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循证医学-名词解释

循证医学-名词解释

循证医学-名词解释
循证医学-名词解释

1名词解释

1.1 Meta-analysis

定量资料的统计学分析又称为Meta分析。它是从单个研究中收集资料后采用适当的统计学方法对这些资料进行合并分析与概括。如采用相同的干预、结局测量指标和测量方法,效应量的表达一致,研究间没有异质性,或其异质性在合理的解释范围且可用统计学方法予以处理,所采用的方法如随机效应模式。

A pooling of multiple trials to increase statistical power (often used to pool data from a number of RCTs with small sample sizes, none which demonstrates significance alone but in aggregate can achieve significance). Multiple difficulties are encountered when designing/reviewing these analyses; in particular, outcomes measure or therapies may differ from study to study, hindering direct comparison.

1.2 Intention-to-treat analysis 意向性分析

这一原则强调治疗方案的效应最好评估是在想要治疗患者的意图的基础上进行评价而不是评价实际所给予的治疗。根据这一原则,被分配到某一组的患者不管其依从研究计划完成整个疗程与否均应被视为该组成员而进行随访、评价和分析。

1.3 Sensitivity analysis 敏感性分析

旨在探讨数学模型输出的变异或不确定性在质和量上如何收到该模型的不用来源输入的影响。在临床研究领域中,利用敏感性分析的理念,以其为统计分析的原则,旨在比较、分析不用分析原则或方法的结果对研究结论的影响,从而可能对不同方法之间的差异进行清晰的讨论和解释。

1.4 Systematic review

系统综述是指就一个特定的题目(病种或疗法),收集所有能收集到的试验(不限制语言),集合起来进行全面和客观的分析,从而得出这种疗法究竟是否有效的综合结论。这是一种在原始研究基础上的二次研究。

A review conducted according to pre-specified criteria in an attempt to limit bias from the investigators. Systematic reviews often include a meta-analysis of data from the included studies.

1.5 Funnel plot

1.6 Subgroup analysis 亚组分析P290

由于研究间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可以考虑针对系统综述中的某些研究对象特征如性别、年龄或某些特殊人群进行单独分析,也可以根据干预措施的强度、持续时间等做亚组分析。

2问答题

2.1 证据等级

美国国家临床指南交换所的证据等级划分

I a 证据来自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Meta分析

I b 证据来自至少一个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II a 证据来之至少一个设计严谨的非随机的对照研究

II b 证据来自至少一个其他类型的设计严谨的半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III 证据来自设计严谨的非试验性描述研究,例如比较性研究、相关性研究和病例研究IV 证据来自专家委员会报告或意见和或有关专家的临床经验

根据牛津大学循证医学中心的证据等级划分:

1a 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系统综述

1b 单个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1c 全或无病例系列

2a 队列研究的系统综述

2b 单个队列研究、低质量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2c 结局或疗效研究

3a 病例对照研究的系统综述

3b 单个病例对照研究

4 病例系列、质量不高的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

5 未经批判性评估的专家意见

2.2 系统评价的步骤

Cochrane协作网对随机临床试验进行的系统综述被国际公认为高质量的系统综述。进行Cochrane系统综述有七个步骤:1)提出并形成问题;2)检索并选择研究;3)对纳入研究的质量进行评价;4)提取资料;5)分析并形成结果;6)对结果做出解释;7)系统综述的改进与更新。

