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行车调度指挥
- 格式:ppt
- 大小:361.00 KB
- 文档页数:74
铁路行车调度规章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铁路行车调度管理,确保铁路运输安全、高效、有序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全国铁路行车调度工作,包括铁路运输调度、列车运行调度、区间通过能力调度、行车闭塞调度、接发列车调度、列车调度指挥、动车组运行调度、施工作业调度等。
第三条铁路行车调度工作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执行铁路行车规章制度,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畅通。
第四条铁路行车调度工作应当遵循科学、严谨、高效、便民的原则,不断提高调度工作水平,为铁路运输服务。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五条铁路行车调度工作由铁路运输企业负责,设立行车调度机构,负责行车调度工作的组织实施。
第六条行车调度机构设下列岗位:(一)行车调度长:负责行车调度工作的全面领导,对行车调度安全负总责。
(二)行车调度员:负责具体实施行车调度工作,包括列车运行调度、区间通过能力调度、行车闭塞调度、接发列车调度、列车调度指挥等。
(三)动车组调度员:负责动车组运行调度工作。
(四)施工作业调度员:负责施工作业调度工作。
第七条行车调度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掌握铁路行车规章制度、技术规程和调度业务知识;(二)具有铁路行车调度工作经验;(三)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四)经过培训并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第三章行车调度工作程序第八条行车调度工作应当按照下列程序进行:(一)编制行车计划:根据运输需求、设备状况、施工计划等因素,制定列车运行图、阶段计划、列车编组计划等。
(二)发布调度命令:根据行车计划,发布列车运行调度命令、区间通过能力调度命令、行车闭塞调度命令、接发列车调度命令等。
(三)实施调度指挥:行车调度员根据调度命令,对列车运行进行实时调度指挥,确保列车安全、高效、有序运行。
(四)调度记录与统计:对调度工作进行记录、统计和分析,为调度工作改进提供依据。
第四章调度命令与执行第九条调度命令是铁路行车调度工作的依据,应当准确、清晰、及时。
铁路运输调度与指挥管理手册第1章铁路运输调度与指挥概述 (3)1.1 铁路运输调度与指挥的定义 (3)1.2 铁路运输调度与指挥的任务与目标 (3)1.3 铁路运输调度与指挥的基本原则 (3)第2章铁路运输调度组织结构 (4)2.1 调度机构设置与职责 (4)2.1.1 调度机构设置 (4)2.1.2 调度机构职责 (4)2.2 调度人员的岗位设置与职责 (5)2.2.1 岗位设置 (5)2.2.2 岗位职责 (5)2.3 调度业务流程与协调机制 (6)2.3.1 调度业务流程 (6)2.3.2 协调机制 (6)第3章列车运行图编制与调整 (7)3.1 列车运行图的基本概念 (7)3.2 列车运行图的编制方法 (7)3.3 列车运行图的调整与优化 (7)第4章铁路运输调度计划 (8)4.1 调度计划编制的基本要求 (8)4.1.1 符合铁路运输政策及规章制度 (8)4.1.2 保障运输安全 (8)4.1.3 提高运输效率 (8)4.1.4 满足旅客和货物运输需求 (8)4.1.5 保证运输计划的可行性 (8)4.2 调度计划编制的方法与步骤 (8)4.2.1 收集相关信息 (8)4.2.2 分析运输需求 (9)4.2.3 制定初步调度计划 (9)4.2.4 评估初步调度计划 (9)4.2.5 优化调度计划 (9)4.2.6 发布调度计划 (9)4.3 调度计划的执行与监控 (9)4.3.1 列车运行监控 (9)4.3.2 运输资源调配 (9)4.3.3 运输信息反馈 (9)4.3.4 应急处置 (9)4.3.5 调度计划调整 (9)第5章车站调度与指挥 (9)5.1 车站调度概述 (9)5.2 车站调度组织与作业流程 (10)5.2.2 车站调度作业流程 (10)5.3 车站调度指挥的关键环节 (10)5.3.1 列车运行组织 (10)5.3.2 车辆编组与解体 (10)5.3.3 旅客运输组织 (11)5.3.4 应急处置 (11)第6章列车运行调度与指挥 (11)6.1 列车运行调度概述 (11)6.2 列车运行调度的主要任务与要求 (11)6.2.1 主要任务 (11)6.2.2 要求 (11)6.3 列车运行调度的实施与指挥 (12)6.3.1 实施方法 (12)6.3.2 指挥方法 (12)第7章旅客运输调度与指挥 (12)7.1 旅客运输调度概述 (12)7.2 旅客运输调度组织与作业流程 (12)7.2.1 旅客运输调度组织结构 (13)7.2.2 旅客运输作业流程 (13)7.3 旅客运输调度指挥的关键环节 (13)7.3.1 列车运行图的编制与优化 (13)7.3.2 列车运行实时监控与调整 (13)7.3.3 旅客服务调度 (13)第8章货物运输调度与指挥 (14)8.1 货物运输调度概述 (14)8.1.1 基本概念 (14)8.1.2 任务 (14)8.1.3 原则 (14)8.2 货物运输调度组织与作业流程 (14)8.2.1 组织结构 (14)8.2.2 作业流程 (14)8.3 货物运输调度指挥的关键环节 (15)8.3.1 运行线安排 (15)8.3.2 列车运行监控 (15)8.3.3 调度命令发布 (15)8.3.4 突发事件处理 (15)第9章铁路运输安全监控与应急管理 (15)9.1 铁路运输安全监控体系 (15)9.1.1 安全监控概述 (15)9.1.2 安全监控组织架构 (15)9.1.3 安全监控手段 (16)9.1.4 安全监控信息处理 (16)9.2 铁路运输安全关键环节监控 (16)9.2.2 车辆安全监控 (16)9.2.3 信号与通信安全监控 (16)9.2.4 人员操作安全监控 (16)9.3 铁路运输应急预案与应急指挥 (16)9.3.1 应急预案概述 (16)9.3.2 应急预案编制与修订 (16)9.3.3 应急响应与指挥 (17)9.3.4 应急资源保障 (17)9.3.5 应急演练与培训 (17)第10章铁路运输调度与指挥信息技术 (17)10.1 铁路运输调度与指挥信息系统概述 (17)10.2 铁路运输调度与指挥信息系统的功能与应用 (17)10.3 铁路运输调度与指挥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维护 (18)第1章铁路运输调度与指挥概述1.1 铁路运输调度与指挥的定义铁路运输调度与指挥是指在铁路运输过程中,对列车运行、线路运用、车站作业等进行统一组织、协调和监控的一种管理活动。
2024年行车调度工技术操作规程____年行车调度工技术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行车调度工作,确保铁路运输安全和运行效率,根据国家铁路行车调度规定,制定本技术操作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____年全国铁路行车调度工作。
第三条行车调度工必须熟悉国家铁路行车调度规定,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严格遵循相关规程,确保调度工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第四条行车调度工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责任意识,能够承受一定压力和责任,保持冷静和聚焦。
第二章调度工作步骤第五条调度工在开始工作前,必须对相关调度设备进行检查和测试,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若有异常情况,必须及时向上级汇报并进行修复。
第六条调度工应及时关注调度台上的各种信息显示,了解客运列车和货运列车的运行情况,合理安排车次运行顺序和间隔。
第七条调度工要根据列车运行图,合理安排列车的发车和到达时间,确保列车运行顺畅,并及时通知各站段进行相关准备工作。
第八条调度工应随时关注车站的动态信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列车运行方式和车次。
第九条在遇到列车运行中的延误、故障等情况时,调度工应及时进行处置,保证列车运行安全和准时性。
第三章信息交流与演练第十条调度工应及时与车站人员和列车乘务员进行信息交流,确保各方知晓列车运行情况和调度安排。
第十一条调度工应与相关部门进行演练和沟通,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和协同配合。
