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个小窍门让胰岛素充分起效
- 格式:doc
- 大小:12.00 KB
- 文档页数:2
胰岛素注射的几个注意事项针头最多使用3次使用胰岛素治疗是效果最好、副作用最小的糖尿病治疗方式。
掌握好胰岛素的注射时间,充分运用胰岛素治疗,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治疗效果。
那么,胰岛素注射有哪些事项要注意的呢?胰岛素注射的注意事项介绍使用中的胰岛素不必放入冰箱,未开封的胰岛素需放置于冰箱内(2—8摄氏度),取出后需升温后才可用。
选择合适的部位:脐周4—5cm以外,手臂上外侧,大腿前外侧,臀部。
消毒皮肤(75%酒精)。
若为预混胰岛素,需上下颠倒十次左右,后双手搓揉十次。
选择合适剂量:旋转胰岛素笔的末端调节按钮,使箭头对准拟注射剂量的数字左手捏起注射部位的皮肤,右手握笔45度(瘦人)或垂直(胖人)快速进针,右手拇指按住笔尾不动,待胰岛素完全注入后默数6-8秒钟,拔针,棉签按住注射部位即可。
观察有无低血糖反应,如有强烈的饥饿感、心慌、手抖、冷汗、头晕等不适,应怀疑低血糖,立即测血糖,视情况喝糖水或进高糖食物。
平素三餐需定时定量,备些糖果或饮料,以防低血糖。
针头最多使用三次,以免注射部位感染等。
注射胰岛素有哪些要点1、为保证将胰岛素注射至皮下,若使用较长的笔用针头或胰岛素注射器注射时必须捏起皮肤并以45度角注射。
大多数成人使用胰岛素笔注射时,无需捏皮,直接注射即可。
另外,将活塞完全推压到底后,针头应在皮肤内停留10秒钟,先拔出针头再松开皮褶。
2、适合注射胰岛素的部位包括腹部、大腿外侧、手臂外侧1/4处和臀部,这些部位利于胰岛素吸收且神经分布较少。
不同胰岛素因起效时间的差异,注射部位应有所选择。
例如:短效胰岛素注射部位首选腹部;中效胰岛素首选大腿和臀部;预混胰岛素及类似物在早餐前注射首选腹部,晚上则首选大腿或臀部,以避免夜间低血糖的发生。
3、吃饭时注射。
吃饭时注射胰岛素是很普遍的,而且主要是速效胰岛素。
速效胰岛素的特点是:打开了常规胰岛素的六聚体形式,而成为单体结构,注射后不需要再分离成单体的过程,吸收快,起效时间短。
胰岛素注射技巧与护理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关键药物之一。
对于需要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来说,正确的注射技巧和相应的护理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掌握正确的注射方法、保证注射用品卫生等方面,为糖尿病患者提供胰岛素注射的详细指引,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自身的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选择注射部位胰岛素注射部位的选择对于药物吸收效果和注射过程的顺利进行都有重要影响。
通常建议选择以下几个部位:1. 腹部:这是最常用的注射部位,腹部皮下脂肪丰富,吸收效果好。
在腹部注射时,需避开脐周1英寸范围,以及腹部上部靠近肝脏的区域。
2. 臀部:臀部也是一个常用的注射部位,脂肪组织较厚,可以缓慢地吸收胰岛素。
但需注意避开坐骨神经及血管丰富的区域。
3. 上臂:上臂的皮下脂肪也较为丰富,是另一个可选的注射部位。
注射时需选择三角肌外侧的区域,远离手肘和肩部。
4. 大腿:大腿前外侧也是一个可行的注射部位,但吸收相对腹部和臀部要慢一些。
无论选择哪个部位,都要确保皮肤清洁干燥,没有明显疤痕、硬结或感染症状。
每次注射部位要尽量不同,既可以提高吸收,也能预防局部皮肤问题的发生。
掌握正确注射方法正确的注射方法不仅能确保药物发挥最佳治疗效果,还能最大程度地减轻患者的痛苦。
1. 准备注射器:取出胰岛素注射器,摇匀胰岛素混悬液,确保无气泡。
调整剂量至所需用量。
2. 选择注射部位:按上述要求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用酒精棉球擦拭皮肤,让其自然晾干。
3. 注射动作:用一只手夹起皮肤,另一只手持注射器垂直插入皮下,缓慢推进,直到针头完全进入。
将药液缓慢推入,然后迅速拔出针头。
