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护理理论
- 格式:ppt
- 大小:1.71 MB
- 文档页数:50
课程名称中文名称内科护理学英文名称INTERNAL NURSING课程说明《内科护理学》是护理学专业主干课程,包含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等疾病病人的护理。
其中理论108学时,实践54学时。
内科护理学是临床护理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关于认识疾病及其防护和治疗、护理病人、健康促进的科学。
内科护理学所阐述的内容在临床护理学的理论和实践中具有普遍意义,它既是临床各科的护理学基础由于他们有着密切联系。
课程的基本任务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为核心,使学生树立整体护理的观念,掌握临床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操作技能,并将所学知识和技能灵活地运用于临床护理实践,履行护理人员“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和减轻痛苦”的重要职责。
本课程采用“以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框架”的模式,将护理程序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掌握内科临床护理技能,掌握用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满足护理对象各项需求的护理知识,能将护理的基本知识与技术运用于病情观察、护患沟通、健康教育及各项护理操作中。
对教师的要求1、教师必需严肃认真地备课。
每位老师都有一份本教案的电子版,要求教师在使用时结合自身知识结构和教学经验,在本教案的基础上丰富具体内容;备课时,教师必需熟悉相关课程如内科学、组织学、生理学、病理学及临床学科知识,做到教学中能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形态与功能相结合,基础与临床相结合。
2、教师必需深入研究教学法,以培养护理人员为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其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思想品德的培养。
教材选用护理学专业五年制内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年6月参考书籍与常用网地址参考书籍:《内科学》第六版五年制叶任高人民卫生出版社《内科学》第六版七年制王吉耀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内科学》(第12版) 陈灏珠人民卫生出版社《哈里森内科学手册》(第16版) Dennis L. Kasper 人民卫生出版社《奈特人体生理学彩色图谱》 John T. Hansen Bruce M. Koeppen 原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奈特消化系统疾病彩色图谱》 MartinH.Floch 人民卫生出版社《奈特心脏病学彩色图谱》 Marschall S.Runge E.Magnus Ohman 人民卫生出版社《Netter's Illustrated Human Pathology 》 L. Maximilian Buja Gerhard R. F. Krueger 原著 Frank H. Netter 人民卫生出版社授课章节第十章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一节概述授课对象2006级护理学专业本科授课时数1学时授课时间09-10学年第一学期授课地点4阶梯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常见神经系统检查前的注意事项。
