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最严标准”武汉电动车管理新规实施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8
武汉市电动自行车登记规定(2019)各区分局、交管支队:现将《武汉市电动自行车登记规定》印发给你们,结合实际,请遵照执行。
武汉市公安局2019年4月17日武汉市电动自行车登记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武汉市非机动车管理办法》、《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等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市电动自行车的登记管理,由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负责组织实施。
各区交通大队负责办理本辖区电动自行车登记业务。
第三条各区交通大队按需设置电动自行车登记点,办理电动自行车登记应当遵循公开、及时、便民的原则。
第四条电动自行车行驶证、号牌的式样由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监制。
第五条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将电动自行车登记条件、依据、程序、期限、收费标准、登记点地址、工作时间、需要提交的资料清单在政务网上发布。
各区交通大队应当在办理登记的场所公示上述所规定的相关登记事项。
第六条本规定所指的登记包括:注册登记、变更登记、转移登记、延用登记、注销登记、补牌补证登记、锁定(解锁)登记。
第二章注册登记第七条电动自行车登记按预录入、查验车辆、审核材料、录入信息、收取号牌工本费、核发电动自行车行驶证和号牌的程序办理。
第八条登记上牌的电动自行车应当是纳入本市信息服务目录的产品。
第九条在受理电动自行车登记申请时,对申请材料齐全并符合登记条件的,予以登记并核发行驶证和号牌;对申请材料不全或不符合规定条件的,应当书面一次性告知申请人补办材料或者不予办理的理由。
第十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电动自行车的下列事项予以登记:(一)车辆所有人姓名、性别、年龄、住所,身份证号、联系方式;(二)车辆的品牌型号、整车编码、电动机编码;(三)车辆的颜色;(四)车辆的号牌号;(五)其他应当登记的事项。
第十一条电动自行车车辆所有人应当自购买之日起30日内(以销售发票时间为准),持下列证明、凭证就近前往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设立的电动自行车登记点办理登记,并现场交验车辆:(一)车辆所有人身份证明;(二)购车发票或其他车辆合法来历证明;(三)车辆整车出厂产品合格证明;(四)随车提供和车辆所有人投保的第三者责任保险、人身伤害保险原件(年满65周岁以上者除外);(五)代理人的身份证明和委托书。
武汉电动车超标标准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城市交通管理的不断完善,电动车成为了人们出行的首选之一。
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电动车超标标准的问题。
武汉市作为中国重要的城市之一,对于电动车超标标准的管理也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武汉市电动车超标标准的现状和应对措施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电动车超标标准。
电动车超标指的是电动车在使用过程中超出了国家和地方政府规定的相关标准,包括车辆的排放标准、车速标准、噪音标准等。
这些超标现象不仅会影响城市的环境和交通秩序,也会对市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影响。
目前,武汉市对于电动车超标标准的管理还存在一些不足。
首先是监管手段不够完善,存在一定的漏洞。
其次是对于超标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够,导致一些车主对于超标行为持有侥幸心理。
再者是相关部门的合作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形成合力来治理电动车超标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提出一些应对措施。
首先是加强监管力度,通过安装监控设备、加大巡查频次等手段,加强对电动车超标行为的监管力度。
