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复习共22页
- 格式:ppt
- 大小:538.00 KB
- 文档页数:22
劳动者的权利义务一、劳动者的权利1.劳动合同权利劳动者有签订劳动合同的权利,雇主不得违法解除或变更劳动合同,劳动者也有要求雇主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的权利。
2.工资报酬权利劳动者有获得正当工资报酬的权利,雇主不得拖欠或逾期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
3.劳动条件权利劳动者有享受良好的劳动条件和环境的权利,雇主有责任保障劳动者的健康和安全。
4.休息休假权利劳动者有享受法定休息和休假的权利,雇主不得违反法律规定限制劳动者的休息和休假权。
5.社会保险权利劳动者有获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雇主应按照法律规定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金和提供相应福利。
6.劳动保护权利劳动者有享受法定劳动保护的权利,雇主不得违法剥夺或侵犯劳动者的劳动保护权。
7.劳动参与权利劳动者有参与劳动组织管理和决策的权利,雇主应充分尊重劳动者的意见和建议。
二、劳动者的义务1.遵守劳动纪律劳动者应遵守相关的劳动纪律和规章制度,服从雇主的管理和指挥。
2.维护劳动关系和谐劳动者应积极维护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避免造成劳动纠纷和冲突。
3.保守商业秘密劳动者应保守雇主的商业秘密,不得泄露雇主的商业机密和技术秘密。
4.完成工作任务劳动者应按照雇主安排的工作任务和要求,认真完成工作任务。
5.遵守职业操守劳动者应遵守职业操守,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保持良好的职业形象。
6.保护企业财产劳动者应妥善保护企业财产,不得挪用、浪费或损坏企业财产。
7.参与劳动争议解决劳动者应积极参与劳动争议的调解和解决,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总之,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只有劳动者充分发挥自己的权利和履行自己的义务,雇主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双方应本着平等、自愿、公平和诚信的原则,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和良好发展,使双方的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和落实。
同时,政府和社会应加强对劳动者权利和义务的宣传教育和监督检查,确保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和尊重。
8. 参与职业培训劳动者应积极参加雇主提供的职业培训和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和技能,以适应工作的需求和社会发展的变化。
劳动者与就业的知识点总结一、劳动者的定义劳动者是指在生产活动中从事体力或者脑力劳动,以获得报酬的人员。
在我国《劳动法》中规定:“劳动者是指用人单位对本单位实际工作的职工、工人、农民、学生和其他社会成员,以获得报酬为目的从事劳动的人。
”二、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1. 劳动者的权利(1)劳动者应当获得劳动报酬,用人单位不得拖欠工资。
(2)劳动者享有休息、休假、劳动保护等权利。
(3)劳动者有提出劳动合同、劳动保护等方面的要求的权利。
(4)劳动者有参加工会组织的权利。
2. 劳动者的义务(1)劳动者必须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认真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
(2)劳动者要遵守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
(3)劳动者要遵守国家的劳动法律法规。
三、就业的含义就业是指劳动者在市场经济环境中,通过劳动力市场机制获得工作机会,并可取得相应报酬。
就业是劳动力与岗位的有机组合,是经济活动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四、就业的形式1. 全职就业全职就业是指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全日制工作,并获得相应的报酬。
2. 兼职就业兼职就业是指劳动者在用人单位以外的单位兼职工作,也可获得报酬。
兼职就业是一种灵活的就业形式,有利于劳动者充分利用自己的空余时间,提高自身收入。
3. 自主创业自主创业是指劳动者依据自己的创业意愿和能力,自行从事经营活动,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
五、就业的影响因素1. 就业政策国家的就业政策将直接影响全国劳动力市场,政府的就业政策有利于促进就业,缓解就业压力。
2. 经济形势经济形势的好坏会直接影响用人单位对劳动力的需求量,经济增长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经济衰退则可能导致失业增加。
3. 教育水平劳动者的教育水平直接关系到其就业能力和就业机会,教育水平较高的人更容易获得较好的就业机会。
4. 技能水平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决定了其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具备较高的技能水平的劳动者更易获得就业机会。
六、失业问题与就业安全1. 失业问题失业是指劳动者在寻找就业机会未能成功时处于无工作状态。
劳动中的权利与义务在现代社会,劳动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在劳动中,既有劳动者应享有的权利,也有他们应承担的义务。
本文将就劳动中的权利与义务进行探讨,以便更好地了解劳动关系。
一、劳动者的权利1. 享有公平工资劳动者在付出劳动的同时,有权获得公平的工资报酬。
这意味着雇主应根据劳动者的工作量和劳动质量合理支付工资,并确保工资水平不低于法定最低工资标准。
