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30320咏春拳教学考核课程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2
咏春拳教学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了解咏春拳的历史、基本理论和技巧。
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演示和应用咏春拳的基本动作和组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学生培养坚持不懈、自信勇敢的品质,并理解武术文化的内涵。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咏春拳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提高身体素质和自我防护能力。
同时,学生将培养坚持不懈、自信勇敢的品质,增强对武术文化的认同和尊重。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咏春拳的历史、基本理论、基本动作和组合技巧。
首先,将介绍咏春拳的历史和发展,使学生了解咏春拳的起源和文化背景。
接着,将讲解咏春拳的基本理论,包括动作要领、呼吸技巧和战术思维。
然后,将教授咏春拳的基本动作和组合,包括拳法、脚法和步法,并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练习。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
首先,将采用讲授法向学生传授咏春拳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同时,将学生进行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考。
此外,将通过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分析咏春拳的实际应用和战术运用。
最后,将学生进行实验法,即实际操作和练习,以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将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
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
教材将提供咏春拳的基本理论和动作描述,供学生学习和参考。
参考书将提供更多的背景知识和案例分析,以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
多媒体资料将通过视频和图片等形式展示咏春拳的动作示范和应用示例,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技巧。
实验设备将包括拳击手套、靶子和训练器材等,以支持学生的实际操作和练习。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将采用多种评估方式。
平时表现将占30%的比重,包括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纪律表现和团队协作能力。
作业将占20%的比重,包括学生提交的练习报告和反思日志。
咏春主题课程教案教案标题:咏春主题课程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咏春拳的起源、特点和发展历程。
2. 学习基本的咏春拳招式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性、灵活性和反应能力。
4.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 掌握咏春拳的基本招式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教学难点:1. 学生对咏春拳的理解和运用。
2. 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咏春拳的起源、特点和发展历程的相关资料。
2. 教学工具:投影仪、音响设备、咏春拳示范视频等。
3. 教学环境:宽敞明亮的活动场地。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 (5分钟)- 利用投影仪展示咏春拳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 向学生简要介绍咏春拳的起源、特点和发展历程。
Step 2: 知识讲解 (15分钟)- 分享咏春拳的基本招式和技巧,示范并解释每个动作的要领。
- 强调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
Step 3: 实践练习 (30分钟)- 分组进行基本招式的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 鼓励学生互相配合,进行招式的对练。
Step 4: 拓展活动 (15分钟)- 小组比赛:分组进行招式对练比赛,评选最佳表现的小组。
- 学生个人展示:鼓励学生展示自己最擅长的咏春拳招式。
Step 5: 总结与评价 (10分钟)- 请学生回顾学习过程,分享他们的收获和体会。
-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
教学延伸:1. 邀请咏春拳的专业教练进行示范和指导。
2. 组织学生参加咏春拳比赛或演出活动。
3.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咏春拳的更高级技巧和应用。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实践练习中的动作是否准确、流畅。