其次是完善处罚机制,对于超标行为给予严厉的处罚,包括罚款、暂扣车辆等措施,让违规者付出应有的代价。
最后是加强部门间的协作,建立起跨部门的合作机制,形成合力来治理电动车超标问题,形成合力。
除了政府部门的应对措施,我们也呼吁广大市民共同参与到电动车超标问题的治理中来。
市民可以通过举报、监督等方式,积极参与到电动车超标问题的治理中来,共同营造一个清洁、有序的城市环境。
综上所述,电动车超标标准的问题是一个需要引起重视的社会问题,需要政府部门和广大市民共同努力来解决。
只有通过加强监管、完善处罚机制、加强部门协作以及市民的积极参与,才能有效治理电动车超标问题,为城市的环境和交通秩序保驾护航。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武汉市的电动车超标问题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让市民能够更加安心、便捷地出行。
7月1日电动车新规内容7月1日起,我国将实施新的电动车管理规定,这将对电动车的生产、销售、注册和使用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
新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电动车续航里程要求提高。
新规定规定,从7月1日开始,电动车续航里程必须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即纯电动乘用车续航里程不得低于300公里,纯电动乘用车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不得低于105Wh/kg。
这一提高续航里程的要求,旨在保证电动车能够满足日常用车需求,提高电动车的使用便利性和市场竞争力。
二、电动车充电设施建设要求加强。
新规定规定,各地政府要加大力度推动充电设施建设,确保公共充电设施覆盖范围和服务质量得到提升。
同时,要鼓励企业、物业和单位等建设私人充电设施,提高电动车充电便捷性。
此举旨在解决电动车充电难的问题,推动电动车的普及和发展。
三、电动车销售和注册管理要求改变。
新规定规定,电动车的销售和注册都需要满足相应的要求。
销售方必须取得相应的资质,并对电动车销售信息进行登记备案。
购买电动车的消费者需提供相关材料和身份证明,并办理注册手续。
这一规定旨在规范电动车销售和注册过程,提高交易安全性和管理效能。
四、电动车使用安全要求提高。
新规定规定,电动车使用过程中要遵守交通法规,并加强安全意识。
驾驶电动车需持有有效机动车驾驶证,并严禁醉酒驾驶、超速行驶、逆向行驶等违法行为。
同时,电动车车速要控制在规定范围内,严禁改装电动车电机和动力系统。
此举旨在保障电动车使用安全,减少事故发生率。
总的来说,新的电动车管理规定在续航里程、充电设施建设、销售和注册管理以及使用安全等方面都有明确要求,为电动车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各相关部门和企业要积极配合执行新规定,通过持续创新和改进,进一步提升我国电动车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市场影响力,推动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的实现。
同时,广大电动车用户也要自觉遵守相关规定,加强安全意识,共同营造安全、有序的电动车出行环境。
武汉市非机动车管理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武汉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3.23•【字号】武汉市人民政府令第308号•【施行日期】2021.03.23•【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交通运输其他规定正文武汉市非机动车管理办法(2019年2月13日市人民政府令第293号公布。
根据2021年3月23日市人民政府令第308号《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规章的决定》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非机动车管理,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和畅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非机动车的生产、销售、登记、通行、租赁经营、停放及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非机动车的登记、上牌和通行管理。
