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敏感性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80.00 KB
- 文档页数:4
药物敏感性试验报告试验目的:本试验旨在评估细菌对不同抗生素类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试验方法:采用Kirby-Bauer法进行药敏试验。
从临床感染病例中获得15株细菌,分别为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5株大肠杆菌、5株肺炎克雷伯菌。
在Mueller-Hinton琼脂培养基上均匀涂布细菌悬液,按照国家标准标准放置氧气易感性酵母菌平板中央,随机抽取敏感性试药盘,按标准方法培养24h。
试验结果:以致药典药物敏感标准为参考,细菌对不同药物的抗生素敏感情况如下表:细菌药物名称敏感耐药其他金黄色葡萄球菌青霉素√ × 6mm红霉素√ × 12mm氯霉素√ × 26mm庆大霉素√ × 15mm万古霉素√ × 20mm大肠杆菌青霉素× √ 0mm红霉素√ × 11mm氯霉素√ × 24mm庆大霉素√ × 17mm万古霉素√ × 23mm肺炎克雷伯菌青霉素× √ 0mm 红霉素√ × 10mm氯霉素√ × 20mm庆大霉素√ × 13mm万古霉素√ × 18mm分析:本试验结果显示,15株细菌对不同抗生素类药物具有不同的敏感性和耐药性。
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对庆大霉素敏感性较弱;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青霉素无敏感性反应。
而对红霉素、氯霉素和万古霉素的敏感性较好,且有所差异。
在临床治疗中需根据细菌对不同药物的敏感性进行选择。
结论:本次试验结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了细菌药敏信息,有助于合理选用药物进行精准治疗。
同时,也为细菌抗药性研究提供了参考数据。
针对本试验的数据结果,我们建议在临床治疗中应注意抗生素的合理应用,避免滥用和乱用,降低细菌耐药性发展速度,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好的保障。
一概况2011年第二季度我院送检的细菌培养标本共766份,阳性203例(阳性率26.5%)阳性率较一季度略有上升;其中血培养225例,阳性34例(阳性率15.1%);其他培养541份,阳性193例(阳性率35.7%)。
阳性率排在前几位的细菌依次是:1)肠杆菌科细菌共57例,其中:大肠埃希菌25例,肺炎克雷伯菌12例,沙雷菌7例,阴沟肠杆菌5例,奇异变形杆菌6例,产气肠杆菌2例; 2)非发酵菌55例,其中铜绿假单胞菌26例,鲍氏不动杆菌18例,洋葱伯克霍尔德菌11例;3)真菌47例(其中白色念珠菌37例,光滑8例,克柔2例;4)葡萄球菌属34例(其中金葡8例,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6例)。
二本季度常见细菌抗生素敏感性分析表1葡萄球菌属(共32例)抗生素敏感性分析抗生素金葡菌(n=8)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n=24)敏感株数敏感率% 敏感株数敏感率%PEN 青霉素0 0 1 4.2 TSU 复方新诺明7 87.5 16 66.7 GEN 庆大霉素 4 50 11 45.8 ERY 红霉素0 0 4 16.7 CLI 克林霉素 3 37.5 10 41.7 TET 四环素 5 62.5 17 70.8 MIN 米诺环素7 87.5 21 87.5 VAN 万古霉素8 100 24 100 RFA 利福平 5 62.5 20 83.3 NOR 诺氟沙星 3 37.5 10 41.7 LVX 左氧氟沙星 5 62.5 11 45.8 FUR 呋喃妥因8 100 24 100 QDA 喹奴普汀达福普汀8 100 23 95.8本季度检出的革兰染色阳性球菌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株;MRSA的检出率为62.5%(5/8),MRCNS的检出率为75%(18/24)。
由表1可见,二季度金葡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药物敏感性相似,葡萄球菌属对万古霉素、呋喃妥因、喹奴普汀达福普汀、米诺环素及复方新诺明的敏感率较高,而对青霉素、庆大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及诺氟沙星的耐药性较为普遍,说明该几种药物已不适宜用于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
抗菌药物药敏试验判断标准
抗菌药物药敏试验判断标准主要采用三级划分制度:
1. 敏感:当使用常规剂量的抗菌药物治疗细菌感染有效时,称该细菌对该抗菌药物具有高度敏感性。
说明在常规剂量下,药物在血液中的平均浓度超过该细菌MIC的5倍以上。
2. 中敏或中介:仅当使用大剂量的抗菌药物治疗细菌感染才有效,或者细菌仅在体内抗菌药物浓缩的体液(如尿液、胆汁)中被抑制时,表示这种细菌对该抗菌药物敏感性低,这种药可用于生理性浓集部位的感染。
3. 耐药:表示某种抗菌药物对该细菌的MIC等于或高于常规剂量下可获得的抗生素的血液或组织浓度,因此细菌不能被抑制。