2. 评价学生在小组比赛和个人展示中的表现和进步。
3. 收集学生对课程的反馈和建议。
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2. 学生对咏春拳的掌握程度和学习效果如何。
3. 教学环节是否有待改进和调整。
注:以上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方法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编。
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咏春拳的基本概念、起源和发展历程。
2. 掌握咏春拳的基本拳法、步型和防守技巧。
3. 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协调性和实战能力。
4. 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教学对象:大学一年级学生教学时间:16课时教学场地:武术馆教学内容:一、咏春拳基本理论(2课时)1. 咏春拳的起源、发展历程和特点。
2. 咏春拳的流派、代表人物和代表拳法。
3. 咏春拳的实用价值和文化内涵。
二、咏春拳基本拳法(6课时)1. 凤眼拳、柳叶掌等基本手型。
2. 冲拳、撑掌、摊掌、膀手等基本拳法。
3. 基本步型:四平马、二字马、追马、跪马、独立步等。
三、咏春拳基本步型(4课时)1. 四平马:讲解四平马的基本要领和练习方法。
2. 二字马:讲解二字马的基本要领和练习方法。
3. 追马、跪马、独立步:讲解这些步型的基本要领和练习方法。
四、咏春拳实战技巧(4课时)1. 黐手、耕手、膀手等防守技巧。
2. 问手卸力、反击潜身下击拳等实战技巧。
3. 木人桩打法教学。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介绍咏春拳的基本概念和起源。
2. 讲解咏春拳的基本拳法:凤眼拳、柳叶掌等。
3. 练习基本拳法。
第二课时:1. 继续讲解咏春拳的基本拳法:冲拳、撑掌、摊掌、膀手等。
2. 讲解基本步型:四平马、二字马等。
3. 练习基本拳法和步型。
第三课时:1. 讲解咏春拳的基本步型:追马、跪马、独立步等。
2. 练习基本步型。
3. 讲解黐手、耕手、膀手等防守技巧。
第四课时:1. 继续讲解黐手、耕手、膀手等防守技巧。
2. 讲解问手卸力、反击潜身下击拳等实战技巧。
3. 练习实战技巧。
第五课时:1. 讲解咏春拳的木人桩打法。
2. 练习木人桩打法。
第六课时:1. 复习咏春拳的基本拳法、步型和实战技巧。
2. 进行实战演练。
第七课时至第十四课时:1. 继续复习咏春拳的基本拳法、步型和实战技巧。
2. 进行实战演练。
第十五课时:1. 组织咏春拳表演赛。
2.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和总结。
咏春拳课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为装甲兵工程学院武术俱乐部成员开设的课程。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自我防范的意识、防范的观念、防范的策略、及防范心理;使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基本防范的技法与技能,在练习中提高个人的勇气和胆量,达到增强体魄、磨练意志、塑造品格的教学目的。
三、教学内容表一教学内容第一部分:( 1个月时间)单式:耕手、摊手、伏手、膀手、日字冲拳、蛇形云手等单操手练习!桩功:正身钳阳马、六合混元桩、双弓钳阳马。
对练:对冲日字拳、降三星、双人压腰、摊伏手接直拳,各种单式接招对拆练习。
套路:小念头第二部分:(1个月时间)单式:转马、转马冲拳、勾钻拳、直撑脚(穿心脚)、虎尾脚、煞脚、勾挂脚、拐脚、钉脚、转马双劈肘对练:对练单圈手、单黏手、单推手、碌手、穿桥捞手、过手压桥、腿法攻击、腿法防守等!步法:推蹬步、箭趟步套路:寻桥(沉桥)第三部分:(1个月时间)•单式:逼步连环冲拳、横撞拳、耕拦手、外镰手、盖肘、横肘、挑肘、砸肘、后撞肘、圈步。
对练:双黏手、黏手离桥、过手对拆、双推手。
套路:标指第四部分:(1个月时间)单式:三角步、扣步转马、各式自由步法、各式木人桩单式手法。
对练:用本派各种招术自由搏击对练。
套路:木人桩。
用内劲练小念头过度到内家内功。
第五部分:(1个月时间)六点半棍套路、黏棍练习、棍对其它兵器攻防练习、强化式黏手对抗练习、离手自由搏击。
四、学时分配教学内容时数分配表表二教学内容教学时数教学形式百分比1第一部分 2 理论讲授2第二部分 2 理论讲授 25%3第三部分 2 教学实践4第四部分 6 教学实践5第五部分 2 教学实践 62.5%考试 2 技术考试 12.5%合计16 100%五、考核安排1.考核的依据本课程的考核以大纲的教育目标为依据。
2.考核内容及比例(1)技术运用:占60%。
(2)平时成绩:武德表现、出勤、技术考察,占40%。
3.考核方式及要求(1)考核方法:考生随机分为两组,第一组抽签确定进攻的状态,第二组根据随机搭配的对手所使用的方法,完成三种反击自卫的技法。
一、课程背景咏春拳,又称咏春、咏春功夫、南拳等,起源于我国广东省,是一种以快、准、狠、猛为特点的拳术。
近年来,随着武术文化的普及和推广,咏春拳逐渐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
为了传承和发扬咏春拳这一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自卫能力,特制定本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咏春拳的历史、起源和发展,增强民族自豪感。
2. 掌握咏春拳的基本拳法、步法和防守技巧,提高自卫能力。
3. 培养学生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品质。
4.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质。
三、教学内容1. 咏春拳的基本拳法:包括拳法、掌法、肘法、膝法等。
