情况下,总部位于杭州的科尔公司独自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建纺纱厂。
下图是南卡罗来纳州位置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科尔集团将纺织基地向国外转移最重要的原因是()A . 国外原料丰富B . 国内外棉价倒挂C . 接近消费市场D . 国外技术力量强(2)科尔集团最终选择了美国的南卡罗来纳州建厂,其主要原因是()A . 离原料市场近B . 技术力量雄厚C . 消费市场广阔D . 投资风险较小(3)科尔集团在美国工厂生产的产品(即气流纺纱)是纺织品中()A . 用工量最少,机械化程度最高单品B . 用工量最多,机械化程度最高单品C . 原料消耗少,劳动力成本高的单品D . 原料消耗多,劳动力成本高的单品2. (4分)(2018·浙江模拟) 读下面两幅图,完成下题。
(1)两图所显示的含义是()①零售商业面积与行人流量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②零售商业面积与行人流量之间既存在负相关,也存在正相关关系③道路交叉口对零售商业的吸引力小于公交站点④道路交叉口对零售商业的吸引力大于公交站点A . ①②B . ③④C . ①③D . ②④(2)如图所示,影响零售商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A . 交通、市场B . 行人、营业面积C . 营业面积、人口密度D . 人口密度、交通3. (6分) (2018高三上·黑龙江期末) 某探险协会组织“火山主题探险旅游”,目的地分别为下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半岛或岛屿上的火山。
2020-2021学年河南省濮阳市某校高二(下)金太阳联考地理试卷一、选择题1. 下图示意我国某高中地理社团进行地理研学活动时拍摄的一组照片。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在图示四地传统民居中,能反映游牧文化的是()A.①B.②C.③D.④(2)导致图中各地区建筑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气候B.水源C.地形D.土壤2. 2019年初,我国某研究团队成功预报了甘肃省永靖县的一次黄土滑坡。
下图示意该团队利用地理信息技术监测绘制的该滑坡体的变形速率曲线。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此次永靖县黄土滑坡产生的内在原因最可能是()A.频繁的强降雨B.黄土土质疏松C.水土流失严重D.受地震的诱发(2)绘制该滑坡变形速率曲线图运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有()A.GPS GISB.RS GISC.GPS RSD.GPRS GIS(3)监测此次黄土滑坡的地理信息技术组合还可以常用于()A.台风路径预测、预报B.汽车行进路线规划C.城市规划图绘制D.全国性人口普查3. 小兴安岭地区是中国重点用材林基地,林区面积为1206万公顷,其中森林面积为500多万公顷。
林木蓄积量约为4.5亿立方米,红松蓄积量为4300多万立方米,占全国红松总蓄积量的一半以上,素有“红松故乡”之美称。
小兴安岭林区每年向国家提供的商品木材量占全省的45%,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木材生产基地。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小兴安岭红松()A.属常绿阔叶林B.耐寒性强C.生长在干热山谷D.经济价值较低(2)小兴安岭林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木材生产基地,其主要原因包括()①生态环境好,树种结构复杂②区域开发较早③交通运输便利④森林资源丰富,材质优良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3)今后小兴安岭林区的发展战略应该是()①合理提高路网密度,均衡采伐②实施无林地更新改造,全面封山育林③加快天然林抚育,增加林木蓄积量④增加林区大气湿度,大力引进热带速生树种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4. “一带一路”倡议让中非合作更加紧密,本班光伏产业园位于埃及阿斯旺尼罗河西岸北部35km处,是埃及首个由中国企业承建并参与融资的光伏发电项目,于2018年4月开工建设,有望成为世界最大光伏产业园之一,帮助埃及实现202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20%的目标。
九师联盟2020-2021学年下学期高二6月联考地理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第II卷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44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不透水面是指水不能渗入的人工表面。
