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类似物的临床方案
- 格式:ppt
- 大小:8.65 MB
- 文档页数:69
胰岛素,可造成重组人胰岛素性低血糖症状。
血糖浓度持续降低而出现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和脑功能障碍症群而导致的综合症就是低血糖休克。
在实验条件下如果给动物注射过量的胰岛素,使动物体内胰岛素量骤然升高,可造成动物实验性低血糖,会使神经组织的正常代谢功能发生障碍,以至产生痉挛昏迷状况,在外部表现为惊厥,称之为胰岛素休克。
小鼠的低血糖休克实验属于经典实验传统的甘精胰岛素休克实验目的是观察人工胰岛素性低血糖休克以和注射葡萄糖后的消失过程,以加深对甘精胰岛素生理作用的理解但实验中一般不测定小白鼠血糖的变化,只是观察甘精胰岛素造成低血糖休克时的行为变化。
二、设计依据高效液相色谱法是将其中具有一定极性的单一溶剂或不同比例的混合有机溶液作为流动相,用泵将配好的流动相注入装有填有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的色谱柱,注入的供试品被流动相带入色谱柱柱内进行分离后,各成分先后进入检测系统当中,用积分或者数据处理系统记录数据处理,得到测定的结果。
采用外标法来检测甘精胰岛素含量时,被检测的样品通过相关处理后配制成相应溶液,处理后的供试品注入液相色谱仪中从而各自成分被分离与检测。
外标法的最大优势就是无需校正因子,相对比较适合大规模的样品检测。
(检测标准:中国药典)根据2020年版《中国药典》第四部通则“胰岛素纯度与含量测定法”第二法,对甘精胰岛素进行溶出度的测定,然后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第四部通则0512高效液相色谱法试验,将制备的供试品溶液放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溶出测定,测定六个时间点的溶出度,依据各个时间点的溶出数据绘制溶出曲线,对溶出曲线进行分析,最后确定甘精胰岛素的最佳溶出时间点。
三、检测方案1.检测仪器及试剂、检验品仪器:安捷伦1260高效液相色谱仪、XSE205电子天平、PE20型pH计、超声波清洗器、容量瓶25ml、GM.05型真空泵。
试剂:纯化水、乙腈、二水磷酸二氢钠、磷酸、氯化钠、0.01mol/L盐酸溶液、甘精胰岛素工作对照品(来源: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含量(96.5%)、甘精胰岛素干粉,(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批号:431210305。
胰岛素类似物的研究和临床应用
赵明;李幼生
【期刊名称】《肠外与肠内营养》
【年(卷),期】2006(13)2
【摘要】两种速效胰岛素类似物(赖脯胰岛素、天冬胰岛素),由于改变了胰岛素分子间相互作用的重要区域,其起效、达到峰值、作用持续时间均较常规人胰岛素短,对迅速降低餐后血糖、减少下一餐前低血糖优于常规人胰岛素。
而两种长效胰岛素类似物(甘精胰岛素、地特胰岛素)通过改变胰岛素的等电点或增加类似物分子量的方法,使其分解、吸收及作用时间延长,吸收变异度小,而且无峰值,能更好地模拟生理基础胰岛素分泌。
【总页数】4页(P113-116)
【关键词】胰岛素类似物;赖脯胰岛素;天冬胰岛素;甘精胰岛素;地特胰岛素
【作者】赵明;李幼生
【作者单位】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内分泌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578
【相关文献】
1.寻找适合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理想胰岛素治疗方案——高比例预混胰岛素类似物的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 [J], 宋桉;宋光耀
2.速效胰岛素类似物门冬胰岛素的临床研究进展——来自A1chieve研究的启示
[J], 母义明
3.速效胰岛素类似物与人胰岛素在胰岛素泵中的应用研究 [J], 赵巧玲;余天强;邹汶兵;赵妮
4.人胰岛素与胰岛素类似物用于胰岛素泵对初诊2型糖尿病强化治疗的临床疗效评价及药物经济学研究 [J], 鲁琼;冯琼;彭六保;崔巍;万小敏;原海燕
5.胰岛素及其类似物的临床应用进展胰岛素制剂概况 [J], 陈晓平;李光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讨论] 什么是“三短一长”胰岛素治疗方案三短一长”方案是临床上常用的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法之一。
因大多数人每日3次正餐,“三短一长”方案是指每次正餐前注射短效胰岛素或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早餐前或睡前注射长效胰岛素或其类似物。
