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陵地区自然环境
- 格式:doc
- 大小:58.01 KB
- 文档页数:9
沅陵借母溪简介
沅陵借母溪风景区位于湖南省沅陵县境内,是武陵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部分。
这里峡谷幽深、飞瀑流泉、植被繁茂、景色秀丽,是一处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一体的山岳型风景名胜区,具有“张家界的神秘,黄山的雄奇,九寨沟的秀美”之美誉。
借母溪风景区面积51.6平方公里。
这里群峰竞秀、奇峰林立、峭壁对峙,峡谷深幽,飞瀑流泉,堪称“一条地下长河”。
这里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在三台阁上可领略武陵山的雄奇,在神女峰前可领略张家界的秀美;在黄莺岩上可领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真谛;在龙吟阁上可领略“群峰竞秀”的壮观;在石鼓寺上可领略佛教文化的深邃;在大岩洞里可感受“洞中有洞”的奇妙;在虎啸岩前可欣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真谛;在金龙峡上可领略“水从石出,石从水上生”的意境。
这里有美丽神奇的传说:有一只神鸟被猎人射死,化成了一条美丽而又神奇的河——借母溪。
这里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有金丝猴、猕猴、林麝等珍稀动物;有冷杉、楠木等珍贵植物。
—— 1 —1 —。
沅陵二酉山简介沅陵二酉山位于湖南省沅陵县境内,是湖南省的一处重要名山。
二酉山地处东经110°30′至111°00′,北纬28°40′至29°02′之间,总面积约为62.5平方公里。
二酉山地势险峻,山峰叠嶂,海拔高度最高的天王峰达到1356米,各峰高度相差数百米,形成层次分明的山峰群。
山上的植被种类繁多,有森林覆盖率达到70%以上,是湖南省珍稀植物资源的宝库之一。
二酉山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而闻名遐迩。
山上的奇石、古树、云海、瀑布等自然景观令人叹为观止。
尤其是山上的云海景观,让人仿佛进入了仙境,如同置身于云海之中,美不胜收。
每年的冬、春季节,云海最为壮观,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
此外,二酉山还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山上的寺庙建筑群保存完整,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二酉山寺。
二酉山寺始建于唐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寺内的佛像雕塑精美,香火鼎盛,是佛教信仰者朝1拜的地方。
寺庙周边的古代文化遗址也非常丰富,有古墓葬、古村落等,让游客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氛围。
对于登山爱好者来说,二酉山绝对是一个理想的选择。
登山过程中,沿途可以欣赏到壮丽的自然风光,同时也可以锻炼身体。
爬上山顶,俯瞰整个山脉景色,绝对是一种无与伦比的享受。
此外,山上还有专门的登山道和防护设施,确保游客的安全。
对于那些向往宁静和放松的人来说,二酉山也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
远离城市的喧嚣,山中的清新空气和静谧环境可以让人心灵得到极大的平静和放松。
在山上找个僻静之处,坐下来品味山间的宁静,绝对是一种奢华的享受。
