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乳腺囊性增生症(慢乳病)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4
第十三单元乳房疾病一、乳房检查(一)乳房视诊的主要内容及意义(1)双乳是否对称,有无局限性隆起,如果存在提示有病变存在;有无局限性凹陷,即酒窝征,如果出现则提示癌肿或脂肪坏死累及Cooper韧带;有无浅静脉扩张,如果存在是单侧的,多为恶性肿瘤的征象,若为双侧则多因妊娠、哺乳或颈根部静脉受压引起。
(2)乳头:正常乳头应对称,指向前方并略向下。
高低不一,偏向一侧常因癌肿所致。
乳头内陷应区分是先天性还是癌肿性。
乳头皲裂可因婴儿咬破或强力吸吮出现,若同时合并炎性渗出应警惕湿疹样癌。
(3)乳房皮肤:红、肿、热、痛多因炎症引起,大范围发红充血伴水肿应警惕炎性乳癌。
注意有无桔皮样变,此为癌肿侵及浅淋巴管堵塞的结果。
(二)乳房扪诊的方法1.病人取坐位或卧位,检查者应在病人侧面,手指并拢用掌面扪。
2.可用左手托乳房,右手扪乳房。
3.检查顺序为乳房外上(包括角状突出)、外下、内下、内上、中央(乳头、乳晕)各区,最后扪查区域淋巴结。
注意不要用手抓捏乳房。
4.扪诊腋窝的正确方法:(以检查左侧为例)面对病人,将其左上肢放松置于检查者左前臂上,以右手指掌面轻而稳的滑动检查腋顶、胸壁、胸大肌旁。
5.腋窝淋巴结的分组:中央组、胸肌组、肩胛下组和锁骨下组。
6.乳头溢液的病因(1)血性溢液多见于乳管内乳头状瘤,少数见于导管内癌;(2)棕褐色溢液多见于乳管内乳头状瘤或乳腺囊性增生病,偶见于乳腺癌;(3)黄色或黄绿色溢液常见于乳腺囊性增生病,偶尔见于乳腺癌;(4)浆液性无色溢液可见于乳腺囊性增生病、早期妊娠或正常月经期;(5)乳样溢液多见于停止哺乳后,如合并闭经,常提示垂体腺功能亢进;(6)服用雌激素、避孕药可导致双侧乳腺行经前浆液性溢液。
乳头溢液应常规涂片行细胞学检查。
[真题]10.中年妇女乳头鲜红色血性溢液应首先考虑(2001,2003)A.乳管内乳头状瘤B.乳腺囊性增生症C.乳腺纤维腺瘤D.乳腺导管扩张症E.乳腺癌答案:A(2001,2003)[真题]15.中年妇女乳头血性溢液应首先考虑A.乳管内乳头状瘤B.乳腺囊性增生症C.乳腺纤维腺瘤D.炎性乳癌E.乳腺硬癌答案:A【ZL】11.乳头血性溢液,最可能的原因是CA.乳腺导管扩张B.乳腺囊性增生C.导管内乳头状瘤D.乳腺纤维腺瘤E.乳腺癌常用的乳房特殊检查方法(1)乳房X线检查:①钼靶X线摄影;②干板静电摄影:具有“边缘增强效应”而产生明显浮雕感,影像对比性强。
乳腺囊性增生症的诊疗及护理
乳腺囊性增生病,又称慢性囊性乳腺病,简称乳腺病。
本病是女性乳房最常见的病症,其发病原因可能与内分泌失调、雌激素过多或黄体素缺乏有关,多见于25~40岁妇女,大多数患者绝经后症状缓解。
【主要表现】
(1)症状:多为育龄期妇女,可单侧发病也可双侧发病。
始为乳房胀痛,程度不一,具有周期性,多发生在或加重于月经前期。
心情不畅时疼痛可加重。
(2)体征:肿块局限于乳腺一部分,也可分布于整个乳房,扪之结节状、条索状、薄片状,不规则,质韧不硬,边界不清,与皮肤及深部组织无粘连。
肿块在月经前增大、月经过后有所缩小。
部分患者可伴乳头溢液,淡黄色、棕色水样物,少数为血性溢液。
【治疗与护理】
目前对本病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多数患者发病后数月或「2年后自行缓解,绝经后往往症状消失,因此如诊断明确多不需特殊治疗。
如症状明显,可酌情选择以下措施。
(1)药物治疗:5%碘化钾5毫升/次,3次/日,口服。
维生素E5毫克/次,3次/日,口服。
(2)中成药治疗:可用逍遥丸IO克/次,2次/日,口服;或乌鸡白凤丸10克/次,2次/日,口服。
(3)手术治疗:如年龄较大、病变范围广泛、有乳癌家族史者,可
行单纯乳腺切除或乳腺区域切除术。
(4)护理措施:①一般护理。
