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国际贸易政策
- 格式:ppt
- 大小:898.00 KB
- 文档页数:46
第五章国际贸易政策【教学目的和要求】要求学生认识国际贸易政策的性质类型与演变,了解不同类型国际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分析与研究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贸易政策的变化。
【教学重点】自由贸易政策保护贸易政策超保护贸易政策管理贸易政策休谟的国际收支自动调节说幼稚工业保护论外贸乘数理论贸易自由化新贸易保护主义第一节国际贸易政策概述一、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和构成1.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2.对外贸易政策的构成二、对外贸易政策的类型和演变1.对外贸易政策的类型2.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三、外贸易政策的制定与执行1.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考虑因素2.对外贸易政策的一般执行方式第二节国际贸易政策的实践一、发达国家的贸易政策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发达国家的贸易政策有明显不同:从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以政府干预为主的重商主义的限入奖出政策到18世纪末开始的贸易自由化运动,再到当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以后的保护贸易政策。
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的贸易政策开始趋于复杂化,表现为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相融合的混合体,50年代到70年代初期,自由贸易是主要倾向;70年代中期开始起,新保护主义抬头,贸易政策呈现新的特点。
(一)发达国家的自由贸易政策虽然自由贸易政策从本质上讲对各国都有利,但在现实中,绝对的自由贸易从来就没有真正实行过,只是在历史上某些阶段,一些国家,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曾对国际贸易持一种相对开明的态度。
从工业革命以后的历史看,发达国家自由贸易政策的实施开始于英国。
以1846年《谷物法》的废除为标志,英国进入了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的时期。
在英国看来,自由贸易政策更有利于本国出口自己的工业品,比较廉价地进口当时纺织工业所需要的棉花,以及可以降低工资水平的谷物。
因此,自由贸易政策有利于发挥自己生产的工业制成品的比较优势,而放弃本国处于比较劣势的农产品和工业原材料的生产。
当时的自由贸易政策给英国带来了明显的经济利益,根据英国学者的统计发现,与对外贸易有关部门的生产增长率高于英国经济的增长率,更高于与贸易无关部门的经济增长率。
第五章国际贸易政策工具第一节关税壁垒( 2学时 )一、关税对小国的经济效应1.关税的概念及其分类关税(tariff)是一个国家对通过该国国境的贸易商品课征的税收。
关税是一种间接税,它在贸易商品过境时由进出口商支付,最终作为成本转移到进出口商品价格上由消费者负担。
按照征收目的,关税可分为2类:财政关税(revenue tariff)和保护关税(protective tariff)。
按照征税对象或商品流向,关税可分为3类:进口税(import tariff);出口税(export tariff);过境税。
按照征收方法,关税可分为3类:从量税(specific tariff);从价税(ad valerem tariff);复合税(compound tariff)。
2.关税对小国的经济效应我们首先在小国假定下,运用局部均衡分析方法来分析征收关税对于进口国的经济效应。
国际经济学中所定义的“小国”,不同于地理意义上的小国概念,它是指该国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非常之小,以至于其进出口数量的任何变化都不足以影响国际贸易条件,只能是国际市场上价格的接受者。
PQ1 QQ2Q Q3QQ4QP wP t图3.1 关税对小国的经济效应关税对小国的经济效应包括消费效应、生产效应、贸易效应、财政收入效应;小国关税的净福利效应是一个负值。
二、关税对大国的经济效应现在,我们考察关税对大国的影响。
国际经济学中的“大国”是与“小国”相对的概念,它是指该国在国际贸易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其进出口数量的变化能够影响国际市场价格。
大国对进口商品征收关税,也会产生小国情况下的各种经济效应。
与小国情况不同的是,关税产生的价格效应和贸易条件效应。
大国关税的净福利效应是不确定的。
OP4 3 3 1 Q ’w P w P t图3.2 关税对大国的经济效应三、最优关税1. 最优关税的概念最优关税(optimum tariff )是与大国相联系的概念,它是指使一国贸易条件改善的收益超过其进口量减少的损失而产生的净福利最大化时的关税水平。
国际贸易政策与跨国公司战略第一章:国际贸易政策的概述国际贸易政策是各国为促进贸易发展而制定的政策措施和法规的总称。
国际贸易政策旨在调整国际贸易的规则和关系,以促进跨国经济合作和共同发展。
通过采取适当的政策,国家可以引导和促进贸易的发展,对外贸易也可以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第二章:国际贸易政策的类型国际贸易政策有多种类型,包括关税政策、非关税壁垒、贸易补贴和贸易救济措施等。
关税政策是国家最主要的贸易政策之一,通过调整进出口商品的税费来影响贸易流动。
非关税壁垒包括配额限制、进口许可证、质量标准等,用于限制进口商品的数量和质量。
贸易补贴是国家为鼓励出口或保护国内产业而给予的经济支持。
贸易救济措施是国家为应对不公平贸易行为而采取的特殊措施,如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
