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金银花的临床应用
- 格式:docx
- 大小:16.94 KB
- 文档页数:5
金银花的功能主治性味归经功能•清热解毒:金银花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能够清除体内的热毒物质,对于中暑、发热、疮疖等症状有较好的疗效。
•消肿解毒:金银花具有消肿解毒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脚气、疮疖肿毒等症状。
•提神醒脑:金银花有一定的镇静作用,能够舒缓紧张的情绪,帮助提神醒脑,对于失眠、焦虑等症状有一定的改善效果。
主治•头痛目赤: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对于头痛目赤、眩晕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效果。
•发热咽痛:金银花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能够降低体温,缓解发热和咽痛的症状。
•龋齿痛痈肿:金银花具有消肿解毒的作用,可以用于缓解龋齿痛和痈肿等症状。
•嗓子痛:金银花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缓解嗓子痛、咳嗽等症状。
•外伤肿痛:金银花有消肿解毒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外伤肿痛等症状。
性味•性味:金银花性寒、味甘苦。
•归经:金银花归肺胃经。
正文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金银花的干燥花蕾。
金银花在我国有着悠久的药用历史,被广泛用于中医药理疗和日常的保健食材中。
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消肿解毒、提神醒脑的功能。
首先,金银花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能够清除体内的热毒物质,对于中暑、发热、疮疖等症状有较好的疗效。
其次,金银花具有消肿解毒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脚气、疮疖肿毒等症状。
此外,金银花还有一定的镇静作用,能够舒缓紧张的情绪,帮助提神醒脑,对于失眠、焦虑等症状有一定的改善效果。
金银花的主治范围也比较广泛。
对于头痛目赤、眩晕等症状,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能够缓解症状。
金银花还可以降低体温,缓解发热和咽痛的症状。
对于龋齿痛、痈肿等症状,金银花具有消肿解毒的作用,可以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此外,金银花还可以缓解嗓子痛、咳嗽等症状。
同时,金银花也可以用于治疗外伤肿痛等症状。
金银花的性味为寒,味甘苦,归肺胃经。
总结金银花作为一种药食同源的植物,既可以用于药物治疗,又可以作为食材常见于我们日常生活中。
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消肿解毒和提神醒脑的功能,能够有效缓解中暑、发热、疮疖等症状。
金银花最新临床应用验方举例1.治太阴温病初起,邪在肺,但发热而不恶寒,且口渴者(《温病条辨》银翘散)连翘30g,银花30g,苦桔梗18g,薄荷18g,竹叶12g,生甘草15g,荆芥穗12g,淡豆豉l5g,牛蒡子18g。
上杵为散,每服28g,鲜苇根汤煎服。
2.治太阴暑温,汗后余邪未尽,头感微胀,视物不清(《温病条辨》清络饮)鲜荷叶边6g,鲜银花6g,西瓜翠衣6g,鲜扁豆花1枝,丝瓜皮6g,鲜竹叶心6g。
上药用水500ml,煮取250ml。
一日2次分服。
3.治疮疡痛甚,色紫变黑者(《活法机要》圆疮金银花散)金银花连枝、叶(锉)6g,黄芪12g,甘草3g。
上细切,用酒100ml,同入壶瓶内闭口,重汤内煮三二时辰,取出去滓。
顿服。
4.治痈疽发背初起(《洞天奥旨》归花汤)金银花250g,水1000ml,煎至500ml,入当归60g,同煎至250ml。
一气服之。
金银花与菊花的功效与作用金银花与菊花是两种常见的花草,它们在中药学和民间医药中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金银花与菊花的功效与作用。
一、金银花1. 功效与作用金银花,学名忍冬藤,是忍冬科忍冬属植物的干燥成熟花蕾。