胸罩托起乳房,减轻乳房下垂,调节情绪,避免不良刺激。
②心理护理。
向病人介绍本病的有关基本知识,保持精神乐观、情绪开朗,调节情绪,避免不良刺激。
③注意观察。
如为轻度乳腺囊性增生且症状轻微,一般不需特殊治疗,若乳腺肿块增长明显,应随诊观察,以防癌变。
耳穴压豆法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症疗效分析作者单位:450014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通讯作者:李伯群目的探讨耳穴压豆法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症的疗效。
方法治疗组采用耳穴压豆法治疗88例,1周贴2次,10次为1疗程,对照组50例,口服乳癖消片,服用一个月为一疗程。
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经过一个疗程治疗后,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乳腺小叶增生症采用耳穴压豆法治疗效果要优于口服乳癖消片治疗,且简便效佳,患者易于接受,值得推广。
标签:乳腺小叶增生症;耳穴压豆法;中医传统疗法乳腺小叶增生症也称慢性囊性乳腺病(简称乳腺病),是乳腺实质的良性增生。
其病理形态复杂,增生可发生于腺管周围并伴有大小不等的囊肿形成,或腺管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乳头状增生,伴乳管囊性扩张,也有发生于小叶实质者,主要为乳管及腺泡上皮增生[1]。
其发病率约占乳房疾病的75%,本病好发于22~45岁的中青年妇女。
其表现为单侧或双侧乳房疼痛并出现肿块,肿块大小不等,形态不一,边界不清,质地中等或硬韧,表面光滑或颗粒状,活动度好,大多伴有压痛[2]。
发病原因多因情绪不稳,易生闷气或心烦易怒、焦虑不安、饮食不当及经期前后内分泌激素水平波动等有关[3]。
笔者采用耳穴压豆法治疗本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7~2009年临床观察治疗138例乳腺小叶增生症患者,均为门诊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88例,年龄16~47岁,平均31.5岁,病程1~16年,平均8年;对照组50例,年龄17~50岁,平均33.5岁,病程6个月~13年,平均6.8年。
以上病例均经乳腺彩超检查确诊,排除乳腺癌、纤维腺瘤及其他良性肿瘤。
两组在年龄、病程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组乳房肿块在单侧者36例,在双侧者52例,单发者23例,多发者65例,彩超检查最大肿块约34 mm×27 mm。
辨证分型,肝郁痰凝型:治疗组51例,对照组28例;冲任失调型:治疗组37例,对照组22例。
外科主治医师-317专业知识-乳房疾病[单选题]1.急性乳腺炎的病因不包括A.乳头内陷B.乳汁过多C.乳管不通D.乳房淋巴管阻塞E.婴儿吸乳少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急(江南博哥)性乳腺炎的病因主要包括乳汁淤积和细菌入侵,不包括乳房淋巴管阻塞。
掌握“急性乳腺炎”知识点。
[单选题]2.初产妇哺乳期预防急性乳腺炎的措施错误的是A.养成定时哺乳习惯B.抗生素预防感染C.防止乳头皮肤损伤D.注意婴幼儿口腔卫生E.避免乳汁淤积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抗生素可通过乳汁影响婴幼儿的健康,不宜预防给药。
掌握“急性乳腺炎”知识点。
[单选题]3.急性乳腺炎最常见的致病菌为A.金葡菌B.链球菌C.大肠杆菌D.绿脓杆菌E.变形杆菌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急性乳腺炎初产妇多见,多为金葡菌感染。
