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房空气卫士设计说明书(简)

机房空气卫士设计说明书(简)

机房空气卫士设计说明书(简)
机房空气卫士设计说明书(简)

数据中心空气卫士产品

上海科力玛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2015-05

一.简介:

目前,针对针对数据中心,通讯中心(机房)的空气质量标准仅有可参考的国际标准ANSI/ISA S71.04-1985的G1级别(指机房适用级别)。中国还没有制定相关标准。

但是,这并不代表机房的空气质量普遍达标或不重要。事实上正相反,机房的空气质量非常恶劣。近年,数据中心采用了大量高密度服务器。由于发现了服务器在空气污染物水平较高的情况下时有损毁现象发生,严重威胁数据中心安全,机房空气品质问题才被从新认识。

为便于描述,我们按照影响对象的不同,将机房空气污染物分为两个大类:

1..对服务器有较严重影响的空气污染物

?硫化物SO2

?氮氧化物No2

?达到一定程度的CO2

?数据中心内的有害粉尘中均含有大量离子,氯盐。这些有害粉尘主要来自直径为

2.5-15 μm 的室外粗尘以及直径为0.1-2.5 μm 的室外微尘(Comizzoli 1993)。

?氨NH3

?氯气等卤素

?臭氧

2.对IT运维人员有较严重伤害的空气污染物:

?甲醛

?苯,二甲苯等

?二噁英等

?氡

?TVOC(总挥发性有机物)

图一.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

家具和地板

甲醛

油漆

甲苯,苯,有机物

电池室电力室

浓硫化物

周边车辆,油机启动汽车尾气,油机尾气室外新风带来的汽车尾气,工业排放,大气污染物

SO2,NO, NO2, CO2, 颗粒物)

保温材料,塑料增塑剂

甲醛,有机物等

复印机和打印机

放射臭氧

生活排放,化粪池等

氨气等

建筑本身(水泥抗冻剂),大理石等氨,氡等

二.数据中心污染情况分析

1.数据中心污染物浓度级别

?服务器级别要求的净化浓度:ppb级

?人员要求:ppm

通常直接用污染物浓度评价室内污染水平。一是单位体积浓度ug/m3,二是单位质量浓度mg/m3。对低浓度污染物,可用ppb表示计数浓度。

ppm:体积或重量的百万分之一。

ppb:ppm的千分之一。

结论:服务器对环境洁净的要求高于民用建筑标准。

2.数据中心污染物来源

表1. 数据中心污染物来源分析表

3. 污染空气对服务器的影响

在中国,特别是近些年发现很多数据中心出现莫名其妙的硬件故障率上升情况。经过多家IT设备生产商的共同怀疑和测评,得出的结论惊人相似:

中国数据机房空气污染物超标造成了IT设备硬件故障。原因主要为电子电路板腐蚀。具体表现为:

铜蠕变腐蚀:含硫气体和湿气能够腐蚀电路板上所有暴露在外的镀铜。所生成的腐蚀产物(硫化铜)能够引起电路板蠕变,并会造成临近的相隔功能部件短路;

银蠕变腐蚀:含硫气体即使在干燥情况下也能腐蚀银,并生成硫化银腐蚀产物;硫化银大量聚集后会产生机械压力,从而破坏封装;并发生进一步腐蚀,直到部

件中的所有银全都耗尽,最终导致断路;

服务器惧怕污染空气的原因:

?缩小电路板功能部件的尺寸并实现组件的小型化是改善硬件性能的重要手段,但是也更易受到数据中心环境中的污染物的污染;

?根据欧盟环保要求– RoHS标准,IT设备生产商普遍摒弃了传统的铅焊接工艺,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先进的银铜焊接工艺。这样做大大增加了设备的环保特性,但银铜焊接工艺对腐蚀性气体更为敏感。

?缩小电路板功能部件的尺寸并实现组件的小型化是改善硬件性能的必要条件,,但是也会使硬件更易受到数据中心环境中的腐蚀颗粒和气体的侵袭。制造商们一直致力于维持不断缩小的硬件的可靠性。因此,有必要控制数据中心的空气污染物并指定其建议的可接受限值,这已成为确保IT 设备持续可靠运行的关键所在。

图二. 硫化物对银铜的腐蚀情况

在含有大量含硫气体的环境中,组件上的镀银被腐蚀并形成了硫化银“花朵”,从

而造成组件故障

图三. 硫化物对电路板的腐蚀情况

含硫气体对于符合RoHS 且表面涂有OSP 的电路板上的铜所造成的腐蚀图四. 含有大量氯化镁离子湿离子造成的腐蚀

美国某公司对机房的实测结果:

美国某IT公司对31个机房进行测试。(这些机房均在北美地区。空气质量优于中国)。目的是考察机房中空气污染造成的银铜腐蚀并测评这种状况对服务器可能造成的伤害。

图五:

腐蚀速率高于1000C/月的6 次银腐蚀,腐蚀速率为0-100C/月的铜腐蚀有26 次,而银腐蚀则为0 次;腐蚀速率为100-200C/月的铜腐蚀有 2 次,而银腐蚀则有 4 次;腐蚀速率为200-300C/月的铜腐蚀有 2 次,而银腐蚀有4 次;等等。

图六:

如底图所示,在这31 个发生过因腐蚀导致硬件故障的站点中,银腐蚀速率通常要比铜腐蚀速率高出一个数量级或更多

?ANSI/ISA-71.04-198 已发布了气体成分的环境限制。这些限制对于确定数据中心环境清洁度有着指导作用,但是,出于某些原因,对于测量腐蚀性或预测数据中心环境中的硬件故障率,它们却没有任何帮助。首先,确定气体成分并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其次,一般来说,通过气体成分来预测腐蚀速率也不是一项十分直观的工作。气体间的协同作用会让情况变得更加复杂。例如,经证实,二氧化硫或氢化硫本身对于银或铜并没有十分强的腐蚀性,但是当它们同其他气体(如二氧化氮和/或臭氧)结合后,就会对银和铜产生强烈的腐蚀性(Volpe 1989)。相对湿度对于铜的腐蚀速率有很大的影响,而银的腐蚀速率却与湿度无关(Rice 1981)

三.机房空气污染对运维人员的影响

图七. 世界卫生组织空气污染程度分布图

世卫组织对全球因空气污染(包括大气和室内污染源)造成的死亡率进行统计,中国和东南亚地区是全球污染最为严重的地区。而且因此而引起的死亡率也居全球之首。

对于数据中心和通讯中心,在装修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大量使用胶水等各种高污染装修材料,含有甲醛、苯、二甲苯、氯仿、二恶英等有机挥发物,以及室外进入的多氯环苯等物质,这些挥发物会给人体带来危害。。而且因为密封性要求较高,装修污染很难排除。造成机房空气污染大约民用办公和商场区域。

