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学与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理论介绍
- 格式:ppt
- 大小:684.50 KB
- 文档页数:90
教案: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第一章:汉语语音概述1.1 汉语语音的特点介绍汉语语音的基本特点,如声调、声母、韵母等。
通过举例说明汉语语音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1.2 汉语拼音系统讲解汉语拼音的基本规则和声韵调的表示方法。
介绍声母、韵母、声调的分类和特点。
1.3 语音教学的重要性强调语音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讨论语音教学的目标和教学方法的选取。
第二章:声母教学2.1 声母的分类和特点讲解声母的分类和发音方法。
举例说明不同声母的发音特点和区别。
2.2 声母的练习提供声母的练习材料,包括声母表和练习句子。
指导学生进行声母发音练习,纠正发音错误。
2.3 声母的运用讲解声母在词语中的运用和组合。
提供声母的实用练习,如词语接龙和句子练习。
第三章:韵母教学3.1 韵母的分类和特点讲解韵母的分类和发音方法。
举例说明不同韵母的发音特点和区别。
3.2 韵母的练习提供韵母的练习材料,包括韵母表和练习句子。
指导学生进行韵母发音练习,纠正发音错误。
3.3 韵母的运用讲解韵母在词语中的运用和组合。
提供韵母的实用练习,如词语接龙和句子练习。
第四章:声调教学4.1 声调的分类和特点讲解汉语声调的分类和发音方法。
举例说明不同声调的发音特点和区别。
4.2 声调的练习提供声调的练习材料,包括声调表和练习句子。
指导学生进行声调发音练习,纠正发音错误。
4.3 声调的运用讲解声调在词语中的运用和组合。
提供声调的实用练习,如词语接龙和句子练习。
第五章:语音教学策略与活动5.1 语音教学策略介绍有效的语音教学策略,如模仿、重复、听写等。
讨论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
5.2 语音教学活动提供一系列语音教学活动,如语音游戏、角色扮演、语音竞赛等。
指导如何设计和组织这些活动,以提高学生的语音能力。
5.3 语音教学资源介绍常用的语音教学资源,如语音教材、多媒体工具、网络资源等。
指导如何利用这些资源进行语音教学。
第六章:语音对比与学习6.1 不同语言语音对比分析汉语与其他语言的语音差异,如声母、韵母、声调等。
对外汉语教学语⾳⼀、语⾳常识(⼀)语⾳的“三性”(物理属性、⽣理属性和社会属性)1、语⾳的物理属性(语⾳四要素)物体振动就会产⽣声波。
语⾳也是⼀种声波,⼀般通过空⽓来传播。
1)⾳⾼:声⾳的⾼低,决定于发⾳体振动的快慢。
如汉语的声调、语调。
2)⾳强:声⾳的强弱,决定于发⾳体振动幅度的⼤⼩。
如汉语普通话的轻声。
3)⾳长:声⾳的长短,决定于发⾳体振动时间的久暂。
如英语的beef、big。
4)⾳⾊:跟发⾳体、发⾳⽅法、共鸣器形状有关。
男、⼥发⾳的区别。
2、语⾳的⽣理属性语⾳是由⼈的发⾳器官发出的声⾳。
发⾳器官及其活动决定了语⾳的⽣理性质。
1)发⾳器官:⼈体的发⾳器官可以分为肺和⽓管、喉头和声带、⼝腔和⿐腔三⼤部分。
2)发⾳部位:现代汉语普通话22个辅⾳的发⾳部位(7个):双唇(上、下唇)、唇齿(上齿、下唇)、⾆尖前⾳(⾆尖、齿背)、⾆尖中⾳(⾆尖、上齿龈)、⾆尖后⾳(⾆尖、硬腭前)、⾆⾯⾳(⾆⾯前、硬腭前)、⾆根⾳(⾆⾯后、软腭)3)发⾳⽅法:塞⾳、塞擦⾳、擦⾳、⿐⾳、边⾳;清⾳、浊⾳;送⽓⾳、不送⽓⾳3、语⾳的社会属性1)同样的概念、意义在不同语⾔、⽅⾔中的语⾳形式不同:“书”(英语、⽇语、韩语、俄语;普通话、湖北武汉话)2)同样的语⾳形式在不同的语⾔、⽅⾔中具有不同的功能:清浊的对⽴、送⽓不送⽓的对⽴:bàba(爸爸)、nánlán(男篮)、stop/top、speak/peak(⼆)⾳节和⾳素1、⾳节:语⾳结构的基本单位,能够⾃然感到的最⼩的语⾳⽚段。
在汉语⾥,⼀般⼀个汉字就代表⼀个⾳节(⼉化韵等例外)。
2、⾳素:从⾳⾊的⾓度切分出来的最⼩的语⾳单位就是⾳素。
⾳素是最⼩的语⾳单位。
汉语的⾳节和⾳素之间不是⼀⼀对应的关系。
汉语的⼀个⾳节最少可以只有⼀个⾳素,如“⾐”(i),最多可以有四个⾳素,如“千”(q、i、a、n),“双”(sh、u、a、ng,其中sh和ng是⽤两个字母表⽰⼀个⾳素)。
语音学知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一、引言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种以汉语为目的语的第二语言教学,必须遵循第二语言教学和外语教学的普遍规律,但同时又必须考虑汉语本体的特殊性。
从20世纪50年代起,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设置对外汉语专业,开展对外汉语教学工作。
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汉语教师投入到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中,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一般来说,人们认为对外汉语教学包括五个方面,即语音、词汇、语法、汉字以及文化。
其中,语音教学一般只出现在汉语教学的初级阶段,一旦入门,教师、教材都不再重视,也不再象词汇、语法一样继续学习,使得很多汉语学习者即使进入中高级阶段,也很容易出现“洋腔洋调”的现象,并且在后期的学习中也难以改善。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语音学习的特殊性以及对其重视程度不够。