掌握“急性乳腺炎”知识点。
[单选题]4.目前认为影响乳癌预后的最主要因素是A.乳癌的分期B.正确的乳癌综合治疗C.乳癌的生物学特性D.乳癌患者的年龄E.乳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重视早期发现,可以提高乳腺癌的生存率。
掌握“乳腺癌”知识点。
[单选题]5.Cooper韧带是A.乳房悬韧带B.子宫悬韧带C.十二指肠悬韧带D.卵巢悬韧带E.晶状体悬韧带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Cooper韧带是乳房悬韧带:腺叶、腺小叶和腺泡间右结缔组织间隔,腺叶间连接浅筋膜浅、深层与皮肤垂直的纤维束即乳房悬韧带。
掌握“乳腺癌”知识点。
[单选题]6.乳腺癌经胸大肌外侧缘淋巴管浸入的是A.同侧腋窝淋巴结B.对侧腋窝淋巴结C.同侧锁骨下淋巴结D.对侧锁骨下淋巴结E.胸导管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乳腺癌经胸大肌外侧缘淋巴管浸入的是同侧腋窝淋巴结,然后再侵入锁骨下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最后浸入胸导管。
掌握“乳腺癌”知识点。
[单选题]7.乳腺癌早期主要的筛查手段是A.X线+B超B.X线+活检C.X线+造影D.CTE.MRI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乳腺癌目前公认为乳腺X线摄片联合B型超声检查是最有效的乳腺癌筛查手段。
乳腺囊性增生症疾病本病是妇女常见、多发病之一,多见于25~45岁女性,其本质上是一种生理增生与复旧不全造成的乳腺正常结构的紊乱。
在我国,囊性转变少见,多以腺体增生为主,故多称“乳腺增生症”。
世界卫生组织(WHO)统称“良性乳腺结构不良”。
本病恶变的危急性较正常妇女增加2~4倍,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时与乳癌相混。
病因乳腺囊性增生症是由什么缘由引起的?本病的病因尚不非常明白。
目前多认为与内分泌失调及精神因素有关。
黄体素分泌削减,雌激素相对增多,本病的重要缘由。
主要为乳腺间质的良性增生,增生可发生于腺管四周并伴有大小不等的囊肿形成;也可发生在腺管内而表现为上皮的乳头样增生,伴乳管囊性扩张。
此外,尚有一种小叶实质增生的类型。
症状乳腺囊性增生症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突出的表现有乳房胀痛和乳内肿块。
(一)乳房胀痛:常见为单侧或双侧乳房胀痛或触痛。
病程为2个月至数年不等,大多数患者具有周期性痛苦的特点,月经前期发生或加重,月经后减轻或消逝。
必需留意的是,乳痛的周期性虽是本病的典型表现,但缺乏此特征者并不能否定病变的存在。
(二)乳房肿块:常为多发性,单侧或双侧性,以外上象限多见;且大小、质地亦常随月经呈周期性变化,月经前期肿块增大,质地较硬,月经后肿块缩小,质韧而不硬。
扪查时可触及肿块呈节结构,大小不一,与四周组织界限不清,多有触痛,与皮肤和深部组织无粘连,可被推动,腋窝淋巴结不肿大。
此外,尚有病程长、进展缓慢、有时可有乳头溢液等表现。
乳房内大小不等的结节实质上是一些囊状扩张的大、小乳管,乳头溢液即来自这些囊肿,呈黄绿色、棕色或血性,偶为无色浆液性。
检查乳腺囊性增生症应当做哪些检查?依据上述的临床表现及体征,诊断本病并不困难。
但要留意的是,少数患者(约2~3%)可发生恶变,因此,对可疑患者要留意随访观看,一般每三个月复查一次。
对单侧性且病变范围局限者,尤应提高警惕。
自我检查:从坐位开头。
任何乳头内翻、皮肤凹陷、结构外形异样都是乳房深处癌的线索。
