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氧化还原反应与酸碱电离、沉淀溶解反映的异同

氧化还原反应与酸碱电离、沉淀溶解反映的异同

氧化还原反应与酸碱电离、沉淀溶解反映的异同
氧化还原反应与酸碱电离、沉淀溶解反映的异同

氧化还原反应与酸碱电离、沉淀反应的异同

作者:郭扬、刘涛瑞、王旭、宣锋、赵川榕、欧杨杰

医学部基础医学院

指导老师:杨展澜、潘菲

一、摘要

本文主要讨论了氧化还原反应、酸碱电离平衡、沉淀反应三种反应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从微观角度进行了讨论,说明其异同的根源。

二、前言

在这连续三次的实验中,我们分别进行了酸碱电离平衡、沉淀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三个内容的实验,对这三种反应都有了一定的理解。在本文中,我们小组通过讨论,深入分析了这三种反应的原理,找出了这三种反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本次的讨论,我们可以更加深入的理解这三种反应,同时锻炼了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提高了我们的学习能力。

三、内容

1、 准确理解酸碱电离平衡、沉淀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含义

酸碱反应:(根据酸碱质子理论的定义)凡涉及质子转移过程的反应。 沉淀反应:沉淀的生成和溶解统称为沉淀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凡涉及有电子转移或偏移的反应。 2、比较酸碱反应、沉淀反应以及氧化还原反应得出的相同点

1)都存在化学平衡。 先看酸碱电离平衡: 酸在水中的电离

HA + H 2O ? A - + H 3O + K 1

酸1 碱1 碱2 酸2 碱在水中的电离

A - + H 2O ? HA + OH - K 2 碱1 酸1 酸2 碱2

在上述反应过程中,弱电解质分子电离与离子结合成为分子,二者共同构成一组可逆反应。常以弱电解质分子电离出离子的反应方向为正反应方向,以离子重新结合成弱电解质分子的反应方向为逆反应方向。 再看沉淀反应: 以4BaSO 为例说明:

4BaSO 是强电解质,并具有离子结构。在一定温度下,将4BaSO 放入水中

后,由于水分子是极性分子,其正的一端朝向晶体4BaSO 表面上的24SO ,负的一

端朝向晶体4BaSO 表面上的2Ba +。由于水偶极子与24SO -和2Ba +相互吸引,削弱了晶体上24SO -和2Ba +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因而使得一部分24SO -和2Ba +从晶体表面脱离成为水合离子而进入溶液,这个过程就是沉淀溶解。另一方面,溶液中的水合24SO -和水合2Ba +也在不断地运动,当它们在运动中碰到4BaSO 晶体表面时,受到4BaSO 晶体表面相反电荷的离子吸引,可能脱水,又重新回到晶体表面,这就是沉淀生成的过程。这两个反应过程最终达到平衡。虽然这两个相反的过程在继续不断地进行着,但溶液中离子的浓度不再改变。

用方程式表示为:

BaSO 4(s) ? Ba 2+(aq)+SO 42-(aq)

再看氧化还原反应: 对于可逆的氧化还原反应

1212

aox bred cred dox +=+

其中1ox 、2ox 为氧化性物质,1red 、2red 为还原性物质。

1ox 被还原为1red ,2red 被氧化为2ox 的同时,1red 被氧化为1ox ,2ox 被还原为2red 。

在反应进行过程中,由于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不断变化,所以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度也在不断变化,两个电对的电极电位也相应地变化(如

11()

0.0591+

lg

()

a c

ox V

E E n

red ?

=正正),可以通过改变反应物的起始浓度来改变反应的方

向。当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度相等,两个电对的电位也相等,反应达到平衡。

2)这三种反应的平衡常数都与温度有关。如果温度改变,则反应速率、平衡浓度甚至反应的方向也会改变。

3)都可以通过吉布斯自由能(△G )判断反应的方向。

3、三种反应的不同点

(1)反应原理不同:酸碱反应中是质子的转移,沉淀反应是固体沉淀与电离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氧化还原反应是电子的转移或偏移。

(2)反应平衡的判据不同:酸碱平衡使用的是离解常数

K,沉淀反应使用的是

a

溶度积

K,氧化还原平衡使用的是电池电动势E池。

sp

(3)反应的速率不同:酸碱反应和沉淀溶解反应一般在溶液中进行,溶液中离子反应的活化能一般都较小(<40kJ/mol),反应速率较快。相对于酸碱反应与沉淀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反应速率较慢,一部分氧化还原反应虽然比较大,但活化能很大,需要催化剂才能进较快的进行反应。

E

(4)反应的环境不同:酸碱反应一般都是在液相中进行,沉淀溶解平衡一般在固相和液相交界处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环境就比较多样了,固相、液相和气相中均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4、三种反应的联系

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如果形成了弱酸弱碱或沉淀,氧化还原反应的电极电势也会发生变化,有时甚至还可以改变反应的方向。

四、结论

氧化还原反应、酸碱电离反应和沉淀溶解反应均存在反应平衡,反应常数均受到温度影响。但它们的反应原理有很大不同,只有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的转移,而其他两种反应只有分子、离子和离子团之间的交换,没有氧化数的变化,这就是它们的最大差异。

五、参考文献

《普通化学(生物类)》北京大学出版社85~145 百度百科https://www.doczj.com/doc/83757812.html,/view/22913.htm