2.3 循证医学、临床流行病学和系统评价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3简答题

3.1 倒漏斗图分析

健康管理师实际操作案例分析题

案例分析三(个性化健康档案):某女,49岁,某国际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硕士研究生,35岁时离异,有城镇医疗职工保险和商业保险,曾经罹患甲型病毒性肝炎,父母无慢性病史,在从事普通工作时喜欢瑜伽,游泳,但近些年因工作繁忙,运动减少,工作应酬每周五次饮酒,每次一斤以上红酒,无吸烟史,近年来体检结果血压130-88,BMI=22,空腹血糖6.8,餐后血糖8.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略高作为健康管理师对该人如何进行进行个性化健康管理,请分析? 一:制定个性化健康管理计划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干预方案 答:1综合体检方案:包括体检频率,体检项目等; 2系统体检方案:包括接受适宜的理疗,按摩,心里修养等 3健康教育处方:包括个人易患疾病的相关知识,不良行为与疾病发生的关系,需要改变的生活方式等, 4运动方式:包括运动的种类,时间、频率并指出运动中注意事项 5饮食指导处方:制定适宜的科学的个人食谱 6个人健康管理要注重动态管理 二: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计划的步骤 答:1收集个人健康信息2健康危险因素评价 3拟定健康管理计划实施步骤4跟踪随访,调整健康管理计划 三:制定个性化健康管理计划需要注意的问题 答:1在治疗期间要以医院的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为主,以治疗和康复为主 2应选择服务对象乐于接受且在经济上能承受的起的方案 3应保证服务对象与健康管理人员的信息畅通,共同参与健康管理的原则 4有必要建立以健康管理师为核心的服务团队 5结果要形象化、大众化,易于接受和理解 四:根据该人情况需要做那些慢性病的筛检,因采用何种筛检方式,并根据该人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运动处方 答:该人应做的健康筛检应包括以下几种: 1高血压筛检:主要危险因素: (1)长期饮酒,每次一斤以上红酒 (2)膳食不平衡,经常应酬,伴有高脂肪、高蛋白、高盐的摄入 (3)大企业高管,工作压力大 方法:诊所测压 2糖尿病筛检::主要危险因素 (1)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均高于理想值, (2)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略高 (3)膳食不平衡,经常应酬,伴有高脂肪、高蛋白、高盐的摄入 (4)45岁以上,不参加体力活动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专业名词英文及相关名词解释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专业名词英文及相关名词解释 第一章绪论 1、生物药剂学(biopharmaceutics):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机体的生物因素与药物效应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2、吸收(absorption),分布(distribution),代谢(metabolism),排泄(excretion)——ADME 3、转运(transport):吸收+分布+排泄,处置(disposition):分布+代谢+排泄,消除(elimination):代谢+排泄 第二章药物的吸收 1、药物吸收(absorption of drug):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体循环的过程。 2、膜转运(membrane transport):物质通过生物膜的现象。 3、跨细胞途径(transcellular pathway):指一些脂溶性药物借助细胞膜的脂溶性、或者特殊转运机制的药物借助膜蛋白的作用、或者大分子和颗粒状物质借助特殊细胞的作用等,而穿过细胞膜的转运途径。 4、细胞间途径(paracellular pathway):指一些水溶性小分子物质通过细胞连接处微孔而进行扩散的转运途径。 5、被动转运(passive transport):不需要消耗能量,生物膜两侧的药物由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转运的过程。 6、单纯扩散/被动扩散(simple diffusion),促进扩散/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 7、膜孔转运(membrane pore transport):物质通过细胞间微孔按单纯扩散机制转运的过程。 8、主动转运(active transport):需要消耗能量,生物膜两侧的药物借助载体蛋白的帮助由低浓度向侧向高浓度侧转运的过程。 9、膜动转运(membrane mobile transport):通过细胞膜的主动变形将物质摄入细胞内或从细胞内释放到细胞外的转运过程。包括入胞作用(endocytosis),出胞作用(exocytosis) 10、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 MDR):外排转运体对抗肿瘤药物的外排作用会导致肿瘤细胞内药量减少,从而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下降。 11、胃排空(gastric emptying):胃内容物从胃幽门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 12、肝首过效应(live first pass effect):经胃肠道给药的药物在尚未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前即在肝脏被代谢,而使进入血液循环的原形药量减少的现象。 13、肝肠循环(enterohepatic cycle):指经胆汁排入肠道内的药物,在肠道中被重新吸收,经门静脉又返回肝脏的现象。 14、pH-分配假说(pH-partition hypothesis):药物的吸收取决于吸收部位pH条件下未解离型药物的比例和油/水分配系数的假说。 15、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biopharmaceutics classification system, BCS):根据药物的体外溶解性和肠道渗透性的高低,对药物进行分类的一种科学方法。 16、吸收数(absorption number, An):反映药物在胃肠道渗透性高低的函数。(无单位!) 17、剂量数(dose number, Do):药物溶解性能的函数。 18、溶出数(dissolution number, Dn):反映药物从制剂中释放速度的函数。

循证医学与药物治疗

循证医学与药物治疗 PART 01 循证医学的基本知识 一、循证医学的基本知识: 1.定义 循证药学信息:以证据为基础的药学信息。 循证医学信息:以证据为基础的医学信息。 循证医学信息的特点: ①对当今浩如烟海、真伪混杂医学与药学信息去伪存真; ②方法:以组织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为主体; ③手段:以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实现高效准确的数理统计; ④目标:对社会人群的医学/药学效应作出客观评估,指导医药卫生决策与防治方案的制订。 2.要素、证据分类 (1)三要素 ①依据基础医学研究理论,以病人为中心的随机化双盲临床试验,找到更敏感、更准确的疾病诊断方法,更有效、更安全的治疗手段,以及更方便、更价廉的治疗研究方法来制定疾病防治办法。 ②运用临床医师积累的临床经验,迅速地对就诊病人的健康状况做出综合评价,提出可能的诊断以及拟采用的治疗方案。 ③针对每个病人对就医的选择,对疾病的担心程度以及对治疗手段期望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 (2)证据的分级 类别: A类:有良好证据支持。 B类:有较好证据支持。 C类:缺乏证据支持。 D类:较充实的证据反对。 E类:有充分证据反对。 级别: ①证据来自至少1个适当的随机对照试验。 ②证据来自至少1个未随机化但设计完善的临床试验; 来自队列病例对照分析研究(以多中心为佳); 来自多个时间序列的研究; 或非对照试验所得奇特结果。 ③证据来自以权威的临床经验为基础的意见、描述性研究或专家委员会的报告。 参考文献所提供证据的等级: Ⅰ档:文献提供了随机对照试验或一组随机对照的汇总分析,其样本量足以提示一个对大多数病人而言,其假阳性或假阴性结论风险不大的清楚明了的试验。 Ⅱ档:证据来自随机对照试验或一组随机对照试验的汇总分析,但样本量太小而可能得出假阳性或假阴性的结论,或者将其结果用于多数病人会不太可靠。 Ⅲ档:证据来自非随机化并行队列对比试验。 Ⅳ档:证据来自非随机化历史性队列对比试验。 Ⅴ档:证据来自描述性研究如个案报告、系列报道及临床事例。 3.循证医学研究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五步: 提出临床问题、 寻找解决问题的证据、