总之,沅陵二酉山作为湖南省的一处风景名胜区,以其优美的自然景观、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悠久的历史底蕴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登山、观赏云海、体验古代文化等活动都是游客在二酉山留下美好回忆的方式。
前往二酉山,不仅可以体验到大自然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能感受到人文之美,获得心灵的舒缓和放松。
2。
沅陵怎么读沅陵县(汉语拼音:Yuán Líng Xiàn;英文:Yuanling County),中国湖南省怀化市辖县。
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怀化市北端,地理坐标:东经110°05′31″-111°06′27″、北纬28°04′48″-29°02′26″。
东与桃源县、安化县相连,南与溆浦县、辰溪县接壤,西与泸溪县、古丈县、永顺县毗邻,北与张家界市交界。
县境南北宽106.6千米,东西广99.5千米,总面积5852平方千米,是全省地域面积最大的县。
总人口67万人(2015年)。
辖8个镇、13个乡(其中2个民族乡)。
地处武陵山东南麓与雪峰山东北尾端交汇处。
地势南北多为高山,中间为沅江谷地。
最高处圣人山海拔1355.3米,最低点界首海拔50米。
境内沅水、酉水交汇。
沅水由西北入境向东北流出,横贯县境,可常年通航。
沅水之北属武陵山脉,由北向南倾斜;沅水以南属雪峰山脉。
属北亚热带季风温润气候,年均气温为17.6℃。
年降水量1478.5毫米。
森林覆盖率达71.2%(2005年)。
主要矿产有黄金、铅、锌、钨等。
是全国重点黄金产区和重要水电基地之一,省重点林区、矿区,五强溪库区移民大县和国家扶贫重点县。
长吉高速、319国道以及沅(陵)凤(滩)、沅(陵)五(强溪)、沅(陵)张(家界)等公路过境。
纪念地和名胜古迹有胜利公园、湘西剿匪胜利纪念塔、借母溪自然保护区、凤凰山(张学良将军曾囚禁于此)、秦黔中郡故址、龙兴讲寺(唐太宗李世民赦建)、二酉藏书洞(成语“学富五车、书通二酉”出典处)、虎溪书院、红字碑、辰州三塔、西汉顷侯吴阳墓、宗教一条街和五强溪库区千岛湖风光等。
方言有沅陵汉话、瓦乡话等。
民间曲艺有辰河高腔、傩戏、龙舞、狮舞、蚌壳舞、划龙舟等。
沅陵县旅游线路怀化市沅陵县是中南六省“山水第一县”,聚雪峰山脉与武陵山脉之雄峻,汇酉水与沅水之秀美。
五溪湖的水面达到170平方公里,比东江湖还大10平方公里。
湖南省最大的水电站五强溪水电站与第二大的水电站凤滩水电站都在沅陵境内。
武陵山系更是中华龙脉南支的重要节点,从张家界的崇山、天门山逶迤而来,在窑头形成了迄今不知姓名的王墓群。
沅陵自古以来就是大湘西的中心,是古辰州府统辖大湘西的首府所在地。
沅陵自古是一个国家,领导者叫黔中伯,后来成为一个郡,叫黔中郡。
秦国司马错沿酉水而下,在沅陵建有兵城,南北合围楚国。
自汉置县,沅陵古为辰州府,管辖着现在的怀化、湘西、张家界的全部乃至常德的一部分。
沅陵自古就有盘瓠与辛女创世纪的传说,沅陵很多地方的人现在还不吃狗肉。
出土文物一枚印章告诉了我们,沅陵以前应该叫元陵,有很多说法,一说这里是山水太极之地,中间有山水太极,南有女性图腾、北有男性图腾。
沅陵县城大龙凤文化非常明显,有五龙五凤。
沅陵自古是巫傩盛行的地方,金庸笔下辰州三绝(放蛊、赶尸、辰州符)的发源地,现在民间还有72傩坛,很多绝技仍然在民间流传,现在湘西乃至云南贵州表演巫术与傩技的人80%以上是沅陵人。
在我们的明溪还有一座巫傩圣山,整个山体就像三星堆出土的巫傩面具,这山后面还有5对眼睛山,当地人说是巫傩神5个副神的化身。
沅陵是传统龙舟的发源地,屈原曾经在沅陵观看过龙舟赛。
沅陵的龙舟是纪念盘瓠的,盘瓠是条狗这个真相被大黄牛告诉了盘瓠的子孙,盘瓠就被子孙嫌弃而自杀,子孙为了沿河打捞他的尸体成就了龙舟。
这个故事还在沅陵留下一个节,椎牛节。
就是盘瓠的子孙将告密的老黄牛绑在一根桩子上,用竹篙不断地抽打以泄愤。
后来就形成了龙舟节的姊妹节椎牛节。
沅陵是中原王朝与土司王朝的交汇处,让这片土地充满神奇色彩。
两次溪州战争,留下了溪州铜柱与红字碑两个国家级文物。
800年土司,中原王朝在沅陵驻守了800年。
酉水风情画廊景区丰富地展现了这段历史。
