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培训小学语文工作案例
- 格式:doc
- 大小:67.00 KB
- 文档页数:4
一、背景介绍随着科技的发展,线上教学逐渐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由于疫情的原因,学校采取了线上教学的方式进行授课。
本案例主要描述了一位三年级语文教师在线上教学工作中的实践经验。
二、教学目标1.继续完成教材内容的教学;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3.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合作。
三、教学内容和组织方式1.教学内容:课堂上从课文内容和语法知识两方面展开教学。
通过课文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题和中心思想,并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教学语法知识时,采用了图片和动画等多媒体教学资料,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
2.组织方式:由于线上教学中无法直接面对学生,教师通过预先准备的PPT和教学视频来进行课堂教学,同时利用线上教学平台提供的讨论区和问答功能与学生进行互动。
四、教学过程与方法1.创设情境:教师通过一个小故事和图片,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初步的了解,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知识点讲解:教师通过分析课文的结构、主题和情节,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意义,并注重对生字词的解释和概括。
同时,教师通过动画等视听教具,讲解语法知识点,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3.互动讨论:通过线上讨论区,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问题进行讨论,激发学生思考和表达能力。
4.进行小组活动: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互相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五、教学效果评价1.学生参与积极性高:在线上教学中,教师通过合适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资源,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积极性。
2.学习效果明显:通过线上教学方式,学生可以在家中自主学习,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同时,教师的讲解和引导也使得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入和牢固。
3.与家长的良好沟通:在线上教学中,教师通过线上教学平台与家长进行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并与家长共同协商解决方案,加强了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
六、总结与反思通过线上教学的实践,我深刻认识到线上教学的优势和不足。
小学语文典型教学案例线上教学优秀案例小学语文典型教学案例《窃读记》是台湾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作品。
它记叙了作家林海音小时候到书店中去窃读的经历。
一个热爱读书的女孩,因为家庭和社会的原因,只好偷偷到书店看书。
她读书时腿酸腰麻、饥肠辘辘的辛苦,担忧、焦急、惧怕的滋味,惊喜、快乐、满足的幸福,都在她的言语行动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身临其境。
正是这“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让我们看到了童年的林海音对读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求。
作者善于用细致的动作描写和自语式独白来表达自己独特的窃读滋味。
如“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
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挤过去。
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这“跨、踮、挤、挤”等一系列小心翼翼地动作描写和庆幸自己“总算挤到里边来了”的心理活动描写,让我们感受到她对书的渴求,对能够读到书的满足。
选编这篇课文,一是引导学生把握内容,体会作者对读书、对知识的渴求;二是通过作者的心理和动作描写,感受作者是如何把“窃读”的滋味写具体的;三是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开展综合性学习。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窃读的复杂滋味,感受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求,并激发对读书的兴趣。
4.在阅读中体会作者通过动作、心理活动将窃读滋味具体化的写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教学重点:通过对动作、心理活动的品读,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及窃读的复杂滋味。
教学难点:领悟作者是如何通过动作和心理活动把窃读滋味写具体的。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资源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思想:第一课时,完成让学生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这个教学目标。
主要通过两种教学手段突破教学重点:第一,品;第二,读。
品:抓重点词句,品出窃读滋味。
围绕“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这一主线,让学生默读1──4节,批划写出作者窃读滋味的句子,并简单批注。