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解晕、宁心安神、解酒、抗菌消炎等功效和作用。
它能够清热解毒、降火解暑,对于治疗发热、口腔溃疡、咽喉肿痛等症状有良好的疗效。
此外,金银花还具有抗菌消炎作用,可以用于治疗感冒、喉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疾病。
金银花还具有清热解毒、宁心安神的作用,能够缓解焦虑、失眠等精神压力引发的问题。
2. 临床应用金银花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金银花可以用来治疗感冒、咽喉肿痛等症状。
在感冒初期,服用金银花泡水饮用,可以起到清热解毒、抗病毒的作用,有助于缓解发热、喉咙痛等症状。
其次,金银花还可以用来治疗口腔溃疡。
将金银花泡水漱口,可以起到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的作用,有助于缓解口腔溃疡引起的疼痛和不适感。
此外,金银花还可以用于治疗喉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疾病。
服用金银花泡水或煮汤饮用,可以起到抗菌消炎的作用,有助于缓解喉炎、扁桃体炎引起的咽喉肿痛、声音嘶哑等症状。
此外,金银花还可以用来治疗焦虑、失眠等精神压力引发的问题。
用金银花泡水或煮汤饮用,可以起到宁心安神的作用,有助于缓解焦虑、失眠等症状。
二、菊花1. 功效与作用菊花,学名菊花属,是菊科植物开放黄色、白色、紫色或红色花朵的全草。
菊花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宁心安神、提神醒脑、明目等功效和作用。
首先,菊花可以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菊花含有菊花苷、菊乙素等成分,具有良好的解毒作用,能够清除人体内的垃圾物质,促进新陈代谢,有助于减轻体内的炎症反应和消肿散结。
其次,菊花还可以宁心安神、提神醒脑。
菊花具有镇静安眠、舒筋活血、提高记忆力等作用,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缓解焦虑、失眠等症状。
此外,菊花还能够明目。
菊花含有蓝菊素等成分,有助于保护眼睛、改善视力、减轻眼部疲劳等。
金银花外用作用与功效金银花是常见的传统中药材之一,也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广泛用于中药制剂和中药饮片制作中。
金银花作为一种有效的天然药材,具有多种外用作用与功效,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皮肤疾病和伤口愈合等方面。
本文将详细介绍金银花外用的作用与功效。
1.抗炎作用:金银花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可以有效抑制炎症反应,缓解皮肤红肿、瘙痒等症状。
金银花中的黄酮类和苷类化合物具有抗炎作用,可以抑制炎性因子的产生,减轻炎症反应,有助于治疗湿疹、皮炎等炎症性皮肤病。
2.抗菌作用:金银花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特别是对于一些常见的皮肤病原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金银花中的挥发油和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可以有效杀灭病原菌,防止感染的发生。
3.镇痛止痒作用:金银花具有较好的镇痛止痒作用,可以缓解皮肤瘙痒、疼痛等症状。
金银花中的黄酮类和生物碱类化合物具有镇痛止痒作用,可以通过抑制痛觉传导和调节局部神经系统功能减轻症状。
4.促进伤口愈合:金银花具有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可以加速创面上皮再生和胶原组织形成,加快伤口愈合速度。
金银花中的黄酮类和多糖类化合物具有促进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的作用,可以提高伤口愈合质量和速度。
5.抗氧化作用:金银花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可以中和自由基,减轻氧化损伤对皮肤的影响。
金银花中的黄酮类和多糖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保护皮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有助于延缓皮肤衰老过程。