该方案比较接近生理性胰岛素分泌的模式“三短一长”方案中长效胰岛素或其类似物补充了基础胰岛素的不足,每餐前注射短效胰岛素或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补充了餐时胰岛素的不足。
该方案可较精细、周到地调控全天血糖。
理想的基础胰岛素的作用应能覆盖全天24小时,无明显峰值,避免空腹和餐前低血糖。
方案中长效胰岛素或其类似物(如甘精胰岛素)较符合要求。
餐时胰岛素注射后能在进餐后30分钟左右达到峰值,从而通过抑制肝糖输出和促进葡萄糖的利用以降低餐后高血糖。
此外,理想的餐时胰岛素还能在血糖下降到正常水平时其作用降至基础水平,避免下餐前出现低血糖。
方案中采用的短效人胰岛素或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如门冬胰岛素)起效快、作用时间短,能较好地模拟生理性餐时胰岛素分泌。
方案的适宜和不适宜对象下列情况可采用“三短一长”方案:在基础胰岛素和口服药物联合治疗后,餐后血糖控制欠佳或者需要进餐时间灵活的患者;在预混胰岛素治疗的基础上,血糖仍然未达标或反复出现低血糖者;血糖较高如空腹血糖超过13.9mmol/L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
所有的1型糖尿病患者都可以采用这种胰岛素治疗方案。
凡是低血糖发生后对患者可能造成的危害比血糖达标的益处更大时,不宜长期采用“三短一长”胰岛素强化治疗,包括:严重低血糖高危患者(如最近有严重低血糖史者、对低血糖缺乏感知者、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β-阻滞剂治疗者、垂体功能低下者);幼年或高龄患者;有糖尿病晚期并发症者(已行肾移植者除外);有其他缩短预期寿命的疾病或医疗情况者;酒精中毒和有药物成瘾者;精神病或智障者。
“三短一长”方案如何实施?胰岛素每日总量依据个体血糖等情况估计。
基础餐时胰岛素分配是以胰岛素总剂量的5 0%作为基础量,剩余部分分配到餐前注射。
地特胰岛素使用方案1. 背景介绍地特胰岛素是一种新型的胰岛素类似物,用于调节血糖水平的药物。
它具有长效持续的作用,能够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地特胰岛素的使用方案,包括适应症、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内容,以帮助医生和患者正确使用地特胰岛素。
2. 适应症地特胰岛素适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特别适用于那些难以控制血糖的患者。
它可以作为单药治疗,也可以与其他口服降糖药物联合使用。
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地特胰岛素需要与胰岛素联合使用。
3. 使用方法3.1 注射器选择地特胰岛素一般使用注射器进行注射,注射器的选择很重要。
推荐使用刻度清晰、操作简便的注射器。
根据个人需要,可以选择0.5毫升、1毫升或3毫升容量的注射器。
3.2 注射部位选择地特胰岛素的注射部位可以选择腹部、臂部、臀部等部位。
每次注射都应选择一个新的注射部位,避免在同一部位连续注射,以免导致局部皮肤问题。
3.3 注射技巧注射地特胰岛素时,应先保持注射部位清洁,用消毒棉球擦拭注射部位。
然后,将注射器插入皮肤下45度角注射,将药物缓慢注射入皮下组织。
注射完成后,保持针头在皮肤下数秒钟,然后缓慢拔出针头。
4. 用法用量地特胰岛素的用法用量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通常情况下,以下是地特胰岛素的用法用量建议:•初始剂量:根据患者的体重、胰岛素使用史和血糖控制情况确定初始剂量。
•起效时间:地特胰岛素的起效时间约为1-2小时。
•持续时间:地特胰岛素的持续时间约为24-36小时。
•注射时间:地特胰岛素通常在晚餐前或者晚餐后注射。
具体的用法用量应由医生根据患者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患者应按医嘱进行使用。
5. 注意事项在使用地特胰岛素时,患者需要注意以下事项:•遵医嘱合理用药,不可自行调整剂量。
•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并及时向医生报告。
•注意药物的保存,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遵守饮食和运动建议,配合药物治疗。
•注意注射部位的轮换,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注射。
胰岛素的分类及临床应用胰岛素的分类及临床应用胰岛素是一种重要的激素,它在机体代谢和血糖平衡中起着关键作用。
根据来源和结构的不同,胰岛素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并具有不同的临床应用。
一、天然胰岛素天然胰岛素是直接从动物(如猪或牛)的胰腺中提取得到的。
它的结构与人体内产生的胰岛素非常相似,因此应用范围较广。
天然胰岛素可以作为治疗1型糖尿病和部分2型糖尿病的常规治疗药物,通过注射的方式使用。