四.科力玛空气卫士产品介绍

服务器的空气净化要求达到ppb级别。而民用过滤和净化方法仅适用于ppm级要求,两者相差百倍。即使是高净手术室,电子厂房等也仅要求高级别悬浮颗粒物的净化等级。但硫化物,氮氧化物的去除已经是分子级的要求,再高效的过滤也不可能留住分子。而传统的静电除尘,催化反应,光触媒,紫外照射等都是针对有机物和有害细菌等的普通人居场所的净化手段,对于服务器级完全不适用)。而且,民用空调的净化要求在检测方法上都不支持ppb(ppm水平的1/1000)级要求。所以,民用手段的净化机理基本停留在物理手段上–粗中高效过滤。

科利玛空气卫士产品完全基于服务器级要求设计生产。使用军用防化技术。采用特种复合型物理化学过滤材料。净化机理与普通民用空气净化方法具有根本性区别:已经从物理过滤和吸附过渡到物理和化学手段相结合,采用了以化学手段为主,物理吸附为辅的综合净化手段。

另外,在机房施工时,会有大量建筑材料释放有毒有害气体,例如:甲醛,苯,二恶因等,其中有些是严重致癌物质。而且机房的密闭性要求远高于正常办公环境,污染物浓度偏高且不易消散。IT 运维人员在机房工作一段时间后往往感到非常不适并伴有喉咙红肿,刺痛;头痛等不良反应。

在解决服务器安全的同时,科力玛产品解决了机房内综合污染物指标偏高问题。保证IT运维人员长期在机房工作时不受到健康威胁。由于服务器要求远高于民用建筑的净化要求,这一任务的实现对于科力玛技术来说是附带功能而且非常易于实现。

科利玛技术成为目前世界上能够保证ppb级的服务器净化要求的极少数供应商。

工作原理:

依托军用技术,科力玛专门针对数据中心的安全空气要求研发了专用复合型浸渍材料。保证过滤效果达到要求的ppb级。成为目前唯一能够承诺ppb级空气质量的专有技术。

化学浸渍材料主要根据用途和载体不同进行选择。举例如下:

–复合材料层A:用于从低氧气体中去除2价硫化合物的浸渍涂层;

–复合材料层B:用于去除氮的浸渍涂层;

–复合材料层C:用于去除硫化氢和甲醛蒸气的浸渍涂层;

–复合材料层D:用于去除氨气的浸渍涂层

科力玛空气卫士采用综合涂层,有效保证硫化物,氮氧化物浓度达到ppb级别。同时对民用环境要求的甲醛,苯,TVOC等物质一并进行吸附分解。

表3. 机组参数表

图八.

表4. 国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国标GB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表5.国标室内空气污染物标准

室内空气污染物指标

冰箱制冷系统设计说明书word版本

冰箱制冷系统设计说 明书

冰箱制冷系统设计说明书1.冰箱设计步骤

图1 BCD-348W/H电冰箱制冷系统图 2.冰箱的总体布置 2.1箱体设计要求及形式 电冰箱箱体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使用性能、外观、耐久性制造成本和市场销售。在进行设计时,要求造型别致、美观大方。除色调要与家庭家具协调外,还必须考虑占地面积小内容积大,宽度、深度与高度的比例合理,有稳定感等。冰箱箱体尺寸见表1。 表1箱体尺寸

2.2箱体外表面温度校核和绝热层厚度 设计箱体的绝热层时,可预先参照国内外冰箱的有关资料设定其厚度,并计算出箱体表面温度t w 。如果箱体外表面温度t w 低于露点温度t d ,则会在箱体表面发生凝露现象,因此箱体表面温度必须高于露点温度,一般t w > t d +0.2 )(i o o o W t t a K t t -- = (1) 国家标准GB8059.1规定,电冰箱在进行凝露实验时 亚温带SN 、温带N 气候条件下,露点温度为19±0.5℃ 亚热带ST 、热带T 气候条件下,露点温度为27±0.5℃ t o t i

在t w > t d 的前提下,计算箱体的漏热量Q 1,并用下面的公式校验绝热层的厚度 1 21) (Q t t A w w -= λδ (2) 1w t ----冰箱外壁温度,℃ 2w t ----冰箱内壁温度,℃ λ-----绝热层导热系数,w/(m.k) A -----传热面积,m 2 校验计算的厚度在设定厚度基础上进行修正,反复计算,直到合理为止。 3.冰箱热负荷计算 总热负荷Q=Q 1+Q 2+Q 3 Q 1---- 箱体的漏热量 Q 2---- 门封漏热量 Q 3---- 除露管漏热量 (1)箱体的漏热量Q 1 由于箱体外壳钢板很薄,而其导热系数很大,所以钢板热阻很小,可忽略不计。内胆多用塑料ABS 成型,热阻较大,可将其厚度一起计入隔热层,箱体的传热可以看做单层平壁的传热。 )(1i o t t KA Q -= (3) (4) 其中:K —— 传热系数,W/m 2·℃; A —— 传热面积,m 2 ; i o a a K 111 ++= λδ

中型数据中心机房的规划与设计

中型数据中心机房的规划与设计 2009-04-30 10:08:43 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朱利伟 信息化与数字化成为各个企业、行业提高速度、提高效率,获得效益的关键手段,而全球信息化与数字化的愈来愈成熟,为我们追求效益提供了方法、手段、标准。 (1)数字化:企业的业务、流程、经营、管理等等,相关活动全部进行数字化 (2)无纸化:过去基于传真、电话的定单模式不能适应数字化的要求,企业或组织的各种活动通过计算机网络自动进行,办公方式转为无纸化办公。 (3)集中化:分散的信息化不能形成规模效应,信息孤岛不能带来速度和效率提高。当前信息化的趋势是集中管理、集中存储、集中传输、集中交换,带来信息化的集中效应,这种集中效应表现在数据中心的兴起(如图1所示)。 图1 信息集中化的趋势,需要数据中心承载 1 数据中心的物理模型 数据中心的作用与目的是完成信息的集中管理、集中存储、集中传输、集中交换,从而实现信息集中效益。 在数据中心中,存在两个层面的平台:网络平台和动力平台(如图2所示)。 图2 数据中心(DC)物理模型的定义 2 数据中心的级别与分类: 根据美国TIA 942标准与Uptime Institute的定义,将数据中心的可用性等级分为

