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新用
- 格式:doc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2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的临床运用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是一种常用于临床的中药方剂。
它由当归、四逆散、吴茱萸和生姜等药物组成,具有温经止血,活血化瘀的功效。
以下是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的临床运用。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主要用于痛经、疝气、脏躁气实证等疾病的治疗。
它的主要药物当归具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的功效。
四逆散具有散寒止痛、温经活血的作用。
吴茱萸具有疏肝理气、行气止痛的效果。
生姜则具有祛寒散寒、温经通络的功效。
痛经是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的常见适应症之一。
痛经主要是由于经血不畅导致子宫血运不畅所致。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能够活血化瘀,疏肝理气,以及温经通络,从而改善子宫血运,达到止痛的效果。
对于痛经有明显疗效,并且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
在临床上,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还可用于疝气的治疗。
疝气是由于腹内压力增高,腹壁组织松弛等原因导致的腹腔内脏器官的脱垂。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可以通过温通经脉,活血化瘀的作用,减轻疝气患者的疼痛感,缩小脱垂的程度,达到治疗的效果。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也可以用于脏躁气实证的治疗。
脏躁气实证是中医学上的一种病证类型,其主要表现为情绪烦躁,胸闷不适,腹胀等症状。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具有疏肝理气的功效,能够平抑脏躁气,缓解症状。
在实际应用中,该方剂通常与其他适合的中药进行配伍使用,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是一种常用于临床的中药方剂。
它主要用于痛经、疝气、脏躁气实证等疾病的治疗。
通过活血化瘀、温通经脉、疏肝理气的作用,达到止痛,缓解疼痛,改善症状的效果。
但在使用时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调配,以确保疗效的最大化。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是一剂中药方剂,岀自《伤寒论》,主要用于素体血虚,内有久寒等病症。
【原文】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伤寒论》
【组成与用法】
当归(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通草(二两)大枣(二十五枚,擘)桂枝(三两,去皮)细辛(三两)生姜(半斤,切)吴茱萸(二升)
上九味,以水六升,清酒六升和,煮取五升,去滓,温分五服(一方,水酒各四升)
【功用】养血通络,散寒降逆
【主治】素体血虚,内有久寒,又复外受寒邪,手足厥逆,舌淡苔白,脉细欲绝,或兼见头顶痛,干呕、吐涎者。
【各家论述】
①《古方选注》:厥阴四逆,证有属络虚不能贯于四末而为厥者,当用归、芍以和营血。
若久有内寒者,无阳化阴,不用姜、附者,恐燥劫阴气,变出涸津亡液之证,只加吴茱萸从上达下,生姜从内发表,再以清酒和之,何患阴阳不和,四肢不温也耶?
②《伤寒贯珠集》:手足厥寒,脉微欲绝者,阳之虚也,宜四逆辈。
脉细欲绝者,血虚不能温于四末,并不能荣于脉中也。
夫脉为血之府,而阳为阴之先,故欲续其脉,必益其血.欲益其血,必温其经。
方用当归、芍药之润以滋之;甘草、大枣之甘以养之;桂枝、细辛之温以行之;而尤藉通草之入经通脉,以续其绝而止其厥。
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必加吴茱萸、生姜之辛以散之,而尤藉清酒之濡经浃脉,以散其久忧之寒也。
③《伤寒方论》:手足厥寒,脉细欲绝,是经络无所不寒.气血俱虚之至,故当归四逆允为合剂也。
更察内有久寒,是一阳不足以为开泰之本,而经络之虚,乃相因以至、故以吴茱萸、细辛通逆而润燥,通草为引,复以桂枝全汤而君以当归,血由气生,寒从阳化也;并可通于杂证之血虚极寒者矣。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的临床运用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是一种经典的中药方剂,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治疗中。
该
方剂由当归、四逆散、吴茱萸、生姜等草药组成,药性辛温,可用于调经活血、温阳散寒
等病症的治疗。
下面我将介绍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的临床运用。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的主要功效为温经活血,逐寒解郁。
其主要适应症包括月经
不调、痛经、产后寒痛、腹痛、胸痛、头痛等病症。
以下是对该方剂主要适应症的详细描述:
1.月经不调: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在调经活血方面有较好的疗效。
对于月经推迟、经血量少且颜色浅的病症,可通过温经活血的作用而调整月经周期,促进血液循环,达到
调整月经的效果。
2.痛经:该方剂对于痛经的治疗也有一定的疗效。