事实上,语音学习是外语学习的基础,无论其他方面的知识如何增加,不能正确掌握语言发音,无法克服“洋腔洋调”,就称不上真正掌握了这门语言。
W.F.麦基(1990)曾经指出:“在学生练习口头表达之前,重要的是使他们形成语言的发音。
这点最好在一开始就做到,因为学生每学一个词都会加深他的发音习惯。
如果他一旦形成了错误的发音,将很难纠正。
即使能纠正,也是很费时间的。
如果最初他就能正确发音,那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他说的每句话都将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发音习惯。
”①因此,鉴于语音教学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在学习的初级阶段,就要注意培养正确的发音。
就目前许多学校的对外汉语教学情况来看,大部分语音学学习都是简单的发音跟读。
尽管这是语音学习的必由之路,但是其弊端也很明显。
学习发音更多依靠学生自身的领悟能力,对发音中的一些偏差难以得到有效的纠正和指导。
因此,理性的语音学知识的介入,会对发音学习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有助于提高发音的准确性。
二、语音学基本原理在教学中的应用(一)发音机制语音由人的发音器官产生,经过一定的方法发出,变成声波传递出去,成为有意义的语言。
与语音教学有关系的发音器官主要在口腔和鼻腔。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术语解释:1、第二语言第二语言是在第一语言之后学习和使用的其他语言。
在习得第一语言以后学习和使用的本民族的语言、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和外国语言都叫做第二语言。
2、第二语言教学与对外汉语教学——第二语言教学通常指在学习者掌握第一语言之后,通过各种教学手段,从培养学生最基本的言语能力开始,使学习者在学校环境(即课堂)中有意识地掌握第二语言。
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语言交际工具,培养学生运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对外汉语教学是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3、言语技能与言语交际技能:言语技能就是听说读写的技能,听说用于口头交际,读写用于书面交际,言语技能受语言规则的制约。
言语交际技能就是用言语进行交际的技能,它以言语技能为基础。
言语交际技能除了受语言规则制约外,还要受语用规则制约,保证言语的得体性。
言语技能要通过操练才能获得。
4、应用语言学——研究语言学的应用的学科称为应用语言学,它实际上是一种交叉性学科,是相关学科的学者将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同有关学科结合起来研究问题而产生的新的学科。
应用语言学不同于理论语言学,它着重解决现实中与语言有关的各种实际问题。
论述:1、简要说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实践性原则实践性原则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一项基本原则,所谓实践性原则,简单地说,就是根据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原理,组织和引导学生通过大量的、自觉的实践来掌握汉语,以培养他们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或:实践性原则的基本内容是;针对学生的交际需要选择语言内容和语言材料;按照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原理,组织、引导学生通过大量的、自觉的语言实践来掌握语言;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尽快地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2、如何理解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在传统的第二语言/外语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服从教师。
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学”服从“教”。
所以,尽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却处在被动的地位。
汉语语言要素教学讲义第一章语音学与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第一节语音和语音学一、语音语音是由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能负载与传达一定的语义信息并能被别人理解的声音。
语音具有以下三种属性。
(一)语音的社会性1.语音形式和意义内容无必然联系首先,从语音形式和意义内容的关系看,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来表达什么样的意义内容,或一个意义内容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来表示,并不是由这个语音或意义本身决定的,而是由使用这种语言的全体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是跟这个社会成员的历史发展相关联的。