循证医学试题及答案

循证医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循证医学:是遵循科学证据的医学,指的是临床医生在获得患者准确的临床依据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和知识技能,分析并抓住患者的主要临床问题(诊断、治疗、雨后、康复等),应用最佳的和最新的科学证据,做出科学的诊治决策,联系具体的医疗环境,并取得患者的合作和接受,以实践这种诊治决策的具体医疗过程。 2、成本-效益分析:将不同的结果换算成流通货币的形式,用货币量作为共同的获利单位进行比较。 3、效用:即用社会效益和个人主观满意度来测量和评价健康效果。 4、药物不良反应: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机能过程中,人接受正常剂量的药物时出现的任何有害的和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 5、证据:主要是指经过试验所得出的结论。 6、系统评价:是一种全新的文献综合评价研究方法,是针对某一临床问题系统全面的手机全世界所有发表或未发表的临床研究结果,采用临床流行病学严格评价文献的原则方法,筛选出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定性或定量何处,去粗存精,去伪存真,得出综合可靠地结论。 7、ROC曲线:又称受试者工作曲线,以实验的敏感度(真阳性率)为纵坐标,而以1-特异度(假阳性率)为横坐标,依照连续分组测定的数据,分别计算SEN及SPN,按照平面几何的方法将给出的各点连成曲线。 8、Meta-分析:又称荟萃分析支队具有相同研究题目的多个医学研究进行综合分析的一系列过程,包括提出研究问题,制定纳入和排除的标准,检索相关研究,汇总基本信息,综合分析并报告结果。 9、医疗保密:通常是指医生在医疗活动中不向他人泄露有关患者的病情或其他隐私情况,患者的所有个人资料均属保密内容,对患者隐私的保护并不是无限制的,绝对的。 二、填空题 页脚内容1

循证医学名词解释及简答完整版

循证医学名词解释及简 答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一、名词解释 1.循征医学(EBM)? 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佳的研究依据。同时结合临床医生的个人专业技能和多年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权利、价值和期望,将三者完美地结合以制定出患者的治疗措施。 分析 对具有相同目的且相互独立的多个研究结果进行系统的综合评价和定量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广义上包括提出问题、检索相关研究文献、制定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描述基本信息、定量综合分析等一系列过程。狭义上,meta分析则专指系统评价的定量分析。 又称荟萃分析支队具有相同研究题目的多个医学研究进行综合分析的一系列过程,包括提出研究问题,制定纳入和排除的标准,检索相关研究,汇总基本信息,综合分析并报告结果。 3.随机对照试验 是采用随机分配方法将符合要求的研究对象分配到实验组或对照组,分别接受相应的试验和对照措施,在一致条件或环境里同步进行研究并观察试验效应,再用客观效应指标测量试验结果。 4.随机分配方案的隐藏 指研究者按随机方法产生的分配序列分配患者,研究对象和参与分组的研究人员均不能预先知道分配方案,以防止研究人员在纳入患者时产生偏倚。 原则 P(Population)特定的患病人群;I(intervention)干预;C(comparator)对照组或另一种可用于比较的干预措施; O(outcome)结局 6.异质性 广义上描述参与者、干预措施和一系列研究间测量结果的差异和多样性,或研究中内在真实性的变异;狭义上用于描述一系列研究中效应量的变异程度(指纳入同一个meta分析的所有研究间存在的差异) 7.系统评价 是一种综合文献的研究方法,即按照特定的问题,系统、全面地收集已有的相关和可靠的临床研究结果,采用临床流行病学严格评价文献的原则和方法,筛选出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并进行科学的定性或定量合并,最终得出综合可靠的结论。 8.卫生技术评估 是用于疾病预防、筛查、提高、诊断、治疗和康复及促进健康、提高生存质量和生存期的技术手段。HTA是对卫生技术的技术特性、安全性、有效性、经济学特性和社会适应性进行系统、全面的评价,为各层次决策者提供合理选择卫生技术的证据。 9.漏斗图 一般在推荐作Meta分析的研究个数在10个及以上时才需要做漏斗图;主要用于观察结果是否存在偏倚,若资料存在偏倚,会出现不对衬的漏斗图,不对称越明显偏倚程度越大。 10.失效安全数 通过计算假定能使结论逆转而所需的阴性结果的报告数,即失效安全数来估计发表偏倚的大小。失效安全数越大,表明Meta分析的结果越稳定,结论被推翻的可能性越小。 11.偏倚 从研究设计、到实施、到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各个环节中产生的系统误差,以及结果解释、推论中的片面性,导致研究结果与真实情况之间出现倾向性的差异,从而错误地描述暴露与疾病之间的联系。 12.敏感度 真阳性率??敏感度(SEN)%?=?TP/(TP+FN)×100?=?a/(a+c)×100?理想的敏感度为100%,敏感度越高的诊断性试验,漏诊率越低。是指将实际有病的人正确的判断为患者的能力 二、简答题 1.请说出RCT的评价要点

