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空调制冷机房课程设计说明书

空调制冷机房课程设计说明书

空调制冷机房课程设计说明书
空调制冷机房课程设计说明书

燕山大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武汉市某办公楼空调用制冷站设计

学院(系):

年级专业:建筑环境 09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教师职称:教授

燕山大学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

院(系):里仁学院基层教学单位: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说明:此表一式四份,学生、指导教师、基层教学单位、系部各一份。

2011年12 月29日

武汉市某办公楼空调用制冷站设计

目录

一、设计题目与原始条件

二、方案设计

三、负荷计算

四、冷水机组选择

五、水力计算

1、冷冻水循环系统水力计算

2、冷却水循环系统水力计算

六、设备选择

1、冷冻水和冷却水水泵的选择

2、软化水箱及补水泵的选择

3、分水器及集水器的选择

4、过滤器的选择

5、冷却塔的选择及电子水处理仪的选择

6、定压罐的选择

七、设计总结

八、参考文献

一、设计题目与原始条件

设计题目:武汉市某办公楼空调用制冷站设计

原始条件:

1、冷冻水 7/12℃

2、冷却水 32/37℃

3、地点:武汉市

4、建筑形式:办公楼

5、建筑面积:15000 m2

6、层高:3.5 m

7、层数:5

二、方案设计

本设计中机房制冷系统为四管制系统,即冷却水供-回水管系统,冷冻水供-回水管系统。

经冷水机组制冷后的7℃的冷冻水通过冷冻水供水管到达分水器,再通过分水器分别送到每栋办公楼,经过空调机组后的12℃冷冻水回水经集水器,再由冷冻水管返回冷水机组,通过冷水机组中的蒸发器与制冷剂换热实现换热过程。

从冷水机组出来的37℃的冷却水经冷却水供水管到达冷却塔,经冷却塔冷却后降温到32℃后再返回冷水机组冷凝器冷却制冷剂,如此往复循环。

最后考虑到系统的稳定安全有效的运行,系统中配备了电子水处理系统,软化水系统,补水定压系统等附属系统。

三、负荷计算

根据设计要求,设计建筑所需的冷负荷量为单位面积冷负荷量与建筑面积的乘积,再附上一定的富裕量,即,

Q=RA(1+0.10)

Q------设计所需的总负荷

R------设计中单位面的负荷量,本设计中取 125 [1]

A------建筑面积,本设计中取 15000m2

注:设计中取10%的富裕量[2]

因此,

Q=125×15000×1.10=2062.5 KW

四、冷水机组选择

根据负荷量初定机组数量为2台,每台负荷量为1031.3 KW,选用离心式制冷机组比较合适。

故根据要求,选择机组型号为:LSLXR123-1050[3] 机组数量:2

LSLXR123-1050机组的参数见下表:

制冷量1055 KW 电功率/ 电压224 KW/380 V

制冷剂R123 制冷剂充注量700 kg

冷冻水系统冷却水系统进/出水温度(℃) 12/732/37流量(m3/h)181.4266

流程 4 3

接管通经(mm) 150 150 污垢系数(m2℃/KW) 0.086 0.086

水阻损失(MPa) 0.12 0.083

机组尺寸(长×宽×高)3860mm×1810mm×2766mm

查得冷水机组的两端界面图如下:

尺寸已标注,其中,1为冷却水进水接口,2为冷却水出水接口,3为冷冻水进口接口,4为冷冻水出水接口。

五、水力计算

1、冷冻水循环系统水力计算

[4]⑴水泵吸入口假定流速为1.5m/s ,根据流量公式:

Q=

v 4

2

d π

得进水管内径为0.210m ,差无缝钢管型号尺寸,选择最接近的无缝钢管型号为 219×8,计算其内径为0.203m ,再次带回流量公式,反算得到进水流速v 为1.67m/s 在推荐流速范围内,可用。

同理计算水泵出口流速,可选择出口钢管型号为168×8,其内径为0.152m ,算得出水流速v 为2.86m/s 符合要求。

冷冻水泵进水钢管型号:219×8 ;出水:168×8 ⑵确定连接到机组的管径

已知机组出水管径为150mm ,现确定两机组和水泵连接处干管直径。此处流量为水泵流量之和,即187×2=374 m 3/h,根据推荐值,假定该处流速为2m/s ,根据流量公式,计算得此处管径d=0.257m ,选取最接近的钢管,其型号为273×10,内径为D=0.253m ,反算流速2.07m/s ,符合技术经济流速。

同样的,由机组出水到分水器的干管流量与进水接近,故选用统一型号的无缝钢管。

机组进出水干管钢管型号:273×10 ⑶阻力计算

ΔP=ξ×ρv 2/2

根据平面图可得弯头9个,三通4个,泵和机组前各有一个过滤器和一个截止阀,泵和机组后有2个蝶阀,2个止回阀和一个过滤器,机组损失为0.12 MPa 。由于整套系统的流速基本保持在2m/s ,故计算中,均采用2m/s 的流速做标准,再由阻力计算公式将各个阻力叠加可得ΔP 1=19.3m

沿程阻力阻力损失公式 ΔP=R*l=R ×L

R 为比摩阻,L 为总管长。粗算按平均比摩阻R=250 mmH 2O/m 计算,机房内,该冷冻水系统总管约长为50m ,所以沿程阻力损失为ΔP 2=1.25 m

综上,冷冻水系统的总阻力损失为:ΔP 1+ΔP 2=20.55m 2、冷却水循环系统水力计算 ⑴确定水泵前后管径:

水泵吸入口假定流速为1.5m/s ,根据流量公式:

Q=

v 4

2

d π

得进水管内径为0.250m ,差无缝钢管型号尺寸,选择最接近的无缝钢管型号为 273×10,计算其内径为0.253m ,再次带回流量公式,反算得到进水流速v 为1.47m/s 在推荐流速范围内,可用。

同理计算水泵出口流速,可选择出口钢管型号为203×10,其内径为0.183m ,算得出水流速v 为2.81m/s 符合要求。

冷却水泵进水钢管型号:273×10 ;出水:203×10 ⑵确定连接到机组的管径

已知机组出水管径为150mm ,现确定两机组和水泵连接处干管直径。此处流量为水泵流量之和,即266×2=532 m 3/h,根据推荐值,假定该处流速为2m/s ,根据流量公式,计算得此处管径d=0.307m ,选取最接近的钢管,其型号为325×10,内径为D=0.305m ,反算流速2.02m/s ,符合技术经济流速。

同样,由机组出水到分水器的干管流量与进水接近,故选用统一型号的无缝钢管。

机组进出水干管钢管型号:325×10 ⑶阻力计算 同理由冷冻水阻力计算,根据平面图可得弯头7个,三通4个,泵和机

组前各有一个过滤器和一个截止阀,泵和机组后有2个蝶阀,2个止回阀和一个过滤器,机组损失为0.086 MPa。由于整套系统的流速基本保持在2m/s,故计算中,均采用2m/s的流速做标准,再由阻力计算公式将各个阻力叠加可得ΔP1=14.9m

沿程阻力阻力损失公式

ΔP=R*l=R×L

R为比摩阻,L为总管长。粗算按平均比摩阻R=250 mmH2O/m计算,机房内,该冷冻水系统总管约长为60m,所以沿程阻力损失为ΔP2=1.5 m 综上,冷冻水系统的总阻力损失为:ΔP1+ΔP2=16.4m