2. 咏春拳的基本步法:包括马步、弓步、虚步、歇步等。
3. 咏春拳的基本防守技巧:包括防守拳、防守掌、防守肘、防守膝等。
4. 咏春拳的基本套路:包括咏春拳拳套、咏春拳拳术、咏春拳对练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咏春拳的历史、起源和发展。
(2)播放咏春拳相关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基本拳法教学(1)教师示范咏春拳的基本拳法,学生跟学。
(2)教师纠正学生的动作,确保动作准确。
(3)学生分组练习,互相纠正动作。
3. 基本步法教学(1)教师示范咏春拳的基本步法,学生跟学。
(2)教师纠正学生的动作,确保动作准确。
(3)学生分组练习,互相纠正动作。
4. 基本防守技巧教学(1)教师示范咏春拳的基本防守技巧,学生跟学。
(2)教师纠正学生的动作,确保动作准确。
(3)学生分组练习,互相纠正动作。
5. 基本套路教学(1)教师示范咏春拳的基本套路,学生跟学。
(2)教师纠正学生的动作,确保动作准确。
(3)学生分组练习,互相纠正动作。
6. 实战演练(1)学生分组进行咏春拳实战演练,互相切磋。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动作,提高实战能力。
7. 总结与反思(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重点。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改进意见。
(3)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
课时:2课时年级:大学一年级教材:《大学体育》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咏春拳的基本特点和基本动作。
2. 通过咏春拳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自卫能力。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敢拼搏的精神。
教学重点:1. 咏春拳的基本动作。
2. 咏春拳的基本步法和防守技巧。
教学难点:1. 咏春拳动作的准确性和连贯性。
2. 咏春拳防守技巧的运用。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堂常规1. 教师点名,检查学生出勤情况。
2. 学生做课前准备活动,包括热身运动和拉伸运动。
二、教学内容1. 咏春拳简介:介绍咏春拳的起源、特点和发展历程。
2. 咏春拳基本动作:讲解咏春拳的基本动作,如马步、手形、腿法等。
3. 咏春拳基本步法:教授咏春拳的基本步法,如前进、后退、侧移等。
4. 咏春拳防守技巧:讲解咏春拳的防守技巧,如闪躲、格挡、反击等。
三、实践练习1. 学生分组进行咏春拳基本动作的练习。
2. 学生分组进行咏春拳基本步法的练习。
3. 学生分组进行咏春拳防守技巧的练习。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第二课时:一、课堂常规1. 教师点名,检查学生出勤情况。
2. 学生做课前准备活动,包括热身运动和拉伸运动。
二、教学内容1. 咏春拳实战演练:讲解咏春拳实战演练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2. 学生分组进行咏春拳实战演练。
三、实践练习1. 学生分组进行咏春拳实战演练。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动作。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咏春拳的基本动作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战演练中的表现。
3. 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满意度。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自卫能力。
3. 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程目标:1. 认知目标:了解咏春拳的基本概念、起源和发展,掌握咏春拳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2. 技能目标:通过系统训练,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咏春拳的基本拳法、步法和桩法。
3. 体能目标:增强学生的身体协调性、灵活性和耐力,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4.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武术的热爱,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精神。
课程时间:8周,每周2课时教学对象:初中以上武术爱好者教学器材:咏春拳服装、拳套、拳靶、木人桩等教学步骤:第一周:咏春拳基本概念与起源1. 介绍咏春拳的基本概念、起源和发展历程。
2. 分析咏春拳的特点和优势,让学生对咏春拳有初步的认识。
第二周:咏春拳基本拳法教学1. 教授咏春拳的基本拳法,如小念头、寻桥、标指等。
2. 讲解拳法动作要领,强调动作的规范性和实用性。
3. 学生跟练,教师个别指导。
第三周:咏春拳基本步法教学1. 教授咏春拳的基本步法,如马步、弓步、虚步等。
2. 讲解步法动作要领,强调步法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3. 学生跟练,教师个别指导。
第四周:咏春拳桩法教学1. 教授咏春拳的桩法,如木人桩、沙袋桩等。
2. 讲解桩法动作要领,强调桩法的持久性和耐力。
3. 学生跟练,教师个别指导。
