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参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438.66 KB
- 文档页数:8
玄参地上部分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的开题报告1.研究背景:玄参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其地上部分被广泛用于中药制剂中。
自古以来玄参就被广泛用于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的治疗。
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玄参地上部分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玄参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与抗氧化、抗炎、抑菌等生物活性,在医疗应用、食品添加剂、保健品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因此,对玄参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2.研究目的:(1)研究玄参地上部分化学成分及其含量变化规律。
(2)分离提取玄参中的主要活性成份。
(3)研究提取物的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抗炎、抑菌等。
(4)为玄参地上部分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3.研究内容:(1)对玄参地上部分进行采集、鉴定和货架期的研究。
(2)建立玄参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
(3)筛选合适的分离提取方法、优化提取条件,提取玄参中的主要活性成份。
(4)对提取物进行抗氧化、抗炎、抑菌等生物活性研究。
(5)使用现代分析方法,如HPLC-MS,GC-MS等,对提取物的成分进行鉴定和分析。
4.研究意义:(1)通过对玄参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其药效成分的来源和作用机制,为医疗、保健食品的研发应用提供基础和理论支持。
(2)为玄参地上部分的开发利用提供多种活性成分和合适的提取方法,优化产品质量,提高产品附加值。
(3)对玄参地上部分的生产和贸易提供科学和规范化的管理,促进玄参产业的发展。
5.研究方法:(1)采用常规的化学分析方法,如TLC、色谱、电泳等,在玄参地上部分中分析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
(2)使用回流提取、超声波提取、质量捕获等技术,提取玄参地上部分中的主要活性成份。
(3)使用MTT、DPPH等特定的分析方法,分析提取物的生物活性。
(4)使用HPLC-MS、GC-MS等方法,对提取物的成分进行鉴定和分析。
6.预期结果:(1)对玄参地上部分进行全面、深入地研究,确定其主要活性成份。
中药玄参的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谢小艳;夏春森【摘要】目的:对中药玄参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为有效、合理地开发玄参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玄参是临床上用于清热解毒的传统中药,主要含有环烯醚萜类、苯丙素苷、黄酮、脂肪酸、挥发油等化学成分,均是玄参发挥药理作用的物质基础,具有抗茵消炎、抗肿瘤、增强免疫功能、抗疲劳、降血糖、保肝、抗氧化的作用;另外,对心脑血管疾病也有一定的疗效,如降血压、扩张冠状动脉、抗血小板聚集、影响心室重构和心肌肥厚等作用.结论:近年来玄参的临床应用研究较为广泛,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期刊名称】《亚太传统医药》【年(卷),期】2010(006)005【总页数】5页(P121-125)【关键词】玄参;植物来源化学成分;药理活性【作者】谢小艳;夏春森【作者单位】扬子江药业集团,广州海瑞药业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663;扬子江药业集团,广州海瑞药业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66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4;R285玄参为玄参科植物玄参(Scrophularia ningpoensis Hemsl.)的干燥根,是我国传统的中草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现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一部[1],主产于浙江、四川、湖北、安徽、江苏等地[2]。
玄参在民间常用为清热解毒用药,临床主要应用于热病烦渴、发斑、齿龈炎、扁桃体炎、咽喉炎、急性淋巴结炎等,并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抗肿瘤等作用。