因此,不同的民族,甚至同一个民族的不同地区,语音形式和意义内容的联系都可能是各不相同的。
2.不同的语言或方言各有自己独特的语音系统3.各个语音系统的音素和音素的组合关系也不一样。
语音的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二)语音的物理性从物理学角度看,语音跟其他声音一样,具有音高、音强、音长、音色四个要素。
1.音高音高指的是声音的高低,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频率。
音高在汉语里有区分语义的作用。
汉语里字调和句调都跟音高密切相关。
2.音强音强指的是声音的强弱,它决定于音波振动幅度的大小。
音强在语言里可以构成轻重音,有区分语义的作用。
3.音长音长指的是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时间的久暂。
4.音色音色又叫音质,指的是声音的个性、特色。
音色在任何语言中,都是用以区别意义的要素;音高在汉语中的作用特别重要,声调主要是由音高构成的;音强和音长在句调和轻声里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语音的生理性人类的发音器官可以分为三大部分:(1)肺和气管,(2)喉头和声带,(3)口腔和鼻腔。
通过口腔共鸣发出的音叫口音,通过鼻腔共鸣发出的音叫鼻音,同时通过口腔和鼻腔共鸣发出的音叫鼻化音,也叫半鼻音或口鼻音。
二、语音学语音学是研究语音的学科。
(一)语音学的分类普通语音学研究人类语音的一般特征,例如,罗常培、王均两位先生在北京大学开设语音学课程,编写了教科书《普通语音学纲要》,这是我国解放后第一部语音学著作,学术水平很高, 在我国语言学界享有盛誉。
语音学知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摘要】本文通过探讨语音学知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旨在从发音教学、声调教学、语音韵律教学、口语交际教学和听力训练等方面,阐述语音学知识对提高学生语言水平的重要性。
在发音教学中,语音学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正确发音,提高语音准确性;在声调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汉语声调的规律;在语音韵律教学中,则可以提升学生语音语调的自然流畅性。
在口语交际教学和听力训练中,语音学知识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如何更有效地运用语音学知识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效果。
本文呼吁对外汉语教师重视语音学知识的教学,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
【关键词】语音学知识、对外汉语教学、发音教学、声调教学、语音韵律教学、口语交际教学、听力训练、语言水平提高、研究方向、总结。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语音学知识的应用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由于汉语是一种声调语言,发音的准确性对于学习者来说至关重要。
而语音学知识正是帮助学习者理解和掌握汉语发音规律的重要工具。
通过对语音学知识的系统学习和应用,学生能够更加准确地发音,减少口语交际中的语音障碍,提高听力和口语能力。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充分利用语音学知识来指导学生发音、声调、语音韵律和口语交际的教学已经成为教学实践的重要方向。
本文旨在探讨语音学知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对学生语言水平提升的重要性,同时展望未来研究的方向,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指导。
1.2 研究目的旨在探讨语音学知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分析语音学知识在发音教学、声调教学、语音韵律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以及听力训练中的重要作用,旨在为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提供有效的教学方法。
通过本研究,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语音学知识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效果,为教师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更好地运用语音学知识提供指导和借鉴。
本研究也将对当前对外汉语教学中语音学知识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为未来的教学研究提供基础和参考。