第十二条调度工应熟悉铁路运输相关规程和标准,定期与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自身素质和技能水平。
第十三条调度工应定期参加行车调度会议,及时了解相关政策和规定,做好调度工作的准备。
第四章安全保障第十四条调度工在处理突发情况时,必须始终以安全第一为原则,严格遵循相关规定和程序。
第十五条调度工应随时关注列车运行的安全风险,并及时进行风险评估和处置。
第十六条调度工应具备一定的应急处理能力,能够快速判断和决策,保证列车安全运行。
第十七条调度工应及时向上级报告重大事故和安全隐患,积极参与事故调查和处理工作。
铁路运输调度指挥操作规程第一章铁路运输调度指挥概述 (3)1.1 调度指挥的定义与作用 (3)1.1.1 调度指挥的定义 (3)1.1.2 调度指挥的作用 (3)1.1.3 调度指挥的原则 (3)1.1.4 调度指挥的任务 (4)第二章调度组织结构 (4)1.1.5 调度机构设置 (4)1.1.6 调度机构职责 (4)1.1.7 调度人员配备 (5)1.1.8 调度人员培训 (5)第三章调度指挥流程 (6)1.1.9 接收调度指令 (6)1.1.10 编制调度计划 (6)1.1.11 下达调度命令 (6)1.1.12 执行调度计划 (6)1.1.13 总结与反馈 (6)1.1.14 突发事件处理 (7)1.1.15 线路故障处理 (7)1.1.16 人员伤亡处理 (7)1.1.17 恶劣天气应对 (7)1.1.18 设备故障处理 (7)第四章列车运行计划编制 (7)1.1.19 依法制定原则 (7)1.1.20 科学合理原则 (8)1.1.21 均衡运输原则 (8)1.1.22 安全优先原则 (8)1.1.23 便捷高效原则 (8)1.1.24 列车运行计划的编制 (8)1.1.25 列车运行计划的调整 (8)第五章调度命令发布与执行 (9)1.1.26 调度命令的制定 (9)1.1.27 调度命令的审批 (9)1.1.28 调度命令的发布 (9)1.1.29 调度命令的执行 (9)1.1.30 调度命令的监督 (9)第六章调度指挥通信 (10)1.1.31 通信设备配置 (10)1.1.32 通信设备使用 (10)1.1.33 通信纪律 (11)1.1.34 调度指挥通信规范 (11)第七章调度指挥应急处置 (11)1.1.35 迅速响应原则 (11)1.1.36 保证安全原则 (11)1.1.37 信息畅通原则 (12)1.1.38 协同作战原则 (12)1.1.39 灵活应变原则 (12)1.1.40 突发事件报告 (12)1.1.41 现场救援 (12)1.1.42 交通管制 (12)1.1.43 信息发布 (12)1.1.44 善后处理 (12)第八章调度信息管理 (13)1.1.45 信息收集 (13)1.1 信息收集范围 (13)1.2 信息收集方式 (13)1.2.1 信息处理 (13)2.1 信息筛选与分类 (13)2.2 信息分析 (13)2.3 信息整合 (13)2.4 信息反馈 (13)2.4.1 信息上报 (13)3.1 上报对象 (13)3.2 上报内容 (14)3.3 上报频率 (14)3.3.1 信息共享 (14)4.1 共享对象 (14)4.2 共享内容 (14)4.3 共享方式 (14)4.4 共享原则 (14)第九章调度指挥安全管理 (14)4.4.1 目的与意义 (14)4.4.2 安全风险识别 (14)4.4.3 安全风险预防 (15)4.4.4 安全处理 (15)4.4.5 安全整改 (15)第十章调度指挥绩效评估与改进 (16)4.4.6 目的与意义 (16)4.4.7 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成 (16)4.4.8 绩效评估方法与流程 (16)4.4.9 绩效改进措施 (16)4.4.10 绩效改进实施 (17)第一章铁路运输调度指挥概述1.1 调度指挥的定义与作用1.1.1 调度指挥的定义铁路运输调度指挥是指在铁路运输生产过程中,对运输车辆、线路、信号、车站、货物等进行统一管理和协调,以保证铁路运输安全、高效、顺畅进行的综合性工作。
行车调度工技术操作规程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行车调度工作,确保列车平稳运行,保障旅客和货物的安全和顺利运输,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行车调度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技术操作规程。