6.抗过敏作用:金银花具有较好的抗过敏作用,可以减轻皮肤过敏反应,改善过敏性皮炎等疾病。
金银花中的黄酮类和生物碱类化合物具有抗过敏作用,可以抑制过敏因子的释放和过敏反应的发生。
7.清热解毒作用: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清除体内热毒,净化血液,改善皮肤病症状。
金银花中的黄酮类和生物碱类化合物具有清热解毒作用,可以中和热毒,抑制炎症反应,有助于治疗热毒性皮疹等疾病。
8.美白祛斑作用:金银花具有美白祛斑的作用,可以淡化黑斑、雀斑等色斑,提亮肤色。
中药学: 清热解毒药之金银花金银花属于清热药的清热解毒药, 整理中药学专业知识关于金银花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用法用量等重要的知识。
【药用】本品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花蕾。
【性味与归经】甘, 寒。
入肺、胃、心、脾经。
【功效】清热解毒。
【临床应用】1.用于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
银花甘寒, 既清气分热, 又能清血分热, 且在清热之中又有轻微宣散之功, 所以能治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的表症未解、里热又盛的病症。
应用时常配合连翘、牛蒡子、薄荷等同用。
2.用于疮痈肿毒、咽喉肿痛。
金银花清热解毒作用颇强, 在外科中为常用之品, 一般用于有红肿热痛的疮痈肿毒, 对辨证上属于阳症的病症, 较为适合, 可合蒲公英、地丁草、连翘、丹皮、赤芍等煎汤内服, 或单用新鲜者捣烂外敷。
3.用于热毒引起的泻痢便血(粪便中夹有黏液和血液)热毒结聚肠道, 入于血分, 则下痢便血。
银花能凉血而解热毒,故可疗血痢便血, 在临床上常以银花炒炭, 合黄芩、黄连、白芍、马齿苋等同用。
【处方用名】金银花、双花、银花(生用, 清热解毒)、银花炭(炒炭, 治血痢便血)【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五钱, 煎服。
【附药】1.忍冬藤:药用茎。
功用与金银花相似, 又能通络, 可治风湿痛。
一般用量五钱至一两, 煎服。
2.忍冬叶:药用叶。
功用与金银花相似。
一般用量为五钱至一两, 煎服。
3.银花子:药用果实。
性凉。
功能解毒止痢。
治热毒肿疮、痢疾等。
一般用量三钱至四钱, 煎服。
在麻疹恢复期, 余热未清, 可用银花子九钱, 焙干, 研细, 拌白糖适量, 每天三钱, 分二次服, 连服三钱。
4.金银花露:系将金银花加水蒸馏制成。
有清热解暑的作用, 可治疗小儿热疖、痱子等症, 亦可作夏天饮料。
忍冬的叶, 也可蒸馏制成露, 称金银花叶露, 功用同上, 唯稍逊于金银花露而价格低廉。
【方剂举例】银翘散《温病条辨》:金银花、连翘、荆芥、薄荷、豆豉、牛蒡子、竹叶、桔梗、甘草、芦根。
治风温初起。
【临床应用】
1.呼吸道感染金银花注射液肌注治疗气管炎、肺炎。
金银花加贯众、甘草水煎浓缩液喷入或滴入咽喉部,用以防治儿童上呼吸道染。
2.小儿肺炎金银忍冬冲剂金银花加黄芩口服。
3.阑尾炎、阑尾脓肿以金银花离子透入法可治疗急性阑尾炎和阑尾脓肿。
4.钩端螺旋体病金银花加千里光注射液注射。
5.皮肤病金银花加没药水煎液外用治急、慢性湿疹、接触性皮炎、脚癣等。
6.肿瘤放疗、化疗口干症金银花露。
此外,金银花对菌痢、慢性肠炎、高脂血症、传染性肝炎等也有一定疗效。
鲜金银花煎服还可治疗荨麻疹。
【不良反应】金银花和银黄注射液可发生过敏反应。
金银花的性味归经功能主治一、性味金银花的性味为甘、微苦、凉。
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二、归经金银花主要归于肺经、心经、胃经。
三、功能主治金银花有多种功效,以下是其主要功能和用途:1.清热解毒:金银花可以清热解毒,对于热毒引起的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等症状有很好的疗效。
金银花可以用于感冒引起的咳嗽、鼻塞等症状,尤其适用于病情初期或者轻微的感冒。
2.解表散邪:金银花有散风热、清热解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发热、头痛等症状。
3.清肺热:金银花有清肺热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肺热咳嗽、痰多、咳痰黄稠等症状。
4.祛风止痒:金银花可用于治疗风热引起的皮肤瘙痒、湿疹、风疹等症状,具有较好的缓解效果。