对外汉语第一课语音介绍教案设计第一篇:对外汉语第一课语音介绍教案设计初级综合课(语音阶段)课堂教案课文:《我们在食堂门口见面》一教学对象:接受正规学校教育的工商管理专业德国留学生,汉语水平为零起点二课型:语音听说三所用教材:《成功之路起步篇·第二册》(主编邱军)本课教案是为语音阶段教学设计的四教学目的:完成本课所有教学内容,使学习者掌握有关借此和连词的语法使用能够准确听辨、认读所学生词生字能用标准的普通话语音,运用句子进行对话,和自己造句形成段落五教学重点:• 语音:ie / ei, ang / eng/ in/ou、轻声、全三声、儿化音• 生词词汇(对生词词汇有一定的了解):喂一些些那些帮一下儿在饭早饭中饭晚饭一起食堂门口图书馆看电视或者跟同屋聊天儿见面常常常想给打写信• 语法:疑问句叙述句的使用,在、给、跟的语法规则使用• 功能:问候,询问,回答和自我讲述,六、教学难点:语音语调所ie / ei, ang / eng/ in/ou 所有生词的准确发音和意义解释疑问语句和自我叙述的语调变化七、辅助教学手段教具:图片,生词卡片,教鞭,板书八、教学时数:2个课时(95分钟,每个课时45分钟中间休息5分钟)九、教学内容与步骤(一)组织教学(2分钟):与学生进行基本的相互介绍,打招呼,你好。
(二)复习旧课(15分钟)(三)学习新课(28分钟)1学习生词(15分钟):板书生词(喂一些些那些帮一下儿在饭早饭中饭晚饭一起食堂门口),对生词进行读认,利用图片和中文及一定的英文讲解,使学生对生词意义有一定的理解.,由生词进行词语的造词组合。
如,帮,可以组词为帮忙。
2讲练课文(8分钟):先有老师带着学生进行带有感情的课文的跟读,跟读三遍后,由学生自主朗读,老师在旁边纠正学生发音错误并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同时在学生朗读语调上出现的错误给予适当的提醒与纠正。
3重点词语训练(5分钟):利用分发的小卡片,对学生进行新课词语的练习。
对外汉语语音教学对外汉语又称为汉语作为外语教学或者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
它是一种以其他语言为母语的国家或民族的人为对象的汉语教学,其教学内容包括普通话语音教学、汉语词汇教学以及语法教学多个方面。
其中,语音,作为习得一种语言最直接也是最基本的表现,直接关系到了学习者日后对一种语言的听、说、读、写能力,是以尤为重要。
在研究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首先深入了解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普通话语音教学十分关键。
一:对“对外汉语语音教学”初步认识语音教学与语音学教学不同。
语音教学是一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语言音系而制定相关教学方案的教学。
对外汉语语音教学是研究对外汉语语音体系的特定教学。
1: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的主要内容汉语普通话音系是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的最为主要的内容。
汉语普通话中的元音音位、辅音音位、声母、韵母、调位、音节以及普通话的平仄顿挫是构成汉语普通话语音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
元音与辅音是国际音标体系的一种区别性特征,可以用来描述任何一种语言发音。
他们主要是根据它们的发音的状况和在音节中的地位来划分的。
元音是形成音节的合心音段,而辅音是占据音节的尾部的音段。
其中元音音位10个,辅音音位22个。
区分好元音音位与辅音音位各自的发音特征才能发好音节,也就是我们说的汉字拼音,以至于不会把“duzi”发成“tuzi”。
不同于元音和辅音的是,声母和韵母只针对汉语普通话的发音体系。
汉语普通话中的音节就是由它们组合而成。
它们的区分主要根据其在音节中的位置来界定的。
声母位于音节的开头,而韵母则处在后半部分。
当然,在汉语普通话中,一个音节也可能只由一个韵母组成,例如“爱(ai)”、“饿(e)”等。
这种情况我们称之为“声母为零声母的音节”。
汉语普通话中的声母与韵母并没有和国际音标中的辅音与元音一一对应,因此外国留学生在学习我们汉语普通话的时候可能会遇到一定的麻烦。
声调是汉语最重要的一个特征之一,也是对外汉语语音教学教学中最难克服的一个难题。
试论对外汉语语音教学主要内容
外汉语语音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语音基础知识:
1.发音器官:脸部肌肉的运用,舌头、下巴、嘴唇、口腔黏膜的控制,进而完成发音。
2.发音方法:包括发声的技巧,及压缩空气流的方式,使发音更加准确、清晰、流畅。
3.音节:根据声调、音节结构,使学习者掌握单词及词组的读音。
4.发音规则:学习者掌握和应用汉语外汉对比、同音字、双元音、特
殊发音及其原因等规则。
二、语法知识:
1.词类:学习者掌握各类词义和词性。
2.句子结构:学习者掌握句子主谓宾结构,主谓宾从句结构,及其他
句式结构。
3.句子语法:学习者掌握句子的时态和语态,句子的搭配,句子的并
列及句子的衔接。
4.句子修饰:学习者掌握句子的修饰,如搭配修饰、否定修饰等。
三、话题及对话:
1.谈话内容:学习者掌握各类谈话内容,如自我介绍、描述、询问、
道谢等。
2.对话句式:学习者掌握常用句式,掌握句型结构,并能应用。
3.情景对话:学习者掌握对话场景,并能应用在实际生活中。
4.言语表达:学习者掌握言语表达中涉及的语音、语义、语法、习惯用语等知识。
语音学知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语音学知识是语言学的重要分支之一,涉及到发音、声音、语音规律等方面的问题,对于对外汉语教学来说也不例外。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语音属于基础部分,是学习汉语的必修内容。
本文就语音学知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浅谈。
一、声母、韵母、声调等基础知识的引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通常会在初级阶段就引入声母、韵母和声调等基础知识。
这些知识对于学生正确发音至关重要。