沅陵凤凰山简介
沅陵凤凰山,位于湖南省益阳市沅陵县西南25公里处的凤凰山风
景区内,是沅陵县的象征之一。
山体主峰海拔568米,属于翠峰山系
的一部分,山势高峻,景色秀美,是一个著名的旅游胜地。
凤凰山风景区是一个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
综合性旅游景区。
沅陵凤凰山作为凤凰山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拥
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底蕴。
山区内遗留有许多历史文物,如南
北朝时期建造的龙王寺、明代的千手观音及唐代的御史台等。
这些文
物反映了沅陵凤凰山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
游览。
沅陵凤凰山以其独特的生态环境和多样化的景观吸引了大量的游
客前来观赏。
山顶有一个草原,还有许多小溪和瀑布在山间穿流,景
色宜人,尤其是每年秋季,山上的红叶枫景更是美不胜收。
山顶还有
一条长达3公里的环形步道,沿途风景如画,步行其间,可以感受到
大自然的神秘力量。
沅陵凤凰山的旅游资源也是非常丰富的。
这里拥有多个温泉,其
中以凤凰山温泉最为著名,温泉水质优良,是人们理疗休闲的好去处。
此外,这里还有各种娱乐设施,如高空玻璃桥、山地车、攀岩等,让
游客们在游玩中感受到无穷的乐趣。
总之,沅陵凤凰山是一个风景秀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
旅游资源丰富的旅游胜地。
来到这里,可以领略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和人文景观的独特魅力,同时还可以享受到理疗、休闲、娱乐等多重效益。
建议去旅游的朋友,一定不要错过沅陵凤凰山,这个令人流连忘返的美丽地方!。
沅陵的美文沅陵,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独特魅力的地方。
它位于湖南省的南部,地处湘南大地的心脏位置。
沅陵美文,是对这个地方美丽景色和丰富文化的描述和赞美。
沅陵的美文,可以从它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以及人民风情等多个方面来展开。
首先,沅陵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山清水秀,风景如画。
这里有群山环绕,山峦起伏,山脉之间的河流蜿蜒穿行,形成了许多美丽的景点。
比如,有着“湘南明珠”之称的岳阳楼,坐落在洞庭湖的北岸,它是岳阳市的标志性建筑,也是中国四大名楼之一。
登上岳阳楼,可以俯瞰洞庭湖的壮丽景色,感受湘南大地的壮美和宁静。
此外,沅陵还有许多其他风景名胜,如沅陵的橙子山、胡子山等,都是自然界的宝藏。
沅陵的美文中,还不能忽略它的人文历史。
沅陵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
这里有许多古老的建筑和文化遗址,见证了沅陵人民的智慧和勤劳。
比如,沅陵的石门古镇,是一个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这里的古街巷、古民居等都展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魅力。
在石门古镇漫步,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氛围,仿佛时光倒流,回到了古代。
除此之外,沅陵还有许多其他的历史文化景点,如古丝绸之路的驿站、古战场等,都是了解沅陵历史的窗口。
除了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沅陵的美文还要包括人民风情。
沅陵的人民热情好客,善良友善。
他们保持着传统的习俗和生活方式,传承着沅陵的文化传统。