药剂学英文术语

生物药剂学英文汉译英要求 Biopharmaceutics生物药剂学 Absorption吸收 Distribution分布 Metabolism代谢 Excretion排泄 Transport转运 Disposition处置 Elimination消除 Transcellular pathway细胞通道转运 Paracellular pathway细胞旁路通道转运 Passive transport被动转运 Pore transport膜孔转运 Carrier-mediated transport载体媒介转运 Facilitated diffusion易化扩散、促进扩散 Active transport主动转运 Membrane mobile transport膜动转运 Pinocytosis胞饮作用 Phagocytosis吞噬作用 First pass effect首过效应 pH-partition hypothesis pH-分配假说 Dissolution溶出 Parenteral drug delivery注射给药 Oral cavity mucosa drug delivery口腔粘膜给药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皮肤给药 Nasal mucosa drug delivery鼻粘膜给药 Pulmonary drug delivery肺部给药 Rectal drug delivery直肠给药 Ophthalmic drug delivery眼部给药 Distribution分布 Accumulation蓄积 Apparent volume of distribution表观分布容积Metabolize, metabolism代谢 Biotransformation生物转化 Inhibition酶抑制作用 Inhibitor酶抑制剂 Induction酶诱导作用 Inducer酶诱导剂

循证医学历年试题

循证医学2013试卷 名词解释 1.decision tree analysis 决策树分析: 2.relative risk reduction 相对危险降低度: NNT(number needs to treat) 3.likelihood ratio 似然比: 4.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阳性预测值: 5.number needed to harm 简答题 1.证据的评价有几方面?分别有哪些原则? 2.循证医学资源的“6S”模型具体是什么?如何应用其寻找和评价医学信息资源? 3.叙述随机对照试验的真实性评价 4.叙述证据的分级 5.叙述临床决策分析的要素 分析题

*数据不知道,勉强可以算算就可以了……看着办 (1)本试验的测量效应值是啥? (2)为何要做异质性检验?异质性检验的重要性? (3)本试验应用和效应模式?为何? *数据大概差不多,不是很准确 (1)血糖浓度诊断的一个临界值应该选择多少?为什么? (2)已知一个病人他患病率为30%,测其血糖浓度为125mk/ml,计算其检验阳性的可能性为多少? 循证医学2013-2014学年冬 名词解释 1.决策树分析 2.意向性分析 3.相对危险度增加 4.似然比 问答题 1.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有何异同点。 2.循证医学信息的“6S”代表什么?解释如何根据“6S”来寻找或确立医学信息。

6S: 研究---》研究的摘要—》综述---》综述的摘要—-》总结----》系统延伸: 5S:研究---》综述---》摘要---》总结---》系统 4S:原始研究---》系统评价---》证据摘要---》证据系统 3.简述RCT研究治疗性证据疗效强度评价的指标体系。 4.试述meta分析中敏感性分析和异质性分析有何联系。 5.试述治疗阈值分析法的原理和步骤。

循证医学-试题(完整有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循证医学 2.系统评价 3.Meta分析 4.发表偏倚 5.失效安全数 6.敏感性分析 二、单选题 1.循证医学就是 A.系统评价 B.Meta分析 C.临床流行病学 D.查找证据的医学 E.最佳证据、临床经验和病人价值的有机结合 2.循证医学实践的核心是 A.素质良好的临床医生 B.最佳的研究证据 C.临床流行病学基本方法和知识 D.患者的参与和合作 E.必要的医疗环境和条件 3.循证医学所收集的证据中,质量最佳者为 A.单个的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 B.队列研究 C.病例对照研究 D.基于多个质量可靠的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所做的系统评价 E.专家意见 4.Meta分析在合并各个独立研究结果前应进行 A.相关性检验 B.异质性检验 C.回归分析 D.图示研究 E.标准化 5.异质性检验的目的是 A.评价研究结果的不一致性 B.检查各个独立研究的结果是否具有一致性(可合并性) C.评价一定假设条件下所获效应合并值的稳定性 D.增加统计学检验效能 E.计算假如能使研究结论逆转所需的阴性结果的报告数

6.发表偏倚是指 A.有“统计学意义”的研究结果较“无统计学意义”和无效的研究结果被报告和发表的可能性更大 B.世界上几个主要的医学文献检索库绝大部分来自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比例很小 C.研究者往往根据需要自定一个纳入标准来决定某些研究的纳入与否 D.研究结果的筛选过程中筛选者主观意愿的影响而引入的偏倚 E.只检索了某种语言的文献资料 7.失效安全数主要用来估计 A.文献库偏倚 B.发表偏倚 C.纳入标准偏倚 D.筛选者偏倚 E.英语偏倚 8.失效安全数越大,说明 A.Meta分析的各个独立研究的同质性越好 B.Meta分析的各个独立研究的同质性越差 C.Meta分析的结果越稳定,结论被推翻的可能性越小 D.Meta分析的结果越不稳定,结论被推翻的可能性越大 E.Meta分析的结果可靠性越差 9.如果漏斗图呈明显的不对称,说明 A.Meta分析统计学检验效能不够 B.Meta分析的各个独立研究的同质性差 C.Meta分析的合并效应值没有统计学意义 D.Meta分析可能存在偏倚 E.Meta分析的结果更为可靠 10.Meta分析过程中,主要的统计内容包括 A.对各独立研究结果进行异质性检验,并根据检验结果选择适当的模型加权合各研究的统计量 B.对各独立研究结果进行异质性检验和计算失效安全数

