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热经济学矩阵模式的发电厂热力系统经济性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87.64 KB
- 文档页数:3
吉林某企业热力系统经济性分析及运营建议发布时间:2021-04-23T13:15:15.660Z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34期作者:刘晟毓[导读] 本文对吉林某热力企业接收“三供一业”供热移交后生产运营情况进行了介绍,重点对热力系统运行经济性进行了分析,找到影响经济运行的薄弱环节,并提出应对策略。
刘晟毓中国大唐集团技术经济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 101401摘要:本文对吉林某热力企业接收“三供一业”供热移交后生产运营情况进行了介绍,重点对热力系统运行经济性进行了分析,找到影响经济运行的薄弱环节,并提出应对策略。
关键词:热力系统;运营;经济性分析供热企业做好供热系统经济运行工作是贯彻落实宗旨意识,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确保企业长远发展,保证国家政策有效落实的重要任务。
对于一般供热企业来讲,供热费标准由当地政府确定,供热用户数量基本稳定,尤其是对于接收“三供一业”移交的供热企业用户数量短期内不会出现明显增加,因此,有效降低供热企业热力系统运营成本是提高运营经济性的最有效的途径。
一、运行指标情况及综合分析“三耗”指的是热力系统中水耗、电耗和热耗的简称,“三耗”的高低是关系热力公司经营情况的重要指标,直接反应出公司对换热站乃至整个系统的管理情况。
“三耗”指标当中,热耗的不确定因素最多,它不仅需要合理的系统布置和健康的设备水平,它还要求系统在不同工况下采用不同的运行参数,合理的运行调整是减少热耗量的重要手段。
1.一、二次网运行参数分析一、二次网运行参数选取自2019年11月27日,室外平均温度-10℃,如表1所示(部分截取)。
表1中,涂红部分为一次网回水温度高于二次网供水温度的机组,说明这些机组板式换热器效率下降。
2.换热站所供小区热耗分析一般情况下,室外平均气温下降时,一、二次网供水温度要相应提高,但供热区域内的文物楼现不具备做外墙保温的条件,为了满足用户供热需求相应将二次网供水温度保持在较高水平。
热力发电厂动力循环和热经济性分析热力发电厂是利用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通过动力循环转化为机械能,再经由发电机转化为电能的设备。
热力发电厂的动力循环系统是其核心部分,直接影响发电厂的发电效率和热经济性。
本文将对热力发电厂的动力循环和热经济性进行分析,探讨其影响因素和优化策略。
一、热力发电厂动力循环热力发电厂的动力循环通常采用蒸汽动力循环,其基本流程包括燃料燃烧产生热能、锅炉产生高温高压蒸汽、蒸汽推动汽轮机做功、汽轮机驱动发电机发电、冷凝器冷却蒸汽成为凝水、给水加热再进入锅炉循环。
这一循环过程中,热能不断转化为机械能和电能,完成能量转换的功能。
常见的动力循环系统有单回路、双回路和再热再生等不同种类,每种系统都有其特点和应用场景。
热力发电厂动力循环系统的性能主要取决于压力、温度和流量等参数。
为了提高发电效率和减少燃料消耗,热力发电厂通常会采用高参数化设计,提高锅炉出口蒸汽参数和汽轮机进汽参数,增大机组容量和提高透平效率。
优化循环方式、改进设备结构和提高系统运行稳定性也是提高动力循环效率的重要途径。
二、热力发电厂热经济性分析热力发电厂的热经济性是评价其综合能源利用效果的重要指标,也是节能减排的关键环节。
热力发电厂的热经济性主要包括锅炉燃烧效率、汽轮机汽耗、热力发电厂热力循环的热力损失等因素。
首先是锅炉燃烧效率。
锅炉是热力发电厂的关键设备,其燃烧效率直接影响热能利用程度和二氧化碳排放量。
提高锅炉燃烧效率是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可以采用提高燃烧温度、改进燃烧器结构和优化燃料供给等技术手段进行改进。
其次是汽轮机汽耗。
汽轮机是热力发电厂的关键设备之一,其汽耗直接影响发电效率和热经济性。
提高汽轮机汽耗是提高热力发电厂综合能源利用效率的关键,可以采用提高汽轮机进汽参数、减少内发热损失和提高汽轮机效率等措施进行改进。
为了提高热力发电厂动力循环效率和热经济性,可以采取以下优化策略:1、采用高参数化设计。
提高锅炉出口蒸汽参数和汽轮机进汽参数,增大机组容量和提高透平效率,提高热力发电厂的动力循环效率。
基于熵分析的火电厂热力系统热经济性矩阵方程的开题报告一、研究目的和意义:火电厂是我国能源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热经济性和热功率输出的效率直接关系到能源利用效率和资源节约。
