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玄参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玄参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玄参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玄参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玄参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2008

【摘要】就近年来国内外玄参研究相关文献,对玄参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行了综述。其主要化学成分为环烯醚萜类、苯丙素苷类;具有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和镇痛、抗炎、抑菌、增强免疫等药理作用。

【关键词】玄参;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Abstract:The sums summed up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pharmacological actions of Radix Scrophulariae referring to the internal and overseas pertinent literatures published in recent years.The majority of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are iridoid glycosides and phenylpropanoid glycosides,which have effects on cardiovascular system,analgesia,antiinflammatory,bacteriostasis,immunoenhancement and so on.The paper is written in order to offer some information for its further study and exploitation afterwards.

Key words:Radix Scrophulariae;chemical constituents;pharmacological effects

《中国药典》2005年版收载的玄参(Radix Scrophulariae)为玄参科植物玄参(Scrophularia ningpoensis Hemsl)的干燥根,别名元参、黑参、浙玄参、乌元参等。玄参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其味甘、苦、咸,性微寒;归肺、胃、肾经;有凉血滋阴,泻火解毒的作用;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温毒发斑,津伤便秘,骨蒸劳嗽,目赤,咽痛,瘰疬,白喉,痈肿疮毒。为了进一步研究和开发玄参,本文就其化学成分、质量标准、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作如下综述。

1 化学成分

玄参主要含环烯醚萜类、苯丙素苷类,尚含植物甾醇,有机酸类,黄酮类,三萜皂苷,挥发油,糖类,生物碱及微量的单萜和二萜成分等。

1.1 环烯醚萜类

玄参的环烯醚萜成分分成4类:九碳骨架的环戊烷型、7,8-环戊烯型和7,8-环氧环戊烷型和变异环烯醚萜。八碳骨架、十碳骨架环烯醚萜苷以及裂环烯醚萜苷、双环烯醚萜苷在玄参属都未发现。环戊烷型:母核结构为A,主要为哈巴苷的衍生物,5,6位可有β-OH,8位β-OH可进一步与乙酰基、肉桂酰基,对羟基肉桂酰基成酯。7,8-环戊烯型:母核结构为B,取代情况变化较大,规律不强。7,8-环氧环戊烷型:母核结构为C,其骨架特征是在7,8位形成环氧结构,取代位置较为固定。变异环烯醚萜:母核结构为D。

1.2 苯丙素苷类

从玄参中分离得到11个苯丙素苷类化合物:斩龙剑苷A(即6-O-反式肉桂酰基-1-O-α-D-果糖基-β-D-葡萄糖,sibirioside A,XS-4)、赛斯坦苷F(即4-O-咖啡酰基-3-O-α-L-鼠李糖基-D-葡萄糖,cistanoside F,XS-5)、安格洛苷C(angoroside C,XS-8)、赛斯坦苷D(cistanoside D,XS-9)、毛蕊花糖苷(acteoside,XS-10)、去咖啡酰毛蕊花糖苷(decaffeoylacteoside,XS-11)、3-O-乙酰基-2-O-阿魏酰基-α-L-鼠李糖(ningposide A,XS-12)、4-O-乙酰基-2-O-阿魏酰基-α-L-鼠李糖(ningposide B,XS-13)、3-O-乙酰基-2-O-对羟基肉桂酰基-α-L-鼠李糖(ningposide C,XS-14)、4-O-(对甲氧基肉桂酰基)-α-L-鼠李糖和3-O-乙酰基-2-0-对甲氧基肉桂酰基-a-L-鼠李糖(ningposide D)。其中XS-4,XS-5,XS-9,XS-10,XS-11为浙玄参中首次分得。

1.3甾醇类

玄参含有甾醇及其苷类如β-谷甾醇、胡萝卜甙等。

1.4 其它化合物

玄参还含有有机酸类肉桂酸、4-羟基-3-甲氧基苯甲酸、阿魏酸、对甲氧基肉桂酸、琥珀酸;5-羟甲基糖醛;二萜类柳杉醇;三萜类熊果酸及天冬酰胺、果糖、蔗糖、葡萄糖、三萜皂苷、黄酮苷元、生物碱及挥发油等。

2 药理活性研究

2.1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1)扩张冠状动脉作用:龚维桂等[2]发现玄参醇浸膏水溶液能显著增加离体兔心冠脉流量,同时对心率、心收缩力有轻度抑制;玄参能明显增加小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并对小鼠垂体后叶素所致的冠脉收缩有明显对抗作用。(2)降血压作用:药理学研究表明玄参水浸液、醇提液和煎剂均有降血压作用。玄参醇提液静脉注射可使麻醉猫的血压随即下降,血压平均下降40.5%;煎剂对肾性高血压犬的降压作用更明显。降压作用初步分析玄参无对抗α-肾上腺素能受体作用,对阻断颈动脉血流所致的升压反射无明显影响,降压机理可

能与扩张血管有关,有待进一步的研究。(3)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李医明等[3]研究发现苯丙素苷XS-8,XS-10和环烯醚萜苷XS-6,XS-7在0.5mmol/L下都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但苯丙素苷作用较强。黄才国等[4]进一步研究发现苯丙素苷XS-8对血浆中的TXB2和6-keto-PGF10均有降低作用,但对TXB2的降低作用更明显,可能都是其抗血小板聚集的机制。另有报道指出玄参的亲脂性成分亦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相同剂量条件下玄参醚提取、醇提物、水提物的抑制率分别为55.5%、40.5%、51.9%,三者都有显著降低血小板聚集率的作用。(4)促进纤溶作用:倪正等[5]观察了玄参醚、醇、水提取物对PAI-1都有显著降低作用,其中玄参石油醚提取物作用最强,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同剂量的丹参水提取液对照组比较有均显著差异,与阿司匹林组比较也有显著差异。(5)改善血液流变性:玄参醚、醇、水提液对大鼠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血浆黏度、细胞比容均无显著影响,但黄前等[6]发现玄参提取液可明显改善缺血2h后皮层CBF(P<0.05),其中5mg/kg剂量组对于缺血各时间点的血流改善均有显著作用(P<0.05)。(6)抗脑缺血损伤作用:玄参提取物对大鼠脑缺血有保护作用,尾静脉注射玄参提取物可明显减少缺血24h后大鼠的脑梗死体积,明显改善神经功能,此作用可能与提高脑血流量有关。

2.2 镇痛作用

翁东明等[7]研究了发现玄参口服液给药1h后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作用与剂量有一定的依赖关系。

2.3 抗炎作用

玄参有抗炎作用,临床可用于齿龈炎、扁桃体炎、咽喉炎等。药理实验结果表明玄参对巴豆油致炎引起小鼠耳壳肿胀,蛋清、角叉菜胶和眼镜蛇毒诱导引起大鼠足趾肿胀,小鼠肉芽肿的形成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7]。目前,玄参的抗炎活性成分尚有争议,一般认为是环烯醚萜类物质哈帕酯苷和哈帕苷,然而环烯醚萜类物质单用的有效剂量远大于原生药中的相应含量,根据实验证明苯丙素苷类抗氧活性明显比环烯醚萜类强,提示玄参的抗炎活性可能与其苯丙素苷类成分的抗氧化作用有密切关系[8]。

