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科植物各论
- 格式:ppt
- 大小:624.00 KB
- 文档页数:21
《园林花卉学》课程大纲一、课程概述课程名称(中文):园林花卉学(英文):The Flower Science课程编号:14241027课程学分:3课程总学时:48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二、课程内容简介本课程是园林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为本专业的主干课程。
使学生了解国内外花卉生产与科技发展的动态。
掌握花卉的分类、花卉的生长与发育规律、环境因子对花卉的影响、花卉的繁殖方法、花卉的栽培与管理、花卉的花期调控、花卉的应用,常见花卉、珍稀花卉、重点花卉的种类和生长习性、栽培和繁殖技术及在园林绿化中应用的基本技能。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本课程教学目标旨在培养既有丰富的花卉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又具有相应的基本技能的专业智能型人才。
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深刻理解花卉学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在经济、社会、生态方面的作用,获得花卉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激发其热爱花卉学的自学欲望,获得独立分析问题、钻研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的开设,对发挥大学教育在环境保护,美化地球、丰富人类生活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绪论(2学时)一、花卉及花卉产业的定义二、花卉栽培的意义和作用三、中国花卉栽培简史及对世界园林的贡献四、国内外花卉产业发展现状第一章花卉的分类(4学时)1.教学目的和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通过讲授,使学生了解花卉的各种常见分类方式,掌握三、四种重要分类方式。
以便进行学习、科学研究及合理安排生产和花卉的利用。
要求精读本章全部内容,正确理解掌握花卉的分类方法及类型;结合实践,加强理解记忆。
课后查阅相关资料、完成课程论文。
2.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掌握依生活型与生态习性的分类方法。
和各种生活型的概念。
难点是球根花卉的生活型和宿根花卉的生活型。
第一节按生态习性分类(2学时)依生活型和生态习性的不同,可将花卉分为一、二年花卉、宿根花卉、球根花卉、木本花卉、水生花卉、室内观叶植物、兰科花卉、仙人掌及多浆植物、草坪及地被植物等几大类。
1。
木兰科的主要形态特征:木本.单叶互生;托叶大,脱落后在小枝上留下环状托叶痕。
花单生,花被常成花瓣状,3基数。
花药长,花丝短;雌雄蕊多数离生,螺旋状排列于伸长的花托上.多为聚合蓇葖果。
代表植物及常见植物:玉兰(白玉兰) 紫玉兰鹅掌楸(马褂木) 八角白兰(白兰花) 含笑花五味子2。
毛茛科主要形态特征:草本或藤本。
叶分裂或复叶.花两性,5基数,常有花瓣花萼的分化;雌雄蕊多数离生,螺旋状排列于膨大的花托上。
聚合瘦果或蓇葖果。
代表植物:牡丹芍药乌头毛茛白头翁飞燕草黄连3.睡莲科的主要特征:水生草本。
有根状茎。
叶心形、戟形到盾状。
花单生与莲科相似,而心皮大多合生,无大而平顶、蜂窝状的花托(与莲科不同)。
代表植物: 莲(荷) 王莲睡莲芡实萍蓬草莼菜4。
桑科形态特征:多木本,常有乳状液汁.单叶互生,托叶早落。
花小,集成多种花序;花单性单被;雄蕊与花被同数且对生;2心皮合生子房.聚花果。
代表植物:桑树构树无花果. 榕树拓树印度橡皮树5。