六、设备选择

1、冷冻水和冷却水水泵的选择

由已知的冷冻水和冷却水流量,初定泵给水方式为两用一备,而已定两台机组,现用两台泵给水,可近似选择水泵的流量为机组流量,水泵的杨程至少要满足层高和局部阻力。综合考虑后,选择冷冻水泵的型号为:200-400A,冷却水泵的型号为:200-250(I)

两台水泵的性能参数如下:

下表为两台水泵的安装尺寸:

复核水泵扬程,冷冻水泵要求将水补给到楼层最高点,外加阻力损失,所以,最低扬程为17.5+20.55=38.05 m 选用的冷冻水泵扬程为44m,符合要求,同理复核冷却水泵扬程,也符合要求。

2、软化水箱及补水泵的选择

根据要求,补水量为系统冷冻水量的0.5%~1%,补水频率为8小时1一次,每次2小时。因此,计算补水量为

q1=n×t×Q1×1%

q1------单次补水量

n------机组台数

t------单次补水时长

Q1------冷冻水流量

注:本设计中选用0.5%的设计参数

因此,补水量即软化水箱的体积为:

q1=V=2×181.4×0.5%×24÷3=14.512 m3

取软化水箱的体积为15m3,选择其尺寸为 2m×2.5m×3m

关于补水泵,选用方式为一用一备共两台,补水泵的流量为:

q2 =q1÷n

所以,q2 =7.256 m3/h

即补水泵的流量为 7.256m3/h。根据流量选择补水泵为40-250A,此型号的水泵性能参数如下:

安装尺寸:

由冷冻水水力计算的方法,按假定流速法再次确定水泵安装前后干管尺寸和最终流速:

水泵进口:流速1.73m/s 钢管型号45×2.5 (内径40mm)

水泵出口:流速3.07m/s 钢管型号34×2 (内径30mm)

3、分水器及集水器的选择

集水器:首先确定用户接管的管径大小,用户为三个,分三个支路,用假定流速法,假定每个用户出水流速均为2m/s,系统总流量为187×2=374m3/s,由流量公式,算得每个用户接管的内管径为d=0.1485m,由无缝钢管尺寸,选择型号为159×5的钢管,其内径为D2=0.149m,反算各管流速v=1.986m/s,用同样的方法,确定补水管,出水管的尺寸和流速列表如下:

再用假定流速法确定集水器截面积,假定集水器内流速为 1.1m/s,流量仍为384m3/s,根据流量公式,可以确定集水器截面管径d=0.346m,取截面内直径为D5=0.350m,反算管内流速为1.08m/s,符合经济流速。最后,确定集水器的长度如下图:

尺寸在图中已经标出,由此可以确定集水器的长度为:

L=75+215+280+280+335+275+80= 1540 mm

用同样的方法可以确定分水器的尺寸,如图:

尺寸在图中已经标出,由此可以确定分水器的长度为:

L=80+215+280+280+335+195= 1385 mm

4、过滤器的选择

根据管道直径选择对后的Y型过滤器

冷冻水泵进水口的直径为200mm,所以选择Y-200mm过滤器

冷却水泵进水口直径为250mm,所以选择Y-250mm过滤器

补给水泵进水口直径为40mm,所以选择Y-40mm过滤器

冷水机组进口直径为150mm,所以选择Y-150mm过滤器

5、冷却塔的选择及电子水处理仪的选择

根据“一塔对一机”的选择方案,标明冷却塔标准工况下的性能参数如下(注:本设计中不考虑备用):

根据已知流量为266m3/h,选择冷却塔型号为CDBNL3-300,性能参数如下:

电子水处理仪器选型:

按流量为266×2=532 m3/h,选择最合适的电子水处理器,选择的型号为

6、定压罐的选择

定压罐所定的压力为从集水器到用户最高处的水静压,根据层高和层数,

确定最高点的压力,已知层高3.5m,共5层,所以,定压高度为:3.5×5=17.5m,考虑到阻力损失,按20%备份,最终定压静水压力为17.5×1.2=21 mH2O(约210kPa),选择定压罐的型号为:SQL400-0.6,性能参数如下:

七、设计总结

在本学期最后两周,我们进行了课程设计,通过这两周的学习,思考,设计,我对制冷机房的设计和制冷系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由于这个课程设计是本专业的第一个课程设计,在经过辛苦的设计以后,我总结出了大量的经验,这将为以后的课程设计和将来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课程设计之初,由于对课程设计缺乏了解和对课本上学习的懵懂,对资料的准备略显不足,感觉无从下手,看着有准备的同学按部就班的顺利进行,心中不免有些失落,对自己能否独立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很不自信。但不落人后的心态一直激励着我勇敢前行,我询问了专业内的“高手”,起步阶段总算有了眉目。在随后几天的设计中,张永贵老师的耐心答疑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从迷雾中走出,奔向光明的大道。由于资料的紧缺,在随后的设备选择时,我动用了网络这个好帮手,但是有的厂家只有型号,没有尺寸,搜索起来依然比较辛苦,好在同学们都是“神通广大”的,很多不好找的东西,也被大家搜索到了,我们互相交流,最终完成了资料的补全工作。

最后进入到了比较复杂的画图阶段,因为CAD的课程只有28学时,我们学到的CAD知识只是皮毛,而且很多有用的工具都有些淡忘了,最初画起来很费劲,但随着难度的增加,我在画图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新的东西,并且越做越顺手,再加上老师和同学们的耐心指导,我的系统图和平面图画的还算比较顺利,虽然在平面图的设计中遇到了标高相同和绕管的困扰,但经过我比较良好的空间想象力,最终完成了这项艰巨的任务。在此也感谢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

整个课设结束了,我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了很多知识,主要是关于设计方面和CAD方面,并且我深深的体会到:在困难面前,不能退缩,要勇往直前。一切能说出来的困难都算不上困难。最后,总结一下自己的心得,在每一次学习的过程中,都要勇于锻炼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团队配合能力,遇到繁琐的东西要耐心,并对自己有信心,只有这样,我才能在以后步入社会的工作站稳脚跟。

总而言之,这两周的工作中,我做到了很用心,很努力的完成了课设。受益匪浅的同时感谢老师及同学的帮助。

八、参考文献

[1]陆耀庆编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彦启森编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第四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电子工业部第十设计出版院编空气调节设计手册(第二版) ,2000

[4]陈沛霖编空气调节设计手册(第二版) 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5]付祥钊编流体输配管网(第三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6]龙天俞编流体力学(第五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012年1月13日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