痛经多数是由于寒凝、气滞所致,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具有温经散寒、活血止痛的作用,能够改善痛经症状,缓解疼
痛。
3.产后寒痛:产后寒痛是指产后腹痛、恶露不利等症状,该方剂可通过温经散寒的作
用来调理产后的气血运行,促进恶露排出,缓解产后腹痛的症状。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的临床应用注意事项:该方剂属于温热类药物,适用于寒凝、寒湿病症。
但对于阳虚火旺、实热病症患者应慎用。
临床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结合辨证
施治原则,综合判断是否适用该方剂。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适用于调经活血、温阳散寒等病症
的治疗。
临床应根据患者病情,准确辨证,选用适当的药物和方剂。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的临床运用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是一个常用的中医方剂,广泛应用于临床。
该方剂的组成包
括当归、四逆、吴茱萸和生姜,每味药物的功效相辅相成,能够起到温阳扶正、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的作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的临床运用。
首先是当归。
当归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活血补血、调经止痛的功效。
在当归四
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中,当归是主要的药材之一。
当归能够活血化瘀,舒经止痛,对于痛经、月经不调等妇科疾病有很好的疗效。
当归还具有补血的功效,对于贫血或虚弱的人群也有
很好的补益作用。
其次是四逆。
四逆是一种温补药物,具有温阳补虚的作用。
四逆能够温暖体内的阳气,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对于寒凝、寒痛等疾病有很好的疗效。
在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中,四逆起到了温阳扶正的作用,能够加强患者体内阳气的运行,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再次是吴茱萸。
吴茱萸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活血止痛、温阳散寒的功效。
吴茱
萸能够舒经活络,对于经闭、寒凝等症状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吴茱萸还能够温阳散寒,对
于寒痛、寒凝等疾病有很好的疗效。
在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中,吴茱萸起到了活血化瘀、温阳散寒的作用,能够改善疼痛症状,加速血液循环。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是一个常用的中医方剂,具有活血化瘀、温阳扶正、调经止
痛的功效。
这个方剂能够广泛应用于妇科、内科以及其他疾病的治疗中,对于经期疼痛、
月经不调、虚寒等症状有很好的疗效。
在使用该方剂时还需要根据具体病情进行调整和配伍,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的临床运用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是一种具有温经散寒、活血通络、化瘀止痛的中药方剂。
它由当归、四逆散、吴茱萸、生姜组成,主要治疗寒凝瘀阻、气血不畅、腹痛、呕吐等症状。
下面介绍该方剂的临床运用。
1.治疗痛经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对于痛经有很好的疗效。
痛经是由于子宫平滑肌痉挛,并伴随着内分泌失调、局部免疫功能失常和血液循环障碍而引起的一种生理现象。
该方剂可以温经散寒、活血通络、化瘀止痛,调理内分泌和局部免疫系统,缓解痛经。
同时还可以改善身体的气血循环,使血液循环更加顺畅,有利于疏通体内经脉。
2.治疗腰腿疼痛腰腿疼痛是由于经络不畅、寒湿瘀滞所引起的疼痛。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可以活血通络、散寒温经、化瘀止痛。
通过调理身体的气血,可以改善腰腿部位的血液循环,减轻或消除疼痛。
同时具有温暖的作用,可以帮助身体去除湿气,缓解气血循环不畅造成的疼痛。
3.治疗冠心病冠心病是由于心血管的病理改变而引起的疾病。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可以改善体内血液循环,减少冠心病引起的病理变化。
同时具有活血、通络、散寒、温经、化瘀等作用,可以增加心肌供氧,减少心肌缺氧,缓解冠心病的症状。
4.治疗急性胃炎急性胃炎是由于胃黏膜的病理改变引起的疾病。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可以温暖胃部,减轻胃部不适。
具有活血化瘀、止痛的作用,可以改善胃部的病理状况,减轻胃部炎症。
总之,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具有很好的温经散寒、活血通络、化瘀止痛等作用,对于痛经、腰腿疼痛、冠心病、急性胃炎等疾病有较好的疗效。
需要注意的是,该方剂的服用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不合理用药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药物组成】当归三两芍药三两甘草(炙)二两通草二两桂枝(去皮)三两细辛三两生姜(切)半斤吴茱萸二升大枣(擘)二十五枚
【煎服法】上九味,以水六升,清酒六升和,煮取五升,去滓,温分五服。
(一方酒、水各四升)
