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继发性闭经52例
- 格式:pdf
- 大小:82.54 KB
- 文档页数:1
闭经的针灸疗法主讲:中国中医科学院硕士、国家名老中医吴中朝继承人胡静编辑:灵兰小草一、概述女子年过16周岁而月经尚未来潮,或经行又复中断3个周期以上的病证(妊娠期及哺乳期除外)。
本病发生与禀赋不足、情志不畅、感受寒邪、房事不节、过度节食、生产过程失血过多等因素有关。
基本病机为血海空虚及脉道不通。
前者概括为“血枯经闭”,后者为“血滞经闭”。
本病可见于西医的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等功能失调,或甲状腺、肾上腺疾病中,消耗性疾病、过度节食导致的营养不良也会引起闭经。
二、辩证(一)主症年逾16岁月经尚未来潮或经行又复中断3个月经周期以上。
(二)兼症血枯经闭肝肾不足: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口干咽燥,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弦细。
气血亏虚:头晕目眩,心悸气短,神疲肢倦,食欲不振,舌淡苔薄白,脉沉缓。
2. 血滞经闭气滞血瘀:情志抑郁或烦躁易怒,胸胁胀满,小腹胀痛拒按,舌质紫暗或又瘀斑,脉沉弦。
寒凝胞宫:小腹冷痛,形寒肢冷,喜暖,苔白,脉沉迟。
痰湿阻滞:形体肥胖,胸胁满闷,神疲倦怠,白带量多,苔腻,脉滑。
三、治疗(一)常规针灸治疗1、血枯经闭主穴:关元归来足三里配穴:肝肾不足:太溪肝俞肾俞气血亏虚:气海脾俞中脘(艾灸)2. 血滞经闭主穴:合谷中极血海三阴交配穴:气滞血瘀:太冲膈俞(放血)寒凝胞宫:神阙子宫命门(艾灸)痰湿阻滞:丰隆阴陵泉(二)其他疗法1. 耳穴法应用:所有闭经患者选穴:内分泌内生殖器皮质下肝肾脾(2~4穴/次)操作:耳穴贴压或耳针常规操作。
频率:每周2次。
2. 火针法应用:血滞经闭型患者选穴:穴组一:关元子宫穴组二:次髎(两组腧穴交替使用)操作:腧穴皮肤常规消毒后,火针烧至变红,迅速刺入腧穴皮肤并快速出针。
频率:每周1次。
注意:火针治疗后,针孔局部24小时内避水。
3. 穴位注射法应用:所有闭经患者选穴:实证:血海三阴交虚证:关元归来足三里(2组/次)药物:实证:红花注射液虚证:黄芪注射液或当归注射液用量:每穴1~2毫升。
督灸治疗继发性闭经31例王继扬;张建英【摘要】目的:观察督灸治疗继发性闭经的临床疗效.方法:31例给予督灸治疗.结果:治愈18例,好转10例,未愈3例,总有效率90.32%.结论:督灸治疗继发性闭经有良好的效果.【期刊名称】《实用中医药杂志》【年(卷),期】2017(033)010【总页数】2页(P1205-1206)【关键词】继发性闭经;督灸;治疗观察【作者】王继扬;张建英【作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250014;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督灸中心,山东济南25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6.315.1继发性闭经是指女子已经建立规律的月经周期后又停止6个月以上,或根据自身月经周期计算停经3个周期以上者[1]。
笔者在导师的指导下,采用督灸疗法治疗继发性闭经31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共31例,均为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督灸中心门诊就诊的继发性闭经患者。
年龄31~40岁,病程1~3年。
纳入标准:已经建立规律的月经周期后又停止6个月以上,或根据自身月经周期计算停经3个周期以上。
经妇科检查和子宫、卵巢、垂体功能检查,影像学检查,排除处女膜闭锁,阴道、子宫畸形,卵巢缺如,垂体肿瘤等器质性病变。
熟地黄、枸杞子、菟丝子、淫羊藿、杜仲、黄芪、白术、川芎、冰片,混合、打粉。
将桑皮纸切成宽10cm、长40cm的长条形。
取生姜1750g,用粉碎机打成姜泥,去汁。
将艾绒搓成长约6cm,中间直径约1cm的紧实梭形艾炷。
患者裸背俯卧于床上,从督脉的大椎穴至腰俞穴,用75%酒精擦拭施术部位3遍,并沿脊柱正中及两侧涂抹姜汁3遍。