在沅陵的乡村,可以欣赏到农民们勤劳的身影,他们辛勤耕作,为这片土地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此外,沅陵还有许多传统的民俗活动,如舞龙舞狮、花灯展览等,都是人们庆祝节日和展示自己才艺的方式。
沅陵的人民风情,让这个地方更加有魅力和独特。
沅陵的美文,是对这个地方美丽景色和丰富文化的描述和赞美。
无论是自然风光、人文历史还是人民风情,沅陵都展示了它独特的魅力。
如果你有机会来到湖南,不妨到沅陵走一走,感受它的美丽和魅力。
沅陵的美文,是对这个地方最真实的写照,也是对这个地方最真挚的赞美。
沅陵二酉山简介
沅陵二酉山,位于中国湖南省沅陵县城南,是湘西山区的一个风景名胜区。
二酉山海拔1312米,山势险峻,群峰竞秀,被
誉为“湖南天宫”。
二酉山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传说这里曾是神仙聚居的地方,因其形似酉鸟翅膀,故而得名。
山上有许多重要的宗教文化建筑,其中最著名的是二酉山寺,始建于唐代,是沅陵县历史最悠久的寺庙之一。
二酉山寺主体建筑坐北朝南,整座寺庙依山而建,环境幽静,庙内供奉着众多的佛像和经卷,是信仰佛教的香客们朝拜的重要场所。
二酉山自然景观独特而美丽,山上植被覆盖率高,山脚下有茂密的森林,山顶上有漫山遍野的云雾,形成了一个独特的云雾森林景观。
山上还有众多的石峰、石洞和瀑布,景色秀丽壮观。
登上山顶,可以俯瞰整个沅陵县城的美景,风景迷人。
二酉山远离城市的喧嚣,空气清新,环境幽静,是许多人远离尘嚣、寻求宁静的好去处。
每年来自各地的游客络绎不绝,欣赏山花烂漫、云雾缭绕的美丽景色,体验山间的宁静与神秘。
总的来说,沅陵二酉山是湖南省一处自然和人文景观相结合的旅游胜地,以其独特的山水风光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吸引着众多的游客。
沅陵县志沅陵县位于中国湖南省益阳市,是湖南省下辖的一个县级行政区。
沅陵县地处湘、鄂、豫三省交界处,自古就是湖北、湖南两省间的重要枢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沅陵县位于岳阳山区的东南部,地势较为复杂,山地、丘陵、平原交错分布。
全县总面积约为2075平方公里,辖6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下辖59个行政村、11个社区,总人口约为90万人。
沅陵县是一个具有丰富资源和潜力的地方。
首先,沅陵县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景观资源。
沅陵县境内山水秀丽,风景如画。
其中最有名的景点是大岩山风景区。
大岩山是震泽湖的一个小山岗,山势雄伟,独立于景区之上。
您可以登顶观赏迷人的湖光山色,欣赏湖北、湖南两省的美景。
此外,沅陵县还有许多的温泉资源,如震泽温泉、欧式温泉等,既可以享受温泉养生,又可以欣赏美丽的山水景色。
其次,沅陵县也是一个富饶的农业县。
该县的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等。
农业生产在沅陵县的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为当地人民提供了丰富的物质生活。
在近年来,沅陵县积极引进先进农业科技和经营管理经验,推行农业产业化,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不断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全年粮食产量、经济效益和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沅陵县还以其独特的地质构造而闻名于世。
沅陵是中国的一个地层界限线,拥有丰富的埋藏矿产资源。
石灰岩、石膏、高堆顶煤矿储量丰富,已有煤、石灰岩、石膏等矿山投产。
沅陵县也是中国重要的磷矿资源产区之一,是湖南省重要的磷酸肥料原料供应基地。