二、人类胰岛素人类胰岛素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胰岛素基因插入细菌或酵母等微生物体内,利用其产生的胰岛素。
与天然胰岛素相比,人类胰岛素在结构上稍有差异,但其生物活性和疗效与天然胰岛素相似。
人类胰岛素可以用于治疗各类糖尿病,特别是对于对天然胰岛素过敏或具有胰岛素抗性的患者更为适用。
三、胰岛素类似物胰岛素类似物是通过改变胰岛素的结构或引入修饰基团,使其具有新的特性和疗效。
例如,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具有缓释作用,可以延长胰岛素的作用时间,减少注射次数。
短效胰岛素类似物则具有更快的吸收速度和作用时间,可应用于临时提升血糖平衡的需求。
四、合成胰岛素合成胰岛素是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产生的人工合成物,其结构与天然胰岛素相似。
合成胰岛素主要用于科研领域,如胰岛素的结构分析、胰岛素受体的研究等。
胰岛素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
主要用于:1、1型糖尿病的治疗.1型糖尿病是由胰岛素缺乏或功能不全引起的,患者需要通过外源性胰岛素补充来维持血糖平衡。
2、2型糖尿病的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饮食控制和口服药物来控制血糖,但在某些情况下,胰岛素注射也是必要的。
3、妊娠糖尿病的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妊娠期间发生的血糖升高,胰岛素可用于控制血糖水平,保护母婴安全。
4、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的治疗:胰岛素抵抗综合征是由于胰岛素效应受损或胰岛素受体功能异常导致的代谢紊乱,胰岛素的合理应用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代谢状态。
附件:本文档未涉及任何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1、糖尿病:一种代谢紊乱疾病,常见症状为血糖升高和尿糖。
预混胰岛素类似物——胰岛素起始治疗的理想选择我国胰岛素起始治疗晚2010年新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规定,2型糖尿病患者在生活方式和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的基础上,如果血糖仍然未达到控制目标,即可开始口服降糖药物和胰岛素的联合治疗。
一般经过两种或两种以上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仍>7.0%时,就可以考虑启动胰岛素治疗。
但是,目前我国胰岛素治疗较晚,包括患者和医生在内,都认为胰岛素是最后不得已的选择,能拖就拖,从而加快了患者并发症的进展。
及早使用,长期获益说到很多患者拒绝胰岛素治疗,北京军区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吕肖锋给记者讲述了两个患者故事。
患者A:糖尿病眼病让人生失去光彩这是一位只有50岁的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患糖尿病3年,血糖控制不理想。
两年前,考虑到患者使用口服药联合治疗无效,医生建议其注射胰岛素治疗。
但患者担心注射胰岛素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拒绝了医生的治疗方案。
结果,现在,这位患者并发糖尿病眼病,虽然手术,仍然严重影响了视力。
患者B:及早使用胰岛素让我安享晚年同样是一位2型糖尿病患者,已经67岁,确诊糖尿病5年。
初期血糖控制尚可,但近两年来血糖控制不理想,联合多种口服药物无效。
听从医生建议,改用第三代胰岛素诺和锐30,早晚各注射一次。
配合规律监测血糖。
到目前为止,血糖一直十分平稳。
除血压稍高外,没有其他并发症出现。
正如吕肖锋在采访中所言,及早启用胰岛素治疗,才能有效降低血糖,同时让胰岛B细胞休养生息,保护残存B细胞功能,从而延缓疾病的进展和并发症的出现。
起始治疗的理想选择指南建议,胰岛素治疗应模拟人体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模式,包括基础+餐时双时相胰岛素分泌。
与单用基础胰岛素不同,预混胰岛素治疗可同时满足基础和餐时胰岛素的双重需求,实现对空腹和餐后血糖的全面控制,从而成为胰岛素起始治疗的理想选择。
作为预混人胰岛素的升级产品,预混胰岛素类似物更好地模拟了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模式。
如诺和锐30,它含有30%的速效成分,能够更快地被吸收,很好地模拟餐时胰岛素的分泌模式,控制餐后血糖效果更好,且作用持续时间短,和中效成分起效时间不重叠,这就大大降低了低血糖的发生风险;而其中70%的中效成分,作用持续时间长,可补充基础胰岛素,能有效降低空腹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