4. 针头处理:注射完毕后,将针头对准针帽插入并旋转固定。
不要将针头直接丢弃,应放入专用的利废容器中。
5. 按压注射部位:注射后,用手指轻轻按压注射部位10-15秒,帮助药物扩散吸收。
整个注射过程要缓慢、平稳,避免急促动作造成疼痛。
同时,注射时可以选择呼吸放松等方法,帮助缓解紧张情绪。
糖尿病人如何打胰岛素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特征是血糖水平长期升高。
而胰岛素则是调节血糖水平的重要激素,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胰岛素的使用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糖尿病人如何打胰岛素呢?在本文中,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的注意事项、方法以及一些常见问题的解答,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地掌握胰岛素的使用技巧,提高糖尿病管理的效果。
一、胰岛素的类型和使用方法胰岛素是用于降低血糖浓度的一种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速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混合胰岛素以及超长效胰岛素等。
每种胰岛素的作用时间和使用方法有所不同,糖尿病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胰岛素类型。
速效胰岛素一般需要在餐前15-30分钟注射,以确保胰岛素在进食后迅速起效。
长效胰岛素则可以单独使用,维持基础胰岛素水平的稳定。
中效胰岛素则需要在餐前几个小时注射,起到餐后胰岛素分泌的辅助作用。
混合胰岛素则是速效胰岛素与中效胰岛素的混合物,提供了一定的餐前和餐后胰岛素需要。
二、注射胰岛素的技巧1.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常用的注射部位有腹壁、臀部、大腿外侧以及上臂等。
每次注射应选择不同的部位,以减少对同一部位的刺激和疼痛感。
2.准备注射器和胰岛素:注射器应确保清洁无菌,胰岛素的储存和使用也需要注意保持其无菌状态。
3.肌内注射和皮下注射:常见的注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肌内注射,即将胰岛素注射到肌肉中;另一种是皮下注射,即将胰岛素注射到皮下组织中。
根据医嘱和注射器的类型,注射方法有所不同,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注射。
4.旋转注射部位:为了减少注射部位的刺激和疼痛感,糖尿病患者需每次注射时改变注射部位,将使用区域进行旋转。
三、使用胰岛素的注意事项1.储存胰岛素:胰岛素需要储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避免日光直射。
已经开封的胰岛素应存放在冰箱内,以确保其保质期。
2.药物过期:注意检查胰岛素的使用期限,切勿使用过期的胰岛素。
3.注射时间和餐次:根据医生的建议,在合适的时间使用胰岛素,避免餐次与注射胰岛素之间的时间间隔过长或过短。
长效胰岛素的用法用量长效胰岛素的用法用量:胰岛素是一种重要的激素,它在调节血糖水平、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并参与脂肪与蛋白质的代谢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在治疗糖尿病的过程中,长效胰岛素是一种非常有用的药物。
长效胰岛素的使用方法和剂量是非常重要的,它们直接影响着胰岛素的效果和患者的血糖控制。
本文将介绍长效胰岛素的用法用量,帮助患者正确地使用和控制胰岛素。
长效胰岛素是由人工合成的胰岛素,其作用时间更长,可以提供一天或更长时间的血糖控制。
它通常在晚餐前或睡前注射,以模拟人体胰岛素的自然分泌模式。
下面是长效胰岛素的用法用量的详细介绍:1. 选择注射部位:选择注射部位非常重要,常见的注射部位包括腹部、臀部和大腿。
为了避免在同一部位连续注射,患者应该在不同的部位轮换注射。