2. 获得合理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劳动者有权享受合理的工作时间,雇主不得超过法定的劳动时间限制,保障劳动者的休息和休假权益。
工作时间过长会影响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家庭生活,因此保障合理的工作时间和休假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3. 安全和健康的工作环境劳动者有权在安全和健康的工作环境中从事工作。
雇主应提供符合安全标准的劳动条件,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并向劳动者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设施和装备,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4. 获得平等的机会和对待劳动者有权享有平等的机会和对待,不受任何歧视。
无论性别、年龄、种族、宗教或残疾状况,劳动者在就业和职业发展中应受到公平合理的对待和评估。
5. 参与劳动协商和集体谈判劳动者有权通过劳动协商和集体谈判机制,参与决定劳动条件、工资水平以及其他劳动事务的讨论和决策。
这样劳动者可以维护自身权益,实现利益最大化。
二、劳动者的义务1. 守纪律、遵守规定劳动者应遵守雇主制定的劳动纪律和规定,在工作中严格遵守工作时间和工作要求,完成雇主交代的工作任务。
2. 提升工作技能和能力劳动者应不断提升自身的工作技能和能力,不仅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打下基础,也能更好地为雇主提供优质的劳动力。
3. 保护公司的利益和机密作为劳动者,应该保护雇主公司的利益和商业机密,不泄露公司的商业秘密或者利用其在工作中获取的信息谋取个人利益。
4. 尊重他人和团队合作劳动者应尊重他人,与同事和睦相处,积极参与团队合作。
相互之间合作共赢,推动工作效率和团队凝聚力的提升。
劳动者有哪些权利和义务?
作为劳动者,他们享有以下一些基本权利:
1.工资报酬权:劳动者有权获得按时足额支付的工资报酬,
包括基本工资、加班工资和福利待遇等。
2.工作时间和休假权:劳动者有权享受合理的工作时间和休
假,包括每天休息时间、每周休息日和带薪年假等。
3.安全与卫生保护权:劳动者有权享受安全和健康的工作环
境,包括适当的劳动保护设施和工作条件,预防职业病和事故的发生。
4.健康保险和社会保障权:劳动者有权参加医疗保险和社会
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等。
5.培训和晋升权:劳动者有权获得职业培训和提升机会,以
提高技能和工作能力,为个人的职业发展创造条件。
此外,劳动者还有组织工会和参与集体谈判的权利、隐私和个人信息保护权利、知情权和参与决策的权利等。
作为权利的对应,劳动者也有一些责任和义务需要履行:
1.守时和勤奋履行工作职责。
2.遵守企业或组织的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
3.保护企业的商业机密和公司利益。
4.遵守合同约定和工作任务分配。
5.关怀和尊重同事之间的合作和团队精神。
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应该在劳动合同或其他雇佣协议中明确规
定,并符合相关的劳动法律法规。
同时,雇主也有责任保障和尊重劳动者的权益,维护良好的劳动关系。
劳动者权利和义务包括哪些1、知情权:2、建议权:3、批评权、检举权、控告权5、紧急避险权6、受工伤保险和伤亡求偿权。
7、有要求获得国家规定的劳动保护用品的权利。
8、有获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权利。
在劳动关系当中,由于劳动者是处于弱势地位的,因此法律方面对劳动者的权利是给予了诸多保护的。
但是劳动者在享有权利的同时,也要承担一定的义务。
究竟劳动者权利和义务包括哪些内容?请阅读下文进行具体了解。
▲一、劳动者的权利有哪些▲1、劳动者有平等就业的权利。
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获得职业的权利。
劳动是人们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源泉。
劳动就业权是有劳动能力的公民获得叁加社会劳动和切实保证按劳取酬的权利。
公民的劳动就业权是公民享有其他各项权利的基础。
如果公民的劳动就业权不能实现,其他一切权利也就失去了基础。
▲2、劳动者有选择职业的权利。
是指劳动者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适合自己才能、爱好的职业。
劳动者拥有自由选择职业的权利,有利于劳动者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上作为就业的主体,具有支配自身劳动力的权利,可根据自身的素质、能力、志趣和爱好,以及市场资讯,选择用人单位和工作岗位。
选择职业的权利是劳动者劳动权利的体现,是社会进步的一个标志。
▲3、劳动者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随着劳动制度的改革,劳动报酬成为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所签订的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
劳动者付出劳动,依照合同及国家有关法律取得报酬,是劳动者的权利。
而及时定额的向劳动者支付工资,则是用人单位的义务。
用人单位违法这些应尽的义务,劳动者有权依法要求有关部门追究其责任。
获取劳动报酬是劳动者持续的形式劳动权不可少的物质保证。
▲4、劳动者有权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这是保证劳动者在劳动中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对享受劳动权利的主体切身利益最直接的保护。
这面包括防止工伤事故和职业病。
如果企业单位劳动保护工作欠缺,其后果不仅是某些权益的丧失,而且是劳动者健康和生命直接受到伤害。