2.4 抗菌作用

玄参根和叶的杀菌作用比较弱,其最低杀菌浓度均需每1ml含药量在50mg以上。玄参叶的抑菌效力较根强,尤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效,对白喉、伤寒杆菌次之,对乙型链球菌等作用差,但弱于黄连[9]。

2.5 免疫增强活性

谢丽华等[10]研究发现哈帕酯苷皮下注射能使阴虚小鼠抑制的免疫功能恢复;哈帕苷和哈帕酯苷均能促进阴虚小鼠体外脾淋巴细胞增殖。毛小平等[11]报道了在生理条件及环磷酰胺所致免疫功能抑制条件下玄参、黄芪均能升高白细胞数和胸腺指数。

2.6 保肝作用

玄参中苯丙素苷有保肝作用。研究发现苯丙素苷XS-10对D-氨基半乳糖造成的肝细胞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12]且能抑制肝细胞凋亡。抗肝损伤细胞凋亡可能与其调控肝细胞凋亡相关基因有关。

2.7 抗氧化作用

玄参中苯丙素苷类抗氧活性明显比环烯醚萜类强。苯丙素苷XS-8与XS-10对脱氧核苷酸羟基加成自由基产生显著的修复作用,而环烯醚萜苷XS-6与XS-7在相同条件下作用不明显[13]。对红细胞氧化性溶血四者均有显著抑制作用,且前两者明显强于后两者[8]。

2.8 毒副作用

玄参叶较玄参毒性小。玄参叶LD50的95%可信限为19.35~24.63g/kg体重,最小致死量为15.4g/kg;玄参LD50的95%可信限为15.99~19.81g/kg体重,最小致死量为10.8g/kg。两者均无明显的蓄积作用。小白鼠中毒表现为安静、消瘦、反应迟钝、腹泻、黑稀便,尸检未发现对肝、脾、心、肺和肾脏等器官造成病理改变[9]。

3 结语

玄参是我国常用的传统中药材,资源丰富,历史悠久。其主要成分含环烯醚萜类和苯丙素苷类,这些成分的药理活性和临床作用是一致的,可以作为玄参药理作用的物质基础。然而对玄参的质量评价往往着重于环烯醚萜苷类,药典中对玄参质量标准制定中仅限于哈帕酯苷,忽视了苯丙素苷类成分。如上所述苯丙素苷成分在抗炎、保肝、抗氧化、抗血小板聚集方面都证实有明显的作用,甚至比环烯醚萜苷类强,尤其是安格洛苷C,因此为了更全面、客观地反映玄参的质量,应该重视苯丙素苷类成分。

玄参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玄参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2008 【摘要】就近年来国内外玄参研究相关文献,对玄参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行了综述。其主要化学成分为环烯醚萜类、苯丙素苷类;具有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和镇痛、抗炎、抑菌、增强免疫等药理作用。 【关键词】玄参;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Abstract:The sums summed up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pharmacological actions of Radix Scrophulariae referring to the internal and overseas pertinent literatures published in recent years.The majority of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are iridoid glycosides and phenylpropanoid glycosides,which have effects on cardiovascular system,analgesia,antiinflammatory,bacteriostasis,immunoenhancement and so on.The paper is written in order to offer some information for its further study and exploitation afterwards. Key words:Radix Scrophulariae;chemical constituents;pharmacological effects 《中国药典》2005年版收载的玄参(Radix Scrophulariae)为玄参科植物玄参(Scrophularia ningpoensis Hemsl)的干燥根,别名元参、黑参、浙玄参、乌元参等。玄参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其味甘、苦、咸,性微寒;归肺、胃、肾经;有凉血滋阴,泻火解毒的作用;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温毒发斑,津伤便秘,骨蒸劳嗽,目赤,咽痛,瘰疬,白喉,痈肿疮毒。为了进一步研究和开发玄参,本文就其化学成分、质量标准、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作如下综述。 1 化学成分 玄参主要含环烯醚萜类、苯丙素苷类,尚含植物甾醇,有机酸类,黄酮类,三萜皂苷,挥发油,糖类,生物碱及微量的单萜和二萜成分等。 1.1 环烯醚萜类 玄参的环烯醚萜成分分成4类:九碳骨架的环戊烷型、7,8-环戊烯型和7,8-环氧环戊烷型和变异环烯醚萜。八碳骨架、十碳骨架环烯醚萜苷以及裂环烯醚萜苷、双环烯醚萜苷在玄参属都未发现。环戊烷型:母核结构为A,主要为哈巴苷的衍生物,5,6位可有β-OH,8位β-OH可进一步与乙酰基、肉桂酰基,对羟基肉桂酰基成酯。7,8-环戊烯型:母核结构为B,取代情况变化较大,规律不强。7,8-环氧环戊烷型:母核结构为C,其骨架特征是在7,8位形成环氧结构,取代位置较为固定。变异环烯醚萜:母核结构为D。 1.2 苯丙素苷类 从玄参中分离得到11个苯丙素苷类化合物:斩龙剑苷A(即6-O-反式肉桂酰基-1-O-α-D-果糖基-β-D-葡萄糖,sibirioside A,XS-4)、赛斯坦苷F(即4-O-咖啡酰基-3-O-α-L-鼠李糖基-D-葡萄糖,cistanoside F,XS-5)、安格洛苷C(angoroside C,XS-8)、赛斯坦苷D(cistanoside D,XS-9)、毛蕊花糖苷(acteoside,XS-10)、去咖啡酰毛蕊花糖苷(decaffeoylacteoside,XS-11)、3-O-乙酰基-2-O-阿魏酰基-α-L-鼠李糖(ningposide A,XS-12)、4-O-乙酰基-2-O-阿魏酰基-α-L-鼠李糖(ningposide B,XS-13)、3-O-乙酰基-2-O-对羟基肉桂酰基-α-L-鼠李糖(ningposide C,XS-14)、4-O-(对甲氧基肉桂酰基)-α-L-鼠李糖和3-O-乙酰基-2-0-对甲氧基肉桂酰基-a-L-鼠李糖(ningposide D)。其中XS-4,XS-5,XS-9,XS-10,XS-11为浙玄参中首次分得。 1.3甾醇类 玄参含有甾醇及其苷类如β-谷甾醇、胡萝卜甙等。 1.4 其它化合物 玄参还含有有机酸类肉桂酸、4-羟基-3-甲氧基苯甲酸、阿魏酸、对甲氧基肉桂酸、琥珀酸;5-羟甲基糖醛;二萜类柳杉醇;三萜类熊果酸及天冬酰胺、果糖、蔗糖、葡萄糖、三萜皂苷、黄酮苷元、生物碱及挥发油等。 2 药理活性研究 2.1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1)扩张冠状动脉作用:龚维桂等[2]发现玄参醇浸膏水溶液能显著增加离体兔心冠脉流量,同时对心率、心收缩力有轻度抑制;玄参能明显增加小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并对小鼠垂体后叶素所致的冠脉收缩有明显对抗作用。(2)降血压作用:药理学研究表明玄参水浸液、醇提液和煎剂均有降血压作用。玄参醇提液静脉注射可使麻醉猫的血压随即下降,血压平均下降40.5%;煎剂对肾性高血压犬的降压作用更明显。降压作用初步分析玄参无对抗α-肾上腺素能受体作用,对阻断颈动脉血流所致的升压反射无明显影响,降压机理可

