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学 第二章 细胞
- 格式:ppt
- 大小:7.01 MB
- 文档页数:39
人体解剖学知识点第一章绪论知识点总结1.人体解剖生理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规律的科学2.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是新陈3.物质代谢包括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
4.强度等于阈值的刺激,称为阈刺激。
强度小于阈值的刺激,称为阈下刺激;强度大于阈值的刺激,称为阈上5.人体功能的调节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
6.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
7.反馈分为负反馈和正反馈。
8.人体内所有液体的总称为体液。
它包括体内液和体外液两部分,其中体外液是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称体内环境。
第二章细胞知识点总结1.基本组织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
2.细胞膜主要是由脂质、蛋白质和糖类三种物质构成。
3.细胞膜的功能有物质转运功能和受体功能。
4.易化扩散的三个特点:特异性、饱和性和竞争性抑制。
5.细胞膜对物质的转运中,属于被动转运的是单纯扩散和易化扩散,属于主动转运的是主动转运和入胞及出胞作用。
第三章基本组织知识点总结1.基本组织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
2.单层上层包括单层扁平上皮、单层立方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3.复层上皮包括复层扁平上皮和变移上皮。
4.疏松结缔组织的细胞有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和脂肪细胞。
5.疏松结缔组织的纤维有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和网状纤维。
6.肌组织根据其结构和功能特点可分为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三类。
7.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构成。
8.神经元由胞体和突起两部分构成。
9.神经纤维根据有无髓鞘分为有髓神经纤维和无髓神经纤维两种。
第四章运动系统知识点总结1.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
2.骨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四种。
3.骨由骨质、骨膜和骨髓构成。
4.骨质分为骨密质和骨松质两种。
5.关节有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构成。
6.脊柱是由7块颈椎、12块胸椎、5块腰椎、1块骶骨和1块尾骨连结而成。
人体解剖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细胞、基本组织及运动系统第三章人体的基本生理功能第四章血液的特性与生理功能第五章循环系统生理第六章呼吸系统生理第七章消化系统生理第八章机体的体温与调节第九章泌尿系统解剖与生理第十章神经系统解剖与生理第十一章特殊感觉器官的解剖与生理第十二章内分泌系统第十三章生殖系统第一章绪论生理学研究内容大致可分整体水平、器官和系统水平、细胞和分子水平三个不同水平。
根据实验进程可将生理学实验分为慢性实验和急性实验,后者又分为在体实验和离体实验两种。
第二章细胞、基本组织及运动系统第一节细胞细胞膜主要由脂质、蛋白质和糖类等物质组成。
液态镶嵌模型:生物膜以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其中镶嵌着具有不同分子结构,从而具有不同生理功能的蛋白质。
单纯扩散:某些脂溶性小分子物质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的扩散过程。
细胞的物质转运有几种方式,简述主动运转的特点:单纯扩散(自由扩散)、易化扩散(通道:化学电压机械门控;载体:结构特异性饱和现象竞争性抑制)、主动转运(原发性:利用代谢产生的能量将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进行跨膜转运的过程;继发性:能量不直接来自ATP的分解,而是依靠Na+在膜两侧浓度差,即依靠存储在离子浓度梯度中的能量完成转运,间接利用ATP)【借助于载体、逆浓度差或电位差转运并需要能量】、入胞(吞噬、吞饮、受体介导入胞)和出胞等。
跨膜信号传导1由通道蛋白完成的,电压、化学、机械门控通道2由膜受体、G蛋白和G 蛋白效应分子组成的3酶耦联受体信号传导。
细胞凋亡:由一系列细胞代谢变化而引起的细胞自我毁灭,又称程序性细胞死亡PCD,是在基因控制下,通过合成特殊蛋白而完成的细胞主动死亡过程。
细胞周期:细胞增殖必须经过生长到分裂的过程成为~,分为G1、S、G2、M四期。
细胞衰老:细胞在正常环境条件下发生的细胞生理功能和增殖能力减弱以及细胞形态发生改变,并趋向死亡的现象。
第二节基本组织人体四种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一、人体生理学的任务人体生理学是研究人体机能活动规律的科学,具体地讲是阐述人体各种机能活动发生的原理,发生的条件以及人体的机能整体性及其与环境变化的对立统一关系,从而认识人体整体及其各部分机能活动的规律。
