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重力选矿法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1
重力选矿的原理和应用1. 重力选矿的原理重力选矿,又称为重力分选,是一种基于颗粒物料在重力场中的不同沉降速度来实现颗粒物料分选的方法。
其原理主要基于物料的比重、粒度和流体介质的密度等因素。
在重力场中,颗粒物料由于具有不同的比重,会沉降速度不同,从而实现分选的效果。
2. 重力选矿的应用重力选矿技术广泛应用于矿山、冶金、化工等领域,其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矿石的选矿:重力选矿常用于对矿石进行分选,可以根据矿石中各种矿物的密度差异,通过重力选矿设备将不同矿物分离出来,提高矿石的品位和回收率。
•固体废弃物处理:重力选矿也可用于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例如处理建筑垃圾、矿物废弃物、煤矸石等。
通过重力选矿设备,可以将固体废弃物中的有用物质进行分离和回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煤炭的处理:重力选矿在煤炭的处理中也有重要的应用。
煤炭通常含有不同密度的硫化物和岩石,通过重力选矿可以将煤炭和硫化物等杂质分离开来,提高煤炭的品质和市场价值。
•金矿选矿:在金矿领域,重力选矿技术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金矿常常与其他矿石共存,而其中的金子与其他矿石的密度差异较大。
通过重力选矿设备,可以将金矿从其他矿石中分离出来,提高金矿的回收率。
•废水处理:重力选矿技术也可以应用于废水处理。
一些废水中含有悬浮性颗粒物,通过重力选矿设备,可以实现对废水中的颗粒物的分离和处理,净化废水,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 重力选矿设备常用的重力选矿设备有以下几种:•重力浮选机:根据颗粒物在介质中的沉降速度差异进行分选,通过不同的介质密度控制物料的沉浮来实现颗粒物的分离。
•离心选矿机:利用离心力的作用,将颗粒物料从高速旋转的离心机中分离出来,实现选矿目的。
•重力浓缩设备:通过重力作用,将颗粒物料中的水分脱除,达到浓缩的目的。
•重介质选矿设备:通过在重介质中实现颗粒物料的分离和选矿。
•旋流选矿机:利用旋流的作用,将不同密度和粒度的颗粒物料分离开来。
4. 重力选矿的优势重力选矿作为一种常用的选矿方法,具有以下优势:•设备简单:相对于其他复杂的选矿方法,重力选矿设备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维护成本低。
重力选矿重力选矿又称重选,就是根据矿粒间由于密度的差异,因而在运动介质中所受的重力、流体动力和其他机械力的不同,从而实现按密度分选矿粒群的过程。
粒度和形状会影响按密度分选的精确性。
重选的特点是:矿粒间存在密度的差异,分选过程在运动介质中进行,在重力、流体动力及其他机械力的综合作用下,矿粒群松散并按密度分层,分层好的物料,在运动介质的作用下实现分离,获得不同的最终产品。
重选的目的,主要是按密度来分选矿粒。
在分选过程中,密度差别起主导作用,应创造条件,以减少矿粒的粒度和形状对分选的影响。
重选的分类:水力分级、重介质选矿、跳汰选矿、摇床选矿、溜槽选矿、洗矿等工艺。
密度大于水的介质称为重介质,矿粒在重介质中进行分选的过程即称为重介质选矿。