藤茶降血压作用研究

藤茶降血压作用研究 廖寅平1,王硕2,安丰轩1,葛智文1,兰毅1,张征1* (1.柳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广西柳州 545002;2.广西药用植物研究所,广西南宁 530023) 摘要:藤茶学名为显齿蛇葡萄,英文名称为vine tea,葡萄科蛇葡萄属落叶藤本植物,广西柳州市的融安、融水、三江等县均有大量野生资源分布。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广西分所姚新生院士实验室通过对大鼠饲喂藤茶水溶液,以研究藤茶对大鼠血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藤茶对实验大鼠具有较好的降血压作用,但对心率并无显著性影响。 关键词:藤茶;降血压;研究;心率 藤茶,学名为显齿蛇葡萄[Ampelopsis grossedentata (Hand-Mazz)W.T.Wang],英文名称为vine tea,是葡萄科(Vitaceae Michx)蛇葡萄属(Ampelopsis)的一种野生木质落叶藤本植物,属于典型的类茶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湖南、湖北、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福建等地。据调查,广西柳州市的融安县分布大量野生藤茶资源,分布面积约2万亩,具有很好的开发价值。 资料显示,藤茶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祛风除湿、强筋骨、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保肝护肝等功效。目前,运用药理研究的方法对藤茶的降血压作用进行研究还鲜有报导,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广西分所姚新生院士实验室用藤茶水溶液饲喂实验大鼠的方法,研究了藤茶对大鼠血压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1.1 样品来源及处理:藤茶,广西柳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提供。将藤茶分别按1:10和1:6的比例用开水浸泡30min,然后再煮沸5min,过滤,将两次滤液合并,置于热水浴上浓缩至0.5g/ 1ml。 1.2 实验动物:SPF级SD大鼠,体重150~180g,雄性,共50只。湖南斯莱克达实验动物有限公司生产,合格证号:SCXK2009 -0004号。实验温度:23~25℃,相对湿度:6 5%~7 0%。 1.3 饲料 普通基础饲料:配方略。 1.4 剂量分组

白附子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白附子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石延榜, 张振凌 作者单位:河南中医学院,郑州,450008 刊名: 中国实用医药 英文刊名:CHINA PRACTICAL MEDICINE 年,卷(期):2008,3(9) 被引用次数:11次 参考文献(13条) 1.李娟;李静;卫永第独角莲块茎花中脂肪酸成分分析 1991(01) 2.李清华;贾宗才独角莲化学成分的研究 1962(11) 3.陈雪松;陈迪化;斯建勇中药白附子的化学成分研究[期刊论文]-中草药 2000(07) 4.李静;卫永第;陈玮瑄独角莲块茎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1996(02) 5.孙启良;卫永第;杨伟超独角莲各部位氨基酸的含量分析 1995(04) 6.毛淑杰白附子生品及炮制品微量元素的含量测定 1991(02) 7.姚三桃;傅桂兰;洪海燕白附子炮制前后成分含量的变化 1993(04) 8.王毅;张静修制白附子饮片中铝含量的研究 1992(05) 9.吴连英;仝燕;毛淑杰白附子不同炮制品抗炎作用比较研究 1992(06) 10.吴连英;毛淑杰;程丽萍白附子不同炮制品镇静、抗惊厥作用比较研究 1992(05) 11.刘洁;卢长庆;王钥琦白附子炮制前后显微与化学比较 1990(02) 12.孙淑芬;曾艳;赵维诚白附子抑制恶性肿瘤的实验研究[期刊论文]-中医研究 1998(06) 13.吴连英;仝燕;程丽萍白附子不同炮制品毒性比较研究 1992(11) 本文读者也读过(7条) 1.袁菊丽白附子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33(3) 2.余润民.龚千锋白附子炮制工艺研究[期刊论文]-江西中医学院学报1998,10(4) 3.陈雪松.陈迪华.斯建勇.Chen Xuesong.Chen Dihua.Si Jianyong中药白附子的化学成分研究(Ⅰ)[期刊论文]-中草药2000,31(7) 4.吕永磊.李珊.李向日附子不同炮制品的质量研究[会议论文]-2010 5.李艳凤.马英丽白附子炮制的历史沿革与现代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中医药学报2010,38(4) 6.王亚娟黄花乌头化学成分研究概况[期刊论文]-时珍国医国药2006,17(4) 7.谢华.刘博.胡银燕.张振凌白附子趁鲜加工炮制饮片中草酸钙针晶含量变化的研究[期刊论文]-光明中医2008,23(12) 引证文献(12条) 1.张美玲张培影治疗冠心病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探讨[期刊论文]-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8) 2.宋瑱.李庆勇.王春成.高文轻.姜春菲.桑梅独角莲块茎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及成分研究[期刊论文]-中成药 2012(1) 3.于晓红.阚洪敏.胡艳文白附子混悬液对H22荷瘤小鼠肿瘤生长 抑制作用及对免疫器官功能的影响[期刊论文]-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5)

玄参

玄参,是玄参科的一个草本植物,用它的根,根是黑的,玄就是黑色的意思。整个从表面到里面切开,而且切开了以后颜色,黑色越深,它的质量越好。有的人写处方,老是三个字,每个药都把它凑三个字,比如说玄参本身就黑的,要写个黑玄参,多此一举,很浪费时间。比如说桂枝,没有办法加三个字,有的(写)桂枝尖,实际上不是完全用的尖本身,有这种医生好象显得很整齐、很划一,方(中)我每一味药的药名都是三个字的,没有必要。玄参也是清热凉血药。那么清热凉血,它比生地,作用要稍次一点,凉血的作用要稍次一点。所以(这)药也可以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它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它也可以养阴,这一点不管在营分、血分,它和生地黄是一样的。那么不一样的,生地黄对于血分,有止血的作用,玄参没有。但是玄参能够清热解毒,温热病需要泻火解毒。玄参有,生地没有,所以温热病,热入营血,热毒比较炽盛的,那玄参尤其是心经啊,这些热毒炽盛,经常用玄参。比如说以后的清宫汤这里面就用玄参就是道理。所以两个药有相似,又有不同,相似的,对于温热病热入营血,都可能凉血和养阴。不同的一个可以止血,一个可以解毒。当然在凉血方面,生地黄略强一点,由于生地黄的清热凉血比较强,而且又有直接的止血作用。所以杂病当中的血热妄行,是一个很常用的要药,而玄参,凉血作用不强,又没有止血的效果,所以在主治当中就没有血热妄行。一般的出血证不使用,也是与凉血有关的一个很重要的区别。那么玄参作为一个清热解毒药,那么它可以用于热毒疮痈,和一些咽喉肿痛,这方面都有比较好的效果,尤其是热毒引起的咽喉肿痛,玄参显得很重要,是个很常用的解毒利咽的药,那民间很多民众都知道玄麦甘桔汤,咽喉不舒服了,用一点玄参来泡水喝,其实玄参利咽喉,一方面是它通过它的泻火解毒,那么火毒炽盛,咽喉肿痛可以(用),另外它又能够滋阴降火,如果是阴虚火旺,上灼咽喉而出现的咽喉干痒疼痛,它常常和麦冬这一类,它也能够利咽。所以它对咽喉的疾病,应用非常广泛。比如说过去(患)白喉,很多治疗白喉的方当中,从古方到今方,现在的一些临床报道,玄参可能都是一个首选的一个药物,它主要就是解毒利咽,白喉是咽喉的一个病证。从(一定)角度来说的,玄参滋阴那也是对五脏六腑的阴虚,它都有一定的滋阴作用,但不一样的,玄参主要不在于补阴,生地补阴为主,玄参主要在于降火,对于虚火,它类似于知母,它是在降火坚阴。所以把它叫作滋阴降火,所以不是典型的补阴药。虽然它可以用于各种阴虚证,它是对于虚火亢旺,那么最为适合。那么玄参为什么能够治疗瘰疬、痰核,一方面它可以解毒消肿,另一方面,它也是因为它滋阴降火,那么就与一些化痰药(配)在一起,实际上和昨天讲夏枯草这些是类似的情况。玄参和生地,是两个比较相类似的药。所以有时候也要要求加以比较,比较其实也很容易,比较都能清热凉血,都能够滋阴,养阴、滋阴这些没有本质的区别,养阴、滋阴、补阴大同小异,那么是相同的,都可以用于温热病的热入营血,都可以用于多种阴虚火旺证,那么不同的,生地有止血的作用,所以对于温热病的血分热证,它可以收到止血的效果,也可以用于杂病当中的血热妄行,但是玄参没有止血的作用,所以对杂病当中的血热妄行一般不用,对于温热病其实用得更多的是在营分,血分用玄参相对还是比较少,但这些过细的,我们不要求了。杂病当中不用,那么在滋阴方面,那么玄参主要在降虚火,生地主要在生津液、生阴津。这是相同当中不同的,另外玄参能够泻火降毒,用于热毒引起的疮痈和咽喉肿痛,它可以和其它的清热解毒药一样地使用。玄参注意它是十八反当中的,诸参辛芍叛藜芦。另外玄参在很多医生的处方(中),把它写成元参,二横下面那种元参,主要是因为康熙皇帝他叫爱心觉罗玄晔,他的时候不准用玄字,皇帝的名字里面有,所以清朝在康熙以后,包括康熙年间,玄字在文献里面要么就没有这一点,最后的这一点有意地把它不写出来。我不是写的玄晔的玄,我不同了,我少一点。另外一个干脆就写元字,现在我们的一个成药,比如说玄麦甘桔冲剂,或者有的就是元,元麦甘桔冲剂,都不规范,我们现在其实还是要把它回到原来的本身的玄,黑色的意思,元就失掉了本意了,