2. 准备胰岛素:在注射前,患者首先应该对胰岛素瓶进行摇晃以充分混合胰岛素的悬浮液,然后使用短针注射器抽取所需的剂量胰岛素。
3. 注射技巧:在注射时,患者应该将注射器的针头从皮肤的表面刺入。
注射器的针头应该刺入皮肤下脂肪层,而不是肌肉层。
同时,在注射时应该保持皮肤的收紧,以避免胰岛素泄漏。
4. 剂量调整:长效胰岛素的剂量需要根据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和个体特征进行调整。
通常,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身体活动水平、饮食和其他药物使用情况来确定初始剂量。
然后,患者需要根据自己的血糖水平和食物摄入量来调整剂量。
5. 注意事项:在注射胰岛素前,患者应该清洁注射部位以避免感染。
此外,在注射胰岛素后应该保持规律的饮食和运动,以帮助胰岛素的吸收和降低血糖水平。
总结起来,正确的用法和用量是长效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关键。
患者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和自己的情况来进行剂量调整,并且掌握正确的注射技巧和注意事项。
通过正确使用长效胰岛素,患者可以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减少糖尿病相关的并发症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同时,患者应该定期向医生报告自己的血糖水平和剂量调整情况,以便根据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调整。
在腹部进行注射时应注意要在距肚脐3—5厘米的两侧的一个手掌的距离内注射,越往身体两侧皮下层越薄,越容易扎到肌肉层。
同样,在大腿上注射时也只能由前面或外侧面进行大腿注射,因为大腿内侧有较多的血管和神经分布,不适宜进行注射。
适时注射一般普通胰岛素注射后30分钟起效,所以一般应在餐前30分钟注射胰岛素,而且要保证30分钟后可以进食。
最好的办法是准备好饭菜之后再注射胰岛素,这样可以避免意外低血糖的发生。
选择部位可以用来注射胰岛素的部位很多,最理想的注射部位是腹壁(肚脐周围4 cm 内不能注射),因为腹壁吸收快,大约15分钟起效,其他部位一般20~30分钟起效。
其他部位如双臂三角肌下缘、大腿前侧和外侧等处都可以注射,但要有计划地轮流更换注射部位,以免一处多次注射造成硬结。
一旦注射部位出现硬结、红肿等现象,要停止在此部位注射,及时咨询医生,使用一些外用药物促进硬结吸收。
值得注意的是,刚刚出现红、肿、热、痛、硬结等现象时,不要热敷,等24小时反应稍退后再热敷。
如果继续在硬结部位注射胰岛素,有可能会造成胰岛素吸收障碍,从而影响血糖的调节。
正确消毒糖尿病病人抵抗力非常低,如果不正确消毒注射部位皮肤,很容易造成局部感染,而且难以愈合。
注射胰岛素时,应用碘伏、碘酒或酒精消毒注射部位,对于有碘过敏史的病友,可以直接用酒精消毒,消毒范围以注射部位为中心5cm见方。
掌握技巧身体过于消瘦者,注射时可以捏起注射部位的皮肤,注射角度适当减小。
在腹壁等部位注射时,由于皮下脂肪较厚,同样可以捏起注射部位的皮肤,但注射角度要大一些(甚至可达90°),以确保将药液注射到皮下。
各注射部位要交替使用,同一部位注射胰岛素的时间不能太长,一般在2周左右。
不要在同一部位同一点处重复注射,可将注射部位划一“井”字轮流注射,相邻注射点间隔1cm。
以避免出现皮下脂肪营养不良,影响胰岛素吸收。
1.使用专用的胰岛素注射器,不能应用普通的注射器,因为胰岛素专用注射器上标明的刻度是胰岛素的单位,而普通注射器上的刻度是ml,而且最小单位是0.1ml,换算后等同于4单位胰岛素,而大部分患者需要注射的胰岛素剂量并非4的整数倍。
糖尿病胰岛素有哪些文章目录*一、糖尿病胰岛素有哪些*二、六类人必须用胰岛素治糖尿病*三、注射胰岛素的小窍门糖尿病胰岛素有哪些1、超短效胰岛素有优泌乐和诺和锐等。
注射后10~20分钟起效,40分钟为作用高峰,作用持续时间3~5小时,可餐前注射。
2、短效胰岛素有猪和人胰岛素两种。
诺和灵R、优泌林R和甘舒霖R为人胰岛素。
注射后30分钟开始作用,持续5~7小时,可用于皮下、肌肉注射及静脉点滴,一般在餐前30分钟皮下注射。