目录 目录 (1) 设计任务书 (2) 设计说明书 (3) 一、制冷机组的类型及条件 (3) 二、热力计算 (6) 三、制冷压缩机型号及台数的确定 (7) 四、冷凝器的选择计算 (8) 五、蒸发器的选择计算 (12) 六、冷却水系统的选择 (14) 七、冷冻水系统的选择 (14) 八、管径的确定 (14) 九、其它辅助设备的选择计算 (15) 十、制冷机组与管道的保温 (17) 十一、设备清单 (18) 十二、参考文献 (18)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题目:本市某空调用制冷机房 二、原始数据 1.制冷系统采用空冷式直接制冷,空调制冷量定为100KW。 2.制冷剂为:氨(R717)。 3.冷却水进出口温度为:28℃/31℃。 4.大连市空调设计干球温度为28.4℃,湿球温度为25℃。 三、设计内容 1.确定设计方案根据制冷剂为:氨(R717)确定制冷系统型式。 2.根据冷冻水、冷却水的要求和条件,确定制冷工况并用压焓图来表示。 3.确定压缩机型号、台数、校核制冷量等参数。 4.根据蒸发温度、冷凝温度选择蒸发器(卧式壳管)冷凝器(水冷或空冷),并做其中一个设备(蒸发器或冷凝器)的传热计算。 5.确定辅助设备并选型 6.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 一、制冷机组的类型及条件 1、初参数 1)、制冷系统主要提供空调用冷冻水,供水与回水温度为:7℃/12℃,空调制冷量定为100KW 。 2)、制冷剂为:氨(R717)。 3)、冷却水进出口温度为:28℃/31℃。 4)、大连市空调设计干球温度为28.4℃,湿球温度为25℃。 2、确定制冷剂种类和系统形式 根据设计的要求,本制冷系统为100KW 的氨制冷系统,一般用于小型冷库,该制冷机房应设单独机房且远离被制冷建筑物。因为制冷总负荷为100KW,所以可选双螺杆制冷压缩机来满足制冷量要求(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P48)。冷却水系统选用冷却塔使用循环水,冷凝器使用立式壳管式冷凝器,蒸发器使用强制循环对流直接蒸发式空气冷却器(即末端制冷设备)。 3、确定制冷系统设计工况 确定制冷系统的设计工况主要指确定蒸发温度、冷凝温度、压缩机吸气温度和过冷温度等工作参数。有关主要工作参数的确定参考《制冷工程设计手册》进行计算。 确定冷凝温度时,冷凝器冷却水进、出水温度应根据冷却水的使用情况来确定。 ①、 冷凝温度()的确定 从《制冷工程设计手册》中查到大连地区夏季室外平均每年不保证50h 的湿球温度(℃) C o s 25t 对于使用冷却水塔的循环水系统,冷却水进水温度按下式计算:

单件物品卸料机构

一、课程设计任务书 1.1课程设计的目的及意义 自动机械设计这门课程是机械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程,学习完这门课程之后同学们在脑中应该对机械系统设计有一个总体的框架。为了加深对这门课程的更深入的理解及运用,培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安排课程设计这一教学实践环节。 通过课程设计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同时巩固复习前面学过的理论知识,为后续的毕业设计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 1.2题目:单件物品卸料机构 卸料机构的目的是:对旋转式四工位粉末压力成型机加工的产品实现自动卸料的功能。为此需要了解粉末压力成型机的工艺原理:该压力成型机用于实现对粉末材料进行压力加工而达到成型的目的,并能实现自动出料以便完成后续工作。为提高效率采用回转工作台,它具有运动和停歇两个工作阶段。在停歇阶段,各个工位完成各自的加工动作;在回转阶段,工作台运转到下一个工位。 1.3 设计任务 1.3.1设计参数: (1)卸料次数 120件/分钟 (2)压力成型机生产率 120件/分钟 (3)转盘台面高度 800mm (4)产品的尺寸 L×B×H=200×100×30mm (5)粉末材料密度 p=7.5×103Kg/m3 1.3.2机构的功能: 配合旋转式工作台,能自动将压力成型机加工的产品输送到指定的工位。 1.3.3设计要求及设计内容 (1)设计要求 1) 课程设计是一必修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所有学生必须重视,认真对待,必须独立按时完成课程设计任务,遵守设计纪律,严禁雷同,抄袭。 2) 要求所设计的机构性能良好,结构紧凑,便于制造,使用维护方便。考虑自动化生产,要求能自动卸料,且满足产品变化的要求,能方便的组成生产线。

空调制冷课程设计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设计说明书空调用制冷技术设计计算书 专业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题___________ 空调用制冷技术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2年6月12日 目录 一设计题目与原始条件 (3) 二方案设计 (3) 三负荷计算 (3) 四冷水机组选择 (4) 五水力计算 (6) 1冷冻水循环系统水力计算 (7) 2冷却水循环系统水力计算 (7) 六设备选择 (8) 1 冷冻水和冷却水水泵的选择 (8) 2软化水箱及补水泵的选择 (9) 3分水器及集水器的选择 (11) 4 过滤器的选择 (12) 5 冷却塔的选择及电子水处理仪的选择 (12) 6 定压罐的选择 (13) 七制冷机房的工艺布置 (14)

八设计总结 (15) 九参考文献16

设计题目与原始条件; 某空调系统制冷站工艺设计 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合肥市某建筑体集中空调工程,建筑单体共15层,建筑面积约30000吊,主要功能及使用面积为:商场10000卅,办公7500卅,会议中心1000卅,客房为2500卅,多功能厅500 m2。 二方案设计; 该机房制冷系统为四管制系统,即冷却水供/回水管、冷冻水供/回水管系统。 经冷水机组制冷后的7C的冷冻水通过冷冻水供水管到达分水器,再通过分水器分别送往房间的各个区域,经过空调机组后的12C的冷冻水回水经集水器再由冷冻水回水管返回冷水机组,通过冷水机组中的蒸发器与制冷剂换热实现降温过程。 从冷水机组出来的37C的冷却水经冷却水供水管到达冷却塔,经冷却塔冷却后降温后再返回冷水机组冷却制冷剂,如此循环往复。 考虑到系统的稳定安全高效地运行,系统中配备补水系统,软化水系统,电子水处理系统等附属系统。 三负荷计算; 1. 面积热指标(查民用建筑空调设计) 商场:q=230(w/m2); 办公:q=120(w/m2);会议中心:q=180 (w/m2);客房:q=80(w/m2); 多 2?根据面积热指标计算冷负荷商场:Q=10000*200=2300(Kw); 办公:Q=100*7500=900(Kw); 会议中心:Q=180*1000=180(Kw);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报告书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

目录 前言 (1) 1 设计目的 (2) 2 设计任务 (2) 3 设计原始资料 (2) 4 冷水机组的选择 (3) 4.1 负荷计算 (3) 4.2 机组的选择 (3) 5方案设计 (4) 6水力计算 (4) 7设备选择 (6) 7.1冷却塔的选择 (6) 7.2 分水器和集水器的选择 (6) 7.3水泵的选择 (7) 7.3.1冷冻水泵选型 (8) 7.3.2冷却水泵选型 (9) 8 小结 (11) 参考文献 (13)

前言 制冷课程设计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大学本科教育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是全面检验和巩固课程学习效果的一个有效方式。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所学课程的理解和巩固;可以综合所学的制冷与空调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可以使学生的得到工程实践的实际训练,提高其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