市场监管部门负责非机动车产品质量及生产、销售的监督管理。
交通运输、自然资源和规划、城乡建设、城市管理、生态环境、应急管理、经济和信息化、发展改革、财政、金融、互联网信息管理等相关部门和残联等组织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非机动车管理的相关工作。
第四条本市根据道路和交通流量情况,可以对电动自行车、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等特定种类的非机动车实行总量调控和禁行、限行管理措施。
第五条本市非机动车相关行业协会应当加强行业自律管理,组织会员制定并遵守行业自律公约,引导、协调、监督会员单位及其员工依法从事非机动车销售和经营活动,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第二章一般性规定第六条自然资源和规划、城乡建设部门在新建、改建、扩建城市道路时应当按照规范要求同步规划、配套建设非机动车道。
对已建成道路的非机动车道被占用或者未配套建设非机动车道的,应当根据道路实际状况对机动车道规划进行调整,恢复或者改建非机动车道。
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间应当根据相关国家标准及道路实际通行条件设置隔离设施。
2024武汉电动车新规标准你说这电动车啊,在武汉那可太常见了。
大街小巷,到处都是骑着电动车穿梭的身影。
以前呢,电动车就像脱缰的小野马,想咋骑咋骑。
可现在不一样喽,新规一来,那就是给电动车立规矩啦。
就说这速度吧,以前有些电动车那速度快得像火箭似的,在人群里横冲直撞。
现在不行喽,新规对速度有了限制。
为啥呢?这都是为了咱的安全呀。
你想啊,要是在闹市区,电动车呼呼地开得飞快,撞到人了可不得了。
这就好比在马路上,大家都得守个规矩,不能由着性子来。
还有啊,这电动车的载人也有了新说法。
以前经常能看到一辆小小的电动车,前面站个娃,后面坐个大人,就像杂技表演似的。
现在新规对载人的数量和方式都做了规定。
这可不是在为难大家,而是为了确保每一次出行都平平安安的。
毕竟,每一个骑车的人后面,可能都带着一个家庭的牵挂呢。
头盔,这个可太重要了。
以前好多人觉得戴头盔麻烦,就把头盔挂在车把上做做样子。
现在新规下,戴头盔那是必须的。
你可别小瞧这头盔,关键时刻它能保你脑袋瓜子不受伤害呢。
就像给你的脑袋穿上了一层铠甲,多酷啊。
而且,这头盔也得符合标准,不是随便拿个塑料壳子就糊弄过去的。
再说说这电动车的停放。
以前啊,电动车到处乱停,有的堵在人家店门口,有的占了盲道,真是让人头疼。
新规就对停车有了明确的要求,要停在规定的地方。
这就好比大家都住在房子里,电动车也得有自己的小窝呀。
这样既方便了自己,也不影响别人。
咱武汉的新规,虽然一开始可能会让一些习惯了自由散漫骑车的朋友觉得不适应。
但是呢,这都是为了让我们的城市更加有序,让我们的出行更加安全。
就像妈妈唠叨你要多穿衣服一样,虽然有点啰嗦,但都是出于爱呀。
所以啊,宝子们,咱们就好好遵守这新规。
不要觉得这是在限制自己,而是把它当成一种对自己、对他人的保护。
这样,我们骑着电动车在武汉的大街小巷溜达的时候,心里才踏实呢。
大家都守规矩了,咱们的武汉也就更美好啦。
2023年7月1号电动车新规定2023年7月1号电动车新规定将从2023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电动车新规,这次新规不但包括电动车,还包括摩托车。
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新规的具体内容。
新规包括三个方面:佩戴头盔规定、充电器质量要求、车牌和牌照要求。
其中,佩戴头盔是必须的,不戴头盔的罚款金额增加了!充电器的质量要求比以前更高了,要注意购买正规厂家的充电器!另外,车牌和牌照的规定,新规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增加了新内容,新规涉及车牌、驾驶证、充电器等方面。
作为老百姓日常骑行的交通工具,电动车和摩托车已经走进千家万户,很多上班族几乎每天都要使用。
自从2018年新国标政策实施以来,每隔几个月就有新规出台,而且各地新规也有所不同。
其三,关于充电器的要求,也是新规的一部分。
所有电动车充电器,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否则将被禁止销售。
从2023年7月1日起,交警将检查电动车充电器的质量是否合格。
这个部件可不简单,一旦出现问题,后果不堪设想!谨防充电过程中发生自燃,特别是锂电池充电,火势更是猛烈。
一旦发生自燃,可能导致重大财产损失,甚至造成人员伤亡。
电动车新规,比前几次更全面。