百度百科https://www.doczj.com/doc/83757812.html,/view/30896.htm

百度百科https://www.doczj.com/doc/83757812.html,/view/1745306.htm 六、小组分工

无机化学——配位反应 习题解答①

第6章习题解答① 一、是非题 1. 所有配合物生成反应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因此,生成配合物后电对的电极电 势不变。() 解:错 2. 对于电对Ag+/Ag来说,当Ag(Ⅰ)生成配离子时,Ag的还原性将增强。() 解:对 3. 在某些金属的难溶盐中,加入含有可与该金属离子配位的试剂时,有可能使金 属难溶盐的溶解度增大。() 解:对 4. 对于电对Cu2+/Cu来说,当Cu(Ⅱ)生成配离子时,Cu(Ⅱ)的氧化性将增强。() 解:错 5. 所有物质都会因生成某一配合物而使溶解度增大。() 解:错 6. 所有配合物在水中都有较大的溶解度。() 解:错 7. 在含有少量AgCl沉淀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氨水,可以使AgCl溶解,如果再 加入适量的HNO3溶液,又可看到AgCl沉淀生成。() 解:对 8. AgI在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 解:对 9. 在5.0mL0.10mol·L-1AgNO3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NaCl溶液,生成AgCl 沉淀。只要加入1.0mL0.10mol·L-1NH3·H2O溶液,AgCl就因生成[Ag(NH3)2+]而全部溶解。() 解:错 10. 在[Ni(NH3)6]2+溶液中加入乙二胺(en),将会有[Ni(en)3]2+生成。() 解:对 11. 在FeCl3溶液中先加入少量KCNS(s),再加入适量的NaF溶液,最终溶液呈血 红色。() 解:错 12. 已知K([HgCl4]2-)=1.17?1015,K([HgI4]2-)=1.48?10-30。 则在标准状态下反应[HgCl4]2-+4I-[HgI4]2-+4Cl-将向右进行。() 解:对 13. 如果电对的氧化型、还原型能同时生成配体和配位数都一样的配合物,其E一 定变小。() 解:错 14. 已知K([CuBr2]-)=7.8?105,K([CuI2]-)=1.4?10-9。 则在标准状态下反应[CuBr2]-+2I-[CuI2]-+2Br-将从左向右进行。() 解:对 15. 已知[Ag(S2O3)2]3-和[AgCl2]-的lg K12分别为13.46和5.04。 则在标准状态下反应[Ag(S2O3)2]3-+2Cl-[AgCl2]-+2S2O32-将从右向左进行。() 解:对 16. 已知Co3++e-Co2+E=1.84V

第二课时电离平衡的建立及影响因素

班级姓名 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第二课时) 电离平衡的建立及影响因素 1.在溶液导电性实验装置里,分别注入20 mL 6 mol·L-1醋酸和20 mL 6mol·L-1氨水,灯光明暗程度相似。如果把这两种溶液混合后再实验,则()A.灯光明暗程度不变B.灯光变暗C.灯光明暗程度变化不大D.灯光变亮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强电解质的水溶液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 B.强电解质都是离子化合物,弱电解质都是共价化合物 C.强电解质的水溶液中不存在溶质分子 D.不溶性盐都是弱电解质,可溶性酸和具有极性键的化合物都是强电解质。 3.下列叙述中,能证明某物质是弱电解质的是()A.熔化时不导电B.不是离子化合物,而是极性共价化合物 C.水溶液的导电能力很差D.溶液中已电离的离子和未电离的分子共存4.NaHSO4在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存在的离子是()A.H+ B.Na+ C.SO42-D.HSO4- 5.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的是()A.Ca(OH)2B.CH3COOH C.BaSO4D.CH3COONa 6.把0.01molNaOH固体分别加入下列100mL液体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不大的()A.自来水B.0.1mol/LHNO3C.0.1mol/L醋酸D.0.1mol/LNH4Cl 7.一定量的稀H2SO4与过量铁粉反应时,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且又不影响生成的氢气的总量,可向稀H2SO4溶液中加入()A.H2O B.NaOH固体C.CH3COONa固体D.NH4C1固体 8.下列各组物质反应中,溶液的导电性比反应前明显增强的是()A.向亚硫酸钠溶液中加入液态溴B.向硝酸银溶液中通入少量氯化氢 C.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D.向硫化氢饱和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 (s) Ca2++2OH-中,能使c(Ca2+)减小,而使c(OH-)增大的是() 9.在平衡体系Ca(OH) A.加入少量MgCl2固体B.加入少量Na2CO3固体 C.加入少量KCl固体D.加入少量Ba(OH)2固体 10.在0.01mol/L醋酸中加入少量硫酸后,其变化结果是()A.氢离子浓度变小B.醋酸的浓度减小 C.酸性增强,PH变小D.醋酸根离子浓度变小 11.在含有酚酞的0.1 mol·L-1氨水中加入少量的NH4Cl晶体,则溶液颜色 A.变蓝色 B.变深 C.变浅 D.不变 12、弱电解质的电离运用勒夏特列原理分析填写下表:

高考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

高考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 【高考导航】 电解质溶液是高中化学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可以看出,涉及电解质溶液的考点多,重现率高。其主要热点有:①外界条件的改变对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的影响②酸、碱混合后溶液的酸碱性的判断及pH的计算③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一、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的比较 电离平衡水解平衡 实例H2S水溶液(0.1mol/L)Na 2S水溶液(0.1mol/L) 研究对象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水)强电解质(弱酸盐、弱碱盐) 实质弱酸H++弱酸根离子 弱碱OH—+阳离子 离子化速率=分子化速率弱酸根+H2O弱酸+OH— 弱碱阳离子+H2O弱碱+H+ 水解速率=中和速率 程度酸(碱)越弱,电离程度越小, 多元弱酸一级电离>二级电离对应酸(碱)越弱,水解程度越大,多元弱酸根一级水解>二级水解 能量变化吸热吸热 表达式电离方程:①②多元弱酸 分步电离H2S H++HS— HS—H++S2—水解离子方程式①②多元弱酸根分步水解③除子双水解反应,产物不写分解产物,不标“↑”或“↓”S2—+H2O HS—+OH- HS—+ H2O H2S+OH- 粒子浓度大小比较c(H2S)>c(H+)>c(HS-)>c(S2-)c(Na+)>c(S2-)>c(OH-)>c(HS-)> c(H2S) 电荷守恒式c(H+)= c(HS-)+2c(S2-)+ c(OH-)c(Na+)+c(H+)=c(HS-)+2c(S2-)+ c(OH-) 物料守恒式c(H2S)+c(HS-)+c(S2-)=0.1mol/L c(H2S)+c(HS-)+c(S2-)=0.1mol/L =0.5 c(Na+) 影响因素温度升温,促进电离升温,促进水解浓 度 加水稀释促进电离促进水解 通入H2S抑制电离生成NaHS 加入Na2S生成NaHS抑制水解 二、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相同体积的盐酸与醋酸的比较 c(H+)pH 中和碱 的能力 与过量Zn的反应情况 稀释相同倍 数后的pH 产生氢气 的量 开始时的 反应速率 盐酸大小 相等相同快小 醋酸小大慢大 c(H+)c(酸)中和碱 的能力 与过量Zn的反应情况 稀释相同倍 数后的pH 产生氢气 的量 开始时的 反应速率 盐酸相等小弱少相等大