第五周:咏春拳粘手与散式教学1. 教授咏春拳的粘手和散式,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咏春拳进行实战。
2. 讲解粘手和散式的技巧,强调实战性和实用性。
3. 学生跟练,教师个别指导。
第六周:咏春拳实战演练1. 组织学生进行咏春拳实战演练,让学生在实战中运用所学技能。
2. 教师指导,纠正学生在实战中存在的问题。
3. 学生互评,总结实战经验。
第七周:咏春拳综合训练1. 组织学生进行咏春拳的综合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教师指导,让学生在训练中学会如何运用咏春拳进行实战。
3. 学生互评,总结训练经验。
第八周:咏春拳考核与总结1. 组织咏春拳考核,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2. 教师总结教学过程,给予学生鼓励和指导。
3.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高自己的武术素养。
一、课程背景咏春拳,又称咏春、永春、永春拳等,起源于我国广东省,是一种以短打、快速、灵活、实用的武术。
咏春拳不仅具有极高的实战价值,还能强身健体、陶冶情操。
为弘扬传统文化,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本课程将咏春拳作为教学内容,旨在让学生在传承武术精髓的同时,锻炼身体,增强意志。
二、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咏春拳的基本概念、起源、发展历程及特点。
2. 掌握咏春拳的基本套路、手法、步法和实战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拼搏精神及尊师重道的品质。
4.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反应能力和心理素质。
三、教学内容1. 咏春拳的基本概念、起源、发展历程及特点。
2. 咏春拳的基本套路:小念头、寻桥、标指等。
3. 咏春拳的基本手法:冲拳、摆拳、勾拳、崩拳等。
4. 咏春拳的基本步法:马步、弓步、仆步、虚步等。
5. 咏春拳的实战技巧:防守、进攻、反击等。
四、教学安排1. 理论课:每周一次,每次1课时,主要讲解咏春拳的基本概念、起源、发展历程及特点。
2. 实践课:每周两次,每次1.5课时,主要进行咏春拳的基本套路、手法、步法和实战技巧的训练。
3. 综合训练课:每周一次,每次2课时,进行咏春拳的实战演练和体能训练。
五、教学方法1. 讲解法:通过讲解咏春拳的基本概念、起源、发展历程及特点,让学生对咏春拳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2. 演示法:教师亲自演示咏春拳的基本套路、手法、步法和实战技巧,让学生直观地学习。
3. 实践法:让学生跟随教师进行咏春拳的基本套路、手法、步法和实战技巧的练习。
4. 对练法:组织学生进行咏春拳的实战演练,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咏春拳的基本概念、起源、发展历程及特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咏春拳的基本套路、手法、步法和实战技巧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在实战演练中的表现,包括防守、进攻、反击等。
4. 学生的身体素质、反应能力和心理素质的提高。
七、教学总结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咏春拳的基本套路、手法、步法和实战技巧,还能提高身体素质、反应能力和心理素质。
咏春拳自由搏击教学大纲咏春拳自由搏击教学大纲咏春拳,作为一种中国传统武术,以其独特的理念和技术而闻名于世。
近年来,随着搏击运动的兴起,咏春拳的自由搏击教学也逐渐受到关注。
本文将探讨咏春拳自由搏击教学的大纲,帮助学习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这项技艺。
第一部分:咏春拳的基本原理咏春拳是由叶问师傅所创立的一种武术,其核心理念是“以力制力”。
咏春拳强调以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应对对手的攻击,通过敏捷的身体动作和准确的技术来获得优势。
学习者首先需要了解咏春拳的基本原理,包括中心线理论、四面理论、力量传导等。
第二部分:咏春拳自由搏击的技术要点1. 身体控制:在自由搏击中,良好的身体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学习者需要通过咏春拳的特殊训练方法来提高身体的敏捷性、协调性和爆发力,以便在搏击中能够迅速作出反应。
2. 打法变化:咏春拳自由搏击强调变化多端的打法。
学习者需要掌握不同的进攻和防守技巧,包括直拳、勾拳、肘击、膝击等,以及如何灵活运用这些技巧来应对对手的不同攻击方式。
3. 距离掌握:在自由搏击中,掌握好与对手的距离是非常重要的。
学习者需要通过不断的实战训练来熟悉不同距离下的技术应用,包括近身搏击、中距离打击和远距离攻击等。
第三部分:咏春拳自由搏击的实战训练1. 基本功训练:咏春拳自由搏击的实战训练离不开基本功的打磨。
学习者需要通过反复的基本动作练习,如基本拳法、腿法、步法等,来提高技术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 对抗训练:咏春拳自由搏击的核心是与对手进行实战对抗。
学习者需要参与模拟对抗的训练,与其他学习者或教练进行实战演练,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咏春拳的技术。
3. 心理素质培养:自由搏击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来应对对手的攻击和压力。
学习者需要通过心理训练来提高自信心、耐力和决断力,以便在搏击中能够保持冷静和应对变化。