四级(如表1所示): 表1 我国新制定的《电子信息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2008,将电子信息机房定义为A、B、C三类,其中A类要求最高(如表2所示)。 表2 按机房的规模,可以分为超大型数据中心、大型数据中心、中型数据中心和小型数据中心等。 ◆超大型数据中心,通常面积大于2000m2,服务器机柜数量大于1000个; ◆大型数据中心,通常介于800~2000m2,服务器机柜数量200~1000个; ◆中型数据中心,面积为200~800m2,机柜数量为50~200个; ◆小型数据中心,面积为30~200m2,机柜数量为10~50个; ◆无专门场所的服务器/交换机机柜应用等。 以上规模划分是实际工作中的大致划分方法,并没有严格的划分标准与参照指标体系。划分的目的也仅仅是便于数据中心的规划、设计与建设等。 本文专门针对中型数据中心机房,探讨相关规划、设计与建设的标准、方法和实践。 3.1 机房选址 我国《电子信息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2008对机房选址提出了要求,综合美国数据中心标准TIA 942-2005,对数据中心选址可以参考以上标准。 实际工作中,对于中型数据中心机房的选址,用户通常选择与办公大楼等设施在一起,便于管理与维护。对于办公大楼来说,需要重点考虑以下内容: (1)大楼的电力是否足够给数据中心使用。办公大楼在设计与建设的时候,主要面向人员办公需要,属于轻载荷的供电设计。而数据中心的设备供电量要求巨大,这样的重载

冷冻机房设计

冷冻机房设计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冷冻机房设计 2012届建工系系 专业: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董圆圆 完成日期 2015年1月1日

目录

第一章设计任务 1.1建筑资料 1.2 设计任务 本楼建筑面积为15000m2,建筑高度为54.3m,一至三层为公共区域,主要包括大厅、餐厅、超市等,一层层高5.1米,二层层高4.5米,三层层高5.1米,四至十四层为客房,层高为3.6m,本楼空调冷负荷 QL=1740KW,空调热负荷为QR=1500KW.本工程设计范围和内容为本楼的空调用冷热源系统设计 1.3设计步骤 查阅资料,确定制冷机房设计冷负荷 (1)选择定型冷水机组并确定台数 定型冷水机组有风冷冷水机组和水冷冷水机组两大类,水冷冷水机组又有蒸汽压缩式冷水机组和吸收式冷水机组两种,通过技术经济分析确定所选用的冷水机组种类。 (2)选择冷却塔 材质推荐使用玻璃钢,注意冷却塔的设计条件应与冷水机组匹配,否则应进行修正。 (3)布置冷却水管道、冷冻水管道 确定管径,并进行阻力计算,选择过滤器、电子水处理仪、集水器、分水器(用户4个环路)等。 (4)选择冷却水泵和冷冻水泵 根据流量和扬程进行确定,并考虑备用泵。 (5)选择确定定压补水设备 (6)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7)绘制机房平面图、系统图和局部详图

第二章制冷机房 制冷机房是整个中央空调系统的冷(热)源中心,同时又是整个中央空调系统的控制调节中心。 中央机房一般由冷水机组、冷水泵、冷却水泵、集水缸、分水缸和控制屏、换热器等装置组成。 2.1 制冷机房的位置选择 制冷机房通常靠近空调机房,氟利昂制冷设备可以设置在空调机房内,规模小的制冷机房一般附设在其他建筑内,规模较大的制冷机房(特别是氨制冷机房)宜单独修建。制冷机房应设置在靠近空气调节负荷中心,一般应充分利用建筑物的地下室。对于超高层建筑,也可设在设备层或屋顶上。由于条件所限不宜设在地下室时,也可以设在裙房或与主建筑分开独立设置。 本设计中采用氟利昂制冷设备,因本工程中有地下室可利用故为节省空间,制冷机房设置在地下室二层。 2.2 冷水机组的选择 冷水机组是整个空调系统的心脏,为整个系统提供冷水且关系到整个空调系统的日常运行情况。因此空调系统冷水机组的选择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 一般在选择制冷机时应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机组性能、规格适合使用要求。如供冷温度、单机制冷量、设备承压能力等。 能源及能耗供应方便和经济。如电源、热泵或油、气源供应的可能性,电、热、冷综合利用的可能性、经济性。 对周围环境危害的影响要小。如噪声、振动的影响范围;所用制冷剂的毒性、安全性对周围环境的危害程度;ODP值和GWP值要小。 运行可靠、操作围护方便,以及一次性投资和经常运行费用的综合分析比较,对企业的经济效益高,社会效益好。

机房电气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和执行的主要规范和标准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462-2008); 《计算机场地技术要求》(GB/T2887-2000);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高层民用电气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民用电气设计规范》(JGJ/T 16-92);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消防疏散标志设置标准》(GBJ01-611-2002); 《通信机房静电防护通则》(YD/TT54-95);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 二、设计范围: 本工程设计包括以下电气系统: 1)机房区域的220/380V配电系统;防雷、接地系统;照明配电系统; 2)UPS房区域的220/380V配电系统;防雷、接地系统;照明配电系统; 3)测试间区域的220/380V配电系统;防雷、接地系统;照明配电系统; 三、供电系统: 1. 低压配电系统负荷分级设计为:一级负荷。 2. 低压配电系统电压采用 :380/220V 。 3. 低压带电导体系统采用三相五线制。 4. 低压配电系统配电方式采用放射式方式。 5. 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形式采用TN-S制。 6. 机房IT设备配电系统设计为“双路市电(业主提供)+UPS+独立的双回路”的高可靠性的供电方式。 数据中心机房配电设计主要考虑 1. 机房进线电源采用三相五线制; 2. 机房内用电设备供电电源均为三相五线制及单相三线制; 3. 机房用电设备、配电线路装设过流过载两段保护,同时配电系统各级之间有

制冷站设计说明书参考

. I 目录 (一)设计题目与原始条件 (1) (二)方案设计 (1) (三)冷负荷的计算 (1) (四)制冷机组的选择 (1) (五)水力计算 (2) (六)设备选择 (3) (七)设计总结 (6) (八)参考文献 (7)

