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乳腺癌38例临床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00.76 KB
- 文档页数:2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38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早期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38例采取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对照组38例采取乳腺癌根治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5年生存率、复发率、平均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3年生存率、5年生存率方面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复发率亦无差别。
平均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1.2.1 观察组采取乳腺癌改良根治术(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进行治疗。
患者取仰卧位,垫高术侧肩背部,消毒铺巾。
根据肿瘤所在部位及乳房的大小、形态设计切口,常选择横形切口或梭形切口,梭形切口与肿瘤边缘的距离≥3 cm,皮瓣厚度0.5~1.0 cm;术中切除胸小肌,保留胸大肌,对患者进行淋巴结清扫,缝合切口;术后予以常规药物治疗;伤口愈合后常规化疗4~6周。
1.2.2 对照组采取乳腺癌根治术(radical mastectomy)进行治疗。
手术切除整个乳房、胸大肌、胸小肌,同时包括腋窝及锁骨下淋巴结的整块切除[1]。
1.3 随访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术后第1年2个月随访1次,第2年3个月随访1次,第3年6个月随访1次,以后每年1次[2]。
随访主要观察患者伤口愈合情况,有无复发,有无转移病灶,并定期对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调查等。
1.4 观察及评价指标统计两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5年生存率及复发率,此外,对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评估。
1.5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
观察组5年内死亡5例,5年生存率为86.8%,对照组5年内死亡4例,5年生存率为89.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生国塞厦匡到垫!Q笙!旦筮!!鲞笠!翅g堕望!墼』塑堂!堕型竖!趔堕堡丛型:垫!Q,!生:!Z:盟!:竺乳腺癌二次手术38例临床分析张聆佑【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二次手术的主要原因及临床应对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9月至2009年3月我们收治首次术前误诊的38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首次术后局部癌组织残留26例,腋下淋巴结转移12例;两次术前病理切片证实为浸润性导管癌,二次手术间隔时间2周以内27例,2周以上l l例。
二次术式行乳腺癌仿根治术26例.乳腺癌仿根治术加去势术12例,均治愈出院。
结论乳腺疾病临床检查应结合彩色多普勒或钼靶瑚i片检查,可疑恶性者应进一步行针吸细胞学检查或活检以明确诊断,选择正确手术方式,以减少乳腺癌患者二次手术的几率。
【关键词】乳腺癌;二次手术;临床分析乳腺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第二位,患者多以发现乳腺肿块就诊,部分患者经触诊及辅助检查难以确诊,误诊率相对较高。
2004年9月至2009年3月我们收治首次术前误诊的乳腺癌患者38例,约占同期乳癌手术患者的8.05%(38/472),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38例均为女性,年龄19~6l岁,平均36.5岁,均为在院外行乳房肿块局切术后来我院再次治疗者,首次以乳腺无痛性肿块就诊者24例;伴针刺样疼痛及不适者9例;乳头溢液5例;发病部位外上象限27例,内上象限1l例,左侧17例,右侧19例,双侧2例;首次术前诊断为乳腺纤维腺瘤24例,乳腺囊性增生病9例,慢性乳腺炎3例,导管内乳头状瘤2例;其中有家族肿瘤史者l o例。
仅有5例行术前针刺细胞学检查,未能确诊。
首次手术局部肿块切除33例,区段切除5例,术后病理检查均为乳腺癌。
1.2治疗方法:首次术后病理检查证实局部癌组织残留26例,腋下淋巴结转移12例;二次术前在我院病理切片证实为浸润性导管癌,首次术后至再次手术时间2周以内27例,2周以上11例。
·全科临床论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38例临床分析曾春辉,王道勤,赵豹,董磊【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手术方法及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预防、处理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2011年12月在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手术技巧及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结果38例患者共清扫淋巴结449枚,平均每例11.8枚,检出阳性淋巴结68枚,阳性率15.1%;术后皮瓣坏死2例(5.3%),皮瓣下积液1例(2.7%);无患侧上肢淋巴水肿和患侧上肢活动障碍;无胸壁塌陷、胸肌萎缩等并发症。
结论改良根治术是目前乳腺癌外科治疗的主要方法,疗效确切;术中规范操作,术后适当加压包扎,保持负压通畅,可以有效地防治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各种并发症。