王水溶金工序技术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操作规程编号:LX-FS-A24162 王水溶金工序技术操作规程标准范 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王水溶金工序技术操作规程标准范 本 使用说明:本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1. 工作标准: 1.1浸出温度:95—100℃ 1.2王水配比比例= HNO3:HCL: H2O=1:4.5:8—9 1.3王水配HNO3量= 板框报表进金量 (1kg金=1L HNO3)+15升或20升 1.4浸出要求:一浸一洗 1.5浸出时间:一浸3小时水洗0.5小时 2. 岗位职责: 2.1 在王水反应釜中按要求配水、配硝酸、配

盐酸将酸浸水洗后的酸浸渣缓慢投入反应釜中,缓慢升温,当温度达到95℃时,计时浸出,采取一次浸出,一次洗涤的方法,将酸浸渣中的金充分浸出,金充分溶解于王水中,王水液经二次洗过滤后液打入还原反应釜,滤布在王水反应釜冲洗,王水渣送到置换岗位等待与还原后液合并处理。 2.2记录清王水过程的各项数据。 2.3做好现场卫生和含金物料的清理及回收工作。 2.4为本岗位设备的第一监护人。 2.5严格交接班制度,做好班前预检。 2.6严格报表填写,确保数据准确、如实反映生产。 3.操作步骤 3.1检查钛反应釜底阀是否关好。

电离平衡和沉淀溶解平衡

新乡医学院无机化学实验课教案首页 授课教师姓名及职称: 新乡医学院化学教研室年月日

实验 电离平衡和沉淀溶解平衡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同离子效应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2.学习缓冲溶液的配制并了解其缓冲原理及应用; 3.了解盐的水解及其影响因素; 4.理解沉淀的生成及溶解的条件; 二、实验原理 1. 同离子效应: HAc H ++Ac - 同离子效应能使弱电解质的电离度降低,从而改变弱电解质溶液的pH 值。PH 值的变化可借助指示剂变色来确定。 2. 缓冲溶液:能抵抗外加少量强酸、强碱或水的稀释而保持溶液pH 基本不变。 3. 盐的水解: Ac -+H 2 O HAc +OH - NH 4++H 2O NH 3·H 2O +H + 盐类水解程度的大小,主要由盐类的本性决定。此外还受温度、盐的浓度和酸度等因素的影响。 根据同离子效应,向溶液中加入H +或OH -离子就可以防止它们的水解。另外,由于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加热可促使盐类水解。 4. 沉淀-溶解平衡: AB(s) A +(aq)+B -(aq) 利用沉淀的生成可以将有关离子从溶液中除去,但不可能完全除去。 ] [][][HAc Ac H K a -+?=lg ?=,Ac HAc HAc a c c pK pH 盐 酸c c pK HAc a lg ?=,

在沉淀平衡中,同样存在同离子效应,若增加A +或B -的浓度,平衡向生成沉淀的方向移动,有沉淀析出。 根据溶度积规则可判断沉淀的生成或溶解,当Q i =sp B A K c c >?+ 时,则有沉淀析出;Q i =sp B A K c c =?+时,溶液达到饱和,但仍无沉淀析出;Q i =sp B A K c c

酸碱反应和沉淀反应

( )8. )4. )5. )6. )7. c)K °= K ° d )是一种最好的缓冲剂 a) b) c) d) F 列混合溶液中,可以组成缓冲溶液的是 10mL 0.1 mol f 1 HCI 和 10mL 0.1 molL’NaCI ; 1 1 10mL 0.1 mol L _ HCl 和 10mL 0.1 mol L _NaAc ; 10mL 0.2 mol L _1 HAc 和 10mL 0.1 mol L’NaOH ; 10mL 0.2 mol L _1 HCl 和 10mL 0.1 mol L _1 NaAc HAc 与NaAc 的混合溶液,其pH 值的计算式为: a)pH _pK o lg c(酸)c o ; a)pH —pK lg R ; b)pH 二 p K W — pK : +1 g 兽' c(盐) c)pH 二 p K W + p K ; — lg -c .(酸 c(盐) o , C(酸)c o d)pH 二 pK a +lg c ^)77 c c o ; 某水溶液(25 C )其pH 值为4.5,贝吐匕水溶液中OH —的浓度 (单位:molL’)为 -4 5 4 5 a )10 b )10 将等体积的0.1 mol 混合液呈: a )酸性 11.5 9.5 c)10 d)10 ?—1 NaOH 和 0.1 mol L —1 HAc 溶液混 合, b )碱性 c )中性 d )无法判断 -1 25r 时,Ag 2SO 4 的溶解度 s = 1.31 10—4mol L K Sp 为: ,则其溶度积 」、 选择题 ()1. pH = 0的水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氢离子浓度为零 b )溶液呈中性 1 ___ c )氢离子浓度为1 mol L _ d )溶液中无离子存在 ()2. 等量的酸和碱中和,得到的pH 值应是: a )呈酸性 b )呈碱性 c )呈中性 d )视酸碱相对强弱而定 ()3. 如果弱酸弱碱盐的水溶液为中性,则此类盐: a )在水中不电离 b ) K O 与K O 有一些差别