3、中效胰岛素有诺和灵N,优泌林N和甘舒霖N。
注射后3小时起效,6~8小时为作用高峰,持续时间为14~16小时。
作用持续时间的长短与注射的剂量有关。
中效胰岛素可以和短效胰岛素混合注射,亦可以单独使用。
中效胰岛素每日注射一次或两次,应根据病情决定。
皮下或肌肉注射,但不可静脉点滴。
中效胰岛素是混悬液,抽取前应摇匀。
4、长效胰岛素(包括鱼精蛋白锌胰岛素)如来得时(甘精胰岛素)、诺和平(地特胰岛素),一般为每日傍晚注射,起效时间为1、5小时,作用可平稳保持22小时左右,且不易发生夜间低血糖,体重增加的不良反应亦较少;国产长效胰岛素是鱼精蛋白锌猪胰岛素,早已在临床使用。
本品注射后4小时开始起效,8~12小时为作用高峰,持续时间约24小时,其缺点是药物吸收差,药效不稳定。
长效胰岛素一般不单用,常与短效胰岛素合用,不可作静脉点滴。
5、预混胰岛素是将短效与中效胰岛素按不同比例(30/70/、50/50、70/30)预先混合的胰岛素制剂,如诺和灵30R为30%诺和灵R与70%诺和灵N预先混合的胰岛素。
选择30/70或50/50、70/30是根据病人早餐后及午餐后血糖水平来决定早餐前一次剂量皮下注射;根据病人晚餐后及次日凌晨血糖水平来决定晚餐前皮下注射剂量。
六类人必须用胰岛素治糖尿病1型糖尿病患者这种类型的糖尿病患者彻底丧失分泌胰岛素的功能,如果不通过注射的办法向体内补充胰岛素,患者会出现严重的代谢紊乱(如酮症酸中毒),并进而发展至昏迷和死亡。
胰岛素的注射方法及技巧
胰岛素的注射方法及技巧有哪些?1型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患者都离不开胰岛素治疗。
正确的使用和注射胰岛素可以加强治疗效果,也可以减少病人的疼痛感。
那么,胰岛素的注射方法及技巧有哪些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胰岛素的注射方法
1、先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
(1)、根据使用的胰岛素种类选择相应的注射部位。
即”使用短效胰岛素或与中效混合的胰岛素时,优先考虑的注射部位是腹部。
对于中长效胰岛素,例如睡前注射的中效胰岛素,最合适的注射部位是臀部或大腿。
(2)、定期检查注射部位。
即”每次注射前检查注射部位,判断并避开出现疼痛、皮肤凹陷、皮肤硬结、出血、淤斑、感染的部位。
如果发现皮肤硬结,请确认出现硬结的部位及硬结大小,避开硬结进行注射。
(3)、定期轮换注射部位。
即”每天同一时间注射同一部位(如医生推荐您每天早晨注射的部位是腹部,就应该一直选择在腹部注射,不要随意更换到其他部位)。
每周按左右轮换注射部位(如大腿注射可以一周打左边,一周打右边)。
每次注射点应与上次注射点至少相距1厘米。
避免在一个月内重复使用同一注射点。
2、胰岛素的注射方法(1)、选择好注射部位,用酒精棉球消毒注射部位皮肤。
(2)、注射时用一只手轻轻捏起注射部位2~3厘米宽的皮肤,并引起轻微疼痛,另一手握胰岛素注射器,将针头以45度~90度角快速刺入注射部位,推注药液,然后放松提起的皮肤。
体瘦者和儿童以45度角。
糖病患者的胰岛素使用技巧与注射部位选择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使用技巧与注射部位选择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患者常常需要通过注射胰岛素来维持血糖平衡。
然而,不正确的注射技巧和部位选择可能会导致治疗效果不佳或出现其他不良反应。
本文将针对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使用技巧和注射部位选择进行详细讨论,以帮助患者合理使用胰岛素并提高治疗效果。
一、胰岛素使用技巧1. 注射时间选择:胰岛素的注射时间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
通常情况下,长效胰岛素应在晚上睡前注射,短效胰岛素则在餐前15-30分钟注射。
然而,注射时间可能会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患者应与医生密切合作,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合理的时间选择。