检验科抗生素敏感性常见检测与分析方法抗生素在医学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有效地抑制和杀灭细菌,从而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
然而,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对抗生素敏感性的检测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检验科抗生素敏感性的常见检测与分析方法。
一、药敏试验药敏试验是最常用的抗生素敏感性检测方法之一,通过对病原菌在不同抗生素浓度下的生长情况进行观察,来判断该菌株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常见的药敏试验包括纸片扩散法、微量稀释法和E测试等。
纸片扩散法是一种简单、快速的药敏试验方法,通过将含有不同抗生素的纸片覆盖在含有病原菌的琼脂平板上,观察形成的抑菌圈直径大小来判断病原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微量稀释法则是通过在微孔板中逐渐稀释抗生素和病原菌悬液,观察最低抑菌浓度来判断病原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而E测试则是一种半定量的药敏试验方法,通过在琼脂培养基上贴有梯度浓度的试纸,根据试纸上最低抑菌浓度来确定病原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二、分子生物学方法除了传统的药敏试验方法外,分子生物学方法也被广泛应用于抗生素敏感性的检测与分析。
其中,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测序技术是常见的分子生物学方法。
PCR技术可以快速检测病原菌中存在的抗生素耐药基因,从而帮助诊断医生选择更合适的抗生素治疗。
通过PCR扩增相关基因片段,可以快速、准确地判断病原菌对某种抗生素的敏感性。
而测序技术则可以对PCR扩增的基因片段进行测序分析,从而确定病原菌的抗生素敏感性和耐药性基因型。
三、流式细胞术流式细胞术是一种高通量、高灵敏度的细胞检测技术,也被应用于抗生素敏感性的检测与分析。
通过在流式细胞仪上检测病原菌的细胞膜完整性、细胞形态和代谢活性等指标,可以快速、准确地判断病原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总结起来,药敏试验、分子生物学方法和流式细胞术是检验科抗生素敏感性常见的检测与分析方法。
这些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医生选择更合适的抗生素治疗方案,还可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为抗生素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医院感染菌与抗菌药物敏感度分析摘要:目的:调查感染病原菌分布率,分析感染病原菌耐药性。
方法:收集2018-2021年全年送检的6959 份标本,采用 API鉴定系统进行菌株鉴定,药敏试验采用琼脂扩散法敏感试验( K2B 法),分析其耐药性。
结果:共分离出 2299株病原菌,检出率 27. 95% ,医院感染患者主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15.43 %)、肺炎克雷伯菌(17. 55 %)、铜绿假单胞菌(15.69 %) 、金葡菌(8.39%)等,主要革兰氏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厄他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均有较高的敏感性;主要革兰氏阳性球菌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加环素高度敏感。
结论:感染患者中分离的病原菌耐药率较高且呈多重耐药性,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对常规抗菌药物耐药。
因此,控制医院感染耐药菌产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医院感染; 耐药菌分布; 耐药性分析随着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细菌耐药性日趋严重,通过动态监测医院的病原菌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动向和变迁,掌握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及耐药特点,对于指导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最终达到有效控制耐药菌蔓延和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目的具有重要意义。
1 资料与方法1. 1 资料来源收集 2018-2021年患者标本6959份,检出有病原菌的1945份,检出率为27.95%,检测到阳性菌株 2299株。
1. 2 方法1. 2. 2 菌株鉴定参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2版) ,将收集的临床菌株进行常规分离。
所有标本按常规接种羊血平板、麦康凯平板、SS平板,基础琼脂购自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厂按各自要求配制,分别置普通温箱、37 ℃环境孵育,获得单个纯菌落。
