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师用书:诗歌之部 第1单元 书愤 Word版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75.50 K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愤

本课话题——爱国

朗读——课文中的名段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这两句诗包含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并以此自勉。“千载谁堪伯仲间”,一个反问句既抒发了因奸臣当道,壮士报国无门而产生的难言的悲哀,又可以从中看出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体现了诗人虽屡遭挫折,但意志并未消沉。最后诗人自况,表明他自己也会效法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的爱国之志。

积累——生活中的素材

钱学森从1935年去美国,共在美国待了20年。20年的时间可谓漫长,但钱学森连一美元的保险金也不曾存过,因为他从来没想过这一辈子要在那里待下去。

当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来时,钱学森归心似箭,彻夜难眠。得知钱学森准备回国,美国当局用名誉、地位等挽留他,甚至还派特务监视他的一举一动,军方更是无理地吊销了钱学森参与机密研究工作的证件。面对美方的蓄意阻挠,钱学森不仅没有削弱回国的信心,反而更加坚定了报国的信念。1955年,钱学森终于踏上了归国的航程。从此,他百折不挠,走过了将自己奉献给祖国,奉献给科学事业的一生。他用实际行动见证了自己“此生唯愿长报国”的誓言。

背诵——文学中的名言警句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我是炎黄子孙,理所当然地要把学到的知识全部奉献给我亲爱的祖国。

——李四光科学虽没有国界,但是学者却有他自己的国家。

——巴斯德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

——列宁

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

(1)单音字

衰.(shuāi)鬓.(bìn) 千载.(zǎi) 伯仲.

间(zhònɡ) (2)多音字

散⎩⎪⎨⎪⎧(sǎn)散文(sàn)散步 伯⎩

⎪⎨⎪⎧(bó)伯父(bǎi)大伯子 第2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

名⎩⎪⎨⎪⎧出师一表真名.世(名传,闻名)北冥有鱼,其名.

为鲲(名字,名称)以其乃华山之阳名.

之也(命名,得名)本图宦达,不矜名.节(名誉)隳名.

城,杀豪杰(有名的,著名的) 第3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

(1)出师一表真名.

世(名词用作动词,传名,闻名) (2)中原北.

望气如山(名词作状语,向北) 第4步‖名句积累——经典名句君须记

(1)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2)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3)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识作者]

此诗作于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这时陆游退居于山阴家中,已是六十二岁的老人。从淳熙七年起,他被罢官已六年,挂着一个空衔在故乡蛰居。直到作此诗时,才以朝奉大夫、权知严州军州事起用。因此,诗的内容兼有追怀往事和立誓报国的两重感情。

这首诗是诗人几十年生活经历的生动概括。它借北望中原,回顾了青年时的凌云壮志和火热的战斗生活。并由此俯仰千载,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老迈年高的感叹和对投降派的强烈愤慨。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

年轻时哪里知道世事的艰难,北望被金人侵占的中原,

气如山。楼船

收复失地的豪情壮志有如山岳。刘锜等曾乘着高大的战船

夜雪瓜洲渡,铁马

在雪夜里大破金兵于瓜洲渡口,吴璘等也曾骑着披甲的战马

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

在秋风中大败金兵于大散关。我白白地自认为是边防上的长城,

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

对镜照看发现自己早两鬓斑白。《出师表》这一篇文章

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真是举世闻名,千百年以来谁能与诸葛亮相提并论呢!

1.这首诗是如何体现“愤”的?

【答案】这首诗以“愤”为意脉,全诗感情沉郁,气韵浑厚。第三、四句尤其写得大气磅礴,笔力雄健,是广为传诵的名句。全诗虽无一“愤”字,却句句皆“愤”,愤然之情力透纸背。全诗以“愤”为基调,不是一怒了之,而是有血有肉,富于变化:前四句重在激愤,后四句偏于悲愤。激愤愈烈,悲愤愈深。

2.有人把“气如山”理解为“心中的郁愤堆积如山”,你同意这一说法吗?结合本诗谈谈自己的理解。

【答案】理解成“心中的郁愤堆积如山”只是对单个句子的理解,这样来看,似乎很有道理。但是联系上下句,却是说不通的。承上句理解,“早岁那知世事艰”也就是青壮年时期少不更事,根本不知道收复中原这件事竟是这样的艰难,所以诗人北望中原,立下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宏图大志,豪气如山;承下句理解,“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书写的正是早年宋军在瓜洲和大散关与金兵作战,宋军大败金兵、收复失地、大获全胜令人鼓舞的两大战事,而作者也曾在此两地亲自上前线,勘察地形,刺探敌情,所以后两句是“气如山”的具体表现,将报国愿望和为之付出的努力渲染得更为具体、鲜明,故“气如山”作“豪气如山”理解更佳。诗人的报国壮志如山一样雄壮,如山一样坚定,如山一样不可动摇。

3.诗中“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妙处在哪里?

【答案】此联不用动词,不用虚词,只用了六个名词组接,写极具边塞地区特色的景物。这在文学上是采用了“意象组合”的艺术手法,构成了一幅堂堂正正、浩浩荡荡的军容画面,形象生动、画面壮阔。

4.如何通过“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两句诗来理解诗中作者的感情?

【答案】这两句诗,实际上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曾说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话,诗人正是以此自勉,表明他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由此可见,《书愤》的基调虽然是壮志未酬所带来的悲愤,然而并不绝望,其中还蕴涵着豪壮的感情。从早年的豪迈到晚年的悲愤,概括了诗人一生的心事和抱负,洋溢着炽热的爱国热情。

1.写作特色

对比手法

诗中的“愤”,主要通过运用对比手法表现出来。一是理想和现实的对比,诗人北望中原,豪气如山,以塞上长城自许,然而世事多艰,理想被现实击得粉碎。二是诗人早年形象与晚年形象的对比。早年气壮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何等豪迈,如今对镜自照,衰鬓苍颜,年华空老!诗人心中之愤焉能不涌上笔端?

定义:对比手法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差别、辨别是非。

作用:(1)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

(2)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运用对比,能把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这样的对立揭示出来,给人们以深刻的印象和启示。

2.写法指点

(1)首先确定是否运用了对比的艺术手法,分析对比的事物之间的对立关系。

(2)具体阐述对比的作用,如何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来突出对比的艺术效果。

3.迁移应用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说说主要使用了哪些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