不但涉及戴头盔,还有车牌驾驶证和充电器等要求,关于佩戴头盔,这次要求更加明确,所有电动车骑行者,都必须佩戴安全头盔。
头盔要符合国家标准,包括全盔、3/4半盔、1/2半盔等三种类型。
佩戴头盔能够在发生交通事故时,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
如果不戴头盔骑行,将被扣12分,罚款200元。
根据新规,所有电动车,都必须安装车牌。
所有电动车骑行者,必须持有驾驶证。
除了要佩戴好安全头盔和选择质量合格的充电器外,骑行或乘坐电动车,还要注意两点:一是电动车要上牌,否则不能上路行驶;二是对于要求有驾驶证才能驾驶的车辆,还要先考取驾驶证。
新国标电动自行车不需要考驾照,但上路前需要上牌;而电摩、摩托车、电轻摩则是要持有驾驶证才能上路行驶的。
如果没有车牌或驾驶证,将被罚款200元。
希望大家能够引起重视,避免因为小小的疏忽,而造成巨大的损失。
武汉电动车管理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注册登记:所有电动车需在交通管理部门进行注册登记,并获得电动车登记证。
2. 持证驾驶:电动车的驾驶人员必须持有电动自行车驾驶证,并遵守交通规则。
未持证驾驶的将受到处罚。
3. 限速要求:电动车的最高时速不得超过限速标志所示的速度。
一般来说,道路上的电动车速度限制为20公里/小时。
4. 车道使用:电动车在道路上行驶时,应当在机动车道的最右侧行驶,不得进入机动车道内。
5. 载人限制:电动车车辆的座位数量为1个,不允许搭载其他人员。
如果搭载其他人员,将被认定为违法行为。
6. 红绿灯信号:电动车在红绿灯交叉口应当按规定停车等候,等待绿灯才能启动。
7. 非机动车道优先:如果道路上有非机动车道,电动车应当优先选择非机动车道行驶。
8. 非法改装:不得对电动车进行非法改装,如超速改装等,违者将被处罚。
以上是武汉市对电动车的管理规定,具体实施细则可能会有所调整和更新。
使用者应当密切关注交通管理部门的相关通知和规定,合法合规驾驶电动车。
武汉电动车管理规定(二)武汉市针对电动车的管理规定如下:1. 注册登记:所有在武汉市范围内使用的电动车必须进行注册登记,领取车辆号牌,并进行定期检验。
2. 驾驶人员要求:电动车驾驶人员必须年满16周岁以上,持有电动车驾驶证,并按规定佩戴安全头盔。
3. 限制速度:电动车在市区道路上的最高时速限制为20公里/小时,而在非市区道路上的最高时速限制为30公里/小时。
4. 机动车道行驶:电动车只能在机动车道内行驶,不得在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快速路等禁止行驶的地方行驶。
5. 省级公共汽电车道:电动车可以在省级公共汽电车道上骑行,但不得超车,不得与电动自行车并行。
6. 安全设施:电动车必须安装前后灯、转向灯、刹车灯、喇叭等安全设施,并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7. 电动车停放:电动车停放时,必须遵守交通规则,不得妨碍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
8. 禁止违规行为:禁止使用无有效车牌、超过核定载人数、摩托车或机动车道上行驶等违规行为。
武汉电动车规章制度最新
《武汉市出台最新电动车规章制度》
近日,武汉市出台了最新的电动车规章制度,对电动车的管理和使用进行了一系列的规定。
根据新规定,电动车驾驶人需持有相应的驾驶证,通过考试才能合法驾驶电动车上路。
此外,电动车驾驶人需遵守交通规则,包括遵守交通信号、车速限制等。
违反规定的将会受到处罚。
在新规定中,对电动车的安全装备也作出了详细的规定。
电动车需配备有效的头盔、反光镜、灯光等安全装备,以确保驾驶人和行人的安全。
此外,新规定还对电动车的停放行为进行了规定,禁止在道路上随意停放电动车,否则将被处以罚款。
在新规定实施的同时,武汉市还将加大对电动车管理的力度,加强对电动车上路行驶的监管。
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武汉市希望能够有效规范电动车的使用,提升交通安全水平,为市民出行提供更加便利和安全的环境。
总的来说,武汉市出台的最新电动车规章制度,对电动车的管理和使用进行了更加细致和严格的规定,有利于提升交通安全水平,保障市民的出行安全。
希望这一系列规定能够得到市民的理解和支持,共同维护好交通秩序,共同打造一个安全、有序的交通环境。
武汉电动车管理规定范文武汉市电动车管理规定一、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电动车的普及和使用规模的扩大,电动车管理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保障市民的安全出行和城市交通的顺畅运行,武汉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电动车管理规定。
