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药物的新剂型(第4节透皮治疗系统)
- 格式:ppt
- 大小:237.00 KB
- 文档页数:23
[键入文字]
新剂型新技术在中药透皮给药系统中的应用
【编者按】医药论文是科技论文的一种是用来进行医药科学研究和描述研究成果的论说性文章。
论文网为您提供医药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新剂型新技术在中药透皮给药系统中的应用
【关键词】中药;外治法;透皮给药系统
外治法是中医药的传统特色和优势,几千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
现代经皮给药系统(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system, TDDS)或称经皮治疗系统(transdermal therapeutic system, TTS),是指药物在经皮肤给药后,以一定的速率通过皮肤,经毛细血管吸收进入循环而产生药效的一类制剂。
该类制剂可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及胃肠道的破坏,减少给药次数,延长给药时间,维持恒定的有效血药浓度,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提高疗效。
近年来,随着制剂技术的发展和药用新辅料的应用,研制开发了许多经皮给药新剂型,较传统剂型有显著优点。
笔者现对该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分类论述。
1。
透皮给药系统开放分类:医学医学名词自然科学编辑词条分享•新知社新浪微博人人网腾讯微博移动说客网易微博开心001天涯本词条由aiby116创建,已被浏览2220次,共有2位协作者编辑了1个版本。
最新协作者:tiger-c,aiby116。
请用一段简单的话描述该词条,马上添加摘要。
目录• 1 发展• 2 机理• 3 特点• 4 影响透皮吸收的因素• 5 物理学方法•透皮吸收实验仪器透皮给药系统或经皮吸收制剂(transdermal thrapeutic systems,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systems,简称TTS,TDDS):是指在皮肤表面给药,使药物以恒定速率(或接近恒定速率)通过皮肤,进入体循环产生全身或局部治疗作用的新剂型。
其优点体现在:药物吸收不受消化道内pH、食物、转运时间等因素影响;避免肝脏首过效应;克服因吸收过快产生血药浓度过高而引起的不良反应;可持续控制给药速度,灵活给药等。
透皮给药是新发展起来的新型给药系统,鉴于其更人性化的给药治疗特点以及透皮技术的不断发展,会具有更广阔的前景。
透皮给药系统 - 发展自1981年美国上市第一个用于治疗运动病的TTS—东莨菪碱贴剂以来,现已有多种透皮吸收制剂,如:硝酸甘油、雌二醇、芬太尼、可乐定、睾酮、尼群地平、噻吗洛尔等TTS应用于临床受到普遍欢迎。
中国医药学家对经皮给药早有认识,在中国的医学典籍中收集了大量的用于局部和治疗内科疾病的膏药处方。
近几年来各种形式的中药外用治疗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胃肠道等内科疾病取得了一定成绩。
目前中国正以现代科学技术方法进行研究使之提高,同时对TTS的研究也作了大量的工作。
硝酸甘油、东莨菪碱、可乐定等药物的TTS制剂已获准生产,并对多种药物如:激素类(睾酮、18一左炔诺酮)、止痛药(度冷丁、酮洛酸)、戒烟(毒)药(尼古丁)、呼吸系统(茶碱)、心血管系统(硝苯地平、噻吗洛尔)等药物的TTS进行了研究。
透皮给药系统研究新进展透皮治疗系统(Transdermal therapeutic systems,TTS)或称透皮给药系统(Transdermal delivery systems,TDS),是指药物以一定的速率通过皮肤,经毛细血管吸收进入体循环而产生疗效的一类给药系统。
与传统的给药方式相比,透皮吸收制剂有以下几个优点:①可产生持久、恒定和可控的血药浓度,减少给药次数和剂量,从而减轻不良反应;②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和胃肠道因素的干扰与降解作用,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③患者可以自己用药,出现问题可及时停药,使用方便。
因此,透皮给药系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对近年来透皮给药系统研究的新进展做一归纳,综述如下。
1药剂学促透作用研究在促进药物透皮吸收方面,最常用的药剂学方法就是使用各种各样的透皮吸收促进剂(Penetration enhances,PE),另外传递体(Transfersomes)、乳剂(Microemulsions)等也可用作药物载体来促进药物的经皮吸收。
1.1渗透促进剂许多药物经皮给药后,渗透速率达不到治疗要求,因此寻找合适的促进药物经皮渗透的方法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氮酮(Azone)是一种新型、高效、安全的透皮吸收促进剂,研究表明氮酮能降低脂质体的相变温度,增加脂质的流动性。
荧光探针研究提示氮酮可与脂质分子的烃链相互作用,认为氮酮的作用机制可能是由于与角化层间质的脂质发生作用,增加其流动性,减小了药物的扩散阻力[1]。
氮酮最佳促透浓度为0.1%—5%,对亲水性药物作用大于亲脂性药物,起效缓慢,滞后时间可达2-10h不等,但作用时间可长达几日,制剂组分能显著影响其促透作用。
最近研究表明,氮酮具有很强的抑制革兰氏阳性细菌和芽孢生长的作用,这是因为氮酮能破坏细菌细胞壁结构,使菌体多种酶大量外渗,最后导致细菌死亡[4]。
萜类对某些药物是较好的透皮促进剂,如薄荷醇、冰片,一些挥发油如桉油精、土荆芥子油和衣生油等。
关于新剂型新技术在中药透皮给药系统中的应用【关键词】中药;外治法;透皮给药系统外治法是中医药的传统特色和优势,几千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
现代经皮给药系统(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system, TDDS)或称经皮治疗系统(transdermal therapeutic system, TTS),是指药物在经皮肤给药后,以一定的速率通过皮肤,经毛细血管吸收进入循环而产生药效的一类制剂。
该类制剂可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及胃肠道的破坏,减少给药次数,延长给药时间,维持恒定的有效血药浓度,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提高疗效。
近年来,随着制剂技术的发展和药用新辅料的应用,研制开发了许多经皮给药新剂型,较传统剂型有显著优点。
笔者现对该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分类论述。
1 中药透皮给药新剂型1.1 涂膜剂涂膜剂系指用有机溶剂溶解成膜材料及药物而制成的外用剂型。
涂于患处时,溶剂挥发后形成薄膜以保护创面,同时逐渐释放所含药物起治疗作用。
涂膜剂制备工艺简单,在使用时亦有诸多优点。
吴氏等[1]以雄黄、冰片为主要成分制成雄冰涂膜剂治疗隐翅虫皮炎,药物可缓慢释放,作用持久。
另外,中药涂膜剂可快速起效。
张氏等[2]运用藏药雪山金罗汉止痛涂膜剂治疗骨科疾病及软组织损伤,止痛发生时间在5~20 min,止痛时间较长,并且安全、有效、稳定,患者适应性好。
1.2 喷雾剂与传统中药剂型相比,中药喷雾剂有独特的优点:可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药物分散均匀,吸收速度快,药性稳定,剂量和毒副作用小,使用方便等,因而得到广泛应用。
梁氏等[3]用叩刺梅花针加外擦由中药丹参等中药浸泡而成的万丝林喷雾剂治疗88例瘀血阻络型斑秃,同时与单纯使用叩刺梅花针进行对照。
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8.9%,对照组有效率为81.2%。
研究表明,将喷雾剂与其他中医技术联用,显著提高疗效。
1.3 凝胶剂凝胶剂能较长时间与作用部位紧密粘附,有较好的生物粘附性,制法简单、使用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