王水溶金工序技术操作规程通用版

操作规程编号:YTO-FS-PD778 王水溶金工序技术操作规程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王水溶金工序技术操作规程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操作规程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1. 工作标准: 1.1浸出温度:95—100℃ 1.2王水配比比例= HNO3:HCL:H2O=1:4.5:8—9 1.3王水配HNO3量= 板框报表进金量(1kg金=1L HNO3)+15升或20升 1.4浸出要求:一浸一洗 1.5浸出时间:一浸3小时水洗0.5小时 2. 岗位职责: 2.1 在王水反应釜中按要求配水、配硝酸、配盐酸将酸浸水洗后的酸浸渣缓慢投入反应釜中,缓慢升温,当温度达到95℃时,计时浸出,采取一次浸出,一次洗涤的方法,将酸浸渣中的金充分浸出,金充分溶解于王水中,王水液经二次洗过滤后液打入还原反应釜,滤布在王水反应釜冲洗,王水渣送到置换岗位等待与还原后液合并处理。 2.2记录清王水过程的各项数据。 2.3做好现场卫生和含金物料的清理及回收工作。

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的比较

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的比较 电离平衡水解平衡实例H2S水溶液(0.1mol/L)Na2S水溶液(0.1mol/L)研究对象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水)强电解质(弱酸盐、弱碱盐) 实质弱酸H+ + 弱酸根离子 弱碱OH—+ 弱碱阳子 H2O + H2O H3O+ + OH— 离子化速率= 分子化速率 弱酸根阴离子+H2O 弱酸+ OH— 弱碱阳离子+H2O 弱碱+ H+ 水解速率= 中和速率 程度酸或碱越弱,电离程度越小,多 元酸的一级电离远远大于二级电 离,大于三级电离…… “越弱越水解”,多元弱酸根一级水解 远远大于二级水解,大于三级水解…… 一般中和程度远远大于水解程度 双水解程度较大,甚至很彻底。 能量变化吸热(极少数例外)吸热 表达式电离方程式:①用“” ②多元弱酸分步电离 H2S H+ + HS— HS—H+ + S2— 水解反应离子方程式①用“” ②多元弱酸根分步水解③除了双水解 反应,产物不写分解产物,不标↑或↓ S2—+H2O HS—+OH—(主要) HS—+H2O H2S+OH—(次要) 微粒浓度 大小比较 c(H2S)>c(H+)>c(HS—)>c(S2 —) >c(OH-) c(Na+)>c(S2-)>c(OH-)>c(HS-)>c(H2S)> c(H+) 电荷守恒式c(H+)= c(HS-)+2c(S2-)+ c(OH-) c(Na+)+ c(H+)= c(HS-)+2c(S2-)+ c(OH-) 物料守恒式c(H2S)+c(HS—)+c(S2—)=0.1mol/L c(H2S)+c(HS—)+c(S2—)=0.1mol/L= c(Na+)/2 影响因素 温度升温促进电离(极少数例外)升温促进水解 浓 度 稀释 促进电离,但浓度减小,酸性减 弱 促进水解,但浓度减小,碱性减弱通H2S 电离平衡向右移动,酸性增强, 但 电离程度减小,电离常数不变。 S2—+H2O HS—+ OH— H2S + OH—HS—+ H2O 促使上述平 衡右移,合并为:H2S + S2—2HS—加Na2S H2S H+ + HS— S2—+ H+HS—促使上述平衡 右移,合并为:H2S + S2—2HS — 水解平衡向右移动,碱性增强,但水解 程度减小。 ☆结论:酸按酸,碱按碱,同强混合在中间,异强混合看过量。 (3)如两强酸或两强碱pH值相差两个单位以上[c(H+)、c(OH-)相差100倍以上],等体积混合后,相当于pH值小的强酸或pH大的强碱加水稀释一倍[忽略稀溶液中的c(H+)或c(OH-)],pH 值变化0.3个单位(1g2=0.3)。即: 强酸混合时,pH混= pH小+ 0.3 强碱混合时,pH混= pH大—0.3

酸碱反应和沉淀反应

一、 选 择 题 ( )1. pH = 0 的水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氢离子浓度为零 b)溶液呈中性 c) 氢离子浓度为1 mol ?L -1 d) 溶液中无离子存在 ( )2. 等量的酸和碱中和,得到的pH 值应是: a) 呈酸性 b)呈碱性 c)呈中性 d)视酸碱相对强弱而定 ( )3. 如果弱酸弱碱盐的水溶液为中性,则此类盐: a) 在水中不电离 b) O a K 与O b K 有一些差别 c)O a K = O b K d)是一种最好的缓冲剂 ( )4. 下列混合溶液中,可以组成缓冲溶液的是 a) 10mL 0.1 mol ?L -1 HCl 和10mL 0.1 mol ?L -1NaCl ; b) 10mL 0.1 mol ?L -1 HCl 和10mL 0.1 mol ?L -1NaAc ; c) 10mL 0.2 mol ?L -1 HAc 和10mL 0.1 mol ?L -1NaOH ; d) 10mL 0.2 mol ?L -1 HCl 和10mL 0.1 mol ?L -1 NaAc ( )5. HAc 与NaAc 的混合溶液,其pH 值的计算式为: a)pH =p o a K -lg o o c c c c 盐)酸()(; b)pH =p o w K -p o a K +lg o o c c c c 盐)酸()(; c)pH =p o w K + p o a K -lg o o c c c c 盐)酸()(; d)pH =p o a K +lg o o c c c c 盐)酸()( ( )6. 某水溶液(25?C )其pH 值为4.5,则此水溶液中OH - 的浓度(单位:mol ?L -1)为 a)10-4.5 b)104.5 c)10-11.5 d)10-9.5 ( )7. 将等体积的0.1 mol·L -1 NaOH 和0.1 mol·L -1 HAc 溶液混合, 混合液呈: a)酸性 b)碱性 c)中性 d)无法判断 ( )8. 25℃时,Ag 2SO 4的溶解度S =1.31?10-4mol ?L -1,则其溶度积 o sp K 为:

柠檬酸钠还原法制备金纳米粒子

柠檬酸钠还原法制备金纳米粒子实验 一、试剂和材料 1) 柠檬酸钠(Na3C6H507?2H2O,AR) 天津市化学试剂三厂 2) 氯金酸溶液(HAu Cl4?4 H2O),用王水(硝酸:盐酸=1:3(浓溶液的体积比)配制)溶解99.99%纯金制备。 3) 所用水均为超纯水(电阻值大于15 MΩ) 4) 所用玻璃仪器均经王水洗液充分浸泡处理,使用前用超纯水洗净并烘干。 5)仪器圆底瓶(50 mL)、冷凝管(含2 条橡皮管)、漏斗、滴管、刻度吸量管(10 mL)、量筒(50 mL)、安全吸球、磁搅拌子、电磁加热搅拌器、烧杯、计时器、试管(1 支)、样品瓶(25 mL)等. 实验方法 (一)小粒径金纳米粒子(约15 nm)的制备 1. 取5 mL 浓硝酸与15 mL 浓盐酸混合于100 mL 烧杯中配制王水。将所需使用的圆底瓶、吸量管、磁搅拌子、样品瓶等以王水浸润约1 分钟,再将王水倒入回收烧杯中,以大量去离子水将器皿冲洗干净,最后以超纯水淋洗2 次,而后倒置滴干。 注1:反应器具需以王水(HNO3/HCl = 1/3 (v/v))浸洗器皿内壁,王水必须完全冲洗干净,以免残余王水影响后续制备反应。 注2:王水因具强腐蚀性及刺激臭味,使用时需穿戴乳胶手套并在通

风橱中清洗。王水用后回收作为最后清洗器具使用。 2. 使用已洗净后的量筒量取1 mM 的四氯金酸溶液45 mL 至100mL 圆底瓶中,加入1 个磁搅拌子。 3. 如图2-1架设回流加热装置:以铁夹固定圆底瓶于铁支架上,再将圆底瓶置于电磁搅拌器上,调整至适当位置使搅拌子能顺利搅拌。 4. 装接冷凝管于圆底瓶的上方使磨砂口接合紧密,以铁夹固定冷凝管;连接冷凝管的橡皮管,让冷却水自下端流入、上方排出。 注:橡皮管需先沾水以便利装接,装接的深度应足够以免脱落。冷凝管充满水后,将冷却水水量调小,以节省用水。 5. 开启电磁加热搅拌器之加热及搅拌调控钮让溶液均匀搅拌及加热至溶液沸腾。

电离与水解平衡

第三章电离与水解平衡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下列1~4小题中,均隐含着两个数值,试比较两个数值的大小,用“(A)大于、(B)小于、(C)等于、(D)无法确定”作答。 1.常温下,pH相等的醋酸和盐酸溶液中的c(CH3COO-)和c(Cl-) 答案:C 解析:醋酸中c(OH-)+c(CH3COO-)=c(H+),盐酸中c(OH-)+c(Cl-)=c(H+),两溶液中c(H+)相等,那么常温下,c(OH-)也相等,所以酸根浓度相等。 2.在20℃和80℃时纯水的pH 答案:A 解析:水在任何温度下都显中性,但随温度升高,K W值增大,pH减小。 3.常温下,0.1mol·L-1和0.05mol·L-1的CH3COOH溶液的K a值 答案:C 解析:酸的电离常数与酸的本性和温度有关,与酸的浓度无关,所以选C。 4.20℃时0.1mol·L-1CH3COONa溶液和NaHCO3溶液的pH 答案:B 解析:H2CO3比CH3COOH酸性弱,同温同浓度的HCO-3比CH3COO-更易水解,碱性更强,故选B。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室温下,任何物质的水溶液中都有H+和OH-,且K W=[H+]·[OH-]=1.0×10-14mol2·L-2 B.HCl溶液中无OH-,NaOH溶液中无H+ C.某溶液的pH=7,一定呈中性 D.NaCl溶液中既无H+也无OH- 答案:A 解析:水溶液中都有H+和OH-。25 ℃下,中性溶液的pH为7。随温度升高,K W 值增大,中性溶液的pH减小,所以温度高于25 ℃,pH=7的溶液显碱性;温度低于25 ℃,pH=7的溶液显酸性,所以选C。 6.在约100℃的温度下,NaCl稀溶液中c(H+)为1×10-6mol·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NaCl溶液显酸性 B.该NaCl溶液显碱性 C.该NaCl溶液中K W=1×10-14 D.该NaCl溶液中K W=1×10-12 答案:D 解析:任何温度下,氯化钠溶液都显中性,c(H+)=c(OH-)=1×10-6 mol·L-1,所以K W=1×10-12。 7.盐类的水解反应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实用技术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A.纯碱溶液去油污 B.保存硫酸亚铁溶液时,加入铁粉 C.洪涝过后,灾区用明矾净水 D.草木灰不能与铵盐氮肥混合使用 答案:B 解析:纯碱水解显碱性,使油污在碱性条件下水解,从而将其除去,A正确;硫酸亚铁易被氧化,加入铁粉,可防止亚铁离子被氧化,与水解无关,B错;明矾中铝离子水解生成Al(OH)3胶体,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物,从而起到净水作用,C正确;草木灰中含有碳酸钾等盐,水解显碱性,若与铵盐混用,铵盐会失效,D正确。 8.氟化钠(NaF)是一种重要的氟化盐,常用作农业杀虫、杀菌,木材防腐等。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氟化钠溶液中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Na+)>c(F-)>c(H+)>c(OH-) B.0.1mol·L-1的氟化钠溶液的pH为13