循证医学名词解释

循证医学:是遵循科学证据的医学,指的是临床医生在获得患者准确的临床依据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和知识技能,分析并抓住患者的主要临床问题(诊断、治疗、预后、康复等),应用最佳的和最新的科学证据,做出科学的诊治决策,联系具体的医疗环境,并取得患者的合作和接受,以实践这种诊治决策的具体医疗过程。 成本:是指在某项卫生服务过程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消耗的物资资料)和活劳动(卫生保健人员的脑力和体力)的货币价值。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隐形成本。 直接成本:是指用于卫生服务项目所消耗的资源。包括直接医疗成本和间接医疗成本。 药物不良反应: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机能过程中,人接受正常剂量的药物时出现的任何有害的和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 证据:主要是指经过试验所得出的结论。 系统评价:系统评价是一种全新的文献综合方法,指针对某一具体临床问题,系统、全面地收集全世界所有已发表或未发表的临床研究,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的原则和方法严格评价文献,筛选出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定性或定量合成,得出综合可靠的结论。 系统评价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即包含Meta-分析过程,优点是:良好的重复性。 ROC曲线:又称受试者工作曲线,以实验的敏感度(真阳性率)为纵坐标,而以1-特异度(假阳性率)为横坐标,依照连续分组测定的数据,分别计算SEN及SPN,按照平面几何的方法将给出的各点连成曲线。 Meta-分析(meta-analysis) 是对具有相同研究题目的多个医学研究进行综合分析的一系列过程,包括提出研究问题、制定纳入和排除标准、检索相关研究、汇总基本信息、综合分析并报告结果等。目的在于增大含量样本,减少随机误差所致的差异,增大检验效能。又称荟萃分析。 背景问题:关于疾病一般知识的问题,包括两个基本成分:一个问题词加一个动词、一种疾病或疾病的一个方面 前景问题:关于处理、治疗病人专门知识的问题。具有以下基本成分:病人和/或问题,干预措施,对比措施,临床结局 阳性似然比(positive likelihood ratio,LR(+)):是指有病人群中阳性结果的概率与无病人群中阳性结果的概率的比值,即真阳性与假阳性率之间的比值。 LR(+) =(a/(a+c))/(b/(b+d)) 1 / 1

药剂学常见名词解释

1、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2、剂型(药物剂型):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药物应用形式即称为药物剂型。 3、药物制剂:在各种剂型中都包含有许多不同的具体品种,将其称为药物制剂。亦根据药典或药政管理部门批准的标准、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药物应用形式的具体品种,称为药物制剂。 4、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的机制及过程,阐明药物因素、剂型因素和生理因素与药效之间关系的边缘科学。 5、药物动力学:是采用数学的方法,研究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的经时过程及其与药效之间关系的科学,对指导制剂设计、剂型改革、安全合理用药等提供了量化的控制指标。 6、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它由权威医药专家组成的国家药典委员会编辑、出版,由国家政府颁布、执行,具有法律约束力。 7、《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现行《中国药典》2010版——ChP.2010) 8、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简称GMP 。 9、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职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的药品。 10、非处方药:是由专家遴选的、不需执业医师或职业助理医师处方并经过长期临床实践被认为患者可以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并能保证安全的药品。 11、溶解度:指在规定温度和压力下溶质在一定体积溶剂中溶解的量。 12、分配系数(P ):指药物在两个不相混溶的溶剂中溶解并达到平衡时浓度的比值。 水 油;度在水相中药物的质量浓度在油相中药物的质量浓C C P P == 13、晶型:指晶态物质晶格内分子的排列形式。 14、多晶型(同质多晶现象):药物常存在有一种以上的晶型。 15、吸湿性:指固体表面能从周围环境空气中吸附水分的现象。 16、临界相对湿度:粉末吸湿达到平衡时的相对湿度称为临界相对湿度。 17、被动扩散:药物分子通过被动扩散方式透过生物膜,即由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移动。 18、主动扩散:一些生命必需物质和有机酸、碱等弱电解质的离子型等,通常不能透过微孔,且脂溶性小,必须借助载体或酶促系统透过生物膜转运,这种过程成为主动转运。 19、促进扩散:指一些非脂溶性物质或亲水性物质,借助细胞膜上转运蛋白的帮助,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顺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差扩散或转运的过程。 20、吸收: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体循环的过程。 21、溶出速度:指在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药物溶解进入溶液主体的药量。 22、药物的分布: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后,由循环系统运送体内各脏器组织(包括靶细胞)的过程。 23、表观分布溶剂:指药物在体内的分布达到平衡状态时,体内总药量与血药浓度的比值。是按照血药浓度推算体内药物总量在理论上占有的体液容积。 24、血脑屏障:脑组织对外来物质有选择地摄取的能力称为血脑屏障。 25、胎盘屏障:由胎盘将母亲与胎儿血液隔开的屏障。 26、药物的代谢:指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的同时,在机体各种酶以及体液环境作用下,可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导致药物化学结构的改变。 27、药物的排泄:指药物及其代谢物经不同途径排出体外的过程。 28、隔室模型:最常用的药物动力学模型。 29、消除:指体内药物不可逆失去的过程,主要包括代谢和排泄。 30、消除速度常数(k ):大多数药物从体内的消除符合表观一级速度过程,其速度与药量之间的比例常数k 称为表观一级消除速度常数,简称消除速度常数,其单位为时间的倒数。 31、生物半衰期:血浆药物浓度消除一半所需的时间。 32、清除率(Cl ):指机体或机体的某些消除器官、组织在单位时间内清除掉相当于多少体积的流经血液中的药物。清除率是表示机体或组织器官中清除药物的速率或效率的药动学参数。 33、生物利用度:衡量血管外给药用药剂量中进入体循环的相对数量与在大循环中出现的相对速率。 34、粉体:指细小固体粒子的集合体。 35、粒子:粉体运动的最小单元,包括粉末(粒径小于100μm )和颗粒(粒径大于100μm )。