第三章:跨国公司的定义与特征跨国公司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开展经营活动的企业。
跨国公司通常具有全球范围内的生产、销售和运营能力。
跨国公司的特征包括跨国经营、控股或投资的子公司、国际分工和全球资源整合等。
跨国公司通常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国际市场拓展能力,对国际贸易政策会产生重要影响。
第四章:跨国公司战略与国际贸易政策的关系跨国公司的战略决策受到国际贸易政策的影响。
首先,国际贸易政策的变化会对跨国公司的市场准入和竞争环境产生重要影响。
贸易保护主义的加强可能导致贸易壁垒的提高,增加跨国公司进入外国市场的难度。
其次,国际贸易政策的调整也会影响到跨国公司的生产布局和供应链管理。
第五章:跨国公司应对国际贸易政策的策略选择跨国公司在面对国际贸易政策的调整时需要采取适当的策略。
首先,跨国公司可以通过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过程来影响国际贸易政策的制定和调整。
其次,跨国公司可以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和合作,提供相关数据和建议,以促进贸易政策的合理调整。
此外,跨国公司应该加强供应链的灵活性和多样化,以应对国际贸易政策的变化。
第六章:案例分析以中国汽车制造企业为例,探讨国际贸易政策对企业战略的影响。
国际贸易政策第一章简介国际贸易政策是国家对国际贸易进行调控的一种手段。
通过制定适当的政策,政府可以对本国的出口和进口进行干预,同时还可以维护国家的贸易利益和国家安全利益。
国际贸易政策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关税、配额、非关税壁垒、反倾销措施等等。
第二章关税关税是指各国政府对进口货物征收的税费。
关税可以增加产品的价格,从而减少产品的进口量,保护本国产业的发展。
不同国家的关税税率不尽相同,其高低与产品类型、国家间的贸易协定和地区开发状况等因素有关。
第三章配额配额是指政府对某些产品进口量设定的限制。
配额制度可以控制国际市场上产品的供求关系,从而保证本国的产业不会被过量进口的产品冲击。
但是,过度的限制也会导致国内市场竞争不足,影响消费者的利益。
第四章非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是指各种不涉及税费的措施,如技术标准、规范、标签、质量检验以及进口许可证等,用于限制外国产品的进口。
非关税壁垒属于间接限制性措施,不容易被发现,且易于触犯国际贸易规则。
第五章反倾销措施反倾销措施是指其它国家对于一种或多种进口商品的税、禁、限等不能被接受的手段进行拉锯战,即所谓的反倾销战。
美国与日本、欧盟之间就曾多次因反倾销问题闹过贸易战。
反倾销措施的调查、施行及维护通常都十分复杂,同时对于被反倾销的企业也造成了很大的不利影响。
第六章总结以上就是国际贸易政策的一些基本知识。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国际贸易的日益活跃,各国政府对国际贸易的干预程度也越来越高。
然而,国际贸易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需要充分考虑各利益方的利益需求,遵循公平、开放、透明的原则,才能实现共赢的目标。
韩玉军《国际商务》课后习题详解第五章国际贸易政策及其理论国际贸易政策及其理论是国际商务中一个重要的议题。
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之间的贸易关系日益紧密,贸易政策对于国际贸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国际商务》课后习题中第五章的内容进行详细解析。
1. 经济全球化与贸易政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国际贸易的规模不断扩大,各国之间的贸易关系更加紧密。
贸易政策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贸易政策可以通过减少贸易壁垒、实施贸易自由化来推动国际贸易的发展。
同时,贸易政策也可以通过限制进口、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来保护本国产业。
贸易政策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国内外经济情况,以及各利益相关方的需求。
2. 贸易壁垒与自由化贸易壁垒是指限制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各种手段,包括关税、非关税壁垒等。
贸易壁垒的存在会导致国际贸易的成本增加,限制跨国贸易的规模。
贸易自由化是指取消或降低贸易壁垒,促进全球贸易的发展。
例如,通过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各国可以降低关税、减少非关税壁垒,推动贸易自由化进程。
3. 贸易保护主义与贸易平衡贸易保护主义指的是国家通过采取各种手段,限制进口、保护本国产业的做法。
贸易保护主义的目的是保障本国产业发展和就业机会。
然而,贸易保护主义也容易引发贸易争端,影响国际贸易秩序。
贸易平衡是指国际贸易双边进出口之间达到平衡状态。
通过实施贸易政策,国家可以调整贸易平衡,促进经济发展。
4. 国际贸易政策的理论基础国际贸易政策的制定需要依据一定的理论基础。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各国应该依据自身的比较优势,将资源配置于产业上,从而实现最大化产出。
保护贸易理论认为,国家应该通过限制进口、保护本国产业,以促进国内就业和经济发展。
新贸易理论认为,国家的竞争力不仅取决于比较优势,还取决于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营销策略。
5. 国际贸易政策的案例分析在实际的国际贸易中,各国采取了不同的贸易政策。
以美国与中国的贸易关系为例,美国自2018年开始对中国商品征收关税,以限制中国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