第四部分:咏春拳自由搏击的应用场景咏春拳自由搏击不仅仅是一种技术的训练,更是一种实用的自卫技能。
学习者可以将咏春拳的自由搏击应用于各种实际场景中,如街头斗殴的自卫、职业搏击比赛的竞技等。
咏春拳法教学教案教案标题:咏春拳法教学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为教师提供一份详细的咏春拳法教学教案,以培养学生的体能、自律性和自我保护能力。
本教案适用于中小学教育阶段,要求教师具备咏春拳法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并借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资源,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咏春拳法的基本动作和原理。
教学目标:1. 了解咏春拳法的历史和基本原理;2. 学习和掌握咏春拳法的基本动作和技巧;3. 培养学生的反应能力、协调性和自我保护能力;4. 培养学生的自律性和集中力。
教学准备:1. 咏春拳法教材和参考书籍;2. 播放设备和投影仪;3. 音乐播放器和适合的音乐;4. 开阔的活动场地。
教学过程:引入:1. 使用多媒体展示咏春拳法的精彩表演,激发学生对咏春拳法的兴趣;2. 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咏春拳法的了解和认知程度。
知识与技能讲解:1. 讲解咏春拳法的起源、历史渊源和基本原理;2. 逐步介绍咏春拳法的基本动作和技巧,例如:直拳、封肘、转圈步等;3. 结合示范和解说,确保学生理解并掌握每个动作的正确要领;4. 强调正确的姿势和骨架,注重身体的协调性和稳定性。
实践练习:1. 分组活动,让学生两人一组进行基本动作的练习;2. 指导学生进行基本动作的跟练,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3. 安排有节奏感的音乐,配合学生进行基本动作的练习,增强学生的协调性和灵活性;4. 设计多样化的练习活动,如对抗、应用实战等,培养学生的反应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总结与评价:1.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2. 对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3. 鼓励学生持续练习,并指导他们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技能。
教案扩展: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适当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增加更多的技巧和挑战性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教案评估:教师可通过课堂观察、练习活动的表现、小组合作等方式进行评估,同时可考虑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咏春拳法考试或演示活动,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技能水平。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咏春拳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武术素养。
2. 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4. 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尊重他人的优良品质。
二、教学内容1. 咏春拳基本动作:基本步法、手法、腿法、拳法、摔法等。
2. 咏春拳基本套路:小念头、寻桥、标指、八斩刀等。
3. 咏春拳实战技巧:攻击、防守、反击等。
三、教学过程1. 准备阶段(1)场地布置:设置咏春拳练习场地,包括拳台、器械练习区、集体练习区等。
(2)器材准备:准备咏春拳器械、拳靶、护具等。
(3)学生分组: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身体素质等进行分组。
2. 教学实施(1)基本动作教学:教师讲解咏春拳基本动作要领,学生跟随教师进行练习。
重点讲解动作要领、呼吸方法、发力技巧等。
(2)基本套路教学:教师示范咏春拳套路动作,学生跟随教师练习。
重点讲解动作顺序、节奏、力度等。
(3)实战技巧教学:教师讲解咏春拳实战技巧,学生分组进行练习。
重点讲解攻击、防守、反击等技巧。
(4)集体练习:组织学生进行集体练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3. 总结与反馈(1)教师总结本次课程内容,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
(2)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总结自己在课程中的收获与不足。
(3)教师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计划,提高教学质量。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出勤率:评价学生对咏春拳课程的重视程度。
2. 学生动作规范程度:评价学生对咏春拳基本动作、套路和实战技巧的掌握程度。
3. 学生身体素质:评价学生在咏春拳课程中的身体素质变化。
4. 学生团队协作精神:评价学生在咏春拳课程中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五、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阶段(1-4周):咏春拳基本动作教学。