一、单项选择题1.质量观的演变的历程挨次为( )A.“合用性质量”阶段一“切合性质量”阶段一“满意性质量”阶段一“优秀性质量”阶段B.“切合性质量”阶段一“合用性质量” 阶段一“满意性质量” 性质量阶段一“卓越性质量”阶段C.“切合性质量”阶段一“合用性质量”阶段一“优秀性质量”一“满意性质量”阶段D.“合用性质量”阶段一“切合性质量”阶段一“优秀性质量”阶段一“满意性质量”阶段2.“优秀性质量”的权衡依照有( )A.表现顾客价值,追求顾客满意和忠诚B.降低资源成本,减少差错和缺点C.是降低和抵抗风险 D .以上都是3.以下哪项属于质量策划( )A .服务策划B.管理和作业策划C.编制质量计划和做出质量改良规定D.以上都是4 .质量的含义一般包含 ( )A .规定质量B.要求质量C.魅力质量 D .以上都是5.第一方质量保证不包含( )A .产品合格证书B.质量等级证书C.质量保证书 D .质量保证协议6 .以下哪一个不属于质量保证的第三方( )A .专业或行业组织B.独立查验试验机构C.产品生产商D.质量认证机构7.目前我国医院护理管理系统是( )A .四级负责制B.四级或三级负责制C.三级或二级负责制D.二级或一级负责制8.以下哪项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规定我国的标准( ) A .国家标准B.国际标准C.行业标准 D .公司标准9.PDCA 循环法包含 ( )A .三个阶段、八个步骤B.三个阶段、七个步骤C.四个阶段、八个步骤 D .四个阶段、七个步骤10.在护理质量管理 PDCA 循环方法中,此中 P 代表 ( )A .计划 B.实行 C.检查 D .办理11 .在护理质量管理PDCA 循环方法中,此中 D 代表 ( )A .计划B.实行 C.检查 D .办理12 .在护理质量管理PDCA 循环方法中,此中 C 代表 ( )A 。
计划B.实行 C.检查 D .办理13 .在护理质量管理PDCA 循环方法中,此中 A 代表 ( )A .计划B.实行 C.检查 D .办理、14 .履行长久及暂时医嘱能否实时、正确是临床护理工作的( )A .因素质量评论B.终末质量评论C.护理人员素质评论 D .环节质量评论15 .护理质量管理的重点是( )A .制定计划B.组织领导C.确定护理质量标准 D .敦促检查16 .在护理管理中, ( ) 已成为控制护理质量的主要理论依照。
护理理论范文护理理论是指护理学科中对护理实践和护理教育的基本原理、概念和假设的系统和逻辑阐述。
护理理论是护理学科的核心内容,是指导护理实践和护理教育的重要依据。
护理理论的发展不仅丰富了护理学科的内涵,也促进了护理实践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本文将从护理理论的概念、特点、分类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护理理论的概念。
护理理论是指护理学科中对护理实践和护理教育的基本原理、概念和假设的系统和逻辑阐述。
护理理论是护理学科的核心内容,是指导护理实践和护理教育的重要依据。
护理理论的形成是护理学科发展的必然产物,它是护理学科对护理实践和护理教育进行系统总结和理论概括的结果。
护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不仅丰富了护理学科的内涵,也促进了护理实践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二、护理理论的特点。
1. 护理理论是护理实践的概括和总结,是护理实践的指导原则。
护理理论是在护理实践中不断积累和总结而形成的,它是对护理实践的概括和总结,是护理实践的指导原则。
护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是护理学科对护理实践进行系统总结和理论概括的结果。
2. 护理理论是护理教育的依据和基础。
护理理论是护理教育的依据和基础,是指导护理教育的重要依据。
护理理论的发展,丰富了护理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促进了护理教育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3. 护理理论是护理学科的核心内容,是护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护理理论是护理学科的核心内容,是护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护理理论的发展,不仅丰富了护理学科的内涵,也促进了护理学科的发展和壮大。
三、护理理论的分类。
护理理论可以按其理论基础和理论范式的不同,分为不同的类型。
按其理论基础的不同,护理理论可以分为经验性护理理论和理论性护理理论。
按其理论范式的不同,护理理论可以分为传统护理理论和现代护理理论。
1. 经验性护理理论是指以护理实践为基础,总结和概括护理实践经验的理论。
经验性护理理论是指以护理实践为基础,总结和概括护理实践经验的理论。
经验性护理理论的特点是贴近实际、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基础护理》课程教案护理评价(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与查对制度,准确遵照医嘱完成留置导尿术。
(2)护理操作规范严谨,集尿袋连接紧密,固定妥当,引流通畅。
(3)护患沟通有效,保护患者隐私,患者了解留置导尿管后的日常护理。
术后护理(1)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留置导尿术的目的、重要性及护理方法,使其能主动配合并参与护理,预防泌尿系统感染。