丹参的主要化学成分

丹参的主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功效 (1)主要化学成分丹参的化学成分主要有两大类:脂溶性的丹参酮类化合物和水溶性的酚酸类化合物。脂溶性成分属醌、酮型结构的有:丹参酮,隐丹参酮,异丹参酮,异隐丹参酮,羟基丹参酮,丹参酸甲酯,亚甲基丹参醌,二氢丹参酮,丹参新醌A、B、C、D,二氢异丹参酮,新隐丹参酮,去羟新隐丹参酮,代号为Ro-090680的2-异丙基-8-甲基菲-3,4-二酮,去甲丹参酮,丹参二醇A、B、C,丹参新酮,1-氢丹参新酮,1-氢丹参酮,1-氧代异隐丹参酮,3α-羟基丹参酮ⅡA,1,2-二氢丹参醌,醛基丹参酮,亚甲二氢丹参酮,7β-羟基-8,13-松香二烯-11,12-二酮,1,2,5,6-四氢丹参酮,4-亚甲丹参新酮,丹参酚醌,鼠尾草呋萘嵌苯酮,丹参内酯,二氢丹参内酯,丹参螺缩酮内酯,表丹参螺缩酮内酯,丹参螺缩酮内酯Ⅱ,就是丹参隐螺内酯,表丹参螺缩酮内酯Ⅱ,就是丹参隐螺内酯,鼠尾草酮,鼠尾草酚酮,丹参酮二酚。丹参环庚三烯酚酮等;属其他类型结构的有:降鼠尾草氧化物,弥罗松酚,鼠尾草酚,柳杉酚等。 水溶性成分酚性酸化合物有:丹参酸A、B、C,丹参酸A又称丹参素,其结构为D(+)-β-(3,4-二羟基苯基)乳酸,丹参酸B是由3分子的丹参素和1分子的咖啡酸缩合形成的,就是丹参酚酸B;丹参酸C是2分子丹参素的缩合物;丹参酚酸A、B、C、D、E、G;迷迭香酸,迷迭香酸甲酯,紫草酸草酸单甲脂,紫草酸二甲酯,紫草酸乙酯,紫草酸B,原儿茶醛,咖啡酸,异阿魏酸等。还含黄芩甙,异欧前胡内酯,熊果酸,β-谷甾醇,胡萝卜甙,5-(3-羟丙基)-7-甲氧基-2-(3′-甲氧基-4′-羟苯基)-3-苯并[b]呋喃甲醛,替告皂甙元,豆甾醇等。 (2)药理作用和功效丹参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的研究表明,它具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 对心血管系统可增加冠脉流量、降低心肌兴奋性和传导性,对急性心肌缺血缺氧所致的心肌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它的抗心肌缺血机制可能是通过保护心肌细胞间盘受损、维持细胞膜的完整性,对缺血区边缘的毛细血管损害较轻,有利于侧支循环的建立,增加血液供应,因而加快损伤组织的修复和心肌细胞的再生。 丹参还具有改善微循环、抗血小板的聚集和血栓形成,并能使血液粘度下降,这些作用有利于改善血液循环,对心肌缺血性损伤的保护有益。其改善微循环和改变血液流变学的作用,也可促进骨折和皮肤伤口的愈合和保护肝细胞损伤的修复和再生。丹参对中枢的作用主要是大脑皮层的抑制,产生镇静作用;对中枢的抑制作用可能与脑组织cAMP磷酸二酯酶的抑制和cAMP水平的提高有关。丹参制剂体内外试验有一定抗肿瘤作用。也有报道,在一定的给药时间和剂量时,对静脉接种的肝癌细胞有促进转移的作用。临床上用丹参和放射治疗合并应用于肿瘤患者,未见有促转移作用发生,但可减轻局部照射处的纤维化和瘢痕形成。丹参的抗肿瘤和促转移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抗菌消炎丹参的各提取物有明显的抗菌消炎作用,如总丹参酮对耐青霉素、金霉素和红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敏感;对毛发癣菌也有抑制作用;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及隐丹参酮对人型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对感染性肿胀及炎性肿胀有一定抗炎作用,其抗炎机制可能与影响PGE水平和抑制白细胞趋化性有关。其它:如通过卵巢呈现雌激素样作用,有抗雄激素样活性。抑制cAMP磷酸二酯酶活性。对体液及细胞免疫功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等。 抗氧化作用体外,从丹参中提取的三种水溶性成分丹酚酸A、丹酚酸B和迷迭香酸,对由维生素C-NADPH或由Fe2+-半胱氨酸诱发的大鼠脑、肝、肾微粒体的脂质过氧化都有很强的抑制效应,其作用强弱依次为丹酚酸A、丹酚酸B、迷迭香酸,比抗氧化剂维生素E的作用强百倍至千倍。机制之一是这些成分能有效地清除超氧阴离子。体内,对急性乙醇中毒动物肝脏过氧化脂质生成的抑制作用:给小鼠灌服50%乙醇造成急性乙醇中毒,肝脏脂质过氧化终产物丙二醛(MDA)急剧上升,约相当正常小鼠肝脏丙二醛水平3.5-4倍。在小鼠乙醇中毒后以迷迭香酸(100毫克/公斤)灌服,共3次,则可使肝脏MDA生成明显降低,为乙醇中毒对照组MDA量的54%(P <0.01=。维生素E(100毫克/公斤×3,P.O)组小鼠肝脏MDA生成也显著降低,为乙醇中毒组肝

