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学细胞生理2
- 格式:ppt
- 大小:1.12 MB
- 文档页数:33
人体解剖生理学笔记一、人体解剖学基础1.骨骼系统:主要分为颅骨、脊柱、胸骨和四肢骨。
每个部分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结构特点。
例如,颅骨保护大脑,脊柱支撑身体,胸骨和肋骨保护心肺,四肢骨则支持运动。
2.肌肉系统:人体的肌肉可以分为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三种。
骨骼肌主要分布在躯干和四肢,是人体运动的动力来源;心肌则分布在心脏,负责心脏的收缩;平滑肌则分布在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内脏器官,负责维持内脏的正常功能。
3.循环系统:包括心脏、血管和血液。
心脏负责将血液泵送到全身,血管则负责输送血液,血液则含有各种营养成分和氧气,为身体各部分提供所需的营养和氧气。
4.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
呼吸道包括鼻腔、喉、气管等,负责将空气吸入肺部;肺则负责氧气的交换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5.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等部分,负责将食物消化吸收,为身体提供所需的营养。
6.泌尿系统:由肾、输尿管、膀胱等组成,主要功能是排除体内的废物和多余的水分,保持身体的酸碱平衡。
7.神经系统:包括大脑、脊髓和神经元等部分,负责控制身体的各种活动和感知外部刺激。
二、生理学基础1.细胞生理:人体是由细胞组成的,每个细胞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特点。
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是理解人体生理功能的基础。
2.血液循环:血液循环系统将氧气和营养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分,同时带走废物和二氧化碳。
了解血液循环的原理和机制对于理解人体的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3.呼吸生理:呼吸系统通过吸入氧气和呼出二氧化碳来维持人体的气体交换。
了解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人体如何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
4.消化生理:消化系统负责将食物转化为可被身体吸收和利用的营养物质。
了解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体的能量需求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5.排泄生理:泌尿系统通过排除废物和多余的水分来维持身体的酸碱平衡和水平衡。
了解排泄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如何保持身体健康和预防疾病。
人体解剖学知识:人体组织中的细胞结构与生理功能人体解剖学学科研究的是人体内部的结构和组成,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和整个身体等,其中细胞是构成人体生命的基本单元。
细胞具有复杂的结构和生理特征,这些特征使得细胞能够完成生命活动。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人体组织中的细胞结构与生理功能。
一、细胞结构人体组织中的细胞一般都是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组成。
1.细胞膜细胞膜是细胞内外的界面,它分隔了细胞内部与外界的界限。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双层和外层的糖蛋白。
脂质双层由磷脂和胆固醇组成,具有双层结构,磷脂的疏水尾巴面对内层,而疏水头向外。
这种结构使细胞膜有了半透性,以便通过运输蛋白、离子通道、和二级信使等,来控制物质的进出和细胞的反应。
2.细胞质细胞质是细胞膜内、细胞核外的细胞内物质,它主要由水、有机分子和无机离子组成。
其中水是最为丰富的成分,占细胞质的70%以上,它提供了足够的介质,以便让其他分子在细胞内进行反应。
细胞质中还含有各种细胞器,它们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
3.细胞核细胞核是细胞中最大的器官之一,它负责细胞内的遗传信息的存储和维护。
细胞核由核膜、染色体和核仁组成。
核膜是由两层膜组成的,它定义了核和细胞质两部分之间的界限。
染色体则是DNA的编码器,它包含了所有的遗传信息。