5.清肝明目:金银花能够清肝明目,对于眼睛干涩、红肿、视力模糊等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6.利尿通便:金银花对于尿道感染、水肿等症状具有一定的疗效,同时也能够促进肠道蠕动,有助于排除体内的废物。
7.抗病毒:金银花有抗病毒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流感、感染性疾病等。
8.降血压:金银花具有一定的降血压作用,对于轻度的高血压症状有一定的缓解效果。
四、使用注意事项在使用金银花前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婴儿避免使用;2.金银花过敏者慎用;3.使用金银花过程中如出现过敏、胃肠道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停用。
五、附录以下是一些关于金银花的常见问题解答:Q:金银花可以生吃吗?A:一般情况下不建议生吃金银花,最好是煎煮后服用或者用于泡茶。
Q:金银花与其他药物有什么相互作用?A:尚无明确的研究证实金银花与其他药物存在明显的相互作用,但在服用金银花之前最好咨询医生或药师,避免产生不必要的不良反应。
Q:如何保存金银花?A:应将金银花置于干燥、阴凉的地方保存,避免阳光直射,以保持其药效。
金银花和山银花的功效与作用金银花和山银花是常见的中药材,拥有多种功效和作用。
本篇文章将详细介绍金银花和山银花的功效与作用,包括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方面。
希望读者能通过这篇文章更全面地了解金银花和山银花的药用价值。
一、金银花的功效与作用1. 化学成分金银花,学名连翘花,是常见的中药材之一。
它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黄酮类、皂苷类、维生素类、有机酸等。
其中黄酮类是金银花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多种药理活性。
2. 抗菌效果金银花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对多种细菌和真菌均具有抑制作用。
研究表明,金银花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等常见致病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金银花中的黄酮类成分被认为是其抗菌活性的主要原因。
3. 抗病毒作用金银花对多种病毒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研究发现,金银花提取物可抑制流行性感冒病毒、乙型肝炎病毒、甲型流感病毒等病毒的复制和感染。
此外,金银花还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抵抗病毒感染的能力。
4. 抗炎效果金银花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可以减轻炎症反应引起的疼痛和肿胀症状。
研究表明,金银花中的黄酮类成分可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降低炎症反应的程度。
此外,金银花还能调节免疫系统功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5. 抗氧化作用金银花富含黄酮类物质,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抗氧化作用可以有效清除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损伤,延缓衰老过程。
金银花的抗氧化作用还可以预防多种疾病的发生,如心血管疾病、肿瘤等。
6. 抗过敏作用金银花对过敏反应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研究发现,金银花提取物可减轻致敏原引起的过敏症状,如皮肤瘙痒、红肿等。
金银花的抗过敏作用主要由其黄酮类成分发挥。
7. 清热解毒作用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多种热毒引起的疾病,如口疮、疮疖、痈疽等。
金银花中的黄酮类成分具有抗菌、抗炎作用,可以消炎、解毒,帮助清除体内的热毒。
8. 养生保健作用金银花具有养肝明目、润肺止咳、利尿消肿等保健作用。
金银花的作用与功能主治与用量一、金银花的作用与功能金银花(学名:Lonicera japonica Thunb.)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既有药用价值,又有观赏价值。