溶解金的物质

王水 王水(aqua regia)又称“王酸”“硝基盐酸”,是一种腐蚀性非常强、冒黄色烟的液体,是浓盐酸(HCl)和浓硝酸(HNO3)组成的混合物,其混合比例从名字中就能看出:王,三横一竖,故盐酸与硝酸的体积比为3:1。它是少数几种能够溶解金(Au)物质之一,这也是它名字的来源。王水一般用在蚀刻工艺和一些检测分析过程中,不过塑料之王——聚四氟乙烯和一些非常惰性的纯金属如钽(Ta)不受王水腐蚀(还有氯化银和硫酸钡等)。王水极易分解,有氯气的气味,因此必须现配现用。 有两位科学家,劳厄和弗兰克,曾获得1914年和1925年的物理学奖,德国纳粹政府要没收他们的诺贝尔奖牌,他们辗转来到丹麦,请求丹麦同行、1922年物理学奖得主玻尔帮忙保存。1940年,纳粹德国占领丹麦,受人之托的玻尔急得团团转。同在实验室工作的一位匈牙利化学家赫维西(1943年化学奖得主)帮他想了个好主意:将奖牌放入“王水”(盐酸与硝酸混合液)中,纯金奖牌便溶解了。玻尔于是将溶液瓶放在实验室架子上,来搜查的纳粹士兵果然没有发现这一秘密。战争结束后,溶液瓶里的黄金被还原后送到斯德哥尔摩,按当年的模子重新铸造,于1949年完璧归赵时,当时弗兰克工作的美国芝加哥市还专门举行了一个隆重的奖牌归还仪式。二、原理 虽然王水的两个组成部分单一无法溶解金,但它们联合起来却可以溶解金,原理是这样的:硝酸是一种非常强烈的氧化剂,它可以溶解极微量的金,而盐酸则可以与溶液中的金离子反应,形成四氯合金酸(铂是生成了六氯合铂酸,简称氯铂酸),使金离子在氯离子的配位作用下减少,降低了金离子的电势,这样硝酸就可以进一步溶解金了。其实不是增强了硝酸氧化性,而是浓盐酸增强了金铂的还原性。 三、配法 取一体积浓硝酸慢慢倒入到三体积浓盐酸中,不断用玻棒搅拌.看到溶液迅速变黄:这是由于生成亚硝酰氯之故.容器壁微热 .没有什么样的剧烈反应!

实验四酸碱解离平衡和沉淀溶解平衡

山东大学西校区实验报告 姓名危诚年级班级公共卫生1班 实验四酸碱解离平衡和沉淀-溶解平衡 实验目的:了解弱酸与弱碱的解离平衡及其平衡移动原理;掌握缓冲溶液恶性质及缓冲溶液的配置方法;掌握难溶点解释的沉淀-溶解平衡及溶度积规则的运用;学习液体及固体的分离以及pH试纸的使用等基本操作。 实验原理: 一元弱酸中的浓度: 一元弱碱中的浓度: 缓冲溶液的pH值:; 难溶强电解质的标准溶度积常数: 实验器材:离心机,离心试管,试管,烧杯,玻璃棒,量筒,试管架,滴管,药匙 实验药品: 甲基橙,酚酞,广泛pH试纸,精密pH试纸 (pH=~;pH=~) 实验过程: (一)测定溶液pH 用广泛pH试纸测量L的溶液,L的溶液和的L溶液的pH。测得分别为pH=; pH=13; pH=。通过计算,易知理论值分别为pH=; pH=; pH=。 (二)同离子效应 (1)取两支试管A、B,各加入等量L的溶液和1滴甲基橙溶液,摇匀后观察溶液颜色为橙红色。然后向A管中加入少量固体,摇匀后观察,与B管溶液颜色比较,发现A 管中液体颜色变黄。 解释:在A管原溶液中达到解离平衡显酸性使甲基橙为橙红色,加入固体后,溶液中增多,发生同离子效应,反应逆向移动,使水中氢离子浓度减小,pH上升,甲基橙显黄色。 (2)取两支试管A、B,各加入等量L的溶液和1滴酚酞指示剂,摇匀观察溶液颜色为红色。向A管中加入少量固体,摇匀观察颜色,A管中红色褪去。 解释:在A管原溶液中达到解离平衡显碱性使酚酞为红色,加入固体后,溶液中增多,发生同离子效应,反应逆向移动,使水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pH下降,酚

酞红色褪去。 (3)取两支试管A、B,各加入等量L的溶液,再向A管中加入适量饱和溶液,再向两支试管中各加入适量2mol/L的溶液,摇匀观察,A管无明显变化,B管中出现白 色浑浊。 解释:在两管原溶液中达到解离平衡,A管加入饱和溶液后,溶液中较多,再加入溶液则发生同离子效应,溶液解离逆向移动,使水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使得因此不产生沉淀,没有明显变化;反之,B管中溶液解离后氢氧根离子浓度上升,使得,产生沉淀,显现白 色浑浊。 (三)缓冲溶液的配置与性质 (1)计算得需要L的溶液,需要L的溶液。用10ml量筒量取溶液,用100ml 量筒量取溶液,加入烧杯中混合搅拌均匀。取精密pH试纸(pH=~),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溶液涂在试纸上,与比色卡对照,并用2mol/L的溶液和2mol/L的溶液调节溶液pH值到pH=。 (2)计算得需要L的溶液,需要L的溶液。用100ml量筒量取溶液和溶液,加入烧杯中混合搅拌均匀。取精密pH试纸(pH=~),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溶液涂在试纸上,与比色卡对照,并用2mol/L的溶液和2mol/L的溶液调节溶液pH值到pH= (3)以下各缓冲溶液用量皆为20ml 缓冲溶液pH(前)加入物质pH(后) 2ml L HCl 2ml L NaOH + 20ml纯水 L NaCl 2ml L HCl L NaCl 2ml L NaOH 说明:缓冲溶液能有效地阻碍溶液pH值的变化。 (四)沉淀的生成 (1)取试管A,加1ml L的溶液和1ml L的溶液,混合后观察到生成黄色沉淀。 解释:有,而溶液中有 =,所以形成沉淀。 (2)取试管B,加1ml L的溶液和1ml L的溶液,混合后观察,无明显现象。