2. 第二阶段(5-8周):咏春拳基本套路教学。
3. 第三阶段(9-12周):咏春拳实战技巧教学。
4. 第四阶段(13-16周):咏春拳综合练习与考核。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方案,旨在让学生在咏春拳课程中提高自身素质,培养良好的品质,为我国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
咏春拳标指教学:左退步杀颈⼿、右并步内标指、右级肘内标指...本期的咏春拳标指教学介绍的标指动作有左退步杀颈⼿、右并步内标指、右级肘内标指等,包括对每⼀动作的详细图解教程。
在练习时要注重动作的规范性,规避错误。
标指教学⼀、左退步杀颈⼿ (158-160)左掌收⾄右肩处,右掌置于左肘下;左脚经右脚内侧退步并向左开步,左掌朝左做杀颈⼿,右掌做护⼿。
标指教学⼆、右并步下标指咏春拳标指教学(三):右并步下标指 (161-163)左杀颈⼿经额前下落做按⼿,右掌掌⼼朝左,⼿指在左桥之上向前下标出,右脚同时并向左脚,接着向右开马成钳阳马,左⼿掌⼼朝下置于右肘底,成按⼿。
标指教学三、双反掌、圈⼿、揦⼿、收拳 (164-167)双掌分别原位翻转,掌⼼皆朝上,然后,两⼿腕同时向内、向下、向上旋转做圈⼿,拳⼼向前;两⼿掌变拳、⼿肘收缩做揦⼿,接着两臂分别向外翻转,使拳⼼朝上,双⼿回抽,双拳收⾄胸侧。
标指教学四、右级肘下标指 (168-169)钳阳马左转成右坐马,右⼿握拳、起肘向左做级肘,肘尖发⼒;左拳变掌轻附于右拳⾯,腰拧转⾄左⽅的极限; (170-172)腰⾝右转坐正,左⼿向前下⽅标出做左下标指,右掌略放平;接着,右脚经左脚内侧45°上步成左坐马,左⼿屈肘回收变按⼿,右指经左桥之上与上步同时向前下⽅标出I成右下标指。
标指教学五、右退步杀颈⼿咏春拳标指教学(三):右退步杀颈⼿ (173-175)右掌收⾄左肩处,左掌置于右肘下;右脚经左脚内侧退步并向右开步,右⼿掌朝右做杀颈⼿,左⼿掌做护⼿。
标指教学六、左并步下标指咏春拳标指教学(三):左并步下标指 (177-178)右杀颈⼿经额前下落做按⼿,左掌掌⼼朝右,⼿指在右桥之上向前下⽅标出,左脚同时并向右脚,接着向左开马成钳阳马,右⼿掌⼼朝下置于左肘底,成按⼿。
标指教学七、双反掌、圈⼿、揦⼿、收拳 (179-182)双掌分别原位翻转,掌⼼皆朝上,然后,两⼿腕同时向内、向下、向上旋转做圈⼿,拳⼼向前;两⼿掌变拳、⼿肘收缩做揦⼿,接着两臂分别向外翻转,使拳⼼朝上,双⼿回抽,双拳收⾄胸侧。
咏春拳基本功教学咏春拳基本功教学咏春拳是一种十分科学化和人工化的拳术。
其长处在于埋身搏击。
它拳快而防守紧密,马步灵活和上落快,攻守兼备及守攻同期,注重刚柔并济,气力消耗量少。
要练好咏春拳,其基本功必须得扎实,练习基本功的时间也不能少。
下面yjbys店铺为大家分享咏春拳基本功教学~一、转马:用脚板转,要钳住,加上手法练习,如披肘等等。
二、进马:擦着地而进(不擦也行),重心在后脚,先慢速,再快速练习。
三、退马:擦着地而退(不擦也行),重心在后脚,先慢速,再快速练习。
四、蛇形手:咏春拳的基本手。
五、连环拳:放松练,打出速度,练到一定程度劲力就会自然出来了,再配合马步练。
六、练马力:可独脚站马步,练马力。
七、抓筷子:练指力、腕力、前臂力。
八、手感练习(重点):1、单圈手:A(外桥手)与B(内桥手)双摊手相对,A向里用圈割手想把B割开再进攻,而此时B则顺势绕过A外侧再用伏手压住A,则A进攻不了了,接着由反方向回到双摊手。
换手练习。
2、双圈手:是双手同时做单圈手,一双手在内(B),一双手在外(A),以双摊手相对,处于外桥的A做圈割手把B割开再绕上来压住B,再逆向回到双摊手。
3、单蛇形手:A压在B的'上面,停留2秒后或者紧接着绕上去压在A的上面,接着A又上来,如此反复...4、双蛇形手:两只手同时做蛇形手,边做边配合步伐移动。
5、单粘手练习。
6、封手练习(在双粘手练习之前的练习)。
7、双粘手练习。
以上手部感觉练到一定时间后就会产生感觉了,可闭上眼睛对练。
九、打蜡烛测功力:用掌和拳分别测功力。
咏春拳标指教学:左标手、上步穿手左标手上步穿手(302-305)右脚径直上步至右前方且转身成左坐马,同时,左手回收成护手,右手成标指在左肘下穿出,往前做右穿手;接着,上身侧转,右手回收成护手,左手成标指在右肘下穿出,往前做左穿手;然后’上身再侧转,左手回收成护手,右手成标指在左肘下穿出,往前做右穿手。
右耕手(306)左手护手不变,右手手掌翻转,收肘朝左做耕手。
右下标指(307-308)右手肘底发力,力贯指尖,往前偏左45°方向做下标指。
右退马杀颈手(309-311)右掌收至左肩处,掌心向下,左掌置于右肘下;右脚经左脚内侧退马并向右开步,右掌朝右做杀颈手,左手做护手。
左并步右按手左标指(312-313)右杀颈手曲肘,经额前下落成按手,左手肘底发力、掌心向下做标指,在右按手之下脱手向前标出,左脚同时并向右脚,旋即向左开马成钳阳马,目视前方。
双反掌、圈手、揦手、收拳(314-317)双掌在原位翻转,掌心皆朝上,然后,两手腕同时向内、向下、向上旋转做圈手,拳心向前;两手掌变拳、手肘收缩做揦手,接着两臂分别向外翻转,使拳心朝上,双手回抽,双拳收至胸侧。
右标手(318-319)左脚退步至距右脚后约30厘米的地方,呈较宽的T 字马,双拳变掌向后摆,接着,右手往前上方做标手,左手做护手。
上步穿手(320-322)左脚上步至左前方且转身成右坐马,同时,右手回收成护手,左手成标指在右肘下穿出,往前做左穿手;接着,上身侧转,左手回收成护手,右手成标指在左肘下穿出,往前做右穿手;然后,上身再侧转,右手回收成护手,左手成标指在右肘下穿出,往前做左穿手。
左耕手、下标指、退马杀颈手(323-326)右手护手不变,左掌翻转收肘朝右做耕手;然后左肘底发力,力贯指尖往前偏右45°做下标指。
接着左掌收至右肩处,掌心向下,右掌置于左肘下;左脚经右脚内侧退马并向左开步,左掌朝左做杀颈手,右手做护手。
右并步左按手右标指(327-329)左杀颈手曲肘’经额前下落成按手,右手肘底发力、掌心向下做标指,在左按手之下向前标出’右脚同时并向左脚,旋即向右开马成钳阳马,目视前方。
咏春拳教学考核课程一.入门武术礼仪,拳术基本功,咏春拳套路“小念头”,让咏春拳爱好者认识咏春拳,并且有系统地进入学习之门,强化体能成长,增强自信心。