二、人体解剖学的任务人体解剖学的任务是研究人体各部正常形态结构的科学.主要包括:大体解剖(肉眼)、组织学(显微镜)和胚胎学(发育过程)。
三、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人体解剖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各部正常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四、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1.细胞分子生理学:在细胞分子水平研究细胞内各种微小结构的功能及细胞内各种物质分子特殊化学变化过程称为细胞分子生理学.例如细胞膜分子结构和生理功能,肌丝生理功能等.2. 器官生理学:在器官系统水平研究各器官及系统生理活动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称为器官生理学。
例:心脏功能的研究,化学物质对离体心脏的影响.3。
整体生理学:在整体水平研究完整机体各个器官及系统生理活动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称为整体生理学.例如:一般药理实验就是在整体条件下进行。
五、生理学的实验方法生理学实验是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观察某一生理过程产生的机制及其因果关系。
1. 急性实验法(1)离体器官或组织实验法:往往从活着的(麻醉或击昏)的动物身上取出要研究的器官或组织置于近乎生理状态的环境中进行实验和观察。
例:蛙心灌流实验等。
(2)活体解剖实验法:一般在动物失去知觉(麻醉或去大脑)而仍存活的情况下进行实验。
例:动物血压实验等。
2. 慢性实验法慢性实验则以完整健康而清醒的机体为对象,在外界环境尽量保持自然的条件下,对某种功能进行研究。
这种动物可以进行长期实验观察故称为慢性实验.例如:动物的长期毒性试验。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第一节细胞细胞是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生长发育的基本单位。
一、细胞的结构及其功能根据光镜观察一直分为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三部分.自从应用电镜研究细胞内部结构以后对细胞的基本结构又有了新的认识,提出了细胞包括“三相结构”的概念。
第一章绪论1、人体解剖生理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和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1、人体解剖学的研究方法。
急性实验法,包括离体实验法和在体实验法。
慢性实验法。
2、解剖学姿势。
直立,两眼向前平视;两臂自然下垂,掌心向前,两脚并拢,脚尖向前。
3、简述轴、面和方位。
垂直轴、矢状轴、冠状轴;矢状面、冠状面、水平面;上下、前后、内侧、外侧、内和外、深、浅。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1、单纯扩散:单纯扩散是指脂溶性小分子物质由细胞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扩散的过程。
2、Na+-K+泵:细胞膜上存在的泵蛋白。
3、易化扩散:易化扩散是指非脂溶性或脂溶性很小的物质,在特殊蛋白质的作用下,由高浓度一侧通过细胞膜向低浓度一侧扩散的过程。
4、受体:受体主要指细胞中一种特殊蛋白质,能识别化学信使并能与之特异结合从而引起细胞的生理效应。
具有特异性,饱和性,可逆性,转发化学信息的特征。
5、主动转运:是指细胞通过本身的某种耗能过程,将物质分子或离子由膜的低浓度一侧移向高浓度一侧的过程。
、试比较被动运转和主动运转的不同点.主动运输:耗能、由低浓度向高浓度、被动运输:不耗能、由高浓度向低浓度、2、钠泵活动的意义。
①由钠泵活动造成的细胞内高K+,是许多代谢反应进行的必需条件.②钠泵活动能阻止细胞外Na+和与之伴随的水进入细胞,可维持细胞正常的渗透压和形态③钠泵活动能建立起一种离子势能储备,可用于细胞的其他耗能过程。
第三章运动系统1、关节:是指骨与骨之间以结缔组织连接在相对的骨面之间,具有骨腔。
2、骨连接:骨与骨之间的连接。
1、关节的基本构造和运动。
人体各部关节的构造虽不尽相同,但其基本结构都是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构成。
基本构造:⑴关节面,是构成关节各骨的连接面。
⑵关节囊,是由结缔组织构成的膜性囊(附于关节的周围或其附近的骨面上,可分为内外两层)。
⑶关节腔,是使关节囊所围成的密闭腔隙.关节的运动:关节在肌肉的直接牵引下可以进行滑动、曲和伸、内收和外展、旋内和旋外以及环转等多种运动方式。
人体解剖学—细胞细胞第一节细胞的形态细胞(cell):是一切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人体细胞的形态和大小,随环境和功能的不同而异,例:有收缩功能的肌肉细胞,呈长棱形(图I 1-1-1);血液中输送氧的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盘状(图I 1-1-2);接纳和传导刺激的神经细胞,有长短不同的突起(图I1-1-3)。
细胞大小很不一至,一般在显微镜下才能见到,成人的体人体约有1800万亿个细胞。
第二节细胞的结构细胞的结构: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组成(图I 1-2)。
1 细胞膜(cell membrane):也叫质膜,细胞表皮的一层膜,厚度7.5纳米(1纳米=1/1000微米)(1)细胞膜的化学成分:是类脂、蛋白质和一定量的成分。