重介质选矿法是当前最先进的一种重力选矿法,它的基本原理是阿基米德原理:即浸在介质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所排开的同体积介质的重量。
密度大于分选介质密度的矿粒,在介质中下沉;密度小于分选介质密度的矿粒,在介质中上浮。
虽然物料在分选机中的分层过程主要决定于物料的密度和介质的密度,但是在分层时,往往有一部分细粒级矿粒,在分选机中来不及分层就被排出,降低了分选效率。
同时,分选机中悬浮液(重液)的流动和涡流;物料之间的碰撞、悬浮液对矿粒运动阻力和矿粒的粒度、形状等因素的影响,都会降低分选效果。
重介质选矿的优点:1)分选效率和分选精度都高于其它的选煤方法。
对于块煤分选效率可达99.5%;对于末煤可达99%。
分选块煤的精度即可能偏差E值可达0.2~0.03;对于末煤分选精度E值可达0.05左右。
2)分选密度的调节比较灵活而且范围宽。
跳汰机分选密度一般控制在1.45~1.90;而块煤重介分选密度一般控制在1.35一1.90;末煤重介旋流器分选密度可以控制在1.20~2.0。
3)分选粒度范围宽。
块煤重介选,其粒限一般为1000~6mm;末煤重介旋流器其粒限可在50~0mm。
(选别深度可达0.1~0.15mm)。
1、【选矿:】选矿的目的在于从原矿中将有用矿物(或有用成分)分离出来加以富集,构成组分单一的人造富矿(或化合物),即所谓精矿。
2、【重力选矿:】重力选矿就是根据矿粒间密度的不同,因而在运动介质中所受重力、流体动力和其他机械力不同,从而实现按密度分选矿粒群的工艺过程,简称为重选。
3、【重选基本原理】重选的实质概括起来就是松散一分层一分离过程。
置于分选设备内的散体矿石层(称作床层),在流体浮力、动力或其他机械力的推动下松散,目的是使不同密度(或粒度)颗粒发生分层转移,就重选来说就是要达到按密度分层。
故流体的松散作用必须服从粒群分层这一要求。
这就是重选与其他两相流工程相区别之处。
流体的松散方式不同,分层结果亦受影响。
重选理论所研究的问题,简单说来就是探讨松散与分层的关系。
分层后的矿石层在机械作用下分别排出,即实现了分选。
故可认为松散是条件,分层是目的,而分离则是结果。
4、【重选过程:】就是利用这种差异使矿物达到分离的,所有的重选过程都是以矿粒在选别的介质中的沉降规律为基础的。
5、【重选的目的:】根据矿石的密度不同来分层,将有用矿物分离出来加以富集。
6、【分级粒度:】是指按沉降速度计算的分开两种产物的临界颗粒的粒度.24、【床层】—物料给入跳汰机筛板上,形成的一定厚度的物料层。
7、【分离粒度:】指实际进人沉砂和溢流中分配率各占50%的极窄粒级的平均粒度。
大于分离粒度的颗粒大多进入沉砂中,小于分离粒度的颗粒大多进入溢流中。
8、【面积当量直径】用表面积等于矿粒表面积的球体直径表示矿粒的粒度时,称为面积当量直径9、【分级效率:】在选矿厂中,分级效果好坏用分级效率来评价。
分级效率就是物料经过分级后,得到的溢流产品中细粒级的量与给入分级机的物料中细粒级(同级别)含量的百分数。
10、【容积浓度】单位体积悬浮体内固体颗粒占有体积称为容积浓度。
11、【干涉沉降:】介质中同时存在着许多矿物颗粒,对于任一颗粒来说,他的沉降速度除受自由沉降因素的支配外,还有由于周围颗粒处在而引起的附加因素的影响,这种沉降称为干涉沉降。
各种选矿法的流程及原理1. 重力选矿法流程:- 初步矿石破碎:将原矿石破碎成块矿或颗粒状矿石。
- 洗选:利用洗选设备将矿石中的杂质和次要矿物分离出来。
- 重力选矿:利用重力差异,将矿石中的有用矿石分选出来。
原理:根据矿石中有用矿石和废石的密度差异,通过不同的重力分选设备,例如离心机、重力选矿机等,将有用矿石予以分离。