核仁则是一种在核内特有的结构体,它参与了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二、细胞生理功能细胞是组成人体的最基本单位,它们的生理功能对于维持人体的正常运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细胞代谢细胞代谢是指细胞内的所有生化反应,包括合成和分解反应。
这些反应在不同的细胞中都是按照特定的方式进行的,它们协助细胞完成各种生理过程。
例如,线粒体是细胞内产生能量的机构,它通过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细胞内的主要能量物质ATP。
2.细胞信号传递细胞信号传递是指细胞内和细胞间的信息传递过程。
它通过信号分子和受体蛋白来实现,不同类型的信号分子和受体蛋白参与了不同的信号传递途径。
三.肺1.位置和形态肺左、右各一,位于胸腔内、纵隔两侧。
形态两肺外形不同,右肺宽而短,左肺狭而长。
肺呈圆锥形,分一尖、一底、三面(肋面、内侧面、膈面)、三缘(前、后和下缘)。
肺尖(肺上端钝圆)——突向颈根部,高出锁骨内侧上方2—3厘米。
肺底——与膈相邻,故称膈面,向上凹陷。
肋面——与胸廓外侧壁和前、后壁相邻。
内侧面——邻纵膈,又称纵隔面,中间有一凹陷,叫肺门,是主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神经和淋巴管出入肺的部位,这些结构被结缔组织膜包绕,总称为肺根。
三缘——后缘圆钝,前缘锐利(左肺前缘有心切迹(2014),下方有一突起称左肺小舌),下缘锐利。
2.肺的分叶两肺共五叶,左肺借斜裂分为上、下两叶,右肺被水平裂、斜裂分为上、中、下三叶3.肺下界的体表投影两肺下缘均沿第6肋软骨下缘斜向外下方,在锁骨中线处与第6肋相交,在腋中线与第8肋相交,在肩胛线与第10肋相交,进后正中线处,达第10胸椎棘突的高度。
(四)胸膜1.胸膜概念:胸腔由胸廓和隔围成。
胸膜覆盖在胸廓内面、膈上面、纵隔侧面和肺表面的一层浆膜。
覆在肺表面的叫脏胸膜,覆在胸腔各壁内面叫壁胸膜 2.胸膜腔脏胸膜和壁胸膜在肺根处互相移行,共同围成潜在性的密闭腔隙。
胸膜腔左右各一,互不相通。
腔内为负压,仅含少量浆液,可减少呼吸时的摩擦。
3.壁胸膜的分部壁胸膜依其衬覆的部位,可分为四部:①肋胸膜贴于胸壁内面。
②膈胸膜紧贴于膈肌的上面。
③纵隔胸膜贴在纵隔两侧,中部包绕肺根后移行于脏胸膜,在肺根下方前后两层形成肺韧带,连于纵隔与肺之间,对肺有固定作用。
④胸膜顶是肋胸膜和纵膈胸膜向上延续的部分,包被肺尖上方。
4. 肋膈隐窝是肋胸膜和膈胸膜相互移行处所形成的半环形潜在性腔隙,深吸气时,肺下缘也不能完全充满此隐窝。
肋膈隐窝为胸膜腔的最低部位,当胸腔积液时,液体首先积聚于此。
为临床胸膜腔穿刺抽液的部位。
5.胸膜下界的体表投影胸膜下界为肋胸膜与膈胸膜的反折线。
内侧端右侧起于第6胸肋关节,左侧起于第6肋软骨。
人体解剖学与生理学的基本知识人体解剖学与生理学的基本知识人体解剖学与生理学是生物医学领域中的两个重要学科,它们研究人体结构和功能,为医学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基础和指导。
本文将介绍人体解剖学与生理学的基本概念、重要器官和系统,以及它们在人体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
一、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概念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内部结构及其组织关系的学科。
它通过剖析人体和观察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和位置来揭示人体的内在构造。
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概念包括:1. 解剖位置术语:前、后、上、下、内、外等,用于描述器官相对位置。
2. 解剖体位:仰卧位、盘腿位、立位等,用于描述人体特定姿势。
3. 人体主要部位:头、颈、胸、腹、骨盆和四肢,这些部位是人体解剖学的基本组成。
二、人体生理学的基本概念人体生理学是研究人体生命活动的学科,它研究人体器官和系统的正常功能以及它们在不同条件下的调节机制。
人体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包括:1. 细胞生理学:研究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探究细胞是如何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 神经生理学:研究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揭示神经传递的机制以及与感觉、运动等生理过程的关联。
3. 心血管生理学:研究心脏和血管的结构和功能,探究血液的循环过程和相关生理参数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4. 呼吸生理学:研究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揭示氧气进入体内、二氧化碳排出体外的过程。
5. 消化生理学:研究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了解营养物质的摄入、吸收和代谢等过程。