(2)细胞膜的分子结构:类脂分子排成内、外两面层,膜上的蛋白质分70~80%子嵌在两层类脂分子之间,称镶嵌蛋白质;少量蛋白质附在类脂分子层的内面叫附着蛋白质;糖分子位于细胞膜的外表面,有的与蛋白质结合成糖蛋白,有的与类脂结合成糖脂(图I 1-3)(3) 细胞膜的功能:维持细胞一定形态,对细胞起保护作用。
活细胞不断新陈代谢,既可从周围环境摄取营养物质和氧,又可排出其新陈代谢产物,细胞内、外物 交换,必须通过细胞膜。
细胞膜有选择性的半透膜,可 以使某些小分子物质透过,而制另一些物质通过,从而 保持细胞内的物质稳定。
2 细胞核(nucleus):位于细胞中央,也有偏于一边的,细胞核的形状一般和细胞形状相适应,如圆形细胞和立 方形的细胞为圆形;长形细胞的核为椭圆形;每个细胞 一般只有一个细胞核。
细胞核由核膜、核仁、染色质和 染色体、核基质组成。
(1)染色质:是细胞的组重要组成部分。
含脱氧核糖核酸(DNA )和蛋白质。
(2) 染色体:主要成分DNA 。
任何细胞内染色体具有 一定形态和数目,并经过细胞分裂,自我复制,代代相 传。
染色体上的遗传基因现已知有1200个,其有DNA 分子的全套密码。
第二章细胞的结构01细胞概述Chapter细胞定义与特点细胞定义细胞特点早期观察显微镜的发明细胞的命名030201细胞发现历程细胞学说内容及意义细胞学说内容细胞学说意义02细胞基本结构Chapter细胞膜的组成细胞膜的功能作为细胞的边界,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同时,细胞膜还承担着细胞间信息交流的重要任务。
细胞质的组成包括基质、各种细胞器和包含物。
基质呈均质半透明状,充满于各种细胞器与包含物之间;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各自承担着不同的生理功能;包含物则包括糖原、脂滴等,是细胞进行代谢活动的物质基础。
细胞质的功能细胞质是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各种化学反应和生物合成过程都在这里进行。
同时,细胞质还参与细胞分裂、分化等生命活动。
细胞核的组成细胞核的功能03细胞器结构与功能Chapter线粒体结构功能分布内质网与高尔基体内质网结构内质网功能高尔基体结构高尔基体功能01020304溶酶体结构过氧化物酶体结构溶酶体功能过氧化物酶体功能溶酶体与过氧化物酶体01020304由双层膜、类囊体和基质三部分构成,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
叶绿体结构光合作用的场所,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叶绿体功能由单层膜与其内的细胞液组成,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
液泡结构调节细胞内的环境,使细胞保持一定的渗透压和膨胀状态。
液泡功能叶绿体与液泡04细胞连接与通讯Chapter紧密连接缝隙连接锚定连接通讯连接细胞间信息传递方式直接接触传递间隙连接传递旁分泌传递自分泌传递05细胞分裂与增殖Chapter无丝分裂过程及特点无丝分裂的过程细胞核先延长,核的中部向内凹进,缢裂成两个细胞核;接着,整个细胞从中部缢裂成两部分,形成两个子细胞。
无丝分裂的特点分裂过程中不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因此被称为无丝分裂。
这种分裂方式通常发生在低等生物或高等生物的特定组织中。
有丝分裂各时期变化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减数分裂过程及遗传学意义减数分裂的过程减数分裂的遗传学意义06细胞衰老与凋亡Chapter表现细胞体积增大、水分减少、酶活性降低、代谢减慢、色素沉积等。
人体解剖学—细胞(2)细胞(2)第二节结缔组织结缔组织(connective tissue):细胞数量少,分布稀疏;种类多,无极性,散布于细胞间质中;细胞间质多。
结缔组织的分类尚未完善、统一,根据形态、结构分为固有结缔组织、软骨、骨组织、血液和淋巴四类(图I 2-4)结缔组织功能:不同类型的结缔组织具有不同功能,具有联结、支持、保护、修复、营养、运输等作用。
(一)固有结缔组织1疏松结缔组织(loose connestive tissue):通常说的结缔组织系指疏松结缔组织而言;分布广,存于器官之间和各种组织之间,因细胞和细胞间质排列疏松固称疏松结缔组织;功能是连接、营养、保护、防御等。
疏松组织的细胞种类多,其形态、结构、功能各不同:(图I 2-5)(1)成纤维细胞(fiboblast cell):是疏松结缔组织常见、数量多的一种细胞,具有合成、分泌胶原蛋白、弹性蛋白和多糠蛋白,形成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和基质的作用。
如创伤修复时会积极参与合成和分泌蛋白质,形成纤维和基质。
(2)脂肪细胞(fat cell):有合成和储存脂滴的作用。
可以储存脂肪,当脂肪气化分解时可放出大量热能。
(1)间充质细胞(mesenchymal cell):分化程度较低的细胞;具有多面分化的潜能,如在炎症或创伤修复中,可分化成纤维细胞、脂肪细胞、平滑肌细胞和肥大细胞。
(2)巨噬细胞(macrophage cell):是体内吞噬作用最强细胞,数量多,分布广;有吞噬异物、衰老死亡的细胞和参与免疫反应的作用。
(5)浆细胞(plasma cell):具有防御机能和免疫作用的细胞之一,能合成免疫球蛋白即抗体,参与机体体液免疫反应。
(6)肥大细胞(mast cell):肥大细胞的颗粒中含有肝素(防止血液凝固)、组织胺和慢反应物质(与过敏反应有关)。
(二)软骨组织(cartilaginous tissue)软骨结构和功能:具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主要构成耳、鼻、喉和气管等器官的支架以及各关节面的软骨;有一定的硬度和弹性,没有血管和神经;营养由软骨膜内的毛细血管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