金银花具有以下主要的作用与功能:1.清热解毒: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有效降低体温、消炎抗菌。
它常用于治疗发热、咽喉肿痛、疮疡溃烂等症状。
2.利尿退黄:金银花具有利尿作用,可促进排尿,有利于排除体内的废物和毒素,对水肿和淤黄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3.抗菌消炎:金银花中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对细菌、病毒等有一定的抑制和杀伤作用。
4.抗氧化:金银花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可以抑制自由基的生成,减轻氧化损伤。
5.抑制肿瘤:金银花中的一些成分具有抗肿瘤活性,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对一些肿瘤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二、金银花的主治1.风热感冒:金银花具有解表清热的功效,适用于风热感冒引起的发热、咽痛、头痛、咳嗽等症状。
2.痈肿疮疡:金银花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对于痈肿疮疡、疮疡溃烂等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3.湿疹瘙痒:金银花具有抗炎作用,可用于治疗湿疹瘙痒、肌肤红肿等疾病。
4.痢疾泻痢:金银花有清热利湿的功效,对于痢疾泻痢、痢下不止、脾胃湿热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5.疗伤生肌:金银花具有促进伤口愈合和生肌作用,可用于外伤、溃疡等伤口的治疗。
三、金银花的用量金银花作为一种中药材,其使用剂型和用量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以下是金银花常见的用量范围:1.饮片剂:一般常用金银花饮片剂,每次口服5-10克,分2-3次服用。
2.中药煎剂:一般将金银花煎煮后,每次口服10-20克,分2-3次服用。
3.中药浸泡:将金银花加入开水中浸泡10-15分钟,每次口服10-20克,分2-3次服用。
4.外用敷贴:将金银花煮熟后,取药渣外敷患处,每日2-3次。
值得注意的是,金银花的使用剂量应根据个体情况、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来确定。
在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医生或中药师的建议来使用,并遵循药品说明书的用药指导。
金银花能抗零下30°C低温,故又名忍冬花。
3°C以下生理活动微弱,生长缓慢。
5°C以上萌芽抽枝。
16°C以上新梢生长快,20°C左右花蕾生长发育快。
山区、平原、粘壤、砂土、微酸偏戌都能生长。
北起东三省,南到广东、海南岛,东从山东,西到喜马拉雅山均有分布,日本、朝鲜也有少量野生。
农谚讲:“涝死庄稼旱死草,冻死石榴晒伤瓜,不会影响金银花”。
金银花药用历史悠久,为常用的清热解毒药。
临床报道多用于内外科炎症,如治疗肺结核并发道感染,肺炎,急性细菌性痢疾,婴幼儿腹泻,子宫颈糜烂,眼科急性炎症,外科化脓性疾患以及荨麻疹等。
该药材同属植物多,在我国分布广,使用品种较多,用量大,其中以密银花和济银花质量最好。
金银花的功效及作用:功效:具有清热解毒、通经活络、广谱抗菌及抗病毒等功效,70%以上的感冒、消炎中成药中都含有金银花。
具有“中药抗生素”、“绿色抗菌素之称。
金银花的作用除药用外,其美容、减肥和保健养生的作用更为神奇,对身体所起到的巨大保护和修复作用是十分显著的。
金银花的功效具有解暑、醒酒、清脑、解渴、清除体内有毒物质,降脂、减肥、美容洁肤、预防衰老、延年益寿的效用。
金银花能降压、降低血清胆固醇,增加冠脉血流量,预防冠心病和心胶痛;抑制脑血栓的形成;提高人体耐缺氧自由基,增强记忆,延缓衰老;改善微循环,清除过氧化脂肪沉积,促进新陈代谢,润肤祛斑。
疏热散邪作用,对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身热头痛、心烦少寐、神昏舌绛、咽干口燥等有一定作用;凉血止痢作用,对热毒痢疾、下痢脓血、湿温阻喉、咽喉肿痛等有解毒止痢凉血利咽之效。
金银花所含绿原酸的生物活性,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调节人体功能、提高免疫力作用:麻醉镇痛,平喘止咳,镇痛,解痉。
主要用于哮喘咳嗽、脘腹冷痛、风湿痹痛、小儿慢惊、外科麻醉。