通过熵分析的方法,可以深入理解火电厂热力系统的工作原理,揭示热经济性的本质机理,掌握系统运行状态的特点和规律,为优化热力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旨在基于熵分析的方法,研究火电厂热力系统热经济性矩阵方程,具体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利用热力学基本原理,对火电厂热力系统进行全面分析和理论建模,构建热学模型;2、基于热学模型,建立火电厂热力系统热经济性矩阵方程,研究熵变、能量和热平衡等问题;3、通过数学统计方法,对火电厂热力系统的动态性能进行分析和预测,探究热经济性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4、在理论模型的基础上,设计热力系统的结构和参数优化方案,提高热能转化效率,降低能源消耗成本,保护环境和资源。
二、研究方法和流程:本文研究采用“理论分析-实验验证-预测控制”的基本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理论分析:通过热力学的基本原理,建立火电厂热力系统的热学模型,对热经济性进行分析和建模,研究熵变和热平衡等问题;2、实验验证:设计实验方案和测试方法,采集数据和样本,对热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和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验证理论模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3、预测控制:利用数学统计方法,分析火电厂热力系统的动态特性和性能变化趋势,预测未来环境因素对热经济性的影响,提出结构优化和参数调整的方案,实现热能转化效率的提升和能源消耗成本的降低;4、结论和总结:归纳和总结研究成果,得出结论并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和问题。
三、研究内容和重点: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火电厂热力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并列举其各种热学参数和性能指标;2、通过热力学基本原理,建立火电厂热力系统的热学模型,构建热经济性矩阵方程,并分别分析各项热学参数的相互作用关系;3、分析熵变、能量和热平衡等问题,掌握热力学的基本规律和原理,揭示火电厂热力系统热能转化的本质机理;4、基于数学统计方法,对火电厂热力系统的性能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和控制,研究热经济性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提出结构和参数的优化方案;5、通过实验验证,验证热学模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并得到实验数据和样本,为数学预测和热力学优化提供依据。
热力发电厂动力循环和热经济性分析热力发电厂是一种将热能转化为电能的工业设备。
它通过燃烧燃料产生高温高压的蒸汽,然后将蒸汽驱动汽轮机旋转,最终产生电能。
热力发电厂的动力循环和热经济性分析是评估其性能和效益的重要方法。
热力发电厂的动力循环是描述其工作原理和能量转换过程的数学模型。
最常用的动力循环是典型的朗肯循环,也称为蒸汽动力循环。
这种循环包括燃料燃烧系统、锅炉、汽轮机和凝汽器四个主要组件。
燃料在燃烧系统中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蒸汽,然后蒸汽通过锅炉中的热交换器加热,放置一部分能量给蒸汽,同时部分蒸汽凝结为液态水,这时的蒸汽已经成为高温高压的饱和态蒸汽。
接下来,高温高压的蒸汽通过汽轮机,将其内部的同轴转子旋转,进而带动发电机转动,并产生电能。
蒸汽通过汽轮机后,温度下降,需要通过凝汽器进行冷却,将其冷凝为液态水,形成循环。
这样,蒸汽的热能就转化为了电能。
热力发电厂的热经济性分析是指通过对其能量转换效率和经济效益进行分析,评估其热能利用的程度和经济性。
热力发电厂的热经济性可以通过以下指标来评估:1. 热效率:即厂内的热能利用率,可以用总输出功率除以总供热能量来计算。
热效率越高,说明热力发电厂的能量转换效率越高。
2. 电力效率:即厂内的电能利用率,可以用总输出电能除以总输入热能来计算。
电力效率越高,说明热力发电厂的能源利用效益越高。
3. 经济效益:即热力发电厂的产出价值与投入成本之间的比例,可以通过计算发电厂的成本效益比来评估。
成本效益比越高,说明热力发电厂的经济性越高。
4. 环境影响:考虑到热力发电厂的燃料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污染物,评估其环境影响,可以通过计算单位发电量的碳排放量和污染物排放量来评估。
通过对热力发电厂的动力循环和热经济性的分析,可以评估其性能和效益,并为优化设计和改善运营提供参考。
可以通过改进燃烧系统和锅炉的热交换效率,提高热效率和电力效率;可以通过降低燃料成本和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可以通过采用清洁燃料和净化技术,减少环境影响。
热力发电厂动力循环和热经济性分析1. 引言1.1 热力发电厂动力循环和热经济性分析热力发电厂动力循环和热经济性分析是热力发电领域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发电厂的动力循环和热经济性进行分析,可以帮助优化能源利用和提升发电效率。