【适应证】当归四逆汤证,兼见厥阴肝经受寒的腹痛、呕吐等证。
【原文】第352条。
【方义】当归四逆汤治血虚寒凝,温经通脉;再加吴萸、生姜辛苦而降,温中散寒,以暖肝胃,降逆止呕,而治小腹疼痛。
【选注】尤在泾:“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必加吴茱萸、生姜之辛以散之,而尤藉清酒之濡经浃脉,以散其久伏之寒也。
'
【按语】内有久寒,是说内有陈寒积冷,不只是在经,而已深入于脏,故有胃脘冷痛、呕吐之症。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温经以散脏寒。
此方不用干姜、附子者,因阴血虚微,刚药恐反劫阴故也。
【方歌】
当归四逆加萸姜,清洒烹来效始彰;
内有久寒厥阴是,药分五次缓服康。
【医案选录】
白某,女,36岁。
经期参加劳动,汗出衣湿,入厕小解时,风吹下体,顿觉不适,返家后而少腹拘急疼痛难忍。
切其脉弦细,视其舌则淡。
辨为血虚受寒,邪客肝经之证。
为疏:当归12克,白芍12克,桂枝10克,炙甘草6克,通草6克,细辛6克,大枣15枚。
服三剂而腹痛瘳。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方剂组成】当归10克,桂枝10克,芍药10克,细辛10克,炙甘草6克,通草6克,大枣8枚,吴茱萸30克,生姜24克
【用法】以清酒和水各半煎,温服,不能饮酒者,水煎也可。
丽水市中医院针灸推拿科章振永
【方解】于当归四逆汤加大量吴茱萸、生姜,故治当归四逆汤证而有吴茱萸生姜证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352条: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主之。
注解:此承上条当归四逆汤证言,即是说,若上证其人更内有久寒证者,宜以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主之。
按:条文只言内有久寒者,未详其证,但由所加吴萸生姜观之,当不外有心腹剧痛、呕逆、头痛等证。
【辨证要点】当归四逆汤证更见心腹痛,呕逆、或头痛者。
【验案】李某,女性,36岁,病历号1915,初诊1966年5月6日。
产后所患左偏头痛,已三年未愈,时心下痛,左上下肢酸胀,口干不思饮,有时恶心吐清水,苔白润,脉弦细。
证属表虚饮盛,治以建中和荣固卫,更以温中化饮,与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当归10克,桂枝10克,芍药10克,生姜15克,炙甘草6克,细辛10克,通草6克,大枣6枚,吴茱萸10克
结果:上药服四剂头痛明显减轻,心下痛未作,左上下肢酸胀亦减,上方增吴茱萸为12克,继服七剂,已自感无不适。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的临床运用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是一种中药方剂,主要由当归、四逆散、吴茱萸、生姜等草药组成。
下面是对该方剂的临床运用进行详细解析。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的主要成分是当归。
当归是一味名贵的中药材,具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的作用。
在中医理论中,瘀血是很多疾病的根本原因,通过活血化瘀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疾病的康复。
当归还能够调节女性的内分泌系统,缓解痛经等妇科疾病的症状。
四逆散是一个消炎镇痛的方剂,由细辛、附子、白芷、甘草等多味草药组成。
它在中医理论中被用于治疗因寒邪引起的各种症状,如寒性疼痛、寒冷感、发热等。
四逆散具有温通经络、驱寒止痛的作用,能够改善寒性疼痛引起的不适。
吴茱萸是一味温补药材,具有温中散寒、理气活血的作用。
在中医理论中,脾胃是人体的消化吸收中心,脾胃气虚会导致脾胃功能减弱,进而影响全身其他器官的正常运作。
吴茱萸能够温中散寒,补充脾胃气血,改善脾胃功能。
生姜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温中散寒、发散寒邪的作用。
生姜有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能够改善身体的寒冷感,缓解寒性症状。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的临床运用主要是用于治疗寒性症状和瘀血疾病。
比如妇科病中的痛经、月经不调、痛风等寒性疼痛的症状都可以使用该方剂进行治疗。
该方剂还可以用于治疗感冒、风寒感冒等寒性引起的症状。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是一种应用广泛的中药方剂,它的临床运用主要是通过活血化瘀、温通经络、温中散寒的作用来治疗寒性疼痛和瘀血疾病。
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适量使用,避免草药的不良反应。
最好在接受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该方剂进行治疗。
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生姜汤,吴茱萸30克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生姜汤当归10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细辛10克,炙甘草6克,木通10克,大枣10枚,吴茱萸30克,生姜24克。
以清酒和水各半煎,温服,不能饮酒者,水煎也可。
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主之。
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生姜汤】主之。
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生姜汤方当归三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细辛三两,通草二两,炙甘草二两,大枣二十五枚,吴茱萸二升,生姜半斤。
