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与管理第三讲 文化产业资源与开发
- 格式:ppt
- 大小:4.67 MB
- 文档页数:39
论文化资源的开发与文化产业的关系与发展本书重点解读了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关系,反映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发展,从一切说法看,是正式的,并且是在基本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结合了国家在保护和发展历史文化资源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以及在某些领域所取得的进步,并进行了具体而又透彻的分析,创造了促进产业发展的新理念和解决方案,对开发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对文化资源和以及文化产业的发展产生比较积极的作用。
标签:文化资源的开发;文化产业的发展;产业机构调整;经济可持续发展《从文化资源、文化产业:保护和开发歷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是一个系统的理论探讨,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历史的资源进行认识与开发,进行战略的开发并发展文化产业。
本文着重阐述了中国古代文化资源与现代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关系。
建立一个系统的基本理论,在这本书的基础上结合国内资源利用案例,详细的分析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和发展,提出了新的想法和解决方案,促进文化资源产业化的发展。
历史文化资源的特点、性质、分类和构成,在文化资源的保护、发展等方面的创新研究的基本理论,对中国历史和文化资源的保护,创造力和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从而促进中国文化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提升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竞争活力,使得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我国文化软实力的进步。
一、文化资源地位文化资源是国家文化产业的基础,往往注重了解这个国家的历史和现实,了解世界和生活,文化资源集中展示整个民族对世界的整体认识与自我感受,也往往积累着最深刻的精神原则和人的基本行为。
从这段话中让我感受到文化资源它所产生的的巨大的影响力,它让我觉得,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在一些民族文化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没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深厚的文化,文化产业就无法建设,文化产业就无法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二、我国文化资源及文化产业现状中国的文化资源绝对极其丰富,但为什么中国的文化产业一直没有能够崛起,书中共概括出了四点。
文化资源的开发与管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文化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作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一个城市的宝贵财富,文化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关乎到国家形象的宣传、文化产业的发展、旅游业的繁荣等多个方面。
那么,如何进行文化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呢?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
首先,政府在文化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政府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鼓励和支持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例如,政府可以提供资金支持,开展文化项目,举办艺术展览和演出,以及修复和保护历史遗迹等。
另外,政府还应该建立相关的机构和部门,来负责文化资源的管理和保护,确保它们得到合理的利用和保护。
其次,要想进行有效的文化资源开发与管理,需要加强和改进相关的研究和教育。
研究人员和学者可以对文化资源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以发现其独特价值和潜力。
教育机构可以开展相应的课程和培训,培养专业人才和人们的文化意识,以提高他们对文化资源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要建立起文化资源的数据库和档案,以供研究和教育的需要。
第三,参与者的积极参与和合作也是文化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关键要素。
这包括当地居民、企业和非政府组织等各方面的积极参与。
他们可以提供资源和支持,参与组织和举办相关的活动,以及提供建议和意见。
