亢晓丽教授专访《共同性内斜视的手术时机指征及注意事项》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1
原发性共同性内斜视应该如何预防?*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原发性共同性内斜视应该如何预防,常见预防措施有哪些。
以及原发性共同性内斜视应该如何护理,原发性共同性内斜视常见的护理办法有哪些等方面内容。
*怎样预防原发性共同性内斜视:*一、预防斜视儿童的早期发现和及时有效的治疗至关重要。
因此,家长和老师要注意观察儿童的异常先兆,3岁以上儿童要定期查眼,以便及时发现,及早治疗,避免造成无可挽回的后果。
专家建议,为防止儿童斜视、弱视的发生,要加强儿童眼睛保健,切实合理用眼,避免超负荷用眼。
*以上是对于怎样预防原发性共同性内斜视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那么,下面再看下原发性共同性内斜视的护理方法,原发性共同性内斜视的常见护理措施。
*原发性共同性内斜视常见护理方法:*一、护理斜视患者的术后注意事项:1.医护人员要教会病人和家属怎样正确的点眼药水。
首先病人要将手洗干净,然后病人取仰卧位,眼睛向上看,家属或者是病人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分开眼睛的上下眼脸,拇指向下轻拉下眼脸,右手拿眼药瓶,将眼药点在下穹窿部,然后闭上眼睛,眼球轻轻的转动1-2min,再用吸水纸将流出来的药液擦去。
值得注意的是,点眼药的时候瓶口距离眼脸的距离要在1-2cm,不要碰到眼睫毛,如果需要同时点两种眼药水的话,中间要隔一段时间,最好在3-5min,每次点1-2滴,混悬药液如氟美龙使用前要摇匀。
2.要注意用眼卫生,不要揉眼,不要用眼过度,避免眼睛过度疲劳,要保证充足的睡眠。
对有屈光不正的患者,手术后需要及时的佩戴眼镜治疗。
部分调节性内斜视的患者,手术后应该带原来的矫正眼镜,并且尽量不用近距离视力,以免调节至内斜视的复发。
如果有弱视,就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弱视训练了。
3.值得强调的一点事在饮食上要注意营养摄入均衡,切忌烟酒和辛辣刺激食物。
4.最后就是要记得定期去就诊医院复查。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对于怎样预防原发性共同性内斜视,原发性共同性内斜视的护理方法方面内容的介绍,更多相关资料请继续关注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原发性共同性内斜视”可以找到更多,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帮助!。
儿童斜视手术注意事项手术的过程不知道家长们有没有发现,小孩子好像特别爱玩手机,或者是玩电脑,只要给他这些仪器,他就能玩上一整天。
儿童斜视在生活中不算少见,这些与儿童的用眼习惯或者是先天性发育不良有关。
斜视给儿童带来的影响并不算少,首先会影响到视力,大部分出现斜视的儿童都有视力下降的情况,因此要尽快调整好斜视,才能恢复视力。
那么儿童斜视手术方法有哪些?儿童斜视手术方法对部分调节性内斜视,经戴镜3~6个月后检查仍有12Δ以上者均作为手术对象,手术原则是根据AC/A比值,融合力大小及内斜度的多少来决定手术。
但手术必须是在戴全矫远视镜下测量出的内斜度数,如AC/A比值高、融合力低行双眼内直肌后徒术,相反行双眼外直肌缩短术。
单眼内斜视,行斜视眼的内直肌后徒术、外直肌缩短术。
对内斜视度数较大者,因考虑辐辏功能,所以除做双眼内直肌后徒5~6mm外,主要采取外直肌缩短加前徒的联合手术。
一般可矫正70Δ~90Δ度数。
对间歇性外斜视和恒定性外斜视,根据外斜视三种类型(外展过强型、集合不足型和基本型)选择手术方式。
外展过强型行双眼外直肌后徒,不足部分行内直肌缩短。
集合不足型行双眼内直肌缩短,不足部分行外直肌后徒。
基本型一般以单眼非对称性手术为主。
A-V征斜视,在矫正水平斜视的同时,将双眼内、外直肌垂直移位,内直肌向A征V征的闭口端移位,外直肌向A征或V征的开口端移位。
上下移位根据A-V征大小决定,一般5mm~10mm即可。
儿童斜视手术的适应症我们认为先天性斜视或先天性麻痹性斜视应当尽早手术矫正,这将有助于儿童立体视觉的恢复,如不能早期矫正眼位,将会对立体视觉的发育造成难以恢复的损害,对调节性内斜视或部分调节性内斜视,应先配戴全矫眼镜,对戴镜后斜视度不稳定的患儿要等待和观察,待其斜视度稳定后再行手术。
手术应做戴镜下测的斜视度数,对间歇性外斜视和双眼视功能不好或有异常视网膜对应者应尽早做手术矫正。