国内外学者对玄参的研究比较深入,笔者就近年来对玄参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1 化学成分玄参主要含环烯醚萜类、苯丙素苷类,尚含有植物甾醇、有机酸类、黄酮类、三萜皂苷、挥发油、糖类、生物碱及微量的单萜和二萜等成分。
1.1 环烯醚萜类该类成分在玄参的叶、果实、种子、幼嫩枝、树皮和根中均有分布,其含量以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顺序排列,在不同的生长时期其含量也不同。
论苦玄参化学成分和定量分析研究进展苦玄参为玄参科(scrophulariacea) 植物苦玄参picria felterrae lour.的干燥全草,为广西常用中药,系玄参科苦玄参属唯一的一种植物,为一年生草本,其性寒味苦,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能。
用于感冒风热、咽喉肿痛、痄腮、胃热腹痛、痢疾、跌打损伤、疖痈、毒蛇咬伤〔1,2〕等证。
在广西民间传统应用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收载于广西中药材标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现将其近年来在化学成分和质量分析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化学成分迄今为止,苦玄参中的化学成分主要集中在葫芦苦素(cucurbitacin)三萜成分和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报道,国内外对苦玄参进行研究,发现其有效成分主要为四环三萜苷类。
三萜成分是苦玄参中最早被报道的一类化学成分,由于它们与葫芦科植物中的苦味素结构相似,所以也有文献将其称为葫芦苦素(cucurbitacin)〔3〕。
成桂仁等自苦玄参药材中共分离鉴定了 6 个葫芦苦素类苷元、1 个皂酮、10 个皂苷〔4~17〕和 3 个黄酮〔18〕。
王力生等〔19〕从苦玄参乙醇提取物的较低极性部位中分离鉴定了6个化合物,即n-benzoylphenylalanyl-l-phenylalaninol acetate①,1-羟基-7羟甲基蒽醌②,9,16-二羟基-10,12,14-三烯-十八碳酸③,5,7,4'-三羟基黄酮④,β-谷甾醇⑤和胡萝卜苷⑥。
化合物①~③的13c-nmr数据为首次提供。
邹节明等〔20〕用硅胶和mci柱色谱分离纯化,得到2个不含呋喃环的葫芦苦素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1,24-二酮-5,21-二烯葫芦素-3α-o-β-d-吡喃木糖基-16α-o-α-l-吡喃鼠李糖苷(脱氢拜俄尼苷)和己降葫芦苦素f,其中前者为新化合物,后者首次从苦玄参中分离得到。
此外,他们还用采用大孔树脂、硅胶柱色谱纯化得到一个新的三萜皂苷—11,22-三羰基-16α-羟基-(20s,24)- 环氧苦味素-5,23-二烯-2β-o-β-d-吡喃葡糖苷(苦玄参苷xi)〔21〕。
玄参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许福泉;许旭东;陈士林【摘要】玄参是我国常用传统药物,化学、药理、临床多学科综合研究加深了对玄参的认识.通过查阅玄参研究文献,作者对玄参环烯醚萜、苯丙素、萜类、苯酚及苯乙醇苷、甾醇、黄酮、脂肪酸、糖类等化学成分及其抗心肌缺血、抗动脉粥样硬化、抗心肌肥大、抗脑缺血、抗血小板聚集、抗炎、保肝、调节免疫、抗细菌、保护神经元、催眠、抗高尿酸血症等药理活性进行综述,以期为玄参临床应用和研究开发提供参考.【期刊名称】《中国现代中药》【年(卷),期】2013(015)009【总页数】8页(P752-759)【关键词】玄参;化学成分;药理活性【作者】许福泉;许旭东;陈士林【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100193;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100193;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100193【正文语种】中文中药玄参为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玄参属Scrophularia植物玄参Scrophularia ningpoensis Hemsl.的干燥根。
玄参药用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其性微寒,味甘、苦、咸,归肺、脾、肾经,具有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功能[1]。
研究发现玄参含有环烯醚萜、苯丙素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保护心脑血管系统、抗炎、增强免疫等药理活性[2]。
作者对玄参近年来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玄参化学成分包括环烯醚萜、苯丙素、萜类(三萜、二萜等)、苯酚及苯乙醇苷、甾醇、黄酮、脂肪酸、糖类等类型,其中环烯醚萜和苯丙素成分报道较多。
环烯醚萜被认为是玄参最主要的功效成分[3],也是玄参质量控制研究的重点[1,4]。
结构研究曾是玄参环烯醚萜研究的重点和难点,Scrophuloside B4[5]可能早在1989年就已分离得到,只是取代基位置不能确定,且化合物X也只给出可能结构[6]。