2. 磁选法流程:- 磁力选矿:利用磁性差异将矿石中的有用矿物和废石分离出来。
原理:根据矿石中有用矿物和废石对磁场的不同反应,通过磁选设备,例如磁选机等,利用磁性差异将有用矿物与废石分离。
3. 浮选法流程:- 破碎与磨矿:将原矿石破碎、磨细。
- 药剂处理:加入药剂,处理矿浆,使有用矿物与泡沫一起浮起。
- 浮选分离:通过浮选设备,例如浮选机等,利用泡沫的浮力将有用矿物与废石分离。
原理:通过加入特定的药剂,使有用矿物与气泡结合形成泡沫,利用泡沫的浮力将其分离。
4. 电选法流程:- 尾矿处理:将矿石经过前期破碎、磨细处理,得到尾矿。
- 前选处理:将尾矿经过前选设备,例如电选机等,利用较低电位的特殊电解质和电极将有用矿物分离出来。
- 精选处理:将前选步骤中分离得到的矿物经过精选设备进行进一步处理。
原理:根据矿物在特定电场中的电性差异,通过电解质和电极的运用,将有用矿物与废石分离。
5. 流体力学选矿法流程:- 矿石破碎:将原矿石破碎成适当粒度。
- 砂浆制备:将矿石与水或其他流体制成砂浆。
- 分选:通过分选设备,例如旋流器、水力分选器等,根据矿石颗粒的大小与密度差异,将其分离。
原理:利用流体力学原理,根据矿石颗粒的大小与密度差异,通过流体中的运动分离有用矿物与废石。
6种常见的选矿方法,太详细了重选法是根据矿物相对密度(通常称比重)的差异来分选矿物的。
密度不同的矿物拉子在运动介质(水、空气与重滚)中受到流体动力和各种机械力的作用,造成适宜的松散分层和分离条件,从而使不同密度的矿粒得到分离。
重力选矿(简称重选)是根据各种矿物的密度(通常称比重)的不同,因而在运动介质中所受重力、流体动力和其他机械力的不,从而实现按密度分选矿粒群的过程。
矿物颗粒、形状将影响按密度分选的精确性。
各种重选过程的共同特点是:1.矿粒间必须存在密度(或粒度)的差异;2.分选过程在运动介质中进行;3.在重力、流体动力和其他机械力的综合作用下,矿粒群松散并按密度(或粒度)分层;4.分好层的物料,在运动介质的运搬下达到分离,并获得不同最终产品。
重力选矿中的按粒度分选过程(如分级、脱水等)几乎在一切选矿厂都是不可缺少的作业。
二、浮选法浮选法是根据矿物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别,经浮选药剂处理,使用矿物选择性地附着在气泡上,达到分选的目的。
有色金属矿石的选矿,如铜、铅、锌、硫、钼等矿主要用浮选法处理,某些黑色金属、稀有金属和一些非金属矿石,如石墨矿、磷灰石等也用浮选法选别。
浮选过程要向矿浆中加入浮选药剂来改善与调节矿物的可浮性。
使许多没有天然可浮性的矿物,经浮选药剂作用后,由不可浮变为可浮,或者相反。
以便人为地控制矿物的可浮性。
所以有人说浮选药剂是浮选技术的支柱,这是有道理的。
五大药剂浮选药剂是用来调整与控制浮选过程的。
药剂的主要用途是:(1)加强矿物可浮性的差别,从而使矿物彼此间以及有用矿物和脉石间相互分离。
(2)提高有用矿粒附着于气泡的速度和强度,(3)改善矿浆内细小而弥散气泡的形成条件,并为在矿浆表面形成稳定的矿化泡沫创造条件。
金银矿石的浮选浮选工艺流程的选择通常是根据金银矿石的性质以及产品的规格来确定,常见的原则工艺流程有以下5种:(1)浮选+浮选精矿氰化将含金银石英脉的硫化矿经过浮选得到少量精矿,再进行氰化处理。
重力选矿方法简述重力选矿是按矿物密度差分选矿石的方法,在当代选矿方法中占有重要地位。
重选的优势在于它处理的矿石粒度广泛,它能够分选其他选矿法无能为力的粗粒矿石,重选设备一般来说结构相对简单、易于制造、生产中不耗用贵重的药剂,同时排出的废弃尾矿对环境也少污染。