手术年龄不能做硬性规定,只要符合手术条件,就应及早手术治疗,但是对年龄较小的患儿往往不能很好地配合术前术后检查,所以有时检查结果不一定完全可靠,应反复检查。
做斜视手术的10个忠告嘿,咱来说说做斜视手术的十个忠告哈。
我给你讲个事儿啊。
我有个朋友的妹妹,小时候就有点斜视,一直没当回事。
后来长大了,觉得斜视影响美观,就决定去做斜视手术。
第一个忠告呢,就是一定要找个靠谱的医院和医生。
这可太重要了。
我朋友的妹妹就是到处打听,找了一家口碑很好的医院,还挂了一个专家号。
医生很专业,给她做了详细的检查,制定了合适的手术方案。
要是随便找个小医院或者不靠谱的医生,那可就麻烦了。
第二个忠告,手术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比如说,要提前洗头洗澡,因为手术后一段时间不能沾水。
还要准备好墨镜,手术后眼睛可能会怕光。
我朋友的妹妹手术前就把这些都准备好了,所以手术后也没那么慌张。
第三个忠告,手术的时候可别紧张。
一紧张就容易出问题。
我朋友的妹妹手术的时候就特别紧张,心跳得特别快。
医生就安慰她,让她放松。
后来她慢慢平静下来,手术也很顺利。
第四个忠告,手术后要注意休息。
眼睛刚做完手术,可不能太累了。
要多躺着,少看手机电视。
我朋友的妹妹手术后就乖乖地躺在床上,听音乐、听广播,让眼睛好好休息。
第五个忠告,饮食要清淡。
不能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不然会影响伤口愈合。
我朋友的妹妹手术后她妈妈就给她做了很多清淡的食物,比如粥、面条、青菜啥的。
第六个忠告,要按时滴眼药。
医生开的眼药一定要按时滴,不能偷懒。
我朋友的妹妹就很听话,每天按时滴眼药,眼睛恢复得也很快。
第七个忠告,不要用手揉眼睛。
手术后眼睛可能会有点痒,但是千万不能用手揉,不然会感染的。
我朋友的妹妹有一次就差点忍不住用手揉眼睛,还好她妈妈及时阻止了她。
第八个忠告,要定期去医院复查。
手术后要按照医生的要求去医院复查,看看眼睛恢复得怎么样。
我朋友的妹妹就很重视复查,每次都按时去,医生说她恢复得很好。
第九个忠告,要有耐心。
眼睛的恢复需要时间,不能着急。
我朋友的妹妹刚开始的时候觉得眼睛还是有点不舒服,就有点着急。
后来她听了医生的话,耐心等待,眼睛慢慢地就好了。
共同性内斜视_ Gong Tong Xing Nei Xie Shi一概述共同性内斜视是指双眼视轴分别,眼外肌其神经支配的无器质性病变,在各个方向,不论何眼为凝视眼其偏斜度均相等。
原发性共同性内斜视分为调整性及非调整性两大类。
调整性内斜视分屈光性及非屈光性(高AC/A)两种。
二病因1.屈光性调整性内斜视是由于有未被矫正的远视合并有融合性散开幅度不正常。
患者是否产生内斜不仅取决于远视的量,也取决于融合性散开的储备力。
假如融合储备力超过调整性集合,则两眼保持正位,否则即呈内斜。
2.高AC/A调整性内斜视在调整性内斜视,由于AC/A比值高,所以每调整一个屈光度时,产生过多的调整性集合,由于过多的调整性集合,影响了融合储备力,患者表现为内斜视。
三临床表现1.屈光性调整性内斜视屈光性调整性内斜视多在2~3岁时发病。
开头时内斜为间歇性,可有临时性复视。
小儿可消失烦躁担心、易受激惹,并闭合一眼。
2~3日后斜视眼开头有抑制,即不再闭眼。
最终间歇性内斜视进展为恒定性内斜视,单眼凝视,斜视眼发生弱视。
屈光性调整内斜视,亦可合并其他眼肌特别,如垂直性偏斜及A-V征等。
2.高AC/A调整性内斜视应对患者做全面检查,用交替遮盖加三棱镜法测量看远及看近的斜视度,睫状肌麻痹检查,确定AC/A比值。
检查眼底以除外眼底病。
3.部分调整性内斜视从某种意义上讲全部内斜视都是部分调整性内斜视。
因为赐予正球镜,都可使斜视度削减。
婴幼儿内斜视,其调整成分,通常是在2~3岁时最为明显,是发生调整性内斜视的高峰。
失代偿性调整性内斜视,是由于双侧内直肌肥厚或挛缩而引起。
不论其缘由如何,部分调整性内斜视,通常是恒定性,常常伴有抑制,特别视网膜对应及弱视。
四检查可做视力检查、眼底检查等。
五诊断1.发病无明显诱因。
起病初期有数月的不稳定期,有时消失斜视与复视,有时没有斜视与复视,斜视、复视的程度也是不稳定的,一般6个月以后趋于稳定。
2.看远的斜视角度、复视程度大于看近的斜视角度、复视程度。
急性共同性内斜视临床治疗的探讨
吉艳艳
【期刊名称】《系统医学》
【年(卷),期】2018(003)011