玄参清热解缓解火热症状作为传统中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玄参因其药用价值被人们广泛认可和应用。
玄参含有丰富的活性成分,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常用于缓解火热症状。
本文将重点介绍玄参的药理作用、主要功效以及使用方法。
一、玄参的药理作用玄参主要富含皂苷、多糖、黄酮类、苦苷等多种活性成分。
研究表明,玄参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菌、抗病毒等药理作用。
这些特性使得玄参成为一种有效的中药材。
首先,玄参中的皂苷和黄酮类成分具有抗炎作用。
当人体出现火热症状时,玄参可以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从而缓解火热症状。
其次,玄参中的多糖成分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火热症状常常伴随着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玄参可以调节免疫系统,平衡免疫功能,减弱过度炎症反应,进而缓解火热症状。
最后,玄参中的苦苷含量较高,具有苦味作用,可以刺激胃肠道分泌消化液,起到促进消化、辅助降火的作用。
同时,苦味成分还能够刺激胃肠道壁的微血管,改善血液循环,增强火热症状患者的体质。
二、玄参的主要功效1. 清热解毒:玄参能够清热解毒,对于由于热毒引起的火热症状,如口疮、牙龈红肿、咽喉肿痛等,具有明显的缓解效果。
2. 解渴生津:火热症状常常伴随干渴和口腔干燥,玄参具有生津作用,能够增加唾液分泌,减轻燥渴。
3. 抗炎杀菌:玄参含有抗炎和抗菌成分,能够有效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缓解感染引起的火热症状。
4. 缓解疼痛:火热症状常伴有头痛、牙痛等不适感,玄参具有一定的止痛作用,可以缓解疼痛症状。
三、使用方法玄参主要以药材形式存在,并可以制成煎剂、口服液、胶囊等供人们使用。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使用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成年人每次口服玄参煎剂可在3-6克之间,每日2-3次。
用开水冲泡,保持水温不高于80摄氏度,饭前或饭后1小时服用。
对于儿童或年老体弱者,剂量需要适量减少。
同时,患者在服用玄参期间应避免辛辣、油腻食物。
此外,火热症状患者还可选择使用含玄参成分的相关中药保健品,如养胃清热口服液、玄参口腔喷雾等。
玄参功效与作用玄参是一种珍贵中药材,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它是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玄参的根茎,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
这里将以玄参的药理成分、功效与作用、应用范围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一、玄参的药理成分玄参的主要药理成分是皂苷类物质,包括五龙脂苷、堇菜苷、参苷、玄参苷等。
此外,玄参中还含有多种生物碱、多糖、萜类化合物等。
1. 皂苷类物质:玄参中的皂苷类物质具有镇静、抗炎、抗氧化等药理作用。
五龙脂苷是玄参的主要皂苷成分,具有明显的生物活性,可以起到抗炎、抗病毒、抗肿瘤等作用。
2. 生物碱:玄参中含有多种生物碱,包括长蛇碱、玄参碱、玄参二碱等。
这些生物碱具有镇静、抗菌、解热、止痛等作用。
3. 多糖:玄参中的多糖具有增加机体免疫力、抗疲劳、抗肿瘤等作用。
研究表明,玄参多糖可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生长。
4. 萜类化合物:玄参中还含有多种萜类化合物,如庚烯醇、玄没风毛菇素醇等。
这些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疾病、降血脂等作用。
二、玄参的功效与作用1. 清热解毒:玄参具有较强的清热解毒作用。
在传统中医中,常用玄参来治疗急性感染性疾病,如高热、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等。
2. 抗炎止痛:玄参具有明显的抗炎止痛作用。
研究发现,玄参中的五龙脂苷能够抑制炎症相关的细胞因子的产生,减轻炎症反应。
3. 改善免疫功能:玄参中的多糖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抵抗力。
研究表明,玄参多糖可以促进巨噬细胞的活化,增加白细胞的数量,提升免疫效应等。
4. 抗氧化:玄参中的萜类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体内自由基,延缓衰老,预防疾病。
研究发现,玄参中的庚烯醇和玄没风毛菇素醇具有抗氧化活性。
5. 保护肝脏:玄参对于保护肝脏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研究表明,玄参中的皂苷类物质能够减轻肝细胞损伤,促进肝细胞再生,降低肝脏炎症反应。
6. 抗肿瘤:玄参中的多糖和皂苷类物质具有抗肿瘤作用。
研究发现,玄参多糖可以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
玄参清热解降低血糖和血脂玄参是一种重要的中草药,被广泛应用于中医领域。