此外,要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借鉴他们的经验和做法,以提高文化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水平。
最后,要加强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文化资源是有限的,需要得到合理的保护和管理,以确保其能够持续发展和传承下去。
这包括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修复工作,规范文化市场的发展,加强文化产业的监管等。
此外,要注重文化资源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避免对环境造成破坏和污染。
总之,文化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
政府、研究机构、教育机构以及各个参与者都应该共同努力,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加强研究和教育,促进参与与合作,加强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以实现文化资源的充分发展和利用。
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文化产业发展应因地制宜姓名:李金学号:0909210034班级:0959 专业:文化产业管理摘要:中国地域幅员广阔,塑造了丰富的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地域文化资源。
在建设特色社会主义市场型经济的大前提下,具有“朝阳产业”之称的文化产业被引入我国发展战略并迅速在各省市普及。
然而,与国内这种空前的文化产业发展热情对比之下的是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误区。
本文从基础文化产业的发展环境及市场对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误区着手,提出某些畸形文化产业发展正在淹没文化和产业本身,文化资源应进行合理的产业开发等观点。
期望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实现文化产业集约型增长。
关键词:华夏文化产业化资源畸形发展人才尊重政策扶植创新教育制度正文:绪论960万平方公里、56个民族、13亿人口,这样一个地大物博人文复杂的中国,其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理所当然是蓬勃兴旺的。
入世以来,不仅仅是大量资金涌入中国,同时还有很多外国的文化、理念也在冲击人们的思想。
将丰富的文化资源产业化对发展中中国而言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发展文化产业、增强国家软实力已经成为国家战略,从而促使传统产业形态的改写和升级;促成文化原创能力的现代化发展;促进国家的竞争力,维护文化安全。
值得深思的是我们现在仍有某些政府个人借国家大战略之名,信奉“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把文化当作生财之道,把文化当作立项圈地骗钱的噱头。
不顾经济环境人才局限拔苗助长,盲目上马;不能正确审视自己的优势,竞相模仿,迫使珍贵的文化资源成为经济发展的牺牲品。
笔者认为,某些畸形文化产业发展正在淹没文化和产业本身,文化资源应受到合理的产业开发,文化产业市场急需观念、结构的调整,使我国文化产业真正以文化资源为开发基础;以坚持国家政策为核心;以特色经营,创意护航作为原动力。
发挥文化产业独特优势,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
本论一、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市场的基本现状“衣食住行,皆是文化。
所以经济的勃兴,与文化的推广能力息息相关。
讲义第三章文化资源的开发我们所学的文化资源概论,重点是要认识什么是文化资源,怎样开发文化资源,怎么保护文化资源,怎么管理文化资源,这是本课程学习的全部重点。
而第三章,文化资源的开发,就是重中之重了。
第一节文化资源的开发目前,我国是一个“文化资源的大国,同时又是文化产品的小国”。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各类文化资源极其丰富,数不胜数。
其他的不说,据记载,中国仅戏曲就有275种,影响最大的有京剧、越剧、沪剧、豫剧等10多种。
我国还拥有35项世界遗产,其中文化遗产24处、自然遗产6处、文化和自然双遗产5处,位居世界第三。
这些都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得天独厚的重要条件。
如同工业发展离不开矿产资源一样,发展文化产业同样离不开文化资源。
对文化资源来说,谁占有它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谁率先将其开发成文化产品和服务,谁才真正拥有了它,掌握了它的主动权。
因此,要使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资源,第一位的任务是大力提高文化资源的“挖掘、开采、利用、再生”能力。
一国文化产业强大是否似乎与该国文化资源关系不大。
例如美国,建国区区二百多年,历史颇为短暂,但其确实是世界文化产业的大国,它广泛利用全球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创造出一个有一个高利润的文化产品,就那动漫来说,其《埃及王子》是来自埃及文化,《小美人鱼》取材于丹麦童话,《花木兰》《功夫熊猫》取材于中国等。