【关键词】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分析【中图分类号】R737.9R730.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152(2013)04-0565-02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 in38Cases ZENG Chun-hui,WANG Dao-qin,ZHAO Bao,et al.The third subject of General Surgery,General Hospital of Wanbei Coal Group,Suzhou234000,Anhui,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asons of 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 surgical methods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methods.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conducted among38patients accepted a 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2009to December2011,clinical data of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sur-gical techniques and complications was summarized.Results Of38patients with a total of449lymph node dissection,with an average of11.8per patient,68lymph nodes were detected positive,with the positive rate of15.1%;flap necrosis in2cases (5.3%),subepithelial effusion in1case(2.7%);with no upper limb lymph edema and upper limb movement disorder,chestwall collapsed chest muscle atrophy and other complications.Conclusion 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 was the main method of surgical treatment of breast cancer,with the curative effect.Standardize operations,the postoperative properly bandaged and keep negative pressure unobstructed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f modified radical in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Key words】Breast cancer;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Analysis乳腺癌是女性乳房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我院2009年2月-2011年12月对38例乳腺癌施行改良根治术,手术效果理想。
乳腺癌临床分析论文2000字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也是女性死亡原因之一。
本文旨在通过临床分析,探讨乳腺癌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以期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一、乳腺癌的临床表现1. 无症状在早期乳腺癌中,乳房通常无症状。
而这种无痛性生长往往会延迟诊断并导致患者错过最好的治疗时间,因此女性应该定期接受乳房自检。
2. 乳房肿块乳房肿块是乳腺癌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
乳房的肿块通常是硬质的、边缘清晰的、可活动的,并且通常是无痛的。
肿块与皮肤和乳头无粘连,会随着月经周期出现变化。
3. 乳头溢液乳头溢液也是乳腺癌的常见临床表现。
溢液一般是血性或浅黄色的,而且通常是单侧溢液。
如果乳头出现凹陷、皮肤潮红或溢液量增多,要及时就医。
二、乳腺癌的诊断1. 影像学检查钼靶乳腺造影是乳腺癌最常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
它可以帮助医生找到肿块的位置、大小和形状,并可以评估肿瘤的恶性程度。
此外,乳腺核磁共振成像和超声检查也可用于诊断乳腺癌。
2. 细胞学检查细胞学检查是通过采集乳腺组织样本来判断是否存在恶性细胞的检查方法。
其中包括乳腺穿刺细胞学、乳腺针吸活检和乳房病理活检等检查方法。
3. 分子诊断分子诊断主要包括乳腺癌基因检测、肿瘤标志物检测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等检查方法。
这些方法可以在早期对乳腺癌进行准确定性诊断。
三、乳腺癌的治疗1. 手术治疗手术是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
包括局部切除术、乳房保留手术和乳房切除术等,具体方法取决于肿瘤大小、患者年龄和健康状况等因素。
2. 放疗放疗可以杀灭残留在手术之后的恶性细胞,防止肿瘤复发和扩散。
放疗的方法包括外照射、内照射和部分乳房照射等。
3. 化疗化疗是通过给患者静脉注射抗癌药物来杀死恶性细胞的治疗方式,常常在手术和放疗治疗后进行。
4. 内分泌治疗内分泌治疗主要适用于ER(雌性激素受体)或PR(孕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
它通过给患者口服药物来控制激素的作用,阻止肿瘤生长和发展。
临床分析乳腺癌早期筛查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筛查对于及时治疗和提高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乳腺癌的定义、早期筛查方法、乳腺癌早期筛查的意义以及应注意的事项等方面展开临床分析。
一、乳腺癌的定义乳腺癌是指乳腺组织中恶性肿瘤的生长,通常起源于乳腺导管或乳腺腺泡。
乳腺癌常见于女性,少数男性也可能患有乳腺癌。
根据乳腺癌的发现阶段,分为早期乳腺癌和晚期乳腺癌。
二、乳腺癌早期筛查方法1. 乳房自检:每月定期自检乳房,了解乳房的大小、形状和皮肤的变化,观察是否有肿块、凹陷或皮肤改变等异常症状。
自检的最佳时间是月经结束后的第7到10天。
2. 乳腺X线摄影(乳腺X线检查):乳腺X线摄影是一种常见的乳腺癌早期筛查方法。
通过拍摄乳腺的X线照片,医生可以观察到乳腺组织中是否存在异常结节或肿块,从而及早发现可能存在的肿瘤。
3. 乳腺超声检查:乳腺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伤的检查方法,通过超声波的反射来观察乳腺组织的内部结构。