循证医学名词术语中英文对照

循证医学名词术语中英文对照 安全性Safety 半随机对照试验quasi- randomized control trial,qRCT 背景问题background questions 比值比odds ratio,OR 标准化均数差standardized mean difference, SMD 病例报告case report 病例分析case analysis 病人价值观patient value 病人预期事件发生率patient’s expected event rate, PEER 补充替代医学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CAM 不良事件adverse event 不确定性uncertainty Cochrane图书馆Cochrane Library, CL Cochrane系统评价Cochrane systematic review, CSR Cochrane协作网Cochrane Collaboration, CC Cox比例风险模型Cox’ proportional hazard model 参考试验偏倚References test bias 肠激惹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RB 测量变异measurement variation 成本-效果cost-effectiveness 成本-效果分析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

成本-效益分析cost-benefit analysis 成本-效用分析cost-utility analysis 成本最小化分析(最小成本分析)cost-minimization analysis 重复发表偏倚Multiple publication bias 传统医学Traditional Medicine,TM D—L法DerSimonian & Laird method the number needed to harm one more patients from the therapy,NNH 对抗疗法allopathic medicine,AM 对照组中某事件的发生率control event rate,CER 多重发表偏倚multiple publication bias 二次研究secondary studies 二次研究证据secondary research evidence 发表偏倚publication bias number needed to treat,NNT 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non-randomized concurrent control trial 分层随机化stratified randomization 分类变量categorical variable 风险(危险度)risk 干扰co-intervention 工作偏倚Workup bias 固定效应模型fixed effect model 国际临床流行病学网International Clinical Epidemiology Network, INCLEN

循证医学-文献评价

级专业:班级:姓名:学号: 循证医学文献评价 疾病案例 患者,男性,53岁,一年前发现胃部不适,有烧灼感。多年吸烟、饮酒史,近期饮酒后会加剧疼痛感,近日在某人民医院确诊为胃溃疡。医生建议使用埃索美拉唑进行治疗。 一、提出问题 对患胃溃疡的男性患者,使用埃索美拉唑治疗能否达到症状缓解、溃疡愈合的疗效? 二、证据检索 1.可提供的数据文献检索资源 维普资讯 2.关键词及检索策略 关键词:埃索美拉唑;奥美拉唑;胃溃疡 检索策略:埃索美拉唑AND奥美拉唑AND胃溃疡 3.检索结果 检索到相关文献共计14篇,其中选择用以进行评价的文献为《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比较》 三、评价证据 题目: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比较 作者:胡慧胡海燕 单位: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 杂志来源:中国现代医生-2012年3期86页 I.[原文摘要] 摘要: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比较。方法80例伴幽门螺杆

菌(Hp)感染的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治疗组前2周给予埃索美拉唑为主的Hp根除三联方案(埃索美拉唑20 mg,阿莫西林1.0 g,克拉霉素0.5 g,均1 13 2次),2周后只用埃索美拉唑治疗6周;对照组前2周给予奥美拉唑为主的HD根除三联方案(奥美拉唑20 mg,阿莫西林1.0 g,克拉霉素0.5 g,均1 13 2次),2周后只用奥美拉唑治疗6周。评价和比较临床症状的缓解率、溃疡的愈合率、Hp的根除率、夜间酸突破发生率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均有显着改善(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溃疡愈合有效率、Hp根除率和夜间酸突破发生率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优于奥美拉唑,值得本地区临床推广。 关键词 埃索美拉唑;奥美拉唑;胃溃疡;幽门螺杆菌 II.[原文剖析] 1.研究目的(objective)及背景(background) 1.1目的 探讨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比较。 1.2背景 胃溃疡(GU)是临床常见和多发性疾病,具有发病率高、治疗周期长和复发率高等特点。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大,生活不规律.损伤因素多.胃溃疡的发病率因此有所提高。基于“无酸无溃疡”和“无幽门螺杆菌无溃疡”的理论,质子泵抑制剂(PPI)就成为治疗胃溃疡的首选药。PPI类药物的研究一直方兴未艾。2001年上市的埃索美拉唑因其独特的药代动力学特性而与以往的PPI明显不同【1]。为了解埃索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本研究前瞻性收集胃溃疡患者,随机分组.对照观察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在治疗胃溃疡后症状缓解、溃疡愈合及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方面的对比,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2.研究设计(design)方案 选择80例本院门诊就诊的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埃索美拉唑组(治疗组)给予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均1日