沅陵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自古以来,沅陵就是湖北、湖南两省的交界处,世代文人骚客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产。
其中最著名的便是沅陵旧县衙遗址。
沅陵旧县衙位于县城沅陵西北,是明代建筑,是当地官府的行政办公地点。
沅陵县还保留着许多古老的民居建筑,如传统的土木结构建筑、砖木结构建筑等,为游客提供了了解古代建筑工艺和风格的机会。
沅陵县也以其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而闻名。
沅陵的传统民间活动有许多,如舞狮、舞龙、莱杂戏、秧歌、歌坛等。
沅陵二酉山简介
【引言】
在我国湖南省沅陵县,有一座历史悠久、风光秀丽的名山——二酉山。
它因山体形似“酉”字而得名,自古以来便有“酉阳叠翠”的美誉。
这篇文章将带您领略这座神奇山岭的魅力,深入了解其地理、文化、历史和自然资源等方面的特点。
【沅陵二酉山的地理位置】
沅陵二酉山位于湖南省沅陵县西南部,地处武陵山脉腹地。
海拔高度为500-1200米,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
山体主要由石灰岩构成,地势险峻,峰峦叠翠,溪流纵横。
【二酉山的名胜古迹】
二酉山拥有丰富的名胜古迹,其中最著名的当属酉阳宫。
酉阳宫始建于东晋时期,历经多次扩建和修复,如今仍保留着许多古代建筑。
此外,还有古战场、红军长征纪念碑、唐代名将李靖故居等人文景观。
【二酉山的自然资源】
二酉山自然资源丰富,具有独特的生态系统。
山上生长着众多珍贵树种,如银杏、水杉、红豆杉等。
此外,还有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如猕猴、大鲵、穿山甲等。
山上的二酉湖是一座中型水库,湖水清澈,可供游客垂钓和划船。
【二酉山的文化底蕴】
二酉山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这里是苗族、侗族等多民族聚居地,民族文化丰富多彩。
古代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文,如杜甫、白居
易、王之涣等均有诗篇赞美二酉山。
此外,二酉山还是红色革命根据地,红军长征途中曾在这里展开斗争。
【总结】
沅陵二酉山,一座集自然风光、历史文化、革命传统于一体的名山。
它既有奇峻的山川地貌,又有丰富的历史人文景观。
游客前来游览,不仅可以欣赏到美丽的山水风光,还能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沅陵旅发观后感沅陵旅发观后感沅陵,这个湖南省境内的小县城,一直以来都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而闻名。
近日,我有幸去到沅陵,亲身体验了这里的旅游资源,深深感受到了它的魅力。
首先,沅陵的自然风光令人陶醉。
作为一个山水之间的小县城,沅陵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山峦叠翠,水波荡漾。
我去到了著名的绿野山庄,只见一片郁郁葱葱的竹林掩映其间,水面如镜般平静,仿佛进入了一个仙境。
我静静地坐在岸边,感受着微风轻拂脸庞,眺望着远山和水面上的倒影,内心不禁沉浸在宁静和祥和之中。
其次,沅陵的历史文化深厚。
作为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城市,沅陵保留着许多历史古迹和文化遗址。
我去到了岳阳楼,在这里我不仅了解到了杜甫的《登岳阳楼》的故事,还看到了柳子厚将军的雕像和相关展览。
同时,我也参观了沅陵的博物馆,了解了更多关于沅陵的历史文化和人文传承。
这些文化遗址和博物馆不仅令人震撼,也让人对沅陵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最令我难忘的,还是沅陵的人民热情好客。
无论是路边的摊贩,还是旅馆的服务人员,他们总是用真诚的笑容和热情的态度迎接游客。