1 金银花的化学成分研究1.1 挥发油成分(essential oil)挥发油是金银花的有效成分。
金银花的临床应用1. 治疗急性菌病以本品配伍白头翁,地榆等而成之白花四黄汤保留灌肠,治急性菌痢有良效。
分析:急性菌痢是由志贺氏痢疾杆菌引起的一种肠道传染病。
病因主要是志贺氏痢疾杆菌及其产生的内外毒素。
金银花对志贺氏痢疾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并能降解志贺氏痢疾杆菌所产生的内外毒素,从而改善全身中毒的症状。
同时,金银花还有抑制炎症及反应的作用。
故用治疗急性菌痢,有良好效果。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年5月第4卷第10期2. 治疗高血脂症(降血脂、降糖作用)用金银花制成注射液,静脉注射。
分析:高脂血症是指由于脂肪代谢或运转异常使血浆一种或多种脂质高于正常的一种代谢性疾病。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金银花可与胆固醇合并阻止其在肠道中的吸收,从而降低血中胆固醇水平,起到降血脂的作用,尤以静脉注射加口服用药效果更好。
金银花提取物可降低高脂血症模型动物的血清和肝组织甘油三酯水平,但对血清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和肝组织胆固醇无明显作用。
研究结果初步表明,金银花提取物对实验性高血糖有降低作用,其机理可能与抑制肠道a-葡萄糖苷酶活性或拮抗自由基、保护胰腺B -细胞有关。
金银花的有效成分绿原酸也有类似作用。
静脉给予绿原酸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浆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肝脏中的甘油三酯水平也有明显降低。
----《中药药理与临床》2007,23 ( 3): 40《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34 (3)3. 抗病原微生物金银花水煎液有广泛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实验表明,对多种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霍乱弧菌等多重革兰阳性和阴性菌均有一定抑制作用,能抑制流感病毒、孤儿病毒、疤疹病毒的复制、延缓病毒所致细胞病变的发生。
金银花在细胞外抑制柯萨奇及孤儿病毒的作用很明显。
金银花煎剂对钩端螺旋体有抑制作用。
实验表明金银花注射液还具有抗炎和解热作用,对大鼠巴豆油性肉芽囊有明显抗渗岀和抗增生的效果。
金银花在疮疡科中的应用由来已久,为治阳性疮疡的要药。
广泛应用于痊疮、湿疹、毛囊炎、蜂窝组织炎、丹毒等疾病的治疗,常用于以下证型:风热袭表证、热毒炽盛证、热毒蜜滞证。
作者:宋坪作者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国际医疗部母体文献:首届中国金银花节暨金银花高峰论坛论文集会议名称:首届中国金银花节暨金银花高峰论坛会议时间:2011年5月21日4. 金银花解热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摘要】:目的观察金银花的解热、抗炎作用。
方法采用干酵母致热法制造发热模型大白鼠,采用二甲苯致耳廓肿胀法制造炎性模型小鼠,观察金银花对发热模型大白鼠、炎性模型小鼠的解热、抗炎作用;对干酵母所致大鼠发热的影响; 金银花对小鼠耳肿胀的抗炎作用等。
结果金银花各剂量组均有不同程度的解热、作用,抗炎有防止体温升高和消除炎症的作用, 其中尤以高剂量组最为明显。
金银花各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金银花解热、抗炎作用强度与剂量的大小有关, 剂量大者其解热、抗炎作用更加明显【作者及作者单位】:宋建华解放军第八十八医院药库; 文章来源:《重庆医学》2011年25 期5. 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抗炎作用)余良武等重用金银花治疗慢性前列腺炎。
采用以金银花为主的中药加减治疗,方剂如下: 金银花50 g ,菟丝子15 g,乌药12 g,车前子(包煎)10 g ,海金沙12 g,当归15 g,穿山甲10 g,生地15 g,荔枝核15 g,茴香6 g,王不留行10 g,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服用;另外给予金银花60 g,红花15g,苦参15 g, 土茯苓30 g,败酱草15 g水煎2. 5 L,坐浴,每次20 min,每日1次,治疗12周;认为能够缓解前列腺炎症反应症状,减少前列腺的慢性充血,改善局部的血流循环和血管通透性,对减轻慢性前列腺炎临床症状具有显著效果。