齐鲁医药学院教案(20 —20 学年第学期)所在单位:山东国欣颐养集团新汶中心医院教研室:外科学课程名称:乳房疾病授课班级:授课教师:职称:教材名称:外科学20年月日教案首页(一)教学过程详解【引入】教师提问:你们认识图内的明星吗?她们和我们今天上课的内容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左图为安吉丽娜朱莉,因基因检测预知乳腺癌未来发生风险高,而进行了预防性的乳房切除;右图为陈晓旭,因患乳腺癌去世。
教师引入授课内容:乳房疾病和女性有着怎样密切的关系?患乳腺癌是否非常可怕?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设计意图:通过著名的女影星患乳房疾病的实例,迅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新课学习】乳房解剖、生理、功能开放式提问:乳房有哪些功能?深入提问:结合乳房功能,谈谈你对“切除乳房会给女性带来怎样的伤害”这一问题的认识。
视频展示:播放乳房结构和功能的视频并进行讲解。
解析要点:乳房切除后,可能给女性带来身体、社会、心理、家庭上的多重伤害。
安吉丽娜朱莉切除乳房后,与丈夫的关系开始恶化;陈晓旭患乳腺癌后出家。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互动教学更能加深学生对乳房功能的认识。
查体方法PPT展示与学生互动:请大家注意我的乳房触诊手法,轻柔,深触,勿捏。
模仿操作:请大家和我一起做这样的动作。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教师查体动作的模仿,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其对正确查体手法的掌握。
常见乳房疾病的诊治解读常见乳腺疾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治角色扮演:邀请三组(每组两位学生)同学,分别演病人和医生,要求模仿门诊就医场景,内容包括问诊、查体、诊治计划,病人需要提供合理的病情,医生进行查体,给予相应诊治处理。
学生演练:三组分别操练哺乳期乳腺炎、乳房良性肿块以及乳腺癌三种疾病的就诊。
教师提问:大家就刚才同学们的问诊内容有何疑义?他们的查体有何处需要改正的?模拟医生的同学给予这样的诊治计划,你们觉得合理吗?设计意图:通过角色扮演,加深对乳房查体、常见乳房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治的理解。
外科学考题带答案(甲状腺、乳腺疾病)一、选择题A型题1.甲状腺癌中,预后最好的是下列哪一型?A.未分化癌8.滤泡状腺癌C.乳头状腺癌D.髓样癌E.鳞癌2.下列除哪一条外,都是亚急性甲状腺炎具有的特点?A.基础代谢率略增高B.甲状腺疼痛,并可波及耳、^部C.先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D.腺体坚硬如石E.甲状腺增大,并有压痛3.甲状腺癌根治术不会产生:A.手足抽搐B.血钙过多C.磷的排泄减少D.血钙过少E.任何这些症状4.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可伴有:A.血钙升高、血磷降低B.血钙、血磷都升高C.血钙降低、血磷升高D.血钙、血磷都升高E.血钙、血磷均无异常5.功能性甲状旁腺腺瘤通常是:A.良性和单发的8.恶性和单发的C.良性和多发的D.恶性和多发的E.混合的6.乳腺癌最常见的部位是:A.内上象限8.外上象限C.内下象限D.外下象限E.乳晕区7.年轻女性病人有分界不清的乳房肿块,月经来潮时有明显疼痛,提示:A.乳腺癌B.乳腺炎C.乳腺病D.乳管内乳头状瘤E.乳腺纤维腺瘤8.关于乳房检查,除了哪条外,下列各条都是正确的?A.触痛提示炎症或囊性乳腺病B.一个硬的无痛性不规则结节时癌症的特征C.检查时以手指掌面而不是指尖作扪诊D.乳头内陷表示有病变E.多发性结节提示囊性乳腺病9.