以水六升,清酒六升,和煮取五升,去渣滓,分温五服。
如果一个人寒了很久,肠胃里寒了很久,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生姜。
真正用吴茱萸的时候,临床上肝病人恶心呕吐,用吴茱萸非常好,吴茱萸本身入肝。
临床上,遇到胃下垂的时候,几乎一剂就去掉了。
一付药九碗水煮成三碗,第一碗喝下去就好一大半。
如果病人常常胃里面很冷,寒凉的他就不能吃,一吃肚子凉难过,恶心,不消化,不是吐就是下利,人瘦干干的,这都是肠胃的问题,那我们吃东西一定要热。
里面是寒的,手脚就是冰凉的,因为手脚的温度代表胃气的温度,真正最好的温度是手掌掌背是阳,掌面是阴,正常人阴中要带阳,阳中要带阴,所以手背是凉的,手掌是温的。
所以我们诊断的时候,摸一下手背是凉的,手掌是温热的,这个是常态。
结果你摸到手掌是冷的,一直冷到劳宫穴,每个人不一样,那你看附子二钱、三钱、诸如此类。
那如果一直热到手背,石膏二两、三两、诸如此类。
有的时候可能是黄芩黄连。
如果手脚是冷的,额头是热的,也有问题,所以小孩子晚上睡觉,你摸一下手脚是热的,额头是冷的,这是常态。
如果有一天儿子跟你说,妈妈我不舒服,你给老师请假说我生病了,一摸手是热的,额头是冷的,啪一掌,骗不了你,对不对。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的临床运用【摘要】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是一种传统中医药方,具有多种临床应用。
在临床上,它被广泛用于治疗寒热错杂、中风偏瘫、月经不调等疾病。
该汤剂主要功效包括温中散寒、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等,对肠胃功能紊乱、血液循环不畅等有明显疗效。
在使用时需遵守禁忌症,如孕妇、高血压患者等不能使用。
在未来,随着中医药的发展,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可能会在更广泛的领域发挥作用,成为中医药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深入了解其药物组成、临床应用范围以及禁忌症等,可以更好地把握这一药方的临床运用,为中医药的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关键词: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典故,药物组成,临床应用范围,功效,疗效,禁忌症,注意事项,总结,未来发展方向。
1. 引言1.1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的典故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的典故源自于《伤寒论》中的经典医方。
据传,当时有一位名叫张仲景的医学大师,在治疗伤寒病患时发现了这一神奇的汤剂。
他观察到患者出现四肢寒冷、冷汗淋漓、脉象沉紧等症状时,便研制出了这个以当归、四逆散、吴茱萸和生姜为主要药物的汤剂,用以温阳散寒,救治寒病的良方。
这个典故不仅展示了张仲景医术高超,更体现了中医药“以药合法”的治疗理念。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作为经典方剂之一,被广泛运用于临床实践中,并为许多患者带来了健康与希望。
这个典故的流传,使得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在中医药界中备受推崇,成为了许多医生研究和应用的重要方剂之一。
其独特的药物组成和疗效,在中医临床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为中医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1.2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的药物组成1. 当归:当归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的功效。
当归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气血不畅引起的痛经、月经不调等问题。
2. 四逆:四逆包括四物、四逆散、四逆汤等,主要功效是温经止痛、散寒祛湿。
四逆可以改善寒痛、怕冷、手脚发凉等症状。
3. 吴茱萸:吴茱萸是一种温中理气的药材,具有促消化、祛湿化痰的功效。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的临床运用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方,用于治疗寒性痛经、闭经及其他病症,是许多中医学者广泛使用的方子之一。
该方子主要包含当归、四逆、吴茱萸和生姜四种中
药材,且该组方子具有温经散寒、祛风止痛等功效,可广泛用于妇科、消化道、心血管等
方面的病症。
临床应用
妇科疾病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是治疗妇科疾病的常用方子之一,因为该方子能够温经散寒、补血活血、调节女性身体内分泌等功能。
在临床运用中,该方子主要用于治疗女性痛经、
闭经、月经不调等病症。
消化道疾病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对于受寒凉之邪所致的消化道疾病亦有一定的疗效。
其主要
通过温经散寒、止痛祛湿等作用,缓解患者的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对于胃肠痉挛、胃痛、腹泻等病症尤其有效。
心血管疾病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还有助于治疗一些心血管疾病,比如冠心病和心肌梗塞等。
该方子主要通过温经祛寒、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等作用,帮助加速断层的瘀血吸收和缩小,从而缓解心血管疾病的症状。