-- 实验《重用金银花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探讨重用金银花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自2006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126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中药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组)各63例,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痊愈39例,显效1 8例,总有效率为90.5%;对照组痊愈27例,显效16例,总有效率为68.3%。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 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重用金银花采用中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效果理想,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作者及作者单位] 余良武彭洁汕头市潮阳区大峰医院;文章来源《当代医学》2011 年01 期6. 免疫功能调节金银花水煎剂可明显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大鼠用金银花水煎剂灌胃 2 周后,巨吞噬细胞吞噬率及吞噬指数显著提高,当金银花用量达到 2. 5 d /kg 体重时,能增强机体的淋巴细胞转化率,以及增强Thl 细胞分泌IL - 2、IFN —丫、TNF - a。
另有实验研究证明金银花0. 5 kg /L 和1 kg /L 的煎液均可提高正常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可促进正常小鼠PFC 的增加及淋巴细胞的转化,并具有剂量依赖关系,提示金银花有增强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作用。
-- 金银花对大鼠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实用预防医学》2011,31 (2)金银花增强小鼠免疫功能的研究《牡丹江西学院学报》2010,31 (2)7. 治疗毛囊炎(抗病原微生物作用详见第三条)王明蕾等采用金银花200 g加水1 L,煎煮30 min后洗头,药物停留在头部时间为10min,每天1次;同时用金银花150 g、甘草100 g水煎服,每天2次,疗程为7 ~ 2 d,治疗头部马拉色菌毛囊炎,总有效率为93. 4% 。
金银花性甘、寒,清热解毒,凉血,散风热。
《本草纲目》谓其可治: “一切风湿气,及诸肿毒、痈疽疥癣、杨梅诸恶疮,散热解毒。
”现代中药研究表明,金银花具有广谱抗菌作用,能抗病毒和抗真菌,在体外对多种细菌均有抑制作用,认为金银花水提取物对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能抑制和延缓细胞病变,因此对脂溢性皮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王明蕾高巧燕中药金银花治疗头部马拉色菌毛囊炎的临床应用《中国医药》2009,4 (7)8. 治疗钩端螺旋体病临床上以本品配伍连翘、黄苓的金银花合剂治疗流感伤寒型钩体病有较佳疗效,可使患者迅速退热,症状改善而痊愈。
以金银花配伍千里光而成的金九注射液或片剂治疗钩体病109例;其中流感伤寒型者62例,肺出血型38例,黄疸出血型8例,脑型1例;病情较轻者21例,中度49例,重症25例,危重症14例,结果治愈101例,占92. 6%死亡4例,发热者于48 h内退热74例,占85%后又报道以金九注射液及合剂治疗经血培养或血清学确诊的钩体病患者55例,经3〜12 d,平均6. 1d全部治愈,主要症状体征一般在4 d内大部分消失。
金银花能降解钩端螺旋体产生的毒素,以改善全身中毒症状,减轻器官功能和形态的损害。
同时,又因金银花对实验性动物发热模型有明显退热作用,故用之治疗钩体病,疗效较佳----何显忠金银花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时针国医国药》2004,15 ( 12)9. 治疗恶露不尽以金银花炭、配伍益母草、炒黄苓等组成银黄汤,水煎服1剂/d。