由城市道路、广场、停车场和屋顶等建筑所构成的城市不透水面是驱动城市生态环境演化的关键因素。
右图示意某城市2007~2015年不透水面和非不透水面面积变化。
据此完成1~2题。
1.该城市2007~2015年A.不透水面面积约增加3000km2B.非不透水面面积整体略有上升C.不透水面面积占比约增加3.5%D.不透水面面积增幅大幅度提高2.该城市不透水面面积百分比,上升带来的主要影响是A.城乡温差扩大B.年径流量增加C.大气降水减少D.土壤侵蚀加剧生态农业是一个将农业生态系统与农业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使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生态农业将种植、养殖、加工、销售、旅游等综合起来,形成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
右图示意某种生态农业产业链模式。
据此完成3~5题。
3.图中甲、乙、丁、戊代表的含义分别是A.提供肥料、作饲料、废弃物、供应暖气B.集雨工程、供应暖气、作饲料、废弃物C.供应暖气、废弃物、作饲料、提供肥料D.集雨工程、作饲料、提供肥料、废弃物4.图中剩渣、粪便是该生态农业产业链中的A.能源B.产品C.原料D.废物5.符合该生态农业产业链生产流程的是A.饲养家禽→加工→市场B.沼气池→剩渣、粪便→饲养家禽C.种植农作物→秸秆→沼气池D.冰川融水→种植农作物→饲养家禽肯尼亚茶叶生产有近百年的历史,是世界第二大红茶生产和贸易国。
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1-2022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1年7月2日,贵州梵净山以独一无二的“生物多样性”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至此,贵州省成为我国世界自然遗产数量最多的省区。
2021年贵州省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9. 69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9 400多亿元。
下图为梵净山风景区的著名景点——蘑菇石。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蘑菇石属于A. 地质地貌景观B. 天象与气候景观C. 遗址遗迹景观D. 生物景观2. 梵净山申遗成功,主要得益于它的A. 美学价值B. 经济价值C. 历史文化价值D. 科学价值3. 大力发展旅游业对贵州省的积极影响有①带动相关产业发展②加大第一产业比重③加快脱贫致富步伐④改善生态环境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答案】1. A 2. D 3. B【解析】【1题详解】梵净山蘑菇石是贵州标志性景点之一,是由风化、侵蚀后残留的沉积岩所形成,属于地质地貌景观。
故选A。
【2题详解】梵净山位于中国西南喀斯特高原中,具有独特的地质地理条件,也发育了独特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类型,梵净山申遗成功,首先得益于其科学价值。
故选D。
【3题详解】旅游业是一个关联性很强的产业,可以有效带动交通、住宿、餐饮、商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增加收入,加快贵州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步伐,①③正确;旅游业是第三产业,不会加大第一产业的比重,②错误;大力发展旅游业会对加大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不利于改善生态环境,④错误。
故选B。
旅游景观审美的形态总体可以分为自然美和人工美。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下列旅游景观与其主要美感类型对应正确的有①泰山雄、华山险、峨眉秀②松涛亭③香山红叶④烟岚云霞⑤飞流直下三千尺⑥听泉亭A. ①②一形式美B. ③④一色彩美C. ①③一动态美D. ⑤⑥一朦胧美5. 下列旅游景观能体现人工美的有①摩崖石刻②原始丛林③古典园林中的山、水、花木④神话传说A. ①②B. ②④C. ①③D. ③④【答案】4. B 5. C【解析】【4题详解】①是不同的地貌形态形成的形象美;③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体现了色彩美;④体现了朦胧美;⑤主要体现了瀑布的动态美;②⑥中的松涛亭和听泉亭主要是供游人来感受大自然中的松涛和泉水的美妙声响,体现的是声音美。