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复习一、知识结构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构成、体现劳动者的主要权利:含义、地位、主要内容劳动者的主要劳动者的主要义务:含义、内容权利和义务劳动者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提高职业技能是劳动者必须履行的义务:为什么遵守职业道德是劳动者必须履行的义务:含义、要求、必要性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制度的含义劳动合同制度订立劳动合同的基本内容订立劳动合同的原则及程序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意义社会保障制度的含义、地位、基本内容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建立新型社会保障制度的意义二、基本原理1、劳动者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2、提高职业技能是劳动者必须履行的义务3、遵守职业道德是劳动者必须履行的义务4、订立劳动合同的原则5、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三、注意点1、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构成与体现。
2、劳动者的主要权利与主要义务的内容必须记住,同时注意区别。
3、劳动者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的表现:相互依存、不可分离,是统一的。
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
权利是履行义务的基础,义务是实现权利的保障。
4、为什么提高职业技能是劳动者必须履行的义务?5、职业道德的基本含义、要求分别是什么?遵守职业道德的必要性及意义。
6、劳动合同的基本内容具体包括哪两大方面?7、订立劳动合同必须遵循的三大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分清核心原则、与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则的区别。
8、订立劳动合同的程序是:首先_______________;其次__________________;以证明合同的真实和合法。
9、我国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四大方面。
其中,_______________是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它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
10、这四种社会保障制度的对象是各不相同的。
要注意区分。
社会保险的对象是_______________;社会福利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形式;社会优抚的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社会救济的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劳动是人们为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活动,而劳动者作为劳动活动的主体,有一系列的权利和义务。
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是劳动关系的基础。
只有在平等、合理、公正的劳动关系中,劳动者的权利得到保障,劳动者才能尽职尽责地履行自己的义务。
本文将从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劳动者的权利1.知情权劳动者有权要求了解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内容、工资待遇、工作条件和职业发展等方面的信息。
雇主应向劳动者提供详尽的工作合同和劳动规定,以便劳动者了解自己的权益。
2.休息休假权劳动者有权享受合理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
劳动者每天工作不得超过8小时,一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8小时。
同时,劳动者有权享受带薪年假、婚假、产假、丧假等各类假期,以保证身心健康和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3.劳动报酬权劳动者有权按照合同约定或者国家规定获得劳动报酬。
劳动者的工资应当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还有权要求工资的提高和福利待遇的改善。
4.劳动安全权劳动者有权要求雇主提供安全、卫生的工作环境以及必要的劳动保护设施和用品。
劳动者有权随时向劳动保护部门申诉,要求受到保护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5.职业发展权劳动者有权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特长选择职业,并有权获得培训和进修机会,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和技能。
雇主应该提供公平的晋升机会和职业发展空间,保证劳动者的职业前景。
二、劳动者的义务1.遵守劳动合同劳动者应遵守劳动合同的约定,按照规定的要求和标准履行工作职责。
劳动者不能违反劳动合同的约定随意离职或者辞职,否则要承担经济赔偿或法律责任。
2.保守商业秘密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获取到的商业秘密是雇主的财产,劳动者有义务保守商业秘密,不得泄露给他人,否则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勤勉履行工作劳动者应按照工作合同的约定,勤勉履行工作职责。
劳动者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正确对待自己的工作,努力提高工作能力和业绩。
4.保护劳动安全劳动者应自觉遵守劳动安全保护规定,正确使用劳动保护设施和用品,积极参加安全培训和演练,确保自己的人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