这些规定旨在规范电动车的使用、停放和维护,有效提高城市交通运行效率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二、管理范围1. 所有在武汉市行驶的电动车均需遵守以下管理规定。
2. 本规定适用于所有电动车的注册登记、使用、停放和维护。
3. 本规定不适用于残疾人用电动车。
三、电动车注册登记1. 所有电动车的所有人需在购车后的一个月内,将车辆进行注册登记。
未注册的电动车将被视为非法车辆。
2. 电动车的所有人需要携带有效的身份证明和车辆合法说明文件进行登记。
3. 登记部门将颁发电动车行驶证和号牌给所有注册的电动车。
电动车的所有人需将行驶证和号牌随时携带。
四、电动车使用规定1. 电动车的速度不得超过20公里/小时。
在特定道路上,电动车的速度可能会有限制。
2. 电动车的驾驶人员必须年满16周岁,并且已经通过电动车驾驶培训和考试。
3. 电动车的驾驶人员在驾驶时必须佩戴安全头盔,并遵守交通信号和交通规则。
4. 电动车不得载人。
电动车的后座不得改装为乘坐其他人员。
五、电动车停放规定1. 电动车的停放必须在指定的停车场或者指定区域内进行,不得在道路上随意停放。
2. 电动车在停放时必须停在规定的停车位上,不得占用人行道和车道。
3. 电动车停放时必须关闭电源,并将车辆锁好,防止盗窃。
六、电动车维护规定1. 电动车的所有人有义务对车辆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车辆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2. 电动车的刹车、灯光、信号器、反光镜等配件必须保持正常工作状态。
3. 电动车的所有人必须按时更换电池,确保电动车的续航能力。
七、违规处理1. 对于违反管理规定的电动车驾驶人员,将给予警告、罚款和扣分等处罚措施。
2. 对于重大违规行为,如酒后驾驶、逆行、超速等,将吊销驾驶证,并追究刑事责任。
2024年武汉电动车管理规定为确保电动自行车管理的规范化,维护道路交通秩序,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畅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以及《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并结合本市具体情况,特制定本管理方法。
本管理方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电动自行车的销售、登记上牌及通行管理事宜。
所称电动自行车,是指以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具备两个车轮,能够实现人力骑行、电动或电助动功能,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自行车。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电动自行车的登记上牌和通行管理工作。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本市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合格目录的编制和公布,以及对电动自行车质量的监督管理。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则对电动自行车市场销售进行监督管理。
环境保护、城市管理、财政、物价等相关部门应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电动自行车的管理工作。
本市实施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合格目录管理制度,由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联合工商行政管理、公安机关交通管理等相关部门,根据国家标准编制并公布合格目录,并进行动态管理。
电动自行车销售者需依法注册登记,销售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动自行车,并在销售场所显著位置公示合格目录,明确告知消费者所购车辆是否可在本市登记上牌。
电动自行车的管理经费,将依照相关规定,通过财政部门审核后纳入相关部门的年度财政预算。