【摘要】目的探究急性共同性内斜视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将该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9例急性共同性内斜视患者作为该次临床研究资料,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用针对性治疗方法,对最终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调查.结果 9例急性共同性内斜视患者斜视度在+15△~+70△,治疗后6~8个月对9例急性共同性内斜视患者进行随访,所有患者眼位得到矫正,患者复视症状消失.结论急性共同性内斜视在临床眼科中比较罕见,在治疗过程中需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检查,排除神经系统疾病后,根据患者实际病症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治疗,这样可以为治疗效果提供保障.
【总页数】3页(P23-24,27)
【作者】吉艳艳
【作者单位】德州爱尔眼科医院,山东德州 252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828.7
【相关文献】
1.急性共同性内斜视的手术探讨 [J], 王欢燕;徐世平;
2.急性共同性内斜视手术设计探讨 [J], 薛颖;饶惠英;黄永洁;林秀花
3.急性共同性内斜视的手术探讨 [J], 王欢燕;徐世平
4.急性共同性内斜视手术治疗探讨 [J], 何维铭
5.急性共同性内斜视临床治疗的探讨 [J], 吉艳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重度斜视性弱视32例的手术时机潘爱洁;金莉;黄勉珠【期刊名称】《国际眼科杂志》【年(卷),期】2005(5)3【摘要】目的:探讨重度斜视性弱视的手术时机,以寻求尽快提高视力,缩短弱视治愈时间.方法:对32例重度斜视性弱视患儿先行强化后像增视训练后,使其注视性质改善后,斜视度>20°以上,视力0.2~0.3之间尽早行眼位矫正术后,再进行弱视训练.结果:术后0.5a眼位正位23例(72%),欠矫7例(22%),过矫2例(6%);视力治愈10例(31%),有效18例(56%),无效4例(13%),总有效率87%;1a后眼位正位22例(69%),欠矫10例(31%),视力治愈14例(44%),有效18例(56%).术后0.5a和1a 的眼位正位率分别为72%和69%,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眼位控制稳定.结论:重度斜视性弱视,尽早手术矫正眼位,有利于视力恢复,同时眼位控制稳定.【总页数】2页(P576-577)【作者】潘爱洁;金莉;黄勉珠【作者单位】710003,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陕西省妇幼保健院眼科;710003,中国陕西省西安市中心医院眼科;710003,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陕西省妇幼保健院眼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7【相关文献】1.股骨髁部骨折合并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手术时机的制定 [J], 陈振强;赵兴伟;张强;石建民;王强2.儿童四肢骨折合并重度颅脑外伤手术时机探讨 [J], 蒋欣;索朗;刘利君;彭明惺;唐学阳;杨晓东;王道喜3.不同手术时机选择对老年急性重度额颞叶挫裂伤疗效影响 [J], 郑玉强4.股骨髁部骨折合并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手术时机的制定 [J], 陈振强;赵兴伟;张强;石建民;王强5.296例不明原因重度玻璃体积血患者的病因及手术时机的探讨 [J], 闫欢欢;孙文涛;柴芳;杨文;邓瑾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调节性内斜视的治疗
周红
【期刊名称】《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年(卷),期】2009(9)1
【摘要】目的探讨调节性内斜视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总结分析87例调节性内斜视的治疗情况,所有病例经1%阿托品扩瞳验光后戴镜矫正,弱视眼进行综合训练.戴镜半年后对眼位戴镜不能矫正且双眼视力基本平衡的患儿通过手术干预矫正眼位.结果经戴镜眼位恢复正位69例(79.31%).戴镜并同时进行弱视训练半年后18例斜视角无法全部矫正的患儿采用手术方法矫正眼位.术后进行双眼单视训练.所有病例恢复正常眼位及双眼单视功能.结论调节性内斜视的治疗是一个综合性的治疗过程,双眼视力基本平衡时可手术干预残余斜视角.强调双眼单视功能的检查和训练.(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9,9:33-34)