它具有清热解毒、降血糖、降血脂等功效,对于调节体内机能和促进健康具有积极作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玄参对于降低血糖和血脂的功效。
一、玄参的成分及药理作用玄参的主要成分是多种有效成分,包括玄参苷、五个苦参碱以及玄参甙等。
这些成分在机体内发挥着不同的药理作用。
其中,玄参苷对降血糖和降血脂具有显著作用。
研究表明,玄参苷能抑制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减少葡萄糖的合成,降低血糖水平。
此外,玄参苷还能通过调节脂质代谢酶的活性,降低体内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的合成,从而降低血脂水平。
二、玄参对降低血糖的作用机制玄参的降血糖作用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体现。
1. 抑制葡萄糖吸收和利用:玄参苷能够抑制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减少葡萄糖进入血液,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2. 调节胰岛素分泌:玄参苷可以促进胰岛β细胞的胰岛素分泌,增加胰岛素与细胞的结合,提高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使血糖水平得以降低。
3. 促进葡萄糖代谢:玄参苷可以增加葡萄糖进入肝脏、肌肉和脂肪组织,促进葡萄糖的代谢,减少葡萄糖在血液中的累积。
三、玄参对降低血脂的作用机制玄参对降低血脂的作用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体现。
1. 抑制胆固醇合成:玄参苷可以抑制肝脏内胆固醇的合成酶活性,减少胆固醇的合成和释放,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
2. 促进胆酸代谢:玄参苷可以促进胆酸代谢,增加胆酸在肠道的排泄,从而减少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
3. 调节脂质代谢:玄参苷能够影响脂质代谢酶的活性,抑制三酰甘油合成酶和脂肪酸合成酶的活性,降低三酰甘油的合成和脂肪的积累。
四、玄参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玄参可制成口服剂、煎剂、颗粒剂等多种剂型,以方便患者选择。
在使用玄参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用量和疗程:根据具体病情和体质调整用量,并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使用。
一般情况下,玄参的使用疗程应持续7-14天。
2. 不良反应:玄参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如恶心、呕吐、腹泻等。
综 述 基金项目:浙江省中医药重点项目研究计划(No :2007ZA003);杭州市科技发展计划(No :20062423B28)Fund project :Research Plan of Zhejiang Provincial TCM Key Items (No :2007ZA003);plan of Hangzhou Municipal Sci 2tech Development (No :20062423B28)玄参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胡瑛瑛 黄 真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杭州 310053摘要:就近年来国内外玄参研究相关文献,对玄参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行了综述。
其主要化学成分为环烯醚萜类、苯丙素苷类;具有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和镇痛、抗炎、抑菌、增强免疫等药理作用。
关键词:玄参;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中图分类号:R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5509(2008)022*******Advances in R esearch of 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Ph arm acological E ffects of Scrophularia Ningpoensis H emsl Hu Y ingying ,Huang Zhen College of Pharmacy ,Zhej 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 y ,Hangz hou (310053),ChinaAbstract :The sums summed up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pharmacological actions of Radix Scrophulariae referring to the in 2ternal and overseas pertinent literatures