沿脊柱正中洒督灸粉如线状,然后将桑皮纸敷盖在药粉的上面,正对督脉。
把姜泥牢固地铺在桑皮纸中央,姜泥底宽3cm、高2.5cm、顶宽2.5cm,呈梯形,上面压一凹槽。
将艾炷放在姜泥上边的凹槽中,分3点将前头、中间、后头的艾炷点燃,燃尽为1壮。
燃完1壮后更换,连灸3壮。
腹针治疗闭经36例1 一般资料笔者自2003年8月—2007年2月共收治闭经患者36例,均为针灸科门诊病例。
36例患者均为继发性闭经,年龄最小22岁,最大44岁;病程最短7个月,最长3年3个月;月经量少渐至闭经者16例,月经突然停闭者20例;伴烦躁易怒14例,伴腰膝酸软9例,伴便秘16例,伴肥胖症8例,伴不孕症4例。
B超检查,子宫内膜厚0.4~0.9 cm 22例,1.0~1.2 cm 12例,1.3~1.7 cm 2例;伴单侧卵巢萎缩者1例,卵巢大小正常者35例;伴不孕症患者基础体温均呈单相型。
2 治疗方法取穴:主穴为引气归元(中脘、下脘、气海、关元);辅穴:商曲、气穴、滑肉门、外陵、上风湿点(滑肉门外0.5寸、上0.5寸),伴烦躁易怒加右下风湿点(下风湿点位于外陵下0.5寸、外0.5寸),伴不孕症加石关,伴肥胖症加天枢、大横,伴腰膝酸软加关元下(关元穴下0.5寸),伴便秘加左下风湿点。
操作:选用直径0.25mm、长40mm毫针,主穴及风湿点均深刺,余穴均中刺,留针40min。
每周5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不休息,但月经来潮后改为每周2~3次,治疗2~3个月经周期以巩固疗效。
3 治疗效果治疗2~3个月后,29例治愈(月经已按月来潮2次以上),其中4例不孕症患者中3例怀孕;5例好转(针刺10次后查B超示子宫内膜有增厚,但无月经来潮);2例无效(针刺10次查B超示子宫内膜无明显变化)。
有效率为94.4%。
4 典型病例患者,女,36岁,于2003年10月25日初诊。
主诉:闭经3年余。
3年前即2000年7月正值月经第2天与家人生气吵架,吵架第2天月经突然停止,后经注射黄体酮及服用中药均未能使月经来潮,因无其他不适故放弃治疗。
近3个月来,患者烦躁易怒不能自控,稍不如意即吵闹不休,自觉面部色斑明显增多,经人介绍来我科治疗。
查:面色晦暗,无光泽,颧部及鼻部点状雀斑较多,舌红、苔黄,脉弦细数。
B超示:子宫正常大小,宫壁回声均匀,内膜厚0.4 cm,双附件区未见异常。
针灸治疗继发性闭经体会
陈佳红
【期刊名称】《山东中医杂志》
【年(卷),期】2009(28)7
【总页数】2页(P480-481)
【关键词】继发性闭经;针灸;血滞宜通;血枯宜补
【作者】陈佳红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针灸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1.11
【相关文献】
1.针灸配合中药方剂化裁治疗继发性闭经30例临床体会 [J], 李淋;黄文权;唐令
2.埋线和针灸治疗继发性闭经的疗效观察 [J], 许晓爽
3.老锦雄教授背俞穴温针灸治疗继发性闭经经验 [J], 许浩琦;周冰雪
4.温针灸配合通督温任按摩法治疗寒湿凝滞型继发性闭经疗效观察 [J], 旷秋和
5.温针灸配合通督温任按摩法治疗寒湿凝滞型继发性闭经临床效果评价 [J], 张绒绒;娄文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闭经5
戴某,女,38岁
就诊时间:2008-12-10
主诉:闭经16个月;
现病史:结婚8年,生育一子;系长期居处阴冷潮湿而致闭经。
素怕冷,每到冬天手脚冰凉;饮食尚可,二便可,睡眠可,舌边缘瘀紫斑,苔薄白,脉弦。
既往史:既往体健,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
否认心血管疾病、高血压、肾病、糖尿病等病史,否认外伤、中毒、手术、输血史。
否认药物及食物等过敏史。
体查:腹软,无压痛,无积块。
辅助检查: B超检查正常。
诊断:闭经(寒凝血脉,瘀滞不通)
治则:温阳祛寒,行气活血
取穴:关元气海中极血海阴陵泉足三里三阴交合谷
操作:捻转泻法,关元、气海加TDP照射;每次选择2组电针,用连续波,留针30分钟,1次/天,12次为1个疗程。
再以背部督脉、夹脊穴、膀胱经第一侧线、第二侧线为选择点,采取离穴不离经的原则,一般拔10个左右火罐,每次留罐5~10分钟,每日1次。