水解与电离中三大守恒详解

电离与水解 电解质溶液中有关离子浓度的判断是近年高考的重要题型之一。解此类型题的关键是掌握“两平衡、两原理”,即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盐的水解平衡和电解质溶液中的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原理。首先,我们先来研究一下解决这类问题的理论基础。 一、电离平衡理论和水解平衡理论 1.电离理论: ⑴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微弱的,电离消耗的电解质及产生的微粒都是少量的,同时注意考虑水的电离的存在;⑵多元弱酸的电离是分步的,主要以第一步电离为主; 2.水解理论: 从盐类的水解的特征分析:水解程度是微弱的(一般不超过2‰)。例如:NaHCO3溶液中,c(HCO3―)>>c(H2CO3)或c(OH― ) 理清溶液中的平衡关系并分清主次: ⑴弱酸的阴离子和弱碱的阳离子因水解而损耗;如NaHCO3溶液中有:c(Na+)>c(HCO3-)。 ⑵弱酸的阴离子和弱碱的阳离子的水解是微量的(双水解除外),因此水解生成的弱电解质及产生H+的(或OH-)也是微量,但由于水的电离平衡和盐类水解平衡的存在,所以水解后的酸性溶液中c(H+)(或碱性溶液中的c(OH-))总是大于水解产生的弱电解质的浓度;⑶一般来说“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如水解呈酸性的溶液中c(H+)>c(OH-),水解呈碱性的溶液中c(OH-)>c(H+);⑷多元弱酸的酸根离子的水解是分步进行的,主要以第一步水解为主。 。 二、电解质溶液中的守恒关系 1、电荷守恒: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的负电荷总数等于阳离子的正电荷总数, 电荷守恒的重要应用是依据电荷守恒列出等式,比较或计算离子的物质的量或物质的量浓度。如(1)在只含有A+、M-、H+、OH―四种离子的溶液中c(A+)+c(H+)==c(M-)+c(OH―),若c(H+)>c(OH―),则必然有c(A+)<c(M-)。 例如,在NaHCO3溶液中,有如下关系: C(Na+)+c(H+)==c(HCO3―)+c(OH―)+2c(CO32―) 书写电荷守恒式必须①准确的判断溶液中离子的种类;②弄清离子浓度和电荷浓度的关系。

王水溶解金与还原反应

王水溶解金与还原反应 编辑:探矿者 金在通常情况下只能溶解于王水和碱金属氰化物溶液中,因此工业上产生的含金废液主要有含金废王水溶液和含金氰化废液两类. (1)、含金废王水将含金固体废料溶于王水是最常用的将金转入溶液的方法.所得溶液酸度较大,常称为含金废王水,金在其中以+3价氧化态存在.从中回收金的基本原理是向这些游离状态或配位状态的金离子提供电子,使其转化为原子状态而得到金的单质.常用的向金离子提供电子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在废王水溶液中加入适当的还原剂使金离子得到还原;二是通过电解方式向金离子提供电子,使金在阴 极析出. 目前在工业上得到应用并可用于回收废王水中金的还原剂主要有硫酸亚铁、亚硫酸钠、活泼过渡金属(如锌粉和铁粉等)、亚硫酸氢钠(NaHS03)、草酸、甲酸和水合肼等.使用还原法回收金时必须注意废王水的酸性和氧化性的强弱.通常情况下,废王水的酸性和氧化性很强,在加入还原剂之前必须设法降低其酸性和氧化性.常用的方法是将含金废王水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所得滤液置于瓷质或玻璃内衬的容器中加热煮沸,在此过程中以少量多次的方式滴加一定量的盐酸,使废王水中的氮氧化物气体逸出.此操作俗称为赶硝.赶硝是否完全的简单判别标准是从废王 水中逸出的气体颜色必须为无色. 硫酸亚铁是工业用途很广的廉价无机还原剂,它与废王水作用发生的氧化还原反 应如下: 3FeS04 +HAuCl4 HCI→FeCl3 +Fe2 (S04)3 +Au↓

将经过过滤和赶硝的含金废王水趁热抽人高位槽,在搅拌下滴加到过量的饱和硫酸亚铁溶液中,硫酸亚铁溶液可以适当加热.当取少量0. Imol/L HAuCI4溶液滴加到少量硫酸亚铁的反应混合物中无明显反应时,可以认为反应混合物已经没有还原性.停止滴加废王水,继续搅拌2h后,静置沉降.用倾桁法分离沉淀下来的黑色金粉,用水洗净后铸锭得到粗金.所得滤液集中起来,用锌粉进一步处理. 因硫酸亚铁的还原能力较小,用硫酸亚铁处理含金废王水时除贵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很难被它还原,因而即使处理含贱金属较多的含金废液,其还原产出的金的品位也可达98%以上.但此法作用缓慢,终点不易判断而且金不易被彻底还原,因此 尚需锌粉进一步处理尾液. 亚硫酸钠也是一种工业上常用的廉价还原剂,许多冶炼企业在焙烧含硫矿物或其他物料时,为了降低烟尘中的二氧化硫含量,通常将除尘后的烟气导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所得溶液中亚硫酸钠的含量较高,可以用此溶液直接作为处理含金废王水的还原剂以达到以废治废和综合利用的目的.将经过除尘和净化的含二氧化硫的气体直接通入含金废王水中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亚硫酸钠还原含金废王水的反应 方程式如下: Na2S03+2HCI→S02+2NaCl+H20 2SO2 +2HAuCl4 +6H20→2Au ↓ +8HCl+3H2S04 具体操作如下:将经过过滤和赶硝的含金废王水趁热抽入高位槽,在搅拌下滴加到过量的饱和亚硫酸钠溶液中,还原时适当加热溶液,有利于产出大颗粒黄色海绵金.加入少量聚乙烯醇(加入量约为0.3~30g/L)作凝聚剂以利于漂浮金粉沉降,充分反应后静置.用倾析法分离沉淀下来的黑色金粉,用水洗净后铸锭得到粗金. 锌粉是黄金精炼过程中常用的金属还原剂,其特点是还原容量大,置换金的速度快.