6. 内分泌学:研究内分泌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探究激素的合成、分泌和调节作用。
7. 泌尿生理学:研究泌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了解尿液的生成和排泄。
8. 生殖生理学:研究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探究生殖细胞的产生和生殖过程。
三、人体重要器官与系统1. 心血管系统:包括心脏和血管,主要功能是通过泵血和输送血液,维持全身组织器官的供氧和营养。
2. 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部,主要功能是将氧气吸入体内,二氧化碳排出体外,维持酸碱平衡。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人体解剖生理学第一章绪论一、概述1.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的构成及其形态结构的科学。
细胞:是人体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的基本单位。
组织:结构及功能相似的一类细胞通过细胞间质聚合在一起构成组织。
器官:不同的组织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构成器官。
系统:结构及功能密切相关的几个器官协调配合,共同实现特定的生理功能而成为系统。
2.人体生理学是研究正常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活动,这些功能活动的本质和规律,以及这些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3.人体解剖生理学由人体解剖学和人体生理学组成。
二、生理功能的调节当内、外环境发生改变时,机体的各种功能活动发生相应变化的过程叫做生理功能的调节。
有三种调节形式。
(一)神经调节指由神经系统对生理功能所进行的调节。
基本过程是反射。
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的变化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
特点:快速而精确。
(二)体液调节体液调节是指机体某些细胞分泌的特殊化学物质经体液运输到达所作用的组织、细胞,影响其功能活动。
如机体的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经体液(血液、组织液)运输到达,调节特定组织细胞的功能。
特点:作用缓慢、广泛、持久。
(三)自身调节一些组织细胞自身对周围环境的变化发生适应性反应。
这种调节形式所起的作用有限。
三、解剖学的基本术语(一)人体的解剖方位标准姿势;常用方位术语:1.上和下部位高低关系,头上足下,近头侧为上。
2.前和后或腹侧和背侧近腹面为前,近背面为后。
3.内侧和外侧距人体正中近为内侧,远离为外。
4.内和外与空腔相互位置关系,近内腔为内,远内腔为外。
5.浅和深与皮肤表面相距关系,近皮肤表面为浅,远为深。
6.近侧和远侧距四肢根部近为近,远离为远。
(二)人体的解剖面1.矢状面将人体分为左右两部的切面称之。
2.冠(额)状面将身体分为前后两部的切面。
3.水平或横切面将身体分为上下两部的切面。
四、人体的基本组成(一)细胞细胞是人体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的基本单位。
人体解剖与生理学基础知识概述人体解剖与生理学是研究人体结构和功能的科学领域。
它涉及到人体各个系统、器官、组织以及细胞水平的结构和功能,为我们了解身体运作的基本原理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1. 人体解剖学1.1 组织层次结构•细胞(包括原生质、核、细胞器等)•组织类型(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结构与功能相互关联1.2 器官系统1.2.1 骨骼系统•骨骼的组成•骨骼的功能•关节和运动1.2.2 肌肉系统•肌肉类型(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肌肉收缩原理•运动控制•神经系统组成•神经元结构与功能•神经传递方式1.2.4 循环系统•心脏的解剖和生理•血液循环的过程•血管系统与输送1.2.5 呼吸系统•呼吸器官(肺和气道)•呼吸的过程•氧气与二氧化碳交换1.2.6 消化系统•消化器官(口腔、食管、胃等)•消化过程•营养物质的吸收1.2.7 泌尿系统•肾脏的解剖和生理•尿液形成和排泄•雄性生殖器官(睾丸、输精管等)•雌性生殖器官(卵巢、子宫等)•生殖细胞的生成和传播2. 人体生理学2.1 神经生理学•神经元兴奋和传导•神经递质的作用机制2.2 肌肉生理学•肌肉收缩原理2.3 循环生理学•心血管功能(心率、血压调节)2.4 呼吸生理学•呼吸过程中的肺泡和气体交换2.5 消化生理学•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营养物质的代谢2.6 泌尿生理学•尿液的生成和排泄结论人体解剖与生理学提供了对人体结构和功能的深入洞察,它们相互关联并在整个身体运作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通过研究这些基础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身体机能并应用于医学、保健等领域。