重选方法有以下几种:1、重介质选矿2、跳汰选矿3、摇床选矿4、溜槽选矿5、螺旋选矿6、离心选矿7、风力选矿现将这几种重选方法作个简单的叙述和对比。
一、重介质选矿重介质选矿是指在密度大于1000㎏/m3的介质中进行的选矿过程。
介质的密度一般选择在矿物中轻矿物和重矿物的密度之间,当严格控制介质的密度时(波动范围≤20千克/米3),可使密度差只有50~100千克米3的两种矿物有效分离。
重质选矿在工业上应用已有70多年的历史,主要用在矿石预选上,即在粗粒条件下选出脉石或围岩,减少细磨深选矿石量,并提高入选矿石品位。
目前它已在处理铁、锰、铅、锌、锡、锑、煤矸石、金刚石及其它金属和非金属矿石方面广为应用。
入选石粒度上限为50~150mm,下限为2~3mm。
重介选矿工艺包括矿石准备、介质制备、矿石分选、介质脱出、介质再生等项作业。
缺点是其中的介质制备、介质脱出及介质再生需要一套完整的设施,相对比较复杂。
重介质选矿的优点是(按一定的要求配制介质密度),分离密度可精确控制,能使密度差很小的矿物有效分离。
单位面积的处理量大,选矿成本低。
一般的中小型选厂较少使用。
二、跳汰选矿跳汰选矿是重力选矿的主要方法之一,属于深槽分选作业。
跳汰选矿,除了很微细的物料以外,几乎可以处理各种粒度的矿物原料,工艺操作简单,设备处理能力大,并可在一次选别中得到某种最终产品,因此生产中应用很广泛。
用跳汰处理原煤约占总选煤量40%。
对于金属矿石,则是处理粗、中粒铁矿石、锰矿石及铬矿石的主要方法。
并大量用于选别不均匀嵌布的钨、锡矿石的较粗粒部份。
用跳汰机处理含金砂矿、含铌、钽、钛、锆的原生矿石和砂矿均有广泛用场,同时也是选别金刚石的主要方法。
选矿的目的在于从原矿中将有用矿物(或有用成分)分离出来加以富集,构成组分单一的人造富矿(或化合物),即所谓精矿。
2、重力选矿:重力选矿就是根据矿粒间密度的不同,因而在运动介质中所受重力、流体动力和其他机械力不同,从而实现按密度分选矿粒群的工艺过程,简称为重选。
3、重选基本原理(与其他选矿理论的差异)重选的实质概括起来就是松散一分层一分离过程。
置于分选设备内的散体矿石层(称作床层),在流体浮力、动力或其他机械力的推动下松散,目的是使不同密度(或粒度)颗粒发生分层转移,就重选来说就是要达到按密度分层。
故流体的松散作用必须服从粒群分层这一要求。
这就是重选与其他两相流工程相区别之处。
流体的松散方式不同,分层结果亦受影响。
重选理论所研究的问题,简单说来就是探讨松散与分层的关系。
分层后的矿石层在机械作用下分别排出,即实现了分选。
故可认为松散是条件,分层是目的,而分离则是结果。
4、重选过程:就是利用这种差异使矿物达到分离的,所有的重选过程都是以矿粒在选别的介质中的沉降规律为基础的。
5、重选的目的:根据矿石的密度不同来分层,将有用矿物分离出来加以富集。
6、分级粒度:是指按沉降速度计算的分开两种产物的临界颗粒的粒度.7、分离粒度:指实际进人沉砂和溢流中分配率各占50%的极窄粒级的平均粒度。
大于分离粒度的颗粒大多进入沉砂中,小于分离粒度的颗粒大多进入溢流中。
8、面积当量直径用表面积等于矿粒表面积的球体直径表示矿粒的粒度时,称为面积当量直径9、分级效率:在选矿厂中,分级效果好坏用分级效率来评价。
分级效率就是物料经过分级后,得到的溢流产品中细粒级的量与给入分级机的物料中细粒级(同级别)含量的百分数。
10、容积浓度在重选实践中,粒群浓度一般称为容积浓度,用符号”表示,可用固体颗粒在介质中所占的体积分数来表示11、冲程系数:水流冲程与机械冲程之比。