石竹科形态特征:草本,茎节膨大;单叶对生;花单生或二歧聚伞花序,花两性;雄蕊为花瓣的2倍;子房上位,特立中央胎座.果实为蒴果. 代表植物:繁缕蚤缀(鹅不食草)石竹什样锦康乃馨粘毛卷耳蔓樱草(矮雪轮) 满天星6。
蓼科主要形态特征:草本.单叶全缘,互生,膜质托叶鞘.花两性,单被。
子房3心皮1室,1胚珠。
瘦果三棱形或凸镜形,常包于宿存花被内。
代表植物及常见植物:荞麦酸模属蓼属大黄属竹节7.锦葵科形态特征:多草本,韧皮纤维发达,常具星状毛或粘液。
单叶互生,常具掌状脉。
花两性,常有副萼;单体雄蕊,花药1室。
中轴胎座。
蒴果或分果。
代表植物:陆地棉锦葵蜀葵苘麻红麻. 野西瓜苗黄秋葵木槿扶桑8. 葫芦科的形态特征:攀援或蔓生草质藤本,卷须生叶腋。
叶互生,常掌状分裂.单性花,5基数;花丝常两两连合,一枚独立;3心皮合生,下位子房.果为瓠果. 代表植物:南瓜笋瓜黄瓜甜瓜葫芦丝瓜冬瓜西瓜罗汉果苦瓜9. 杨柳科形态特征:木本。
兰科植物,兰科花卉分属检索表科中文名:兰科科拼音名:lanke科拉丁名:Orchidaceae科学分类界:植物界 Plantae门:被子植物门 Magnoliophyta纲:单子叶植物纲 Liliopsida目:天门冬目 Asparagales科:兰科 Orchidaceae中国植物志:17:1亚科拟兰亚科杓兰亚科 Cypripedioideae树兰亚科兰亚科 Orchidoideae香荚兰亚科Vanilloideae兰科(学名:Orchidaceae植物俗称兰花,亦叫胡姬花,是开花植物中最大、最具多样性的科,约有超过800个属和25,000列出超过30,000另外100,000余个园艺家培养的交配种和变种。
英国皇家植物园的“世界兰花对照表”列出了约24,000个公认的种名,每年还会增加约800个新种。
兰科植物的种类比包括硬骨鱼纲的所有脊椎动物还要多,约占单子叶植物纲所有种类的1/4。
早期的分类系统(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兰科与水玉簪科分类于微子目内,在1998年发表的APG 分类法中归于仙茅目中,而2003年经过改进的以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II 分类法则将其列于天门冬目下,并认为与仙茅科亲缘关系接近。
兰花由于植物区系的极度复杂性,花的所有特征都充分表现对昆虫授粉的高度适应性,并与真菌建立共生关系,被认为是植物演化的顶点。
回到顶部(奇*((乐))欢迎您在()奇*乐植(物(网)查看w w w*z$hiwu%w,*com更多花卉植物种植栽培养护知识各种花卉*图片图谱兰科植物都是多年生草本,生活方式有地生(如红门兰、白芨、绶草等)、附生(或有石生,绝大部分兰花皆有附生习性)和最奇特的腐生(如天麻、山珊瑚、上须兰、蕙兰属的大根兰和多根兰等等),也有少数为攀缘藤本(如香草兰),有须根,附生的有气根;茎直立、悬垂或攀缘;单叶互生,有叶鞘;花因与昆虫的授粉模式而特化出唇瓣,花器构造复杂;假鳞茎是兰科植物特有的器官,主要见于附生兰。
兰花的界门纲目科属种-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应该简要介绍兰花是一种被广泛栽培和欣赏的花卉植物,具有丰富的品种和多样的花色,被誉为花中皇后。
兰花作为一种重要的园艺植物,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兰花的分类、特点和生长环境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以期增加人们对兰花的了解,进一步推动兰花的保护和发展。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该包括对整篇文章的框架和组织进行说明,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指引。
在这篇关于兰花的文章中,我们将按照以下结构来呈现内容:1. 引言1.1 概述:介绍兰花是什么,为什么它值得关注以及本文的研究意义。
1.2 文章结构:这一部分,即当前所在的位置,对整篇文章的目录进行说明,为读者提供一个概览。
1.3 目的:阐明本文的目的,即为何要对兰花进行分类及研究。
2. 正文2.1 兰花的分类:将探讨兰花的属、种类及其特点,为读者详细介绍兰花的分类体系。