published in recent years.The majority of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are iridoid glycosides and phenylpropanoid glycosides ,which have effects on cardiovascular system ,analgesia ,antiinflammatory ,bacteriostasis ,immu 2noenhancement and so on.The paper is written in order to offer some information for its f urther study and exploitation after 2wards.K ey w ords :Radix Scrophulariae ;chemical constituents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中国药典》2005年版收载的玄参(Radix Scro 2p hulariae )为玄参科植物玄参(Scrop hularia ning 2poensis Hemsl )的干燥根,别名元参、黑参、浙玄参、乌元参等。
玄参的现代研究进展【关键词】玄参流浸膏;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玄参科玄参属植物浙玄参Scrophularia ningpoensis Hemsl.和北玄参Scrophularia buergeriana Miq.的干燥根。
性味:苦、咸,寒。
入脾、胃、肾经。
清热凉血,养阴,除烦解毒。
热病烦渴,温毒发斑,骨蒸劳热,夜寐不安,自汗盗汗,津伤便秘,吐血衄血,咽喉肿痛,痈肿,瘰疬等症。
含环烯醚苷类,主要为哈帕苷、桃叶珊瑚苷以及玄参苷元和玄参苷甲、脂肪酸胡萝卜素、微量挥发油等[1]。
本文对玄参流浸膏的药理作用及疗效方面进行了研究。
本品通过不同的给药方式而达到全身用药之目的,对降血压、镇静、抗炎、解毒疗效显著。
1 药理研究1.1 降压作用玄参流浸膏对麻醉兔静脉注射,小剂量能使血压先略上升,继而下降;大剂量则仅血压下降。
水浸液、乙醇—水浸液及煎剂对麻醉狗、猫、兔等多种动物有显著的降压作用。
健康狗及肾型高血压狗口服煎剂2 g/kg,2次/d,均表现降压作用。
且对肾型高血压狗降压效力比健康狗显著。
较小剂量时玄参的降压作用出现延缓,同属的一种玄参植物S.grossheimi中含的总黄酮苷元对动物也有降压作用。
1.2 镇静、抗惊厥作用多种玄参属植物浸膏剂有镇静、抗惊厥的作用。
腹腔或皮下注射林生玄参(S.nodosa)浸剂2.5~6 g/kg,能抑制小鼠自发活动,延长海索比妥的睡眠时间。
北美林生玄参(S.marirndica var.nodosa)的制剂可抗戊四氮所引起的惊厥。
1.3 降压糖作用正常家兔皮下注射玄参流浸膏5 g/kg,可引起血糖略降低。
1.4 解毒作用从北玄参根中提取的P-甲氧肉桂酸(P-metoxycinnamic acid)对伤寒疫苗所致的家兔发热有较好的解热作用。
1.5 抗病原微生物及其毒素作用玄参的浸剂在体外有抗真菌作用。
含玄参的养阴清肺汤等方剂在体外对白喉毒素有显著的“中和”能力,对白喉杆菌有明显的抗菌和杀菌能力。
中药“清热凉血药”——玄参本品为玄参科植物玄参的干燥根。
主产于浙江。
冬季茎叶枯时采挖,除去根茎、幼芽、须根及泥沙,晒或烘至半干,堆放3~6天,反复数次至干燥。
本品气特异似焦糖,味甘、微苦。
以切面黑色者为佳。
生用。
一、药性和功效本品性味甘、苦、咸,微寒。
归肺、胃、肾经。
具有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之功效。
用法用量:煎服,9~15g。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食少便溏者不宜服用。
不宜与藜芦同用。
二、歌括《药性歌括四百味》歌诀:玄参苦寒,清无根火,消肿骨蒸,补肾亦可。
三、临床应用1.热入营血,温毒发斑本品寒入血分,既能清热凉血,又能泻火解毒。
治温病热入营分,身热夜甚、心烦口渴、舌绛脉数者,常配生地黄、丹参、连翘等约,如温病条辨》);若治温病热陷心包,神昏谵语,可配伍连翘心、竹叶卷心、连心发,如宫汤(《温病条辨》);若治温热病,气血两烯,发斑发疹,可与石膏、知母、升麻等约向用,如化斑汤《温病条辨》)。
2.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津伤便秘,骨蒸劳嗽本品甘寒质润,能清热生津、滋阴润燥。
用治热病伤阴,舌绛烦渴,常与生地黄、天冬等药配伍;治疗阴虚津伤、肠燥便秘,常与生地黄、麦冬等同用,如增液汤(《温病条辨》);治肺肾阴亏,虚火上炎,骨蒸劳嗽,可配白合、生地黄、麦冬等药,如百合固金汤(《慎斋遗书》)。
3.目赤肿痛,咽喉肿痛,白喉,瘰疬,痈肿疮毒本品既能泻火解毒,又可滋阴降火。
用治肝经热盛,目赤肿痛,可配羚羊角、栀子、大黄等药;治热毒内盛,咽喉肿痛,白喉,常与黄芩、连翘、板蓝根等药同用,如普济消毒饮(《试效方》);若阴虚火旺,咽喉疼痛,可与生地黄、麦冬,川贝母等同用,如养阴清肺汤(《重楼玉钥》);治痈肿疮毒,常配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等药;若用治热毒炽盛之脱疽,常与金银花、当归、甘草同用,如四妙勇安汤(《验方新编》);取本品咸寒,有泻火解毒、软坚散结之功,配伍浙贝母、牡蛎等,可用治痰火郁结之瘰疬,如消瘰丸(《医学心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