12、干涉沉降:干涉沉降,即个别颗粒在粒群中的沉降,成群的颗粒与介质组成分层的悬浮体,颗粒间的碰撞及悬浮体平均密度的增大,使个别颗粒的沉降速度降低13、自由沉降,即单个颗粒在广阔空间中独立沉降,此时颗粒除受重力、介质浮力和阻力的作用而不受其他因素影响。
《重力选矿》重要知识点1重力选矿:根据矿粒间由于密度的差异,因而在运动介质中所受重力、流体动力和其他机械力的不同,从而实现按密度分选矿粒群的过程。
2重力选矿的包括的几种方法:水力分级、重介质选矿、跳汰选矿、摇床选矿、溜槽选矿、洗矿,洗矿和分级是按密度分离作业,其他则按密度分选的作业3重力选矿的共同特点:(1)矿粒间必须存在密度的差异(2)分选过程在运动介质中进行(3)在重力、流体动力及其他机械力的综合作用下,矿粒松散并按密度分层(4)分层好的物料,在运动介质的作用下实现分离,并获得不同的最终产品4重选工艺原理:(1)颗粒及颗粒群的沉降原理(重介)(2)颗粒群按密度分层的原理(跳汰)(3)颗粒群在回转流中分层的原理(旋流器)(4)颗粒群在斜面流中的分选原理(溜槽)5斯托克斯公式6干扰沉降的附加因素(1)流体介质的粘滞性增加,引起介质阻力变大(2)颗粒沉降时与介质的相对速度增大,导致沉降阻力增大(3)在某一特定情况下,颗粒沉降受到的浮力作用变大(4)机械阻力的产生7颗粒自由沉降速度差学说在垂直流中,床层的分层按轻、重矿物颗粒的自由沉降速度差进行。
同时,颗粒粒度对沉降速度有同样重要的影响。
切乔特对以上关系予以延伸,给出不同密度颗粒在同一介质中沉降时,沉降速度随粒度变化的关系,该关系表明要使两种密度不同的混合粒群在沉降(或与介质相对运动)中达到按密度分层,必须使给料中最大颗粒与最小颗粒的粒度比小于等沉颗粒的等沉比。
8按重介原理学说将混杂的床层视作由局部重矿物悬浮体和局部轻矿物悬浮体构成,在密度方面具有与均质介质相同的性质。
在重力作用下,悬浮体存在着静力不平衡,就像油与水混合在一起,最终导致按密度分层,即在上升水流作用下,密度高的悬浮液集中在下层,而密度低的集中在上层。
当实现正分层时以某种方式改变λ1与λ2的相对值反应发生反分层,此时,两种类群应处于混杂状态9弱紊流分层结构以及作用分层结构由上至下为:稀释层:决定分选粒度下限,约为30-40微米悬移层:对提高重矿物的回收率和品位有重要意义流变层:决定了在重力场中回收粒度下限很难抵御10-20微米沉积层:在成矿浆流膜分选经常是间断作业层流分层结构:稀释层、流变层、沉积层。
选矿名词解释和选矿指标选矿名词解释和选矿指标一、名词解释重力选矿法(简称重选法):是在运动介质(水)中,按粒度比重和粒度的差异进行分选的分法。
浮选法:是选金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选矿法。
是利用矿物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来选分矿石的一种方法。
混汞法:是一种古老而又简易的选金方法。
在矿浆中,金粒被汞(水银)选择性地润湿并形成金汞齐,使它和别的矿物及脉石互相分离,这种方法称为混汞法。
品位:就是矿石或选矿产物中该金属或选矿产物重量之比值,通常用百分数来表示。
产率:选矿产物的重量与原矿重量之比值,通常用百分数来表示。
选矿比:原矿重量与精矿重量的比值,它表示获得1吨精矿需要处理的原矿的吨位。
富矿比:精矿中有用成分的品位和原矿中有用成分的品位之比值。
它表示精矿中有用成分的品位和原矿中有用成分的品位高出的倍数。
回收率:选矿的目的就是要把原矿中所含的金属,最大限度地选入到品位更高的精矿中。
这个选分过程的完全程度,可以用金属回收率来评定。
所谓金属回收率,就是精矿中所含的金属重量与原矿中该金属重量的比值,常用百分数来表示。
