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第1节第1课时区域和区域差异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
- 格式:docx
- 大小:25.54 KB
- 文档页数:15
1.1 区域和区域差异 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差异一、区域和区域差异 1.区域(1)概念: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它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是一个可度量的实体。
(2)特点:(3)划分的指标:可以是自然、经济和社会等某一方面的,也可以是综合性的。
2.区域研究(1)研究重点⎩⎪⎨⎪⎧比较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分析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区域社会发展的影响探讨区域内部自然与人文要素之间、区域和区 域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2)目的:为选择区域发展的方向、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提供依据。
判断1.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 √ ) 2.区域的边界都是明确的。
( × )3.区域内部各环境要素的相互联系体现了区域的整体性,而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则体现了区域的差异性。
( √ ) 二、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1.三大自然区(1)三大自然区:图中A东部季风区、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C青藏高寒区。
(2)自然区域一般依据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地域差异来划分,其中地形和气候是决定自然区域差异的基本因素,土壤和植被则是自然区域的标志。
(3)产生原因: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和海拔高度等因素的影响。
2.三大自然区的差异(1)东部季风区①主要特征:②决定该区内部自然区域差异的主导因素:随纬度位置变化的气温状况。
(2)西北干旱半干旱区①主要特征:②决定该内部自然区域变化的主导因素:随距离海洋远近而变化的干湿状况。
(3)青藏高寒区①主要特征:②决定该区内部自然区域变化的主导因素:随海拔而变化的水热组合状况。
连线三大自然区的突出区域特征三、中国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思考 为什么青藏地区的人口、城市多分布在河谷地带?答案 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气温低、空气稀薄,不利于人类活动的开展;河谷地带海拔相对较低,气温相对较高,水源充足,有利于人类开展生产活动和居住。
探究点一 区域和区域差异读“我国四大综合区分布图”,据图回答问题。
清泉州阳光实验学校第一课时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1.用“4个一〞记忆区域概念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一定的地理位置,一个可度量的实体,一致的特性。
2.数字记忆我国三大自然区界限400mm年等降水量线:东部季风区和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3000m等高线:东部季风区和青藏高寒区。
三山: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
3.歌诀法记忆三大自然区特征东部季风雨热同,平原广阔有丘陵。
森林植被森林土,雨水补给河湖多。
西北干旱半干旱,深居内陆多山盆。
从东到西草变荒,河流稀少多内流。
青藏高寒海拔高,低温大风光照强。
高寒荒漠熟土少,冰川广布多。
1.区域概念区域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它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是一个可度量的实体。
2.区域特点3.区域划分区域划分的指标可以是自然、经济和社会等某一方面的,也可以是综合性的。
4.区域研究(1)研究重点:比较区域开展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分析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区域社会开展的影响,讨论区域内部自然与人文要素之间、区域和区域之间互相联络的规律。
(2)主要目的:为选择区域开展的方向、调整区域产业构造和空间构造提供根据。
问题探究2021年4月1日,中一一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雄安新区涉及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
雄安新区规划建立以特定区域为起步区先行开发,起步区面积约100平方千米,中期开展区面积约200平方千米,远期控制区面积约2000平方千米。
考虑探究:雄安新区设立后,其与周边区域的界限是明确的还是模糊的?判断理由是什么?提示:雄安新区属于新设立的行政新区,行政区界是明确的,故其与周边区域的界限应该是明确的。
知识升华正确理解区域的特征(1)整体性是指区域各组成要素间互相作用、互相影响而构成一个整体。
(2)差异性是指任何一个区域都有自己的特性,不同区域有差异。
(3)行政区一般都有明确的边界,自然区、经济区等区域的边界具有过渡的特性。
(4)层次性是指区域的级别差异,如下列图。
第一节区域和区域差异第1课时区域和区域差异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学习目标:1■了解区域和区域差异的含义。
2■结合图示,理解中国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主要依据;利用景观图,了解我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特点,掌握分析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差异的基本方法。
(重点)3■利用景观图,学会分析比较我国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掌握分析不同区域人类活动差异及成因的基本思路。
(重、难点)[自主预习探新知]1.区域和区域差异⑴区域概念:区域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是一个可度量的实体。
(2 )区域特点(3)区域划分区域划分的指标可以是自然、经济和社会等某一方面的,也可以是综合性的。
(4)区域和区域差异研究①研究方法:比较法。