在我询问路线的时候,有好心人主动指引我;在我饥肠辘辘的时候,有人热情地推荐了当地的特色小吃;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有人主动伸出援助之手。
这种美好的人情味让我感受到了沅陵人的善良和友好,也让我对这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通过这次旅行,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沅陵的独特魅力。
它以其秀美的自然景色、深厚的历史文化和热情好客的人民而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光。
这个小县城不大,但却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给人以无穷的惊喜和享受。
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会走进这个美丽的沅陵,品味它的美好,感受它的魅力。
总之,沅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爱上了这片土地。
我将会继续关注沅陵的发展,期待这个美丽的小城变得更加繁华和美好。
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来到沅陵,亲身感受它的魅力,与这里的人民一同分享美好的时光。
地貌概况境内地处新华夏系构造第三隆起北西部,经历过多次地壳运动,其中对地貌形态影响较大的地壳运动有雪峰运动、加里东——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喜山运动及新构造运动。
燕山运动形成地貌基本骨架,再经喜山运动的塑造,形成今天的地貌景观。
中元古代(距今800万年),境内地貌属边缘海槽盆。
中元古代末,地壳抬升,南东、北西一度成为陆地;晚元古代,为浅海陆棚,末期地壳短暂抬升,南东、北西又一度成为剥蚀地貌;震旦纪复隆为海洋地貌。
早古生代的寒武纪至奥陶纪(距今615~440万年),演变为浅海陆棚至碳酸盐台地;晚奥陶纪末,地壳开始抬升,雪峰山一带为水下隆起,最后成为陆地;志留纪地壳再度下降,溆浦、黔阳东侧为海岸地貌。
早古生代发生的加里东运动,芷江、新晃、沅陵、麻阳一线西北为陆地,南东地区因雪峰山地的反复升降而时为海湾。
早三叠纪末,印支运动开始,境内地壳抬升为陆地,结束海域史。
中三叠纪,地壳继续抬升,且强烈褶皱造山。
晚三叠纪初,地壳不均衡抬升,武陵、雪峰诸山连成一片,沅陵——怀化一带为北北东或北东向展布的滨海盆地和山间盆地。
晚三叠纪末,燕山运动使地壳继续上升。
沅陵——怀化坳陷盆地成淡水湖泊。
至早侏罗纪初,地壳抬升成山地,湖泊消失,间断了盆地沉积,地形高差悬殊。
中侏罗世末,武陵山和雪峰山隆起,沅陵——麻阳一带坳陷,地壳强烈褶皱、断裂,并在东部雪峰山一带伴有强烈的岩浆活动。
至此,境内现代地貌之骨架已基本构成。
白垩纪末,由于燕山运动影响地壳南抬北降,一度上升为剥蚀区的沅麻盆地,再次坳陷成为湖泊。
至第三纪始新世末期,喜山运动使区内地壳宽缓坳褶抬升,绝大部分为山地、丘陵。
早更新世末至晚更新世末,地壳三次振荡运动,形成Ⅳ、Ⅲ、Ⅱ级阶地。
期间,因气候冷热交替,发生铁山四期山谷、山麓冰川活动,至今在雪峰山一带尚保存冰斗、冰槽谷等冰蚀地貌遗迹。
全新世初,地壳再次振荡运动、漫滩等抬升、河谷下切,形成I级阶地。
之后,地壳复趋稳定,岩溶地貌广泛发育,,加上气候、水流、新构造运动的作用,及人类对自然界的不断改造,构成现今的地貌景观。
境内山丘重叠,峰峦起伏,地形复杂。
地貌轮廓自西南向北倾斜,呈一狭长地带,南北长约353千米,东西宽约229千米。
东南部雪峰山脉成弧形盘踞,西北部为武陵山脉所绵延,中间丘岗起伏,形成若干盆地。
地势最高点为雪峰山脉之主峰苏宝顶,海拨标高1934米;最低为沅陵的界首,海拔仅45米。
相对高差1889米。
东西两侧高峻,南部突起,向中、北部倾斜,呈撮箕形,向北东敝口。