采用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和药敏分析仪(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研制)分析其耐药特性。
1. 2. 3 质控菌株大肠埃希菌 ( ECO) A TCC 25922、肺炎克雷伯菌 A TCC 700603、铜绿假单胞菌A TCC 27853、产 AmpC 酶标准阴沟肠杆菌 029(染色体介导去阻遏持续高产型) 、 ECO DH5A2919 (产质粒型 ACT21) 。
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及细节耐药检测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与细节耐药性监测来源:检验医学在线2009-4-15 南网编辑2010-7-6一、需氧菌及兼性厌氧菌的药物敏感试验(一)纸片琼脂扩散法纸片琼脂扩散法又称Kirby-Bauer试验,是操作最简易、使用最广泛的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
1.试验原理将含有定量抗菌药物的纸片贴在已接种测试菌的琼脂平板上。
纸片中所含的药物吸收琼脂中的水分溶解后不断向纸片周围区域扩散形成递减的梯度浓度。
在纸片周围抑菌浓度范围内测试菌的生长被抑制,从而形成透明的抑菌圈。
抑菌圈的大小反映测试菌对测定药物的敏感程度,并与该药对测试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呈负相关关系,即抑菌圈越大,MIC越小。
2.培养基和抗菌药物纸片(1)培养基:水解酪蛋白(Mueller-Hin-ton,MH)培养基是CLSI/NCCLS采用的兼性厌氧菌和需氧菌药敏试验标准培养基,pH值为7.2~7.4,对那些营养要求高的细菌如流感嗜血杆菌、淋病奈瑟菌、链球菌等需加入补充物质。
琼脂厚度为4mm。
配制琼脂平板当天使用或置塑料密封袋中4℃保存,使用前应将平板置35℃孵育箱孵育,使其表面干燥。
(2)抗菌药物纸片:选择直径为6.35mm,吸水量为20ul的专用药敏纸片用逐片加样或浸泡方法使每片含量达到规定所示。
含药纸片密封储存2~8℃或-20℃无霜冷冻箱内保存,β-内酰胺类药敏纸片应冷冻储存,且不超过l周。
使用前将储存容器移至室温平衡l~2h,避免开启储存容器时产生冷凝水。
3.细菌接种细菌接种采用直接菌落或细菌液体生长方法。
用0.5麦氏比浊标准的菌液浓度。
校正浓度后的菌液应在15min内接种完毕。
接种步骤如下:①用无菌棉拭子蘸取菌液,在管内壁将多余菌液旋转挤去后,在琼脂表面均匀涂片接种3次,每次旋转60°,最后沿平板内缘涂抹1周;②平板置室温下干燥3~5min,用纸片分离器或无菌镊将含药纸片紧贴于琼脂表面;③置35℃孵育箱孵育16~18h后阅读结果,对甲氧西林和万古霉素药敏感试验结果应孵育24h。
细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的检验1、扩散法:琼脂加上细菌所需要的各种养料,将培养基融化后,倒入无菌培养皿中,冷却,凝成一个平面或叫平板(平皿)。
这时将含有少数细菌的菌液涂到平板上,培养后细菌就会分别在平皿上繁殖,如果在平皿的培养基内事先加入抗生素纸片,由于药物在培养基中扩散,起了抑(杀)菌作用,形成了不长菌落的抑制圈。
抑制圈的大小,反映某一抗生素对该菌抑菌的程度。
K-B法:最常用的药敏试验是WHO推荐的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K-B法)。
该法将药敏试验抑菌环大小分为四个等级,即:敏感、中度敏感、中介度、耐药。
由于中介度介于敏感和耐药之间,所以不予报告,故化验单上只报告敏感、中度敏感或耐药。
【临床意义】1.敏感:表示被测菌株所引起的感染可以用常用剂量的该抗菌药物治愈,禁忌症除外。
2.中度敏感:表示被测菌株可以通过提高剂量被抑制或在药物被生理性浓集的部位被抑制,如β-内酰胺类药物。
3.中介度:这一范围只是抑菌环直径介于敏感和耐药之间的“缓冲域”,以防止由微小的技术因素失控所导致的较大的结果解释错误。
抑菌环落入中介度范围,意义不明确,如果没有其他可替代的药物,应重复做药敏试验,或以稀释法测定MIC。
4.耐药:被测菌不能被常用剂量所达到组织内或血液中的抗生素所抑制。
5.最低抑菌浓度:抑制被测菌的最低药物浓度。
6.最低杀菌浓度:抗菌药物杀灭细菌所需的最低浓度。
联合药敏试验:【临床意义】常用于严重感染时对两种或两种以上抗生素的选择。
常用K-B法和方阵棋盘稀释法。
结果以部分抑菌浓度FIC的指数报告。
1.FIC指数<0.5,为协同作用。
即两种抗菌药物联合后的药效大于同样浓度的两种药物抗菌作用的总和。
2.FIC指数0.5~1,为相加作用,即两种药物联合后其活性等于两种药物抗菌作用的总和。
3.FIC指数1~2,为无关作用,即联合药物的活性与单独的抗菌作用相同。
4.FIC指数>2,为拮抗作用,即两种药物联合后的抗菌活性小于单独一种药物的抗菌作用。
一概况
2011年第二季度我院送检的细菌培养标本共766份,阳性203例(阳性率26.5%)阳性率较一季度略有上升;其中血培养225例,阳性34例(阳性率15.1%);其他培养541份,阳性193例(阳性率35.7%)。
阳性率排在前几位的细菌依次是:1)肠杆菌科细菌共57例,其中:大肠埃希菌25例,肺炎克雷伯菌12例,沙雷菌7例,阴沟肠杆菌5例,奇异变形杆菌6例,产气肠杆菌2例; 2)非发酵菌55例,其中铜绿假单胞菌26例,鲍氏不动杆菌18例,洋葱伯克霍尔德菌11例;3)真菌47例(其中白色念珠菌37例,光滑8例,克柔2例;4)葡萄球菌属34例(其中金葡8例,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6例)。