2.2 兰花的特点:深入分析兰花在外形、颜色、花期等方面的特点,帮助读者更好地认识兰花。
2.3 兰花的生长环境:调查兰花的生长环境、喜好条件以及适宜的栽培方式,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兰花的生长背景。
3. 结论3.1 兰花的重要性:总结兰花在生态、文化及经济等方面的重要性,强调兰花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
3.2 兰花的保护:呼吁保护兰花资源,倡导人们对兰花的爱护和保护。
3.3 对兰花的展望:展望未来对兰花研究的发展方向,希望能够更好地认识和保护兰花。
通过这样的结构,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整篇文章的内容安排和逻辑发展,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文章中的信息。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在于系统地介绍兰花的分类、特点和生长环境,以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兰花这一美丽的植物。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以了解兰花在植物界中的定位,了解兰花的生长环境和特点,进而增加对兰花的认识和欣赏。
同时,本文也旨在提倡对兰花的保护和重视,希望能够引起读者对兰花保护的重要性,激发大家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53. 兰科Orchidaceae多年生草本,土生、附生或腐生。
单叶,常具叶鞘。
花两性,两侧对称;花被片6,花瓣状,排成2轮;外轮3枚为萼片,上方中央的1片称中萼片,下方两侧的2片称侧萼片;内轮3枚花被片,侧生的2片为花瓣,中央1片称唇瓣,常特化成各种形状;雄蕊与花柱愈合生成合蕊柱;能育雄蕊通常1枚,花粉粒粘接成花粉块;雌蕊子房下位,3心皮,1室,侧膜胎座。
蒴果。
种子极多,微小粉状。
本科约753属,20 000余种。
分布于热带、亚热带与温带地区。
我国约166属,1 000多种。
主要属有白及属(Bletilla)、石豆兰属(Bulbuphyllum)、兰属(Cymbidium)、石斛属(Dendrobium)、天麻属(Gastrodia)、斑叶兰属(Goodyera)、玉凤花属(Habenaria)、羊耳蒜属(Liparis)、石仙桃属(Pholidota)等。
主要的生药有天麻、石斛、白及、盘龙参等。
本科植物根髓部明显;茎具散生的有限维管束,周韧型或外韧型;薄壁组织中常有含草酸钙针晶束的粘液细胞;叶片气孔为平轴式。
本科植物主要含酚苷类、生物碱类、黄酮类、香豆素类以及挥发油等。
酚苷类如天麻苷(gastrodin)等,有抗惊厥及镇痛作用。
生物碱如石斛碱(dendrobine)、石斛酮碱(nobilonine)等有一定的解热作用。
天麻Gastrodiae Rhizoma*(英) Tall Gastrodia Tuber【来源】本品为兰科植物天麻Gastrodia elata Bl.的干燥块茎。
【植物形态】多年生共生植物。
块茎横生,椭圆形或卵圆形,肉质,有环节,节上有膜质鳞叶。
茎单一,直立,高30~150cm,黄褐色。
叶鳞片状,互生,膜质,下部鞘状抱茎。
总状花序顶生;苞片膜质,披针形,长约1cm;花淡黄绿色或橙红色,萼片与花瓣合生成壶状,口部偏斜,顶端5裂;唇瓣白色,先端3裂;合蕊柱,子房下位倒卵形,柄扭转,柱头3裂。
兰科植物分类以兰科植物分类为标题,我们将介绍兰科植物的分类、特征和常见的兰科植物代表。
兰科是被广泛研究和欣赏的植物科之一,其植物分布广泛,包括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
兰科植物被广泛用于观赏、药用和香料等用途。
根据植物形态和特征,兰科植物可以被分为以下几个分类。
一、单叶兰亚科(Monandrae)单叶兰亚科是兰科植物中最大的一个亚科,包括了大约四分之三的兰科植物。