结果:15次后,月经来潮。
按:
凡发育正常的女子,年龄在14岁左右月经便按期来潮,如超过18周岁而尚未来潮,或以形成月经周期,复停止3个月以上,[妊娠和哺乳期除外],均可称为闭经。
本病分为虚实两类。
由于多产,思虑过度,素体亏损,久病体弱等原因致使脾胃生化功能减弱,阴血亏耗过甚,因而血源枯竭,无血以下,乃至血枯经闭;有因受寒饮冷,邪气客于跑宫,或情志忧郁气机不畅,淤血凝结,经脉阻滞,成为血滞经闭。
本例患者属寒凝血脉,瘀滞不通,故温阳祛寒,行气活血而愈。
1 / 1。
埋线和针灸治疗继发性闭经的疗效观察目的观察”脏腑同调”埋线治疗继发性闭经的临床疗效。
方法收集我院我科就诊的42例继发性闭经患者,随机分为埋线组和对照组各21例。
对照组接受普通针灸治疗;埋线组以”脏腑同调”的思想选取相应穴位,给予埋线治疗,均进行一个个疗程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埋线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脏腑同调”穴位埋线治疗继发性闭经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使用价值。
标签:穴位埋线;继发性闭经;脏腑同调闭经一证首见《内经》”月事不来者,胞脉闭也”,是妇科疾病中的常见病,其表现主要为无月经或月经停止,分为原发性闭经和继发性必经过两类。
原发性闭经是指年满14岁,无月经来潮且无第二性征发育;或年满16岁,第二性征已发育,但月经仍未来潮者;继发性闭经是指妇女曾已有规律月经来潮,但以后因某种病理性原因而月经停止6个月以上者。
其中原发性闭经仅占全部闭经病例的5%,大多数的闭经,属于继发性闭经[1]。
近年来,中医针灸治疗继发性闭经有了一定发展,积累了一些经验。
本文主要本文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月我科门诊收治的继发性闭经患者42例,按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组)和观察组(埋线治疗组),并统计、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诊疗情况和效果。
现将具体结果进行汇报。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月以来在我科门诊进行治疗的42例继发性闭经患者。
年龄20~35岁,平均32.3岁。
其中,确诊为多囊卵巢综合症者为2例、卵巢早衰者10例、未明确诊断闭经者(各项检查均为正常范围,排除卵巢性闭经、垂体、下丘脑及其他内分泌功能异常引起的闭经)28例。
中医诊断上,予舌诊及脉诊后,辩证诊断为气血虚弱证者12例;肾气亏需证者7例;阴虚血燥证8例;气滞血瘀证10例;痰湿阻滞证者6例。
临床资料特点:①均排除少女停经、育龄其停经及未绝经前停经。
②均否认羊肠线等过敏史。
针灸治疗继发性闭经52例作者:徐红马磊来源:《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3年第04期关键词:继发性闭经;针灸;疗法;腹部腧穴中图分类号:R271.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3)04-0047-01女子曾来月经,而中断达 3 个月以上者称继发性闭经。
笔者近年来采用以腹部穴为主穴的针灸治疗继发性闭经52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52 例,年龄在 21 岁~ 40 岁,平均年龄为 25岁,已婚 30 例,未婚 22 例,全部经妇科B超检查子宫及附件正常。
继发性闭经 6个月以上者 29 例,1 年以上者18 例,2年以上者5 例。
2 治疗方法2.1 取穴主穴:天枢、外陵、大巨、水道、关元、水分、支沟、足三里。
配穴:气血虚弱,温针灸足三里、关元;气滞血瘀,配合谷、太冲、血海;肝肾不足,配肝俞、肾俞;寒邪凝滞,配阴陵泉、温针灸关元。
2.2 操作腹部穴位垂直进针,以针达腹直肌为度,其余穴位常规进针。
均行平补平泻,补泻兼施,以得气为度,留针30 min。
温针者针柄灸1~3壮。
每天1次,5次为1疗程。
休息2天继续下个疗程。