二本季度常见细菌抗生素敏感性分析
表1葡萄球菌属(共32例)抗生素敏感性分析
抗生素
金葡菌(n=8)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n=24)敏感株数敏感率% 敏感株数敏感率%
PEN 青霉素0 0 1 4.2 TSU 复方新诺明7 87.5 16 66.7 GEN 庆大霉素 4 50 11 45.8 ERY 红霉素0 0 4 16.7 CLI 克林霉素 3 37.5 10 41.7 TET 四环素 5 62.5 17 70.8 MIN 米诺环素7 87.5 21 87.5 VAN 万古霉素8 100 24 100 RFA 利福平 5 62.5 20 83.3 NOR 诺氟沙星 3 37.5 10 41.7 LVX 左氧氟沙星 5 62.5 11 45.8 FUR 呋喃妥因8 100 24 100 QDA 喹奴普汀达福普汀8 100 23 95.8
本季度检出的革兰染色阳性球菌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株;MRSA的检出率为62.5%(5/8),MRCNS的检出率为75%(18/24)。
由表1可见,二季度金葡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药物敏感性相似,葡萄球菌属对万古霉素、呋喃妥因、喹奴普汀达福普汀、米诺环素及复方新诺明的敏感率较高,而对青霉素、庆大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及诺氟沙星的耐药性较为普遍,说明该几种药物已不适宜用于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
表2肠杆菌科细菌抗生素敏感性分析
抗生素敏感株数(n=57)敏感率%
美洛培南55 96.5
亚胺培南55 96.5
阿米卡星45 78.9
复方新诺明37 64.9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37 64.9
奈替米星31 54.4
头孢他啶30 52.6
庆大霉素28 49.1
环丙沙星27 47.4
妥布霉素27 47.4
头孢西丁27 47.4
头孢吡肟26 45.6
头孢噻肟25 43.9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25 43.9
替卡西林/克拉维酸23 40.4
头孢呋辛20 35.1
哌拉西林16 28.1
头孢噻吩16 28.1
替卡西林14 24.6
阿莫西林11 19.3本次检出的肠杆菌科细菌共57例,其中:大肠埃希菌25例,肺炎克雷伯菌12例,沙雷菌7例,阴沟肠杆菌5例,奇异变形杆菌6例,产气肠杆菌2例。
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产ESBL率为45.7%(21/46)。
二季度针对大肠埃希菌敏感率较高的抗生素有: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及阿米卡星;而耐药率较高的抗生素有:阿莫西林、哌拉西林、替卡西林及头孢噻吩。
与一季度相同。
铜绿假单胞菌除对粘菌素E全部敏感外,对其他常用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
而鲍曼不动杆菌除对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敏感率较高外,对于其他抗生素表现为多重耐药。
本季度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检出较多,均为ICU病人,提示应加强感控,根据CLSI规范,该菌推荐的抗菌药物有头孢他啶,美洛培南、米诺环素、复方新诺明、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左氧氟沙星和氯霉素。
药物敏感性详见表3。
表3 主要的非发酵菌抗生素敏感性分析
抗生素
铜绿假单胞菌
(n=26)
鲍曼不动杆菌
(n=18)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
(n=11)
敏感株数敏感率% 敏感株数敏感率% 敏感株数敏感率%
多粘菌素 E26100- - - - 舒普深1869.216 88.9 - - 阿米卡星1453.90 0 - - 美洛培南1453.916 88.9 6 54.6 亚胺培南1453.916 88.9 - - 环丙沙星1142.3 1 5.6 - - 头孢他啶1038.5 1 5.6 8 72.7 妥布霉素830.80 0 - - 庆大霉素519.20 0 - - 头孢吡肟519.2 1 5.6 - - 氨苄西林/舒巴坦00- - - - 复方新诺明00 4 22.2 11 100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 - 1 5.6 - -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1 5.6 - - 替卡西林/克拉维酸-- 1 5.6 0 0 注:-表示未检测或未作统计。
真菌及药物敏感率(%)
酵母菌对氟康唑天然耐药,非白丝酵母菌对氟康唑和依曲康唑的均表现为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