不可盲目使用
虽然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使用。
首先,该方子主要适用于气血不足、寒湿内盛等寒性疾病,而对于热症或阳虚症等体质的人群,慎用或避免使用。
其次,该方子不应该过量或长期使用,以免出现肝肾负担过大、药
物比例失调等副作用。
总之,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具有温经散寒、祛风止痛等多
种功效,可用于妇科、消化道、心血管等方面的病症。
但在使用时,需要了解个人体质特点,遵循剂量和用药周期的限制,注意药物防范,并谨慎使用。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的临床运用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汤剂,它具有温经散寒、活血化瘀、温中止血的功效。
这个方子主要用于治疗寒凝阻滞、气血凝滞、寒结痛经、胃肠功能不全等病症,其临床运用具有一定的特点和功效。
下面就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在临床中的运用情况。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妇科疾病。
在中医学中,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有活血化瘀的功效,适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症状性子宫出血等症状。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不仅可以舒经活络、调经止痛,还可以温经散寒,调理女性的经脉系统,缓解妇科疾病引发的生理不适。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在临床上也常用于治疗腹泻、虚寒腹痛等症状。
在中医理论中,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有温中止血的功效,适用于肠胃寒冷、腹泻腹痛等症状。
特别适合于脾胃阳虚者,可以温中散寒,收敛止泻,修复肠道功能,缓解腹部不适症状。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在临床上还常用于治疗气血凝滞引起的疼痛症状。
气血凝滞主要表现为胸腹部疼痛、肌肉酸痛等症状,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可以活血化瘀,散结止痛,改善气血循环,减轻疼痛症状,对于气血凝滞引起的各种疼痛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在临床上还可以用于调理胃肠功能不全的患者。
因为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具有温中散寒的功效,它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胃肠功能,缓解胃肠不适症状,对于胃肠功能不全引发的消化不良、胃痛腹泻等症状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范围,主要用于治疗妇科疾病、腹痛腹泻、气血凝滞疼痛、胃肠功能不全等病症。
但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本方时应根据患者的病症情况,选择合适的剂量和配伍,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副作用。
在使用本方时,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不可擅自用药,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希望本文能给大家对于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的临床运用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加减治疗肾阳虚积冷宫寒不排卵型不孕症萸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加减治疗肾阳虚积冷宫寒不排卵型不孕症李某,30岁。
1981年2月23日初诊。
1976年结婚。
怀孕2个月时因被车撞而自然流产。
月经周期错后时多,偶有错后达14天之久。
现已4年未孕。
月经量中色正无块,带经7天,行经前后腰酸无力,腹胀支填,大便偏干。
末次月经3月4日。
患者面色黯滯失润,营养中等。
舌脉:舌苔薄白,脉沉细而迟涩少力。
分析:因之经行前后腹胀腰酸,周期舛错,常多愆而后至。
夫气滞故腹胀,腰酸为肾虚。
朱丹溪云:“后期而至者血虚也”。
赵养葵日:“后期而来者火衰也”。
脉之沉为气滞,迟主内寒,涩缘血少伤精。
下焦积冷,势必宫寒,宫寒则不孕也。
辨证:肾虚下焦积冷,血虚气郁,冲任失调。
治法:补肾暖宫,调和冲任气血。
处方:【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加减】。
桑寄生20克,川断12克,吴茱萸4克,当归10克,酒白芍20克,川芎6克,元胡5克,制香附10克,陈皮12克,桂枝6克,生姜10克。
患者初诊主诉曾经妇检,一切正常,讵料未做排卵检査。
据其宫寒脉证,认是不孕原因,故疏于询及。
三诊时月经适来,后愆6天,量不多,经行前腹胀腰酸疼,脉沉仍有涩滞之象,右尺显有独微。
方建议测基础体温,证明不排卵。
本例肾虚宫寒不孕,伴有明显气滞血虚证候,故始终佐以理气养血为治。
四诊时出现两胁下发胀,午后心中烦躁,基础体温单相,系血虚有热之证,故暂去桂枝、吴茱萸之辛温助阳,稍加丹参、柴胡和解气血。
由于ロ燥咽干,六诊又加蒌根以生津润燥。
七诊诉小腹发紧而硬,但不疼,基础体温仍为单相,脉沉细兼弦。
更方为:鸡血藤25克,草豆蔻10克,沉香面(分冲)1克,巴戟肉12克,桂枝5克,吴茱萸5克,当归10克,菟丝子12克,仙灵脾12克,干姜5克。
7月13日九诊,又出现停经46天,一无所苦。