(2)保持引流通畅:引流管应妥善放置,避免受压、扭曲、堵塞。
(3)防止逆行感染: ①保持尿道口清洁:女性用消毒液棉球擦拭外阴及尿道口,男性擦拭尿道口、阴茎头及包皮,每天1~2次;②每天定时更换集尿袋,及时排空并记录尿量;③每周更换导尿管一次,硅胶导尿管可酌情延长更换时间;④患者离床活动时,引流管和集尿袋应安置妥当,不可高于耻骨联合,以防尿液逆流;⑤如病情许可,应鼓励患者多饮水,勤更换卧位,使尿量维持在2000ml/日以上,起到自然冲洗尿道的目的。
(4)注意倾听患者主诉,并经常观察尿液,每检查一次尿常规。
若发现尿液浑浊、沉淀或出现结晶,应及时遵医嘱进行膀胱冲洗。
(5)训练膀胱反射功能,采用间歇性夹管方式来阻断引流,一般每3~4小时开放一次,使膀胱定时充盈、排空,以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
【膀胱冲洗术】护理目的对留置导尿管的患者,保持其尿液引流通畅;清除膀胱内的血块、黏液、细菌等,防治感染;治疗某些膀胱疾病,如膀胱炎、膀胱肿瘤等。
护理评估(1)患者的病情、情绪、意识、治疗情况、认知反应、配合程度等。
(2)患者的医疗诊断、用药情况,药物作用与不良反应等。
护理计划1.操作者准备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可按节或课设计填写。
2.课次为授课次序,填1、2、3……。
3.授课方式主要包括填理论课、实验课、讨论课、习题课等。
4.方法及手段如: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模型讲解、实物讲解、挂图讲解、音像讲解等。
5.其他内容要求结构完整,逻辑清晰,具体详细。
第十章饮食与营养1、热能(energy):是一切生物维持生命和生长发育及从事各种活动所必须的能量,由食物内的化学潜能转化而来。
2、营养素(nutrient):是能够在生物体内被利用,具有供给能量、构成机体及调节和维持生理功能作用的物质。
七大类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维生素和水、膳食纤维3、蛋白质:是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由多种氨基酸组成,含有碳、氢、氧、氮及少量的硫和磷,正常人体内约占蛋白质16%-19%。
4、碳水化物:又称糖类,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5、矿物质:又称无机盐,包括除碳、氢、氧、氮以外的体内各种元素。
6、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的一类低分子有机化合物。
包括脂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
脂溶性:Vit A/D/E/K 水溶性:Vit B1/B2/B6/B12及叶酸/C7、医院饮食的类别和每类饮食的主要种类。
(1)基本饮食:普通饮食、软质饮食、半流质饮食、流质饮食三高:高热量、高蛋白、高膳食纤维饮食(2)治疗饮食四低:低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盐饮食一少:少渣一无:无盐、低钠饮食(3)试验饮食:潜血试验饮食、胆囊造影饮食、肌酐试验饮食、尿浓缩试验饮食、甲状腺碘13I试验饮食(4)基本饮食:适合于一般病人,对营养素的种类、摄入量不做限定性调整的一种饮食。
(5)治疗饮食:是指在基本饮食的基础上,适当调节热能和营养素,以达到治疗或辅助治疗的目的,从而促进患者的康复。
(6)试验饮食:亦称诊断饮食,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内,通过对饮食内容的调整来协助诊断疾病和确保实验室检查结果正确性的一种饮食。
8、各类饮食的适用范围(1)普通饮食:消化功能正常;无饮食限制;体温正常;病情较轻或恢复期的患者(2)软质饮食:消化功能差,咀嚼不便者;低热;消化道术后恢复期的患者(3)半流质饮食:口腔及消化道疾病;中等发热;体弱;手术后患者(4)流质饮食:口腔疾患、各种大手术后;急性消化道疾患;高热;病情危重、全身衰竭患者(5)高热能饮食:热能消耗较高者,如甲亢、大面积烧伤、结核、肝炎、胆道疾患、体重不足患者及产妇等(6)高蛋白饮食:高代谢性疾病,如烧伤、结核、恶性肿瘤、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大手术后等患者;肾病综合征患者;低蛋白血症患者;孕妇、乳母等(7)高纤维素饮食:便秘、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等患者(8)低蛋白饮食:限制蛋白质摄入者,如急性肾炎、尿毒症、肝性昏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