关于乳腺癌,除了哪条外,下列各条都是正确的?A.乳腺癌多无疼痛B.单发的乳房包块为其主要症状C.累及Cooper韧带,使乳头回缩、凹陷D.皮下淋巴管堵塞,皮肤呈“桔皮样”改变E.乳腺癌淋巴转移多见于腋窝10.乳腺病的突出表现是:A.乳房胀痛和乳头溢液B.乳房胀痛和肿块C.乳房胀痛D.乳房肿块E.乳头溢液11.除哪条外,下列都是急性乳腺炎的临床表现:A.出现寒战、发热B.患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压痛C.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D.乳房皮肤红肿、增厚、粗糙E.乳房疼痛,局部红肿、发热12.乳腺癌的主要转移途径是:A.经血运转移至肺B.经内侧淋巴管达锁骨上淋巴结C.经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D.经皮下淋巴管转移至对侧乳房E.经血运转移至骨13.下列除哪个外,都属于乳房肉瘤:A.乳房间质肉瘤B.乳房淋巴肉瘤C.乳房纤维肉瘤D.乳房分叶状纤维腺瘤E.乳房纤维腺瘤14.关于乳管内乳头状瘤,下列哪一条不正确:A.肿瘤小,常不能触及B.多见于经产妇C.可从乳头溢出血性液D.除乳头溢液外,一般无自觉症状E.属于良性病变,不会恶变15.关于乳腺癌病因,下列不正确的是:A.病因不清楚B.雌激素和乳腺癌发病有直接关系C.月经初潮早、绝经年龄晚与乳腺癌发病有关D.初次足月产的年龄与乳腺癌发病有关E.乳腺纤维腺瘤与乳腺癌有关K型题1.下列哪些可能是甲状腺切除术的并发症?①喉返神经麻痹②甲状腺功能低下③甲状旁腺功能低下④气管塌陷A.①②③B.①③C.②④D.②E.①②③④2.单纯性甲状腺肿的病因可分为:①甲状腺素原料缺乏②甲状腺素需要量增加③甲状腺素合成障碍④甲状腺素分泌障碍A.①②③B.①③C.②④D.②E.①②③④3.下列属于良性病变的是:①乳腺纤维腺瘤②乳腺病③乳管内乳头状瘤④乳腺分叶状囊肉瘤A.①②③B.①③C.②④D.②E.①②③④4.下列有关急性乳腺炎正确的有:①急性乳腺炎多发于初产妇②急性乳腺炎早期即应切开引流,否则易形成脓肿③患侧乳腺应停止—乳,以吸奶器吸尽乳汁④急性乳腺炎是乳汁淤积引起的非化脓性感染A.①②③B.①③C.②④D.②E.①②③④5.乳腺癌的治疗包括:①手术治疗②化学药物治疗③放射治疗④内分泌治疗A.①②③B.①③C.②④D.②E.①②③④6.乳癌根治术切除的范围包括:①整个乳房②胸大、小肌③腋窝淋巴结④锁骨下淋巴结A.①②③B.①③C.②④D.②E.①②③④二、名词解释1.甲状腺危象2.继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3.乳腺囊性增生病4.急性乳腺炎5.Cooper韧带6.乳腺腺叶三、简答题1.简述基础代谢率的测定及其意义。
乳腺囊肿的正确治疗方法
乳腺囊肿是一种常见的乳腺疾病,它主要是由于乳腺管的阻塞导致液体在乳腺组织中积聚而形成的。
乳腺囊肿通常会导致乳房肿胀、疼痛、乳腺组织增生等不适症状,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一定的困扰。
因此,正确的治疗方法对于乳腺囊肿的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乳腺囊肿的正确治疗方法。
首先,对于乳腺囊肿的治疗,患者首先需要到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查。
医生会通过乳腺超声、乳腺X光摄影、乳腺核磁共振等检查手段来确定乳腺囊肿的位置、大小以及性质。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地判断乳腺囊肿的情况,为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其次,根据乳腺囊肿的具体情况,医生会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对于一些较小、不明显的乳腺囊肿,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进行定期的随访观察,观察囊肿的生长情况。