8个疗程后评定治疗效果。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3.1 疗效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1994 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以月经来潮连续 3次(3 个月经周期)以上正常行经者为临床治愈;月经恢复来潮,但月经周期尚未正常为好转;月经仍未来潮者为无效。
3.2 治疗结果临床治愈 25例,好转13 例,无效 4 例,总有效率为92.3%。
4 典型病例莫某,女,21岁,学生。
2006年7月18日初诊,诉:闭经2年余。
14 岁初潮,基本规律,周期 28~30 d,经期 4 d,经量中等,无痛经。
高二下学期学习压力较大,月经量逐步减少,发展为闭经。
初治西医予以人工周期疗法,口服安宫黄体酮等药有效,但停药后即出现闭经,后改服中药仍然无效。
现患者一般情况均好,无伴随症状,舌质淡红,苔薄,脉沉细。
针灸治疗妇产科病症丨闭经闭经【概述】闭经是指女子年过18岁,月经尚未来潮;或月经周期建立后在非妊娠期、哺乳期或绝经期而月经中断3个月以上的一种病症。
前者称原发性闭经,后者称继发性闭经。
临床表现以月经过期不来为重要特征。
继发性闭经多先有经量减少或周期延长,逐渐加重,直至停止;亦有突然过期不来或先为阴道不规则流血,继而月经闭止的。
针灸治疗闭经的近现代报道,早在二十年代就已出现[1],但直至六十年代,以个案治验文章为主,缺乏有说服力的统计资料。
七十年代开始有多病例的临床观察。
自八十年代之后有关报道逐渐增多,采用针灸、穴位按摩、温针及耳穴压丸等法,取得较好的效果。
但以总体上说,针灸治疗闭经的经验还在积累之中,其临床规律有待进一步揭示。
【治疗】体针(一)取穴主穴:长强。
配穴:肾俞、阴交、三阴交、地机、八髎。
(二)治法以长强为主,效不显加配穴。
先令病人取俯卧位,在尾骨下端与肛门之间中点陷凹中取穴,以28号针刺入1寸深,施强刺激手法。
留针20分钟,隔5分钟行针1次。
配穴,前三穴针刺,中等刺激,补法或平补平泻法;后二穴以指针按揉5~6分钟。
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3,4],本法适用于继发性闭经。
体针(之二)(一)取穴主穴:中极、十七椎下、公孙、次髎。
配穴:Ⅰ型为冲、任、督三脉不足,气血亏虚,脉络失养,加关元、气穴、百会、神门、肝俞、志室、肓俞、复溜、气门;Ⅱ型为邪侵冲任,气血瘀阻,脉络失宣,加中脘、大赫、子宫、腰俞、肝俞、脾俞、蠡沟、三阴交。
(二)治法主穴为主,据不同症型酌加配穴。
每次取6~8穴。
穴位常规消毒。
用捻转、提插、徐疾补泻法,骶部穴位得气后行雀啄法。
Ⅰ型腰部关元、气穴进针得气后缓慢由浅入深,反复行针1~3分钟,待有温热感,或加用温灸1~3 壮;Ⅱ型背部穴位浅刺,行捻转补法。
隔日治疗1次,3个月为一疗程,月经来潮时停止治疗,待经净后继续针刺,一般治疗1个疗程。
(三)疗效评价共治疗30例,结果显效13例,有效1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5]。
李颖教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继发闭经的临床经验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女性常见的内分泌障碍之一,特征包括高雄激素水平、多囊卵巢等。
其中,绝经前闭经是PCOS的常见症状,占PCOS患者的20%~30%。
治疗继发闭经的方法有多种,如给予人工周期性激素替代治疗、口服孕激素和芬必得等药物,以及中药治疗等。
本文将介绍我们使用李颖教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继发闭经的临床经验。