动力循环是指热力发电厂中燃料燃烧产生热能,通过锅炉产生高温高压蒸汽驱动汽轮机发电的过程。
热力发电厂的动力循环过程是实现能源转换和电力输出的核心环节,其效率和运行稳定性直接影响发电厂的经济性和环保性能。
热经济性分析则是评价热力发电厂能源利用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主要包括能源消耗、电力输出、燃料成本、发电效率等指标。
了解热力发电厂的动力循环和热经济性分析方法,可以为发电厂的运行管理和优化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发电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未来,随着绿色能源发展的不断推进,热力发电厂动力循环和热经济性分析将成为发电行业的重要研究方向,对环境和经济的影响也将更加凸显,因此这一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内容结束】.2. 正文2.1 热力发电厂动力循环的意义热力发电厂的动力循环是指利用燃料燃烧产生热量,通过汽轮机转换为机械能,然后再通过发电机转换为电能的过程。
这一循环过程在能源转换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有以下几点重要意义:1. 能源转化效率高:热力发电厂的动力循环过程在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不断优化动力循环系统的设计和运行参数,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燃料的利用率,降低能源浪费。
2. 提高电网稳定性:热力发电厂动力循环的稳定运行对于电网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设计循环系统,并采用先进的监测和控制技术,可以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供应,避免因电力波动而引起的网络故障。
3. 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优化热力发电厂的动力循环系统可以减少燃烧排放物的排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通过清洁能源的利用和废热回收利用,可以实现绿色发电,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热力发电厂动力循环的意义在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障电网的稳定运行,减少环境污染,推动能源转型发展。
热力发电厂动力循环和热经济性分析【摘要】热力发电厂是一种重要的能源生产设施,其动力循环和热经济性评价对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热力发电厂的运行原理和动力循环、动力循环效率影响因素分析、热经济性评价指标及其应用、热力发电厂热经济性分析方法以及热力发电厂热经济性改进措施进行了深入研究。
通过对热力发电厂动力循环和热经济性的分析,可以为提高发电厂的能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提供参考。
研究成果表明,在今后的发展中,需要进一步探讨热力发电厂动力循环和热经济性的改进措施,并且应加强对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以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的保护。
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更深入地了解动力循环机理、探讨新的热经济性评价指标以及开发高效节能的技术。
【关键词】热力发电厂、动力循环、热经济性、运行原理、效率、影响因素、评价指标、分析方法、改进措施、研究成果、未来研究方向、展望。
1. 引言1.1 热力发电厂动力循环和热经济性分析的重要性热力发电厂动力循环和热经济性分析是热能工程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
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对于热力发电厂的效率和经济性要求也日益提高。
研究和分析热力发电厂的动力循环和热经济性,不仅可以提高热力发电厂的能源转化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热力发电厂动力循环是热力发电过程中能量转换的核心环节,其效率直接影响到热力发电厂的发电量和能源利用效率。
通过分析动力循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可以找到提高动力循环效率的关键因素,从而优化热力发电厂的运行。
热经济性评价指标是衡量热力发电厂经济效益的重要标准,包括热力发电厂的热效率、装机容量利用系数、热利用系数等。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分析,可以评估热力发电厂的运行情况,并制定改进措施。