玄参的炮制方法(有温度的中药宝典)

本文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可以打赏购买全文!本WORD版下载后可直接修改 玄参的炮制方法(有温度的中药宝典) 玄参又名元参、黑参、山当归。载《神农本草经》。系玄参科植物玄参Scrophularia ningpoensis Hemsl.的干燥根。冬季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根茎、幼芽须根及泥沙,晒或烘至半干,堆放3~6日,反复数次至干燥。玄参又名元参、黑参、山当归。载《神农本草经》。系玄参科植物玄参Scrophularia ningpoensis Hemsl.的干燥根。冬季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根茎、幼芽须根及泥沙,晒或烘至半干,堆放3~6日,反复数次至干燥。 【炮制方法】1.玄参《伤寒总病论》:“去芦。”《圣济总录》:“去苗土,洗净。”《外科精义》:“去皮锉碎。”《医宗粹言》:“酒洗去尘土,切片。”现行,取原药材,除去残留芦头及杂质,大小个分开,洗净,润透或蒸透,稍晾切薄片,干燥。 2.蒸玄参《雷公炮炙论》:“采得后,须用蒲草重重相隔,入甑蒸两伏时后出,干晒。使用时勿令犯铜……拣去蒲草尽了用之。”《本草述》:“酒洗去尘土,酒拌蒸切片晒干用。”现行,取原药材,洗净,微泡,蒸透,略晾,切薄片,干燥。 3.酒玄参《医学入门》:“酒蒸。”《医宗粹言》:“酒洗。”《女科要旨》:“酒浸。”《增广验方新编》:“酒炒。”现行,取玄参片,加黄酒拌匀,闷润,置锅内,用文火炒干,取出,放凉。玄参每100kg.用黄酒10kg。 4.盐玄参取玄参片,加盐水拌匀,闷润,置锅内用文火炒干,取出放凉。玄参每100kg.用食盐2kg。 5.黑豆盐水煮玄参取玄参,加黑豆盐水煮后,晾干,去芦切片。玄参每100kg,用

白附子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白附子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石延榜 张振凌 【摘要】 目的 对白附子生品、不同炮制品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系统的整理,分析炮制前后及不同炮制方法对白附子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影响,为寻求最佳炮制工艺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 查阅文献,分析整理。结果 白附子化学成分的研究上不能明确有效成分的种类和测定方法,毒性成分亦没有得到确认,尤其炮制前后的主要变化不清楚。结论 白附子的有效成分、有毒成分尚待进一步研究确定。 【关键词】 白附子;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白附子又称禹白附,为天南星科植物独脚莲Typhonlu m glganteu m Engl的干燥块茎。现今主产于河南、甘肃、湖北等地。本品辛、温、有毒。归肝、胃经。具有祛风痰、定惊搐、解毒散结止痛作用,内服用于中风痰壅、口眼歪斜、语言涩謇、痰厥头痛、偏正头痛、喉痹咽痛、破伤风症;外用治疗瘰疠痰核、毒蛇咬伤。本品有小毒,故中医临床内服多以炮制品入药。据考证,白附子植物来源有禹白附和关白附两种。禹白附主产于河南禹州等地,关白附系毛茛科植物黄花乌头的块根,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等地。因此二者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也不相同,应当区别开来。本文对禹白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两方面进行综述。 1 禹白附化学成分研究 111 脂肪酸 李娟等[1]通过GC2M S联用仪从独角莲块茎中分离出七种脂肪酸:辛烷酸、72十六碳烯酸、十六烷酸、91122十八碳二烯酸、十八烷酸、十六烷二酸、101132二十碳二烯酸。资料也记载禹白附含有琥珠酸、、二棕榈酸、油酸、亚油酸等有机酸,含亚麻脂、甘油脂等。陈雪松等从白附子乙醇提取液的低极性成分中分离出棕榈酸、桂皮酸、天师酸。 112 甾体类化合物 李清华[2]和陈雪松等[3]均从独角莲块茎中分离出β2谷甾醇、β2谷甾醇2D2葡萄糖甙。 113 挥发油成分 李静等[4]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挥发油,然后通过GC2MS2计算机联用方法分离、鉴定出31种挥发油成分:十三烷、2,4,62三甲基辛烷、2,6,10,132四甲基十五烷、2,6,10,142四甲基十五烷、7,92二甲基十六烷、2,6,10,142四甲基十六烷、十七烷、三2甲基十七烷、二十烷、二十二烷、二十七烷、三十二烷、1,32二甲基苯、苯乙醛、黄奥、蒽、22甲基蒽、萤蒽、2,3,5,62四甲基苯酚、42丙稀基苯酚、1,4,62三甲基萘、2,3,62三甲基萘、32甲基菲、2,7二甲基菲、十五烷酸乙脂、亚油酸乙脂、苯并噻唑、32甲基苯并噻唑、N2苯基苯胺、H2苯基222萘胺、62甲基222苯基2喹啉。 114 氨基酸成分 孙启良等[5]对独角莲各部位氨基酸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表明独角莲块茎中含有十七种氨基酸,其中包括除色氨酸外的七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另外姚三桃等也从白附子水解液中测定出十七种氨基酸。 115 微量元素 毛淑杰等[6]测定了白附子中的微量元素,显示白附子生、制中均含有15种微量元素,其中宏量元素K、Na、Ca、M g、P5种,必需元素Fe、Co、Mn、Sn、Sr6种。并且炮制后Mg、Mn含量较生品有所降低,A l、Fe、Sr含量较生品有所 基金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项目编号:2006BA I09B06);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课题(项目编号:0422030700) 作者单位:450008郑州,河南中医学院增加,其中Fe增加最为明显。白附子只含有一种有害元素Pb,但其含量均比较低。 116 其他 资料记载,白附子胆碱、尿嘧啶、胡萝卜甙、dl2肌醇、蔗糖及糖蛋白凝集素等。 2 炮制对化学成分的影响 研究表明白附子炮制后其化学成分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且不同的炮制方法对化学成分含量的变化也不一样。姚三桃[7]等对白附子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做了比较,结果显示,炮制后,水溶性游离氨基酸在炮制过程中损失较大,总氨基酸含量生品较制品高出30%,β2谷甾醇含量生品高于矾制品约16%左右,高于姜矾制品215倍,油酸含量生品和矾制品相当,而高于姜矾制品10倍。表明炮制对水溶性成分有一定的影响,而对脂溶性成分影响不明显。另外,炮制后溶液的酸度明显增加,这可能是因为炮制过程中带入了大量的白矾的缘故,经测定溶液中白矾的残留量高达512%~7135%。但是铝离子具有一定的毒性,且容易在大脑中蓄积,必须对其含量加以控制。王毅等[8]对白附子不同制品中铝离子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生白附子的铝离子含量很低,而制白附子的铝离子含量是生品的数百倍以上,说明制品中的铝离子基本上是由炮制带来的。但是铝离子的含量与白矾的加入量不成平行关系,即使用同一种方法炮制,其含量也不同。铝离子含量多少更为合适,必须结合药效学,毒理学优选出新工艺。 3 禹白附药理作用的研究 311 抗炎作用 吴连英[9]等按文献(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所.中草药有效成分的研究.第二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72: 167)方法对白附子不同制品抗炎作用做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白附子生品混悬液和煎剂对大鼠蛋清性、酵母性及甲醛性关节肿有明显或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炎症末期的棉球肉芽肿增生和渗出亦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抗炎作用同免疫器官胸腺、脾脏关系不大。新法、老法制品与生品有相近的抗炎作用,新老法制品比较亦无差异。 312 镇静作用 吴连英[10]等对白附子不同制品的镇静、抗惊厥作用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白附子水浸液口服给药未显示镇静作用,腹腔注射则表现出明显的镇静作用,且有明显的协同戊巴妥钠催眠的作用,生品与不同制品之间未表现出差异性。 313 抗惊厥作用 研究表明[10],白附子水浸液对中枢兴奋剂戊四唑、硝酸士的宁所致小鼠强直性惊厥,仅能明显或不同程度的推迟小鼠惊厥出现时间和死亡时间,未见有对抗惊厥只数和死亡只数的效果。而对咖啡因所致惊厥,不论生品还是炮制品均未见有抗惊厥的作用。