一般用药2〜10剂,平均5〜6剂即愈。
据分析,产后恶露不尽是由产后子宫收缩复旧不良或有瘀血内阻所致,临床上以产后流血不止、淋漓不断为特征。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金银花中的绿原酸、咖啡酸等有明显止血作用,能使凝血及出血时间缩短,经炒炭炮制后止血功能更强;益母草既能促进子宫收缩复旧又能活血化瘀;炒黄苓有抗菌消炎作用。
三者配伍能更好地发挥止血排瘀、抗菌消炎的功效。
----林宏金银花药理研究进展《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12 ( 21) 10. 利胆、保肝作用金银花本身的利胆作用尚未见研究,但其所含多种绿原酸类化合物则具有显著的利胆作用,可增进大鼠胆汁分泌。
金银花总黄酮对卡介苗和脂多糖所致的小鼠免疫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降低小鼠增加的肝、脾指数,改善病理学变化和肝脏病理学分级,减轻炎性反应。
其机制可能与减少自由基产生,抑制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减少NO和TNF —a等炎性介质的释放有关。
----崔晓燕金银花提取物含药血清对正常及LPS刺激的大鼠原代小胶质细胞释放NO勺影响《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8,29 (2)11. 金银花提取物对细胞炎症反应模型的作用【摘要】:目的:为研究金银花及其不同提取物对炎性反应细胞模型抗炎作用,将金银花及其不同提取物按一定浓度添加到用大肠杆菌滤过液制作的炎性反应细胞模型中,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
结果:金银花黄酮类致使细胞全部裂解破碎;金银花绿原酸类及其水提液组细胞生长旺盛,形态规整,与对照组基本相同。
在高浓度菌液中,金银花绿原酸类炎性反应细胞模型的细胞形态有不同程度的改变,稀疏,聚集,较对照组差,随后有圆形细胞产生,而加有金银花水提液的细胞与对照组基本相同。
结论:大肠杆菌滤过液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对细胞形态的改变愈加显著。
金银花黄酮类物质对细胞有损害作用,而金银花绿原酸类物质及其水提液在体外有很强的抗炎性反应作用。
在高浓度菌液中,金银花水提液的抗炎效果比金银花绿原酸类好。
【作者及作者单位】:厉世伟况玲谢安陈世彬施研进李丽新疆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2010植物提取物与营养及应用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12. 金银花对大鼠体内和体外RBL细胞的抗氧化保护作用及其机制作者:宫璀璀郑乃刚吴景兰赖泽仁何培霞【摘要】目的:从细胞和分子水平探讨金银花(HS)对机体内外的抗氧化作用及其机制,为金银花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体外培养的人肝RBL细胞与0.25 g •〜(-1)的金银花共培养前或后加H_2O_2(氧化剂),应用MTT和TUNEL实验检测细胞生存率和凋亡率,免疫组织化学/免疫印迹检测NF-K B、HSP-70 Bcl-2、Bax及Caspase-3.表达水平,检测细胞内抗氧化酶体系的水平.建立金银花大、小剂最灌胃的大鼠动物模型,检测血浆抗氧化酶体系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苷肽(GSH)、丙二醛(MDA)的水平.结果:金银花对RBL细胞的抗氧化和抗凋亡作用中,前保护(先加金银花,后加H_2O2_高于后保护(先加H_2O_2后加金银花)的效应;下调NF- K B 和HSP-70的表达和Bcl-2/Bax比值,且前保护组凋亡率低于后保护组;同时也上调细胞内抗氧化酶体系的水平金银花灌胃1〜2 h后,大鼠血浆中T-AOC GSH-Px GSH SOD含量较灌胃前显著增高(P<0.05),而MDA含量明显减低(PV0.05).结论:金银花可通过上调体内抗氧化酶体系并下调NF-kB信号传导途径呈现抗氧化、抗凋亡的保护作用.一《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35(6)13. 金银花冲泡液联合生理盐水防治化疗后口腔溃疡化疗后的口腔溃疡,红肿、充血、糜烂、疼痛较为严重,临床上常用金银花冲泡液联合生理盐水防治,效果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