李颖教授使用的治疗方法是中医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是中医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它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身体的气血、阴阳、脏腑等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李颖教授在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继发闭经时,首先进行深入的病因辨析,针对每个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具体治疗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针灸调经:针灸调经是中医常用的治疗继发闭经的方法。
李颖教授采用手法轻柔、针刺浅表的方法,在经络、耳穴等部位施针,帮助调节妇女的月经周期和量,以改善闭经的症状。
2.中草药治疗:李颖教授根据每个患者不同的病情,选择不同的中草药组合,以调节体内的荷尔蒙水平,帮助调理身体的内分泌系统,改善闭经症状。
3.避免精神压力:精神压力是影响月经周期和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李颖教授在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继发闭经时,强调要避免过度劳累、精神紧张等情况,保持愉悦的心情,有利于改善闭经症状。
总之,李颖教授的治疗方法是针对患者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不同于传统的一味口服药物治疗。
通过针灸调经和中药治疗相结合的方法,不仅可以改善月经周期和量,减轻症状,更可以改善内分泌代谢,达到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继发闭经的目的。
针灸疗法治疗闭经(甘肃省岷县妇幼保健站;岷县卫生局甘肃岷县748400)【中国分类号】r246.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650-01 1、引言在大力发展中医药、推广中医适宜技术的良好形势下,我院将针灸重点应用在某些找不到原因的妇科功能病:闭经、痛经、慢性附属器炎、月经过多以及月经过少等疾患。
并且这方面的患者大都是经过其他治疗无效以后方改用针灸疗法的。
从2011年6月至12月底的半年中,我院使用针灸疗法治疗继发性闭经十四人效果明显,令人惊奇,这里举出以下几个典型有效的例子.2、病例报告(一)王某,25岁,已婚,因停经6个月,经检查证明非妊娠,亦无其他异常发现,遂行针灸治疗。
第一次针刺关元,合谷,三阴交,针后并在原穴各灸三炷;二日后进行第二次治疗,针刺肾俞,大肠俞,长强,也在针后各灸三炷。
三日后月经就来了,且无任何不适感。
(二)张某,23岁,已婚,闭经已七个月,经检查证明非妊娠,亦无其他异常发现,曾先用内泌素人工周期治疗,一月后仍未来月经,即改用针灸。
第一次针刺长强、命门,针后并各灸五炷,第二日就来月经,一般情况也正常。
(三)李某,28岁,已婚,月经常不调,近又因停经三月余,来院求治,检查证明无妊娠及其他异常现象。
曾先用自血疗法及组织浆治疗两个疗程,但均无效,遂使用针灸治疗,每隔三日,进行一次,先后共五次;第一次取穴长强、大肠俞;第二次取穴仍为长强、大肠俞;第三次取穴关元、中极、气穴、大赫;第四次取穴肾俞、大肠俞、命门;第五次取穴关元、中极、水道,归来。
以上各刺激点均为先针后灸各灸五炷。
五次治疗后的第六日即来月经,色量均正常,并且腰痛减轻。
3、讨论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①单纯针灸治疗对闭经的疗效显著,且无毒副作用,经济实用,是已被广大群众认可的治疗方法。
②不论是利用那种中医针灸治疗方法,均是以疏通经络,调整人体阴阳为本,体现了中医辨证治疗的思想及整体观念。
董氏奇穴针灸【闭经】调理闭经女子停经三个月以上,称为闭经。
女子到了十八仍未有初经,称为原发性闭经,若曾经有月经来潮,之后又停经三个月以上,称为继发性闭经,原发性闭经必须先检查是否有子宫卵巢阴道发育不良处女膜闭锁、或是性荷尔蒙过低等病变。
怀孕期,授乳期和更年期以后的停经为正常的生理性闭经,除此之外的月经停止,称为病理性闭经,中医认为引起病理闭经的原因主要有“血枯”和“血滞”两种:血枯为血虚类的闭经,由于长期的虚弱类疾病或营养缺乏所引起,其所引发的闭经,常伴有体虚脉弱、心悸的症状;而血滞闭经为血瘀不通所造成的闭经,必须先排除肿瘤阻塞所造成的经血无法排出,其余可由于情绪因素、疾病因素例如多囊性卵巢卵衰竭等而引起。