当时考虑受孕欤?但基础体温尚未明显改善,查妊免试验又是阴性,且脉象亦不相符合。
既非孕当即为阻,沉弦之脉尚属有因。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的临床运用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是中医经典方剂,由当归、四逆散、吴茱萸、生姜四味中药组成。
这个方剂主要用于治疗气血不足、寒湿内固的中医证候,如痛经、月经不调、产后恶露不排、风湿痹证等。
本文将介绍这个方剂的临床运用。
适用症状1. 痛经:经前或经期出现下腹部、腰部、腿部等部位的阵痛,伴随腹胀、乳房胀痛、头痛、失眠等。
2. 月经不调: 苍白无华、月经量少,经期青黄色、色带紫黯,或经期先后、经前少、经后多,或长度不规则,或闭经。
3. 产后恶露不排: 产后出现的血块未能及时排出体外,引起恶露量多、质稠、味臭等。
4. 风湿痹证:身体肌肉或关节部位的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
主要功效1. 活血化瘀: 中药当归、四逆散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对于痛经、月经不调、产后恶露不排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2. 温经散寒: 中药四逆散、生姜有温经散寒的作用,对于寒湿内固的中医证候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3. 调和气血: 中药吴茱萸有调和气血的功效,可以起到增强身体免疫力、调节激素分泌等作用。
用法用量1. 配方:当归10克、四逆散5克、吴茱萸10克、生姜3片。
2. 用法用量:将中药放入煮沸的水中,用小火煮沸后继续煮15分钟,随后去药渣,取药液饮用。
每日1剂,分2次饮用。
连服3-6剂为1个疗程。
注意事项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为传统的中草药方剂,具有一定的风险和不良反应。
在使用这个方剂时,请注意以下事项:1.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禁用。
2. 体质虚弱、体弱多病的人禁用。
3. 需要按症状和体质进行施用,严禁滥用。
4. 儿童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结论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是中医临床治疗气血不足、寒湿内固的方剂。
它在治疗一些妇科疾病和风湿病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
然而,在使用这个方剂时,需要慎重考虑个体体质、具体症状和疾病病理情况,遵循医生的建议使用。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的临床运用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是一种重要的中医方剂,其临床运用广泛。
以下是关于当归
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的临床运用的相关内容。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是一种由当归、槟榔、附子、干姜、吴茱萸等中药组成的方剂。
它具有温补气血、理气温经的功效,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寒凝瘀阻型痛经。
寒凝瘀阻型痛经是指由于体内寒邪或气血淤滞导致月经期间出现经血凝滞、经血量少
以及经期疼痛等症状。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可以通过温补气血、理气温经的作用来缓
解这些症状。
当归为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的主要药物,它具有活血化瘀、温经止痛的功效。
当
归能够活血化瘀,缓解经血凝滞和经期痛,同时还能够温经止痛,缓解经期痛经的症状。
槟榔、附子为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的辅助药物,它们能够温里散寒、化痰散结的
作用。
槟榔、附子可以帮助温里散寒,缓解寒凝瘀阻型痛经的症状。
它们还可以化痰散结,缓解经血凝滞的症状。
吴茱萸为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的调味剂,它具有理气止痛的作用。
吴茱萸可以帮
助理气止痛,缓解寒凝瘀阻型痛经的症状。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中医方剂,其临床运用广泛。
在治疗寒凝
瘀阻型痛经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同时在临床上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剂量和
疗程的调整,以提高疗效。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的临床运用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是一种经典的中药方剂,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
该方剂是由当归、四逆散、吴茱萸、生姜组成,具有温补气血、活血化瘀、祛寒散寒的作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该方剂的临床运用。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主要适用于气血两虚、寒冷侵袭所致的病症。
具体的临床症状包括头晕头痛、面色苍白、四肢冰冷、乏力倦怠、月经不调、腹部冷痛等。
这些症状多见于气血不足、阳气不足等体质虚弱或寒邪侵袭的情况。
当归是该方剂的主药,具有温补血气、活血化瘀的作用。
四逆散是辅助药,具有暖胃散寒、祛寒散瘀的作用。