引入这些知识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汉语音素系统的概念和构成,还可以帮助学生摆脱母语语音系统所带来的干扰。
通过系统的讲解、模仿和练习,可以让学生逐渐掌握汉语音素,并提高其发音准确性。
二、音系比较和语音学分析的引导在学生掌握了基础的声母、韵母和声调等知识后,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音系比较和语音学分析,帮助学生理解音素的适应规律,从而更好地掌握汉语语音。
比如,在学生掌握了单元音和复元音的基本发音后,可以引导他们比较汉语和母语中相同或相近音素的发音特点,分析其发音方法和形成规律。
这样可以让学生从语音学的层面上理解、分析和掌握汉语音系的规律性,有利于其语音学习和发音的改进。
三、重点音素和发音误区的指导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除了基础的声母、韵母和声调等知识外,还有一些重点音素需要引起学生的注意,如r、l、n、ng等。
这些音素对于母语为汉语的学生来说可能不太敏感,容易出现发音误区。
因此,需要通过重点讲解、模仿和练习等方式加以指导,帮助学生注意这些音素的发音要点和特点,从而提高其发音准确性。
四、发音练习和纠错技巧的指导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发音练习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反复的练习和纠错,可以帮助学生在发音上迅速取得进步。
因此,需要引导学生学会发音练习和纠错的技巧。
如在练习中通过模仿标准发音、逐步调整语调等方法,从而逐渐达到准确发音的目的。
此外,在纠错时也需要采取科学的方法,如口型动作的帮助、问题发音的逐步剖析等,从而避免学生在发音上形成不良的习惯。
五、语音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语音学的教学内容相对比较固定,但是教学方式和方法需要因教材和学生特点而异。
语音学知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摘要】本文探讨了语音学知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在正文部分中,从重要性、影响、提高学习效果以及在音标和声调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
语音学知识对学生正确发音和流利口语的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汉语发音规律,提高语言教学质量。
结论部分总结了语音学知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同时展望了未来对语音学知识在教学中的深入研究和应用。
本文旨在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学生的语言学习效果。
【关键词】关键词:语音学知识、对外汉语教学、语音训练、音标教学、声调教学、学习效果、应用总结、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语音学知识的应用日益受到重视。
语音学作为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语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规律,对于帮助学习者准确、流利地发音、理解和使用语音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学习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因此对外汉语教学提高效果的关键之一就是教师要善于运用语音学知识。
语音学知识不仅能帮助学习者正确理解和模仿汉语的语音特点,还可以帮助教师更有效地进行发音指导和纠音。
深入研究语音学知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既符合时代要求,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语音学知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应用方法,以期为提高对外汉语教学质量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语音学知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旨在提高学生的语音表达能力和口语交流能力。
通过系统地分析语音学知识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深入探讨其对学习效果的影响,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提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通过研究语音学知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更好地了解学习者的语音学习需求和困难,为教学改革和教学改进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通过本研究的深入探讨和实证分析,旨在推动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具有汉语交际能力的学生,促进跨文化交流和交流。
对外汉语语音教学阐微【摘要】本文从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分析了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的现状与未来发展。