玄参的四大功效

https://www.doczj.com/doc/0a936081.html,/ 玄参的四大功效 众所周知,人参类产品可谓是滋补人们身体的佳品,其除了可以食用外,在入药治病上也是有着极大的价值的,而玄参,就是其中的一种类型,为此,本文接下来便要对玄参的功效与作用进行叙述。 1.玄参为咸寒之品,质润多液,功能滋阴降火、解毒、利咽。配鲜生地、丹皮、赤芍等,则清热凉血;配大生地、麦冬等,则滋阴增液;配牛蒡子、板蓝根等,则解毒利咽;配大生地、石决明、密蒙花、蝉蜕等,则明目退翳;配牡蛎、贝母、夏枯草等,则散结消瘰;配银花、当归、甘草,则解毒消肿。 2.玄参滋养肾阴的功效,与地黄相近,故两药常配合同用。但玄参苦泄滑肠而通便,泻火解毒而利咽,临床应用范围较为广泛,一般不作长服的滋补之剂;地黄则功专补肾养阴,可作为久用的滋阴药品。 3.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口渴舌绛、烦躁、夜寐不安、神识不清或身发斑疹等症。温邪入于营血,伤阴劫液则口渴舌绛,内陷心包则烦躁神昏。玄参能清热凉血,并有养阴生津作用,常合鲜生地、麦冬、黄连、连翘、银花、竹叶卷心等同用于以上诸症。 4.用于咽喉肿痛、目赤、瘰历结核等症。咽喉肿痛有外感风热所致者,有阴虚、虚火上炎所引起者,这两类咽喉肿痛,玄参皆可治疗。如感受风热者须配辛凉解表药如薄荷、牛蒡子等品;虚火上炎者配合养阴药如鲜生地、麦冬等品同用,故玄参为喉科常用之品,尤以治虚火上炎者为佳。至于目赤而有阴虚火旺的症候,可用本品配合生地、石决明、夏枯草、青箱子、密蒙花等同用。治瘰历结核,可配贝母、牡蛎等同用。 由上可见,玄参确实是一种十分值得人们选择的养生保健佳品,对于身体较为虚弱或者是身体有疾病存在的人来说,其在了解了玄参的功效作用后,就不妨在平时选择玄参来滋补身体和防病治病。

药物分析新技术的研究进展

药物分析新技术的研究进展 【摘要】本文介绍近年来药物分析领域中发展起来的几种新技术,包括高效毛细管电泳技术、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高速逆流色谱技术、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法、手性药物的液相色谱分析法,以及它们的最新 应用进展。 药物分析目的是保证药物的质量和用药的安全有效。它研究药物的化学检验、药物稳定性、生物利用度、药物临床监测和中草药有效成分的定性和定量等。传统的药物分析,大多是应用化学方法分析药物分子,控制药品质量。然而,现代药物分析在计算机技术以及分析技术的飞速发展下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的变化。本文主要介绍一些基于现代色谱、现代波谱、色谱连用技术上的用于药物分析的现代化技术方法。 1、高效毛细管电泳技术 高效毛细管电泳(high performance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HPCE)又称毛细管电泳(CE)。毛细管电泳 ( CE)是 80年代后期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分离分析技术,是经典电泳技术和现代微柱分离相结合的产物。其分析应用的范围极广 ,小至无机离子 ,大至生物大分子 ,都可以用 CE来测定。HPCE 在DNA、氨基酸及蛋白质的分析中应用非常广泛,已在生命科学和生物工程等领域中显示出极其重要的应用前景,被用于DNA分析,如实现微量DNA的检测、DNA片段的分离、DNA的测序、DNA突变的检测、DNA损伤判断、临床诊断等[1]。 HPCE 技术因其特别适宜快速大量地分析复杂的中药成分而被广泛用于中药材鉴别和质量控制、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与测定、中成药和中药制剂的分析。韩乐等[2]建立了HPCE 同时测定玄参中梓醇、桃叶珊瑚苷、哈巴苷、哈巴俄苷、毛蕊花糖苷及肉桂酸含量的方法,用于玄参药材内在质量的评价和控制。Yu 等[3]等采用中心组合设计法和多变量分析法,以黄芩苷、黄芩素和汉黄芩素作为控制标准建立黄芩毛细管指纹图谱,对34个不同产地的黄芩进行质量分析控制,方法快速、精密、可靠,对所有来源的药材进行了质量评价。 2、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PLC-MS)联用技术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分离分析技术。它将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复杂样品的高分离能力,与MS具有高选择性、高灵敏度及能够提供相对分子质量与结构信息的优点结合起来,在生物、药物、临床医学、化工和环境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分析和鉴定复杂混合物的强有力的工具,尤其适用于生物样品中痕量药物的测定。Zhu等[4]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奥普力农. 3 高速逆流色谱技术 高速逆流色谱(high-speed countercurrent chromatogra-phy,HSCCC)技术是20 世 纪80 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连续高效的新型液-液分配色谱分离技术,最初由美国国立健 康研究院(NIH)的Ito教授研制开发。HSCCC最大的优点是无需固相载体作固定相,并 具有操作简单快捷、分离纯度高、样品回收率高、适用范围广、可一步制备纯品的优点。既 适用于小量分析,也可用于规模纯化,在中药、生化、食品、天然产物化学、环境分析等领域 有着广泛的应用。 HSCCC 在天然植物活性成分的分离中得到了相当广泛的应用,在有机酸、黄酮、生物碱、植物多酚、醌类、萜类、木脂素、香豆素、皂苷等几乎所有的天然植物化学成分的分离中 都有应用。HSCCC可以用来对天然产物的粗提物进行有效成分的提纯以及对天然产物进 行除杂处理。 王晓丽等[5]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法对高速逆流色谱仪分离芦荟多糖的溶剂系统进 行研究,探索出分离芦荟多糖的溶剂系统为PEG600-KH2PO4-K2HPO4-H2O (5∶15∶15∶65,w/w)体系。钱俊青等[6]采用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纯化大豆异黄酮,并选 用HPLC法测定样品的质量分数,成功分离得到大豆苷91.65%,染料木苷92.97%。高 赛男等[7]采用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水(3.0∶5.0∶3.5∶5.0,v/v)溶剂体系,采用高速逆流 色谱法从丁公藤中成功分离纯化得到东莨菪内酯,纯度可达98.04%。 4 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法 时间分辨荧光分析(timeresolved fluorescence assay,TR-FA)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非同