豫西名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地理第一次联考试卷一、单选题1. 我国众多湖泊水体蓝藻水华的发生频率高,藻类生物量巨大,危害性较强,因此,迫切需要具有安全有效的预防和控制蓝藻频发作用的策略和技术措施。
下表示意我国某湖泊蓝藻发生趋势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造成我国众多湖泊蓝藻频发的直接原因是()A . 水体富营养化严重B . 藻类集中区域水体流动性差C . 湖泊治理和管理不到位D . 日常生活污染物过度排放2.(2)该湖泊蓝藻暴发的自然原因有()①高温②降水少③农业生产中大量带有化肥、农药的污水排入④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任意排放⑤风力小A . ①②③B . ②③④C . ③④⑤D . ①②⑤3.(3)下列蓝藻治理措施不正确的是()A . 跨流域调水,增加入湖流量B . 加强监测与动态管理C . 减少河湖水体间的交换,避免蓝藻范围扩大D . 生产和生活污水达标排放2. 由于全球气候变化、水体富营养化等原因,造成海洋大型海藻"浒苔绿潮"暴发。
近年来,青岛胶州湾海域夏季"浒苔绿潮"频频暴发。
下图示意青岛与胶州湾的地理位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形成“浒苔绿潮”的主要污染物为()A . 重金属B . 甲基汞C . 氮、磷等营养物质D . 有机氯农药2.(2)大量浒苔漂浮聚集到岸边,不会()A . 阻塞海上航道B . 破坏海洋生态系统C . 威胁渔业发展D . 升高海水氮磷浓度3. 我国人口众多,生活垃圾产生量巨大,迫切需要对垃圾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
近些年,某企业开发了厨余垃圾(指的是居民在日常生活、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和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垃圾,主要包括菜叶、果皮、蛋壳、茶叶渣、腐肉、骨头等。
)自动处理系统,并在全国很多城市推广。
下图示意该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厨余垃圾的特点有()①来源广,数量大②易腐坏③可转化、可利用④油脂含量高⑤含水率高,热值高A . ①②③⑤B . ②③④⑤C . ①②④⑤D . ①②③④2.(2)厨余垃圾危害大,主要原因是()①造成生态破坏②占地塞河,污染水质③破坏生物多样性④污染大气,污染土壤⑤传染疾病,损害健康A . ②③④B . ②④⑤C . ①③⑤D . ③④⑤3.(3)厨余垃圾是图示自动处理系统中的()A . 废料B . 原料C . 能源D . 产品4.(4)该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优点是()①实现了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量②实现了垃圾的资源化,减少了投资③实现了垃圾就地无害化、减量化处理④减少了土地占用量,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用地紧张问题A . ①②B . ③④C . ①③D . ②④4. 下图为2020年某月江苏省PM2.5浓度空间变化示意图(注∶Kringing插值越大表示PM2.5浓度越高)。
河南省商丘市己吾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地理联考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下图为某日某时刻欧洲西部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4.受不同天气系统影响A.甲地风向为东南风B.乙地狂风暴雪C.丙地有连续性降水D.丁地雨过天晴25.与同纬度大陆东岸地区相比,该区域A.日出时刻晚,白昼时间短B.气温较高,年较差较大C.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D.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小参考答案:24.C 25.D试题分析:24.受不同天气系统影响甲地风向水平气压梯度力由南指向北,北半球风向右偏为西南风,答案A错误,乙地为高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答案B错误,丙地位于暖锋锋前,有连续性降水,故答案选C,丁地位于冷锋锋前,天气将由晴转阴雨,答案D错误。