■比较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六占』分析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区域社会发展的影响②研究重点探讨区域内部自然与人文要素之间、区域和区域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③研究目的:为选择区域发展的方向、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提供依据。
[特别提醒]区域间的界线不一定都鲜明。
如国家、省等行政区人为划定的管理区域之间的界线是明确的,但气候区、自然带等区域界线是模糊的,具有过渡性的特点2.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1)影响区域差异的因素: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和海拔高度等。
(2)自然区的划分地形和气候是决定自然区域差异的基本因素, 土壤和植被则是自然区域的标(3)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差异[特别提醒]季风区的范围不等于东部季风区的范围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划分的主要依据为是否受夏季风的影响。
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为季风区,不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为非季风区,两者的界线大致为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巴颜喀拉山一冈底斯山一线。
而东部季风区是我国二大自然区之一,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大致以400 mm年等降水量线为界,与青藏高寒区大致以3 000 m等高线为界。
因此,我国季风区的范围不等于东部季风区的范围。
3.中国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1)农业活动①东部季风区:中国最主要的农业区,以种植业为主。
②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以畜牧业为主,也有部分灌溉农业区。
③青藏高寒区:以畜牧业为主,少数地区可以发展林业和种植业。
⑵交通①东部:交通发达,路网稠密。
②西部:交通不便,阻碍发展。
(3)经济和文化①东部季风区经济和文化发达。
②西部地区经济落后,直接影响教育和文化的发展。
[自主诊断]1 •区域内部存在差异,区域之间某些特征相对一致。
( )2•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热量为基础,是中国最主要的农业区。
3•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水分为基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资金缺之。
(4.青藏高寒区的内部自然区域变化主要是水热组合状况随海拔的升高发生变化。
( )【提示】 1.X 区域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并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
2.V热量的差异是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形成的基础。
东部季风区平原地区几乎全部被开垦,是中国最主要的农业区。
3.X 水分的差异是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差异形成的基础,其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是水源缺乏。
4.V 随海拔的升高,青藏高寒区垂直差异明显。
[合作探究攻重难]材料2017年9月19日,以“命运共同体,合作新格局”为主题的2019 “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在甘肃敦煌举行,本届论坛由人民日报社和甘肃省委省政府联合主办。
【思考交流】1.甘肃敦煌是否是区域?说明判断理由。
【提示】是。
敦煌是具有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是一个可度量的实体。
2.甘肃省干湿地区划分的指标是什么?它们之间有没有明确的界线?【提示】干湿地区的划分是依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属于自然指示。
干湿区之间没有明确的分界线,具有过渡性特征。
[归纳总结]正确理解区域的特征(1)整体性是指区域各组成要素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构成一个整体。
(2)差异性是指任何一个区域都有自己的特性,不同区域有差异。
(3)行政区一般都有明确的边界,自然区、经济区等区域的边界具有过渡的特性。
(4)层次性是指区域的级别差异,如下图所示。
[方法技巧]如何全面认识区域特征(1)清楚划分类型:明确该区域是按什么标准划分的,这是认识区域的第一步,起到定向的作用。
(2)明确区位特征:利用经纬网、区域轮廓、区域内的重要地理事物等信息确定区域的位置及其与周围区域的联系。
(3)了解区内共性:即分析区域内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找出区内共同性。
(4)分析区间差异性:即比较该区域与其他区域在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不同,充分认识区域的“个性”。
(5)掌握边界形状:熟悉区域边界形状特征,利于迅速准确地判断区域。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类型的区域只有大致的范围而无明确的界线,如语言区。
[题组对练]1 •读下图,回答(1)〜(2)题。
【导学号:57522019】(1)该图能正确表达出的区域特征是( )A •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B •区域内部的特性相对一致C •区域可划分为下一级区域D.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2)半干旱地区多是草原放牧区,湿润、半湿润地区多是农业区。
这反映出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的( )A •发展水平B •生活特点C •发展方向D •发展条件(1)B (2)C [第(1)题,该图显示出区域内部的特性相对一致。
据图无法说明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也不能说明区域的层次性。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中区域的边界是模糊的。
第(2)题,半干旱地区多是草原放牧区,湿润、半湿材料一下图为中国三大自然区图。
材料二小明同学在他的作文《我的家乡》中写道:“四月的早晨,广阔低平的田野一望无际,船儿在密如蛛网的河流中穿梭,微风徐徐,田里绿油油的稻秧迎风起舞,田边的采桑姑娘欢歌笑语,池中的鱼儿不时跃出水面,塘边上蔗苗茁壮、果树花香,一派春意盎然之景。
”【思考交流】1.材料一中A、B、C区分别属于我国哪一自然区?其划分的主要依据是什么?【提示】A为东部季风区,B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C为青藏高寒区,三大自然区主要是依据自然因素中的地形和气候来划分的。