主穴:下三皇天皇、地皇、人皇三穴合称下三皇,胫骨内侧髁下缘凹陷处直下1寸为天皇,天皇穴下4寸为地皇,内踝上3寸5分为人皇;使用时三针齐下,天皇及人皇以亳针进针5分~1寸5分,地皇进针1~2寸。
配穴:(1)血枯闭经配上三黄、妇科穴【上三黄】天黄、明黄、其黄组成上三黄・明黄位于大腿内侧正中央股骨下,天黄位于明黄上3寸,其黄位于明黄下3寸;三穴皆以毫针进针1~3寸。
注:上三黄是董氏穴位中治疗肝疾的重要穴位,也是治疗妇科疾病用来调理肝经气血的常用穴位,尤其是其黄穴,在多种妇科疾病皆可使用。
【妇科穴】妇科穴手掌背拇指第一节中央偏外侧三分处,从掌指纹起,每上二分一穴,合计五穴。
注:董公及胡师公的著作里,均提到妇科穴治疗月经量过多或过少,暗示妇科穴对经量有双向调节的作用,妇科穴为妇女调理要穴,属平时调理使用。
(2)血滞闭经配臀部荐骨区放血【臀部荐骨区】臀部荐骨区在背后荐部,从第五腰椎脊突下至尾骨上之连线为中线,向左右各取4寸的寛度之区域,包括传统董氏灵宵穴的主巢、妙巢、上对、上高、水瑚、水植、水科、水旺、河巢、水金、水际、水商等穴位;以棱针刺血,不拘穴位。
说明:闭经通常病程久,疾病较顽固,必先查明原因,针灸治疗必须长期施针才能达到疗效。
穴位埋线治疗继发性闭经48例何洪洲;邹小凤;冯淑兰【摘要】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继发性闭经的疗效.方法:采用腹部、背部和四肢穴位埋医用羊肠线治疗继发性闭经,并与激素治疗继发性闭经作对照观察.结果:两组均能治疗继发性闭经,穴位埋线组总有效率100%,痊愈率87.5%,激素治疗组总有效率72.9%,痊愈率18.8%,穴位埋线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激素治疗组(P<0.01).结论:运用穴位埋线治疗继发性闭经,能取得非常满意的临床疗效,且费用低,痛苦少,值得推广应用.【期刊名称】《针灸临床杂志》【年(卷),期】2012(028)008【总页数】2页(P31-32)【关键词】穴位埋线;激素治疗;继发性闭经【作者】何洪洲;邹小凤;冯淑兰【作者单位】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人民医院,广东揭西515400;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中医医院,广东揭西515400;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广州5104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6.3继发性闭经指月经周期建立后,在正常绝经年龄前,月经停止来潮6个月以上者,或月经稀发者,按自身原来月经周期计算,停经3个周期以上者[1]。
继发性闭经影响妇女生育功能,属于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
笔者采用穴位埋线治疗该病4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纳入符合入组标准的继发性闭经患者96例,按照随机单盲法分为两组。
穴位埋线组(治疗组)48例,激素治疗组(对照组)48例;年龄20~42岁;病程最长2年,最短3个月。
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在年龄、病程方面具有可比性(P>0.05)。
1.2 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制定:①女子已行经而又中断3个月以上者,属继发性闭经;②须与妊娠期、哺乳期、绝经期等生理性停经相鉴别。
1.3 入组标准病例选自揭西县人民医院针灸科门诊部(2006年6月~2010年11月)自愿参加研究的患者,年龄20~42岁,符合中医继发性闭经诊断标准,身体和实验室检查均排除器质性病变。
doi:10.3969/j.issn.1002-2619.2019.04.002老锦雄教授背俞穴温针灸治疗继发性闭经经验许浩琦周冰雪(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级硕士研究生,广东广州510000)【摘要】老锦雄教授背俞穴温针灸治疗继发性闭经,重视“补”中兼“通”,先后天并重,同时选取督脉一膀胱经区域穴位及调理脾胃相关穴位,临床取得良效,值得借鉴。
