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平方根(2)
- 格式:doc
- 大小:155.00 KB
- 文档页数:4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6.1 第2课时《平方根》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平方根》,这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第一节的一部分。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有理数、实数等基础知识,对数的运算也有一定的了解。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平方根的定义、性质和求法,以及了解平方根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但部分学生在实数方面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在导入新课环节,教师需要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平方根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总结平方根的性质,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平方根的定义、性质和求法,能够运用平方根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平方根的定义、性质和求法。
2.难点:平方根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主动探索平方根的性质。
2.情境教学: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平方根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小组合作: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共同探讨平方根的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平方根的相关知识点。
2.实例材料: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运用平方根解决。
3.练习题: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测量土地面积、计算物体高度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实际问题与平方根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实数的相关知识,然后给出平方根的定义,并通过PPT展示平方根的性质。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讲解、举例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平方根的求法。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有关平方根的问题,让学生独立解答。
6.1平方根(第2课时)主备人: 沈莉菲 审核人: 班级: 组别: 姓名: 评价1: 评价2: 【学习目标】1.了解有的正数的算术平方根开不尽方;2.了解无限不循环小数特点;3.会比较开不尽方的正数的算术平方根与有理数的大小. 【知识链接】1.填空:如果一个正数的平方等于a ,那么这个正数叫做a 的_______________,记作_______.2.自己准备两个边长为1cm 的正方形纸片,想一想如何拼成一个面积为2cm 的大正方形,这个大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41—P44,回答下列问题: 3.填空:(1)因为_____2=36,所以36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_____;(2)因为(____)2=964,所以964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_____; (3)因为_____2=0.81,所以0.81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_____;【合作交流】感受无限不循环小数4.阅读P41探究2的大小,尝试探究20的大小 ∵ , ∴ < 20 <左边试一个比4大的数,右边试一个比5小的数.∵ 21.164.6 19.364.422==,∴ < 20 <19.36比21.16更接近20,可令左边+0.05,右边-0.1 ∵25.204.58025.1945.422==, ∴ < 20 <依此类推,可得20的近似值,20=4.47213595499…2,20是 小数。
小结:小数位数无限且小数部分不循环的小数叫无限不循环小数.像7,5,3,2这样,所有开方开不尽的正数的算术平方根都是无限不循环小数.5.用计算器求下列各数的大小 (1)3 (2)3136小结:计算器计算算术平方根的三个步骤:①进入();②输入(被开方数);③输出()【激情探究】6.用计算器计算,并将计算结果填在表中.(1)被开方数增大,算术平方根怎样变化?(2)被开方数与算术平方根的小数点有何移动规律?(3)直接写出:_____625000;_____62500==.小结:被开方数增大(或减小),则算术平方根 ;被开方数的小数点向左(右)移动两位,它的算术平方根的小数点也相应的向左(右)移动 .7.比较大小 :215- 和 0.5【过关检测】1.与3最接近的整数是( )A .0B .2C .4D .5 2.与30最接近的两个整数是 .3.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扩大为原来的100倍,则它的边长扩大为原来的 倍.【课后作业】1.比较大小 :15 4, 8 3, 40 6, 99 102.已知5.22≈4.743,225≈15,则0225.0≈ ,225.0≈ , 25.2≈ ,2250≈ .3.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可以得到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为1 (1)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 (2)阴影部分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3)估计边长的值在哪两个整数之间?4. 已知3≈1.732,30≈5.477,则03.0≈ ,3.0≈ ,300≈ ,3000≈ 。
6.1 平方根(2)
自主学习、课前诊断
一、温故知新
1. 正数x满足2x=a,则称x是________
___________.
2.16表示___的算术平方根,16=___
2表示___的算术平方根.
3. 如图是面积分别为1,2,4,的正方形中,你能确定它们边长的大小关系吗?
二、设问导读:
阅读课本P41-44完成下列问题:
问题解决
问题1:在课本图6.1-1中:
(1)大正方形的边长为____________.
(2)小正方形的对角线为__________.
问题2:面积分别为1,2,4的正方形的边长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它们的大小关系可表示为:
____<____<_____.
问题3:阅读课本P41“探究”过程.
2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数.
你还知道哪些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问题4:阅读课本例题2,掌握用计算器求算术平方根的方法.
问题6:完成课本P42“探究”,你发现什么规律?
被开方数的小数点,每向左(右)移动两位,那么算术平方根的小数点也相应的向左(右)移动_________位.
6. 阅读课本例题3,你是如何理解的?:三、自学检测:
1.比较
1
2
与
1
2
的大小.
2.完成课本P44练习2题
互动学习、问题解决
一、导入新课
二、交流展示
学用结合、提高能力
一、巩固训练
1.下列各数中,是无限不循环小数的有____________. π,-∙∙24.1,2,-5,36,
2. 11的值在()
A.1与2之间 B.2与3之间
C.3与4之间 D.4与5之间
3. 完成课本P48练习第7题
4.若5≈2.236, 50≈7.071; 则0
5.0≈_______,5.0≈_______,
500≈______, 5000≈_______. 5.用边长为5cm 的正方形纸片两张重新剪开
并拼接成一个较大的正方形,其边长约为多少?(精确到0.01cm)
二、当堂检测
1、填空
9= ;81
64=
2. (1
(2a,小数部分为b,求a 、b 的值.
三、拓展延伸:
1、求下列各式中X 的值
(1)x 2-25=0 (2)25x 2
=36
2. (1)任意找一个很大正数,利用计算器将该数除以3,将所得结果再除以3…….随着运算资料的增加,你发现了什么?换一个数试试,是否仍有类似的规律?
(2)任意找一个非常大的正数,利用计算器不断地对它进行开算术平方根……如此进行下去,你有什么发现?
课堂小结、形成网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自学检测:
1.<
2.略
一、巩固训练
1. ,2,-5
2.C
3.略
4.0.2236;0.7071;22.36;70.71
5.7.07
二、当堂检测
8
1.3;
9
2.(1)3和4;(2) 5
三、拓展延伸
6
1. ±5;±
5
2.越来越接近于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