设计说明书 一、设计题目与原始条件 ××市某办公楼空气调节用制冷机房设计 本工程为××市某办公楼空调用冷源——制冷机房设计,办公楼共五层,建筑面积40000m2,所供应的冷冻水温度为7/12℃。 二、方案设计 该机房制冷系统为四管制系统,即冷却水供/回水管、冷冻水供/回水管系统。 经冷水机组制冷后的7℃的冷冻水通过冷冻水供水管到达分水器,再通过分水器分别送往办公楼的各个区域,经过空调机组的12℃的冷冻水回水经集水器再由冷冻水回水管返回冷水机组,通过冷水机组中的蒸发器实现降温过程。 从冷水机组出来的37℃的冷却水经冷却水供水管到达冷却塔,经冷却塔冷却后返回冷水机组,如此循环往复。 考虑到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系统中配备补水系统,软化水系统,水处理系统等附属系统。 三、冷负荷的计算 1.面积热指标 q为90~140W/m2[1],取q=110 W/m2 2.根据面积热指标计算冷负荷 Q z=110×40000=4.4×106W 对于间接供冷系统一般附加7%~15%,这里选取12%。 Q= Q z(1+12%)=4.4×106×(1+12%)=4.963×106W=4963kW 四、制冷机组的选择 根据标准,属于较大规模建筑,宜取制冷机组3台,而且三台机组的容量相同。所以每台制冷机组制冷量Q’=4963/3=1654.3 kW 根据制冷量选取制冷机组具体型号如下:[3] 名称:RC系列模块化冷水机组 型号:RC130-13.0

IDC机房工程设计方案

IDC机房工程设计方案 1、机房工程设计概述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建设,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计算机机房的建设。计算机机房工程不仅集建筑、电气、安装、网络等多个专业技术于一体,更需要丰富的工程实施和管理经验。计算机房设计及施工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机房内计算机系统是否能稳定可靠地运行,是否能保证各类信息通讯畅通无阻。 由于计算机机房的环境必须满足计算机等各种微机电子设备和工作人员对温度、湿度、洁净度、电磁场强度、噪音干扰、安全保安、防漏、电源质量、振动、防雷和接地等的要求。所以,一个合格的现代化计算机机房,应该是一个安全可靠、舒适实用、节能高效和具有可扩充性的机房。 本方案项目包括装修工程、配电工程、空调工程、设备监控工程、闭路电视工程、安全工程、消防工程等七大部分。本方案书根据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设计和施工。 1.1 设计原则 吉通上海公司数据中心机房是吉通上海公司的基础设施,数据中心的设计必须满足当前各项需求应用,又面向未来快速增长的发

展需求,因此必须是高质量的、高安全可靠灵活的、开放的。我们在进行设计时,遵循以下设计原则: 实用性和先进性: 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和设备,满足当前的需求,兼顾未来的业务需求,尽可能采用最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材料,以适应高速的数据传输需要,使整个系统在一段时期内保持技术的先进性,并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以适应未来信息产业业务的发展和技术升级的需要。 安全可靠性: 为保证各项业务应用,网络必须具有高可靠性,决不能出现单点故障。要对数据中心机房布局、结构设计、设备选型、日常维护等各个方面进行高可靠性的设计和建设。在关键设备采用硬件备份、冗余等可靠性技术的基础上,采用相关的软件技术提供较强的管理机制、控制手段和事故监控及安全保密等技术措施提高电脑机房的安全可靠性。 灵活性及可扩展性: 吉通上海公司一个快速发展的信息产业公司,所以其数据中心机房必须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及可扩展性,能够根据今后业务不断深入发展的需要,扩大设备容量和提高用户数量和质量的功能。具备支持多种网络传输、多种物理接口的能力,提供技术升级、设备更新的灵活性。

药厂10℃低温空调系统制冷机房设计说明书

武汉市某药厂10℃低温空调系统制冷机房设计 一、课程设计目的 制冷技术是本专业的主干专业课之一,课程设计是该门课程额定主要教学环节。通过课程设计了解制冷机房工艺设计内容、流程和设计规范;学习设计计算方法和步骤;提高工程运算和制图能力。通过课程设计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并学习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内容、技术条件和要求 1、原始资料 1)空调负荷总计:360KW。 2)要求供应的载冷剂温度a、冷冻水供回水温度:7~12℃ b、载冷剂供回温度:-2~2℃。 3)冷却剂条件:自来水,夏季水温:28℃。 4)载冷剂系统:闭式系统。 5)冷冻站平面图(层高5米):108㎡(12000×9000mm)。 2、确定制冷系统形式、制冷剂种类及冷凝器、蒸发器的类型,并进行方案论证 1)确定制冷系统形式 人工制冷是指借助于制冷装置,以消耗机械能或电磁能、热能、太阳能等形式的能量为代价,把热能从低温系统向高温系统转移而得到低温,并维持这个低温。制冷方法分为:液体气化制冷、气体膨胀

制冷、热电制冷、磁制冷、热声制冷、涡流管制冷。液体汽化制冷包括蒸气压缩式制冷、蒸气吸收式制冷、蒸气喷射式制冷、吸收式制冷。本设计选用蒸气压缩式制冷的液体汽化制冷方法, 2)制冷剂选择 制冷剂是制冷系统中的工作流体,它在制冷系统中循环流动,通过自身热力状态的循环变化不断与外界发生能量交换,达到制冷的目的。常用的制冷剂有氨、R22、R134a等,其中氨具有较大的毒性,且易燃、易爆;R22无色、无味、不燃烧、不爆炸;R134a易溶于水,如果遇到很少水分就会发生“镀铜”现象;故本设计选用R22作为制冷剂。 3)冷凝器的类型 冷凝器是制冷系统的主要热交换设备之一。冷凝器可采用不同的冷却介质,通常根据其所采用的冷却介质和冷却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三种形式:空冷式冷凝器、水冷式冷凝器、蒸发式冷凝器和淋水式冷凝器。常用的水冷式冷凝器有卧式壳管式冷凝器、立式壳管式冷凝器和套管式冷凝器等形式,水冷式冷凝器由于传热效率高,目前在国内工业制冷系统中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卧式壳管式冷凝器优点:①结构紧凑,体积比立式壳管式的小;②传热系数比立式壳管式冷凝器的大;③冷却水进出口温差大,耗水量少;④室内布置、操作比较方便。立式壳管式冷凝器的缺点:传热系数低,进出口温差小、耗水量大,室外布置、需设较高的操作平台;套管式冷凝器的缺点;冷却水流动阻力大,紧凑性差,清洗困难。综上所述,本设计采用卧