藤茶

藤茶- 中药材 【药名】藤茶烘干藤茶 【别名】霉茶叶。 【功效】清热利湿;平肝降压;活血通络 【科属分类】葡萄科 【主治】痢疾;泄泻;小便淋痛;高血压;头昏目胀;跌打损伤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300-1950m的山坡灌丛或山谷疏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湖北等地。 【出处】《中国中草药汇编》记载: 藤茶味甘淡,性凉,具有清热解毒,降暑生津,祛风湿,强筋骨,消炎利尿,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缓解酒精作用等功效。长期饮用对皮肤癣癞,黄疸性肝炎,感冒风热,咽喉肿痛,急性结膜炎,痛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护扶养颜等都有极好作用。 藤茶- 喝藤茶的功效 “茶友”们相聚,一个话题——饮用藤茶的体会及种种妙处,常会被提及。渐渐地我萌发了一个念头,想进一步了解藤茶,认识藤茶,知其然还想知其所以然。经过一番寻觅探求,藤茶面貌逐渐清晰凸现。现将我所了解的藤茶的情况与诸君细细说来,供各位作保健养生之参考。 藤茶学名Ampelopsis grossedentata,中文植物名为显齿蛇葡萄,是属于葡萄科蛇葡萄属的一种野生藤本植物。地方名除了藤茶外,还有甘露茶、茅岩莓等。它主要分布在两广、两湖、云贵、江西、福建等省,生长在山坡混交林中,野生贮量大。 藤茶水浸出物中含有丰富的糖和氨基酸,包括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具有一定的营养保健作用。藤茶还含有大量的多酚及黄酮类化合物,这是藤茶具有某些医疗保健作用的重要的物质基础。 有学者研究认为:藤茶有消炎止咳祛痰作用,其祛痰止咳的作用与安妥明相似。实验表明,藤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大肠埃希菌、痢疾杆菌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食品中常见细菌的抑制作用优于常用的防腐剂苯甲酸。此外,藤茶具有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及降血脂、降血糖等作用。藤茶中含有大量的黄酮类化合物,其主体物质为二氢杨梅素,它对自由基的清除率高达73.3%~91.5%,可减轻机体内氧化损伤,具有抗衰老的作用。藤茶还能减轻动物肝组织的变性和坏死程度,有保肝护肝之作用。 长期饮用藤茶有无毒副反应,这是“茶友”们曾经十分关心的一个问题。专家对广西藤茶所含的黄酮类化合物进行长期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在大鼠身上未发现与毒性有关的明显病变,停药后也未见药物延迟性毒性反应。事实上,我国南方一些少数民族地区长年累月饮用此茶,尚未见到饮用藤茶出现不良情况的报道。藤茶不含鞣酸,不会影响蛋白质的消化与吸收,不会夺取体内作为造血原料的铁质;藤茶也不含有咖啡因一类具有兴奋作用的化合物,故对于贫血、睡眠质量不高等人,且又喜欢饮茶而不敢饮茶者,藤茶也许是一种理想的代用品。 少数人饮藤茶后会出现一种微弱的催眠现象。有一友人描述如下:藤茶饮后犹如冬日坐在朝南无风的墙角,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中,慵懒舒适,伴随着一种淡淡的睡意。总之,藤茶既有普通保健之功,又对某些疾病有医疗或预防作用,长期饮用又比较安全。可以说藤茶是大自然给我们的一种恩赐,“甘露茶”的说法并非妄语。不过根据有些“茶友”个人体验认为:此物虽属平和,阴盛阳虚者还需谨慎饮用。 三降 降血粘: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增强红细胞变形能力而起降血粘

玄参提取物

玄参提取物 西安金绿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产品名称-KinGreen]: 玄参提取物 [英文名称-KinGreen]: Figwort Root Extract [拉丁名称-KinGreen]: Radix Scrophulariae [原料别名-KinGreen]: 元参、浙玄参、黑参、乌元参重台,鬼藏,正马,鹿肠,端,玄台,咸,逐马,馥草,黑参,野脂麻。 [产品来源-KinGreen]: 玄参提取物来源为双子叶植物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 玄参Scrophularia ningpoensisHemsl. 的干燥根。 [原料形态-KinGreen]: 多年生草本。根长圆柱形或纺锤形。茎具四棱,有沟纹。下部叶对生,上部叶有的互生,卵形至披针形,长10~15cm,边缘具细锯齿,齿缘反卷,骨质,并有突尖。聚伞圆锥花序大而疏散,轴上有腺毛;花萼5裂,裂片边缘膜片;花冠褐紫色,上唇长于下唇;退化雄蕊近圆形。蒴果卵形。花期7~8月,果期8~9月。根类圆柱形,中间略粗或上粗下细,有的微弯曲,长6~20cm,直径1~3cm。表面灰黄色或灰褐色,有不规则的纵沟、横向皮孔及稀疏的横裂纹和须根痕。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黑色,微有光泽。 T-E-L: +86- 0 2 9- 81 3 2 14 9 5

[原料分布-KinGreen]: 生长在山坡林下。分布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湖北、贵州、陕西等地。浙江有大量栽培,其他各地也有栽培。主产浙江、四川、湖北。此外,贵州、湖南、江西等地亦产。以浙江产量大,质量好。[ Product—Brand ]: 西安金绿-Xi’an KinGreen [化学成分-KinGreen]: 含生物碱、糖类、甾醇(Phy- tosterol)、氨基酸(左旋天冬酰胺L-Asparagine 等)、脂肪酸(主要是油酸、亚麻酸、硬脂酸)、挥发油、胡萝卜素和维生素A 类物质. [供应厂家-KinGreen]: 西安金绿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生产流程-KinGreen]: 选材,煎煮、渗漉、回流、蒸馏、沉淀、静置、过滤、浓缩、干燥等过程。 [药理作用-KinGreen]: 1.对心血管的作用动物实验表明:玄参流浸膏微量对蟾蜍有轻微强心作用,剂量稍大则使心脏呈中毒现象.对蟾蜍下肢血管有扩张作用,且不受剂量大小的影响.2.对血压的作用流浸膏给麻醉兔静脉注射,小量能使血压先略有上升,继则下降;大量则仅使血压下降.水浸出液、乙醇-水浸出液、乙醇浸出液及煎剂,对麻醉犬、猫、兔有显著的降压作用;健康犬及“肾型高血压”犬,口服煎剂2g/kg,每日 2 次,均表现降压作用,对后者的降压作用较前者更显著,剂量减少时,降压作用的T-E-L: +86- 0 2 9- 81 3 2 14 9 5