(五)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1.特异投射系统和非特异投射系统根据丘脑各部分向大脑皮层投射特征的不同,将丘脑分为两大系统:特异投射系统和非特异投射系统(1)特异投射系统:皮肤浅感觉、深感觉、视觉、听觉及味觉等一些经典的传导束,经脊髓或脑干上升到丘脑感觉接替核(包括后腹核、外侧膝状体及内侧膝状体等),再向大脑皮质特定感觉区投射,主要终止于大脑皮质的第四层细胞。
由于每种感觉的传导投射途径都是专一的,并具有点对点的投射关系,故称为特异投射系统。
其主要功能是引起特定的感觉,并激发大脑皮质发出传出神经冲动。
2.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具有上行唤醒作用。
主要通过丘脑非特异投射系统而发挥作用,其作用是维持与改变大脑皮质的兴奋状态。
此系统是一个多突触接替的上行系统,因此易受药物的影响而发生传导阻滞。
例如巴比妥类催眠药的作用可能是由于阻断了上行激动系统的传导,一些全身麻醉药(如乙醚)也可能是首先抑制了上行激动系统和大脑皮质的活动而发挥麻醉作用的。
3.内脏痛与牵涉痛(1)内脏痛指内脏本身受到刺激所产生的疼痛。
内脏痛的传入神经大部分是交感神经干内的传入纤维;通过后根进入脊髓,然后和躯体神经基本上走着同一上行途径。
但食管、气管的痛觉是通过迷走神经干内的传入纤维进入中枢而上传的;部分盆腔器官(如直肠、膀胱三角区、前列腺及子宫颈等)的痛觉传入神经纤维是沿盆神经进入骶髓的。
内脏痛与皮肤痛相比较有下列特征:①缓慢、持续、位不精确和对刺激的分辨能力差②使皮肤致痛的刺激(切割、烧灼等),作用于内脏一般不产生疼痛;而机械性牵拉、缺血、痉挛和炎症等刺激作用于内脏,能产生疼痛(2)牵涉痛内脏疾病往往引起身体远隔的体表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的现象,称为牵涉痛。
如心肌缺血,可发生心前区、左肩,左上臂的疼痛;胆囊病变,右肩区疼痛;阑尾炎:上腹部或脐区疼痛。
(六)中枢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1.脊休克指脊髓与高位中枢离断后,断面以下的脊髓暂时丧失反射活动的能力,进入无反应状态的现象。
人体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科学和方法人体是一种复杂多样的生物体,其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一直是医学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解剖学和生理学是深入探究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学科,它们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人类身体的内部结构和机能以及预防和治疗疾病。
本文将从人体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两个方面探讨其科学和方法。
一、人体解剖结构的科学和方法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内部构造的科学,旨在理解人体的形态、组成和各个结构之间的关系。
它一般分为四个主要层次: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
1. 细胞层次:细胞是构成人体最基本的单位,人体有大约60万亿个细胞。
细胞主要由胞质、细胞膜和核三部分组成。
胞质是细胞内大部分的物质,包括细胞器、细胞骨架和维持生存的小分子。
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壳,为细胞内外分界线,the细胞核是细胞中最重要的部分,是控制细胞生命活动的中心。
2. 组织层次:各种不同类型的细胞能够组成各种不同的组织,例如,我们身体中有n种不同的组织类型,包括骨骼肌、平滑肌、神经组织、结缔组织和上皮组织等。
3. 器官层次:器官是由一组或多组不同的组织结合而成,执行各种复杂的功能。
例如,人体内的心脏、肺、肝、胃、肾等都是器官,除心脏外,这些器官都能存在对称性,即人体内有两个相同的器官,位于左右两侧。
4. 系统层次:多个器官可以组成一个系统,一个系统能够完成特定功能。
例如,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
为了理解人体的解剖结构,解剖学家通过对无数个尸体的分析和比较观察来获取数据,这种方法被称为解剖解剖学。
二、人体生理功能的科学和方法人体生理学是研究各种生物系统如何协调工作和维持人体正常生活的科学,我们的身体包含着多个系统来执行不同的任务,人体的正常运转需要大量的内分泌、神经、心血管等系统的协作,人体生理学旨在帮助我们理解这些系统如何工作。