电离平衡和沉淀反应

电离平衡和沉淀反应 一、实验目的和原理 实验目的: 1)、通过电解质强弱的比较,巩固PH概念,掌握酸碱指示剂和试纸的用法; 2)、了解盐类水解作用及水解平衡移动; 3)、了解沉淀的生成与转化,沉淀溶解的各种方法的实验,掌握溶度积规则及沉淀转化所必需条件并掌握离心分离操作。 实验原理: 1)、电解质有强弱之分,他们的电离度大小也有不同。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使水溶液呈相应的PH。 2)、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存在着离子化和分子化的可逆平衡。在一平衡体系中加入含有 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促使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向分子化的方向移动,电离度降低,这种效应为同离子效应。 3)、由弱酸(或弱碱)及其盐的混合溶液组成的缓冲溶液,对外加的少量酸、碱或水都有一定的缓冲作用,即加少量的酸、碱水后溶液的酸度基本不变。 4)、盐类的水解使溶液使溶液呈现相应的PH。水解反应是中和反应的逆反应,温度升 高促使进水解反应的进行,加入酸或碱则使水解收到抑制或促进。 5)、在难溶电解质中,若相应的离子浓度幂的乘积大于该溶液电解质的溶度积时。则该难容电解质会以沉淀析出。反之,难容电解质的沉淀溶解。 二、实验注意事项 1)、酚酞为碱性指示剂,甲基橙为酸性指示剂2)、试剂取用时注意操作, 三、主要仪器与药品 仪器:试管、酒精灯、试管夹 药品:NaOH(0.1mol/L)、NH3·H2O(0.1mol/L)、HAC(0.1mol/L)、HCl(0.1mol/L)、NaCl(0.1mol/L) Na2S(0.1mol/L)、NaAc(0.1mol/L) 四、实验过程及原始数据记录 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 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0.1mol/LNaOH,PH=14;0.1mol/LNH3·H2O,PH=9;;蒸馏水:PH=7; 0.1mol/LHAc,PH=3;0.1mol/LHCl.PH=1,按PH从小到大排序:0.1mol/LHCl<0.1mol/LHAc<蒸馏水<0.1mol/LNH3·H2O<0.1mol/LNaOH 盐类的水解 1)、用PH试纸测定浓度为0.1mol/L溶液PH:NaCl=8;PH =9;NaAc=10 2)、取少量NaAc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滴一滴酚酞溶液,溶液颜色变为浅红,加热溶液,溶液颜色加深。 沉淀生成与转化 1)、经试管中加入0.5mL0.1mol/L K2CrO4溶液,混合后一边振荡试管,一边逐滴加入0.1mol/L

高中化学电离水解平衡选择题专项训练部分附答案完整版

高中化学电离水解平衡选择题专项训练部分附 答案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电离水解平衡选择题训练 20.50mL浓度为1mol/L的醋酸溶液与100mLNaOH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7(常温下),则对该溶液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c(Na+)==c(CH 3COO—) B.c(CH 3 COO—)>c(OH—) C.原NaOH溶液的浓度为0.5mol/L D.NaOH溶液的浓度大于0.5mol/L 21.有五瓶溶液分别是:①10mL0.60mol·L-1NaOH水溶液,②20mL0.50mol·L-1H 2SO 4 水溶 液,③30mL0.40mol·L-1HCl水溶液,④40mL0.30mol·L-1HAc水溶液,⑤50mL0.20mol·L -1蔗糖水溶液,以上各瓶溶液中所含离子、分子总数的大小顺序是 A.①>②>③>④>⑤B.②>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①>⑤D.⑤>④>③>②>① 22.0.1mol·L-1的下列几种溶液:A.Na 2CO 3 B.CH 3 COONaC.NaClD.NaHCO 3 E.NH 4 Cl,其pH由大 到小的顺序是 A.A>D>B>C>EB.C>E>B>D>AC.A>B>D>E>CD.E>A>B>D>E 23.在FeCl 3和Fe 2 (SO 4 ) 3 的混合溶液中,若不计Fe3+的水解,当溶液中c(Fe3+)=c(SO42-) 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c(Fe3+)>c(Cl-)B.c(SO42-)>c(Cl-) C.c(SO42-)<c(Cl-)D.FeCl3和Fe2(SO4)3的物质的量相等

离解平衡和沉淀反应.

实验六 离解平衡和沉淀反应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并验证同离子效应对弱电解质离解平衡的影响; 2.学习缓冲溶液的配制,并验证其缓冲作用; 3.掌握并验证浓度、温度对盐类水解平衡的影响; 4.了解沉淀的生成和溶解条件以及沉淀的转化。 二、实验原理 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少量含有相同离子的另一强电解质时,使弱电解质的离解程度降低,这种效应称为同离子效应。 弱酸及其盐或弱碱及其盐的混合溶液,当将其稀释或在其中加入少量的强酸或强碱时,溶液的pH 值改变很少,这种溶液称作缓冲溶液。缓冲溶液的pH 值(以HAc 和NaAc 为例)可用下式计算: ''a a ''()(HAc)pH p K lg p K lg ()(Ac ) c c c c -=-=-酸盐 在难溶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中,未溶解的难溶电解质和溶液中相应的离子之间建立了多相离子平衡。例如在PbI 2饱和溶液中,建立了如下平衡: PbI 2 (固) Pb 2+ + 2I - 其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2sp K ()(I )c c -=?2+Pb ,称为PbI 2溶度积。 根据溶度积规则可判断沉淀的生成和溶解,当将Pb(Ac)2和KI 两种溶液混合时,如果: (1)''2()(I )c c -?2+Pb >sp K ,溶液过饱和,有沉淀析出; (2)''2()(I )c c -?2+Pb =sp K ,溶液饱和; (3)''2()(I )c c -?2+Pb <sp K ,溶液未饱和,无沉淀析出。 使一种难溶电解质转化为另一种难溶电解质,即把一种沉淀转化为另一种沉淀的过程称为沉淀的转化,对于同一种类型的沉淀,溶度积大的难溶电解质易转化为溶度积小的难溶电解质。对于不同类型的沉淀,能否进行转化,要具体计算溶解度。 三、仪器和药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