1 设计目的 课程设计是《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教学中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综合运用所学的有关知识,在设计中掌握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巩固和提高理论知识。通过课程设计,了解工程设计的容、方法及步骤,培养确定空调冷冻站的设计方案、进行设计计算、绘制工程图、使用技术资料、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 2 设计任务 (一)负荷计算 (二)机组选择 (三)方案设计 (四)水力计算 1、冷冻水循环系统水力计算 2、冷却水循环系统水力计算 (五)设备选择 1、冷却塔的选择 2、分水器及集水器的选择 3、水泵的选择 (六)机房布置 1、设备与管道布置平面图 2、机房系统图 3 设计原始资料 (一)建筑物概况:层高4.6米, 层数6层, 总空调建筑面积:为15990m2。 (二)参数条件:空调冷冻水参数:供水7℃,回水12℃; 冷却水参数:进水32℃,出水37℃。 (三)空调负荷指标:q=120~180 W/m2。 (四)土建资料:机房建筑平面图(见附图),选择其中部分作为制冷机房(以满足用途为原则,不要占用过大面积)。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题目:空调用制冷机房设计 二、原始数据 1.制冷系统主要提供空调用冷冻水,供水与回水温度为:7℃/12℃,空调冷负荷1200kW。 2.制冷剂为:氟利昂(R22)。 3.冷却水进出口温度为:26.5℃/35.1℃。 4.某市空调设计干球温度为28.4℃,湿球温度为25℃。 三、设计内容 1.确定设计方案根据制冷剂为:氟利昂(R22)确定制冷系统型式。 2.根据冷冻水、冷却水的要求和条件,确定制冷工况并用压焓图来表示。 3.确定压缩机型号、台数,校核制冷量等参数。 4.根据蒸发温度、冷凝温度选择蒸发器、冷凝器(水冷或空冷),并做其中一个设备(蒸发器或冷凝器)的传热计算。 5.确定辅助设备并选型。 6.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 一、确定设计方案 (1) 二、确定制冷工况并用压焓图表示 (1) 三、确定压缩机型号、台数,并校核制冷量和电动机 (3) 四、冷凝器的选择与传热计算 (4) 五、蒸发器的选择与传热计算 (8) 六、辅助设备选型 (9) 七、管径的计算 (10) 八、水泵系统 (12) 九、保温层 (12) 十、噪声控制 (12) 十一、所选设备汇总表 (14) 十二、参考资料 (14)

一、确定设计方案 本制冷系统制冷剂为氟利昂(R22)。制冷系统主要提供空调用冷冻水,空调冷负荷1200kW 。冷冻水供水温度为7℃,回水温度为12℃。冷却水进口温度为26.5℃,出口温度为35.1℃。大连市空调设计干球温度为28.4℃,湿球温度为25℃。即: ℃71=z t ℃122=z t ℃5.261=l t ℃ 1.352=l t kW Q 1200= 二、确定制冷工况并用压焓图表示 2.1确定蒸发温度0t : 蒸发温度0t 比冷冻水供水温度℃71=z t 低3℃,即: ℃ 4 37 310=-=-=z t t 2.2 确定冷凝温度k t : 冷凝温度k t 比冷却水出口温度℃1.352=l t 高3.5℃,即: ℃ 6.38 5.31.35 5.32=+=+=l k t t 2.3 确定吸气温度吸t : 过热度一般为5~8℃,选取6℃,即: ℃ 吸10 64 60=+=+=t t 2.4 确定过冷温度过冷t : 再冷度一般为3~5℃,选取5℃,即:

课程设计任务书(2级)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一:信号发生器 一、设计目的 根据常用的电子技术知识,以及可获得的技术书籍与电子文档,初步形成电子设计过程中收集、阅读及应用技术资料的能力;熟悉电子系统设计的一般流程;掌握分析电路原理、工程计算及对主要技术性能进行测试的常见方法;最终,完成从设计图纸到实物搭建的整个过程,并调试作品。 二、任务与要求 1、熟悉信号发生器的组成和基本原理,了解单片集成信号发生器的功能特点; 2、掌握信号波形参数的调节和测试方法的应用; 3、电路能够产生正弦波、方波、锯齿波; 4、掌握信号发生器的设计测试方法; 5、工作电源为+5~+15V 连续可调。 参考方案: 图1、ICL8038原理框图 参考原理: ICL8030内部由恒流源I 1、I 2、电压比较器A 和B 、触发器、缓冲器和三角波变正弦波变换电路组成。外接电容C 经过两个恒流源进行充放电,电压比较器A 、B 的参考电压分别为电源电压(U CC +U CE )的2/3和1/3。恒流源的恒流源I 1、I 2的大小可通过外接电阻调节,但必须I 2>I 1。当触发器的输出为低电平时,恒流源I 2断开,I1给电容充电,其两端电压U C 随时间上升,当U C 上升到电源电压的2/3时,电压比较器A 的输出电压发生跳变,使触发器输出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恒流源I 2接通,由于I 2>I 1(设I 2=2I 1),恒流源I 2加到C 上反充电,相当于C 由一个净电流I 1放电,C 两端电压U C 转为直线下降,当下降到电源电压1/3时,电压比较器B 的输出电压发生跳变,使触发器的输出由高电平变为原来的低电平,恒流源I 2断开,I 1对C 充电,如此重复,产生振荡信号。 若通过调节外接电阻使得I 2=2I 1,触发器的输出为方波,反向缓冲后由9脚输出;C 上

制冷课程设计54978

目录 第一部分、目录 (1) 第二部分、空调用制冷课程设计任务书 (2) 一、制冷工况的确定 (2) 二、压缩机的选择计算 (3) 三、冷凝器的选择计算 (4) 四、蒸发器的选择计算 (4) 五、辅助设备的选择计算 (5) 六、管径的确定 (5) 七、水泵的选型计算 (6) 八、制冷系统的流程图 (7) 九、设备明细表 (8)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已知条件:已知空调系统要求冷负荷800kw ,拟采用R22制冷系统,循环水冷却,冷却水进水温度为32℃,出水温度为37℃,冷冻水出水温度为7℃,冷冻水回水温度12℃。,冷冻水球的压头为25m ,机房面积14400mm ?9000mm ,机房高4000mm ,冷却塔放在机房顶上,其它设备及辅助用房都在机房空间内。 设计说明书 根据设计要求,此系统的设备设计计算、选用与校核如下: 一、制冷工况的确定: 由已知条件冷却水进水温度为32℃,出水温度为37℃,冷冻水出水温度为7℃,冷冻水回水温度12℃。 1t =32℃ 2t =37℃ 1s t =12℃ 2s t =7℃ 1.1 蒸发温度0t : 025s t t =- (比要求供给的冷冻水的温度低5℃) =2℃ 1.2 冷凝温度k t : 121 ()52k t t t =++(冷却水的进口温度取下限。其范围是 5~7℃) =39.5℃ 1.3 吸气温度吸t : 吸t =0t +8 (过热度3~8℃,并选8℃) =10℃ 1.4 过冷温度过冷t : 过冷t =k t -4.5 =35℃ (过冷度:4.5℃) 查R22 lgp-h 图可知 根据0t =2℃,k t =39.5℃,吸t =10℃,过冷t =35℃,可得:

液压集成块说明书

液压集成回路课程设计 院(系):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时间:

目录一.设计题目 二.前言 1.液压系统及液压站简介 2.蓄能器加速回路 3.液压集成块 三.课程设计任务要求 1.目的和意义: 2.基本要求: 四.课程设计的容 1.容 2.工作量 3.设计时间安排 五.液压集成块的设计 1.集成块装置的设计: 2.应用元件: 3.摆放位置