引言部分简要介绍了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的概述和研究意义。
正文部分从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的现状分析、教学方法探讨、难点解析、有效策略等方面展开讨论,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途径。
结论部分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的成果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全面分析,希望能够为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的改进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关键词: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现状分析、教学方法、难点解析、有效策略、未来发展、总结、研究方向。
1. 引言1.1 对外汉语语音教学阐微概述对外汉语语音教学是指在海外开展的汉语语音教学活动。
随着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对外汉语教学也逐渐成为一项重要的国际交流活动。
在这个过程中,语音教学作为汉语教学中的重要一环,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对外汉语语音教学阐微旨在通过系统地介绍汉语语音的基本知识,帮助学习者掌握正确的发音技巧,提高汉语口语表达能力。
汉语语音的学习对于学习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语音是语言交流的基础。
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发音,学习者才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与他人进行有效的交流。
在对外汉语语音教学阐微中,不仅仅是单纯地教授发音的技巧,还包括对声母、韵母、声调等重要概念的介绍和讲解。
通过系统地学习这些知识,学习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汉语语音结构,从而更好地掌握汉语的发音要领。
对外汉语语音教学阐微旨在帮助学习者掌握准确的汉语发音,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促进汉语的学习和推广。
通过深入研究和理论探讨,可以更好地指导实践,提高教学效果,推动对外汉语语音教学事业的发展。
1.2 研究意义对外汉语语音教学作为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语音是语言的基础,是语言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的语音表达可以更准确地传达信息,提高交际效果。
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的研究具有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的重要作用。
随着中国的经济实力和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学习汉语。
对外汉语语⾔要素教学讲义汉语语⾔要素教学讲义第⼀章语⾳学与对外汉语语⾳教学第⼀节语⾳和语⾳学⼀、语⾳语⾳是由⼈类发⾳器官发出的、能负载与传达⼀定的语义信息并能被别⼈理解的声⾳。
语⾳具有以下三种属性。
(⼀)语⾳的社会性1.语⾳形式和意义内容⽆必然联系⾸先,从语⾳形式和意义内容的关系看,⽤什么样的语⾳形式来表达什么样的意义内容,或⼀个意义内容⽤什么样的语⾳形式来表⽰,并不是由这个语⾳或意义本⾝决定的,⽽是由使⽤这种语⾔的全体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是跟这个社会成员的历史发展相关联的。
因此,不同的民族,甚⾄同⼀个民族的不同地区,语⾳形式和意义内容的联系都可能是各不相同的。
2.不同的语⾔或⽅⾔各有⾃⼰独特的语⾳系统3.各个语⾳系统的⾳素和⾳素的组合关系也不⼀样。
语⾳的社会属性是语⾳的本质属性。
(⼆)语⾳的物理性从物理学⾓度看,语⾳跟其他声⾳⼀样,具有⾳⾼、⾳强、⾳长、⾳⾊四个要素。
1.⾳⾼⾳⾼指的是声⾳的⾼低,它决定于发⾳体振动的频率。
⾳⾼在汉语⾥有区分语义的作⽤。
汉语⾥字调和句调都跟⾳⾼密切相关。
2.⾳强⾳强指的是声⾳的强弱,它决定于⾳波振动幅度的⼤⼩。
⾳强在语⾔⾥可以构成轻重⾳,有区分语义的作⽤。
3.⾳长⾳长指的是声⾳的长短,它决定于发⾳体振动的时间的久暂。
4.⾳⾊⾳⾊⼜叫⾳质,指的是声⾳的个性、特⾊。
⾳⾊在任何语⾔中,都是⽤以区别意义的要素;⾳⾼在汉语中的作⽤特别重要,声调主要是由⾳⾼构成的;⾳强和⾳长在句调和轻声⾥也起着重要的作⽤。
(三)语⾳的⽣理性⼈类的发⾳器官可以分为三⼤部分:(1)肺和⽓管,(2)喉头和声带,(3)⼝腔和⿐腔。
通过⼝腔共鸣发出的⾳叫⼝⾳,通过⿐腔共鸣发出的⾳叫⿐⾳,同时通过⼝腔和⿐腔共鸣发出的⾳叫⿐化⾳,也叫半⿐⾳或⼝⿐⾳。
⼆、语⾳学语⾳学是研究语⾳的学科。
(⼀)语⾳学的分类普通语⾳学研究⼈类语⾳的⼀般特征,例如,罗常培、王均两位先⽣在北京⼤学开设语⾳学课程,编写了教科书《普通语⾳学纲要》,这是我国解放后第⼀部语⾳学著作,学术⽔平很⾼, 在我国语⾔学界享有盛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