【关键词】闭经;背俞穴;温针疗法;名医经验;老锦雄【中图分类号】R271.112;R245.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619(2019)04-0490-04老锦雄,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针灸学会副会长,岭南“灸法名匠”获得者,从医30余载,潜心研究歧黄之术,精通内、外、妇、儿科的针灸要领,治病施方严谨。
其在临床上大力提倡以“背俞穴温针灸”为主的针灸疗法,尤其重视灸法。
老锦雄教授以“温阳扶正”法为基础,整体、辨证运用温针灸治疗内科、妇科、外科等多种疾病。
我们临床跟师学习2年,受益良多,现将老锦雄教授“背俞穴温针灸”治疗继发性闭经经验介绍如下。
1现代医学对继发性闭经的认识女子年满16周岁,但月经从未来潮,或正常月经发生后又闭止6个月以上,或根据自身月经周期计算停经3个周期以上者,称为闭经⑷。
前者为原发性闭经,后者为继发性闭经。
继发性闭经是妇科常见疾病,可对女性生育、生活及工作造成严重影响。
按病因分类,继发性闭经可分为下丘脑性闭经、垂体性闭经、卵巢性闭经、子宫性闭经及甲状腺性闭经等⑷。
患者常伴有周期性下腹部胀痛、头痛、视觉障碍、溢乳、肥胖、消瘦等症作者简介:许浩琦(1993—),男,中医师,硕士研究生在读,学士。
研究方向:温针灸治疗内分泌疾病。
373-375.[12]韩雪梅,秦玉龙.张锡纯用连翘经验释析[J].吉林中医药,2011,31(9)=833-835.[13]李永吉,胡楠,徐京育.三甲复脉汤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及脉压差影响的临床观察[J].中医药学报,2010,38(5):117-11&[14]李德顺.经方中桂枝、白芍调和营卫特点浅析[J].四川中医,2008,26(4):125-126.状。
玉烛散加减配合针刺治疗功能性下丘脑性闭经疗效观察标签:功能性下丘脑性闭经;玉烛散;针刺疗法月经周期建立后又中断6个月以上者,或月经停闭超过3个月经周期者称为继发性闭经。
继发性闭经发病率约占闭经的95%,其中功能性下丘脑性闭经的发病率约占继发性闭经的55%[1]。
笔者采用玉烛散加减配合针刺治疗功能性下丘脑性闭经收到较好疗效,现回顾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5月-2012年5月本院门诊诊治的功能性下丘脑性闭经患者104例,按就诊日单双号分为2组。
治疗组53例,年龄19~41岁,平均(27.4±2.3)岁;病程4~19个月,平均(14.6±4.3)月。
对照组51例,年龄17~40岁,平均(28.9±1.8)岁;病程5~21个月,平均(15.2±3.9)月。
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妇产科学》中功能性下丘脑性闭经诊断标准[2]:①已经有月经来潮,但月经闭止3个周期(按本人月经周期长短计算)或超过6个月不来潮者。
②典型的功能性下丘脑性闭经血促卵泡素(FSH)、促黄体激素(LH)偏低或接近正常,卵巢功能低下或有一定的功能;不典型的功能性下丘脑闭经血LH高而FSH低,类似多囊卵巢综合征,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在正常范围。
③B超显示双侧卵巢正常大小,卵巢内有小囊泡存在,但<10个,直径2~8 mm,可分布于整个卵巢,间质回声不增强。
1.3 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3个月未用雌激素、避孕药者;③对治疗方案知情同意,依从性较好者。
1.4 排除标准①妊娠期、哺乳期、绝经期等生理性停经者;②伴有其他明显内分泌功能失调性疾病者;③合并有心、肺、肾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④原发性闭经者;⑤先天性发育异常或宫颈损伤后黏连者;⑥不配合、依从性差者。
1.5 治疗方法1.5.1 治疗组①内服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