25.与同纬度大陆东岸地区相比,该区域日出时刻晚,白昼时间相等,答案A错误,大陆东岸为温带季风气候,该区域冬季气温较高,夏季气温相当或偏低,年较差较小,答案B错误,该区域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降水季节变化小,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小,答案C错误,答案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常见天气系统、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2. 德国鲁尔区丰富的煤炭资源使得它成为世界最著名的工业区。
山西省是我国主要的煤炭产地,但尚未成为我国的经济大省。
回答10—12题。
10.和鲁尔区相比,山西省明显匮乏的资源是A.水资源 B.铁矿石 C.劳动力 D.煤炭11.山西省比鲁尔区欠发达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是A.广阔的市场 B.政府的支持 C.劳动力数量 D.便捷的交通12.为尽快使山西由能源大省转变为经济强省,应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
下列措施错误的是A.增加原煤的生产数量,提高经济效益 B.引进新兴产业,协调三大产业的发展C.增加科技投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D.增加道路网,改善交通条件参考答案:10-12 ADA3. 下图为某区域图,图中右侧分别表示甲河局部河谷剖面示意图和Q湖不同季节的蓄水面积分布图。
2020-2021学年河南名校联盟高二(下)期末地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2小题,共44.0分)日照时数是指太阳在一地实际照射地面的小时数。
日照时数的长短受多种因素影响。
如图为四川省各城市和自治州某年年日照时数分布图。
据此完成1~2题。
1.该年,四川省年日照时数的空间分布特点是()A. 由东南向西北递减B. 由中部向四周递减C. 南部多于北部,中部最高D. 西部多于东部,中部最低2.攀枝花市年日照时数为四川省最高,主要原因可能是该城市()A. 地处高原,空气比较稀薄B. 纬度偏低,冬季多干热风C. 地势崎岖,太阳高度大D. 为花园城市,大气污染轻如表为世界两城市各月气温与降水统计表。
据此完成3~5题。
城市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甲平均气温(℃)-1.4 1.5 5.110.214.617.819.919.716.511.1 5.40.7平均降水量(毫米)283138517375635138354820乙平均气温(℃)-4.3-1.9 5.113.620.024.225.924.619.612.7 4.3-2.2平均降水量(毫米)2.6 5.99.024.628.770.7175.6182.248.718.8 6.0 2.33.与乙城市相比,甲城市夏季气温偏低的主导因素是()A. 纬度位置B. 地形C. 洋流D. 海陆位置4.甲、乙城市分别属于()A. 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B. 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C. 温带海洋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D. 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5.与甲城市相比,乙城市所在区域更利于耕作业发展,其具有的气候优势是()A. 降水均匀B. 雨热同期C. 冬冷夏热D. 无霜期长如图示意南半球热带海洋的一座岛屿。
据此完成6~8题。
6.图示岛屿的地形特点是()A. 高原面积广阔,地表平坦B. 多低山丘陵,平原面积小C. 断裂构造发育,地势崎岖D. 多山丘地貌,风力侵蚀强7.岛上Q、P、M、N四条河流中,径流量最大的可能是()A. QB. PC. MD. N8.该岛旅游资源丰富,旅游项目众多,图示甲、乙、丙、丁四地中适宜发展攀岩运动的地点是()A. 甲B. 乙C. 丙D. 丁贺兰山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山体呈东北一西南走向,南北长约220千米,东西宽约20千米—40千米,主峰敖包疙瘩海拔3556米。
河南省2021版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1题;共48分)1. (2分)将1:10000的某幅地图,表达的范围不变,图幅放大为原来的4倍,则新图的比例尺为()A . 1:5000B . 1:2000C . 比例尺不变D . 1:400002. (4分) (2017高一下·石家庄期末) 下图为“某年我国部分省市城乡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各自总人口比重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城乡65岁及其以上老年人口的分布反映了()A . 东部超大城市的城镇老年人口占比高B . 中西部地区城乡老年人口占比均高C . 