而对于一些较大、明显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囊肿,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通常包括穿刺抽液、囊肿切除等方式,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症状。
此外,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缓解乳腺囊肿
带来的不适症状。
比如,注意保持乳房的清洁,避免乳腺受到外伤,穿着合适的内衣等。
此外,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也对缓解乳
腺囊肿有一定的帮助,比如避免过度饮酒、摄入过多咖啡因等。
总的来说,乳腺囊肿是一种常见的乳腺疾病,但是通过正确的
治疗方法是可以得到缓解的。
患者在发现乳腺囊肿后,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检查和治疗。
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保持良好的
生活习惯,这对于缓解乳腺囊肿的症状也是有一定帮助的。
希望每
一位患者都能早日康复,过上健康快乐的生活。
乳腺区段切除术加乳核散结片治疗乳腺囊性增生89例疗效分析【摘要】目的乳腺区段切除术加乳核散结片治疗乳腺囊性增生89例疗效分析。
方法分析89例乳腺囊性增生采用乳腺区段切除术加乳核散结片治疗。
结果治疗89例中,临床手术过程顺利,85例术后5-7天切口甲级愈合,无并发症,随访1至3年无再发或复发。
结论采用该法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区段切除;乳核散结片;囊性增生乳腺囊性增生病也称慢性囊性乳腺病(mastopathy),是妇女常见病之一,常见于中年妇女,病程长,发展缓慢。
其突出的临床表现是乳房胀痛和肿块,明显的临床特点是部分病人有周期性,疼痛与月经周期有关。
主要体征是一侧或双侧乳腺可触及多个大小不等、形状不一肿块,这些肿块可局限于乳腺的一部分,也可分散于整个乳房,质地韧,与周边乳腺组织分界不清。
部分病人可有乳头溢液等症状。
笔者从2004年1月至2008年6月采用乳腺区段切除术加乳核散结片相结合的方法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89例,临床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观察的病例从2004年1月至2008年6月在我院门诊初诊的女性乳腺囊性增生病病人89例,年龄在20-56岁,平均43.5岁,病程4个月-12年,平均3.8年。
单侧乳房发病的26例,双侧乳腺发病的63例;乳腺疼痛程度:轻度10例,中度45例,重度34例;所有病例均出现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的局限性囊性乳房肿块,囊性肿块直径在2.0cm-4.5cm;部分病例有乳头溢液。
全部病例均经红外线扫描或b超检查、钼靶x线检查等辅助检查手段,极少部分病例行穿刺肿块针吸做细胞学检查,以排除乳腺癌、乳腺纤维瘤等其它良、恶性疾病。
1.2 治疗方法手术前先口服乳核散结片一个疗程20天,每天3次,每次4片。
月经干净后第3天开始服,至月经期前停服。
月经干净后第4天起可以择期手术,手术方式采用乳晕外弧形切口或腋窝下腋前线弧形切口,沿乳腺表面分离皮瓣,使肿块充分暴露,然后做乳腺囊性增生区段切除术,切除范围根据术前所做的辅助检查结果及术中探查到的肿块大小来决定。