乳腺超声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肿块的性质,有助于发现乳腺癌早期。
4. 乳腺核磁共振检查:乳腺核磁共振检查可以更清晰地显示乳腺组织的异常情况,对于早期乳腺癌的筛查有较高的准确性。
5. 乳腺活检:对于高度疑似乳腺癌的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乳腺活检,通过取样检查乳腺组织的病理学特征,确诊是否为乳腺癌。
三、乳腺癌早期筛查的意义早期发现乳腺癌有助于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早期乳腺癌一般病变较小、无转移,治疗效果较好。
通过乳腺癌早期筛查,可以提前发现患者是否存在乳腺癌的风险,在病情加重之前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早期筛查还有利于开展乳腺癌的流行病学研究,为防治乳腺癌提供参考。
四、乳腺癌早期筛查的注意事项1. 定期早期筛查:建议每位女性从40岁开始,每年进行乳腺癌早期筛查,以及遗传性乳腺癌高风险人群的个体化筛查。
2. 多种筛查方法综合应用:乳房自检是早期筛查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应与其他筛查方法(如X线摄影、超声检查等)综合应用,以提高筛查的准确性。
乳腺癌病例分析近年来,乳腺癌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快速上升,成为女性健康领域一个日益严峻的问题。
乳腺癌是女性乳腺组织内发生的一种恶性肿瘤,其病因复杂,常与遗传、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
对于乳腺癌的病例,医生需要进行仔细的分析和诊断,以制定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通过两个乳腺癌实例的分析,展示病例分析在乳腺癌治疗中的重要性。
实例一:患者A,女性,45岁,主诉右胸部肿块伴隐痛。
患者自主检查时发现肿块,并前往医院就诊。
经体格检查,右乳腺区可见一大小约为3cm×3cm的肿块,表面光滑,边界清晰。
不伴有淋巴结肿大。
患者家族中无乳腺癌病史。
医生决定对患者进行距离肿瘤分期和病理学分级的检查。
通过乳腺摄影检查及局部超声检查,患者A的肿瘤表面光滑规则,没有微钙化灶;肿瘤下有乳腺组织连接,无侵袭性表现。
进一步CT检查显示肿瘤未扩散至周围淋巴结及内脏器官。
患者A的病例经过一系列检查得出为期望分期为T1,N0,M0,病理学分级为G1的乳腺癌。
根据患者A的病情分析,其乳腺癌属于早期乳腺癌,未扩散至淋巴结和远处器官。
根据患者A的病理学分级为G1,说明肿瘤细胞分化较好,预后较为良好。
医生在病例分析后,建议患者A进行手术切除肿瘤,术后结合放疗和内分泌治疗,以保证患者的生存期和生存质量。
实例二:患者B,女性,60岁,主诉左乳房异常肿块,并伴有疼痛与皮肤变化。
患者就诊于医院时,体格检查发现左乳房上有一约为5cm×5cm的肿块,表面不光滑,边界不清晰。
肿瘤紧贴皮肤,颜色发红,伴有溢液。
患者自述近期体重下降明显,有食欲不振等症状。
患者的家族中有乳腺癌病史。
通过乳腺摄影检查及局部超声检查,患者B的肿瘤表现为边缘不规则,可见微钙化灶和肿块下密度异常增高;肿瘤已扩散至邻近淋巴结。
进一步CT检查显示肿瘤已扩散至邻近淋巴结及肺部。
患者B的病例经过一系列检查得出为期望分期T2,N3,M1,病理学分级为G3的乳腺癌。
根据患者B的病情分析,其乳腺癌属于晚期乳腺癌,肿瘤已扩散至邻近淋巴结和肺部。
早期乳腺癌保留乳腺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摘要】目的:针对早期乳腺癌保留乳腺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展开分析。
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86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根治术治疗,研究组给予保留乳腺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复发率及肿瘤转移率。
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复发率、肿瘤转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使用保留乳腺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患者效果较好,能够有效降低肿瘤转移率,对患者预后有积极意义,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字】早期乳腺癌;保留乳腺手术;临床价值目前,关于乳腺癌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研究认为可能与遗传、雌激素水平、病毒感染等有密切联系。
乳腺癌主要临床症状为乳头发生凹陷、乳房上出现明显肿块、皮肤出现水肿等,如果没有及时接受治疗可能使病情恶化,严重时直接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1]。
手术治疗是治疗此疾病的首选方式,手术方式主要有两种,分别是传统根治术与保留乳腺手术,保留乳腺手术已经被临床广泛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
本文就针对早期乳腺癌保留乳腺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展开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1.1对象本次研究对象来自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86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年龄38-54岁,平均年龄44.72±4.39岁,研究组年龄37-55岁,平均年龄45.63±4.48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P>0.05)。
纳入标准:(1)符合早期乳腺癌诊断标准,并通过乳腺造影、病理检查确诊。
(2)均了解本次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统同意书。
排除标准:(1)精神状态异常,无法正常交流。
(2)不愿接受手术治疗。
我院伦理会对本次研究完全知情,并批准开展研究。
1.2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根治术治疗,手术方式如下:①麻醉后,患者呈仰卧位,患侧呈外展状态,幅度约为90°,在患侧背后垫软枕,抬高腋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