武陵山脉呈北东向绵延,北西坡陡,南东坡缓,其山脉北东部南东麓在区内延展约104千米,山脊走向与构造线方向基本一致。
雪峰山呈北东向展布,南东坡陡,北西坡缓,区内延展180千米。
山脊构成区域分水岭,走向与构造线基本一致。
山地占全区总面积的70.5%,丘岗、岗地、平原、山原、水域分别占17.9%、4.1%、4.2%、O.6%、2.7%。
全区大致是“七山二丘岗,一分平原加水域”。
在山地中,以中低山为主,有8318.7平方千米,占42.5%;低山5933.31平方千米,占28.6%。
海拔800米以上的主峰1149个,其中1000米以上的山峰663个。
东西部以低山、中山为主;南部多为中低山;北部则以低山、中低山为主;中部主要发育低山、丘陵、平原。
地貌的基本形态和海拔标高划分标准类型区内属陆地地貌类型,依其形态和成因,可划分为侵蚀构造地貌、剥蚀构造地貌、溶蚀构造地貌、浸蚀堆积地貌四个大类及二十八个亚类:侵蚀构造地貌【中山齿脊峡谷】分布于通道县东部的牛皮界至全数山、通道西部的三省坡至靖州西南的乌流、黔阳县及洪江市东部雪峰山至苏宝顶和石佛山、靖州青定山及沅陵北西部军大坪等地。
面积约2007平方千米,占全区面积7.26%。
主要由板溪群五强溪组和马底驿组、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下志留统的绢云母板岩、板岩、绿泥石板岩、砂质板岩、变质砂岩、硅质岩、冰碛泥砾岩、粘土岩组成。
标高一般1000~1900米,最高峰苏宝顶海拔1934米。
切割深度一般600~1200米,局部达1600米。
平行构造线,脊线明显,呈北北东向延伸。
山脊锋锐、尖峭、锯齿状。
两侧山势陡险,常见悬崖峭壁,沟壑纵横,坡度30~50度,局部大于60度,峡谷深涧垂直,山脊延展。
沟深狭窄呈“V”字形;基岩裸露、半裸露;谷底坡降大,常形成急流、跌水、瀑布等。
河系多呈平行状,局部呈放射状。
【中山波脊峡谷】分布于沅陵县东南与溆浦分界地带的九股脑、羊皮帽、云雾山、老山界等分水岭地带。
面积约481平方千米,占全区1.74%。
主要由板溪群浅变质岩组成,局部为震旦系和寒武系地层。
地形标高1023~1232米,相对切深500~750米。
坡角30~40度,局部45度以上,形成陡壁。
山顶多为汗圆状,山脊呈鱼背形波状,呈北东向延伸,与构造线一致。
多为森林区,植被良好。
【低中山波脊峡谷】分布于靖州平茶、三锹、茶地界,通道西部的大高山,溆浦两丫坪和怀化铁坡及蒿吉坪等地带。
面积约1872平方千米,占全区6.77%。
主要由板溪群、震旦系绢云母板岩、绿泥石板岩、砂质板岩、变余砂岩及硅质岩组成。
一般标高1000~1300米,最高1379米。
相对切割深度300~500米,局部达600米以上。
山坡坡角30~50度,山坡上缓下陡呈凸形。
河谷发育,多呈“V”字形谷。
垂直山脊向西侧伸展。
河系呈平行状,常形成滑坡和崩塌。
【中低山齿脊峡谷】分布于洪江高椅,黔阳大界头,会同金龙山,怀化铜湾及泸阳,溆浦两江和桥江,新晃新寨、款场、天雷山,芷江西晃山及麻阳等地带,辰溪有零星分布。
面积6321平方千米,占全22.86%。
主要由板溪群、震旦系、寒武系板岩、砂岩等地层组成。
一般标高500~900米,最高西晃山1403米。
相对切深300~600米,局部达800米。
山顶尖峭,山脊齿状,呈北东、北东东向延伸,基本与构造线一致。
山坡陡峭,坡角3O~60度,局部70度以上,沟谷发育,多呈“V”字形,坡降大,水流急湍,常见跌水、瀑布,水系呈树枝状发育。
基岩裸露,植被不好,常产生崩塌。
【低山驼脊谷地】分布于辰溪至沅陵一线以东,靖州西部及通道中部。
面积3044平方千米,占全区11.01%。
主要由板溪群、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地层组成。
一般标高600~800米,最高945米,相对切深240~500米,地形坡度一般3O~40度,为复式坡。
山坡上往往形成多级台阶或水平溶洞。
山顶浑圆和尖棱状。
沟谷“V”字形,谷底基本裸露。
山脊线与构造线基本一致,呈北东向展布。
【低山垄脊宽谷】分布于通道和靖州县境内的溪口、县溪、青芜州、坳上等地。
面积1020平方千米,占全区3.69%。