研究热力发电厂动力循环和热经济性分析,对于提高热力发电厂的能源转化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背景和意义热力发电厂的动力循环和热经济性分析在能源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基于电厂热力系统的热经济学探讨摘要:电力行业的发展与宏观经济走势息息相关,近年来,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受到世界经济的影响,中国经济增长延续趋缓态势,国家正在以更大的勇气和决心改造、淘汰落后的电力生产,优化生产关系。
受到能源供应结构的影响,我国的电力生产主要以燃煤为主,经过电力的快速发展,我国火电机组供电标准煤耗大大降低,相对于其他非化石能源的发电形式,火电是一种安全、高效的发电形式。
基于我国的资源组成,以及技术水平等情况,火电厂在我国电力供给中占有高比重的局面不会改变,因此对于煤电的热效率、环保、综合能源利用等方面的要求与改造会节节攀升。
本文就对电厂热力系统的热经济学相关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电厂热力系统;热经济学;优化1热经济学分析方法热经济学是将用能单元从两方面去考量:一方面是物理条件,一般而言,定义这个条件的参数主要考量热力学的物理量,如温度、压力、化学能等;另一方面是经济条件,定义这个条件的是一些经济相关的参数,如价格、成本、利润等。
物理条件是自然环境,遵守热力学定律;经济条件不受这些物理学定律的制约,但是要遵循一系列的经济规律。
当考虑热效率时,想达到的目的是热效率的最大化,当考量经济效益时,则是考虑利益的最大化。
当利用热经济学这个工具时,利用一般社会行为,等价交换的原则,将单一的㶲流商品化,利用商品的单位来衡量热量。
最终的计算单位落在了货币单位上,其实,当热经济学最终归结在经济学上时,就可以用经济学的计算指标进行系统评价。
能量成本用能量费用和非能量费用两部分来定义,如下所示:式中:cef、cin—产品㶲单价、输入系统的㶲单价,¥/kJC—非能量费用。
2热经济学理论的应用热经济学分析可以用在各种用能场合中,如复杂的用能场合:火电厂热力系统、燃气轮机、太阳能发电等,也可以用在建筑领域,海上温差发电、二氧化碳的排放等。
例如,利用热经济学结构理论对火电厂的热力系统进行故障诊断并以定位故障为目的,开发一种新的模型,预测当某组件表现出异常时,热力学参数的性能曲线改变情况。
热力发电厂动力循环和热经济性分析热力发电厂是一种将燃料转化为电力的设备,其采用的是热力循环的原理。
热力循环是指通过燃料的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蒸汽来驱动涡轮机运转,并最终产生电能。
这个过程中,需要运用一定的热经济性分析方法来评估其性能与效益。
在热力发电厂的热力循环中,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关键步骤:燃烧、蒸发、扩张和冷凝。
燃料在燃烧室中被点燃,产生高温高压的气体,这些气体将被用于加热水,使其变为蒸汽。
然后,蒸汽经过管道输送到涡轮机,驱动涡轮机运转。
涡轮机与发电机相连,当涡轮机运动时,发电机也会产生电能。
蒸汽在发电过程中丧失了部分能量,需要通过冷凝器将其重新变为液态水,继续被加热,形成闭环循环。
通过热经济性分析,可以评估热力发电厂的发电效率和经济效益。
发电效率是指热力发电厂将燃料转化为电能的比例。
发电效率越高,代表热力发电厂能够将更多的燃料转化为实际的电能输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其计算公式为发电效率=实际发电量÷燃料消耗量。
经济效益是指热力发电厂在运营过程中所产生的经济价值。
经济效益与多个因素有关,如燃料成本、设备维护成本和发电收入等。
一般来说,经济效益越高,代表热力发电厂能够获取更多的利润或回报。
其计算公式通常为经济效益=发电收入-燃料成本-维护成本。
在进行热经济性分析时,还需要考虑到一些其他的因素,如环境影响和能源消耗。
热力发电厂的运营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废气和废热,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因此需要考虑环境保护措施。
热力发电厂在运行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燃料和水资源,需要进行合理的能源管理和节约措施。
热力发电厂的动力循环和热经济性分析是评估其性能和效益的重要方法。
通过分析发电效率和经济效益,可以为热力发电厂的设计和运营提供科学依据,实现优化能源利用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还需要关注热力发电厂的环境影响和能源消耗,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能源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