一.设计题目: 同步回路 YJ25 二孔液压集成块设计 尺寸要求:130×120×92 二.前言: 1.液压系统及液压站简介 液压系统已经在各个工业部门及农林牧渔等许多部门得到愈来愈广泛的应用,而且愈先进的设备,其应用液压系统的本分就愈多。 在造纸、防治、塑料、橡胶等轻工行业,造纸机、纺织机、注塑机、橡胶压块机等机械设备上都有大量使用着液压系统。在矿山、石油、冶金、压力加工等重工业中,由于液压系统能传递很大的能量而设备的重量相对其他传动方式来说又较小,所以更有广泛的应用。例如矿井支架、石油钻井平台、高炉炉顶设备、钢坯连铸机、板带轧机压下系统、压力机、快锻机等设备上液压系统被广泛地使用者。其他在电力、建筑、水利、交通、船舶、航空、汽车等行业,液压系统也是重要的组成本分,至于航天、军工等广泛采用先进技术的部门,液压系统更是得到广泛应用。机床行业是最早使用液压技术的行业之一,目前虽然由于电动机交流变频技术的发展而是电动机驱动夺回不少液压驱动的围,但在大功率驱动或往复运动的场合,液压系统还是被广泛应用。 液压站是由液压油箱,液压泵装置及液压控制装置三大部分组成。液压油箱装有空气滤清器,滤油器,页面指示器和清洗孔等。液压泵装置包括不同类型的液压泵、驱动电机及其他们至之间的联轴器等。呀呀控制装置是指组成液压系统的各阀类元件及其连接体。

CAD,CAM课程设计任务说明书

、 八、, 刖言 本次课程设计按照任务说明书的要求,我做的是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的三维建模以及运动仿真,主要设计数据来自我的机械设计的课程设计计算,其中模型的尺寸主要依据我的二维图纸(后附),模型共有以下几部分组成:箱体、齿轮、轴、轴承、轴套、端盖、螺钉。总计用时大概三天时间,我分一周的时间分别各部完成,下面就将我的主要成果一一书写如下,请老师指正。 1 ?零部件建模 箱体 箱体建模主要由拉伸构成,辅助以打孔、阵列、镜像、倒角、筋工具。其中油标孔由旋转而成。具体数据参数见后附的CAD工程图。 齿轮 本模型中共有两对四个齿轮,均采用轮廓法建模而成(方法由网上教程而来),通过参数方 程获得渐开线,而后获得轮齿的完整轮廓,最后阵列,得到一个完整的齿轮,鉴于齿轮建模较为陌生下面我将说明齿轮建模具体的步骤。

1?用拉伸画一个直径为齿顶圆,厚度为齿宽的的圆柱体 2?插入基准曲线---从方程--完成--选取--坐标(三个面的交点)---笛卡尔---输入参数(参数如下) 文件(F)辑揖旧梧式〔6查看M縉助(H) 为馆卡儿坐标系输入参数方程 作根据t (将从0变到D对心y和£ /*画如:対立x-yd面的一个圆「中心在原点 "半径=良参魏方程将是: /* x = 4 * cos ( t * 360 ) /+ y = 4 ?sin ( t * 360 ) /* z = 0 /*--------------------------------------------- m=2 z=98 a=20 r=(m*z*cos(a))/2 fi=t*90 arc=(pi*r*t)/2 x^r^co s(f i)+arc+s i n (f i) y=r*sin(f i)-arc*cos(f i) z=0 3.选中步骤2做好的蓝色的曲线---镜像---得到第2根蓝色的曲线,此时两根曲线是相交的八字形.如图4?点取第2根曲线(注意此时曲线以粗红色显示) 主菜单编辑”--复制”--主菜单编辑”一一选择性粘贴”--在操作面板上选取旋转”按钮,――选取旋转中心轴----输入旋转角度((360/2/z) +) 得到第3根细红色的曲线,该曲线与第一根曲线相交的。(注意:原来的第2根曲线消失了) 5?选中第3根曲线(注意此时曲线以粗红色显示) 、 主菜单编辑”--复制”--主菜单编辑”一一选择性粘贴”--在操作面板上选取旋转”按钮,――选取旋转中心轴----输入旋转角度(-360/z),(即该曲线要与前面旋转的方向相反) ,此时发现模型区域如下所示:点取确定退出操作,得到第4根蓝色曲线,此时两根曲线成八字 所示如图: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名称:“空调冷热源—制冷”课程设计专业班级: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1201班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王军陈雁 课程设计地点: 32518 课程设计时间: 2015.12.25至2016.1.7

目录 课程设计任务书 (2) 设计题目与原始条件 (4) 方案设计 (4) 冷负荷的计算 (4) 制冷机组的选择 (4) 水力计算 (5) 设备选择 (6) 设计总结 (9) 参考文献 (9)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说明书 一、设计题目与原始条件 鹤壁市完达中学公寓空气调节用制冷机房设计。 本工程为鹤壁市完达中学公寓空调用冷源——制冷机房设计,公寓楼共五层,建筑面积5026.41m2,所供应的冷冻水温度为7/12℃。 二、方案设计 该机房制冷系统为四管制系统,即冷却水供/回水管、冷冻水供/回水管系统。 经冷水机组制冷后的7℃的冷冻水公寓楼的各个区域,经过空调机组的12℃的冷冻水回水由冷冻水回水管返回冷水机组,通过冷水机组中的蒸发器实现降温过程。 从冷水机组出来的37℃的冷却水经冷却水供水管到达冷却塔,经冷却塔冷却后返回冷水机组,如此循环往复。 考虑到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系统中配备补水系统,软化水系统,水处理系统等附属系统。 三、冷负荷的计算 1.面积冷指标 q=150W/m2 2.根据面积热指标计算冷负荷 Q=A×q=150×5026.41=753961.5w (1--1) 四、制冷机组的选择 根据标准,宜取制冷机组2台,而且2台机组的容量相同。所以每台制冷机组制冷量Q’=Q/2=754/2=377Kw (1--2) 根据制冷量选取HX系列螺杆式制冷机,型号为HX110,性能参数如表1所示。 制冷机组性能参数表1--1

制冷机房课程设计说明书最新版本

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 空 调 系 统 用 冷 源 工 程 设 计 姓名:王海兴 班级:暖通10-3 学号:2010102165 设计日期:2013.12.2-2013.12.13 指导老师:李临平宋翀芳程远达

摘要 本次课程设计以上学期“暖通空调课程设计”为基础。采用西安新建某旅馆一层和三层设计冷负荷拓展至整个建筑。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1设计任务及要求………………………………………………… 1.2原始资料及设计依据……………………………………………… 1.3方案设计……………………………………………………………第二章制冷机组的选型……………………………………………… 2.1 制冷机组选型原则……………………………………………… 2.2 制冷机组的选型…………………………………………………第三章冷冻水系统的设计…………………………………………… 3.1 系统形式………………………………………………………… 3.2 冷冻水系统的设计………………………………………………第四章冷却水系统的设计…………………………………………… 4.1 冷却塔选型……………………………………………………… 4.2 冷却水系统的设计………………………………………………第五章其它设计………………………………………………………第六章总结……………………………………………………………第七章附录……………………………………………………………

第一章总论 1.1 设计任务及要求, 1)设计任务; 福州某旅游酒店采暖通风空调系统用冷源工程设计,包括制冷机组的选择,制冷水系统的选择,补水系统的选择,以及制冷机房的设计(包括管路的管径和走向,设备的位置以及施工说明书)。 2)设计要求; 1.提倡进行综合性专业课程设计,培养整体设计的观念; 2.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能独立分析解决一般专业工程设计计算问题; 3.了解与专业有关的规范和标准; 4.能够利用语言文字和图形表达设计意图和技术问题; 1.2 原始资料以及设计要求 本设计为福州市贾家庄度假村酒店空气调节工程设计该建筑是一幢集宾馆及办公为一体的综合性大楼。建筑总面积5905㎡,建筑总高 度18.3m。本设计内容主要为办公及宾馆的空调冷源设计。本次设计 中,对于一层大空间区域采用了全空气系统。公共卫生间采用轴流风 机排风。其他楼层选择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来进行不同房间的热 湿处理。 1)设计参数 室内设计温度26℃,相对湿度61%。 旅馆室是多功能的建筑,包括客房,多功能会议厅以及办公楼,考虑不同房间不同建筑面积冷负荷估算指标,我取一楼大厅为100W/㎡,二楼及以上房间