地黄研究的新进展

科技论文撰写 课程考查论文 题目:地黄研究的新进展学院:轻工化工学院专业班级:制药工程4班学号: 姓名: 2010年10 月14 日

地黄研究的新进展 覃灵荡制药工程4班学号 3107001860 摘要:地黄是我国的传统中药,具有特殊的药用成分和多种药理活性。本文就近年来对地黄的最新研究现状作一综述,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地黄提供依据。 关键词:地黄;药用植物;中药;研究进展 Abstract:Rehmanniae is on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which contains special ingredients and avariety of pharmacological activity.Rehmanniae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 for further study.The information provided is to serve as a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rehmanniae. Key words: Rehmanniae;madicinal plant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tudy progress 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为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干燥块根入药,是中国著名的“四大怀药”之一,因主产于古“怀庆府”(今河南焦作)一带而被称为地黄”。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地黄具有降血糖、保肝、止血、利尿、抗炎、抗真菌等作用。地黄中的多糖RPS—b是地黄有效成分之一,具有免疫与抑制肿瘤活性,并且在机体造血、抗老、降血糖等方面有一定作用。 1 提取方法 1.1 响应面分析法原增艳等人为了优化怀地黄多糖的微波提取工艺,采用苯酚一硫酸比色法对怀地黄多糖含量进行测定,通过设定不同单因素研究了微波处理时间、微波功率和液料比对怀地黄多糖提取率的影响,以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了微波提取怀地黄多糖的最佳工艺。结果显示:微波处理时间、微波功率和液料比对地黄多糖得率具有显著影响,其中在微波处理功率为720W,微波处理时间为210s,料水比为1:6条件下,地黄多糖提取率可达到61.9%,并且该工艺有很好的重现性。 王明道等人利用响应面分析法考察了酶用量、提取时间、pH值和提取温度4个因素对酶法提取怀地黄梓醇的影响。结果表明,酶法提取怀地黄梓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用量0.31%、提取时间147min、pH 值 4.6、提取温度56℃,梓醇提取率达7.98%,与模型预测值基本相符。说明酶法可较好地应用于怀地黄梓醇的提取,通过响应面分析法能得到一个较好预测试验结果的模型方程。 1.2 正交试验法刘海洋等人采用L9(3 )正交实验优选出醇提工艺条件,干燥提取物用H103大孔吸附树脂(内径3cm,柱长30cm,树脂层高20cm)充分吸附2h,比例为1:30。流速1ml/min,用水洗脱至色浅,再用1O%乙醇洗脱至色浅,分段收集,每份收集500mL,然后用20%乙醇洗脱,以薄层层析法检测,合并含有梓醇的流份,减压浓缩,干燥至恒重,分离得样品,并纯化。结果:梓醇的基线分离良好,进样量在0.72g-3.61xg范围内,峰面积(x)与梓醇含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Y=1.5074X-1.851,相关系数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88%,RSD=1.84%(n=5);梓醇提取的最优工艺是l0倍量的80%乙醇提取2次,每次1.5h。结果发现大孔吸附树脂H103能有效地吸附梓醇,并且能将地黄中的水溶性杂质与梓醇分离,洗脱比较集中,是分离纯化梓醇较理想的大孔吸附树脂,转移率为72%。纯化后纯度达

附子的药理研究

CJCM 中医临床研究 2018年第10卷第4期 -145- macromo-lecules,2011,49(4):693-699. [18]郭焱,崔健丽,李超英,等.中药灵芝多糖调控细胞毒性T细胞抗肿瘤机制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3,24(10):2365-2367. [19]张莘莘,李文娟,聂少平,等. 黑灵芝多糖对体外培养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0,16(9):1139-1142. [20]李建军,雷林生,余传林,等.灵芝多糖抗肿瘤作用的免疫学相关性研究[J].中药材,2007,30(1):71-73. [21]徐晋,吴丽,徐巧芳.灵芝多糖诱导人肝癌细胞HepG2凋亡的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23):7-9. [22]戴军,石玉娥,褚兆苹.灵芝代谢产物抗肿瘤作用的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0,21(9):2194-2195. [23]刘艳芳,唐庆九,张劲松,等.两种灵芝多糖组分单糖组成分析及其对5-氟尿嘧啶抑制小鼠肿瘤的影响[J].食品科学,2011(11):288-291. [24]邢会军,侯雷,孙勇,等.灵芝多糖对小鼠胃肿瘤活性的体内外抑制作用[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7,23(13):116-120. [25]王昕妍,陈国杨,苏洁,等.灵芝孢子粉、破壁灵芝孢子粉对Lewis 肺癌小鼠肿瘤生长和VEGF表达的比较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 2017,33(2):118-122.[26]Yang HI. Ganoderic acid produced from submerged culture of Ganoder-ma lucidum induces cell cycle arrest and cytotoxicity in human hepatoma cell line BEL7402[J].Biotechnol Lett,2005(27):835-838. [27]李鹏,魏晓霞,许建华.灵芝提取物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1,28(9):789-792. [28]闫征,王宏旭,刘莉莹,等.灵芝三萜类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7,38(5):633-637. [29]徐凤姣,曾琴,刘宏壁,等.灵芝乙醇提取物抗肿瘤活性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6,32(6):127-130. 基金项目: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课题项目(2014mpxz3)。 作者简介: 付正丰(1978-),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医内科临床与科研。 编辑:段苏婷编号:EA-4170703005(修回:2018-02-02) 附子的药理研究 A research on the pharmacological action of Fuzi 袁雯 (上海市龙华医院,上海,570100) 中图分类号:R2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860(2018)04-0145- 【摘要】附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誉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是传统医药的中药组成部分,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的功效。现代药理学证明附子具有明显的强心、抗炎、镇痛、抗衰老的作用。本文将对其药理作用的研究情况进行概述。 【关键词】附子;回阳救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Abstract】Fuzi (附子) is recorded in the Shennong Bencao Jing (《神农本草经》) firstly, is knew as the best herbals of Huiyang Jiuni (回阳救逆) in TCM medicine because of the effects of the Buhuo Zhuyang (补火助阳) and Sanhan Zhitong (散寒止痛). Modern pharmacology proves that Fuzi has effects on strengthening heart obviously, anti-inflammatory, analgesic, anti-aging. The progress of research on pharmacological action of Fuzi is summarize in this article. 【Keywords】Fuzi; Huiyang Jiuni; Pharmacological action; Research progress doi:10.3969/j.issn.1674-7860.2018.04.073 中药附子是毛莨科植物乌头的子根的加工品,主产于四川、湖北、湖南等地。加工炮制为盐附子、黑附片(黑顺片)、白附片、淡附片、泡附片。《本草正义》曰:“附子本是辛温大热,其行善走,故为通十二经纯阳之要药,外则达皮毛而除表寒,里则达下元而温痼冷,彻内彻外,凡三焦经络,诸脏诸扶腑,果有真寒,无有不治。”附子药性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为“回阳救逆第一要药”,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的功效[1]。附子中含有多种乌头碱类化合物,具有较大毒性,故生附子均须炮制减毒后使用。现代药理学证明附子具有明显的强心、抗炎、镇痛、抗衰老的作用。近些年关于附子的现代药理研究较多,本文将对其药理作用的研究情况进行概述。 1心血管系统 1.1 强心作用 中医药效为回阳救逆。实验证实,附子对如蛙、兔、蟾蜍等动物具有一定的强心作用,尤其在心功能不全的情况时效果更为显著。经过较长时间煎煮后,可以降低附子的毒副作用,增强附子回阳救逆的功效。附子强心作用的主要机理是兴奋和激动β受体,释放儿茶酚胺[2]。目前的研究证实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