鼓励电动自行车生产者、销售者和所有人为车辆投保意外伤害和第三者责任保险。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向社会公布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的条件、程序、收费标准等相关信息,并提供便利服务。
电动自行车车辆所有人在规定期限内,需向居住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申请办理登记上牌手续,并提供相关材料。
若车辆符合条件,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予以登记并发放相关证件;若不符合条件,则应书面说明理由。
对于电动自行车的通行规定,包括车辆载人、速度限制、装载物品尺寸等,都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禁止在市区机动车禁鸣道路及其环线区域范围内鸣喇叭等行为。
昨日起,被称为“全国最严标准”的武汉市电动车管理新规正式实施。
根据新规,未上牌的超标电动车被纳入摩托车管理范畴,且三环线内不得再销售超标电动车。
对无摩托车驾驶证驾驶无牌无证超标车的,将以“无证驾驶”处15日以下行政拘留。
昨日,交管部门设置了48个整治点,全天共扣问题电动车736台,其中因非法营运扣173台,因使用假牌扣121台,5人因无证驾驶无牌超标电动车被拘留。
但记者暗访发现,超标电动车仍在市内偷偷销售。
记者探访
新规首日736台问题车被查扣
昨日9时,记者来到川流不息的中山大道利济路口,武汉市交管局和硚口交通大队的交警们正在对来往的电动车大军进行抽查,平均两三分钟就有一台电动车被拦下来检查。
9时10分,一辆车牌号为19560的电动车被交警拦了下来,检查发现车尾挂着的是假牌。
根据规定,警方对车主胡女士予以扣车、罚款1000元、拘留10-15日的处罚。
“去年买车的时候,店主把牌照和行驶证都包办了,花了3200多元钱。
”胡女士一脸委屈地告诉记者,自己并不清楚相关规定。
10时许,交警拦下一名闯红灯的车主,一查竟发现,车无牌,人无证,车主被警方直接带走。
新规首日,736台问题车被查扣。
新规出台后,三环线内禁止销售超标电动车,但随后,记者暗访三阳路多家电动车店铺发现,个别店铺仍有超标车售卖。
当问及是否可以在店内上牌时,店主称不能了,但可以偷着跑。
他压低声音为记者算了一笔账:无牌上路,被逮住了不过罚几十块钱;但骑套牌车违章被抓,“那可是要被拘留的”。
实施背景
七成交通事故与电动车有关
目前武汉市电动车总数已达93万多辆,其中明年到期的黄牌车有72万多台。
这些超标电动车因为时速普遍超过20公里/小时,有的甚至经过改装后,达到80公里/小时,经常出现非法运营、闯红灯、逆向行驶、占用快车道等各种违法乱象,带来一系列交通隐患。
据交管部门的统计显示,目前武汉70%以上的交通事故都和电动车有关。
9月23日,武汉市公安交管局、质量技术监督局、工商行政管理局、经济和
信息化委员会联合发布《关于加强电动自行车管理的通告》,出台超标电动车的“全国最严标准”,通告昨日起真正实施。
新规不但严格限定了超标电动车的标准,还规定三环线内禁止销售“超标车”。
对于已领取临时号牌的黄牌车,将于明年10月1日作废,一律不得上路行驶。
此前办理正规白色牌照仍长期有效,无需审核、更换。
解析思考
72万台超标车何去何从?
目前,武汉有72万台上黄牌的超标电动车,到明年10月将至大限,届时这些黄牌车该如何处置?
武汉交通规划专家胡润洲建议,以2011年9月30日为时间分界,在此之前购买了超标车的可以由政府酌情给予一定的补贴,而这个时间后买车属于“明知故犯”,届时车主应自行处理。
另外,让电动车厂家统一回收进行改造或作他用也是个不错的办法,符合循环经济的理念。
“超标车数量庞大,而绝大多数人没有摩托车驾驶证,此举无异于‘禁电’。
”武汉市电动车协会会长徐瑞泽说,武汉目前有电动车销售点500余家,不论是车辆返厂或是消化库存,都需要一段时间,将与有关部门进一步协商。
有市民昨也表示,武汉早晚高峰时公交车难以保证准点,出租车也难打,没有电动车市民出行可能成难题。
答疑解惑
看清合格证列入目录的电动车方可上牌
1.为什么三环以外不禁售超标电动车?
武汉市中心城区在2002年已实施禁摩,但在远城区尚未禁摩。
目前的新规使得超标电动车纳入摩托车、轻便摩托车管理(驾驶人需具备相应驾驶证),值得提醒的是,未取得牌证的超标电动车不得上路行驶。
2.三环内不卖超标车会不会给市民带来不便?
三环线(含)以内区域禁止销售超标电动车,这是武汉市首次在销售源头控制超标电动自行车泛滥,待新的目录出台后,工商部门将依法实施整治。
在目录内的标准电动车在市内仍然可正常销售不受影响,上了牌的电动车仍然可以上路行驶。
3.新规后市民如何选购电动车?
根据规定,凡超出七项合格标准(见右表)的均为“超标车”。
此外,市民选车时一定要看清合格证是否在电动车上牌目录,以免买后出现上牌困难,列入目录的电动自行车方可上牌。
aqdveto 二手摩托车跑车。