1.礼仪:抱拳礼,咏春祖训。
(1)守纪律崇尚武德;(2)明礼义爱国尊亲;(3)爱同学团结乐善;(4)节色欲保守精神;(5)勤练习技不离身;(6)学养气戒滥斗争;(7)常处世态度温文;(8)扶弱小以武辅仁;(9)继先绪谨持祖训。
2.基本功:(1)二字沉马;(2)双手冲拳;(3)摊手冲拳;(4)连环冲拳;(5)擒手起膀……3.小念头:起式,二字钳羊马,日字冲拳,三拜佛,双翼掌,撑拦手,圈摊手,起膀手,三脱三冲,收式。
(马步要点:五趾捉地,两膝内钳,提肛收腹,含胸拨背,沉肩落膀,虚灵吊顶。
)4.每月考核:(1)放松(能松即顺)力在皮肉;练套路时,只记线点,不可用力,尽量放松。
(2)练柔(柔极必刚)柔在筋骨;以意练拳,拳随我动,连绵不断,柔如流水。
(3)散力(力尽生劲)劲在脉络。
意气相随,一呼一吸,拳由心发,松随风动。
二.健身小念头,.基本功,寻桥,木人桩,桥手球,为了加强习练者更有系统地进入学习和练习咏春的力与度。
1.小念头:套路,放松、放柔、放慢、练习,慢练6至8分钟。
2.基本功:(1)正身转马;(2)偏身冲拳;(3)转膀冲拳;(4)滑步摊打;(5)偏身逼步;(6)逼步扯拳。
(7)对练,三品掌……3.寻桥:起式,二字钳羊马,日字冲拳,转马窜桥手,逼步护膀,逼步沉桥,三掌三拳,收式。
4.木人桩:彭系木人桩法,叶系木人桩法,佛山老式木人桩法。
(三选一)5.每月考核:(1)懂劲(气机初动)以刚克刚以刚制柔(初入门):(2)听劲(意由心生)以柔克刚以柔克柔(有所成):(3)发劲(劲由意发)以感知劲刚柔相济(大成者):三.防身、实战(攻防)小念头,基本功,黐手,寻桥,木人椿,散手,对练,实战,标指,运桥棍,六点半棍,蝴蝶刀,为了让学员更好地掌握自我保护能力。
1.小念头:发力练习,气劲收发,刚柔相济。
咏春拳正踢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咏春拳正踢的基本动作和要领。
2. 掌握咏春拳正踢的基本姿势和动作要领。
3. 提高学生对咏春拳正踢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咏春拳正踢的基本动作和要领。
2. 教学难点,学生掌握咏春拳正踢的基本姿势和动作要领。
三、教学准备。
1. 教学场地,室内或室外空旷的场地。
2. 教学工具,咏春拳的教学视频、教练指导手册等。
3. 学生着装,舒适的运动服和运动鞋。
四、教学过程。
1. 热身活动。
在开始正式教学前,先进行一些热身活动,如慢跑、拉伸运动等,以准备学生的身体。
2. 示范动作。
教练向学生展示咏春拳正踢的基本动作和要领,包括站姿、踢腿的动作和出拳的配合动作等。
3. 分组练习。
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互相练习咏春拳正踢的动作,教练在一旁进行指导和纠正。
4. 整体练习。
让全体学生一起进行咏春拳正踢的动作练习,教练在一旁进行指导和纠正。
5. 实战演练。
让学生在教练的指导下进行实战演练,模拟真实的对抗场景,让学生学会如何在实战中运用咏春拳正踢。
6. 总结讲解。
教练对学生进行总结讲解,强调咏春拳正踢的要领和注意事项,解答学生的疑问。
五、教学反馈。
让学生进行自我感悟和总结,教练进行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咏春拳正踢的技巧。
六、课堂延伸。
可以邀请专业的咏春拳教练进行示范和讲解,让学生有更深入的了解和学习。
七、教学总结。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应该对咏春拳正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能够在实战中更加灵活和有效地运用这一技巧。
八、教学反思。
教练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技能水平。
以上就是咏春拳正踢教学教案的内容,希望能够对学生有所帮助,让他们在咏春拳正踢的学习中有更好的体验和收获。
咏春拳教学考核课程
一.入门
武术礼仪,拳术基本功,咏春拳套路“小念头”,让咏春拳爱好者认识咏春拳,并且有系统地进入学
习之门,强化体能成长,增强自信心。
1.礼仪:抱拳礼,咏春祖训。
(1)守纪律崇尚武德;(2)明礼义爱国尊亲;(3)爱同学团结乐善;
(4)节色欲保守精神;(5)勤练习技不离身;(6)学养气戒滥斗争;
(7)常处世态度温文;(8)扶弱小以武辅仁;(9)继先绪谨持祖训。
2.基本功:(1)二字沉马;(2)双手冲拳;(3)摊手冲拳;(4)连环冲拳;(5)擒手起膀……
3.小念头:起式,二字钳羊马,日字冲拳,三拜佛,双翼掌,撑拦手,圈摊手,起膀手,三脱三冲,收式。
(马步要点:五趾捉地,两膝内钳,提肛收腹,含胸拨背,沉肩落膀,虚灵吊顶。
)
4.每月考核:(1)放松(能松即顺)力在皮肉;练套路时,只记线点,不可用力,尽量放松。
(2)练柔(柔极必刚)柔在筋骨;以意练拳,拳随我动,连绵不断,柔如流水。
(3)散力(力尽生劲)劲在脉络。
意气相随,一呼一吸,拳由心发,松随风动。
二.健身
小念头,.基本功,寻桥,木人桩,桥手球,为了加强习练者更有系统地进入学习和练习咏春的力与度。
1.小念头:套路,放松、放柔、放慢、练习,慢练6至8分钟。
2.基本功:(1)正身转马;(2)偏身冲拳;(3)转膀冲拳;(4)滑步摊打;
(5)偏身逼步;(6)逼步扯拳。
(7)对练,三品掌……
3.寻桥:起式,二字钳羊马,日字冲拳,转马窜桥手,逼步护膀,逼步沉桥,三掌三拳,收式。
4.木人桩:彭系木人桩法,叶系木人桩法,佛山老式木人桩法。
(三选一)
5.每月考核:(1)懂劲(气机初动)以刚克刚以刚制柔(初入门):
(2)听劲(意由心生)以柔克刚以柔克柔(有所成):
(3)发劲(劲由意发)以感知劲刚柔相济(大成者):
三.防身、实战(攻防)
小念头,基本功,黐手,寻桥,木人椿,散手,对练,实战,标指,运桥棍,六点半棍,蝴蝶刀,为
了让学员更好地掌握自我保护能力。
1.小念头:发力练习,气劲收发,刚柔相济。
2.基本功:日字冲拳1000次,墙壁包冲拳,三角马步练习,圈步逼马练习。
3.黐手:单黐手,双黐手,圈手,滚手,散手,对练,实战。
4.寻桥套路训练,木人桩练习,散手对练,标指运用………….