医学药理学英文名词解释

医学药理学英文名词解释 absorption吸收:是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adrenalinereversal肾上腺素升压;Adrenoceptorag.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adversereaction不良反应:是指上市;Afterdepol.后除极:一个动作电位中0相;aftereffect后效应:指细菌接触抗生素后;agonist激动药:是指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aller absorption吸收:是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adrenaline reversal肾上腺素升压作用的翻转:a受体阻断药酚妥拉明等可取消去氧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可以部分阻断去氧肾上腺素所致升高血压作用,使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翻转为降压作用,称为肾上腺素升压作用的翻转。 Adrenoceptor ag.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一类化学结构与药理作用和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相似的药物,与肾上腺受体结合后激动受体,产生肾上腺素样作用,又称拟肾上腺素药。adverse reaction不良反应:是指上市的合格药品在常规用法、用量情况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并给患者带来痛苦或危害的反应。 Afterdepol.后除极:一个动作电位中0相除极后发生的除极,其频率较快、振幅较小,频荡性波动,膜电位不稳定,易引起异常冲动。根据时间分为早后除极和晚后除极。 after effect后效应:指细菌接触抗生素后,当药物消除或浓度降到最低抑菌浓度以下时,细菌的生长在一段时间内仍受持续抑制的效应。 agonist激动药:是指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的药物,它能与受体结合并激动受体而产生效应。分为完全激动药和部分激动药。 allergic reaction变态反应:是药物引起的免疫反应,反应性质与药物原有效应无关,其临床表现包括免疫反应的各种类型。致敏原可以是药物本身或药物代谢产物,亦可能是制剂中的杂质或辅剂。 antagonist拮抗药:是指具有较强的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拮抗药与受体结合但不能激动受体。antibacterual spectrum抗菌谱:指抗菌药物的抗菌作用范围。 antibacterual activity抗菌活性:是指抗菌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菌的能力,这是由于各种病原菌或者同一菌种的不同菌株对同一种抗菌药的敏感性不同的关系。 aspirin asthma阿司匹林哮喘:有些哮喘患者服用阿司匹林或某些解热镇痛药后可诱发支气管哮喘,称为“阿司匹林哮喘”。 bacteriostatic drugs抗菌药:是指某种或某一类抗菌药物仅具有抑制病原菌生长繁殖的能力而无杀灭作用。 bactericidal drugs杀菌药:该类抗菌药物不但具有抑制病原菌生长繁殖的能力,而且具有杀灭的作用。 bacterial resistance细菌耐药性:是指病原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的现象,这种病原菌称为耐药菌,造成抗菌药物对耐药菌感染的临床疗效降低或者无效。 blood-brain barrier,BBB血脑屏障:指由脑毛细血管形成的血浆与脑细胞外液间的屏障以及由脉络膜形成的血浆与脑脊液间的屏障。 bioavailability 生物利用度:是指药物从某制剂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相对数量和速度。是评价药物制剂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分为绝对生物利用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chemotherapeutic index, CI化疗指数:是评价包括化学治疗药物在内的所有化学治疗药物有效性与安全性的重要指标,常以LD50/ED50或LD5/ED95,这一比列关系来衡量,这一比例关系称为化疗指数。化疗指数愈大,表明该化疗药物的治疗效果越好;而对机体的毒性越小,则临床应用价值越高。

循证医学名词解释

1.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慎重准备和明智的应用所能获得的最好研究证据来确定患者的治疗措施,是最好的研究证据与临床医生技能,经验和病人的期望,价值观三者之间完美的结合,核心是医疗决策应尽量以客观研究结果为依据。 2.Meta-分析:狭义,是将系统评价中的多个不同结果的同类研究合并为一个量化指标的统计方法,广义是用定量的方法汇总多个研究结果的系统评价方法 3.依从性compliance:指研究对象按研究要求执行医嘱的客观应答程度 4.向均数回归regression of the mean:指某些具有异常测量指标的患者即使不接受治疗,在其后续连续性测量中这些指标也有向正常值接近的趋势 5.沾染contamination:是指对照组研究对象有意或无意接受了试验组的治疗,沾染会使试验组和对照组间存在差异减少 6.干扰comtervention:是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研究对象接受了试验措施以外的其他处理,从而人为的影响试验措施的疗效。 7.失访:为了反映研究的真实情况,在理想状况下,所有研究对象均完成试验并取得相关数据,但实际上研究对象的迁徙,流动或死亡等因素可能导致部分研究对象不能完成试验或研究者不能得到相关数据 8.盲法blind:资料分析者可能因为知道患者的分组情况而歪曲研究结果,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结合试验特点,邀请参与临床试验的研究者(干预措施执行者,结合测量者),资料分析者或研究对象均不知道研究对象所在的组,也不知道接受的是试验措施还是对照措施,这种情况称盲法,根据盲的对象不同,一般将盲法分为单盲,双盲或三盲 9.分配方案隐藏allocation concealment:指研究者按随机方法产生的分配序列分配患者,研究对象和参与分组的研究人员均不能预先知道分配方案,以防止研究人员在纳入患者时产生选择偏倚 10.意向性治疗分析intention to treatment,ITT:指在统计分析中包括所有纳入随机分配的研究对象,且不论研究对象最终是否接受研究开始时分配他的治疗,都按原来的分组分析结果,称意向性治疗分析 11.系统分析:是针对具体临床问题,运用系统,明确的方案检索,筛选相关研究,对研究质量进行严格评价,并收集,分析纳入研究的数据进行定性或定量合成,得出可靠结论的研究方法。 12.预后prognosis:是指疾病发生后对将来发展为不同后果的预测或者估计,通常从概率表示,如治愈率,可法律等 13.预后因素:指影响疾病结局的一切因素,预后因素多种多样,可以影响到疾病病程发展过程中出现某种结局的概率 14.截尾值censored value:指在随访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未能观察到患者的明确结局,不知道该患者的确切生存时间,所获得自上而下事件信息不完全。 15.生存时间survive time:狭义的生存时间是指患某种疾病的患者从发病到死亡所经历的时间跨度。广义的生存时间定义为从某种起始事件到终点事件所经历的时间跨度。 16.起始事件initial event:是反映治疗效果特征的事件,又称为死亡事件,终点事件。它是根据研究目的的确定,是生存分析的基石,在设计时必须明确规定,并在研究中严格遵守。 17.失效时间failure event:指反映治疗效果特征的事件,又称为死亡事件,终点事件。它是根据研究目的确定,是生存分析的基石,在设计时必须明确规定,并在研究中严格遵守。18.随机试验对照RCT: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实验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某种干预措施,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或传统疗法,经过一段时间后观摩两组的临床过程及转归,从而评价干预措施效果的两种前瞻性研究方法,是评价干预措施的金标准。 19.PP分析:(符合方案分析)或效力分析:只分析那些实际完成整个治疗的人,即放弃那