吴茱萸是该方剂的佐药,具有温中散寒、行气消痛的作用。
生姜是该方剂的使药,具有温中散寒、解表散寒的作用。
组合在一起服用,能够温补气血、活血化瘀、祛寒散寒,达到调理气血、改善症状的效果。
临床上常见的应用情况包括妇科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对于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经期疼痛等,该方剂能够活血化瘀、温补气血,改善症状。
对于消化系统的疾病如腹痛、腹泻等,该方剂能够温中散寒、行气消痛,缓解症状。
对于神经系统的疾病如头晕、头痛等,该方剂能够温补气血、祛寒散寒,缓解症状。
在使用该方剂时,需要针对不同的病情进行个体化的用药。
一般情况下,成人每次口服剂量为10-20克,每日1-2次。
对于儿童或老年人,剂量需要相应调整。
用药前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体质等因素,避免过量用药或药物过敏等问题。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是一种临床运用广泛的中药方剂,具有温补气血、活血化瘀、祛寒散寒的作用。
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气血两虚、寒冷侵袭所致的病症,如妇科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在使用时需要根据不同的病情进行个体化的用药,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的临床运用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是一种中药方剂,主要由当归、四逆散、吴茱萸、生姜等药物组成。
该方剂在临床医学中有广泛的应用,下面将对其临床运用进行简要介绍。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主要用于治疗寒性痛经、闭经、痛经、经行不调等妇科疾病。
当归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的作用,四逆散具有温肾助阳、活血止痛的作用,吴茱萸具有温经止痛、行气活血的作用,生姜具有温经散寒、活血止痛的作用。
这些药物组合在一起,能够综合调理女性的生理机能,达到治疗妇科疾病的效果。
具体来说,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对于寒性痛经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寒性痛经是由于子宫气血运行不畅,经脉受寒引起的疼痛。
当归具有活血散寒、调经止痛的作用,可以改善子宫血液循环,缓解经脉痉挛,从而减轻疼痛感。
四逆散具有温肾助阳、活血止痛的作用,可以增加子宫的温度,促进子宫收缩,改善子宫内环境,减少疼痛的产生。
吴茱萸具有温经止痛、行气活血的作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痛经的症状。
生姜具有温经散寒、活血止痛的作用,可以消除子宫寒邪,改善生理功能,减轻疼痛感。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还可以用于治疗闭经。
闭经是指女性出现月经周期延长或经期停止现象。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能够调理子宫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刺激子宫收缩,帮助恢复正常的月经周期,从而缓解闭经的情况。
这个方剂还可以用于治疗痛经、经行不调等妇科疾病。
痛经是指在月经过程中出现的腹部疼痛,经行不调是指月经时间不规律或过长。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可以调理女性的生理机能,恢复子宫的正常功能,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疼痛感,调整月经周期,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新用
关键词:痛经;雷诺氏病;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方出《伤寒论》,药由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生姜9味药组成,治疗阳气不足而又血虚,外受寒邪、手足厥寒、舌淡苔白、脉细欲绝或脉细等症[1]。
笔者研习《伤寒论》25年,临床辨证用治他症,疗效满意。
1 痛经
女,23岁。
初诊日期:1997 11 20。
5年前时值月经初潮,上学路上淋雨,引发痛经,以后每月行经第1天即腹痛难忍,伴恶心、恶寒、不思饮食、头晕,只能卧床休息,曾服止痛片、打度冷丁针,暂时缓解。
后服艾附暖宫丸、乌鸡白风丸,温经汤曾收一时之功,在进人大学后,因冬天教室寒冷,使病情加重,服上药罔效,刻诊:精神痿糜,面色苍白,冷汗出,四肢厥逆,经人搀入室,腹痛剧烈,呻吟不止,已1 d 未进米水,头晕恶心、呕吐、恶寒,舌淡苔白,脉沉细,证属阳气不足,血虚寒凝,外受寒邪。
治宜养血通脉,温阳祛寒[2]。
方以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加减:当归12 g,桂枝9 g,白芍9 g,细辛l.5 g,甘草5 g,通草3 g,吴茱萸5 g,生姜15 g,大枣15 g。
2剂后症状如失,以后每月月经来潮前5 d服5剂,2个月经周期后痊愈,随访1年未复发。
按:《伤寒论》中仲景云:“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本例病起于淋雨受寒,加重于再受风寒,五年沉寒致阳气更虚,血虚恶寒,寒凝血滞,手足厥逆,气血运行不畅,上干胃系则恶心呕吐,寒邪凝滞胞宫,致经来腹痛,冷汗出。
治当养血散寒,温通经脉,故以当归四逆汤温脉复阳,加人温肝和胃,通阳散寒的吴茱萸、生姜,并以清酒和水共煮,加强其活血祛寒功用,则陈寒痼冷可去而病可愈。