这些植物的特征是单叶,花序较为简单,花被片基本上相似。
代表性的植物有蝴蝶兰、文心兰和蕙兰等。
二、兰亚科(Orchidoideae)兰亚科包括了兰科植物中的一些比较原始的类群,其特点是花柱基部有一个盾状物,花被片基本上相似。
代表性的植物有地下兰、马兰和鸟巢兰等。
三、细叶兰亚科(Microspermae)细叶兰亚科是兰科植物中的一个小亚科,其特点是植物体较小,花被片细小。
代表性的植物有细叶兰、石斛兰和韭兰等。
四、新兰亚科(Neottieae)新兰亚科是兰科植物中的一个小亚科,其特点是花序较为简单,花被片基本上相似。
代表性的植物有鸟巢兰、蛇根草和蜜蜂兰等。
五、大唇兰亚科(Cypripedioideae)大唇兰亚科的特点是花唇较大,花被片基本上相似。
代表性的植物有杓兰、仙客来和兰花等。
兰科植物的分类是基于其形态特征进行的,但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研究者们也开始使用基因序列等分子数据进行兰科植物的分类研究,以更好地理解兰科植物的进化关系和亲缘关系。
除了分类特征,兰科植物还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兰科植物一般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有些种类是兰花,具有美丽的花朵和花香,是重要的观赏植物;有些种类是药用植物,被用于中药制剂;还有些种类是香料植物,可以提取香气成分。
兰科植物在形态特征上也有一些共同之处。
它们的根茎通常是肉质的,能够储存养分和水分;叶片一般是狭长而直立的,有时呈箭头状;花朵一般是多数,有时是独生;花被片的颜色和形状多样,常见的有红色、黄色、白色等。
在世界范围内,兰科植物的种类繁多,据统计已有约25000种,其中大部分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粤东山野兰科植物小结(2020.46种)好久没有总结了,今天整理一下,到目前为止,我在粤东山野记录到的野生兰科植物总计46种:斑叶兰、多叶斑叶兰、绿花斑叶兰、歌绿斑叶兰、高斑叶兰、广东石豆兰、密花石豆兰、芳香石豆兰、齿瓣石豆兰、二色卷瓣兰、单叶厚唇兰、白绵毛兰、小毛兰、对茎毛兰、玫瑰毛兰、流苏贝母兰、细叶石仙桃、石仙桃、镰翅羊耳蒜、长茎羊耳蒜、见血青、小舌唇兰、香港带唇兰、带唇兰、白肋翻唇兰、金线兰、台湾独蒜兰、香港绶草、小叶寄树兰、广东隔距兰、大序隔距兰、棒距虾脊兰、密花虾脊兰、牛齿兰、苞舌兰、橙黄玉凤花、触须阔蕊兰、竹叶兰,中华叉柱兰、叉柱兰属SP、鹤顶兰、紫纹兜兰、广东石斛、建兰、墨兰、寒兰……斑叶兰(Goodyera schlechtendaliana Rchb. f.),兰科斑叶兰属,多年生草本。
生于海拔500—2800米的山坡或沟谷阔叶林下。
花期8—10月。
多叶斑叶兰(Goodyera foliosa (Lindl.)Benth.),又名厚唇斑叶兰,兰科斑叶兰属,多年生草本。
生于海拔300—1500米的林下或沟谷阴湿处。
花期7—9月。
绿花斑叶兰(Goodyera viridiflora (Bl.) Bl.),兰科斑叶兰属,多年生草本。
生于海拔300—2600米的林下、沟边阴湿处。
花期8—9月。
歌绿斑叶兰(Goodyera seikoomontana Yamamoto),兰科斑叶兰属,多年生草本。
生于海拔700—1300米的林下。
花期2月。
高斑叶兰(Goodyera procera (Ker-Gawl. ) Hook.),兰科斑叶兰属,多年生草本。
生于海拔250—1550米的林下。
花期4—5月。
广东石豆兰(Bulbophyllum kwangtungense Schltr.),兰科石豆兰属,附生草本。
生于海拔800米左右的山坡林下岩石上。
花期5—8月。
密花石豆兰(Bulbophyllum odoratissimum (J. E. Smith) Lindl.),兰科石豆兰属,附生草本。