主要由板溪群、震旦系、寒武系下统的绢云母板岩、砂质板岩、变余砂岩、绿泥石粘土岩组成。
一般标高500~800米,最高872米,相对切深一般200~400米。
山头浑圆状或馒头状,与较宽缓的山垭口相间布列连接成垄脊。
山势上缓下陡,坡角25~45度。
谷地宽阔,蜿蜒曲折,多呈“U”形。
谷底覆有堆积物,植被较好。
河系呈树枝状,局部平行状。
【低山齿脊谷地】分布于会同团河、洪江、黔阳一带。
面积2464平方千米,占全区8%,主要由板溪群五强溪组、震旦系下统江口组组成。
岩性以板岩为主。
一般标高500—800米,相对切深200—450米。
山顶多为尖棱或次尖棱状,相互连接成不明显的齿状山脊。
山坡坡度多在25—40度之间。
谷地狭窄,底宽一般10—30米,常有乱石和砂土堆积,厚O~15米。
剥蚀构造地貌【中山驼峰峡谷】分布于黔阳东部中华山等地。
面积约3O平方千米,占全区O.11%。
主要由印支期黑云母花岗岩、石英二长岩组成。
一般标高1000~1500米,切深700~1000米。
山顶为次园,呈驼峰状;脊线较平缓。
山坡坡度15~50度。
基岩风化强烈,风化厚度一般2~15米不等。
沟谷深窄,呈“V”形。
谷底常有厚度不大的砂土、碎石、岩块等堆积。
【低中山驼脊宽谷】分布于怀化活水,溆浦黄毛园至龙潭镇一带。
面积约429平方千米,占全区1.55%。
主要由加里东期花岗闪长岩、燕山早期第二次二云母花岗岩等侵入岩组成。
标高1100~1600米,相对切深一般100~300米,最大400~500米。
山脊不明显,山顶浑圆状。
坡角一般20~3O度,最大40度。
沟谷较发育,谷宽而浅。
花岗岩风化剧烈,风化厚度不大,一般为20~50米,最厚62~90米。
其中全风化带厚5~20米,是较好的透水层;半风化带20~30米,是孔隙裂隙水主要赋存带。
【低山驼丘谷地】分布于靖州中部偏南东,会同南部等地区。
面积约550平方千米,占全区1.91%。
主要由板溪群五强溪组、震旦系及奥陶系砂质板岩、绢云母板岩、变余砂岩及粘土岩组成。
标高500~800米,最高854.9米。
切深150~300米。
布列高低不等的杂乱馒头状缓丘。
山脊延伸短,此起彼落,形如驼背状。
坡25~35度。
谷地以“U”形居多,与构造线近于垂直或平行。
风化层发育,植被茂密。
【低山峰脊谷地】该谷地呈北东向展布于靖州中团至通道一带。
面积97平方千米,占全区面积0.35%。
主要由白垩系砂岩、砂砾岩组成。
标高一般400~500米,最高625米。
相对切深100~150米,最大240米。
山颈平面上呈圆或椭圆形,锥状或宝塔状的石峰丛立。
布列无序在凹凸不平的基盘上,构成峰丛,四壁陡峭,或上陡下缓。
基岩裸露、谷底狭窄、峰谷相间。
健崖上常见钙质流失之孔洞,偶有浅深洞,形成别具一格的丹霞地貌景观。
植被多为竹或草木植物。
水系呈树枝状。
【低山垄脊谷地】分布于沅陵北部的大合坪、桐木溪一带的红层盆地及靖州飞山至老屋场一带,面积约702平方千米,占全区面积的2.54%。
主要由三叠系至白垩系地层的红色粘土岩、砂岩、砾岩组成。
一般标高500~800米,最高887.7米。
相对切深150~500米。
园顶山循构造线呈北东向布列,形成四周陡峻中间平缓的垄状山地。
地势特点是北西向南东倾斜,顺向的东南坡平缓,20~3O度;逆向坡的北西坡陡峻,40度以上。
厚层砂岩、砾岩常覆盖于山顶,形成山顶平坦山坡上陡下缓的桌面山。
在厚层砂岩形成的陡崖下可见砂岩、粘土质细砂岩与粉砂质粘土岩接触面冲蚀形成的洞穴。
谷地大致由西而东平行发育,呈“U”或“V”形。
【低山垄脊宽谷】分布于靖州大堡子、太阳坪和会同朗江、广坪、宝田、漠滨等地。
面积约97平方千米,占全区面积的0.35%。
主要由板溪群变质岩和震旦系碎屑岩组成。
一般标高350~720米,相对切深250~500米。
山脊和宽谷大致呈北东向平行相间布列,谷脊高差5O~150米,谷宽3O~70米。
地形坡度20~25度。
地表风化强烈。
本区发育二级夷平面,标高600~720米。
【丘岗驼丘沟谷】分布于会同、芷江、新晃、怀化城镇北部,溆浦北部,辰溪西南部,麻阳及沅陵等地,尤以洪江、麻阳、沅陵、辰溪分布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