5.每月考核:(1)三合发劲:三张弓,手上一座桥、腰上一条龙、脚上一棵松。
(2)三式化劲:桩功三式,运用一招三式......
(3)六关过桥:人体六个关节,上下流水一线......
(4)六合攻防:攻:快-狠-准-引-稳-勇;防:吞-吐-逼-顺-截-封......
四.修身(闭关):冥想思过(寻找不足),容纳百川(取长补短)。
五.修心(了悟):无为无我,无界无终,禅宗绝学,万法同宗。
习武宗旨
弘扬中华武术文化,发展全民健身运动;
武动生活以术强身,功传你我以德会友。
咏春拳宣传简介
咏春拳,相传由少林五梅师太所创,传于严咏春,因而得名“咏春拳”。
据可查历史记载,此拳由红船武林高手传于广东佛山梁赞先生因而闻名,后盛于叶问宗师,流行于近代。
当年,叶问宗师挟技赴港,在短短几十年里把咏春传遍全世界,并以不可争辩的功夫战胜了柔道空手道跆拳道等国际拳术。
现在的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数十国家的特种部队都把咏春拳列为必修课程。
香港武星成龙与周星驰和莫文蔚等名星都曾经习练咏春拳,现在更因影视《咏春》《李小龙传奇》《叶问I》《叶问II》《叶问前传》《功夫咏春》等影视热播,而让更多的人知道了咏春拳,了解了咏春拳的健身防身和搏击效果,也使之在都市学校之间迅速流行起来。
咏春拳,是一种十分科学和人工化的拳术,充分运用人体基构和力学原理来进行攻击或防御。
练咏春,注重感觉训练,讲究刚柔并济,以弱胜强,借力打力,气力消耗较少;并以步法敏捷,消力埋身搏击,做到攻防合一;要求气沉丹田,气随意行,含胸收腹,沉肘落膊,拳由心发。
以前辈所说,就是“精—气—神”合而为一,因而可以改善人体气血运行,提神益脑,修身健体,怡情养性,对于因学习或工作久坐不起而引发的腰酸背痛颈椎病等职业病和亚健康,都有良好的预防和治愈功效。
如能持之以恒不断习练,更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同时练就最科学实用的防身搏击功夫。
咏春拳,以“小念头——寻桥——标指——木人桩”三套路一桩法为主,博以“八斩刀”和“六点半棍”为后补而所组成训练体系。
习练咏春拳,可以让你体会到轻松文静,飘逸洒脱的文人气质。
我们希望通过推广中华武术文化,让更多人增强自信,磨炼心性,让青少年朋友学会自强不息,让更多都市朋友投入功夫健身热潮中,提高在危急情况下的应变自我保护能力..........
咏春拳,是一种十分科学和人工化的拳术,充分运用人体基构和力学原理来进行攻击或防御。
练咏春,注重感觉训练,讲究刚柔并济,以弱胜强,借力打力,气力消耗较少;并以步法敏捷,消力埋身搏击,做到攻防合一;要求气沉丹田,气随意行,含胸收腹,沉肘落膊,拳由心发。
以前辈所说,就是“精—气—神”合而为一,因而可以改善人体气血运行,提神益脑,强身健体,怡情养性,对于因学习或工作久坐不起而引发的腰酸背痛颈椎病等职业病和亚健康,都有良好的预防和治愈功效。
您家孩子通过由浅入深的咏春训练方法来增强体质,提高思想注意力及应变思维能力,增加自信心和毅力,同时学到真功夫,为孩子的成长打造坚实基础。
成年人经常会面临各种压力,通过乐教结合的训练,能成年人学会减压得以轻松飘逸,同时又能学会咏春拳术的对抗理念。
中老年人通过咏春内家拳的训练,外可以强身健体,内可以改善五脏六腑的功能,达到延年益寿的效果。
您如能持之以恒不断习练,更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同时练就最科学实用的防身搏击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