经济发达的省市均已进入老龄化阶段D . 东北地区农村老龄化现象比城市明显(2)影响贵州、湖南等中西部省份农村老年人口占比高的主要因素是()A . 人口出生率B . 人口迁移C . 人口死亡率D . 人口密度3. (4分) (2019高二上·辽源期中)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示Ⅰ、Ⅱ、Ⅲ三大自然区划分依据是()A . 土壤和植被B . 水文与植被C . 地形与气候D . 地貌与水文(2)有关Ⅰ、Ⅱ、Ⅲ三个自然区的叙述,正确的()A . Ⅱ区比Ⅲ区纬度高,故热量较Ⅲ少B . Ⅲ区比Ⅱ区纬度低,故太阳光照比Ⅱ区强C . Ⅲ区与Ⅰ区南部距海远近不同,故以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两区界线D . Ⅱ区比Ⅰ区北部降水少,故以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与Ⅰ区北部为界4. (6分) (2019高三上·齐齐哈尔月考)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台风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月份是()A . 6月B . 7月C . 8月D . 9月(2) 7月台风登陆广西可能危害当地的()A . 冬小麦种植B . 亚麻种植C . 春小麦收割D . 水稻收割(3) 8月台风到达长江以北的概率显著低于7月,这是因为A . 亚洲高压形成B . 海面温度降低C . 副高的阻挡D . 夏季风势力减弱5. (2分) (2016高三上·怀仁期中) 下图示意某区域在一定时期内剩余劳动力数量、人均工资的变化,以及甲、乙两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最低经济效益所能支付的人均工资的变化。
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0-2021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8年7月2日,贵州梵净山以独一无二的“生物多样性”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至此,贵州省成为我国世界自然遗产数量最多的省区。
2018年贵州省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9. 69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9 400多亿元。
下图为梵净山风景区的著名景点——蘑菇石。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蘑菇石属于A. 地质地貌景观B. 天象与气候景观C. 遗址遗迹景观D. 生物景观2. 梵净山申遗成功,主要得益于它的A. 美学价值B. 经济价值C. 历史文化价值D. 科学价值3. 大力发展旅游业对贵州省的积极影响有①带动相关产业发展②加大第一产业比重③加快脱贫致富步伐④改善生态环境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答案】1. A 2. D 3. B【解析】【1题详解】梵净山蘑菇石是贵州标志性景点之一,是由风化、侵蚀后残留的沉积岩所形成,属于地质地貌景观。
故选A。
【2题详解】梵净山位于中国西南喀斯特高原中,具有独特的地质地理条件,也发育了独特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类型,梵净山申遗成功,首先得益于其科学价值。
故选D。
【3题详解】旅游业是一个关联性很强的产业,可以有效带动交通、住宿、餐饮、商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增加收入,加快贵州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步伐,①③正确;旅游业是第三产业,不会加大第一产业的比重,②错误;大力发展旅游业会对加大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不利于改善生态环境,④错误。
故选B。
旅游景观审美的形态总体可以分为自然美和人工美。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下列旅游景观与其主要美感类型对应正确的有①泰山雄、华山险、峨眉秀②松涛亭③香山红叶④烟岚云霞⑤飞流直下三千尺⑥听泉亭A. ①②一形式美B. ③④一色彩美C. ①③一动态美D. ⑤⑥一朦胧美5. 下列旅游景观能体现人工美的有①摩崖石刻②原始丛林③古典园林中的山、水、花木④神话传说A. ①②B. ②④C. ①③D. ③④【答案】4. B 5. C【解析】【4题详解】①是不同的地貌形态形成的形象美;③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体现了色彩美;④体现了朦胧美;⑤主要体现了瀑布的动态美;②⑥中的松涛亭和听泉亭主要是供游人来感受大自然中的松涛和泉水的美妙声响,体现的是声音美。