2. 注射部位轮换:经常使用同一部位注射胰岛素可能导致皮下脂肪组织过度增生,影响吸收效果。
因此,患者应采取轮换部位的方法,通过选择不同的部位进行注射以保持吸收平衡。
常用的注射部位包括腹部、臀部、大腿和上臂。
每次注射时应离上次注射点至少相隔1.5厘米。
3. 注射角度和深度:胰岛素注射时,应将注射器垂直于皮肤,并以快速均匀的动作将针头插入皮下脂肪组织。
注射角度一般为45度或90度,具体角度需根据注射部位和注射器长度而定。
注射深度通常为4-6毫米,但对于肥胖患者,可能需要深一些。
4. 注射速度和压住时间:胰岛素的注射速度应适中,不要过快或过慢。
注射完毕后,应将注射器保持在皮下组织中,压住数秒钟以确保胰岛素完全注入皮下层。
二、注射部位选择1. 腹部:腹部是最常用的注射部位之一,因为这里的皮下脂肪层较为均匀。
在腹部注射时,选取腹部两侧交替注射,距离脐部2至5厘米之间。
2. 臀部:臀部也是一个常用的注射部位。
患者应选择臀部外上侧的皮下脂肪组织来注射胰岛素。
如果臀部的皮下脂肪组织较厚,可以用捏皮法将皮下脂肪挤起后注射。
3. 大腿:大腿的前外侧是注射胰岛素的另一个选择。
患者可以选择大腿上方的皮下脂肪组织来注射。
注射时,可以坐着或站立,将注射器垂直插入皮肤。
七个小窍门让胰岛素充分起效
作者:吴敏
来源:《养生保健指南》2015年第01期
控制体重
超重和肥胖是造成胰岛素抵抗和机体对于胰岛素敏感性降低的重要原因,许多临床应用胰岛素的患者胰岛素用量异常大量的重要原因之一。
另外,由于胰岛素对于机体合成代谢的促进作用,以及导致脂肪组织的增加和水钠储留,从而使用胰岛素的患者的体重会不断增加,这些也是造成胰岛素用量不断增加的原因之一。
随着体重的减轻和胰岛素抵抗的改善有利于减少胰岛素的用量,并且可以有效保护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的正常功能,有利于保护内源性胰岛素的分泌能力。
随着机体内源性胰岛素分泌能力的恢复,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外源性胰岛素的用量。
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适宜的运动有助于胰岛素发挥作用,加速机体有关组织如肌肉、脂肪等对于葡萄糖的利用,在一定程度可以增加胰岛素敏感性。
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要结合自身特点,选择适合自身条件的运动方式,避免运动过程中的低血糖和由于过量运动所导致的机体消耗过度。
合理分配各餐胰岛素使用剂量
胰岛素的使用剂量应该根据各人的饮食和运动习惯的变化而应有所微微调整,各餐胰岛素的合理使用对于有效、安全控制血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积极控制各种应激状态
如果机体存在一些急性疾病或情绪激动以及其他一些应激情况时,机体交感神经兴奋和升糖激素分泌增加,会减弱胰岛素的作用,因此积极控制各种应激状态对于胰岛素的充分起效也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使用合适的胰岛素剂型
一般来说,使用动物胰岛素的剂量会大于使用人胰岛素的剂量,而使用人胰岛素的剂量大于人胰岛素类似物的剂量,因此根据各人的不同情况,选用合适的胰岛素类型,从而获得理想的血糖控制。
使用胰岛素增敏剂
罗格列酮、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等胰岛素增敏剂可以增加肌肉、脂肪、肝脏等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促进胰岛素发挥作用,从而减少胰岛素用量。
积极治疗代谢异常
糖尿病患者同时存在多种代谢异常,例如高脂血症、血液高黏状态、高尿酸血症等,而这些代谢异常同样可以损害胰岛细胞,并促使胰岛素作用不敏感,因此同时积极治疗这些代谢异常,全面控制代谢状态,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机体状态,有利于提高胰岛素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