弱电中心机房设计方案说明

第七章网络中心机房 7.1工程设计说明 一、工程范围: 精装修工程 电气工程(机房供配电、UPS) 通风工程(空调系统) 机房监控报警系统 机房防雷接地保护系统 二、工程概况 随着计算机系统技术和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安装计算机设备的场地技术,即机房工 程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所采用的新材料、设备、工艺和技术,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证机 房的温度、湿度、洁净度、照度、防静电、防干扰、防震动、防雷电、及时监控等,能充分满足计算机设备的安全可靠地运行,延长计算机系统使用寿命的要求,同时又要给系统管理 员创造一个舒适、典雅的环境。因此,在设计上要求充分考虑设备布局、功能划分、整体效果、装饰风格,体现现代机房的特点和风貌。 机房装修总面积约为60M 2,总体布置见平面布置图。 三、设计依据 □国家标准《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 □国家标准《计算站场地技术要求》(GB2887-89) □国家标准《电子计算机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SJ/T30003-93) □国家标准《计算机机房活动地板的技术要求》(GB6650-86) □国家标准《计算站场地安全技术》(GB9361-88) □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T75-9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 东莞市大岭山镇政府提供的技术文件

7.2机房精装修设计 一、 隔断工程 机房中的隔断采用不锈钢边框 & 12mm 厚钢化玻璃。钢化玻璃隔断近年正逐渐引入到 网络机房装修中。它具有隔音、隔热、耐压等特点,透视效果极佳,并增添机房的简练与豪 华感。 整个机房四周的墙边、墙角均做防水处理。玻璃与吊顶、地板交接处安装亚光不锈钢 踢脚板线。 机房及办工区内隔断采用不锈钢大框玻璃隔断,隔断与天花、地板交接处装不锈钢角 线,具体隔断位见平面布置图。 二、 地面工程 机房地板采用架空地板,为使水泥砂浆地面达到不起尘、 不产尘、保证空调送风系统的 空气洁净度,地面需要先涮防尘漆做防尘处理。 活动地板的种类较多,根据板基材料可分为:铝合金、全钢、中密度刨花板。它们的表 我 们为本机房选用“华集”全钢防静活动地板,可与地面装 0.3M 。地板与墙体交界处用不锈钢踢脚板封边。机房大门 整个机房区及办公区的不锈钢无框玻璃隔断上的门均为不锈钢无框玻璃自由门。 1、 设备间:单开玻璃门一套。 2、 网络机房:双开防火防盗门一套。 四、天花吊顶工程 根据网络机房的具体建筑结构情况, 整个机房为了确保机房的保温和消防需要; 全部采 用规格为600 X 600 x 0.8mm 的“新景”微孔铝制天花板进行铺设,该天花板美观、耐用, 防火、防潮,同时与机房屏蔽网一起组成一个完整的屏蔽系统,具抗静电、抗干扰的作用。 为保持机房环境廉洁度和保持机房温度均衡, 建议采用铝泊制保温棉作天花、 墙面、地 面保温使机房具有防潮、防尘、保温的性能。 五、墙面装饰工程 墙面处理是指采用在主机房建筑物的墙面、柱面上进行防尘、防潮、防水、保温处理, 同时使房屋内部平整、光滑,清洁美观,改善采用光条件,增强保温、隔热、隔音、防尘等 性能从而改善环境条件。主机房墙面、地面及梁面上刷防 面都是粘贴PVC 抗静电贴面。 饰效果相协调。地板安装高度为 入口处做踏步铺塑胶地板。 三、门窗工程 电阻<2欧姆 机 房专用地 铜条 铜条 地面

制冷设计说明

安徽建筑大学环能工程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制冷课程设计》 班级: dddddd 姓名: ccc 学号: qqqq 指导教师:ddd 2012年6月

目录 (一)设计题目与原始条件 (1) (二)方案设计 (2) (三)制冷机组的选择………………………………… 2 (四)水力计算 (4) (五)设备选择……………………………………… 6 (六)制冷机房的注意事项 (11) (七)设计总结 (11) (八)参考文献 (12)

一、设计题目与原始条件 1、课程设计题目 某空调系统制冷站工艺设计 2、原始条件 制冷量为1800Kw,能源为电; 3、课程设计目的 课程设计是《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通过课程设计了解空调用制冷站工艺设计的内容、程序和基本原则,学习设计计算方法和步骤,提高运算和制图能力,增强对制冷站中所应用的冷水机组、水泵、冷却塔等设备的认知,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并学习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工程问题。 二、方案设计 该机房制冷系统为四管制系统,即冷却水供/回水管、冷冻水供/回水管系统。 经冷水机组制冷后的7℃的冷冻水通过冷冻水供水管到达分水器,再通过分水器分别送往各个区域,经过空调机组的12℃的冷冻水回水经集水器再由冷冻水回水管返回冷水机组,通过冷水机组中的蒸发器实现降温过程。 从冷水机组出来的37℃的冷却水经冷却水供水管到达冷却塔,经冷却塔冷却后返回冷水机组,如此循环往复。 考虑到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系统中配备补水系统,软化水系统,水处理系统等附属系统。 三、制冷机组的选择 1、已知制冷量为1800kw 2、确定冷水机组的型号及台数 (1)制冷机组选型要熟悉机组的性能、特点,才能进行冷水机组主要性能比较机组的性能及特点主要包括:制冷量范围性能系数、调节特点等。 (2)选用制冷机组时台数不宜过多,一般为2—4台,不考虑备用。多机头机组可以选用单台。当采用多台型号相同的机组时,单机容量调节下限常冷量大于最小负荷时,应选用一台小型机组来适应低负荷需要。 ◆确定制冷机组型号后,应记录冷水机组的主要性能参数参数,如下:名义冷量;名义耗功率;名义工况性能系数;冷冻水、冷却水压力损失及水流量,以及机组的外形尺寸运行重量等,为后续设计收集资料。 (一)冷水机组选型 1、冷水机组的简介 ①活塞式冷水机组 ②螺杆式冷水机组 ③离心式冷水机组 ④吸收式冷水机组 前三种都是依靠电能实现制冷循环第四种是依靠热能实现制冷循环的.对于