压块机课程设计说明书

摘要 本文介绍了压块机的液压系统以及控制系统设计。压块机的液压系统主要包括油箱、高压泵、电动机、以及各种压力阀等组成。本次设计首先设计出液压系统原理图,并且详细介绍了油路的走向及如何实现压块机的快进、工进、快退等动作。然后对其中的电动机、高压泵、液压缸以及各种压力阀进行了详细的计算,根据计算结果,选择合适的元件。 本设计还设计了PLC控制系统,对PLC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根据设计好的液压传动原理图,画出控制流程图;并根据设计确定的I/O点数,选用合适的可编程控制器,并且给出了I/O分配表和I/O接线图,以及编写了PLC控制系统的程序。 关键词:压块机、液压系统、控制系统、PLC

目录 摘要 (1) 1.绪论 (2)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3) 1.2 研究课题所做的工作 (4) 2.液压系统设计 (4) 2.1液压技术的简介 (5) 2.2压块机工况分析 (6) 2.3液压系统图及其工作原理 (7) 2.3.1液压系统图: (7) 2.4液压元件的选择与计算 (9) 2.4.1.分析负载 (9) 2.4.2.液压缸设计计算 (10) 2.4.3 液压泵设计计算 (11) 2.4.4 阀类元件与辅助元件的选择 (12) 2.4.4.1 溢流阀 (12) 2.4.4.2 电磁换向阀 (12) 2.4.4.3顺序阀 (13) 2.4.5 双联叶片泵 (13) 2.4.6 油箱 (13) 3.PLC的选用和设计 (13) 3.1.采用PLC控制的优点 (14) 3.2. 输入输出I/O点数的估算 (14) 3.2.1 控制功能的选择 (14) 3.3 PLC的控制设计 (15) 3.3.1 PLC控制工作原理 (15) 3.3.2 I/O口的分配 (15) 3.3.3 外部电路接线图 (16) 3.3.4 PLC梯形图的概述 (18) 3.3.5 PLC控制梯形图 (18) 3.3.6 根据梯形图写出以下程序 (21) 参考文献 (22) 1.绪论

园林工程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1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名称园林工程课程设计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设计题目洛阳工会苑小区中心绿地园林工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目的 课程设计目的与任务在于使学生能够掌握园林工程设计的基本知识和锻炼初步的实践操作技能。要求学生掌握园林绿化施工图的制作基本原则、制图方法和园林绿化工程设计的具体内容;能综合运用园林工程、城市绿地设计、CAD 计算机辅助设计等专业课程的技能,完成相应园林绿地的设计图纸、园林工程施工图纸以及设计说明。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促进学生专业知识的积累和设计、制图技能的提高,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正确的园林工程设计概念、编写完善的设计说明以及学习规范化园林工程施工图纸的制作技能。 二、设计内容、技术条件和要求 一)设计内容: 1. 完成给定CAD图纸的设计范围内绿地的设计平面图、竖向与排水设计图、园路与场地的铺装设计和结构设计、绿化种植施工图、以及该园林建设工程的设计说明(设计说明中含工程概算部分)。 2. 所有图纸内容在四张A3的CAD图纸上完成,图纸比例为1:250(园路与场地设计图比例自定)。设计说明字数不少于3000字,格式制作参照毕业论文格式,由指导老师给定。 3. 图样中文字用HZTXT细线体,字高3mm;图样名用宋体,字高6mm。二)技术条件和要求: 1. 设计要体现较好的平面构图,各种园林要素布局合理,地被植物组成的图案样式可以简洁明了,乔灌木行列式配置或自然式配置均可。经济技术指标用

标准的三线表完成,绿地率大于30%。 2. 园林工程设计中植物应具有合理的常绿、落叶树种比例(3:7左右),考虑规划合适的树种以及其他绿化材料,对各种绿化材料的观赏特性、观赏季节、苗木规格安排合理;园路与铺装场地的结构设计图纸符合园林制图标准规范。 3. 绿地的竖向与排水设计一般考虑由中心绿地排向小区内车行道,铺装场地排水坡度要求在0.5%——1%。 4. 种植施工图要求表明植物学名、株高、胸径、冠径等指标,正确统计数量,备注栏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植物图例表要符合园林施工的相关要求。 5. 设计图纸加统一的封面装订成一份,设计任务书加封面(含概算部分)统一装订成一份。 6. 设计说明、设计图纸严禁抄袭,如有抄袭现象,一律重做。 三、时间进度安排 2010-11-17 课程设计动员,明确目的要求和设计任务; 2010-11-18——2010-11-20 完成设计草稿,并由指导教师初步审查; 2010-11-21——2010-11-24 完成CAD图纸,提交指导教师审查; 2010-11-25——2010-11-27 完成施工设计说明,提交指导教师审查; 2010-11-28——2010-11-29 图纸、设计说明整改并打印装订; 2010-11-30 课程设计统一讲评。 四、主要参考文献 孟兆侦毛培琳黄庆喜.园林工程[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 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DB11/T 214-2003 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T82-99 环境景观--室外工程细部构造03J012-1 指导教师签字:苏维2011年11 月16 日

液压集成块说明书

液压集成回路课程设计 院(系):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指导老师: 时间:

一.设计题目 二.前言 1.液压系统及液压站简介 2.蓄能器加速回路 3.液压集成块 三.课程设计任务要求 1.目的和意义: 2?基本要求: 四.课程设计的内容 1?内容 2.工作量 3?设计时间安排 五.液压集成块的设计 1?集成块装置的设计: 2?应用元件:3?摆放位置

一.设计题目: 同步回路Y J25二孔液压集成块设计 尺寸要求:130 X120 X92 二.前言: 1.液压系统及液压站简介 液压系统已经在各个工业部门及农林牧渔等许多部门得到愈来愈广泛的应用,而且愈先进的设备,其应用液压系统的本分就愈多。 在造纸、防治、塑料、橡胶等轻工行业,造纸机、纺织机、注塑机、橡胶压块机等机械设备上都有大量使用着液压系统。在矿山、石油、冶金、压力加工等重工业中,由于液压系统能传递很大的能量而设备的重量相对其他传动方式来说又较小,所以更有广泛的应用。例如矿井支架、石油钻井平台、高炉炉顶设备、钢坯连铸机、板带轧机压下系统、压力机、快锻机等设备上液压系统被广泛地使用者。其他在电力、建筑、水利、交通、船舶、航空、汽车等行业,液压系统也是重要的组成本分,至于航天、军工等广泛采用先进技术的部门,液压系统更是得到广泛应用。机床行业是最早使用液压技术的行业之一,目前虽然由于电动机交流变频技术的发展而是电动机驱动夺回不少液压驱动的范围,但在大功率驱动或往复运动的场合,液压系统还是被广泛应用。 液压站是由液压油箱,液压泵装置及液压控制装置三大部分组成。液压油箱装有空气滤清器,滤油器,页面指示器和清洗孔等。液压泵装置包括不同类型的液压泵、驱动电机及其他们至之间的联轴器等。呀呀控制装置是指组成液压系统的各阀类元件及其连接体。