兰科植物,兰科花卉分属检索表科中文名:兰科科拼音名:lanke科拉丁名:Orchidaceae科学分类界:植物界 Plantae门:被子植物门 Magnoliophyta纲:单子叶植物纲 Liliopsida目:天门冬目 Asparagales科:兰科 Orchidaceae中国植物志:17:1亚科拟兰亚科杓兰亚科 Cypripedioideae树兰亚科兰亚科 Orchidoideae香荚兰亚科兰科(学名:Orchidaceae植物俗称兰花,亦叫胡姬花,是开花植物中最大、最具多样性的科,约有超过800个属和25,000列出超过30,000另外100,000余个园艺家培养的交配种和变种。
英国皇家植物园的“世界兰花对照表”列出了约24,000的种名,每年还会增加约800个新种。
兰科植物的种类比包括硬骨鱼纲的所有脊椎动物还要多,约占单子叶植物纲所有种类的1/4。
早期的分类系统(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兰科与水玉簪科分类于微子目内,在1998年发表的APG 分类法中归于仙茅目中,而2003年经过改进的以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II 分类法则将其列于天门冬目下,并认为与仙茅科亲缘关系接近。
兰花由于植物区系的极度复杂性,花的所有特征都充分表现对昆虫授粉的高度适应性,并与真菌建立共生关系,被认为是植物演化的顶点。
回到顶部(奇*((乐))欢迎您在()奇*乐植(物(网)查看w w w*z$hiwu%w,*com更多花卉植物种植栽培养护知识各种花卉*图片图谱兰科植物都是多年生草本,生活方式有地生(如红门兰、白芨、绶草等)、附生(或有石生,绝大部分兰花皆有附生习性)和最奇特的腐生(如天麻、山珊瑚、上须兰、蕙兰属的大根兰和多根兰等等),也有少数为攀缘藤本(如香草兰),有须根,附生的有气根;茎直立、悬垂或攀缘;单叶互生,有叶鞘;花因与昆虫的授粉模式而特化出唇瓣,花器构造复杂;假鳞茎是兰科植物特有的器官,主要见于附生兰。
有些品种的花朵大型而美丽,而且具有不同的颜色和形状,因此常被作为花卉栽培观赏。
兰科植物简介
兰科植物是植物界中的一个重要科,包含了众多美丽的花卉,如兰、蕙、兜兰等。
这些植物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有许多实际的用途。
兰科植物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它们的根系比较发达,叶片形态多样,有的呈带状,有的呈心形或圆形。
兰科植物的花朵形态各异,色彩丰富,常见的颜色有红、粉、黄、白等,它们的花瓣通常比较薄,而且有各种不同的纹理和图案。
除了观赏价值外,兰科植物还有许多实际的用途。
例如,一些兰科植物的根可以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等功效,常用于治疗感冒、咳嗽、喉炎等症状。
另外,一些兰科植物的叶片还可以用于制作香料或草药茶,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在生态系统中,兰科植物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可以提供食物和栖息地给其他生物,如蜜蜂、蝴蝶等昆虫会采集兰科植物的花蜜和花粉。
此外,兰科植物还可以通过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物质来净化空气,改善环境质量。
在园艺中,兰科植物也是非常重要的花卉之一。
由于它们的花朵美丽、芳香宜人,兰科植物常常被用于室内外装饰和景观设计。
它们可以单独种植,也可以与其他植物混合种植,以增加景观的多样性和美观度。
总之,兰科植物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植物资源,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有许多实际的用途。
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和保护这些珍贵的植物,让它们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同时,我们也应该不断探索和发掘兰科植物的更多用途,为人类带来更多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