第二章术语和定义第二条本规程中术语和定义如下:1. 行车调度:指根据运输需求和线路情况,合理组织和调度列车运行,确保行车安全和效率的工作。
2. 行车调度工:指负责行车调度工作的人员。
3. 调车:指在车站内、运输区段及车辆段之间进行的车辆编组和换挂的作业。
4. 调车领班:指负责领导和指挥调车作业的工作人员。
第三章行车调度工的岗位职责第三条行车调度工的岗位职责如下:1. 负责组织和指挥列车的运行,确保按照规定的时刻表和运输计划进行正常运行。
2. 监控、分析和处理行车调度过程中的各种信息,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3. 组织和安排列车的调车作业,确保车辆的合理编组和换挂。
4. 协调和沟通与行车调度工作相关的各个部门和单位,确保信息畅通和协同作业。
5. 进行行车调度工作的记录和报表,做好相关资料的整理和归档。
第四章行车调度工的技术要求第四条行车调度工应具备以下技术要求:1. 熟悉国家和地方有关行车调度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确保行车调度工作符合规定。
2. 熟悉行车线路的情况和特点,掌握行车运行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法。
3. 具备较强的应急处理能力,能够及时应对突发情况和紧急事件,保障行车安全。
4. 具备较强的分析和判断能力,能够准确预测和评估行车调度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
5. 具备较强的协调和沟通能力,能够与相关部门和单位进行有效的协作和合作,保障行车调度工作的顺利进行。
6. 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职业操守,能够积极参与和支持团队工作,遵守行车调度工作的纪律和规范。
第五章行车调度工的操作规程第五条行车调度工的操作规程如下:1. 确定运输需求和计划:根据线路的运输需求和计划,确定列车运行的时刻表和运输计划。
2. 监控车次信息:实时监控车次的到达和出发情况,确保列车按照时刻表正常运行,并及时处理列车运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第七章一、不定项择题(每小题3分)1.( )模式是最优先的驾驶模式。
A.ATO B.AR C.RM D.URM2.比照运行时刻表单程每列晚点()以下为正点。
A.2min B.3min C.4min D.5min3.SM模式是()的驾驶模式。
A.最优先级 B.较低级 C.故障级 D.次优先级4.在ATC系统正常的情况下,客车以()模式驾驶,驾驶员需在客车出库或交接班时输入乘务组号。
A.ATO B.AR C.SM D.URM5.在()模式下,列车的运行完全由驾驶员负责,没有ATP监控。
A.ATO B.AR C.SM D.URM6.人工列车运行调整的方法主要有()A.列车跳站停车 B.扣车C.设置列车运行等级 D.压缩列车停站时间7.列车正线运行可采用以下几种驾驶模式()。
A.自动驾驶ATO模式 B.自动折返AR模式C.监督人工驾驶SM模式 D.限制人工驾驶RM模式E.非限制人工驾驶URM模式8.RM模式的基本运用是()和。
A.车辆段运行 B.ATP轨旁设备发生故障C.列车紧急制动后运行 D.ATO设备故障9.车站控制是指()两种情况A.调度监督B.调度集中C.改用电话闭塞D.改用双区间闭塞10.在()模式下,ATP只提供25km/h的超速防护A.ATO B.AR C.RM D.URM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11.()在按双区间闭塞法行车时,列车正线运行限速60km/h。
12.()列车进入尽头式车站的限速为40km/h。
13.()在早于太早和晚于太晚时,系统不能进行自动列车运行调整。
14.()非限制人工驾驶RM模式,一般设定的限制速度为25km/h。
15.()扣车时间一般应控制在10min以内。
16.()行车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从零时起计算,实行24小时制。
17.()在调度监督情况下,按双区间闭塞法行车时,列车正线运行限速60km/h。
18.()在很早与早点之间时,列车降低一个运行等级,调整列车停站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