二、选矿指标处理原矿品位(克/吨)=处理原矿含金量(克) / 处理原矿量(吨)精矿品位:是指平均每吨精矿中的含金量,它是反映精矿质量的指标,计算公式为:精矿品位(克/吨)=精矿含金量(克) / 精矿数量(吨)精矿产率:是指产出的精矿量占原矿量的百分比,它是反映选矿厂质量的指标。
计算公式为:精矿产率(%)=精矿数量(吨) /原矿数量(吨) ×100%尾矿品位:是指选矿厂排弃的尾矿中,平均每吨尾矿中的含金量。
它是反映在选矿过程中金属损失程度的指标。
计算公式为:尾矿品位(克/吨)=尾矿含金量(克)/尾矿数量(吨)尾矿量(吨)=处理原矿量(吨)-精矿量(吨)选矿回收率:是指采用各种选矿方法获得的最终产品含金量占处理原矿含金量的百分比。
按理论和实际回收率两种方法计算。
选矿理论回收率(%)=精矿品位×(原矿品位-尾矿品位)/(原矿品位×(精矿品位-尾矿品位) )×100%=理论回收的金属量(克) /处理原矿金属量(克)×100%选矿实际回收率(%)=金精矿含金量(克)/原矿含金量(克)×100%(浮选回收率)浸出率:是指经浸出作业已溶解金的金属量占氰原矿金属量的百分比。
什么叫重力选矿法?
重力选矿法是一种历史悠久的选矿方法,在浮游选矿法出现之前,它在矿物选别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和其他选矿方法一样,其任务是将矿石中的有用矿物和脉石分开,以得到符合冶炼要求或便于下一步加工的产品。
重力选矿法是根据各种矿物的比重和粒度不同来进行分选的,在一定程度上与矿石的颗粒也有关系。
重力选矿过程是在介质中进行的,作为介质的有水,空气,重液和重悬浮液。
以空气为介质而进行选别的方法叫做风力选矿;以重液和重悬浮液为介质的选矿,叫做重介质选矿。
大多数情况下,是以水为介质进行选别的。
在选别过程中,介质的动力作用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矿粒在介质中的运动,是由矿粒本身的重力,介质对矿粒的阻力的合力来支配的。
比重,形状,粒度不同的矿粒,由于在介质中的运动情况不同,沉降速度亦不相同,因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两种不同比重的矿物,其比重差越大,表明越容易选别。
重力选矿适用于有用矿物和脉石具有一定比重差的情况。
加大介质的比重有利于选别。
根据重力选矿法所用设备及作用的原理不同,可将重力选矿过程分成以下几类:1、洗矿
洗矿是利用机械力,水流冲力使粘土质分散后,按沉降速度不同,进行分离,它是重力选矿辅助作业。
在原矿中含泥较高时,常配置洗矿流程。
2、水力分级
水力分级是利用匀速运动的水流,使矿物按沉降速度分成不同级别,以便各粒级单独进行分选。
也是重力选矿辅助作业。
一般给矿粒度为3mm以下。
3、跳汰选矿
跳汰选矿是利用垂直脉动介质流使矿粒群松散,密集,按比重分层,达到不同比重矿粒相互分离。
一般给矿粒度为50mm以下。
4、溜槽选矿
溜槽选矿是利用沿斜面流动的脉动水流,使不同比重的矿物相互分离。
一般给矿粒度为40-0.019mm。
5、摇床选矿
摇床选矿是利用床面往复运动所产生的惯性力合斜面薄水层的脉动水流冲力,使不同比重的矿物相互分离,一般给矿粒度为3-0.037mm。
6、重介质选矿
利用浮沉原理使不同比重的矿物在直流体或两相流体中相互分离。
有时在选别作业前用此法出去大量的脉石,以提高生产能力。
一般给矿粒度为75mm以下。
上述各种重力选矿方法,都是以比重不同为主要依据的。
但必须指出,其他条件相同时,随着矿粒粒度减小,按比重分离的难度将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