慢性乳腺囊性增生症(慢乳病)
类别:外科或乳腺外科
概述:
乳房囊状增生症(普外)简称慢乳病,是与内分泌相关的非炎症、非肿瘤的腺内组织增生性疾病。
临床表现主要有乳房胀痛,乳房肿块和乳头溢液。
月经来潮前症状加重,经后症状减轻。
本病在青中年女性乳房肿块中占多数,超过肿瘤的发生率,其发生呈慢性表现。
国外医学专家认为,目前本病治疗无特效药。
症状轻的无需治疗,定期观察病情变
化,病变局限症状重的患者,可手术切除。
由于本病有恶变的可能,因此,就医者日益增多。
症状表现:
1.患侧乳房随月经周期疼痛。
2.一侧或两侧乳房内可触及条索样或结节样肿块,质轫,边界不清。
3.乳头有黄绿色、棕色或血性溢液。
诊断依据:
1.乳房疼痛,肿块,乳头溢液。
2.针吸细胞学或活组织切片检查可明确诊断。
3. 乳房红外线扫描、B超、钼靶或干板X线片可协助诊断,
但只有参考价值。
4。
乳房肿块的大小、质地、边界是否光滑、与周围组织有无粘连等对肿瘤性质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熟练外科医师的手感比红外扫描、B超、X线等更有协助诊断价值。
证候分型:
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气滞(肝郁)、气郁、阴虚(冲任不调)、血瘀等,少有湿、热等证型。
鉴别诊断:
1.乳腺癌.
2.乳管内乳头状腺瘤.
3.乳腺纤维瘤
治疗:
治疗原则
1.内分泌治疗.
2.定期复诊,观察其变化。
3.对症处理。
4.中药治疗。
5.怀疑恶变时,手术切除。
方法:
1.症状轻者,可不治疗,应定期复诊,观察其变化。
2.症状重,痛剧者,可用内分泌治疗,或复方碘溶液,同时给维生素E,乳结平等药物治疗。
3.中药治疗有确切疗效。
常以逍遥散为基本方,临证加减。
加用内分泌治疗,疗效更佳。
每二周复查一次。
治疗二~三月后,增生的肿块大都可消失。
如肿块不减少反而增大,质地变硬,应重作活检,改变治疗方案。
消遥散组成:柴胡9 薄荷4 云苓15 白芍10 炙甘草5 当归12 白术15 生姜3
[加减法] 肝郁,加青皮9 郁金12 香附10 ;B.血虚,加熟地15 ;潮热,加丹皮12 栀子10 ;头痛,加川芎12 白芷12 ;合并有肝肿大,肝区疼痛,加丹参18 鳖甲15 生牡蛎24 ;乳房肿块胀痛,则加穿山甲12 王不留行10 青皮9。
4.乳腺纤维瘤与慢乳病是不同的两种病,个别中医师把这两种病按相同的证施治,常延误病情。
乳腺纤维瘤用中药治疗无效。
为防恶变,纤维瘤应尽早手术治疗。
乳腺癌更不应该仅用中草药治疗。
5.中医教科书和中医著作中的错误也不少。
有所谓“手术后容易多发或复发”的错误论断。
疾病的“复发倾向”与“手术引起复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6。
病变局限者可行手术切除。
注意:
教会病人自己进行检查,注意肿块的增长速度和硬度,一旦
出现增长快而变硬的肿快,应高度怀疑恶变的可能。
该病有些可以自愈,但也有少数病人可能发生恶变(约5%)。
因此,预防本病恶变是关键。
叮嘱患者每3-6个月复查1次,一般初诊时,需行肿块穿刺作细胞学检查和组织切片检查。
特别是对于单侧性,肿块质地较硬,边缘不光滑者更应提高警惕。
慢乳病用中药治疗,有确切疗效,配以内分泌治疗,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乳腺纤维瘤用药物治疗无效,应手术切除。
师承派、经典派、江湖派的中医先生容易误诊,相当多的现代医学学得不好的学院派的中医师也不能很好的处理此类
疾病。
慢乳病的中医治疗,是被现代医学挤压得剩余不多的几块阵地中,较为重要的一块。
希望同道一定好好把握这块阵地,不要因误诊太多,而丧了这块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