课程设计任务书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项目1交通灯控制设计 一、设计目的 根据常用的电子技术知识,以及可获得技术书籍与电子文档,初步形成电子设计过程中收集、阅读及应用技术资料的能力;熟悉电子系统设计的一般流程;掌握分析电路原理、工程计算及对主要技术性能进行测试的常见方法;使学生学会使用电路仿真分析软件(Multisim)在计算机上进行电路设计与分析的方法。要求学生所选课题必须在计算机上通过虚拟设计确定设计方案,通过虚拟仿真建立系统,完成设计要求。 二、任务与要求 设计一个十字路口控制交通秩序的交通灯,满足以下条件: 显示顺序为其中一组方向是绿、黄、红;另一方向是红、绿、黄。设臵一组数码管以倒计时的方式显示语序通行或禁止通行时间,其中支通道绿灯的时间是20s,另一个方向上主通道的绿灯亮的时间是30s,黄灯亮的时间都是5s. 选做:当任何一个方向出现特殊情况,按下手动开关,其中一个方向通行,倒计时停止,当特殊情况结束后,按下自动控制开关恢复正常状态。 三、课程设计报告要求 1、任务说明 2、目录 3、正文 (1)总体方案框图设计 (2)单元电路具体设计 (3)计算器件参数值 (4)选择相关元器件 (5)画出总体设计电路图 (6)利用Multisim软件调试,对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出定性的的分析,最终能实现预计的效果。 4、课程设计的收获及体会 5、参考文献 四、评分标准

五、任务安排 六、所需调试工具 Multisim软件。

项目2用移位寄存器实现彩灯控制 一、设计目的 根据常用的电子技术知识,以及可获得技术书籍与电子文档,初步形成电子设计过程中收集、阅读及应用技术资料的能力;熟悉电子系统设计的一般流程;掌握分析电路原理、工程计算及对主要技术性能进行测试的常见方法;使学生学会使用电路仿真分析软件(Multisim)在计算机上进行电路设计与分析的方法。要求学生所选课题必须在计算机上通过虚拟设计确定设计方案,通过虚拟仿真建立系统,完成设计要求。 二、任务与要求 采用移位寄存器设计一个彩灯循环控制器,要求有两种变化花样。 三、课程设计报告要求 1、任务说明 2、目录 3、正文 (1)总体方案框图设计 (2)单元电路具体设计 (3)计算器件参数值 (4)选择相关元器件 (5)画出总体设计电路图 (6)利用Multisim软件调试,对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出定性的的分析,最终能实现预计的效果。 4、课程设计的收获及体会 5、参考文献 四、评分标准 五、任务安排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 一、制冷机组的参数与系统的选择 1 初参数 (1)、冷冻水供水与回水温度为:7℃/12℃,空调制冷量定为Q=100KW。 (2)、制冷剂为:氟利昂(R22)。 (3)、冷却水进出口温度为:27.1/36.1。 (4)、大连市空调设计干球温度为28.4℃,湿球温度为25℃。 2 确定制冷剂种类和系统形式 本制冷系统为100KW的氟利昂空调系统,选用活塞式压缩机来满足制冷量要求。冷却水系统选用冷却塔使用循环水,冷凝器使用水冷式冷凝器,蒸发器卧式壳管式蒸发器。 二制冷工况及压焓图表示 确定制冷系统的设计工况主要指确定蒸发温度、冷凝温度、压缩机吸气温度和过冷温度等工作参数。确定冷凝温度时,冷凝器冷却水进、出水温度应根据冷却水的使用情况来确定。 1冷凝温度(t k)的确定 系统以水为冷却介质,冷凝温度t k比冷凝器内冷却水出口温度高3~5℃,取t k=36.1+3.9=40℃ 2蒸发温度(t0)的确定 以水为载冷剂,蒸发温度t0比冷冻水出口温度低2~5℃,取 t0=7-4=3℃

3 再冷温度 (t s.c ) 再冷度△t s.c 取3℃,则 t s.c = t k -△t s.c =40-3=37℃ 4 过热温度 (t s.h ) 过热度△t s.h 取5℃ ,则 t s.h = t 0+△t s.h =3+5=8℃ 根据绘制的p-h 图查表求得各状态参数: 压力:P k =1.53MPa P 0=0.55MPa 比容:v 1= 0.043m 3/kg v 2=0.016 m 3/kg 焓值:h 1’=406 kJ/kg, h 1= 410kJ/kg , h 2= 436 kJ/kg ,h 3= h 4=242kJ/kg 三 理论热力计算 1单位质量制冷量q 0: q 0=h 1- h 4=410-242=168kJ/kg 2单位冷凝负荷k q : 194kJ/kg 242-436h -h 32k ===q 3单位容积制冷量v q : m3 /98.9063043 .081610kJ v q q v === 4冷负荷Q 0:

制冷机房课程设计说明书

摘要 工程概况: 该机房制冷系统为四管制系统,即冷却水供/回水管、冷冻水供/回水管系统。经冷水机组制冷后的7℃的冷冻水通过冷冻水供水管到达分水器,再通过分水器分别送往旅馆的各个区域,经过空调机组后的12℃的冷冻水回水经集水器再由冷冻水回水管返回冷水机组,通过冷水机组中的蒸发器与制冷剂换热实现降温过程。从冷水机组出来的37℃的冷却水经冷却水供水管到达冷却塔,经冷却塔冷却后降温后再返回冷水机组冷却制冷剂,如此循环往复。考虑到系统的稳定安全高效地运行,系统中配备补水系统,软化水系统,全程水处理系统等附属系统。 关键词: 住宅、制冷机房、设计

目录 第1章原始资料 (1) 第2章方案设计 (2) 2.1设计方案 (2) 2.2 定压方式 (2) 2.3 管材的选择与防腐 (2) 第3章制冷循环系统热力计算 (3) 第4章冷水机组的选择 (5) 第5章管径的确定 (6) 第6章水泵的选择 (7) 5.1冷冻水泵的选择 (7) 5.2冷却水泵的选择 (7) 5.3补水泵的选择 (7) 第7章其它设备的选型 (8) 7.1冷却塔的选择 (9) 7.2分水器与集水器的选择 (9) 7.3软化水箱及补水箱 (9) 7.4其它附件 (9) 设计小结 (10) 主要参考文献 (11)

第1章原始资料 一、设计题目 民安药厂低温空调系统冷源设计 二、原始资料 1、建筑物修建地区:长春 2、气象资料:查阅《规范》及相关手册 3、空调负荷总计:2500KW 4、要求供应的载冷剂温度:冷冻水供水温度7℃; 5、制冷剂种类:R22;。 6、冷却介质:采用循环水(补充自来水); 7、冷冻站平面图(见附图另发,层高6米)。