2•材料二中小明同学的家乡位于图中哪个区域?其所在地区属于何种气候【提示】小明的家乡位于图中的A区域。
其所在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3•影响C区域内部自然区域变化的主导因素是什么?【提示】随海拔而变化的水热组合状况是决定该区内部自然区域变化的主导因素。
[归纟纳总结]1.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依据我国三大自然区划分受纬度位置(热量)、海陆分布(降水)和海拔高度(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其划分的依据具体如下所示:2.三大自然区的特征及成因(1)东部季风区(2)西北干旱半干旱区(3)青藏高寒区[题组对练]2.我国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形成了特点各异的三大自然区(如下图)。
据此完成⑴〜(3)题。
(1)关于我国自然地理要素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地形从西向东表现为山地一高原一平原B •气温无论冬夏均为由南向北递减,等温线和纬线大致平行C •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D.河流径流量由北向南依次增大(2)区域内部也存在差异性。
以下关于三大自然区内部差异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热量为基础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水分为基础C.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主要随海拔的升高发生变化D.三大自然区存在内部差异均以热量的变化为基础(3)下列地理事物的排列顺序中,能正确反映我国东部季风区热量自北向南变化规律的是( )A .针叶林一针阔混交林一落叶阔叶林一常绿阔叶林B.冬小麦一玉米一春小麦一水稻C.剑麻一棉花一桑蚕一亚麻D.—年一熟一一年两熟一两年三熟一一年三熟(1)C (2)D (3)A [第(1)题,由于我国区域面积庞大,自然条件复杂多样。
地形种类齐全,西部多山地、高原和盆地,东部多丘陵、平原;我国气温南高北低,冬季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夏季等温线大致与海岸线平行;由于主要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河流径流量由于受流域面积、气候、河流补给类型的影响,比较复杂。
第(2)题,我国三大自然区内部分异也十分明显东部季风区以热量为基础,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以水分为基础,青藏高寒区垂直分异明显。
第(3)题,我国东部季风区受热量影响,植被呈现有规律的更替:由北向南为针叶林一针阔混交林一落叶阔叶林一常绿阔叶林。
]材料读我国两幅农业景观图,思考下列问题。
甲乙【思考交流】1•两图反映的农业景观分别位于我国的哪个自然区?其分界线是什么?【提示】图甲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图乙位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两大自然区以400 mm等降水量线为界。
2•造成两地农业景观差异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提示】造成两地农业景观差异最主要的因素是气候。
东部季风区季风气候显著,降水量大,适合发展种植业;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地处内陆,降水稀少,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适合发展畜牧业。
3•图乙所示地区过度发展该种农业,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什么?【提示】过度放牧导致草场破坏,造成土地退化。
[归纳总结]中国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人类活动的方式是人类和自然环境相互适应的产物。
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
我们分析它们的差异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第一步,讨论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程度。
第二步,讨论各自然区的农业生产活动类型(因为农业和其他两大产业相比,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更加密切)。
第三步,讨论各自然区的交通状况。
第四步,讨论总体经济水平和文化、科技等方面受环境的影响程度。
[题组对练]3.区域间的自然差异会影响到人类的生产活动,我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就导致了农业活动各具特色。
据此完成(1)〜(2)题。
【导学号:57522019】(1)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发展种植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A •地形B •土壤C •热量D •水源(2)青藏高寒区农作物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其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A •土壤肥沃B •热量条件较好C •劳动力丰富D •水资源丰富(1)D (2)B [第(1)题,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降水稀少,水源是该区发展种植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
第(2)题,“高寒”是青藏高寒区最主要的自然特征,地势高导致气温低,影响农业发展,而青藏高寒区的河谷地区地势较低,气温较高,热量条件较好,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图表解读悟技巧][图表探讨]我国三大自然区划示意图探讨1.划分我国三大自然区的主要参考依据是什么?【提示】地形和气候。
探讨2.三大自然区之间的分界线分别是什么?【提示】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以400 mm年等降水量线为界;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青藏高寒区以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为界;东部季风区与青藏高寒区以3 000 m等高线为界。
探讨3.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最显著的特征是什么?其影响因素有哪些?【提示】干旱。
一是距海遥远,二是重重山脉阻挡,使来自海洋的水汽难以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