故选B。
【5题详解】①摩崖石刻是指人们在天然的石壁上摩刻的所有内容,包括上面提及的各类文字石刻、石刻造像,因此摩崖石刻能体现人工美;③古典园林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就称为园林,因此古典园林中的山、水、花木能体现人工美;②原始丛林是自然景观,与人工美无关,③不符合题意;④神话传说没有实物景观,不能体现人工美。
故选C。
我国“三江并流”由三条河流并肩流过云南省西北部,因其气势磅礴而形成独特的地理景观,被列为世界遗产地。
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小题。
6. 下列河流中,其上游属于“三江并流”自然遗产地的是()A. 红河、湄公河B. 湄公河、萨尔温江C. 湄公河、湄南河D. 湄南河、伊洛瓦底江7. 下列选项中,属于“三江并流”自然遗产地核心景观的有()①高山湖泊②火山锥③峡谷④冰川⑤地堑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②④⑤【答案】6. B 7. C【解析】【6题详解】三江并流地区指的是长江、澜沧江、怒江并列向南流的河段。
红河上游是元江,A错。
湄公河上游是澜沧江,萨尔温江上游是怒江,其上游属于“三江并流”自然遗产地,B对。
湄南河上游不在中国,在泰国境内,C、D错。
【7题详解】“三江并流”地区山河相间,高山峡谷相间分布,夏季西南季风顺山谷进入,受地形抬升,降水多,山脉海拔高,有高山湖泊、冰川分布。
属于“三江并流”自然遗产地核心景观的有高山湖泊、峡谷、冰川分布,①、③、④对。
以没有火山锥、地堑分布,②、⑤错。
C对,A、B、D错。
【点睛】三江并流地区指的是长江、澜沧江、怒江并列向南流的河段。
湄公河上游是澜沧江,萨尔温江上游是怒江。
“三江并流”地区海拔高,相对高度大,降水丰富,自然遗产地核心景观的有高山湖泊、峡谷、冰川。
大堡礁是世界最大最长的珊瑚礁群,纵贯于澳大利亚的东北沿海,石灰岩厚度在200米以上,由3 000个大小不一的珊瑚礁岛组成,自然景观非常特殊。
大堡礁海域水面温度高达21~38℃,温度的垂直变化和季节变化都比较小,海水清晰度高。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大堡礁的形成原因是A. 昼夜温差大,珊瑚变白、大量死亡而形成B. 由色彩单一的珊瑚虫骨骼向下生长而形成C. 火山喷发物(熔岩、火山灰等)堆积而形成D. 地壳下沉过程中由珊瑚虫骨骼堆积而形成9. 大堡礁的最佳游览方式有①沿岸徒步行走②乘坐透明船底的出海游船③乘坐公交汽车④参加各种潜水活动A. ①②B. ②④C. ①③D. ③④【答案】8. D 9. B【解析】【8题详解】大堡礁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是数百万年来由珊瑚虫的钙质硬壳与碎片堆积,并经珊瑚藻和群虫等生物遗体胶结而成。
故选D。
【9题详解】大堡礁位于澳大利亚东北部的浅海,主体景观分布在海面以下,因而大堡礁最佳的游览方式是乘坐透明船底的游船或者潜水欣赏水下风光。
故选B。
下图是灯光勾勒出的广西桂林著名旅游景点——龙脊梯田夜景。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0. 图中灯光主要是沿着()A. 山脊线延伸B. 山谷线延伸C. 等高线延伸D. 河流延伸11. 欣赏龙脊梯田最佳时间与地点是()A. 夜间近距离欣赏B. 白天近距离欣赏C. 夜间远距离欣赏D. 白天对面高处欣赏【答案】10. C 11. D【解析】【10题详解】梯田是在坡地上分段沿等高线建造的阶梯式农田。
灯光勾勒出的广西桂林著名旅游景点——龙脊梯田夜景,只能沿等高线延伸,C对。
【11题详解】龙脊梯田距龙胜县城22公里,距桂林市区103公里,景区面积共66平方公里,梯田分布在海拔300至1100米之间,坡度大多在26至35度之间,最大坡度达50度。
从山脚盘绕到山顶,小山如螺,大山似塔,层层叠叠,高低错落。
白天远距离从对面高处望去,梯田的优美曲线一条条、一根根、或平行或交叉,蜿蜒如春螺、披岚似云塔,显示了动人心魄的曲线美。
其线条行云流水,潇洒柔畅;其规模磅礴壮观,气势恢宏,D对;夜间近距离欣赏和白天近距离欣赏置身其中难以欣赏到龙脊梯田最美之处,A、B错;夜间远距离欣赏夜景最合适,但夜景不能看到梯田的全貌,C错。
D正确。
居高不下的观众流是故宫博物院面临的最大“难题”,为了平衡淡季和旺季、假日和平日参观人数之间的巨大差距,故宫博物院于2015年6月13日正式实施每天8万人次限流及全面推行实名制售票等相关措施。
截至2018年6月22日,故宫博物院六年来累计接待观众达到1亿人次。