【总页数】2页(P33-34)
【作者】周红
【作者单位】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医院眼科,湖州,31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7
【相关文献】
1.探讨压贴三棱镜在儿童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治疗中的r应用及效果 [J], 舒秀梅
2.58例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的综合治疗分析 [J], 黄皖晋
3.儿童部分调节性内斜视的治疗研究 [J], 胡翠月;杨一涛
4.调节性内斜视80例综合治疗疗效分析 [J], 刘琪;刘黎明;秦艳莉
5.儿童部分调节性内斜视的治疗体会 [J], 付万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共同性内斜视的手术时机指征及注意事项
编者按:斜视在婴幼儿中发病率较高,对患儿的视功能、外观、心理等都会造成影响,为此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亢晓丽教授在多宝视协办的《儿童视力早期筛查与儿童眼病早期干预》培训班上,接受了《国际眼科时讯》的采访,就共同性内斜视的手术时机、指征、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斜视发病率约1%-3%,共同性内斜视是儿童中最常见的一类斜视,它既影响美观又易导致弱视的形成,甚至可造成永久性视功能的损害,严重影响了双眼单视功能的形成和发育。
幼儿时期调节、辐辏、融合功能发育正处于旺盛阶段,而且建立双眼视觉的一系列条件反射活动一般要经过5年左右才能巩固,因而在视觉发育过程中,任何视觉环境的不利影响,诸如视力障碍性眼病,屈光不正等其他因素都可能导致视功能发育失衡或影响条件反射的建立而发生内斜视。
共同性内斜视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指征
共同性内斜视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内斜视。
不同类型的斜视,其手术时机不同。
(一)先天性内斜视是指出生时或出生后6 个月之内发生的内斜,先天性内斜视的治疗包括:(1)矫正屈光不正。
在散瞳充分麻痹睫状肌下验光,显示真正屈光状态。
判断是否有调节因素,尤其是否有远视眼的存在。
虽然理论上先天性内斜与调节无关,但一般伴发轻度或中度远视,对调节产生一定影响,治疗时应该排除此干扰因素,可配戴眼镜一段时间,一般3-6个月,此时需要观察斜视度数的变化,以便进行下一步治疗;(2)若有弱视,用遮盖法治疗弱视。
如患儿为单眼恒定性内斜,另一眼为弱视状态,其治疗应该使两眼视力相近;(3)手术治疗: 治疗弱视的开始年龄越早,越容易恢复双眼视觉。
手术时机一般2岁之内,但随着认识的深入,发现先天内斜对视功能损害严重,甚至可使视功能终生受损,早期手术治疗效果好,手术时间可提前到6个月或1岁。
(二)后天性内斜视不同类型的斜视,治疗手段也不同。
如调节性内斜视只需戴眼镜,不需要手术。
部分调节性内斜视需要戴镜联合手术治疗。
非调节手术治疗的指证包括:(1)斜视度数稳定;(2)斜视角度大于15△个;(3)双眼视力平衡。
共同性内斜视治疗注意事项
共同性内斜视的治疗包括以下方面:(1)屈光矫正时需儿科医生依据具体情况,决定度数,而非验光师;(2)弱视治疗要规范。
如单眼视力差,需要单眼矫正视力。
包括遮盖,压抑,视觉训练等。
视觉训练为辅助作用,可促进视力恢复速度。
药物治疗尚处于摸索阶段,未得到大规模应用;(3)手术时机的选择,儿童内斜视比间歇性外斜视功能损害严重,超过视觉发育阶段,仅能有外观的矫正,视功能难以恢复。
一些医生因为儿童检查不配合,斜视度数无法准确测出,往往推迟手术,可能错过手术时机。
所以,儿科医生需要有丰富经验,经过多次检查,如果斜视度数稳定则进行手术治疗,而残留的斜视度数可二期手术矫正。
术后视功能无法恢复者,可辅助视功能训练,如有弱视,同时进行弱视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