病属久寒而方中仍不加干姜、附子,是基于厥阴为阴中之有阳之脏,内寄相火,藏营血而应风木,虽有久寒在内,亦不得加入辛燥大热助阳之品,以免扰动风火,耗伤营阴,反生它变。
所谓“分经投治”。
证诸临床,本方确属散寒而不助火,养营血而不滞邪,诚为治疗厥阴营血不足,内有久寒之良方。
2 雷诺氏病
男,28岁。
初诊日期:1998 12 03。
3年前因户外滑冰,双手及耳部冻伤,以后每年冬季复发,曾外用冻伤膏,愈裂霜、猪油、辣椒水、内服冻伤l号冲剂,金匮肾气丸好转,今年从10月中旬开始出现雷诺氏病。
诊见:面部青紫双耳紫红,双手十指齐根发白,麻木疼痛、恶寒振瑟,舌淡,脉细微,体温35.4℃。
证属寒湿之邪外侵,凝滞血脉。
治宜温经通脉,活血化瘀,扶正复阳。
方以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加减:当归12 g,桂枝9 g,白芍9 g,细辛1.5 g,甘草5 g,通草3 g,吴茱萸5 g,生姜15 g,大枣15 g,艾叶5 g,桃仁10 g,红花5 g。
5剂后面部及双手转红润,疼痛止,体温36.5℃,20剂后痊愈,至今未复发。
按:患者年过三八,气血虽盛,无奈塞湿侵袭,导致冻伤,虽曾用药,值季累犯,证属寒湿外侵,凝滞血脉,故以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温经散寒,扶正复阳,加艾叶温经止痛,桃仁、红花活血祛瘀,诸药配伍,阴寒散,阳脉复,诸证消。
3 慢性结肠炎
男,40岁。
初诊日期:1998 08 30 患者10年前,因精神紧张,环境潮湿,饮食不节引发结肠炎,腹泻不止,日6~8次,曾服思密达、黄连素、附子理中丸、赤石脂禹余粮汤、四神丸等有所好转。
后因工作中出过差错,精神紧张,思虑过度,引起复发,几年中每遇饮食失节,着凉饮冷,情绪紧张即犯,多则15~20次,多方求治无效。
诊见:慢性病容,精神疲惫,自诉腰痛腿软、乏力,泄泻多在黎明之前,腹部作痛,肠鸣即泻,泻后则安,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细。
证属泄泻日久,肾阳虚衰,不能温养脾胃,为脾肾阳虚证。
治宜温肾健脾,固涩止泻。
方用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加减:当归12 g,桂枝9 g,白芍9 g,细辛1.5 g,甘草5 g,生姜15 g,乌梅l0 g,罂粟壳l0 g,赤石脂10 g,吴茱萸l0 g,五味
子l0 g。
5剂后,腹泻减至2次/d,35剂痊愈,随访1年未见复发。
按:患者泄泻日久,肾阳虚衰,不能温养脾胃,运化失常,阴寒较盛,故腹部作痛,肠鸣即泻,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为脾肾阳气不足之证。
治宜温肾健脾,固涩止泻,以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温肾通阳,逐寒外出,加乌梅、罂粟壳、赤石脂涩肠止泻,补脾固脱,诸药配伍合奏温通肾阳,固涩止泻之功。
4 隐睾证
男,30岁初诊日期:2000 10 25,患者身高1.70 m,体重120 kg,体态丰腴,行走气喘,因2年前骑摩托车长期送货赶路,屡受风寒侵袭,渐至睾丸挛缩上提入腹腔,只剩空囊,时常腹痛,泄泻。
曾服前列康,附子理中丸,木香顺气丸,金匮肾气丸,沉香散等药罔效,诊见:肚腹肥大,腰带系于耻骨联合上端,行动不便,伴气喘吁吁,阴茎短小,包皮过长,睾丸隐入腹腔,只剩空囊,诉结婚五年未曾受孕,妻子行妇科检查一切正常,精液检查成活率30%,死精率70%,液化时间l h,同房时间短,性欲低下。
证属风寒侵袭,日久累及肝经,阴筋痉挛瘈疭,使阴缩睾提入腹,腹腔温度高,不适于生精养精。
治宜温经散寒,通阳降睾。
方用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加减:当归12 g,肉桂9 g,白芍9 g,细辛1.5 g,甘草5 g,通草10 g,生姜15 g,沉香10 g,旋覆花10 g,金铃子10 g,淫羊藿l0 g。
5剂腹痛停,睾丸降于阴囊,10剂后即能同房15 min,服30剂后,诸证皆消,半年后其妻有孕,产下一子,一切正常。
按:足厥阴肝经属于肝,络于胆,绕外阴,凡属肝经循环部位由阴寒凝结之气滞血瘀而出现的病证,均可拟用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荡加减以温通,本例病证以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温经散寒,沉香、旋复花通阳降睾,金铃子祛寒止痛,淫羊藿补肾壮阳,祛风除湿,诸药合奏温阳散寒,通阳降睾之功。
睾囊中精自生,故能产孕。
5 讨论
5.1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出自仲景《伤寒论》,取桂枝汤加当归细辛、通草、吴茱萸而成,方拟当归为君,佐细辛能达三阴,外温经,内温脏,通草善通关节,内通窍,而外通营,吴茱萸暖肝温胃,散寒开郁,并借酒力以行药势,所以有温经散寒,养血通脉之功。
足厥阴肝经属于肝,络于胆,绕外阴,凡属肝经循环部位由阴寒凝结之气滞血瘀而出现的病证,均可拟用当归四逆吴茱萸加生姜汤加减以温通。
无不效应。
故师古之法不必拘泥于古之症状,才能灵活运用,举一反三[4]。
5.2 本方所举案例,虽然病症病名各异,其病位均在肝经,病因病机为寒凝血滞,实属异病同治,精心疏方,才能切中要害。
参考文献:
[1]许济群.方剂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85 85.
[2]李培生.伤寒论讲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201 201.
[3]刘渡舟.中医问答题库上[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33 133.
[4]张丰强.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效验方精选[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6:466 466.
(河北省唐山市妇幼保健院063000)
收稿日期:2005 03 02;(仲学龙,冯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