据此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观众流居高不下,主要是因为故宫博物院①人文价值和观赏价值高②距离客源市场较近③规模小,接待能力差④周边交通设施不便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13. 故宫博物院实行的限流及实名制售票等政策有助于A. 提升旅游资源的价值B. 文物保护和减少游览用时C. 提高旅游服务设施等级D. 游客对旅游目的地提前选择【答案】12. A 13. D【解析】【12题详解】北京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属于世界文化遗产,因而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观赏价值,①正确;北京及其周边地区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客源市场广阔,②正确;故宫占地面积大,设施完善,接待能力强,③错误;故宫位于北京城的中心,周边交通便利,④错误。
故选A。
【13题详解】故宫博物院实行的限流及实名制售票目的是为了保护保护故宫的文化遗产以及给游客创造更好的游览体验,让游客有更充足的时间去游览,B错误;这项措施不能提高故宫旅游资源的价值和旅游服务设施等级,A、C错误;该项措施有助于游客根据故宫发布的游览人数提前对目的地做出规划,D正确。
故选D。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得到迅猛发展,并由此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与此同时,我国旅游资源的破坏、旅游区环境质量下降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旅游地服务性设施的建设和旅游者的游览、娱乐等活动产生的环境问题是A. 环境污染B. 对动植物资源的破坏C. 对文物古迹的破坏D. 对背景环境的破坏15. 文物古迹直接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是A. 旅游者乱刻乱画的不文明行为B. 当地居民对珍禽异兽的捕杀C. 旅游者乱抛垃圾D. 在旅游区修建道路【答案】14. D 15. A【解析】【14题详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者越来越多,为满足大量游客需求而在景区内建设道路、停车场、旅店、餐馆等设施大量增加,会对景点背景环境产生破坏;游人的游览、娱乐也会破坏背景环境,旅游旺季景区人山人海,显得和景区美景不大协调,D正确。
服务性设施的建设过程中可能带来污染,但防护得当,可以有效避免,A错误;景区约束机制下对动植物资源的破坏、对文物古迹的破坏日渐减少,不是主要问题,B、C错误。
故选D。
【15题详解】游人的践踏、触摸、拍照以及汗水等作用,会使文物古迹产生损坏,游人中乱刻乱画的不文明行为直接破坏了文物古迹,A正确;珍禽异兽不属于文物古迹,B错误;旅游者乱抛垃圾和旅游区修建道路不是破坏文物古迹的主要原因,C、D错误。
故选A。
读下面四幅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6. 四幅图片描述的地理事象产生的环境问题属于原生环境问题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17. 四幅图片描述的地理事象带来的环境问题是由科学技术进步造成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答案】16. A 17. D【解析】【16题详解】原生环境问题是由于自然因素造成的,如洪水、旱灾、虫灾、台风、地震、火山爆发等。
①是由地震引起的,属于原生环境问题,② ③ ④都是由人为原因引起的,属于次生环境问题。
故选A。
【17题详解】④图中废弃的显示器是由淘汰电子产品形成的垃圾,是由科学进步造成的环境问题。
故选D。
“碳交易”即在政府对CO2排放进行总量限制的情况下,把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从而形成了CO2排放权的交易。
在遏制全球变暖的世界浪潮中,世界上有许多国家都在大力发展生物柴油,以减少CO2的排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 “碳交易”的出现能使①环境质量逐渐恶化②环境质量逐渐好转③生产.工艺环保的企业获得更大的收益④排污量大的企业获得更大的收益A. ①③B. ②③C. ①④D. ②④19. 下列生活方式不符合低碳生活标准的是A. 家庭尽量使用太阳能热水器B. 少用传真、打印机,多用电子邮件C. 短时间不用电脑时,启用电脑睡眠模式D. 用小汽车作为代步工具【答案】18. B 19. D【解析】【18题详解】根据材料信息,碳交易是为促进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减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所采用的市场机制利于环境质量好转,①错、②对;生产工艺好的企业通过碳交易可以获得收益,而排放量大的企业要购买工艺好企业的碳排放指标,加大了投入,不会有很好的效益,③对、④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