150T压块机使用说明书

KFY-B-150T 150吨四柱压块机 使 用 说 明 书 大连科富液压装备制造中心 2012-4-25

使用须知 感谢贵单位使用我公司生产的KFY系列中该规格的四柱压块机,愿我们的产品给您创造最佳的经济效益。 为了人身及设备安全,在使用该产品前须知: 1、随机提供的使用说明书是指导用户正确使用、维护和保养机器 的主要技术资料,请妥善保存,操作人员必须仔细阅读理解, 掌握使用方法后方可进行操作。 2、送料、接料时严禁将手或工具伸进危险区内。多人操作时须确 定指挥者,协调动作紧密配合。 3、操作者离开机器时必须切断电源。 4、遥控系统为精密仪器,请将发射器妥善保管于通风干燥处,防 水防尘,不使用时摘下发讯钥匙。定期更换电池,长时间不使 用时要卸下电池。接收器安装于电控箱外,非专业人员禁止调 试或拆卸。 5、机床有异常或故障时必须立即停机检查。 6、机器维护、修理时必须切断电源,上压头须用支撑柱加固。 7、非专业操作人员严禁上机操作 8、严禁超过滑块的最大行程。压头与料槽最大闭合高度应不小于 150mm。 9、为保障使用寿命,压块机杜绝超负荷作业或超过偏心距(>50mm) 使用。

目录 一、机床外观总图 4 二、机床的结构概述 5 1、主体结构及技术参数 6 2、液压系统及技术参数7 3、电气系统及技术参数7 三、操作说明8 四、外购件及易损件清单10 五、维修及保养13 六、售后服务15 一、外观总图

该产品机体采用三梁四柱下压式结构,四柱为煅件表面镀铬,横梁由钢板焊接而成,确保对设备的刚性和强度要求。主机包括机身、主油缸、工作台提升缸、推料油缸、料槽构件、液压系统、电控系统等。 二、机床结构概述和主要技术参数

CAD,CAM课程设计任务说明书0001

、 八、 , 刖 言 本次课程设计按照任务说明书的要求,我做的是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的三维建模以及运动仿真,主要设计数据来自我的机械设计的课程设计计算,其中模型的尺寸主要依据我的二维图纸(后附),模型共有以下几部分组成:箱体、齿轮、轴、轴承、轴套、端盖、螺钉。总计用时大概三天时间,我分一周的时间分别各部完成,下面就将我的主要成果一一书写如下,请老师指正。 1 ?零部件建模 2.1箱体 箱体建模主要由拉伸构成,辅助以打孔、阵列、镜像、倒角、筋工具。其中油标孔由旋转而成。具体数据参数见后附的CAD工程图。 2.2齿轮 本模型中共有两对四个齿轮,均采用轮廓法建模而成(方法由网上教程而来),通过参数方

程获得渐开线,而后获得轮齿的完整轮廓,最后阵列,得到一个完整的齿轮,鉴于齿轮建模较为陌生下面我将说明齿轮建模具体的步骤。 1?用拉伸画一个直径为齿顶圆,厚度为齿宽的的圆柱体 2?插入基准曲线---从方程--完成--选取--坐标(三个面的交点)---笛卡尔---输入参数(参数如下) 文件(F)辑辑旧梧式〔6查看M m(H) 为馆卡儿坐标系输入参数方程 作根据t (将从0变到D对心y和£ 4例如:对在x-y卑面的一个圆T白心在原点 "半径=良参魏方程将是: /* x = 4 * cos ( t * 360 ) /+ y = 4 ?sin ( t * 360 ) /* z = 0 /畝-------------------------------------- m=2 歹98 a=20 r=(m*z*cos(a))/2 fi=t*90 arc=(pi*r*t)/2 x^r^co s(f i)+arc+s i n (f i) y=r*sin(f i)-arc*cos(f i) z=0 3.选中步骤2做好的蓝色的曲线---镜像---得到第2根蓝色的曲线,此时两根曲线是相交的八字形.如图4?点取第2根曲线(注意此时曲线以粗红色显示) 主菜单编辑”--复制”--主菜单编辑”一一选择性粘贴”---在操作面板上选取旋转”按钮,――选取旋转中心轴----输入旋转角度((360/2/z) +1.74) 得到第3根细红色的曲线,该曲线与第一根曲线相交的。(注意:原来的第2根曲线消失了) 5?选中第3根曲线(注意此时曲线以粗红色显示) 、 主菜单编辑”--复制”--主菜单编辑”一一选择性粘贴”---在操作面板上选取旋转”按钮,――选取旋转中心轴----输入旋转角度(-360/z),(即该曲线要与前面旋转的方向相反) ,此时发现模型区域如下所示:点取确定退出操作,得到第4根蓝色曲线,此时两根曲线成八字 所示如图:

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 前言 (2) 1、用AutoCAD绘制弹体零件图和半备弹丸图 (3) 2、弹丸的空气动力特性分析 (4) 2.1、空气阻力 (5) 2.2、升力 (7) 2.3、赤道阻尼力矩 (7) 2.4、极阻尼力矩 (8) 2.5、马格努斯力和力矩 (8) 3、76mm舰炮炮弹空气动力参数计算 (9) 3.1、弹体在炮口处的阻力系数 (9) 3.2、计算弹形系数 (13) 3.3、计算弹道系数 (14) 4、根据弹丸空气动力特性进行弹道参数计算 (15) 5、弹丸的弹道飞行稳定性计算 (18) 5.1、陀螺稳定性要求 (18) 5.2、追随稳定性要求 (19) 6、计算结果分析 (20) 6.1、对弹丸的空气动力参数进行分析 (20) 6.2、对弹丸的弹道参数进行分析 (20) 6.3、对弹丸的飞行稳定性进行分析 (20) 7、结束语 (21) 8、参考文献 (22)

前言 此次课程设计以76mm舰炮杀爆弹为待分析弹型,通过弹道学课程所学知识对此弹进行了基本的空气动力特性分析计算以及弹道的计算。是以《空气动力学》和《弹道学》为基础的一门综合课程设计。对特定弹丸进行弹道和空气动力特性分析是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 弹道学这门应用科学是随着发射武器的发展而形成的。研究弹丸运动的科学,总称为弹道学。外弹道是研究弹丸在空中的运动以及与此运动有关的诸问题的科学。外弹道学研究对象中所谓“弹丸在空中的运动”是指的弹丸质心运动和围绕质心运动——旋转和摆动;所谓“与此运动有关的诸问题”是指弹丸在空中运动时所形成的空气动力和外弹道学中的各种应用——射表编制和弹道设计等。外弹道学的主要任务是:解决有关射表编制、飞行稳定性和弹道设计等问题。 由于弹丸在空气中对空气作相对运动,因而弹丸与空气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其中空气对弹丸的作用力,称为空气动力。它在速度矢量方向的分量,就是一般所说的空气阻力或迎面阻力。关于空气阻力的研究,发展到今天有了各种现代测试设备的弹道靶道。它可以连续测出弹丸在同一弹道上多点的速度、坐标、飞行姿态和转速等数据,经分析计算可以得到作用于试验弹丸上的各个空气动力和力矩的系数。由于空气动力和力矩是由弹丸在大气中运动而产生的,首先需要了解有关大气方面的知识,然后研究空气对弹丸的作用——空气动力和力矩;最后讨论弹丸的结构,尤其是其外形对空气动力的影响,为寻求较有利弹形奠定基础。 随着计算机技术及测试技术的不断进步,弹道计算的理论随之不断发展进步。在近年来的弹道学研究中,大部分的分析计算已经依靠计算机解决。求解精度不断提高,计算效率不断加快。以此对弹体进行的优化也得到了很好的效果,新型的弹丸不断地被研究出来。 “76mm舰炮杀爆弹空气动力特性分析和弹道计算”就是应用《空气动力学》和《外弹道学》的相关知识,结合弹丸结构参数分析空气动力特性、计算迎角为零时的空气动力参数,以及空气弹道计算和飞行稳定性计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