对比中国与美国,前者是文化资源大国,又是文化产品的小国,后者是一个文化资源的小国,却是文化产品的大国,这两者之间的对比,颇耐人寻味,究其个中原因,就在于“开发”的不同。
一、文化资源开发的原则文化资源开发的界定:文化资源的开发是指为发挥、提高和改善文化资源的利用率,并使文化生产顺利进行锁采取的一系列技术经济措施与活动。
这种开发的实质,是尽可能地发现和利用各种文化资源,通过劳动加工,使其具有较高文化价值的产品。
文化资源的形态有多种:衣、食、住、行——服饰,饮食(中国八大菜系),民居,交通等,宗教(道教,佛教),武术文化,红色文化资源,海洋,捕鱼,农耕,游牧,寻根文化,体育文化,民俗(节庆)文化等等。
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资源的关系——以西塘古镇旅游纪念品开发为例我国是一个文化资源大国,但并不是一个文化产业强国,这是因为对文化资源优势的认识有偏颇。
其实,文化资源的优势并不能天然地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质是文化资源不断转化为文化产品、服务的过程,文化产业的发展不能为文化资源所累,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有去资源化的思想。
那么如何利用丰富的文化资源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少不了创意的支撑、技术的支持和合理的营销手段。
文化资源的一大特性是非独占性,即文化资源是一种可供全人类共享的精神财富,是可供其他人进行文化再创造的资料,谁的借鉴、创新能力强,谁就能占有更多的文化资源,利用异地文化资源开发自己文化产品的例子比比皆是。
所以更要充分利用好本地的特色文化资源加速文化产业的发展。
位于我国浙江省嘉善县的西塘古镇的旅游产业开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西塘是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最具水乡魅力影视基地,人文资源丰富,自然风景优美,是古代吴越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有"吴根越角"之称。
但是,在富饶美丽的江南,这样的古镇非常多,风格大多类似,商业化气息浓重,西塘与其他古镇最大的不同就是她保持了水乡的原生态,被人们称为生活着的千年古镇。
西塘的另一个特色就是它的旅游纪念品颇具特色。
旅游纪念品是旅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近年来我国各大景点的旅游纪念品趋同化严重,游客常常抱怨在某地买到的所谓特色纪念品到了另一个地方也可以看到。
前面提到,利用丰富的文化资源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少不了创意的支撑,西塘古镇的旅游纪念品具有丰富的创意,也成为其旅游快速发展的动力之一,下面就分析一下西塘古镇的旅游纪念品是如何利用当地文化资源得到发展的。
首先,西塘的旅游纪念品能与当地风土人情充分结合,展示西塘特色文化,比如根据当地放河灯的风俗习惯,会出售各种式样代表各种愿望的河灯供游人许愿。
而且会结合游客的特点开设一些特色店面,由于西塘古镇商业化气息较淡,常常吸引艺术家、学者和一些释放压力的游客来到这里,所以这里的旅游纪念品小店会与酒吧、咖啡屋等结合,在舒缓慵懒的情调中使游客感到放松。
文化产业与管理绪论第一节中国文化产业研究兴起的背景一、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文化建设的形态性变化二、冷战后国际文化关系的变动与世界文化力量格局的重组三、经济全球化给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带来的全面挑战和历史要求第二节文化产业感念的学理品格与学科基础第三节文化产业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属性第四节文化产业学的理论系统架构与研究方法文化产业学理论体系架构主要包括:1.文化产业与文化经济关系理论;2.文化产业与文化生产力、文化生产关系理论;3.文化产业与现代社会关系理论;4.文化产业与现代科技进步关系理论;5.文化产业与现代产业结构理论;6.文化产业组织与市场关系理论;7.文化产业运行机制理论;8.文化产业创新与文化产业战略理论;9.文化产业政策与文化产业管理理论。
第一节文化的构成与意义一、什么是文化文化的两个层面:第一,文化十余自然相对应的概念;第二文化是与经济、政治相对应的概念。
二、文化的构成三、文化的作用:第一,文化为人类构筑了一个意义世界;其次,文化塑造社会;第三,文化塑造人。
第二节文化生产的历史发展纵观整个人类文化生产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远古阶段、古代阶段、现代阶段、消费社会阶段。
一、远古阶段二、古代阶段三、现代阶段四、消费社会阶段第三节文化产业一、文化产业的含义二、文化产业的特征:1.文化产业具有文化与经济双重属性;2.文化产品的生产与消费方式是“全球性”与“地方性”同时并存;3.文化产业具有强烈的创新性特点。
三、文化产业产生的历史条件现代社会的文化产业产生的历史条件主要是由两方面构成的:1.大众传媒技术的发展;2.消费社会的兴起四、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第四节文化产业与内容产业、创意产业一、内容产业二、创意产业三、文化产业和内容产业、创意产业的联系与区别第一节文化产业的形成与发展一、文化经济运动的历史形态与变迁文化经济运动的历史形态大致可分为:物质形态、非物质形态、表现形态、符号形态、机器复制形态和数字信息形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