药学专业常用英文术语

药学Pharmacology 前沿·热点Research Hot/Frontiers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Computer-Aided Drug Design 新药研发Drug Discovery 药物输送Drug Delivery 药物转运体Drug Transporter 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 药物代谢酶Drug Metabolizing Enzymes 潜在药物靶点Potential drug targets 药物相互作用Drug-Drug Interaction 基因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 交叉耐药Cross-resistance 剂量-反应曲线Dose-response curve 给药途径Route of Administration 药物代谢Drug Metabolism 药物载体Drug carrier 药物评价Drug Evaluation 药物筛选Drug Screening 配药学Pharmacy 药剂师Pharmacists 制药历史History of pharmacy 中药Chinese Pharmacy

日本汉方药学Japanese pharmacy 社区药房Community pharmacy 医院药房Hospital pharmacy 临床药学Clinical pharmacy 组合药学Compounding pharmacy 高级顾问药师Consultant pharmacy 互联网药房Internet pharmacy 兽药Veterinary pharmacy 核药学Nuclear pharmacy 军事药学Military pharmacy 药学情报Pharmacy informatics 药剂学Pharmaceutics 新化学个体new chemical entity (NCE)剂型设计dosage form design 纯药pure drug substance 药片Tablet 胶囊Capsule 硬胶囊Hard Capsule 软胶囊Soft Capsule 微型胶囊Microencapsule 栓剂Suppository 注射Injection

循证医学-试题(完整带答案)

循证医学-试题(完整带答案)

一、名词解释1.循证医学 2.系统评价3.Meta分析 4.发表偏倚 5.失效安全数6.敏感性分析二、单选题 1.循证医学就是A.系统评价B.Meta分析C.临床流行病学D.查找证据的医学E.最佳证据、临床经验和病人价值的有机结合 2.循证医学实践的核心是 A.素质良好的临床医生 B.最佳的研究证据 C.临床流行病学基本方法和知识 D.患者的参与和合作 E.必要的医疗环境和条件 3.循证医学所收集的证据中,质量最佳者为 A.单个的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 B.队列研究 C.病例对照研究D.基于多个质量可靠的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所做的系统评价E.专家意见4.Meta分析在合并各个独立研究结果前应进行 A.相关性检验B.异质性检验

C.回归分析 D.图示研究 E.标准化 5.异质性检验的目的是 A.评价研究结果的不一致性 B.检查各个独立研究的结果是否具有一 致性(可合并性)C.评价一定假设条件下所获效应合并值 的稳定性 D.增加统计学检验效能 E.计算假如能使研究结论逆转所需的阴 性结果的报告数 6.发表偏倚是指A.有“统计学意义”的研究结果较“无统计学意义”和无效的研究结果被报告和发表的可能性更大 B.世界上几个主要的医学文献检索库绝大部分来自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比例很小C.研究者往往根据需要自定一个纳入标准来决定某些研究的纳入与否 D.研究结果的筛选过程中筛选者主观意愿的影响而引入的偏倚 E.只检索了某种语言的文献资料 7.失效安全数主要用来估计 A.文献库偏倚B.发表偏倚 C.纳入标准偏倚D.筛选者偏倚

E.英语偏倚 8.失效安全数越大,说明 A.Meta分析的各个独立研究的同质性越 好 B.Meta分析的各个独立研究的同质性越 差 C.Meta分析的结果越稳定,结论被推翻的可能性越小 D.Meta分析的结果越不稳定,结论被推翻的可能性越大 E.Meta分析的结果可靠性越差 9.如果漏斗图呈明显的不对称,说明A.Meta分析统计学检验效能不够 B.Meta分析的各个独立研究的同质性差C.Meta分析的合并效应值没有统计学意义 D.Meta分析可能存在偏倚 E.Meta分析的结果更为可靠 10.Meta分析过程中,主要的统计内容包括 A.对各独立研究结果进行异质性检验,并根据检验结果选择适当的模型加权合各研究的统计量 B.对各独立研究结果进行异质性检验和计算失效安全数C.计算各独立研究的效应大小后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