人体有许多生理功能,其中一些包括:1.消化:人体通过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等组成的消化系统,将食物转化为营养物质,并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不同部位。
人体解剖学名词解释(2)人体解剖学名词解释颈动脉小球:是一个扁椭圆形小体,借结缔组织连于颈总动脉分叉处的后方,属于化学感受器,能感受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的刺激,调节二氧化碳浓度。
颈动脉窦:颈动脉窦是颈内动脉起始处的膨大部分,其管壁的外膜下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为压力感受器。
掌浅弓:由尺动脉终支与桡动脉的掌浅支合成,位于屈指腱浅面。
掌深弓:由尺动脉掌深支与桡动脉的终支合成。
位于屈指腱深面。
静脉角:由同侧的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在胸锁关节的后方汇合而成,汇合处的夹角称静脉角。
是淋巴导管的注入部位。
乳糜池:是指胸导管起始处的膨大部,由肠干和左、右腰干汇合成。
冠状沟:靠近心底处,略呈环形,前方被肺动脉干所中断,是心房与心室的表面分界线。
卵圆窝:是指在右心房的后内侧壁(或房间隔)下部,有一卵圆形的浅凹,是胎儿时期卵圆孔闭合后的遗迹。
三尖瓣:右房室口周缘的纤维环上附有的三片三角形的瓣膜。
心脏收缩时,三尖瓣封闭右房室口,防止血液逆流。
心包:是包裹心脏和出入心脏大血管根部的纤维浆膜囊,分为纤维心包和浆膜心包。
动脉韧带:由肺动脉干分叉处稍左侧连至主动脉弓下缘的纤维结缔组织索动脉韧带,是胎儿时动脉导管在出生后闭锁的遗迹。
腹腔干:为一粗短动脉干,在膈的主动脉裂孔稍下方起自腹主动脉前壁,向前达胰上缘,分为3条较大的分支:胃左动脉,脾动脉,肝总动脉。
毛细淋巴管:是淋巴管道的起始部分,以膨大的盲端起始,彼此吻合成网,其管壁仅有单层内皮细胞构成,无基膜。
颈总动脉:是头颈部的动脉主干,左、右各一条。
右颈总动脉起自头臂干,左颈总动脉直接起自主动脉弓。
奇静脉:由右腰升静脉向上穿行膈延续而成,延椎体右侧上升,至4、5胸椎高度向前跨越右肺根上方注入上腔静脉。
心传导系:位于心壁内,主要由特殊心肌细胞组成,包括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左、右束支和Purkinje(浦肯野)纤维网等。
其主要功能是产生及传导冲动,维持心的正常节律,并使心房收缩与心室收缩保持协调。
第100课人体解剖学——细胞本章知识点●细胞的定义●细胞的结构●细胞的功能●细胞的生长条件章节重点●熟记细胞的结构细胞的定义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一切有机体(除病毒外)都由细胞构成,细胞是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
1.细胞具有独立的、有序的自控代谢体系,是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2.细胞是有机体生长与发育的基础3.细胞是遗传的基本结构单位,细胞具有遗传的全能性4.没有细胞就没有完整的生命(病毒必须寄居在活体内)5.除病毒以外,其他生物都是细胞构成的6.细胞具有统一性和差异性细胞为所有生物的基本元素。
人体每一部分都由细胞组成,它是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被称作“人体大厦的一块砖”。
细胞的结构细胞的结构人类细胞的种类很多,其大小、形态及功能也各异,但其基本结构都是相似的,都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及其余部分构成。
1.细胞膜细胞膜是细胞的皮肤,正如人体的天然保护屏障——皮肤一样,是包裹在细胞表面的半透明膜,包围着整个细胞质,也称质膜。
细胞膜是一切细胞必不可少的基本结构,它由脂肪和蛋白质组成。
作用:(1)具有渗透性它有能力让一些物质进入细胞,将另外的一些物质拒之门外。
其功能就像过滤网,可溶解的物质可经由细胞膜进入或离开细胞。
营养物质可以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满足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需要,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也可以通过细胞膜排出,从而完成新陈代谢。
(2)细胞膜具有一定的自我修补能力当细胞膜轻度破损时,自身可以很快修复以保持细胞的完整性;若破损严重,则会导致细胞死亡。
2.细胞质细胞质又称细胞浆,是包裹在细胞膜内的半透明胶状物质。
它位于细胞膜与细胞核之间。
细胞质由基质、细胞器(内质网、核糖体、线粒体、高尔基复合体、中心体、溶酶体、液泡)和内含物组成。
作用:含有细胞成长、繁殖以及自我修复所需的营养,如水分、无机盐、蛋白质、糖类等,是细胞新陈代谢及物质合成的重要场所。
3.细胞核细胞核是细胞中心部分的浓密物质,是细胞膜内最大的结构,也是细胞的主要构成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