基于BIM技术的高效制冷机房深化设计

基于BIM技术的高效制冷机房深化设计 发表时间:2019-07-08T11:35:35.027Z 来源:《电力设备》2019年第5期作者:李逸骏 [导读] 摘要:本文介绍了广州市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校区项目高效制冷机房使用BIM技术的设计与应用,阐述了在BIM技术被广泛应用的大背景下,工程实践中衍生出来的高效制冷机房概念,为日后基于BIM技术、EPC模式下的类似建筑项目提供参考。 (广州市机电安装有限公司广州 510030) 摘要:本文介绍了广州市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校区项目高效制冷机房使用BIM技术的设计与应用,阐述了在BIM技术被广泛应用的大背景下,工程实践中衍生出来的高效制冷机房概念,为日后基于BIM技术、EPC模式下的类似建筑项目提供参考。 关键词:BIM技术;高效制冷机房;机电模组化 建筑施工领域发展至今,BIM技术毫无疑问已经成为影响传统施工技术的一股新兴力量。有着信息完备性、信息关联性、信息一致性、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八大特点的BIM技术可通过建模及通过深化模型进行施工方案优化,施工前模拟,工程量计算等使用功能,从而完成施工前准备事项,优化施工工序,减少施工误差与施工碰撞,而且由于施工前已完成图纸深化,在施工中因图纸问题引起的设计变更可以在事前解决,大大缩短因变更而造成的停工时间。此处,本文以广州市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校区项目S1地块设备区高效制冷机房为例进行研究。 一、工程概况 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校区S1地块项目建筑面积大,设计、施工周期短,任务重,该项目为装配式建筑,走廊窄、装修标准对竖向控制要求高,干管管线多,支管接口密集、工期紧。项目全面采用了BIM技术进行辅助,高效的解决现场各种施工问题。 二、高效制冷机房建模及改进 核对机房设计图纸时,工程人员向设计部门提出问题:平面图中从冷热水泵和冷冻水泵引出的管线过于杂乱,布置麻烦且翻弯过多,施工难度较大,可更改机房及设备安装位置,重新调整管线走向,降低施工难度且优化机房布置。经过与设计部门的共同协商和核算数据,优化了机房布置图纸。 图1:制冷机房设计平面图优化前后对比 优化后的图纸考虑到管线走向的问题,从以前的多层管线布置改为一层管线布置,节省了空间和增加净高高度;考虑到设备吊装孔位置的问题,把整个机房位置进行移动;更改设备安装位置后,冷冻水泵及冷却水泵进出水方式由原来的下进上出更改为两侧进出,优化管线布置位置。 图2:高效制冷机房模型大样 高效制冷机房与普通制冷机房相比,采用了高效设备和管路路由优化。 设备选型: 水泵:选用高效变频水泵(一级电机)。 冷却塔:选用可变风量、变水量运行冷却塔。风机可变频控制,可30%~100%变水量运行。 管路路由按以下几个原则进行优化: 1、主机出口与水泵直接连接,减少弯头数量,可降低阻力损失约30%; 2、将直角弯头、直角三通替换为锐角弯头和锐角三通,可降低阻力损失约40%; 3、直角管段替换为斜管段,减少总管长度且降低水阻; 4、主机与水泵一对一连接,取消部分蝶阀和过滤器; 5、选用阻力更低的过滤器与止回阀; 通过上述原则对初始模型进行深化,重点为改善管线连接方式和对碰撞管线进行翻弯调整;根据图纸要求对管路弯头、三通等部位进

机房装修设计说明

装修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2887-2000 2、《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08 3、《建筑内部设计钢化规范》GB50222-95 4、《防静电活动地板通用规范》SJ/T 10796-2001 5、其他有关规范和国家标准 二、机房区环境设计指标 1.温度:夏季:23℃±2℃冬季:20℃±2℃ 2.相对湿度:45-65% 3.温度变化率≤5℃(不得凝露) 4.尘埃:机房区在静态条件下,每升空气中≥0.5um的尘粒数<18000粒. 5.噪音:在计算机系统停机条件下,机房区中心位置≤65dB(A). 6.机房内绝缘体的静电电位<1kv 7.照度:主机区≥500LUX, 无眩光;辅助区300LUX;应急照明≥60LUX 8.接地:接地电阻<1欧姆,零地电位差<1V 三、工程概况 本项目为****涉密机房建设,总建筑面积**余平方米,总体设计为三个功能区域:机要室、主机房、电源间。 四、设计内容 1、工程装修范围为整个机房。 2、地面:全区的地面全部铺设全钢抗静电地板,原始地表面铺贴20mm厚橡塑保温层, 保温层表面铺贴0.3mm厚铝箔; 吊顶:机房全区矿棉板微孔吸音吊顶板,采用暗龙骨的安装方式。 踢脚:全区各功能房间全部采用h=60mm不锈钢踢脚。 隔断:采用轻钢隔断。 3、机房区设计空间高度为3.1m,抗静电活动地板铺设高度为0.2m。 4、机房区的吊顶内顶、梁、柱刷封闭漆,做防尘处理。 5、各功能房间详细装饰内容见装修表。 五、钢化要求 1、所有钢化产品均采用消防部门认可的产品。 2、所有木质隐蔽部分均刷钢化涂料。 六、钢化处理 主材为非燃性或难燃性材料外,其它材料尽可能选用难燃性材料, 所有木质隐蔽部分均作钢化处理。

制冷课程设计说明书

前言 本次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对《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进行巩固,通过前期上课的理论学习,进行实践。具体内容是针对乌鲁木齐地区,设计其适合的空调用冷冻站的。首先通过查阅当地的各项原始资料,然后,确定制冷机的工作工况,通过提供的冷负荷资料选定压缩机的型号和台数。综合冷负荷、工作工况、当地的水质和环境情况,选择合适的冷凝器和蒸发器。 再根据已有的设备资料,结合设计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辅助设备:油分离器、高压贮液器、集油器、氨液分离器、紧急泄氨器、空气分离器、过滤器、阀门等。 最后由工厂发展规划资料初步确定工厂尺寸,将设备进行合理的布局。以求做到最经济合理的布置。并根据设备布局确定管道的布局,计算管道的直径,给管道配置相应的阀门。 以上即是此次设计的流程,在设计过程中,应该注意统筹兼顾,有理有据。

目录 一设计题目-----------------------------------------------------------------------------------4 二设计目的-----------------------------------------------------------------------------------4 三原始资料---------------------------------------------------------------------------=------4 四设计内容-----------------------------------------------------------------------------------4 1制冷压缩机的型号与台数的选择------------------------------------------------------4 1.1冷冻站的冷负荷的确定--------------------------------------------------------------4 1.2制冷装置型式的选择-----------------------------------------------------------------4 1.3 制冷工况的确定及理论计算-------------------------------------------------------5 1.4 制冷压缩机的型号及台数的确定------------------------------------------------6 2冷凝器的选择------------------------------------------------------------------------------7 2.1冷凝负荷的确定-----------------------------------------------------------------------7 2.2传热温差--------------------------------------------------------------------------------8 2.3确定冷凝器的型号--------------------------------------------------------------------7 3蒸发器的选择------------------------------------------------------------------------------9 4 油分离器的选择-------------------------------------------------------------------------10 5 贮液器的选择--------------------------------------------------------------------------10 6油器的选择-------------------------------------------------------------------------------11 7空气分离器的选择--------------------------------------------------------------------11 8 急泄氨器的选择----------------------------------------------------------------------11