引导学生抓住作者细致的动作描写感受她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并领悟作者将窃读滋味具体化的写法。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远程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为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推动教育资源共享,我校积极响应国家教育信息化战略,开展了小学语文远程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通过远程网络平台,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二、活动目标1. 建立健全远程教研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2. 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教育教学改革。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4. 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活动内容1. 线上讲座(1)邀请专家进行线上讲座,分享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2)组织教师观看讲座视频,进行线上讨论,交流心得体会。
2. 线上观摩(1)组织教师观看优质课例,学习优秀教师的授课技巧。
(2)教师根据观摩内容,撰写观课心得,进行线上分享。
3. 线上研讨(1)围绕教学中的热点问题,组织教师进行线上研讨。
(2)教师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4. 线上培训(1)邀请专家进行线上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2)组织教师进行线上培训考核,检验培训效果。
四、活动过程1. 准备阶段(1)成立远程教研活动领导小组,明确活动目标和分工。
(2)搭建远程教研平台,确保网络畅通。
(3)邀请专家进行线上讲座和培训。
(4)制定活动方案,明确活动流程和时间安排。
2. 实施阶段(1)组织教师观看线上讲座和优质课例,进行线上讨论。
(2)开展线上研讨,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3)进行线上培训,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4)收集教师反馈意见,不断优化活动内容。
3. 总结阶段(1)对活动进行总结,分析活动效果。
(2)表彰优秀教师,推广优秀经验。
(3)撰写活动总结报告,为今后开展类似活动提供借鉴。
五、活动成果1. 提高了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了教育教学改革。
2. 增强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
利用远程教育有利于语文教学《田忌赛马》一课教学案例西昌市第一小学邓思云“新课标”把“语文综合性学习”纳入语文课程体系结构之中。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语文学科为依托,注重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学生生活、社会生活之间的整体联系,其最终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教学。
信息技术是教学手段,是学习工具。
现代教育认为“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
”《田忌赛马》是一篇讲读课文。
在教学这一课时,充分运用远程教育资源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一、课前准备博采众长备这一课,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共参阅了不同的教学案例,博采众长,结合学生实际,创造性地设计了这一课的教学计划。
为了教学的需要,在教学时,适时地运用了录像资料、“媒体播放”、幻灯片、扑克游戏等教学资源,优化了教学环节。
教学准备时首先在“开心乐园”里下载了田忌赛马的录像资料,然后在“教学资源”里下载了田忌赛马的课文朗读资料(配动画),根据教学所需准备了用红心10、8、3和黑桃9、7、4构成的电脑游戏,还准备了表现“瞪”、“疑惑”、“讥讽”、“轻蔑”、“胸有成竹”等词语的图片资料,以备教学时使用。
二、课内研读理解感悟充分而合理地利用远程教育资源的语文课堂,定是一个兴趣盎然、学玩结合、轻松活泼的课堂。
(一)、运用资源开课激趣师:同学们,今天给你们带来一些好玩的东西,你们认识吗?(电脑出示扑克牌:红心10、红心8、红心4,黑桃9、黑桃7、黑桃3,让学生认识)这是一个游戏,大家想不想玩?生:想玩!师:想玩的话,就要听清楚老师的要求:请你们选择其中一组然后和老师玩这个游戏,规则是大牌吃小牌,要求只有一个,那就是请上来的同学先出牌!(学生和教师玩这个游戏时几乎都选了较大的那一组牌,老师总能胜学生,在学生纳闷的时候,教师话锋一转,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像这样以少胜多,以小胜大的故事很多,在我国古代战国时期,有一个国家叫齐国,当时齐国的贵族很喜欢赛马,有一名大将叫田忌,他特别喜欢赛马。
小学语文线上教学工作实践案例
我们三年级语文的教学按照学校的要求,采用名校课堂和学校课表结合的办法进行。
通过这一个多月探索和适应的学习实践,学生们的语文学习比较顺利,基本实现了语文课教学的目标。
利用学校班级钉钉群,进行课程表和学习任务的发布。
每周一早上进行本周名师课堂课程和学校课程表的发布。
语文课的学习采用学生收看名校课堂三年级语文课的方式。
我和学生同时收看名师讲课。
课前,我提醒学生做好哪些预习。
课后我发布作业任务。
如,本周我们学习了习作一《我的植物朋友》。
课是名校课堂魏忠莉老师讲的。
因为是学期第一次习作课,为了学生更好的听课和写作文,我做了如下准备。
首先,此前的语文作业布置,突出小练笔的评价,鼓励学生把小练笔和愉快的生活体验结合起来,体会写作的快乐。
果然,学生的参与度很高,发挥了自己的作业创造性。
第二、魏忠莉老师的作文课后,我也要求学生“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想一想”,充分了解自己喜欢的植物朋友,抓住特点,做好记录卡,再写成一篇作文。
我在学生作业过程中,指出学生记录卡的不足和常识错误,及时改正过来。
第三,作文作业传阅完成后,我通过直播方式,发动写得好的同学朗读分享作文,欢迎学生的品评,无论是分享者和投票者都获得了较好的参与体验,取得了较好的习作效果。
总之,我么们积极适应现有模式下的学习方式,把学生很好地组
织起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持之以恒,就能形成良好的学风进而提高班级总体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