弱电机房工程建设方案设计说明

弱电机房工程建设方案设计说明 一、机房工程建设方案 1、前言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建设,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计算机机房的建设。计算机机房工程不仅集建筑、电气、安装、网络等多个专业技术于一体,更需要丰富的工程实施和管理经验。计算机房设计与施工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机房内计算机系统是否能稳定可靠地运行,是否能保证各类信息通讯畅通无阻。 1.1工程概况 本工程机房面积大约为300 平左右, 拟改造成国家标准机房,作为大楼的数据中心。 中心机房按功能划分主机房,UPS设备间,消防间。 1.2数据中心机房建设目标我公司将多年的机房建设经验及对本机房需求的深刻理解,将设计目标分析如下:机房建设将以国家A 类标准进行建设机房土建装修设计(将满足机房防尘、防潮、抗静电、电磁屏蔽等机房环境需求) 机房供配电系统设计 (将满足机房高质量、持续、稳定供电需求) 机房精密空调系统设计(将满足机房

温度调节、湿度调界、风量调节等需求) 机房安全系统(将满足机房防盗、门禁、防雷接地、消防灭火等物理安全需求) 机房环境监控系统 (将满足机房设备运行情况监控) 2、土建建设方案 2.1设计依据 《数据中心设计规范》( GB50174-2017 ) 《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 GB 9391-88 ) 《防静电活动地板通用规范》( GB 6650-86 )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45-95 ) 2001 年版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GB 50222-95 ) 《电磁辐射防护规定》( GB8702-88 ) 《电子计算机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 (SJ/T 30003-97 ) 《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JGJ 73-91 )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 GB50325-2001 )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 JGJ67-89 ) 2.2设计要求装修需要满足防火、放静电、防尘、防盗、防噪音、屏蔽需求. 2.3地面装修说明数据中心机房地板铺设高度为0.35 米,为空调下送风和强电管道预留空间,机

制冷机房课程设计说明书最新版本

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 空 调 系 统 用 冷 源 工 程 设 计 姓名:王海兴 班级:暖通10-3 学号:2010102165 设计日期:2013.12.2-2013.12.13 指导老师:李临平宋翀芳程远达

摘要 本次课程设计以上学期“暖通空调课程设计”为基础。采用西安新建某旅馆一层和三层设计冷负荷拓展至整个建筑。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1设计任务及要求………………………………………………… 1.2原始资料及设计依据……………………………………………… 1.3方案设计……………………………………………………………第二章制冷机组的选型……………………………………………… 2.1 制冷机组选型原则……………………………………………… 2.2 制冷机组的选型…………………………………………………第三章冷冻水系统的设计…………………………………………… 3.1 系统形式………………………………………………………… 3.2 冷冻水系统的设计………………………………………………第四章冷却水系统的设计…………………………………………… 4.1 冷却塔选型……………………………………………………… 4.2 冷却水系统的设计………………………………………………第五章其它设计………………………………………………………第六章总结……………………………………………………………第七章附录……………………………………………………………

第一章总论 1.1 设计任务及要求, 1)设计任务; 福州某旅游酒店采暖通风空调系统用冷源工程设计,包括制冷机组的选择,制冷水系统的选择,补水系统的选择,以及制冷机房的设计(包括管路的管径和走向,设备的位置以及施工说明书)。 2)设计要求; 1.提倡进行综合性专业课程设计,培养整体设计的观念; 2.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能独立分析解决一般专业工程设计计算问题; 3.了解与专业有关的规范和标准; 4.能够利用语言文字和图形表达设计意图和技术问题; 1.2 原始资料以及设计要求 本设计为福州市贾家庄度假村酒店空气调节工程设计该建筑是一幢集宾馆及办公为一体的综合性大楼。建筑总面积5905㎡,建筑总高 度18.3m。本设计内容主要为办公及宾馆的空调冷源设计。本次设计 中,对于一层大空间区域采用了全空气系统。公共卫生间采用轴流风 机排风。其他楼层选择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来进行不同房间的热 湿处理。 1)设计参数 室内设计温度26℃,相对湿度61%。 旅馆室是多功能的建筑,包括客房,多功能会议厅以及办公楼,考虑不同房间不同建筑面积冷负荷估算指标,我取一楼大厅为100W/㎡,二楼及以上房间

弱电机房防雷技术设计说明

弱电机房防雷技术设计说明 1、弱电机房系统综合防雷方案: 一、弱电机房防雷-工程概述 弱电机房系统由各类弱电设备以及传输线路组成,系统采用了大量的集成元件,在雷击发生时,传输线路感应到雷电磁场产生过电压,可高达几千伏,对集成元件有较大的危害。监控系统中的传输线路许多处于LPZ0A非防雷区域。系统走线在布线阶段没有考虑与防雷引下线保持足够的距离,这些都为系统的安全运行留下了隐患。 一般认为,雷电的防护措施有隔离、等电位、钳位、均压、滤波、屏蔽、过压过流保护、接地等方法将雷电过电压、过电流及雷击电磁脉冲消除在设备外围,从而有效地保护各类设备。目前主要采用气体放电管、放电间隙、高频二极管、压敏电阻、瞬态二极管、晶闸管、高低通滤波器等元件根据不同频率、功率、传输速率、阻抗、驻波、插损、带宽、电压、电流等要求,组合成电源线、天馈线、信号线系列电涌保护器(SPD)安装在微电子设备的外连线路中,地线按共用接地原则接入系统的地线,才不至于造成电位反击。只有设计合理、安装合格,电涌保护器才能有效的防御雷电。

弱电机房防雷系统综合防雷在设计时主要采用以下标准,供设计时参考。 (1)IEC61024《建筑物防雷》 (2)IEC61312《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 (3)ITU K25《光缆的防雷》 (4)GB50343《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5)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6)GB50174-9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7)GB50200-94《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8)GB50198-94《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9)GB/T50311-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二、弱电机房雷击防护措施 (一)直击雷防护 直击雷防护包括弱电机房建筑物直击雷防护和系统前端设备直击雷防护,本方案在假定弱电机房控制室已完善直击雷防护措施的前提下进行,否则必须完善雷防护措施。

制冷站设计说明书

目录 (一)设计题目与原始条件 (1) (二)方案设计 (1) (三)冷负荷的计算 (1) (四)制冷机组的选择 (1) (五)水力计算 (2) (六)设备选择 (3) (七)设计总结 (6) (八)参考文献 (7)

设计说明书 一、设计题目与原始条件: 广州市某办公楼空气调节用制冷机房设计 本工程为广州市某办公楼空调用冷源——制冷机房设计,办公楼共五层,建筑面积40000m2,所供应的冷冻水温度为7/12℃。 二、方案设计 该机房制冷系统为四管制系统,即冷却水供/回水管、冷冻水供/回水管系统。 经冷水机组制冷后的7℃的冷冻水通过冷冻水供水管到达分水器,再通过分水器分别送往办公楼的各个区域,经过空调机组的12℃的冷冻水回水经集水器再由冷冻水回水管返回冷水机组,通过冷水机组中的蒸发器实现降温过程。 从冷水机组出来的37℃的冷却水经冷却水供水管到达冷却塔,经冷却塔冷却后返回冷水机组,如此循环往复。 考虑到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系统中配备补水系统,软化水系统,水处理系统等附属系统。 三、冷负荷的计算 1.面积热指标 q为90~140W/m2[1],取q=110 W/m2 2.根据面积热指标计算冷负荷 Q z=110×40000=4.4×106W 对于间接供冷系统一般附加7%—15%,这里选取12%。 Q= Q z(1+12%)=4.4×106×(1+12%)=4.963×106W=4963kW 四、制冷机组的选择 根据标准,属于较大规模建筑,宜取制冷机组3台,而且三台机组的容量相同。 所以每台制冷机组制冷量Q’=4963÷3=1654.3 kW 根据制冷量选取制冷机组具体型号如下:[3] 名称:RC系列模块化冷水机组 型号:RC130-13.0

互联网数据中心机房建设方案

互联网数据中心机房建设方案 经历了 ISP/ICP飞速发展,。COM公司的风靡后,一种新的服务模式一一互联网数据中心 (Internet Data Center,缩写为IDC)正悄然兴起。它在国外吸引着像AT&T AO-、IBM、Exodus、UUNET等大公司的巨资投入;国内不但四大电信运营商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联通、中国吉通开始做跑马圈地,一些专业服务商如清华万博、首都在线和世纪互联等,也参与了角逐。 IDC( Internet Data Center ) - Internet 数据中心,它是传统的数据中心与 Internet 的结合,它除了具有传统的数据中心所具有的特点外,如数据集中、主机运行可靠等,还应 具有访问方式的变化、要做到7x24服务、反应速度快等。IDC是一个提供资源外包服务的 基地,它应具有非常好的机房环境、安全保证、网络带宽、主机的数量和主机的性能、大的存储数据空间、软件环境以及优秀的服务性能。 IDC作为提供资源外包服务的基地,它可以为企业和各类网站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器托管、空间租用、网络批发带宽甚至ASR EC等业务。简单地理解,IDC是对入驻(Hosting) 企业、商户或网站服务器群托管的场所;是各种模式电子商务赖以安全运作的基础设施,也 是支持企业及其商业联盟(其分销商、供应商、客户等)实施价值链管理的平台。形象地说, IDC 是个高品质机房,在其建设方面,对各个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 IDC的建设主要在如下几个方面: 网络建设 IDC 主要是靠其有一个高性能的网络为其客户提供服务,这个高性能的网络包括其 - AN、 WAh和与In ternet 接入等方面。 IDC 的网络建设主要有: - IDC 的- AN 的建设,包括其 - AN 的基础结构, - AN 的层次, - AN 的性能。 -IDC的WAN勺建设,即IDC的各分支机构之间相互连接的广域网的建设等。 -IDC的用户接入系统建设,即如何保证IDC的用户以安全、可靠的方式把数据传到 IDC 的数据中心,或对存放在IDC的用户自己的设备进行维护,这需要IDC为用户提供相应的接 入方式,如拨号接入、专线接入及VPN等。 - IDC 与 Internet 互联的建设。 -IDC的网络管理建设,由于 IDC的网络结构相当庞大而且复杂,要保证其网络不间断对外服务,而且高性能,必须有一高性能的网络管理系统。 服务器建设 IDC的服务器建设可分为多个方面,总体上分为基础服务系统服务器和应用服务系统服务器,主要有:

制冷机房课程设计说明书

摘要 工程概况: 该机房制冷系统为四管制系统,即冷却水供/回水管、冷冻水供/回水管系统。经冷水机组制冷后的7℃的冷冻水通过冷冻水供水管到达分水器,再通过分水器分别送往旅馆的各个区域,经过空调机组后的12℃的冷冻水回水经集水器再由冷冻水回水管返回冷水机组,通过冷水机组中的蒸发器与制冷剂换热实现降温过程。从冷水机组出来的37℃的冷却水经冷却水供水管到达冷却塔,经冷却塔冷却后降温后再返回冷水机组冷却制冷剂,如此循环往复。考虑到系统的稳定安全高效地运行,系统中配备补水系统,软化水系统,全程水处理系统等附属系统。 关键词: 住宅、制冷机房、设计

目录 第1章原始资料 (1) 第2章方案设计 (2) 2.1设计方案 (2) 2.2 定压方式 (2) 2.3 管材的选择与防腐 (2) 第3章制冷循环系统热力计算 (3) 第4章冷水机组的选择 (5) 第5章管径的确定 (6) 第6章水泵的选择 (7) 5.1冷冻水泵的选择 (7) 5.2冷却水泵的选择 (7) 5.3补水泵的选择 (7) 第7章其它设备的选型 (8) 7.1冷却塔的选择 (9) 7.2分水器与集水器的选择 (9) 7.3软化水箱及补水箱 (9) 7.4其它附件 (9) 设计小结 (10) 主要参考文献 (11)

第1章原始资料 一、设计题目 民安药厂低温空调系统冷源设计 二、原始资料 1、建筑物修建地区:长春 2、气象资料:查阅《规范》及相关手册 3、空调负荷总计:2500KW 4、要求供应的载冷剂温度:冷冻水供水温度7℃; 5、制冷剂种类:R22;。 6、冷却介质:采用循环水(补充自来水); 7、冷冻站平面图(见附图另发,层高6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